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之于中國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不平 于 April 07, 2002 00:42:10:

中國近代与列強簽訂了一千多個不平等條約,賠款16億兩白銀(此為靜態數
字)加之列強百年間對我財產之破壞,資源之掠奪,經濟之剝削,(包括海關權
之喪失)總計价值几何?恐難有确切統計,亦未見統計資料,衹見到一個統計數
据,衹日本八年全面侵華,即造成我財產損失5000億美元,而中國近代喪失領土
、領海500余萬平方公里又作价几何?若有史學家能詳細考証,定是一天文數字
。單說那靜態的16億兩賠款。即意味著我四萬萬同胞,不論九旬老翁,還是咕咕
墜地的嬰兒,無論你生在江南魚米之鄉,還是生活在貧瘠的黃土高原,人均賠款
4兩白銀!而縱觀中國近代史,最具決定意義,決定我民族命運的,則非甲午戰爭
莫數。甲午戰爭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總樞紐,隨后的一切歷史,包括后來日本全面
侵華,不過是甲午戰爭的繼續和延伸,甲午之戰,實是關乎中國命運的、影響三
個世紀的戰略決戰,今日中國的一切,今日一切中國人的生活,都還籠罩在甲午
的陰影之中,今日中國仍在甲午戰敗的歷史長影中艱難前行。甲午戰敗,賠款之
巨,大大超過1840年以來所有對外賠款之總和,,甲午之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
的狂潮,終至重壓之下的絕望的反抗,至庚子賠款,又超以前所有賠款之總和,
至此,中國財政、經濟全面破產,如病入膏肓之耄耋老嫗負千斤石磨而彳兀本文
并不探討甲午戰爭的詳因,衹做一些最簡單的算術計算,讓數字說話,希冀對諸
位或有些許啟發。
經濟力量決定軍事力量,此乃常論,此固不錯,然不可濫用,宋朝為當時世
界上最富庶之王朝,經濟規模不知多少倍于蒙古,然卻被几十萬草原鐵騎所滅,
此足以推翻經濟力量決定軍事力量之說。甲午戰爭前,中國是一農業國,近代產
業疲弱,此乃人所共知,但絕不應忽略當時中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國土面積第二
的大國,年財政收入9000萬兩,無疑是當時世界各國中的財政,經濟大國之一,
此一點卻常被有意無意的忽視。

計算之一:單說那北洋艦隊,總共耗銀1000余萬兩,定遠,鎮遠,經遠,三
大主力艦才花了400萬兩,這錢看起來多,實則是小菜一碟,据保守數字,給老
太后修三海工程,頤和園,六十大壽就花了1900萬兩,足以購定遠11艘,經遠2
4艘,無疑是世界第一大艦隊。

計算二:在清朝官員中,李鴻章算是有眼光,懂洋務的,可其致命傷也是中
國自唐以后的千年固疾,怕戰,恐戰,避戰,保和局(翻譯成現代話就是:我們
愛和平!)在此自虐、自殘、自戕的戰略思想指導下,竟在1888年后,將大量的
白銀投入到要塞建設上,光是旅順要塞就耗銀近一億兩,加之威海等要塞,則是
1億多兩,建要塞是必要的,但用如此巨款建要塞而不是艦隊,遠非愚蠢二字所能
描述,實是長城文化之又一极致的杰作!倘衹拿出其中的三分之一用于艦隊建設
,則可再建三個北洋艦隊,至少可購定遠級20艘,經遠級50艘,甲午戰爭不用打
,打死日本也拿不出這么多錢,用軍備競賽就足以把日本拖垮,拖死,如果說不
戰而屈人之兵,這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我寫《孫子為何不言勇》,實是讀戰
史后有感而發,得到的最典型的反映是:此不足論,上智即勇!無勇何來謀?上
智即勇在理論上固是無懈可擊,但戰史,特別是甲午戰史,表明縱是十個孫子复
活,亦不知何措手足!甲午戰爭箭在弦上,日本閣議,決不撤兵。汪會藻要求增
兵,李鴻章仍表示“日性浮動,若我再添兵厚集,适啟其狡逞之謀,因疑必戰,
殊非伐謀上計。”(《李鴻章年譜》)李大人唱的不就是上兵伐謀,上智即勇的
歌嗎?上智即勇論可以休矣!)

計算之三:1888年后,北洋海軍再未添一艦。,眾口一詞,沒錢!真無錢嗎
?否、否、否!甲午戰前,清廷有足夠的錢,至少有足夠多的手段弄到錢!甲午
戰敗后清廷為對日賠款,急忙向俄、法合借四億法郎,即一億兩,這一億兩足可
購定遠60艘,經遠125艘。甲午戰敗后,李鴻章對戰前要求區區60萬兩白銀增購
速射炮而不可得,痛陳“平日講求武備,輒以舖張糜費為疑,至以購械,購船,
懸為厲禁。”對日賠款2。8億兩,算利息動態賠款6億兩加之日本所獲戰利品1億
日元。旅順,威海要塞廢棄1億余兩,和戰爭所造成的平民財產損失,保守估計也
在8億兩以上,可購定遠450艘,致遠1000艘,另一种算法,8億兩白銀合4萬公吨
,即是說可用白銀,而不是鋼鐵,建一個白銀艦隊!想至此,豈不痛煞也么哥!
但愿諸位莫把此文看做“事后無限推理型”。

梁啟超在甲午后說:敗失之后才知道為什么失敗,是傻瓜,敗了之后而還不
知道,不汲取教訓是“死人也”本人衹是列舉一些數字,數字對比,讓數据說話
,也是對無錢說,和平与發展是當代主題說提個醒,甲午以來,凡是利國興邦的
事,如教育投資,如軍備發展,總是能找出一千個,一萬個理由說:沒錢!若說
賠款、若說講排場,縱是掘地三尺,敲骨吸髓也能榨出錢來。那個顢頇無能,貪
污成性的總理海軍事物大臣醇親王奕環終于在臨死前對1888年后未能再添一艘而
說了一句泣血之言:“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恨也。”愿今天的我們哀之而鑑之
,勿使后人复哀矣!郝瑞庭先生的《甲午海戰全景紀實》說“中國,輸掉的不僅
是一場戰爭,也輸掉了國運,輸掉了希望,輸掉了本該生存与發展的一個世紀。
神州山河破碎,蒼天笑我無人。這是一個民族永遠無法承受的精神災難-………
記住甲午,走出甲午1我們真能走出甲午嗎?下一次決戰正在醞釀,也許明天,
也許10年,也許100年,但它遲早總會來的。決戰一千年不爆發,我們就要准備
一千年,而不可絲毫懈怠,唯有如此,中華民族才能洗雪前恥,真正走出甲午,
最后引述李鴻章大人的話:“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學,而昧于千年來一大變局,狃
于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創鉅痛深……以中國之大,而無自強自立
之時,非惟可憂,抑亦可恥?”建議我們未來的航母艦隊命名為“白銀艦隊”,
以銘恥,以勵志,以去掉和平幻覺。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