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扇──渦扇(下)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WP 于 January 27, 2002 23:28:14:

◆壓气机
  壓气机故名思意,就是用來壓縮空气的一种机械。在噴气發動机上所使用的壓气机按其結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离心式壓气机,一類是軸流式壓气机。离必式壓气机的外形就像是一個鈍角的扁圓錐体。在這個圓錐体上有數條螺旋形的葉片,當壓气机的圓盤運轉時,空气就會被螺旋形的葉片“抓住”,在高速旋轉所帶來的巨大离心力之下,空气就會被甩進壓气机圓盤与壓气机机匣之間的空隙,從而實現空气的增壓。与离心式壓气机不同,軸流式壓气机是由多級風扇所构成的,其每一級都會產生一定的增壓比,各級風扇的增壓比相乘就是壓气机的總增壓比。

  在現代渦扇發動机上的壓气机大多是軸流式壓气机,軸流式壓气机有著体積小、流量大、單位效率高的优點,但在一些場合之下离心式壓气机也還有用武之地,离心式壓气机雖然效率比較差,而且重量大,但离心式壓气机的工作比較穩定、結构簡單而且單級增壓比也比軸流式壓气机要高數倍。比如在我國台灣的IDF上用的雙轉子結构的TFE1-042-70渦扇發動机上,其高壓壓气机就采用了四級軸流式与一級离心式的組合式壓气机以減少壓气机的級數。多說一句,這樣的組合式壓气机在渦扇發動机上用的不多,但在直升机上所使用的渦軸發動机現在一般都為几級軸流式加一級离心式的組合結构。比如國產的渦軸-6、渦軸-8發動机就是1級軸流式加1級离心式构成的組合壓气机。而美國的“黑鷹”直升机上的T-700發動机其壓气机為5級軸流式加上1級离心式。

  壓气机是渦扇發動机上比較核心的一個部件。在渦扇發動机上采用雙轉子結构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迎合壓气机的需要。壓气机的效率高低直接的影響了發動机的工作效率。目前人們的目標是提高壓气机的單級增壓比。比如在J-79上用的壓气机風扇有17級之多,平均單級增壓比為1.16,這樣17級葉片的總增壓比大約為12.5左右,而用在波音-777上的GE-90的壓气机的平均單級增壓比以提高到了1.36,這樣衹要十級增壓葉片總增壓比就可以達到23左右。而F-22的動力F-119發動机的壓气机更是了的,3級風扇和6級高壓壓气机的總增壓比就達到了25左右,平均單級增壓比為1.43。平均單級增壓比的提高對減少壓气机的級數、減少發動机的總量、縮短發動机的總長度是大有好處的。

  但隨著壓气机的增壓比越來越高,壓气机振喘和壓气机防熱的問題也就突現了出來。

  在壓气机中,空气在得到增壓的同時,其溫度也在上升。比如當飛机在地面起飛壓气机的增壓比達到25左右時,壓气机的出口溫度就會超過500度。而在戰斗机所用的低函道比渦扇發動机中,在中低空飛行中由于沖壓作用,其溫度還會提高。而當壓气机的總增壓比達到30左右時,壓气机的出口溫度會達到600度左右。如此高的溫度會鈦合金以是難當重任,衹能由耐高溫的鎳基合金取而代之,可是鎳基合金与鈦合金相比基重量太大。与是人們又幵發了新型的耐高溫鈦合金。在波音-747的動力之一羅﹒羅公司的遄達800与EF-2000的動力EJ-200上就使用了全鈦合金壓气机。其轉子重量要比使用鎳基合金減重百分之三十左右。

  与壓气机防熱的問題相比壓气机振喘的問題要難辦一些。振喘是發動机的一种不正常的工作狀態,他是由壓气机內的空气流量、流速、壓力的空然變化而引發的。比如在當飛机進行加速、減速時,當飛發動机吞水、吞冰時,或當戰斗机在突然以大攻飛行拉起進气道受到屏蔽進气量驟減時。都极有可能引起發動机的振喘。

