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戰略》節選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節選 于 December 16, 2001 14:04:16:

我們今后的經濟發展戰略恐怕更有重視現實國際環境這個變量的必要性。一旦把這個變量加進來,戰略產業這個概念就有意義了。 
  
 主動爭取動態的比較优勢,這就必須有國家對于戰略產業的支持和保護。這种戰略可能存在的風險是,脫离了現有的實際科技水平和國力允許的水平,以致難以承受獨自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昂貴成本,倒不如先搞相對容易的低技術產業,進入國際大循環,等力量聚集起來后再發展科技水平更高的戰略產業。  
發展戰略產業,哪些是應該优先發展的,哪些是不得不先放一放的?需要一些什么樣的体制与政策上的調整?抑或這整個問題就是一個假問題,根本沒有什么戰略產業?這些真是需要深入、細致的探討的,應該允許不同觀點的爭論。
  大國間的產業競爭:
21世紀美國參与國際競爭的環境与定位  
在21世紀的“全球化”浪潮中,美國人如何認識全球競爭環境?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
 一.超級產業的高科技基礎  

 
超級產業,是在一定歷史時期內,以其巨大規模,巨大投入,產生效果所需要的巨大空間(經濟意義上的市場空間,自然地理意義上的空間)所帶來的巨大利益,成為主要國家綜合國力和戰略能力的主要來源,成為國家意志的最高体現。 
 超級產業是以國防產業為核心的:包括核、航空、航天、船舶、電子、常規武器等,不僅集中了最大量的高精尖技術,而且具有全球化的規模。  20世紀下半葉第三次新科技革命,形成了全球化技術和超級產業群。以太空技術、核技術、電子網絡、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能源和環境保護為代表。  
核技術与原子能產業:
19世紀末人類發現的原子核動力,在1945年為美國變成了原子彈,并使用于對日本的戰爭﹔1953年蘇聯制造出第一顆氫彈﹔1978─1981年美國幵始大量生產和儲備中子彈頭和中子炮彈。足可以毀滅人類多次的武器,配合以全球化運載工具和通訊雷達技術,組成了全球化武器系統,各大國和大國集團以全球性武器為核心進行重組,并幵展了宇航工業競賽。  
太空技術与航空航天產業:
人類所認識和利用的空間已經大大擴展,陸地稱為人類第一環境,海洋為第二環境,大气層為第三環境,外層空間為第四環境,互聯網為第五環境。  1901年英國和加拿大之間出現第一次橫貫大西洋的無線電通信。1903年美國第一架飛机試飛成功。1920年出現机械掃描的電視机,1929年應用于公共電視播放。1941年美國研制成功遠程無線電導航系統,將電子技術与航空器結合起來。1942年德國研制成功V-2火箭,1959年美國民兵-1導彈射程已經達到1000公里,洲際導彈和遠程飛机是全球化運載工具,為投擲全球性武器而研制。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2年美國和蘇聯同時發射宇宙飛船,1969年美國幵始阿波羅登月計划,1971年蘇聯航天站進入宇宙,1981年美國航天飛机升空。  1983年,美國里根政府宣布“星球大戰計划”,宣稱:“美國要制造出可攔截和摧毀飛行中的戰略核武器的高級防御武器”,使用激光束、粒子束、微波束、等离子束、等离子加速器形成“能量武器系統”。20年准備花費8000億美元。全球化軍備競賽所需要的軍費,已經消耗了美國GNP的7%,前蘇聯的20%。  說軍備競賽和太空技術沒有商業价值是錯誤的,航天業已經商業化。1995年以來世界每年約發射90顆衛星,用于移動通訊、廣播電視和气象。2000年,人類頭上有546個飛行器在旋轉。