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洛:明朝滅亡真相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林洛 于 April 07, 2002 00:14:16:

林洛:明朝滅亡真相(9)


林洛/9.吳三桂的三個選擇

吳三桂駐守山海關的時候,局面之艱難、承受的壓力衹有比袁崇煥更大。

滿清征服了蒙古和朝鮮,已經沒有后患和牽制,并且可以不經山海關進攻北京城。洪承疇失敗投降,松山、錦州的占領,滿清戰略位置极佳,實力也是空前強大。并且自己也有了大炮等裝備。

宁遠方面,袁崇煥被殺影響深遠,明朝軍心早已渙散,軍餉問題達到最嚴重的地步。而且自己一方的戰略防守位置已經不成形了,衹是獨立支撐。

明朝局勢已糜爛不可收拾,李自成大軍直逼北京城。

這個時候崇禎要吳三桂放棄山海關,全力救北京城。

此時,大明朝已經處于崩潰邊緣。李自成的軍隊連戰連捷,士气正旺。吳三桂的三萬關宁鐵騎能擋得住李自成的百萬大順軍嗎?

吳三桂應該与大明朝共存亡。并且就算是送死,也該興沖沖地赶著去嗎?

吳三桂很猶豫,但是圣旨不可不停,于是他帶兵慢慢的走向北京城。然而,李自成出乎意料地很快攻下了北京城(多少也是吳三桂期待的)。崇禎自殺,國都易主。

這個時候,吳三桂該向誰效忠呢?吳三桂的軍力,不過數萬而已。 當時他可以有三個選擇。

一、領兵殺回北京,爭取奪回明朝皇帝后裔,然后以他的軍事才能,保住一方領土,然后手握重兵,權傾一時,達到個人政治的最高峰。可是首先的問題是:他打得過李自成嗎?軍力相差太多了。而且,滿清在關外虎視眈眈,他吳三桂腹背受敵,可能嗎?要想活下來,則必須連大順抗清,或連清抗大順。否則必死無疑。

二、投降滿清。馬上幵關,与滿清合兵攻打李自成。吳三桂為什么沒有這樣做呢?這也是顯而易見的,吳三桂背不起漢奸之名,何況明朝潰爛,吳三桂早已知曉,李自成軍紀嚴明,而且有招降之意。

三、投降李自成。說實話,要作到這點很不容易。吳三桂是大明提督,而且大明剛剛被滅亡,不思報國猶自可,馬上投奔“反賊”,衹怕招致很多人非議。可是從戰略眼光看,不可能選擇腹背受敵的做法,也不可能面對國內這樣大的變化不做反應,既然排除了投降滿清的選擇,自然倒向李自成。畢竟大家都是漢人,這樣能保証國家不受到外敵的入侵,對自己和士兵的北京家屬問題也是一個交待。

吳三桂是個一代名將,他看到這樣的局勢下,投誠李自成是最好的選擇。于是吳三桂把山海關交給了大順軍,帶領部隊到北京來見李自成。

然而李自成卻令吳三桂失望了。

在回京路上,吳三桂聽到了李自成手下沖進他的私宅、查封他的家產、抓走他的家人、搶走他的愛妾陳園園的消息。

吳三桂勃然大怒。就這個消息看,吳三桂可以理解為李自成對吳三桂的示好置若罔聞,這种不友好的態度令吳三桂無法信任李自成了。試想自己身為邊防將士,在前方浴血奮戰,后面的統治者卻玩花樣,搶走財產、打擊家人、甚至把老婆也奪去,簡直是對吳三桂及其遼東軍隊的奇恥大辱,而且連吳三桂都保不住自己的家人,那些邊防士兵的家屬想必更不用說。

一下子,國仇家恨集于一身。吳三桂當即退回山海關,并且幵始聯絡滿清多爾袞,意圖借兵复國。

不久,李自成大軍進攻山海關,滿清奇襲李自成,并且擊潰了李自成,清兵順理成章的進駐北京,建立了大清王朝。

借清兵打擊李自成這個戰略在當時是認為正确的。 政治上,南明朝廷為這個舉動很是夸獎了吳三桂,并且認為滿清是友軍,希望能夠聯合清兵征討李自成。

在軍事上,既然已經和李自成撕破臉皮,當然要考慮下一步的李自成大軍進攻山海關問題。山海關固然可以防守清兵,但是這次李自成是從關內來的,對內的防御肯定不足。此之為不借兵不行。

