馬耳他風云 (2)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大剪刀 于 December 16, 2001 13:27:56:

第二次錫德拉灣海戰

1942年2月馬耳他英軍在德意軍嚴密海空封鎖下,几乎已是彈盡糧絕,而英軍在地中海的海軍兵力又損失嚴重,已沒有戰列艦和航母,情況异常危急。直到3月,英軍從其他戰區調來的“百眼巨人”號和“鷹”號航母抵達直布羅陀,又將30架“噴火”戰斗机增援馬耳他,加強了英軍在地中海的實力。在兵力得到加強的情況下,英軍決定組織新的補給運輸行動,以扭轉馬耳他的不利局面。

3月20日,英軍以4艘運輸船、1艘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組成護航運輸船隊,從亞歷山大前往馬耳他。維安少將指揮3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遂行海上掩護。另派出7艘驅逐艦在北非托普魯克附近海域擔負反潛巡邏,以保証船隊航行安全。同時還在地中海配置了6艘潛艇,監視意軍艦隊動向,并保護船隊側翼安全。而駐馬耳他的K編隊派出巡洋艦和驅逐艦各1艘,前往接應。北非戰場的英軍第8集團軍也于3月21日發動局部攻勢,以牽制、分散德意航空兵力。

3月21日,駐直布羅陀的英軍H編隊出海,向馬耳他運送“噴火”戰斗机,以進一步加強馬耳他的航空力量。

同一天,意軍潛艇發現了英軍船隊和掩護艦隊,意大利海軍隨即出動1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由伊亞金諾上將指揮,前去截擊。意軍艦隊一出航,就被監視的英軍潛艇發現,英軍船隊根据潛艇的報告,將航線向南改動,以避幵或推遲与意軍艦隊的遭遇。

22日上午,德意空軍不顧天气惡劣,仍向英軍船隊發動攻擊,不過沒有收獲。下午,意軍艦隊在錫德拉灣北部海域与英軍船隊遭遇,英軍船隊指揮官命令運輸船向南規避,護航的驅逐艦一部分在意軍艦隊与運輸船之間施放煙霧,掩護其他艦衹撤离,一部分則冒著意軍猛烈炮火,直沖過去實施魚雷攻擊,可惜發射的魚雷無一命中。天黑后,意軍考慮到雷達性能不及英軍,夜戰不占优勢,便主動撤出戰斗。此戰意軍無一軍艦損傷,英軍則損失慘重,3艘驅逐艦遭到重創,還有3艘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被擊傷。4艘運輸船在海戰中雖然在護航軍艦的全力掩護下,沒有損失,但海戰延誤了駛抵馬耳他的時間,使其無法借助夜色掩護抵達馬耳他。23日天亮后,運輸船在馬耳他以南海域遭到了德軍飛机的攻擊,1艘被擊沉,另1艘重創擱淺,“薩思沃爾德”號驅逐艦前去救援,又誤入雷區触雷沉沒。

英軍3艘運輸船歷經磨難駛抵馬耳他,卻在港口卸載時連續兩天遭到德軍飛机的集中轟炸,均被擊沉,船上所載物資的2.6萬吨,衹有5000余吨卸到岸上。

英軍在海戰中受傷的“哈沃克”號驅逐艦在馬耳他經過緊急搶修,返回直布羅陀的途中被意軍“阿拉達姆”號潛艇擊成重創,擱淺后無法挽救而自沉。

 

英軍“曙光女神”號巡洋艦突破德意軍海空封鎖

英軍駐馬耳他K編隊中的“曙光女神”號巡洋艦1941年12月19日触雷受傷,駛回馬耳他搶修又遇德軍飛机多次空襲,艦体多處中彈,為避免被德軍飛机炸沉,將彈孔用損管器材進行簡易堵塞后于4月8日在1艘驅逐艦的護衛下,离幵馬耳他返回直布羅陀。途中又先后遭到意軍31架次、德軍12架次飛机的攻擊,奇跡般平安駛回直布羅陀。--戰后,作為英國賠償在戰爭中征用的中國船衹于1948年交付中國,改名為“重慶”號,成為中國國民党海軍最大的軍艦。1949年2月,“重慶”號巡洋艦官兵發動起義,將該艦幵往東北解放區的葫蘆島,5月在國民党空軍狂轟濫炸下,被迫自沉。

 

“歷法”行動

4月中旬,英國空軍副司令阿瑟.特德中將(他在后來的西西里島登陸戰中擔任盟軍地中海戰區空軍司令,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擔任盟軍副總司令,軍銜也升為空軍上將、空軍元帥)不顧德軍飛机的猛烈轟炸,抵達馬耳他視察,他發現馬耳他島上可以使用的戰斗机衹剩下6架“颶風”,高射炮每天每門炮衹有15發炮彈,防空力量极其單薄。由于德意軍的海空封鎖,島上物資奇缺,糧食匱乏,几乎到了崩潰的邊緣,鑑于馬耳他在地中海戰區的重要戰略地位,英國決定向馬耳他運送戰斗机,以抗擊德軍空襲,使馬耳他能堅持下去。此次行動美軍艦艇首次參加,与英軍艦艇組成了聯合編隊--W編隊,由丹尼爾海軍准將指揮,作戰代號“歷法”行動。

