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戰之劍:發展變化的空空導彈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kadey 于 December 16, 2001 13:37:18:

  
  作者:kadey

  在空空導彈出現以來,其已經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代在五十年代初幵始裝備。典型型號有“響尾蛇”AIM-9B、“麻雀”AIM-7A、AA-1等導彈。主要用于尾追攻擊亞音速轟炸机﹔最大射程3∼8千米。

  第二代在六十年代初期幵始裝備。典型型號有“響尾蛇”AIM-9D/J、“麻雀”AIM-7D/E、AA-3/4等。主要用于攔射攻擊轟炸机和尾追攻擊殲擊机,攻擊目標最大過載可達4g。

  第三代在七十年代初期幵始裝備。為适應超視距攻擊和近距格斗的要求,首次分成了中距攔射空空導彈和近距格斗空空導彈兩類。近距格斗導彈的典型型號包括“響尾蛇”AIM-9L/M、AA-8、AA-11(P-73)、R-550Ⅰ/Ⅱ、怪蛇Ⅲ等導彈,主要滿足戰斗机間的近距机動空戰的需求﹔中距攔射空空導彈的典型型號有“麻雀”AIM-7F/M、AA-10(P-27)、R-530F/D、“阿斯派德”和“天空閃光”等導彈,主要用于中距攔射攻擊,可以全天候、全向、全高度作戰。

  第四代空空導彈從八十年代初期幵始研制,九十年代中期幵始裝備。中距的典型型號有AIM-120A、P-77和MICA等導彈。近距格斗導彈的典型型號有“響尾蛇”AIM-9X、“怪蛇”Ⅳ和A-Darter等導彈
  。
  与以往的導彈相比,第四代空空導彈有以下特點:

  中距導彈采用复合制導模式和主動末制導,首次具有了多目標攻擊能力和發射后不管能力﹔高升阻比正常式气動布局和新型發動机的引入,提高了導彈的平均速度,使其具有較大的末端博弈能力,首次具有了攻擊超音速机動目標的能力。

  第四代近距格斗導彈的特點主要体現在紅外成像導引頭和推力矢量發動机的引入,使導彈可以進行大离軸角發射和全向攻擊。

  如果從空空導彈的作戰能力上來說,空空導彈的發展主要体現在其射程、和最大過載的增大,當然還有導引精度。

  導彈射程的增長最明顯,第一代導彈射程衹有3∼8公里,而到第四代中距空空導彈則在某些條件下可以達到100公里以上,即使是以近距格斗為目的的AIM9X,其射程也可以達到20公里以上。而對空戰影響最大也莫過于導彈射程。

  我們還記得越南戰爭中麻雀導彈糟糕的記錄。而到海灣戰爭,被擊落的伊拉克飛机中有70%歸功于中距導彈。隨后的10年間,美國的AIM120先后在伊拉克禁飛區、波黑和南聯盟在對方毫無還手之力的情況下擊落了目標。雖然有其特定的作戰條件,但我們必須承認,空空導彈遠程化其實是武器發展的必然規律,就象是冷兵器時代弓箭的出現,古代海戰中火炮取代撞角,以及現代戰艦上導彈取代火炮一樣。先敵攻擊,在摧毀對方的同時有效保護自己,這是戰爭的根本法則,也是空空導彈遠程化的根本決定因素。

  當然,即使擁有遠程導彈,也不能保証一定能把敵人全部消滅在遠處,導彈的近距能力也是不能放棄的,就象現代戰艦在有了遠程反艦導彈的同時仍然保留著艦炮一樣。因此,未來的空空導彈必然是覆蓋從近距到遠距、具有雙重作戰能力的雙射程導彈。

  從目前國外空空導彈的發射來看,遠程的空空導彈以及雙射程導彈是未來空空導彈的發展主流。流星、S225X、A3M、LRAAM的射程都在100-200公里之間,而美國的AADRM除了在導彈動力航程上提出了180多公里的指標外,還要求導彈具備近距格斗的功能。這些導彈都將在本世紀頭10年內投入使用。

  与射程相比,導彈最大可用過載的增大則對戰斗机的發展提出了更為嚴重的挑戰。早期的空空導彈由于可用過載太小,對戰斗机几乎沒有威脅。而現代空戰中,面對一枚最大可用過載可以達到60G的近距格斗導彈,恐怕任何一個戰斗机飛行員都無法輕松對待。

  戰斗机和空空導彈都是利用空气動力飛行的,但戰斗机必須考慮飛行員的承受能力,在目前條件下,9G的過載已是飛行員所能承受的极限,無論飛机如何設計,其机動能力的提高已沒有實際意義。而空空導彈沒有人的限制,其過載能力還可以進一步提高。

  導彈的導引精度暫時沒有衡量的標准,但是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導彈的導引精度也正在大幅提高,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某一天空空導彈的導引精度可以達到一個非常高的水平。

  可以設想,在雙方互相知道對方的情況下,使用大射程、高机動能力和高導引精度的空空導彈的戰斗,對于導彈射程較短的一方結果將是災難性的:要么為了不被對方的導彈擊中而永遠使自己待在對方射程以外,要么在發射導彈之前被對方發射的導彈擊落。而對于導彈射程較長的一方空戰則簡單化了,衹要對著對方發射大量的導彈就可以了──在達到一定數量后,總有導彈會擊中對方的。

  戰斗机的發展總是与空對空導彈的發展相适應的。針對空空導彈的重大威脅,戰斗机的發展也正在經歷一場變革。美國正在研究的無人戰斗机、超高速飛行器、隱形戰斗机正是預計到了未來空空導彈的威脅。無人戰斗机在不用顧及人的情況下可以作出很大的机動﹔超高速飛行器可以利用10馬赫的超高速穿過對方導彈的彈幕﹔而隱形戰斗机的低可探測性可以使其先敵攻擊。

  武器裝備的發展也在使空戰理論和形式發生變革。不管我們是否接受,中遠距空戰和超視距空戰遲早都將成為主要的空戰方式。(我想我下面這一段可能太超前了以至有人無法接受。不過反正是我自己的遐想,也不用顧忌。)隨著空空導彈的繼續發展,有可能使其命中率高到衹要發射就能擊中目標,而其射程遠到對方再怎么躲也跑不出去(這并不是不可能的,而且用不了多長的時間)。到了躲或者干扰都不起作用的時候,作為被攻擊對象的飛机衹有一條路可以走──硬殺傷,直接摧毀對方導彈。


  如果要進行硬殺傷的話,靠机載導彈恐怕已經是不夠了。在看到美國在波音飛机上進行的激光反導試驗的時候,我想,到空空導彈發展到需要硬殺傷的時候,机載激光武器也該走上戰爭舞台了。現在的戰斗机由于其体積小,無法在各個方向上設置激光器,而大型的裝備遠程雷達和大量空空導彈的作戰飛机將成為空戰的核心(這也符合武器發展“平台化”的法則)。而一旦反重力技術得到進展,我們在動畫片里看到的,具有重裝甲,裝備重炮、導彈和小型飛行器,能在大气層內外自由飛行的太空巡洋艦也許就將成為現實,而空戰這個名詞也將重新定義了。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