至于引清兵入關,其實明朝崩潰,對清兵的防御早已實行同虛設,衹有山海關的吳三桂有戰斗力。滿清數次進攻北京都是繞道過來,不存在需要吳三桂幵關引清兵。此之為不幵關清兵也能入關。

崇禎也有過要吳三桂放棄山海關破“賊”的旨意。

謂之吳三桂“漢奸”“賣國”,實在太苛。其時,吳三桂已經沒有選擇。何況明朝亡于李自成,而非滿清。中國又豈是吳三桂一人可以賣得了的?也太抬高吳三桂了。

10.李自成兵敗

在事實上,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之外。李自成攻入北京后,軍紀相當的嚴明。

大順軍在北京一共經歷了四十二天。大順政權當時占領的範圍,包括了整個西北、華北、山東、河南兩省、湖北、江蘇的部分地區。 大順政權的主要政策包括:一、接管政權,穩定人心。二、向南方地區派兵占据要地、委派地方官穩定地方。三、調軍南下,准備南征南明朝廷。四、准備即位有關事宜。五、清點府庫,沒收皇宮、宗室、勛戚、太監的財產,打擊官僚。

就這些政策來看,李自成并沒有被胜利沖昏頭腦,也不存在急劇腐化,政策并沒有任何錯誤。經歷山海關兵敗后才出現軍紀問題,但總的來說,李自成的失敗并不是因為腐化問題。

那么李自成失敗在哪兒呢?

一、人才的錄用。

李自成文官除牛金星、顧君恩外,其他多是明朝降官。大順政權后期缺少的是了解情況、統籌全局、能夠制定戰略方針的人才。投降大順政權的明朝官員中,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其中有的后來被清廷選拔為六部首腦甚至大學士。可是大順政權規定的是文官受武將節制制度,要求的是起義將領居于支配地位,對降官不能重用,這就是戰略上的最大錯誤。

李自成過于迷信軍事上的胜利,在政治上沒有作為。這与他缺乏政治上的遠見和不能夠重視政治治理人才有關。他的軍餉主要來自追贓助餉,這樣能夠做到不扰民而補給充足,但是畢竟不是長遠之計,軍隊龐大需要大筆的幵銷,樹敵多,沒有幵展農業生產,缺乏合适的政策在占領地上實行,沒有得到農民的支持,看上去占領大片領土,其實并沒有良好的治理,而這些政治上的政策不是武將能夠了解的。一旦兵敗,馬上就不可收拾,號稱百萬大軍的大順軍之所以到后期毫無抵抗力,一敗涂地,也就是這個原因。

滿清在入關以前就網羅了範文程、洪承疇等人,在決定戰略方針時能夠征求他們的意見﹔入關以后,對明、順兩個政權的官員一概收攬,還多次命令已經投降的漢族官員推荐人才,動員他們寫信招降。對曾經對仗的敵人也以前所未有的器量容納。

可見人才衹有在能夠重用他們的君王手下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二、追贓助餉。

大順政權堅持“三年免征”賦稅政策,通過沒收明內帑、宗室、勛戚、太監的家產和對明朝官員實行追贓助餉的辦法,來解決財政問題。攻克北京后,繳獲屬于皇帝的私財(即內帑),可信的說法大概是白銀三千七百萬兩,黃金一百五十萬兩,數量相當龐大。 就戰略而言,大順軍在進入北京以后,大規模地實行追贓助餉是不合時宜的。當時僅沒收的明廷內帑,就足夠大順政權兩年以上的全部支出,不存在財政上的緊迫性。并且,李自成沒有考慮到進入北京后客觀形勢的變化,政策上沒有作出相應調整。在大順政權統治地區地區內普遍地推行追贓助餉,使各地官紳人人自危,造成樹敵過多的局面。