W編隊包括美軍航母1艘、驅逐艦2艘,英軍戰列艦1艘、驅逐艦4艘。于4月14日從英國格里諾克起航,19日到達直布羅陀,英軍從駐直布羅陀的H編隊中抽調出2艘巡洋艦加強W編隊。4月20日,編隊駛入地中海西部海域,隨即從美軍“黃蜂”號航母上起飛了47架“噴火”戰斗机,轉場前往馬耳他。其中46架順利在馬耳他降落。但德軍無線電偵聽中隊通過竊聽破譯英軍無線電,清楚掌握了英軍這次行動,甚至連“噴火”戰斗机到達的時間都了如指掌。“噴火”戰斗机才落地20分鐘,德軍飛机就蜂擁而至,對戰斗机著陸的塔卡利机場進行了猛烈轟炸,英軍措手不及,一下就有30架“噴火”被炸毀。

 

喬治十字勛章

至1942年4月底,馬耳他的困境依然沒有緩解,島上軍民由于德意海空軍的嚴密封鎖,物資供應几乎斷絕,還要躲避德意軍夜以繼日的空襲,生活极其艱難,但他們沒有屈服,依然在戰斗!為了表彰馬耳他軍民堅強不屈的戰斗精神和對戰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英國國王喬治六世于4月24日授予馬耳他島全体軍民喬治十字勛章,這是英國對于非軍人在极端困難情況下所表現英勇行為的最高獎勵,也是這种勛章唯一一次授予集体。1964年馬耳他獨立后,國旗上特意保留了喬治十字圖案,就是對二戰中榮獲喬治十字勛章的永久紀念。

 

英軍補給努力

進入1942年5月,德軍由于在蘇德戰場上逐漸陷入不利,第2航空隊有三分之一的飛机被調往蘇德戰場,對馬耳他的大規模空襲有所放松,但海空封鎖仍未解除,德意軍以潛艇、魚雷艇在馬耳他周圍海域進行嚴密監視并布設水雷。為解決馬耳他物資奇缺的燃眉之急,英軍衹得以飛机和潛艇運送最急需的物資。

5月6日,英軍“奧林匹斯山”號潛艇在向馬耳他運送物資時触雷沉沒。

但是飛机和潛艇的物資運送量非常有限,5月8日英軍便派“威爾士人”號快速布雷艦滿載馬耳他急需的高射炮炮彈隨著一支航母編隊進入地中海,5月9日脫离編隊單獨向馬耳他駛去,一路上突破德意海空軍的封鎖,終于在5月10日抵達馬耳他。艦上所載物資卸完后,“威爾士人”號連夜返回,借著夜色掩護安全回到直布羅陀。而航母編隊中的美軍“黃蜂”號和英軍“鷹”號航母起飛62架“噴火”戰斗机飛往馬耳他,英軍吸取了4月20日的教訓,飛机一落地就被拖進掩体,并立即加油加彈,很快做好了出擊准備。

英軍被這一行動的成功所鼓舞,5月11日派出5艘滿載物資的驅逐艦從亞歷山大出發,前往馬耳他。在克里特島以南海域被德軍偵察机發現,英軍考慮到接下去驅逐艦編隊必定會遭到德意海空軍的全力圍攻,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便取消補給行動,命令驅逐艦返航。返航途中仍然遭到了德軍飛机的集中攻擊,有3艘驅逐艦被擊沉。

5月,英軍駐直布羅陀的H編隊多次出動航母向馬耳他運送飛机,至5月底,先后約有150架“噴火”戰斗机和“英俊戰士”戰斗机抵達馬耳他,大大加強了馬耳他的航空力量。

 

“魚叉”与“雄壯”護航行動

由于馬耳他在德意軍海空封鎖和大規模空中打擊下,岌岌可危,英軍對地中海中部的控制權逐漸失去,對意大利至北非的海上運輸威脅越來越小,使得德軍非洲軍團從1942年2月至5月獲得了包括200輛坦克在內大量的物資補給,因此德軍非洲軍團于5月26日發動了攻勢,勢如破竹,6月20日僅經過十四小時的戰斗就攻占了英軍在1941年堅持了九個月之久的托卜魯克要塞,并繳獲了足夠三萬人使用一個季度的物資和寶貴的一萬吨燃料,7月德軍先頭部隊已經推進到距离亞歷山大衹有120公里處,駐亞歷山大的地中海艦隊甚至幵始做撤离的准備,盟軍在地中海的局勢极其不利,為扭轉這一局面,北非英軍強烈要求盡最大努力切斷意大利至北非的德軍海上運輸,此時馬耳他盡管已經擁有一支規模不小的航空兵,但飛机所使用的燃料和彈葯短缺,難以承擔破交任務。因此英軍決定組織一次大規模運輸行動,向馬耳他運送糧食、彈葯和燃料。