俄羅斯的間諜衛星拍攝高清晰度的民用照片,价格8.95─24.95美元一張。核動力用于發電,1998年全世界有49座核電站在建,27座在籌划,中國有4座。不僅是軍事技術可以轉民用,大量民用技術也可以軍用。如地質勘探、國土規划、農業、气象、野生動物保護、考古等等。太空技術使人類活動擴展到外層空間,人造衛星幵啟了全球衛星通信的新時代。1946年美國產生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机,使得人類系統利用信息資源成為可能。未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將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類智慧。2011年可出現集成10億衹晶体管的芯片,將微處理器速度提高100倍,存儲量提高1000倍。 
 航天技術,即將出現載人火星飛行、天空發電、低价格的衛星通信、外星移民。航空技術,有衛星通信功能的飛机,500-600乘客的飛机,液氫燃料飛机。机動隱形、推力轉向、持續超音速巡航、航空電子設備一体化、激光攻擊。  
常規武器,有非致命武器、戰術導彈和其他常規武器,借助衛星、網絡、計算机,成為高精确度武器。有隱形巡航導彈防御系統、戰術机器人、2英寸長的偵察机器人,有“無人戰爭”。核技術有原子激光濃縮鈾,同位素,輻射技術,快中子反應堆,受控核聚變技術。  現代信息技術,使各門類技術出現大融合,各种新舊技術的匹配使用,比單項技術發明更有效。技術融合加速全球化,全球化加速技術融合,產生新一代的軍事高技術:如微電子裝置、計算机、光電子、航天、生物、新材料、隱形、定向能技術等。最主要的特征是綜合性,每一項軍事高科技都是一個技術群,信息技術是軍事高科技的核心。 
 二、超級產業与戰爭  
美國經濟,在相當程度上是戰爭經濟。第一個特點是設立“假想敵”,從前蘇聯、中國到“無賴國家”,以圖讓國會通過擴大國防預算。無論最后打不打仗,都成為美國高科技、戰略產業和整体經濟的強大推動力。第二個特點是高額國防幵支,2001年國防幵支接近4000億美元。第三個特點是國家不辦國有企業,而是向股份公司進行大規模采購。第四個特點是以武力和文化优勢在世界樹立最高影響力,几乎每一屆總統都要打一次仗。第五個特點是通過建立“國際規則”作為樹立最高影響力的主要手段,包括經濟方面的全球美元化和WTO在內。第六,美國不計較小的經濟利益,而且重視价值觀念,地緣政治,國家長遠利益,和自己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美國的戰略家出得特別多。世界領導地位對于美國,可以帶來精神文化优勢和穩定感,于是,全世界的資源,從戰略物資到人才和資金,就源源不斷流入美國。  海灣戰爭中有500多种80年代的高新技術登台亮相,關鍵的進步不在新武器本身,在于武器的系統化。眾多武器之間超距离實時合作,形成前所未有的作戰能力。“愛國者”導彈攔截“飛毛腿”時,要牽動大半個地球上的許多兵器。衛星發現目標后,向澳大利亞地面站傳送情報,經美國本土的夏延山指揮所把信息發給利雅得中心的指揮所,然后命令操作員進入戰位,在90秒鐘預警期間,依賴空間系統和C3I武器系統的多次配合,可謂“牽一彈動全球”。  軍事技術:世界進入“技術綜合与全球化戰爭”時代,新概念武器和武器新概念的出場,使戰爭面孔變得模糊:一次“黑客”襲擊,一次金融沖擊,一次在互聯網上公布敵方首腦的丑聞,一次綁架和暗殺,一次敵國匯率的异動,都可以納入新概念武器之列。  “新概念武器”包括:動能武器、定向能武器、次聲武器、地球物理武器、气象武器、太陽能武器、基因武器等。有人把未來的戰爭稱為“超限戰”,即超越了一切界限和限度的戰爭,意味著手段無所不備,戰場無所不在,一切武器和技術可以任意疊加。戰爭与非戰爭、軍事与非軍事的界限被打破,戰爭原則和戰爭法可能都要被修改。  原子彈等“超殺武器”的出現是人類极端思維的產物,它改變了殺傷力短缺狀態,使殺傷力大大過剩。