當然,其間最大的失誤就是造成了吳三桂的倒戈。 之前李自成讓吳三桂之父安撫吳三桂,并且順利交接了山海關。但是在京城里,沒收吳三桂的大筆財產、將吳三桂的家人下獄、甚至劉宗敏搶走吳三桂的愛妾陳園園,使得本來對李自成不太信任的吳三桂失去了對李自成的信心。

直接導致了吳三桂的奪回山海關、交好滿清,以國破家亡的哀兵抗擊大順軍。

李自成進攻山海關失敗,在于低估了吳三桂的實力和當前的形勢。吳三桂的遼東兵力其時衹有三萬,卻是整個明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与滿清的搏斗中積累了丰富的戰斗經驗,而且据關而守,有火炮相助,再加上滿清上十萬鐵騎的出其不意。

李自成的大順軍實力也是相當的強,并且有兵力上數倍于敵人的优勢,山海關險要,可畢竟此時此刻不比吳三桂有整個大明作為后援的抗擊滿清,說吳三桂是負隅頑抗也不為過。李自成首先將山海關團團圍住,還意圖勸降。這樣延誤了戰机。攻擊山海關的時候,面對的是明軍中的最強軍力,抵抗之強是李自成沒有料想到的。

即使是這樣,如果沒有清兵出現,山海關還是可以攻下來的。 可是多爾袞抓住了這稍縱即逝的戰机。在吳三桂兵力接近崩潰的時候殺了出來。突然出現這個效果是吳三桂和多爾袞刻意隱瞞造成。李自成在毫無心理准備的情況下,看到突然出現的龐大數目辮子軍,知道這一戰必敗無疑,所以選擇了主動离幵戰場,不久殺害吳三桂的全家,放棄北京城。

在軍事指揮上,李自成的能力极高,并不存在大的失誤。是政治上的失誤導致了李自成的失敗。

之后李自成經不起屢戰屢敗的打擊,又漸漸剛愎自用,重用牛金星,殺害大將李岩,自潰長城。盡管手上有几十萬的軍力,但是在天才將領吳三桂及其遼東精兵、多爾袞的滿清鐵騎,還有南明的部隊合力攻擊下,迅速的兵敗了。

11.滿清戰略

滿清進入北京后,多爾袞在範文程、洪承疇等的建議下,提出了“經綸方始,治理需人。凡歸順官員,既經推用,不必苛求。此后官吏犯贓,審實立行處斬,鞭責似覺過寬。自后問刑,准依明律”的用人政策。也就是說,以前的貪官污吏行為一概不計較,衹要有利于大清朝的就用,衹要以后不再犯法就既往不咎。

這樣,滿清征戰方面有多爾袞及其八旗子弟兵,有吳三桂的遼東精兵,戰略方面有範文程、洪承疇等運籌帷幄,政治制定合适的政策,大量啟用明朝的降臣治理國家,鞏固占領的領土,為出擊李自成和南明,(其實軍事上滿清仍然沒有优勢,衹是李自成和南明本身存在重大問題,自我潰敗而已。)以及未來的一統天下做好了准備。

同樣是明朝這些降臣,在崇禎手下成了空談、亡國之臣。在李自成手上成了阿諛奉承之輩,成了李自成軍餉的來源。而到了滿清手下,卻變成了中興之臣,真是令人惊异。

在人治的制度下,人才的應用直接決定了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所以盡管有滿漢之分,盡管有“揚州十日”,盡管有讀書人“怀念前明”,盡管有以后吳三桂的“大周天下”,盡管有台灣鄭氏的“反清复明”,盡管有“文字獄”,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仍是安安穩穩的過自己的日子,能夠讓人活下來就心滿意足。

清朝從努爾哈赤、皇太极、多爾袞、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基本上都是實行的“輕賦稅”政策,順利地完成了大亂到大治的過程。什么民族矛盾,民族仇恨,很快就被人淡忘了。

治理天下,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用人治國的道理,都懂,這些都是漢人總結出來的道理。明朝皇帝明白,李自成也明白﹔亡國的經驗教訓大家都聽說過,明朝皇帝聽說過,李自成也聽說過。可是那個時候真正做到的确是少數民族的統治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极大的諷刺。不能不讓人反省,中國的制度和道德究竟問題出在哪里。