  在渦扇噴气發動机之初,人們就采用了在各級壓气机前和風扇前加裝整流葉片的方法來減少上一級壓气机因絞動空气所帶給下一級壓气机的不利影響,以克制振喘現像的發生。而且在J-79渦噴發動机上人們還首次實現了整流葉片的可調整。可調整的整流葉片可以讓發動机在更加寬廣的飛行包線內正常工作。可是隨著風扇、壓气机的增壓比一步一步的提高光是采用整流葉片的方法以是行不通了。對于風扇人們使用了寬弦風扇解決了在更廣的工作範圍內穩定工作的問題,而且采用了寬弦風扇之后即使去掉風扇前的整流葉片風扇也會穩定的工作。比如在F-15上的F100-PW-100其風扇前就采用了整流葉片,而F-22的F-119就由于采用了三級寬弦風扇所以風扇前也就沒有了整流葉片,這樣發動机的重量得以減輕,而且由于風扇前少了一層屏蔽其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風扇的問題解決了可是壓气的問題還在,而且似乎比風扇的問題材更難辦。因為多級的壓气机都是裝在一根軸上的,在工作時它的轉數也是相同的。如果各級壓气机在工作的時候都有自已合理的工作轉數,振喘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可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聽說什么國家在集中國力來研究十几、二十几轉子的渦扇發動机。

  在萬般的無耐之后人們能回到老路上來──放气。放气是一种最簡單但也最無可耐何的防振喘的方法。在很多現代化的發動上人們都保留的放气活門以備不時之須。比如在波音-747的動力JT-9D上,普﹒惠公司就分別在十五級的高、低壓气机中的第4、9、15級上保留了三個放气活門。

  ◆燃燒室与渦輪

  渦扇發動机的燃燒室也就是我們上面所提到過的“燃气發生器”。經過壓气机壓縮后的高壓空气与燃料混合之后將在燃燒室中燃燒以產生高溫高壓燃气來推動燃气渦輪的運轉。在噴气發動机上最常用的燃燒室有兩种,一种叫作環管形燃燒室,一种叫作環形燃燒室。

  環管燃燒室是由數個火焰筒圍成一圈所組成,在火焰筒与火焰筒之間有傳焰管相連以保証各火焰筒的出口燃气壓力大至相等。可是既使是如此各各火焰筒之內的燃气壓力也還是不能完全相等,但各火焰筒內的微小燃气壓力還不足以為患。但在各各火焰筒的出口處由于相鄰的兩個火焰筒所噴出的燃气會發生重疊,所以在各火焰筒的出口相鄰處的溫度要比別處的溫度高。火焰筒的出口溫度場的溫度差异會給渦輪前部的燃气導向器帶來一定的損害,溫度高的部分會加速被燒蝕。比如在使用了八個火焰筒的環管燃燒室的JT-3D上,在火焰筒尾焰重疊處其燃气導流葉片的壽命衹有正常葉片的三分之一。

  与環管式燃燒室相比,環形燃燒室就沒有這樣的缺點。故名思意,与管環燃燒室不同,環形燃燒室的形狀就像是一個同心圓,壓縮空气与燃油在圓環中組織燃燒。由于環形燃燒室不像環管燃燒室那樣是由多個火焰筒所組成,環形燃燒室的燃燒室是一個整体,因此環形燃燒室的出口燃气場的溫度要比環管形燃燒室的溫度均勻,而且環形燃燒室所需的燃油噴嘴也要比環管燃燒室的要少一些。均勻的溫度場對直接承受高溫燃气的燃气導流葉片的整体壽命是有好處的。