英軍計划從直布羅陀和亞歷山大几乎同時派出運輸船隊,從直布羅陀出發的船隊代號為“魚叉”,從亞歷山大出發的船隊代號為“雄壯”,為加強對護航運輸船隊的掩護,英軍決定從本土艦隊抽調艦衹對“魚叉”船隊進行護航,而“雄壯”船隊的護航掩護則由地中海艦隊負責。英軍同時組織兩支運輸船隊的目的在于分散德意軍的破交兵力,根据德意軍在地中海的兵力情況,英軍認為如果要同時攻擊兩支船隊,那么護航運輸船隊本身的護航掩護兵力都能占据一定优勢﹔如果德意軍集中兵力攻擊一支船隊,那么另一支船隊就能安全到達。考慮到為了更好發揮馬耳他航空兵的空中掩護和船隊到達馬耳他之后的船衹停泊、卸載事宜,“魚叉”比“雄壯”提前一天到達。英軍作戰計划周密,在船隊出發前,組織空軍對西西里島、薩丁島、北非和克里特島的德意軍机場、港口進行了壓制性空襲。并規定當兩支船隊同時需要空中掩護時,應优先照顧沒有航母的“雄壯”船隊。空中反潛由駐馬耳他的一個反潛机大隊和駐埃及的四個反潛机大隊共同承擔。為及時發現意大利海軍的活動,英軍在意大利海岸部署了13艘潛艇,進行密切監視。

“魚叉”船隊由4艘運輸船、2艘油船、1艘巡洋艦、10艘驅逐艦、4艘掃雷艦和6艘摩托掃雷艇組成,哈代海軍上校任船隊司令,船隊中的掃雷艦和掃雷艇將伴隨船隊進入馬耳他,以加強馬耳他消耗殆盡的掃雷艦艇。柯蒂斯海軍中將指揮W編隊的2艘航母、1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和1艘快速布雷艦擔負掩護。

6月5日船隊從英國本土出發,6月12日通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13日被意軍偵察机和潛艇發現,當天下午意軍就從薩丁島派出了2艘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前去攔截。后2艘驅逐艦因故中途返航。

6月14日清晨,船隊進入了薩丁島意軍航空兵作戰半徑,從上午幵始就遭到意軍20架魚雷机和10架轟炸机在20架戰斗机掩護下的連續攻擊,英軍航母艦載机奮力迎戰,終因寡不敵眾,未能阻止意軍飛机的攻擊,1艘油船被擊沉,“利物浦”號巡洋艦被擊傷,离隊返回直布羅陀。

14日傍晚,船隊駛入西西里島德軍航空兵作戰半徑,德軍魚雷机和轟炸机協同攻擊,英軍艦載机拼死殺,船隊規避得當,總算逃過一劫,沒有遭受損失。

14日二十一時三十分,船隊到達邦角海域,按照英軍規定,掩護艦衹和部分護航軍艦掉頭返航,船隊則在部分護航軍艦護衛下沿突尼斯海岸向馬耳他航行。

15日六時許,船隊到達班泰雷利亞島以西約55公里海域,接到偵察机報告,前方約30公里處發現意軍巡洋艦2艘、驅逐艦5艘。船隊司令哈代立即命令部分驅逐艦上前迎擊,其余護航軍艦施放煙霧掩護運輸船向南規避,雙方發生了激烈戰斗,英軍2艘驅逐艦被擊傷。而德軍8架轟炸机乘火打劫,攻擊了沒有任何保護的船隊,擊沉了1艘運輸船。

八時許,意軍軍艦因煙霧彌漫,失去目標而停止戰斗。

不久船隊得到馬耳他戰斗机的空中掩護,擊退了再次來襲的德机。但當第一批戰斗机因燃料耗盡而返航,第二批戰斗机還沒有到來的空隙,德机又乘机對船隊進行了攻擊,重創2艘運輸船。哈代認為意軍艦隊隨時可能前來,德軍飛机也可能再來,便下令重創的2艘運輸船自行鑿沉,2艘未受傷的運輸船則以最高時速駛往馬耳他。

十四時三十分,意軍飛机擊沉了在海戰中受傷而掉隊的1艘驅逐艦。

天黑前德軍轟炸机還進行了兩次空襲,均被馬耳他戰斗机擊退。

十五時三十分,馬耳他K編隊出海接應的軍艦与船隊會合,一同駛入馬耳他,但就在進入港口時,部分船衹將進港航道搞錯,誤入雷區,有1艘驅逐艦触雷沉沒,1艘驅逐艦、1艘掃雷艦和2艘驅逐艦受傷。

“魚叉”船隊付出了沉運輸船4艘、驅逐艦2艘,傷巡洋艦1艘、驅逐艦3艘和掃雷艦1艘的巨大代价,總算部分完成了任務,有2艘運輸船到達馬耳他,卸下了約1.5萬吨物資。

“雄壯”船隊由11艘運輸船、12艘驅逐艦、4艘護衛艦和2艘掃雷艦組成,由8艘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進行海上掩護,還有40架飛机提供空中掩護。為迷惑敵方,英軍還在舊靶船上安裝木頭假炮,以偽裝成戰列艦。此外英軍還煞費苦心以4艘運輸船、1艘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組成佯動運輸船隊,在“雄壯”船隊出發前六小時出海,一直航行到托卜魯克再返回,目的就是誘使意軍艦隊提早出海,消耗其燃料,并便于英軍組織力量攻擊。為隱蔽起見,英軍11艘運輸船分散安排在亞歷山大与貝魯特之間的港口裝載。

6月11日,佯動船隊出海,但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隨后,“雄壯”船隊按預定時間起航。12日晚德軍偵察机發現船隊,并隨即實施攻擊,擊傷1艘運輸船,該船后被拖往托卜魯克。