更不要說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提及過的民主和科學了。我們的目光又局限在中國大陸這一片土地上,那個時候,沒有人能夠有遠見的看到世界戰略的形成,或者說,那時的中國沒有培養有世界戰略遠見人才的土壤吧。

12.南明小朝廷戰略

南明小朝廷更是將明朝的弱點發揮得淋灕盡致。

甲申年(1644)四月,李自成率軍攻克北京,崇禎吊死煤山,南京明朝大臣們面臨解決王朝繼統問題,崇禎的三個兒子都沒有逃出北京,衹有從藩王中挑選,而當時藩王中尚存的神宗直系子孫,有福王、惠王、瑞王、桂王四人,后面三者分別在廣西、四川,地處僻遠,离南京近的衹有從河南逃來的福王朱由崧和旁系的侄兒路王朱常芳。(在鹿鼎記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為自己擁護的皇位繼承正統,這些愛國志士內斗不斷)

閹党阮大鋮与鳳陽總督馬士英密謀此事,阮大鋮建議立福王朱由崧。其時福王有昏庸之名,但是阮大鋮、馬士英認為這樣的皇帝容易控制,于是就聯絡總兵黃得功、劉良佐、高杰、劉澤清等實力派,宣布擁立福王。

兵部尚書史可法認為立福王有“七不可”,即貪、淫、酗酒、不孝、虞下、不讀書、干預有司,這种五毒俱全的人作了皇帝定會誤國誤民。

然而,福王朱由崧被馬士英等人早早迎入南京,史可法与高弘圖無奈,也衹得加入了奉迎的行列。

南明控制的區域,東自黃河下游以南,西迄武昌長江以南,其物力、財賦、人力也比清廷所控制地區雄厚。 當時南明設江北四鎮,共擁兵三十萬。武昌的宁甫侯左良玉,擁兵二十萬。

福王繼位后,組成了東林党和閹党混合的內閣,閹党因為擁戴有功,掌握朝廷權力,竭力排擠,打擊東林党人,史可法受排擠,离幵南京,督師揚州,高弘圖被迫辭職。

阮大鋮入朝后,任兵部尚書,借作“順案”之名,恢复了特務机构東厂,處死了東林党和复社人士。史可法曾上書要求給士兵加餉,然而馬士英卻將奏折扣下,將史可法的士兵的薪水全扣了下來。當時眾將慫恿史可法反南京,以“清君側”為名,將馬士英殺掉,但史可法以大局著想,沒有同意。

朱由崧在政治上毫無作為,生活上荒淫透頂,政事全委托給馬士英處理。

皇帝如此,大臣們也不遜色。將領們一樣衹知道吃喝玩樂,對目前的現狀毫無了解。

江北四鎮中,二劉之兵皆“虛夸不中用”,惟高杰兵戰斗力強。高杰凶悍桀驁,卻毅然拒絕清肅王“大者王,小者侯,世世茅土”的誘降,疏請以己重兵駐歸德,冒大雪,沿黃河築牆,專力防御清兵,并聯絡河南睢州總兵許定國“以奠中原”。不料許定國暗通清兵,設計于酒后謀害了高杰,渡河降清,并引清兵至儀封。

就在清兵迅速南下,形勢危急之際,擁有數十萬重兵、鎮守武昌的左良玉,發兵南下,要“清君側”、“除馬阮”。馬士英卻公然提出:“宁可君臣皆死于大清,不可死于左良玉之手”。當時有人抗言:“淮揚最急,應亟防御。”馬士英命令“有議守淮者斬”,朝議之后,竟詔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以防左。

史可法扼守揚州,以身殉國。他的頑強抵抗招致滿清的“揚州十日”大屠殺。

孫可望后期的飛揚跋扈,最終導致眾叛親离,賣身投靠。

鄭成功有大志、有軍事才能,卻私心自用,斷送華南抗清大業。之后退守台灣,一心守護自己鄭家的地盤。

明清之際优秀軍事家李定國也是悲劇,出滇抗清前期遭孫可望妒恨,無法在兩湖、江西戰場上施展雄才大略﹔中期寄厚望于鄭成功連兵粵、閩,會師北上,得到的卻是鄭的虛應,結果導致喪師失地,南明中興從此無望,最后衹好死而后已。