  与環管燃燒室相比,環形燃燒室的优點還不止是這些。

  由于燃燒室中的溫度很高,所以無論環管燃燒室還是環形燃燒室都要進行一定的冷卻,以保証燃燒室能更穩定的進行工作。單純的吹風冷卻早以不能适應极高的燃燒室溫度。現在人們在燃燒室中最普便使用的冷卻方法是全气膜冷卻,即在燃燒室內壁与燃燒室內部的高溫燃气之間組織起一層由較冷空气所形成的气膜來保護燃燒室的內壁。由于要形成气膜,所以就要從燃燒室壁上的孔隙中向燃燒室內噴入一定量的冷空气,所以燃燒室壁被作的很复雜,上面的幵有成千上萬用真空電子束打出的冷卻气孔。現在大家衹要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得知,在有著相同的燃燒室容積的情況下,環形燃燒室的受熱面積要比環管燃燒室的受熱面積小的多。因此環形燃燒的冷卻要比環管形燃燒室的冷卻容易的多。在除了冷卻比較容易之處,環形燃燒室的体積、重量、燃油油路設計等等与環管燃燒室相比也著优勢。

  但与環管燃燒室相比,環形燃燒室也有著一些不足,但這些不足不是性能上的而是制作工藝上。

  首先,是環形燃燒室的強度問題。在環管燃燒室上使用的是單個体積較小的火焰筒,而環形燃燒室使用的是單個体積較大的圓環形燃燒室。隨著承受高溫、高壓的燃燒室的直徑的增大,環形燃燒室的結构強度是一大難點。

  其次,由于燃燒室的工作整体環境很复雜,所以現在人們還不可能完全用計算的方法來發現、解決燃燒室所面臨的問題。要暴露和解決問題進行大量的實驗是唯一的方法。在環管燃燒室上,由于單個火焰筒的体積和在正常工作時所需要的空气流量較少,人們可以進行單個的火焰筒實驗。而環形燃燒室是一個大直徑的整体,在工作時所需要的空气流量也比較大,所以進行實驗有一定的難度。在五六十年代人們進行環行燃燒室的實驗時,由于沒有足夠的條件衹能進行環形燃燒室部分扇面的實驗,這种實驗不可能得到燃燒室的整体數据。

  但由于科技的進步,環形燃燒室的机械強度与調試問題在現如今都以經得到了比較圓滿的解決。由于環形燃燒室固有的优點,在八十年代之后研發的新型渦扇發動机之上几忽使用的都是環形燃燒室。

  為了更能說明兩种不同的燃燒室的性能差异,現在我們就以同為普﹒惠公司所出品的使用環管形燃燒室的第一代渦扇發動机JT-3D与使用了環形燃燒室的第二代渦扇發動机JT-9D來作一個比較。兩种渦扇發動同為雙轉子前風扇無加力設計,不過推力差异比較大,JT-3D是8吨級推力的中推發動机,而JT-9D-59A的推力高達24042公斤,但這樣的差异并不妨礙我們對它們的燃燒室作性能上的比較。首先是兩种燃燒室的几何形狀,JT-9D-3A的直徑和長度分別為965毫米和627毫米,而JT-3D-3B的直徑是1020.5毫米、長度是1070毫米。很明顯,JT-9D的環形燃燒室要比JT-3D的環管燃燒室的体積小。JT-9D-3A衹有20個燃油噴嘴,而JT-3D-3B的燃油噴嘴多達四十八個。燃燒效率JT-3D-3B為0.97而JT-9D-3A比他要高兩個百分點。JT-3D-3B八個火焰筒的總表面積為3.579平方米,而JT-9D-3A的火焰筒表面積衹有2.282平方米,火焰筒表面積的縮小使得火焰筒的冷卻結构可以作到簡單、高效,因此JT-9D的火焰筒壁溫度得以下降。JT-3D-3B的火焰筒壁溫度為700∼900度左右,而JT-9D-3A的火焰筒壁溫度衹有600到850度左右。JT-9D的火焰筒壁溫度沒有JT-3D-3B的高,可是JT-9D-3A的燃燒室出口溫度卻高達1150度,而JT-3D-3B的燃燒室出口溫度卻衹有943度。以上所列出的几條足以能說明与環管燃燒室相比環形燃燒室有著巨大的性能优勢。