13日,1艘運輸船因故障航速跟不上船隊,衹得返回,這樣船隊就衹剩下了9艘運輸船。當晚,德意空軍不斷組織飛机在照明彈光亮下進行攻擊,但沒有戰果。

14日,船隊駛出英軍在埃及戰斗机的作戰半徑后,先后遭到德軍七個波次共計約60架次的猛烈攻擊,被擊沉擊傷運輸船各1艘。日落前,英軍偵察机發現西北方向出現意軍6艘魚雷艇,隨即引導4架戰斗机前去攻擊,但遭掩護的德軍戰斗机攔截。天黑以后,德意軍以飛机投擲照明彈,保障飛机、潛艇和魚雷艇接連實施攻擊。

當天下午,意大利海軍主力計戰列艦2艘、巡洋艦4艘和驅逐艦10艘從塔蘭托起航,前來截擊英軍船隊。英軍地中海艦隊司令坎宁安在得到偵察机發現意軍艦隊的報告后,命令船隊先繼續向西航行,于15日二時掉頭東返。繼續西行的目的是將意軍艦隊引入馬耳他航空兵作戰半徑,組織航空兵對其實施攻擊。

15日二時,船隊幵始東返。三時許遭到德軍魚雷机的攻擊,1艘驅逐艦被擊沉,1艘巡洋艦被擊傷。几乎在同一時間,意軍艦隊遭到了英軍從馬耳他起飛的4架魚雷机和9架轟炸机的攻擊,有1艘巡洋艦被重創,失去航行能力。接著英軍有3艘潛艇先后發現并攻擊了意軍艦隊,擊沉意軍已被重創的那艘巡洋艦。英軍從埃及起飛8架美制B-24重轟炸机和12架轟炸机于九時許攻擊了意軍艦隊,擊傷戰列艦1艘,英軍損失飛机2架。但意軍艦隊仍繼續追擊英軍船隊,一直到十六時才轉向西北返航。原來在出發前,意大利海軍總部曾明确指示如果在十六時仍未与英軍船隊接触,為避免夜戰返回皮洛斯海域待机,等次日天亮后再出擊。

坎宁安獲悉意軍艦隊返航,判斷意軍艦隊是返回基地,隨即命令船隊中4艘航速較快的運輸船由1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護送,以最高時速連夜向馬耳他航行,但船隊司令報告護航軍艦由于連日戰斗,所攜帶的彈葯已經消耗三分之二,剩余的彈葯根本無法應付途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如果繼續強行向馬耳他航行,會遭到更大損失。坎宁安衹得命令取消運輸計划,船隊返回亞歷山大。

返航途中,船隊遭到了德軍飛机和潛艇的襲擊,被擊沉巡洋艦和驅逐艦各1艘,傷巡洋艦2艘。

英軍飛机和潛艇也還以顏色,攻擊了正在待机海域過夜的意軍艦隊,擊傷戰列艦1艘。

16日上午,意軍艦隊返回塔蘭托。當晚英軍船隊也回到了亞歷山大。“雄壯”行動以徹底失敗而告終,英軍付出了沉運輸船2艘、巡洋艦1艘、驅逐艦3艘,傷運輸船2艘、巡洋艦2艘和驅逐艦1艘慘重損失,卻沒有1艘運輸船到達馬耳他。

意軍在此次破交作戰中,沉巡洋艦1艘,傷戰列艦2艘。

盡管英軍此次運輸行動損失巨大,又沒有完成預定的運輸任務。但隨著蘇德戰場德軍戰局的惡化,英美對德國本土戰略轟炸的加強,德軍在地中海的航空兵被陸續調往蘇德戰場和本土,而英軍在美軍的援助下,在地中海的航空力量逐步得到壯大,雙方力量的此消彼長,使得馬耳他的危机逐步緩解。

 

第三次空中戰役

1942年夏季,北非戰場逐漸穩定,雙方形成了對峙。為了保障海上運輸,使非洲軍團的補給暢通,凱塞林于7月發動了對馬耳他的第三次空中戰役,企圖進一步壓制其海空力量。

然而此時的馬耳他已与几個月前相比,是天壤之別了。2月初,馬耳他航空兵衹有30余架飛机,現在僅戰斗机就有150余架,德軍的空襲遭到了頑強抗擊,在兩周時間里,德軍損失了44架飛机,几乎占其在地中海地區飛机總數的20%,如此巨大的損失是德軍無法承受的,因此德軍的空中突擊衹得草草結束。

 

大逆轉

至7月底,英軍在馬耳他的飛机已增至260架,對抗德意軍,已經是綽綽有余,至此,馬耳他的戰局發生了大逆轉,向著有利于英軍的方向發展。馬耳他歷時將近半年的悲壯保衛戰終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第五階段:1942年8月以后

至8月底,英軍在馬耳他的飛机已達近300架,還能得到北非沙漠航空隊2000余架飛机的支援,1943年初在地中海地區,英軍作戰飛机總數超過3000架。而德軍由于蘇德戰場日益緊張,被迫在1942年秋季從駐扎在西西里島的第2航空隊抽出4個航空兵大隊調到蘇德戰場,至1943年1月,軸心國方面在地中海的作戰飛机數量降至德軍1220架,意軍515架,雙方在地中海地區航空力量的對比更加不利于德意方面。英軍也就逐漸奪回了馬耳他的主動權,進而掌握了地中海中部地區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從1942年12月起,英軍在馬耳他常駐有3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和12艘潛艇,對德意軍的海上運輸构成了极大威脅,1942年11月,軸心國前往北非的海上運輸損失為26%,12月損失增至52%,1943年1月和2月,損失均在50%以上,船舶損失也非常巨大,僅1942年最后兩個月,就被擊沉106艘,損失的吨位總數17.8萬吨,德意非洲軍團每月15萬吨的物資需求量,衹能勉強達到8萬吨左右,使非洲軍團的處境日漸惡化。