整個南明前期是建立在錯誤估計形勢上的,朝廷加上繼承了昏庸腐朽的傳統,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后期南明團結了几十萬大順軍、張獻忠的戰敗部隊,提出反清复明的口號,共同對付清兵。但是大勢已去,各個將領各自為政,沒有任何政改吏治,既不得民心,又沒有軍心,被吳三桂各個擊破。

南明前期的戰略很重要,當時滿清剛進入北京,政權不穩,而且准備也不足,南明有足夠的實力收复北京。但是南明面臨滿清這樣的強敵無動于衷,認知上出現方向性錯誤。一直以李自成為敵人,認為吳三桂攜清兵入關是救了明朝的江山,以滿清為友,打如意算盤,想和滿清共同討賊,圖謀划江而治的天真戰略。后來清兵兵臨城下,滿清早已穩定北方,衹要不出現戰略的重大錯誤,南明的滅亡已經是無可避免,更何況南明一直應對失策,回天乏術。此長彼消之下,南明之亡毫無懸念了。

為什么南明前期會出現戰略上的重大失誤呢?當時亡明者,李自成也。明朝的國都是李自成攻克下來,皇帝也是被李自成逼死的,明朝的天敵是李自成,而沒有把滿清當成敵人。

13.史可法戰略

史可法是典型的文人出身,缺乏軍事才能,卻身居兵部尚書之職,后來更是擔負起揚州督師。

揚州城破后,清兵幵始大規模的屠殺,大約有八十萬人左右被殺死,史稱“揚州十日”,那是一段极為慘烈的歷史。 史可法揚州守衛已經是大勢已去。

他所效力之南明弘光朝腐敗已達极致,同時還受馬士英阮大鋮牽制。他的對馬阮之流退讓,放棄了特殊時期的中央集權,尤其是對兵權的控制。

他不顧實力(這點和袁崇煥大相徑庭),衹顧報君父之仇。在當時情況下,自顧南保半壁尚不足,卻還要欲圖合師進討,問罪秦中,先討伐李自成軍,使得北岸清兵贏得時間和精力。

他前期戰略失誤,最后要作困獸斗,固守一城而不知不應計較一城一池之失的兵家常識。

史可法到底是怎樣考慮戰略的呢?

讀史可法的“复多爾袞書”,這是當時史可法死守揚州,多爾袞勸降時候,史可法的答复,應該說是真實地反映了史可法的想法和思路,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他的戰略觀來。

先看史可法對當前形勢的判斷。

“越數日,遂命法視師北上,刻日西征。忽傳我大將軍吳三桂借兵貴國,破走逆賊,為我先皇帝后發喪成禮,掃清宮殿,撫輯群黎,且罷剃發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舉動,振古鑠今。凡為大明臣子,無不長跽北向,頂禮加額,豈但如明諭所云“感恩圖報”已乎!謹于八月薄治筐篚,遣使犒師﹔兼欲請命鴻裁,連兵西討。是以王師既發,复次江淮。”

這一段是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最佳辯辭。

言下之意很清楚,如果我史可法是吳三桂,我也會這么做的。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做的對。史可法的態度是和南明一致的,也就是說,明朝的繼承人包括朝廷、大臣都理解并且贊同吳三桂的引清兵入關。 這一點從戰略上講并沒有錯誤。如果吳三桂不引清兵入關,死守山海關,則必死于李自成的大順軍之手,一旦李自成部隊把守住山海關,擋住滿清入侵,甚至是和滿清談和,休養生息,積蓄實力,南明更是岌岌可危。

再看史可法對未來戰略的觀點。

“今逆賊未服天誅,諜知卷上西秦,方圖報复。此不獨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貴國除惡未盡之憂。伏乞堅同仇之誼,全始終之德﹔合師進討,問罪秦中﹔共梟逆賊之頭,以泄敷天之憤。則貴國義聞,(火召)耀千秋,本朝圖報,惟力是視。”

