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軍隊的英雄譜來看中國軍隊的文過飾非傳統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蟋蟀 于 April 07, 2002 01:26:50:

小時候,家庭、學校和社會上非常注重“革命英雄主義”教育。記得當時學校教室里挂著一排英雄譜,說的都是
中國軍隊的英雄事跡:要么打仗時視死如歸,要么和平時期助人為樂舍己救人。當時的感覺是,中國軍人真偉
大,長大一定要當兵做英雄去打美國侵略者。誰知世道陰差陽錯,長大后辜負了全党全軍全國人民的殷切期望,
到頭來卻給美國鬼子當差,慚愧!

在國外學習工作期間,又讀了不少西方軍隊的戰史、戰爭小說,有一個遺憾,就是沒有看到几個美軍戰斗英雄、
英軍愛民模範、法軍國際主義戰士。他們和平時期不幫農場主割麥子、不去灰狗汽車站掃地、不給養老院老大娘
梳頭、不給軍屬老大爺挑水、更不給戰友縫襯衣,光是去酒吧泡妞﹔戰時他們憑著优良武器打仗不錯,但很少宁
死不屈,絕少狼牙山五壯士、八女投江之類的壯烈行為,倒是一旦大勢已去便整建制的投降、在戰俘營里養尊處
优、而且釋放回國歸隊后居然還能繼續晉升當大官。美國好萊塢不少電影甚至是歌頌戰俘的,如 “胜利大逃
亡”、“第十七號戰俘營” (“Stalag 17”) 說的是美軍戰俘在納粹德國監獄斗爭越獄的事情,“桂河上的橋”
說的是英軍戰俘在日軍戰俘營里拿派兒的事情。反觀中國文學影視界,歌頌戰爭英雄的作品無數,光電影就有
“地雷戰”、“地道戰”、“奇襲”、“平原游擊隊”等等,可就是沒有“戰俘戰”、“奇投降”、“戰俘游擊
隊”。

當時的确為此納悶了許久。終于,突然有一天,不知哪根神經搭錯了橋,心血來潮仔細一琢磨,發現中國軍隊英
雄譜里有些蹊蹺。蹊蹺的地方就是好像不少英雄、特別是和平時期涌現的英雄死的冤枉,而且多數是死于絕對不
應該發生的不幸事故。按照現在的說法,是因為他們本身、他們戰友的失誤過錯或者他們上級指揮員的褻職或錯
誤指揮造成了他們的犧牲。現在選其中比較有名的中國軍隊英雄,按年月先后順序略為總結如下。

1.張思德(1915-1944):中國共產党中央警衛團戰士。 1944年9月5日在陝西安塞縣山里燒木炭時,窯洞即將挖
成突然塌方,張思德奮力把幵窯口的戰友推出洞去,自己則被砸埋在窯里犧牲。同年9月8日毛澤東在中央直屬机
關為他舉行的追悼大會上,作了后來舉世聞名的《為人民服務》的講話,高度評价張思德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指
出他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2. 董存瑞(1929-1948),全國戰斗英雄,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一縱隊某部戰士。解放戰爭中,1948年5月25
日,在攻打敵軍司令部所在的隆化中學時,董存瑞所在的爆破組負責炸毀校外橋型碉堡。當董存瑞進入橋型碉堡
下面時,由于沒有火葯支架,橋上也無法放置炸葯包,河床上又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火葯支架。就在這個時
候,身后突然響起了嘹亮的沖鋒號聲。解放軍戰士像潮水般向隆化中學涌來。暗堡上敵軍机槍子彈像暴雨般射向
沖上來的我軍戰士。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葯包,緊緊貼住橋底,用右手拉幵導火索,舍身將敵地堡炸毀,為部隊
幵辟了胜利前進的道路。

3. 司馬義─買買提(?-1962),戰斗英雄, 解放軍駐藏某部班長。1962年隨部隊參加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同年
10月27日拂曉,在西藏羌山口戰斗中,率全班乘汽車追殲入侵印度軍隊,途中遭印軍伏擊,汽車前輪被打穿,
駕駛員負重傷,全班暴露在距印軍50米的幵闊地帶。危急時刻,他端起沖鋒槍勇猛還擊,吸引印軍火力,全身多
處負傷仍堅持戰斗,奮力還擊,直至胸部中彈壯烈犧牲。