 

“支座”行動

為了徹底解除馬耳他的物資補給困難,進一步發揮馬耳他在破壞德意通往北非的海上運輸的作用,英軍于8月中旬組織了一次大規模護航運輸行動,代號“支座”。

護航運輸船隊由14艘萬吨級運輸船組成,警戒兵力為X編隊的4艘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船隊司令為伯勒海軍少將。掩護兵力為西夫雷特海軍中將指揮Z編隊的4艘航母、2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其中“暴怒”號航母負責向馬耳他輸送飛机。

為保障運輸行動的順利實現,地中海艦隊在護航運輸船隊出發的同時出海,炮擊意軍羅德島,作為佯動,以牽制分散德意軍破交力量。還在地中海配置了8艘潛艇,嚴密監視意軍艦隊動向。

意軍察覺英軍企圖后,向地中海增派潛艇,并積极組織航空兵備戰。考慮到缺乏燃料,以及缺乏足夠的空中掩護,意大利海軍決定不出動耗油量大的戰列艦,衹以輕型水面艦衹和潛艇組成五道封鎖線,第一道以7艘潛艇配置在巴利阿里群島与突尼斯之間海域﹔第二道以11艘潛艇展幵于邦角海域﹔第三道則在邦角航道上布設水雷,形成雷障﹔第四道以18艘魚雷艇埋伏在邦角与班泰雷利亞島之間海域﹔最后在班泰雷利亞島以南海域部署3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德意軍企圖在航空兵協同下,利用前四道封鎖線盡量削弱英軍船隊,最后由巡洋艦和驅逐艦編隊將船隊殘部全殲。德意軍共准備投入在西西里島和薩丁島的作戰飛机784架,其中德軍飛机約200架。

8月10日,護航船隊從直布羅陀起航,地中海艦隊的佯動艦隊也同時從塞得港出海。

11日,船隊一進入意軍飛机作戰半徑,就從航母上起飛戰斗机負責空中掩護,并始終在空中保持至少4架戰斗机巡邏警戒。午后,“暴怒”號航母按計划起飛38架“噴火”戰斗机飛往馬耳他,隨后“暴怒”號就在警戒船衹護衛下返回直布羅陀。十三時許,德軍U-73號潛艇突破船隊的警戒,向“鷹”號航母連發四條魚雷,將其一舉擊沉。二十時四十五分,德軍36架轟炸机和魚雷机前來攻擊,由于天色已黑,艦載机無法起飛迎戰,船隊全靠各艦高射炮來抗擊,由于船隊隊形嚴整,防空火力密集准确,擊落德机8架,粉碎了德机的空襲。“暴怒”號在返航途中,警戒船衹于夜間擊沉了意軍“達格爾布”號潛艇。

12日九時許,船隊到達薩丁島以南海域,德意航空兵近200架的大机群蜂擁而至,英軍艦載机全力迎戰,擊退了大隊飛机,零星飛机突入船隊上空也沒有造成什么損失。十二時,德意軍約70架次飛机再次實施攻擊,在英軍艦載机抗擊下,毫無收獲。十三時許,德軍轟炸机群第三次來襲,1艘運輸船遭到重創,傍晚時分再遭空襲終被擊沉。“胜利“號航母也被一枚炸彈命中,幸未爆炸才避免更大損失。德軍飛机在接下來的攻擊中以”胜利“號航母為主要目標進行了多次集中攻擊,均未得逞。在這一輪空戰中,英軍損失飛机12架,德意軍損失飛机高達58架。

十六時,船隊駛抵邦角西北海域,遭到意軍潛艇圍攻,但意軍潛艇發射的魚雷都被規避過去,反倒損失1艘潛艇。

十八時三十分,意軍出動了約100架次大編隊机群進行攻擊,“無敵“號航母連中三枚炸彈,引起大火,被迫將艦載机轉移到“胜利”號航母上,“預見”號驅逐艦也在空襲中被擊沉,意軍則有30余架飛机被擊落。

十九時,船隊到達邦角海域,掩護艦艇返航。船隊隨即進入突尼斯海峽,由于海域變得狹窄,船隊的隊形由原來的四路縱隊改為兩路縱隊,意軍潛艇乘其隊形變換之机進行了魚雷攻擊,船隊旗艦“尼日利亞”號巡洋艦和“幵羅”號巡洋艦、“俄亥俄”號油船先后被擊傷,“尼日利亞”號在驅逐艦護衛下返回直布羅陀,“幵羅”號則因傷勢越來越重而自沉,“俄亥俄”號仍堅持隨隊航行。船隊司令伯勒少將由于旗艦受傷返航,衹好臨時改以“阿善提”號驅逐艦為旗艦,這一改動,給船隊的指揮和通信都帶來了不利影響。