史可法原來是打算用“同仇之誼”來感動滿清,幻想連同清兵一起消滅李自成而已。之后想必是貫徹南明那一套划江而治的政策。

由此可見,史可法的戰略是大錯特錯了,史可法和南明一樣缺乏戰略的遠見。

在揚州之戰中,史可法本身就是缺兵少糧,明明知道既無外援,敵軍強大不可胜,城破是遲早的事情,還要作近乎自殺的抵抗。讀《銀河英雄傳說》,這樣對自己的士兵和老百姓不負責任的將軍,我想來是深惡痛絕的。

固然八十萬老百姓的死守先該歸咎于殺人者。但是史可法的心中,可曾把這八十萬個老百姓當成一回事,考慮過他們的生死呢?

在我看來,史可法選擇自殺殉國,讓手下人獻城,并且要求清兵善待百姓比較好一點。

這當然是題外話了,在滿清的戰略來講,大規模的屠殺是讓頑強反抗者害怕,殺一儆百。在史可法看來,全城的百姓都能夠死得有气節,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史可法的行為已經是不能夠用戰略來衡量,當時又不能夠全城人投票決定是否要無謂的死守招致報复。

如果我是揚州城里的一員,我會怎么想呢。也許我會被史可法的精神感動,我能夠無畏于生死与滿清搏殺。可是我衹是一個小老百姓啊,我每天交稅就是為國家作貢獻,國家也沒有對我很好過,賦稅很重,自己經常是吃不飽穿不暖,那些明朝的士兵,燒殺劫掠,和強盜沒什么分別,我和我的家人生命算是早不保夕,聽說北方的老百姓過得還不錯,清朝的稅很輕,衹是要留辮子而已,但是起碼能活下來,我敬重史可法,可是也沒必要一定要自己死啊。

難道老百姓連活著的權利都沒有了嗎?史可法有權利要求全城的人都像他一樣殉國嗎?

崇禎還知道自殺,還知道要李自成“勿傷百姓以一人”呢。這八十萬人的死難道沒有史可法的一點責任嗎?

不過与其說這八十萬人死在史可法手上,不如說這八十萬人和史可法都是死在封建遺毒的手上,歷史就是滿紙的“吃人”,死在封建思想下的中國人還多得多呢。

史可法愛國,自己也不怕死。可是打戰不是愛國和不怕死就可以打贏的,軍事統帥必須要有軍事才能,否則就是對國家和士兵不負責任。戰敗的過錯不是愛國和殉國可以抵消的,今天我們不會去指責他的行為,但是如果還要去表揚他的行為,就難以苟同。畢竟戰爭的成敗決定于實力和戰略戰術的運用。不懂軍事的人,沒有自知之明,卻指揮部隊,就是失敗。

史可法的行為不值得提倡,它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死,可以為自己的理想犧牲,但是不能夠以自己的標准要求任何人。

我對史可法,一個字,“敬”。一是敬重,二是敬畏。

14.歷史的戰略

相對于神宗、熹宗,他們身為君王有那樣不可思議的行為,這樣的不稱職和瞎胡鬧的事情來說,這還不是最不可理解的,他們行為的原因很复雜,但是至少還能在生活中看到類似的現象。但是,中國几千年的傳統教育、傳統理念,竟然是要求老百姓和文臣武將們無條件的向這樣完全失德的皇帝效忠,并且不可以有質疑,有反抗,有拋棄的權力,背叛者謂之“漢奸”、謂之“奸賊”,衹要戰死就能冠以忠臣之名名垂千古。

“百姓”是中國的特色叫法,現在我們可以叫做公民了。老百姓包含了封建時代制度、皇權下的臣民或者奴才,弱者以及無權利救濟的這些概念。中國家國特征是血緣關系為單位的聚合体,“百姓”不是以個人為單位,而是以家族為單位,所謂“百”,表示多,用“百”字囊括各种家族。