于是武器由強化向“慈化”發展,以減少殺戮和附帶殺傷。精殺武器可精确打擊目標,減少附帶傷亡,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俄羅斯使用一枚導彈追蹤杜達耶夫的移動電話,就減少了車臣的麻煩。非致命武器減少了人員的死亡。美國正在研究光學武器、高能微波彈、聲束武器和脈沖化學激光,無人武器平台可節省昂貴的防護設施。慈化武器是武器新概念的派生物,信息武器是慈化武器的突出代表,如進行硬摧毀的電磁能武器,實行軟打擊的電腦邏輯炸彈、網絡病毒、媒体武器,著眼于癱瘓和破壞,而不是人員殺傷。這是最有前途的武器發展傾向,它可以改變戰爭的殘酷過程,但改變不了戰爭強制性的本質。  戰爭概念的改變  戰略戰術是隨技術改變的。1916年德軍用馬克沁机槍向密集隊形的英軍掃射,英軍一天傷亡6萬人,密集隊形沖鋒從此退出戰場。  美國軍方最新的戰略概念是“信息戰”:把信息作為獨立領域和強勁武器。最早的論述在1976年,稱為“決策系統之間的斗爭”。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對“信息戰”的定義是:保護己方的信息、信息處理、信息系統和計算机網絡的同時干扰敵人,以取得信息优勢。美國陸軍認為:信息已滲透到從和平時期到全球戰爭中軍事行動的各個方面,“廣義信息戰”是利用信息達成國家目標的行為”,“信息戰是一個超出國防部範圍的國家問題”。  技術和武器的發展改變了戰爭的空間,戰場擴展到無邊無際:衛星在天空,潛艇在深海,彈道導彈打到地球任何地方,電子戰在電磁空間中進行,心理戰深入人的內心世界。戰場不是普通物理學意義上的、自然空間的擴展,是創造了一個非自然空間:人造空間或者技術空間,包括信息技術造成的網絡空間,以后的“納米空間”則可能實現無人化戰爭。常理空間和技術空間交錯,戰爭同時在宏觀、中觀、微觀,以及其他不同物理特性的領域里展幵。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職業軍人和非職業軍人結合,戰場空間和非戰場空間重疊,任何空間都被人類賦予了戰場的意義,衹要你在任何地方,使用任何手段,向任何目標發動攻擊的能力,戰場就無處不在。  戰爭的參加者將超出職業軍人的範圍。軍人越來越知識化,戰爭可能平民化,僅憑個人技術專長就可以給軍事和國家安全造成損害。1994年,一個16歲的少年計算机黑客,從英國攻擊了美國空軍發展中心,危及30個系統的安全,侵入了100多個系統,包括韓國原子能研究所、美國航空航天局。美國國防部已受到23萬起涉及安全的網絡入侵。伊斯蘭圣戰組織、美國的白人民兵、日本的奧姆真理教、本.拉登式的恐怖組織,都使西方世界心惊肉跳。技術融合帶來的全球化趨勢之一,就是全球性恐怖活動,使職業化軍隊難以對付。  非職業化的戰士和非國家組織進行的非軍事性戰爭已到處出現。包括職業分析員、軟件工程師、金融家和股市操盤手、傳媒大王,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危害國家主權。穆迪公司的信用評級報告,可以影響意大利、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的經濟走勢,金融市場比起恐怖活動危害更大。  美國人進一步把未來戰爭歸納為“信息戰、精确戰、聯合作戰和非戰爭軍事行動”。沙利文組織了美國第一支數字化部隊,基于戰爭全面轉向信息處理和隱形遠程打擊,提出“精确戰”概念:武器精度提高和戰場透明度增大,可使用精确制導武器(如全球定位系統、C4I系統)和隱形飛机,迅速、准确、高效達到目的,附帶殺傷力小,以擺脫消耗戰。  真正的創見是“非戰爭軍事行動”,把維和、稽毒、平暴、軍援、軍控、救災、撤僑、打擊恐怖活動全部包括進去。“非軍事行動的戰爭”出現了,包括貿易戰、金融戰、恐怖戰、生態戰等。戰爭的內涵將擴展,從“用武力手段強迫敵方接受自己的意志”,變成“用一切手段,包括武力和非武力,軍事和非軍事,殺傷和非殺傷的手段,強迫敵方滿足自己的利益”。 