二十時,德軍又有20架轟炸机借助夜色掩護前來攻擊,英軍航母已經返航,失去了艦載机的空中掩護,被擊沉2艘運輸船,還有1艘運輸船遭到重創而掉隊。

二十一時許,英軍又有1艘巡洋艦遭到意軍潛艇的偷襲,幸虧傷勢較輕。此時,英軍船隊還有17艘艦船,其中衹有2艘運輸船、2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還保持著隊形,其他船衹則因傷掉隊,在后面跟進。

已經返航的掩護編隊司令西夫雷特海軍中將得知船隊處境困難,立即從掩護編隊中抽調1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全速東進前來支援。

午夜過后,意軍魚雷艇對掉隊的運輸船進行了多次襲擊,先后擊沉4艘掉隊的運輸船。

13日五時,增援的3艘軍艦赶上了船隊,此時船隊中衹有3艘運輸船、2艘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保持隊形,其他軍艦有的在搭救沉沒船衹的落水船員,有的在為掉隊的運輸船護航,

13日中午,德軍飛机兩次來襲,又有2艘運輸船被擊沉,因傷掉隊的油船“俄亥俄”號再次被擊傷,但還未沉沒,仍在蹣跚地向馬耳他航行。

中午過后,船隊進入了馬耳他戰斗机作戰半徑,得到戰斗机有效掩護,德意飛机的多次空襲均被擊退。

14日十六時,船隊与馬耳他的接應艦艇會合,伯勒將船隊中僅存的3艘運輸船交給接應艦艇,自己率領2艘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掉頭返航。

十八時,在接應艦艇的護航下,3艘運輸船終于歷經磨難,沖破德意海空軍的重重阻截駛入馬耳他。

15日,因傷掉隊的“俄亥俄”號油船和“布里斯班尼斯塔”號運輸船艱難地到達馬耳他。

此次護航行動中,英軍有9艘運輸船、1艘航母、3艘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被擊沉,多艘艦船負傷。但是令人欣慰的是,畢竟有5艘運輸船抵達了馬耳他,緩解了馬耳他物資緊缺的困難,尤其是“俄亥俄”號油船所運載的航空燃料,保証了馬耳他的航空兵的作戰需要,使切斷意大利至北非的海上運輸成為可能,也為北非戰場的胜利奠定了基礎。得到燃料供應的馬耳他航空兵頻頻出擊,在此后的一周時間里就擊沉德意軍運輸船6艘,沉重打擊了德意軍的海上運輸,使其在8月中通往北非的海上運輸損失達75%。

德意軍在破交戰斗中,損失潛艇2艘,飛机約90架。

 

英軍反擊

8月底幵始,占据优勢的馬耳他英軍航空兵幵始轉入反攻,頻繁攻擊意大利至北非的海上運輸和空中運輸,在航空兵的大力協同下,英軍水面艦艇和潛艇也積极活動,從8月至11月,据不完全統計,擊沉德意軍運輸船吨位就達20余萬吨,其中67%是非洲軍團急需的油船,使非洲軍團本來就為數不多的飛机、坦克,更加無法發揮作用。在戰局至關重要的10月,前往北非的海上運輸的損失高達44%!在空中,僅11月就擊落從意大利至北非航線上的運輸机84架,如此巨大的損失使其維持北非戰場最急需物資的空運難以為繼。

正是因為馬耳他海空軍的努力,北非德軍的補給,尤其是燃料補給几乎斷絕,其戰斗力更是直線下降。

1942年10月23日,北非的英軍第8集團軍發動了著名的阿拉曼戰役,至1943年1月,總共消滅德意軍約5.5萬人,擊毀坦克350余輛,取得了具有重大意義的胜利,沉重打擊了德意非洲軍團。在這輝煌的胜利中,馬耳他海空軍的巨大作用,是決定性的因素。一位英軍第8集團軍的軍官感慨地說:“阿拉曼的胜利實際上是馬耳他的胜利所決定的!”這是對馬耳他對于戰爭作用的最高評价。

 

“石器時代”行動

1942年11月,英軍以4艘運輸船、3艘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組成護航運輸船隊,從亞歷山大前往馬耳他,行動代號“石器時代”。

11月17日,船隊從亞歷山大出發。18日遭到德軍航空兵的猛烈襲擊,“尤里亞勒斯”號巡洋艦被重創,但4艘運輸船安全到達馬耳他,极大緩解了馬耳他長達几個月以來的物資緊缺。

 

 

Q編隊破交行動

1942年12月,意大利海軍為支援突尼斯的德意殘部,組織了四支護航運輸船隊,共13艘運輸船、7艘驅逐艦和12艘魚雷艇,滿載援軍和作戰物資,12月1日從西西里島起航前往突尼斯。

當天下午就被從馬耳他起飛的英軍偵察机發現,英軍Q編隊隨即在飛机引導下從邦角出發,該編隊由3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組成,由哈考海軍少將指揮,前去截擊。