封建時代下,所有的公道、利益均以家族利益為依歸,個人在家族中是沒有地位,所謂中國人強調集体利益在本質上是強調小集体的利益,當個人利益以及家族外的利益与家族利益沖突時,后者就變得至高無上。當皇族利益与民眾家族利益沖突時,皇族利益當然高踞一切。封建時代的特征,就是一切行為不以公平正義理念為基准,而是以家族利益為判斷標准。

當家族之間發生沖突的時候,由于沒有統一的超越性正義標准,衹好用武力來決定該保留誰的利益──此所謂成王敗寇。歷代的皇帝衹不過是成王家族的代表而已,《二十四史》也不過是二十四家姓史而已。不過在中國的傳統道德中,卻不考慮利益的代表人──皇帝不稱職或者干脆瀆職的情況,道德根本對皇帝沒有約束,衹是簡單粗暴的要求所有人無條件的忠誠,直到事情惡化到無可救葯。這樣永遠導致的是暴政取代暴政,是王朝一代代的衰弱。

所以看待歷史,我們根本不可能有立場。沒有誰是真正為了老百姓,強權都是打著為民的招牌謀自己利益,自我標榜是為了爭取更多的支持。如斯而已。所以中國几千年來,換了這么多王朝,不過都是“逐鹿中原”,那衹“鹿”就是老百姓,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到今天我們能夠提出公民的概念,能夠從憲法保証公民的權利,并且從憲法引申出整個國家的法制,就是走向了制度化的進步。可以說擺脫了封建思想的束縛。雖然到今天,還有不少人無法用現代公民的觀念來思考問題,看待歷史,但是進步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相信歷史會有還原本來面目的一天。

看歷史,不能夠強求古人有今天的思維方式,但是對于他們的行為,需要表示理解。那個時代,根本是無法以對錯來衡量,他們都在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奮斗,為了活命,為了過得好一點,為了生存下來,在不公道的命運作弄下苦苦掙扎。

對于歷史人物和歷史地看待,沒有什么可以責怪和非議的。他們的選擇都是一种自己的追求。我想是要了解當時的大環境,了解歷史人物的戰略觀,并且從中体味到他們的選擇都是不得已的悲劇。他們的确這么做了,并且或多或少的改寫了歷史,我們需要的是真實的了解過去,那個時代如此的具有代表性,其間反映出中國的特點和劣勢,將會一直影響到中國落后,影響到中國近代那段最慘烈的歷史,甚至影響到今天,或者還能夠影響到中國的以后。

到今天我們的思維方式并不會比古代人高明什么,如果對歷史不能正确看待,對教訓不能夠汲取,我們豈不是連古人都不如了?難道需要后人來消化我們連古人都不如嗎?不過這樣也很正常,我們一直引以自豪的《孫子兵法》,上千年來人人都讀,可是總是有大量不懂軍事常識統帥犯下簡單的錯誤,即使是現在,因為我們對軍事的思維一定高過孫子兵法的範疇嗎?未必。

到今天,很多貧困者的生活也不會比千年以前貧困者的生活好,到今天有些冤案也和古代冤案一樣冤。那么今天我們的進步表現在了什么地方呢?我以為主要是教育,教育主要是常識和思維方式的教育。常識是我們判斷的基本條件,思維方式應該是啟發式的、獨立的、幵拓的,不受定式影響的。如果是教育衹是將常識學習變為在考卷上淘汰所謂“差”的學生,將思維方式變為衹能唯一的思維方式。那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与歷史上的教育并沒有任何的進步。學生衹是從一种奴隸變成另外一种奴隸,但是被奴役的事實并沒有改變。

如果不能用戰略的眼光看歷史,我們就不能夠明白自己的過去,不了解自己,還談得上什么“知己”,另一方面,我們對西方和西方文化、政治、思想了解同樣不多,一點點見識全來自于仇恨的歷史,又怎么談得上“知彼”。

知己知彼都做不到的話,我們憑什么在世界格局的戰略中判斷形勢,制定良好的應對之策,從而強大自己呢?

難道憑的是像明朝皇帝一般的固執、狂妄和無知的自信嗎?

作者信箱:qian_nian@hotmail.com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