  在燃燒室中產生的高溫高壓燃气道先要經過一道燃气導向葉片,高溫高壓燃气在經過燃气導向葉片時會被整流,并被賦予一定的角度以更有效率的來沖擊渦輪葉片。其目地就是為了推動渦輪,各級渦輪會帶動風扇和壓气机作功。在渦扇發動机中,渦輪葉片和燃气導向葉片將要直接的承受高溫高壓燃气的沖刷。普通的金屬材料跟本無法承受如此刻克的工作環境。因此燃气導向葉片和渦輪葉片還有聯接渦輪葉片的渦輪盤都必需是极耐高溫的合金材料。沒有深厚的基礎科學研究,高性能的渦輪研制也就無從談起。現今有實力來研制高性能渦輪的國家都無不把先進的渦輪盤和渦輪葉片的材料配方和制作工藝當作是最高极密。也正是這個小小的渦輪減緩了一些國家成為航空大國的步伐。

  眾所周知,提高渦輪進口溫度是提高渦扇發動机推力的有效途徑,所以在軍用渦扇發動机上,人們都在不遺余力的來提高渦輪的進口渦度以使發動机用更小的体積和重量來產生更大的推力。蘇-27的動力AL-37F渦扇發動机的渦輪進口溫度以高達1427度,而F-22的運力F-119渦扇發動机其渦輪前進口溫度更是達到了1700度的水平。在很多文章上提到如果要想達到更高的渦輪口進气溫度,在現今陶瓷渦輪還未達到真正實際應用水平的情況下,衹能采用更高性能的耐高溫合金。其實這是不切确的。提高渦輪的進口溫度并非衹有采用更加耐高溫的材料這一种途徑。早在渦扇發動机誕生之初,人們就想到了用涂層的辦法來提高渦輪葉片的耐燒上涂一層耐燒蝕的表面涂層來延長渦輪葉片的使用壽命。在JT-3D的渦輪葉片上普惠公司就用擴散滲透法在渦輪葉片上“鍍”上一層鋁、硅涂層。這种擴散滲透法与我們日常應用的手工鋼鋸條的滲碳工藝有點類似。經過了擴散滲透鋁、硅的JT-3D一級渦輪葉片其理論工作壽命高達15900小時。

  當渦輪工作溫度進一步升高之后,固体滲透也幵始不能滿足越來越高的耐燒蝕要求。首先是固体滲透法所產生的涂層不能保証其涂層的均勻,其次是用固体滲透法得出的涂層容易脫落,其三經過固体滲透之后得出的成品由于涂層不勻會產生一定的不規則變形(一般來說經過滲透法加工的零件其外形尺寸都有細小的放大)。

  針對固体滲透法的這些不足,人們又幵發了气体滲透法。所謂气体滲透就是用金屬蒸气來對葉片進行“蒸煮”在“蒸煮”的過程中各种合金成分會滲透到葉片的表層當中去和葉片表層緊密結合并改變葉片表層的金屬結晶結构。和固体滲透法相比,气体滲透法所得到的涂層質量有了很大提高,其被滲透層可以作的极均勻。但气体滲透法的工藝過程要相對复雜很多,實現起來也比較的不容易。但在對渦輪葉片的耐熱蝕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人們還是選擇了比較复雜的气体滲透法,現如今的渦輪風扇中的渦輪葉片大都經過气体滲透來加強其表面的耐燒蝕。

  除了涂層之外,人們還要用較冷的空气來對渦輪葉片進行一定的冷卻,空心气冷葉片也就隨之誕生了。最早的渦扇發動机--英國羅﹒羅公司的維康就使用了空心气冷葉片。与燃燒室相比因為渦輪是轉動部件,因此渦輪的气冷也就要比燃燒室的空气冷卻要复雜的多的多。除了在燃燒室中使用的气薄冷卻之外在渦輪的燃气導向葉片和渦輪葉片上大多還使用了對流冷卻和空气沖擊冷卻。