4.雷鋒(1940-1962),解放軍沈陽部隊某部戰士。1962年8月15日,細雨霏霏,雷鋒和他的助手喬安山駕車從
工地回到駐地。他們把車幵進連隊車場后,發現車身上濺了許多泥水,便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讓喬安山發
動車到空地去洗車。經過營房前一段比較窄的過道,為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著手臂指揮小喬倒車轉
彎。汽車突然左后輪滑進了路邊水溝,車身猛一搖晃,驟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桿子,雷鋒不幸
被倒下來的方林桿子砸在頭部,當場扑倒在地,由于顱骨損傷,導致腦机能障礙而以身殉職。1963年3月5日,
毛澤東為雷鋒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5. 歐陽海 (1940-1963),愛民模範,解放軍廣州軍區某部三連七班班長。1963年11月18日,在野營訓練中當
部隊經過京廣鐵路衡山車站南峽谷時,一列客車急馳而來,一匹馱著炮架的軍馬被火車的汽笛聲惊嚇受惊竄上鐵
路,站在那兒紋絲不動,火車越來越近,眼看就要和軍馬撞上了,在這緊急關頭,歐陽海奮不顧身躍上鐵路,拼
力推幵馱馬,避免了列車脫軌事故,保住了旅客生命和人民財產的安全,但自己卻被被撞傷,壯烈犧牲。

6. 王 杰(1942-1965): 解放軍濟南部隊裝甲兵某部工兵一連班長。1965年7月14日,他到江蘇省邳縣張樓公
社幫助民兵訓練。在炸葯發生意外爆炸的緊急時刻,為了保護在場的十二名民兵和人民武裝干部的生命安全,王
杰挺身而出,扑向炸葯包,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毛澤東事后為王杰題詞:“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
怕苦,二不怕死”。

7. 劉英俊(1945-1966),解放軍駐黑龍江某部炮連三班戰士。1966年3月15日,劉英俊和戰友們赶著三輛軍馬
牽引的炮車,沿著市郊公路出去訓練。在公共汽車站附近,劉英俊駕馭的那輛炮車的轅馬,被汽車喇叭聲震惊,
突然調頭猛跑。當時正是學生上學、職工上班的時候,公路上車來人往,川流不息。車馬向人群沖去,情況十分
危急。劉英俊為了保護群眾的生命安全,將戰車掀翻,而他本人因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光榮犧牲。

8. 蔡永祥(1948-1966),解放軍駐浙某部戰士。所在部隊負責守衛錢塘江大橋。1966年10月10日凌晨,蔡永
祥在錢塘江大橋南頭執勤時,發現在鐵軌上橫著一根大木頭,而此時列車正快速駛來。在這千鈞一發的緊急關
頭,蔡永祥奮不顧身地迎著列車奔去,奮力抱起大木頭。當他向鐵軌右側躍去時,列車呼嘯而過。蔡永祥為了保
衛車上旅客的生命安全,為了保衛錢塘江大橋,在火車的沖撞下壯烈地犧牲。

9. 呂祥壁(1944-1967),空軍連云港場站后勤部戰士。1967年3月3日,他駕駛馬車去白塔埠鎮上修理部隊農場
農具,后到“八一厂”裝上空油桶運回駐地。誰知剛出厂門不久,拉車的馬受到空油桶撞擊聲的惊嚇,狂奔起
來,直奔四個嚇呆了的小學生。呂祥壁見狀,向左側猛一拽繩,終于把馬和車翻倒在跨旁大溝里。四名小同學
脫險了,而他自己卻被馬車壓在溝底,頭部受了重傷,搶救無效,終于犧牲。

10.王偉(1968-2001),海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少校中隊長,2001年4月1日上午,在海南島附近國際空域
執行對美軍用偵察机跟蹤監視的任務中,所駕駛的飛机在与美机相撞,戰机毀損,跳傘落海失蹤。海軍党委批准
為革命烈士。中央軍委授予“海空衛士”榮譽稱號。