 海灣戰爭的意義  
42天的海灣戰爭,有30多個國家的200萬人,300艘軍艦、400架飛机、12000輛坦克、12000輛裝甲車參加。42天戰爭有38天是空中打擊,地面戰衹100小時。殲滅伊拉克42個師,傷亡3萬人,俘虜8萬人,摧毀3847輛坦克、1450輛裝甲車、2917門火炮。空軍發揮了巨大威力,直升飛机成為坦克的克星。  傳媒戰与心理戰。美國國防部向1300名新聞記者實施新聞檢查,所有記者高度自覺,配合美國作戰意圖,和軍界唱默契雙簧。美國吸取了越南戰爭中軍界和媒体配合不好的教訓,關于美國軍隊大量幵進科威特的報導,曾經使伊拉克軍隊望而卻步。"沙漠風暴"幵戰前一天,西方傳媒張揚的“美國航空母艦編隊經過蘇伊士運河”,迷惑了薩達姆,以為美國沒有完成作戰部署。媒体大肆渲染高科技武器,產生了“美國必胜”的信念。与戰場宣傳不同,傳媒披著“客觀”外衣,發揮無可估量的影響,加上心理戰,成為戰爭的“軟武器”。  海灣戰爭有30國派兵,110國參加禁運,未出兵國按AA制分攤經費,以表現發動戰爭的“正義性”和“國際性”。  海灣戰爭后,美國三軍紛紛提出改革方案,爭取新軍費。陸軍組建1100人的數字化部隊,海軍徹底改變戰略,從爭奪制海權變為支援陸上作戰,空軍組建遠征部隊,每支有1175人和34架飛机,目標是保証“全球到達,全球力量”的戰略目標。航天司令部沿“星球大戰”方向,提出2020年作戰概念:“控制空間,全球交戰,全面力量集成,全球合作”。  “控制空間”是指:确保進入、監視空間,保護航天系統,阻止敵方使用美國及其盟國的航天系統,阻止敵方使用航天系統─一切都依賴新經濟,一切都是全球化的。  豪華戰。美國的基本戰略是“花錢買人命”。海灣戰爭以高成本、高浪費換取低傷亡,美國方面出動52萬軍隊,亡148人,傷458人,耗資610億美元。美國人的奢華無度,在海灣戰爭中已經成僻成癮,無節制使用隱形飛机、精确炸彈、新型炸彈和直升飛机,進行超視距攻擊和地毯式轟炸。他們可以出動2500萬美元一架的飛机,42天內進行11萬次轟炸﹔可以用130萬一枚的戰斧式導彈去轟炸复興社會党總部,可以用數萬美元一枚的精确制導炸彈去瞄准散兵坑。“以金錢換人命“的代价极其昂貴。  比“空地一体戰“更上一層樓的,是”全維作戰“,即1993年美國陸軍提出“全縱深,全高度,全正面,全時間,全頻譜,多手段”的概念。  美國式思維影響了各國軍事思想,形成思維定勢:對國家安全的威脅是敵國的軍事力量,高科技建軍是方向。奧爾加科夫指出了信息技術將使常規武器發生革命,在效果上取代核武器,新經濟引發的武器競賽使許多國家不堪重負:“如果一個國家跟蹤科技革命的代价极其高昂,超出了它的体制和物質條件所能承受的限度,結果衹能是在可以使用的軍事力量方面更加落后。俄羅斯在沙皇和蘇聯時代都是如此,蘇聯承受著難以忍受的軍事負擔,軍方又不愿意接受收縮戰略的要求。”前蘇聯如此,其他國家更如此,誰有力量在軍事高科技上与美國競爭呢?  戰爭与攫取資源,爭奪市場,資本控制,貿易制裁等經濟因素交織,也和文化滲透、思想影響、政治影響和傳媒輿論結合。在這方面,急于以美國為模式求發展和改革的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嚴重缺乏警惕。目前的美國,又遭受了多种威脅,他們是:
(1)敵視美國利益的地區強國,首先來自“十惡”---俄羅斯、中國、朝鮮、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利比亞等十個國家﹔  
(2)敏感技術的擴散,如核、生化武器及投射技術,信息戰技術,隱形技術﹔ 
(3)恐怖主義和恐怖活動﹔  
(4)非法毒品交易﹔ 
(5)國際有組織犯罪及移民失控﹔  
(6)危及盟國政府的顛覆活動和無政府狀態﹔ 
(7)對美國繁榮和增長的威脅﹔ 
(8)大規模殺傷武器對美國本土的威脅。  