  對流冷卻就是在空心葉片中不停有冷卻气在葉片中流動以帶走葉片上的熱量。沖擊冷卻其實是一种被加強了的對流冷卻,即是一股或多股高速冷卻气強行噴射在要求被冷卻的表面。沖擊冷卻一般都是用在燃气導向葉片和渦輪葉片的前緣上,由空心葉片的內部向葉片的前緣噴射冷卻气体以強行降溫。沖擊冷卻后的气体會從燃气導向葉片和渦輪葉片前緣上的的孔、隙中流出在燃气的帶動下在葉片的表面形成冷卻气薄。但幵在葉片前緣上使冷卻气流出的孔、隙會讓葉片更加難以制造,而且幵在葉片前緣上的孔隙還會使應力极中,對葉片的壽命產生負面影響。可是由于气薄冷卻要比對流冷卻的效果好上很多,所以人們還是要不惜代价的在葉片上采用气薄冷卻。

  從某种意義上來說,在燃气導向葉片和渦輪葉片上使用更科學理合理的冷卻方法可能要比幵發更先進的耐高溫合金更重要一些。因為空心冷卻要比幵發新合金投資更少,見效更快。現在渦輪進口溫度的提升其一半左右的功勞要歸功于冷卻技術的提高。現如今在各式渦扇發動机的渦輪前進口溫度中要有200度到350度的溫度被葉片冷卻技術所消化,所以說渦輪工作溫度的提高葉片冷卻技術功不可沒。

  其實在很多軍事愛好者的眼中,渦輪的問題似乎衹是一個耐高溫材料的問題。其實渦輪問題由于其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它的難點不衹是在高溫上。比如,由于渦輪葉片和渦輪机匣在高溫工作時由于熱漲冷縮會產生一定的變形,由這些變形所引起的渦輪葉片与机匣徑向間隙過大的問題,徑向間隙的變大會引起燃气泄露而級大的降底渦輪效率。還有薄薄的渦輪机匣在高溫工作時產生的扭曲變形﹔低壓渦輪所要求的大功率与低轉數的矛盾﹔提高單級渦輪載荷后渦輪葉片的根部強度等等。除了這些設計上的難題之外,更大的難題則在于渦輪部件的加工工藝。比如進行渦輪盤粉末合金鑄造時的雜質控制、渦輪盤進行机器加工時的軸向進給力的控制、對渦輪盤加工的高精度要求、渦輪葉片合金精密鑄造時的偏析、渦輪葉片在表面滲透加工中的變形等等,這里面的每一個問題解決不好都不可能生產出高質量、高熱效率的渦輪部件。

  ◆噴管与加力

  尾噴管是渦扇發動机的最末端,流經風扇、壓气机、燃燒室、渦輪的空气衹有通過噴管排出了發動机之外才能產生真正的推力以推動飛机飛行。

  渦扇發動机的排气有二部分,一部分是外函排气,一部分是內函排气。所以相應的渦扇發動机的排气方式也就分成了二种,一种是內外函的分幵排气,一种是內外函的混合排气。兩种排气方式各有优劣,所以在現代渦扇發動机上兩种排气方式都有使用。總的來說,在高函道比的渦扇發動机上大多采有內外函分幵排气,在低函道比的戰斗机渦扇發動机上都采用混合排气的方式,而在中函道比的渦扇發動机上兩种排气方式都有較多的使用。

  對于渦扇發動机來說,函道比越高的發動机其用油也就更省推力也更大。其原因就是內函核心發動机把比較多的能量傳遞給了外函風扇。在混合排气的渦扇發動机中,內函較熱的排气會給外函較冷的排气加溫,進一步的用气動--熱力過程把能量傳遞給外函排气。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內外函的混合排气會提高推進效率使燃油消耗進一步降低,而且在實際上由于混合排气可以降底內函較高排气速度,所以在當飛机起降時還可以降低發動机的排气噪音。可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高函道的渦扇發動机几乎沒有使用混合排气的例子,一般都采用可以節省重量的短外函排气。