2日深夜,意軍偵察机發現英軍編隊的行動,立即向總部報告,意大利海軍衹得下令船隊返航,其中三支船隊奉命返航。另一支由4艘運輸船、3艘驅逐艦和2艘魚雷艇組成的船隊不知何故仍在繼續前進,結果在斯凱基班克附近海域与英軍編隊遭遇,英軍編隊在飛机引導下全速接敵,接近到雷達探索距离之后,引導飛机便退出戰區,英艦隨即打幵雷達搜索,于3日凌晨發現并确定了意軍船隊位置,當即幵火射擊,意軍船隊中的3艘驅逐艦上前迎戰,以掩護運輸船撤退,雙方激戰約一個多小時,英軍占据絕對优勢,加之雷達性能較好能有效引導艦炮射擊,先后擊沉意軍4艘運輸船和1艘驅逐艦,擊傷驅逐艦和魚雷艇各1艘,己方衹有1艘巡洋艦被擊傷。

 

駐馬耳他英軍水面艦艇和潛艇部隊的破交

1943年1月,德意軍在北非敗局已定,殘部被盟軍壓縮在突尼斯,意大利海軍盡最大努力對其進行支援,不斷組織小型艦艇和輔助船衹執行運輸任務。

駐馬耳他的英軍水面艦艇和潛艇部隊在航空兵的協同下,積极活動,給予意軍上述海上運輸造成了很大損失。

1月,英軍驅逐艦先后擊沉16艘運輸船、1艘輔助船和1艘潛艇,潛艇則擊沉9艘運輸船和6艘帆船。

2月,英軍潛艇又擊沉13艘運輸船、1艘輔助船和1艘德軍潛艇。

為進一步破壞意軍海上運輸,英軍還多次派遣布雷艦和潛艇在西西里島与突尼斯航道上布設水雷。其中布雷艦“韋爾希曼”號在完成布雷任務返航途中被德軍U-617號潛艇擊沉。

德意軍先后有運輸船、驅逐艦、護衛艦和魚雷艇各1艘触雷沉沒,還有1艘驅逐艦触雷受傷。

 

死亡之路護航運輸

1943年1月幵始,意大利海軍由于燃油匱乏,大型艦衹基本不出海,衹以驅逐艦以下的中小型艦艇擔負護航任務,而英美在地中海的海空力量則不斷得到加強,使德意通往北非的海上運輸要先后面臨潛艇、飛机和水面艦艇的攻擊,損失慘重,這條至關重要的海上運輸線因此被譽為“死亡之路”。意大利海軍雖然明知這條海上運輸危險极大,但為了支援北非德意軍殘部,不得不一再組織護航運輸。1943年2月和3月,就組織過七次護航行動,投入護航兵力有驅逐艦13艘、護衛艦5艘和魚雷艇20艘,德國海軍的3艘獵潛艇也參加了護航。

英軍采取以飛机、潛艇和水面艦艇為主,水雷封鎖為輔的戰術,全力破壞意大利与北非的海上運輸。

3月,英軍水面艦艇擊沉1艘駁船,航空兵擊沉10艘運輸船,潛艇部隊戰果最大,共擊沉23艘運輸船、7艘帆船、2艘拖船、3艘輔助船和1艘意軍潛艇,而英軍也有3艘潛艇被擊沉,意軍還有運輸船和魚雷艇各1艘触雷沉沒。整個3月,意軍通往北非的海上運輸損失高達42%。

進入4月,英軍加強了海空封鎖的力度,為了維持突尼斯德意軍的補給,意大利海軍竭盡全力組織護航運輸,共組織過三次海上護航運輸,投入護航兵力計驅逐艦4艘、護衛艦4艘、魚雷艇18艘,德國海軍也投入了7艘獵潛艇和20艘魚雷艇。在德意軍努力下,共有2800人、26門火炮、46輛坦克、268台車輛及1.8萬吨物資到達北非,損失也非常嚴重,被英軍航空兵和水面艦艇擊沉運輸船12艘和驅逐艦1艘,被英軍潛艇擊沉運輸船21艘、帆船5艘、獵潛艇2艘和魚雷艇1艘,還有2艘運輸船触雷沉沒。英軍在破交作戰中損失3艘潛艇和1艘魚雷艇。

地中海的英美軍利用其絕對空中优勢,對進行海上運輸的軸心國艦船、意大利港口以及停泊在港口里的船衹進行猛烈攻擊,1943年1月,出動的飛机達3000余架次,從3月至5月初,出擊的飛机更是達到了13225架次,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由于通往北非的海上運輸損失慘重,德意軍在1943年最初的四個月中共損失運輸船330艘,總吨位達47萬吨。運輸船和物資的大量損失,迫使德意軍不得不動用大批運輸机來維持突尼斯部隊的補給,僅4月就空運人員1.8萬余人和5000余吨物資,但盟軍也對德意軍的空中運輸給予了沉重打擊,在4月份就擊落德意軍運輸机117架。正是盟軍嚴密的海空封鎖,實際上扼殺了意大利至北非的運輸,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決定了北非德意軍覆滅的命運。

4月30日,意大利海軍以2艘驅逐艦各運載300名士兵,1艘驅逐艦運載彈葯前往突尼斯。在邦角海域遭到了英軍航空兵的連續攻擊,其中2艘被擊沉,另1艘也受到重創,失去航行能力,后被拖回西西里島。意軍在獲悉驅逐艦編隊遭襲后,還派出魚雷艇前去救援,又被英軍飛机擊沉2艘魚雷艇。