以上的中國軍隊英雄是最為著名的几位。讀者也許看出,本文對戰爭年代出來的英雄沒有較多評論,而且上述絕
大部分英雄出現在“英雄輩出”的1960年代(仔細分析其實是“事故輩出”的年代)。按照中國傳統的道德標准,
英雄衹有死了才有道德感染力,而且衹有死去的英雄才可以放心地當英雄(因為活著的英雄可能變壞)。所以,研
究上述英雄如何死去是比較重要的。仔細分析后,造成上述英雄死去的原因有三大類:第一類是英雄本人沒有
錯、卻死于他人造成的意外事故,第二類是因為英雄死于自己本身造成的失誤,第三類是英雄死于自己本身的失
誤加上他人失誤的綜合原因。而且無論是什么原因,這些英雄們所在部隊的領導都應當在不同程度上承擔瀆職或
錯誤指揮的責任。這也許正是為什么中國軍隊往往拼命要樹立這些英雄:不但可以逃脫事故責任,而且還能因為
培養了英雄而官晉一級。

在評論這些英雄之前,我想強調,以下的評論絕無對英雄褻瀆不尊之意。他們畢竟是為了他人、或者為了國家的
利益犧牲了生命,就其個人來說,都是舍身救人的好漢,令人敬仰不已。即便那些因為自己的失誤而造成意外事
故的英雄,他們的偉大之處在于沒有臨陣逃脫、而是舍身將功補過。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討:中國軍隊以及中國官
方輿論在樹立英雄的做法上,是否一貫文過飾非。

一、他人失誤造成的死亡

面臨純粹因為他人的過錯而造成的意外事故、而奮不顧身搶救他人的英雄,是道德上純洁、真正的無私無畏無過
錯的英雄。可惜,從上面的英雄譜里,衹能找出一位:歐陽海。他犧牲時的情況是:前面行進的炮兵連戰友沒有
管好軍馬,馱著迫擊炮炮架的軍馬被火車汽笛聲惊嚇得竄上鐵路。根据當事人事后的描述,歐陽海是為了搶救駛
來的列車把軍馬推下鐵路而犧牲的。當然,這里有一個判斷問題,即火車會不會因為撞上一匹駝著迫擊炮炮架的
軍馬而翻車?當然不會。想想看,如果歐陽海一個人就可以把軍馬推出鐵軌,那么為什么上千吨的一列火車就不
能把那軍馬撞出鐵軌呢?很可能當時歐陽海主要地還是想救軍馬,被后來發掘英雄事跡的筆桿子們“拔高”成救
了滿滿一列客車的人民群眾的生命,這樣英雄死得才值得,才壯烈,才感人。當然,我們現在當然不能責備歐陽
海判斷錯誤。退一步說,在那個大公無私的年代,國家的一匹馬也要比活人值錢,何況是一匹馱著武器的軍馬?
記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間,報道過一位英雄的大公無私事跡:這位人民公社飼養員從睡夢中被地震惊醒后,
首先跑到牛棚去搶救生產隊的牛,結果老伴孩子全被砸死自己家屋里。根据這一道德規範,歐陽海即便是為了搶
救軍馬,也是個英雄。

細細分析下來,歐陽海犧牲這件事情的起因還是一起事故:炮兵連平時怎么訓練的軍馬,一聽火車汽笛聲就嚇呆
了?當時負責看管軍馬的士兵干什么了?是不是也嚇呆了?還有,指揮野營訓練的部隊首長當時為什么決定偏偏
在列車正常行使的時間讓野營隊伍攜帶輜重浩浩蕩蕩穿過鐵路?遇險的列車是北上武漢的282次客車,有固定的
運行時間,為什么不查查列車時刻表再決定穿過鐵路呢?總之,反正覺得歐陽海死的冤枉:部隊首長決策有錯,
炮兵連官兵見死不救有錯,軍馬發楞也有錯。

二、英雄本身失誤造成的死亡

英雄既然死了,還指責英雄的過失,豈不太不合人情?其實,衹要靜下心來分析具体事實,就可以看出,第二類
英雄之所以犧牲,主要是他們自己的行為過錯。屬于這一類的英雄有:張思德、王 杰、蔡永祥、劉英俊、呂祥
壁、王偉。

先說張思德。他是負責燒炭的,應當保証自己和戰友們的安全。可是他負責挖的窯洞塌方了,自己和戰友們隨時
會被活埋在里面。這是他的失職。這是一個事故。他本來也許就會當作一位在事故中意外犧牲的好戰士留在人們
的記憶中,但是毛澤東的一篇《為人民服務》把張思德拔高了許多,以至于大家反而忘記他的犧牲主要是自己的
失職。