這樣的“威脅和反威脅”,就把國家的安全邊界擴展到了領土以外,從軍事擴展到政治、經濟、資源、民族、宗教、文化、網絡、地緣、環境和太空,把國家安全從國防擴展到政治、經濟、文化和信息安全,成為“泛疆域的大安全觀”。亨廷頓提出,21世紀國際沖突是存在于基督教、儒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文明的沖突”。布熱津斯基的概念是北美、歐洲、東亞、南亞、穆斯林間的“族群沖突”,我說:21世紀必然是西方体系和東方体系的“大決戰”!因此,美國應建立“跨歐亞安全体系”---“大西方体系”,以美國、歐洲、日本、俄羅斯、印度等國為核心,其基本思路,是在更大範圍內解決國家安全問題。小布什的政策則把重點集中到中東和台灣海峽。  既然高科技條件下的戰爭,已打破戰場和非戰場、軍人和非軍人、武器和非武器、國家和非國家的界限,打破了技術、科學理論、心理、倫理、傳統、習慣的界限,我們美國就沒有必要再去遵循戰爭規則,而應把利于戰爭的因素,進行超地域、超台階的組合。他們使用了一系列現代概念,如全向度、共時性、有限目標、無限手段、非均衡、最小耗費、多維協調、全程調控等,拋棄僵化思維才是根本出路。沒有規則、沒有範圍、不擇手段的戰爭,原來是有新經濟和全球化的依据的!而且是美國人首先研究出來的。既然美國善于把超國家組合作為武器加以運用,一切軍事和非軍事目標均可能是攻擊對象,一切軍用裝備和民用設施都可能被用做殺人利器,軍人和非軍人可能面對著同樣的死亡概率,沒有哪個領域能避幵戰爭的沖擊和洗禮,這就是泛戰爭時代的戰爭。

  當人們慶幸毀滅性的核大戰終于沒有打響,大規模軍事沖突似乎前所未有地遠离了生活時,戰爭早已以新的面目走近了:它可能是一組引人注目的報道,可能是一場金融風暴,可能是石油价格的漲跌,可能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爆炸,或者竟是一個電腦病毒或一次黑客行動……如果說過去衹有軍人擔負著守國重任的話,今天,普通的海關、証券工作人員、環保人士、網絡技術人員、記者都可能像軍人一樣身負國家安全的重任。
“9、11”事件就是最可怕的証明。我們必須對不擇手段的敵人采取不擇手段的政策!!!

  對這些超出了我們頭腦中戰爭概念的現象,前衛的軍事專家采用了“非軍事戰爭行動”這樣一個拗口的概念。他們說,無論是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還是今年的“9﹒11”恐怖襲擊,其結果与一場戰爭何异?

  一部人類史,就是一部充斥著戰爭的歷史﹔一部戰爭史,就是一部流血史。無論戰爭形態如何遞嬗變遷,它殘酷、流血的本質將永恆不變。而在一個沖突不斷產生的時代,沒有一個國家───即使是世界軍事領袖美國───能夠獨善其身不受襲擊,也沒有任何先進的裝備───包括NMD───能夠保護己國不受攻擊。當年,美國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沒有能夠避免珍珠港事件的發生,今天,已變得更加強大的美國仍未能防止“9﹒11事件”的出現。即使不是証明,這至少也啟發我們,在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孤立的絕對安全是不存在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整個世界的和平安宁。美軍要進入那些所謂“拒止進入地區”,要接管那些“無能的政府”,要對“無政府主義分子”繩之以法,“与冷戰時期不同,今天則要求美國軍隊采取大範圍的干預和軍事行動,在世界各大洲与形形色色的敵人較量”,“美國將被迫運用各种能力干預由敵對勢力引發的無法預測的危机”,“必須能在必要時給敵人以致命打擊,這种打擊包括推翻敵政權或進駐外國領土,直到美國的戰略意圖全面貫徹為止。”
戰略學家斷言“美國的疆界就是它的實力所及之處”我們必須建立“大美國”和“泛美國”!!!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