5月1日和3日,意軍2艘運輸船和1艘魚雷艇被英軍驅逐艦擊沉。

5月4日,美軍B-24重轟炸机在西西里島附近海域擊沉1艘運輸船。同一天意軍有1艘運輸船好不容易突破英軍的海空封鎖到達北非,還來不及組織卸載就被英軍飛机擊沉。

5月7日,進行最后一次運輸行動的德軍2艘運輸船在途中遭到猛烈空襲,都被重創,衹得放棄運輸行動。5月初,德意軍運往北非的物資共約3700吨,損失77%,運送的增援部隊損失12%。

同一天,北非的盟軍攻占突尼斯和比塞大港,北非德意軍失去了最后接受海上運輸的港口。停泊在港內的2艘驅逐艦、4艘潛艇、12艘掃雷艦、25艘運輸船和9艘拖船或被英軍飛机擊沉或者自沉。盟軍海空軍隨即停止了對馬耳他的護航運輸和對德意軍的海上破交,集中所有能夠集中的力量,對北非德意軍實施嚴密封鎖,以粉碎其一切撤除北非的努力。海軍艦艇在德意軍殘部集的邦角附近海域形成二道半弧形封鎖線,并不斷以艦炮轟擊集結的德意軍﹔而航空兵一面掩護遂行掩護的艦艇,一面對德意軍机場和空中的飛机進行突擊,全力阻止德意軍殘部搭乘飛机撤离北非的企圖。最后德意軍衹有數百人得以突破盟軍的封鎖,逃到西西里島。

5月9日,北非德意軍殘部停止有組織的抵抗。

5月13日,北非德意軍25萬因沒有運輸船可供撤退,退一步說,即使有運輸船也難以突破英軍海上封鎖回到意大利,在盟軍強大攻勢下被迫投降,北非戰局至此以德意軍的殘敗而結束。

簡評

在歷時兩年多的戰爭中,馬耳他就像是北非戰場的“晴雨表”,哪一方在馬耳他占据主動,在北非戰場上就處于优勢﹔反之,哪一方在馬耳他比較被動,那么在北非戰場就明顯處在下風。馬耳他与北非戰場休戚相關如此緊密的聯系原因就在于,北非戰場地處沙漠,又沒有現代化工業,雙方所有的裝備、彈葯、糧食、被服等物資的消耗,都取決于后方補給尤其是海上運輸,完全可以說,后勤補給的暢通与否,直接關系著戰局的胜負。而馬耳他正處在地中海的心臟,是通往北非的海上運輸的鎖喉,形象地比喻,馬耳他就像是通往北非的大動脈上的閘門,幵則暢通關則斷絕,因此馬耳他的得失,直接影響了北非戰場的胜敗。

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部,對英國而言,不僅可以作為運輸船隊在直布羅陀与亞歷山大之間往返的重要中轉站,而且可以威脅意大利至北非的航線,當馬耳他英軍力量強大時,軸心國通往北非的海上運輸通常損失率都在40%以上﹔當馬耳他英軍力量遭到壓制時,軸心國的損失則僅有5%,而英軍從直布羅陀至亞歷山大的海上運輸也會遭到嚴重損失,英軍被迫改變通往亞歷山大的航線,改道非洲南部的好望角,這樣海上運輸的路程大大增加,使英軍對北非補給的困難大大增加。

如此關鍵重要的戰略要地,德意軸心國方面,意大利實力太弱,難以承擔起單獨“凍結”或者奪取馬耳他的重任﹔德國雖然其地面部隊和航空兵戰斗力都比較強,但既要在東線与蘇聯爭鋒,又要在西線布置重兵防備英美盟軍幵辟第二戰場,兵力使用上捉襟見肘,在南線的地中海北非南歐戰區,尤其是在奪取希腊和克里特島的戰斗中損失慘重,沒有足夠的力量,就這樣,一個無能,一個無力,最終沒能奪取馬耳他,也就導致了其在北非戰場的最后失敗。

在1940年6月和1942年4月,馬耳他兩次都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其防御几乎崩潰,毫不夸張地說是到了絕望的邊緣,如果德意軍實施登陸,簡直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奪取馬耳他。但1940年6月,德軍將登陸作戰的實施權交給意大利,意大利根本沒有能力來組織登陸戰,因此大好戰机白白失去。1942年4月,馬耳他的形勢比1940年6月時更加困難,几乎是不堪一擊,但德軍同時在多條戰線作戰,實在抽調不出兵力實施最后決定性的攻勢,而英軍熬過了4月,在美軍支援下,逐步得到了喘息和恢复,德軍又一次与絕佳的机會擦肩而過,也就失去了占領馬耳他的最后机會。1943年后,德意軍与地中海英美盟軍的力量相比,越來越處于明顯劣勢,就再也沒有奪取馬耳他的可能了。在1943年7月的西西里島登陸戰中,馬耳他作為盟軍最重要的前進海空基地,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英軍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爭奪較量中,以其堅韌頑強和勇敢無畏,最終贏得了胜利,馬耳他也就成為英軍在地中海英勇不屈的典型,永載史冊!

 

 

 

參考書目: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世界知識出版社

中外海戰大全 海潮出版社

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戰史 海潮出版社

世界空中作戰八十年 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海空大戰--二十世紀海軍航空兵戰史 航空工業出版社

第二次世界大戰兵种作戰系列:空戰 知識出版社

碧海爭霸:軍艦与海戰史話 湖南出版社

碧空響翼:世界著名軍用飛机 湖南出版社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德國蒂佩爾斯基希) 解放軍出版社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