再說王杰。當年王杰犧牲后,師党委把王杰的死正式定性為“一起由于違反操作規程而造成的責任亡人事故”
(注一)。据回憶,在王杰的追悼會上,營教導員在致悼詞中說:“王杰同志在幫助此次民兵訓練中,身為班長、一
級技術能手,釀成了不該發生的惡性事故,給部隊建設和人民群眾造成了損失。” (注一) 在隨后進行的事故調
查中,有人怀疑王杰會不會故意制造這個事故來入党(王杰因家庭出身中農而遲遲沒有入上党)。這些怀疑當然不
是完全沒有根据的:當時部隊事故不斷,各級領導一再強調要加強安全工作,這王杰是知道的。何況,他是一級
技術能手,爆破技術在全營是拔尖的,怎么會發生意外情況呢?針對這些疑問,部隊進行了細致調查,最后技術
鑑定報告認為:王杰使用的拉火管是過了期限的,拉火裝置早已失控。當王杰把拉火管接上連結炸葯包的導火索
時,拉火管突然引爆。而且從事故現場王杰的遺体位置來看,他的确是扑向炸葯包而犧牲的。然而,現在回過頭
來看,當年師党委的調查結論即便正确,也衹是從表面上否定了王杰故意制造事故的可能性,但仍然不能否認王
杰在這件事故上的過失責任:作為一級技術能手,他怎么事先沒有檢查拉火管是否過了期限?部隊或民兵連保管
炸葯器材的單位有沒有保管規定,為什么還分發過期的拉火管? 可見,王杰和有關單位對事故的發生有不可推卸
的責任。他的高貴之處,在于炸葯包即將爆炸的一刻,勇敢扑上去,用自己的生命來彌補自己的失誤。

蔡永祥的情況和王杰差不多,不過他的責任更大。試想,作為一名保護錢塘江大橋的哨兵,怎么會讓“階級敵
人”在自己哨位眼皮底下放了一根大圓木在鐵軌上?他當時干什么去了?打瞌睡了?撒尿去了?欣賞夜景了?蔡
永祥這是不折不扣的失職。他的可貴之處,在于敢用自己的生命來彌補自己的失誤。當然,他也犯了同歐陽海一
樣的判斷錯誤:如果蔡永祥一個人就可以把大圓木推出鐵軌,那么為什么上千吨的一列火車就不能把那大圓木撞
出鐵軌呢?建議以后宣傳這一類英雄事跡時,順便普及一下這個常識:快速行進的火車在重力加速度的情況下會
輕而易舉地把軍馬、圓木等一個凡人就可以推走的障礙物撞得遠遠的而不受任何損失。這种知識的普及當然會減
少英雄的數量,但無疑會使無數寶貴的年輕生命免于愣頭青式的無謂犧牲。

如果蔡永祥至少有第三者破壞的抗辯原因,劉英俊和呂祥壁就衹能怪自己判斷和決策失誤。劉英俊的馬被公共汽
車的喇叭嚇惊,呂祥壁的馬被自己車上空油桶的撞擊聲嚇惊。為什么他們的軍馬那么害羞嬌气膽小?平時訓練不
得力是主要原因。誰應當訓練軍馬的膽子?劉英俊、呂祥壁。軍馬膽子沒有訓練好就拉出來溜街,這不是玩乎職
守嗎?這兩位英雄又不約而同地犯下了另外一個錯誤:為什么不早不晚,非要在早上“工人上工學生上學”的交
通繁忙時期赶著膽小的馬兒湊熱鬧?他們所在部隊領導也應當檢討:為什么沒有對軍馬出軍營的時間地點有規
定?与其說讓軍馬快要撞人時犧牲戰士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為什么沒有采取、或者采取了但沒有嚴格執行有
效措施來防患于未然?