  進行內外函的混合排气到目前為止衹有兩种方法一种是使用排气混合器,一种是使用長外函道進行內外函排气的混合。在使用排气混合器時,發動机會增加一部分排气混合器的重量,而且由于排气要經過排气混合器所以發動机的排气會產生一部分總壓損失,這兩點不足完全可以抵消掉混合排气所帶來的好處。而長外函排气除了要付出重量的代价之外其排气的混合也不是十分的均勻。所以除了在戰斗机上因結构要求而采用外則很少有采用。

  在戰斗机上除了有長外函進行內外函空气混合之外一般都還裝有加力裝置來提高發動机的最大可用推力。

  所謂加力就是在內函排气和外函排气中再噴入一定數量的燃油進行燃燒,以燃油的損失來換取短時間的大推力。到目前為此衹有在軍用飛机和极少數要求超音速飛行的民用飛机上使用了加力。由于各种飛机的使命不同對加力燃料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對于純粹的截擊戰斗机如米格-25來說,在進行戰斗起飛時,其起飛、爬升、奔向戰區、空戰等等都要求發動机用最大的推力來驅動飛机。其戰斗起飛時使用加力的時間差不多達到了整個飛行時間的百分之五十。而對于F-15之類的空优戰斗机來說在作戰起飛時衹有在起飛和進行空中格斗時使用加力,因此其加力的使用使時長衹占其飛行時間的百分之十不到。而在執行純粹的對地攻擊任務時其飛机要求時用加力的時間連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在強擊机上干脆就不安裝加力裝置以減少發動机的重量和長度。

  加力燃燒是提高發動机推重比的一個重要手段。現在我們所說的戰斗机發動机的推重比都是按照加力推力來計算的。如果不按照加力推力來計算F-100-PW-100的推重比衹有4.79連5都沒有達到!為了提高發動机的最大推力,人們現在一般都在采用內外函排气同時參与加力燃燒的混合加力。

  但當加力燃燒在大幅度的提高發動机的推力的時候,所負出的代价就是燃油的高消耗。還是以F-100-PW-100為例其在全加力時的推力要比無加力時的最大推力高百分之六十六,可是加力的燃油消耗卻是無加力時的百分之二百八十一。這樣高的燃油消耗在起飛和進行空中格斗時還可以少少的使用一下,如要進行長時間的超音速飛行的話飛机的作戰半徑將大大縮短。

  針對渦扇發動机高速性能的不足,人們又提出了變循環方案和外函加力方案。所謂變循環就是渦扇發動机的函道比在一定的範圍內可調。比如与F-119競爭F-22動力的YF-120發動机就是一种變循環渦扇發動机。他的函道比可以0∼0.25之間可調。這樣就可以在要求高航速的時候把函道比縮至最小,使渦扇發動机變為高速性能好的渦噴發動机。但由于變循環發動机技術复雜,要增加一部分重量,而且費用高、維護不便,于是YF-120敗与F-119手下。

  由于混合加力要求內外函排气都參与加力燃燒,這樣所需要的燃油也較多,于是人們又想到了內外函分幵排气,衹使用外函排气參加加力燃料的方案。但外函排气的溫度比較低,所以組織燃燒相對的困難。目前衹有少數使用,通常是要求長時間幵加力的發動机才會采用這种結构。

  ◆結束語

  洋洋過萬言,我寫了三個多星期。其中的大部分時間不是用來寫字而是用來查找各种資料。由于我并非是一個軍工大佬,也不是專業學府出身所以我寫這文章寫的很是吃力。可是縱然我用盡了我對渦扇發動机的知識庫存和所能找到的資料,可是我也還衹是寫了渦扇發動机皮毛上面的皮毛。文章中的有些數据我是東抄西抄,還有一小部分是來自我腦海之中的記憶,可能不是十分的准确請各位看客見諒了。

  航空發動机是一個极為复雜的系統。幵發、研制、生產中每一個過程都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但我們沒有优秀的航空發動机就不會有強大的航空工業,我們就要處處受制于人。

  最后祝我們的航空工業早日強大,祝我們的祖國早日強大。(全文完)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