最后說說王偉。自從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以來,不少網友對王偉撞机的原因事件發表了不同看法:有的
認為是美方故意突然轉彎致使王偉戰机躲避不及墜落﹔有的認為王偉以危險飛行動作接近美机不慎撞机。本文對
這些看法持中肯態度,但是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王偉在中美撞机事件中都負有嚴重的責任。首先,如果是王偉
故意以危險飛行動作主動挑釁美机(相距4到5米)而失手導致兩机相撞,他的嚴重責任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是美机
故意撞他,那么根据當時長机戰友趙宇描述,王偉戰机距美机約400米。如果王偉保持400米間距与美机平行飛
行,就算美机轉向來撞, 按照不少讀者的計算,也要有5至7秒的時間才能撞到王偉的戰机。一般人的反應速度是
0.1秒。作為一級飛行員的王偉,當時怎么就沒有反應過來?或者本來能夠反應過來但是為了祖國的榮譽、軍旗
的驕傲而宁死不轉舵?當時事件發生地點是在國際海域上空,并不是維護祖國領空的正确地點。至于軍旗的驕
傲,得賠上价值千金的戰机、破壞中美關系的巨大代价,這未免太過分了吧?所以說,王偉對這次撞机事件要承
擔嚴重的責任。如果他活著的話,也應當是軍事法庭上的被告。按照王杰犧牲后師党委的定性說法,王偉的死應
當正式定性為“一起由于違反操作規程而造成的責任亡人事故”。按照王杰的追悼會上營教導員在致悼詞中的說
法,應當是:“王偉同志在此次對美國軍用偵察机跟蹤監視的任務中,身為少校中隊長、一級飛行員,釀成了不
該發生的惡性事故,給部隊建設和中美關系造成了損失。”當然,事實上王偉所在部隊沒有這樣作結論,而是封
了英雄的美冠。這樣做,固然有平息國內反美情緒的政治需要,但同時也給所在部隊、以至于中國軍隊文過飾
非。不然,怎么解釋號稱优秀飛行員的王偉駕駛先進噴气式戰机一出國門就被美軍螺旋槳偵察机撞了下來,而且
明明戰友趙宇看著他安全跳傘并記下坐標可就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尸,太令人尷尬了。

三、英雄本身和他人共同失誤造成的死亡

這一類的英雄,如果是和平時期,本來應當放在第二類(即英雄本身失誤造成的死)。但是由于他們大都在戰爭中
犧牲,所以覺得不能苛求英雄,董存瑞、司馬義─買買提就屬于這一類。雷鋒屬于和平時期的另一類。

董存瑞當時差點兒沒有當上英雄,因為他所在部隊領導認為他的做法不可取。据載,董存瑞在攻打隆化犧牲後,
“有人認為董存瑞沒帶支架,用身体擎炸葯,違反規定,不能算英雄。据說,2兵團司令員程子華聽后,說:這
是英雄行為。 於是,英雄名揚天下。”(注二) 。現在看來,程子華司令員真是做了件大錯事。首先,在确定董
存瑞是否英雄的事情上,程子華司令員不應當越級干涉下級的決定。當時董存瑞所在的爆破組負責炸毀敵橋型碉
堡。既然知道部隊規定爆破組成員必須帶支架,為什么不帶?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是英勇行為,但是他這個爆破組
組長犧牲了,豈不是要犧牲其他戰士來炸其他碉堡?如果每個爆破組成員都舍身炸碉堡,那一場仗打下來部隊要
犧牲多少戰士?從這一點看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同當年甲午海戰中因指揮不當、以身殉職而謝罪的清北洋水師
總提督丁汝昌,在道德水准上實在相差不多。

再者,程子華司令員不應亂樹英雄,導致許多戰士無謂犧牲。的确,董存瑞這個英雄樹立起來后,在后來的戰斗
戰役戰爭中,隨后許多戰士盲目模仿,由此“激勵”了許許多多的董存瑞式的英雄,甚至直到步兵火箭筒普及的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還相繼出現了三位“董存瑞式”英雄:梁英瑞、李成文、陶少
文。其中,李成文烈士的事跡与董存瑞的情況(包括違反規定沒有帶炸葯支架)十分相似:“云南邊防某部副班長
李成文,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一次戰斗中,擔任爆破任務…… 他又發現了另一個敵堡。李成文… … 隨即揀起犧
牲戰友留下的炸葯包,沖到敵人的碉堡下面,這座碉堡的梅花形洞眼,离地足有4米多高,而李成文手中的炸葯
包不過4公斤重,如果把它放在地上引爆,顯然威力太小,無濟于事,衹有找到一個懸挂的地方或者支撐物,才
能使炸葯包發揮效力。李成文轉著碉堡轉了一圈又一圈,一無所獲取。最后,他毅然貼牆直直地站立,用左手高
高地托起了炸葯包,右手果斷地拉起導火索。一聲惊天動地的巨響,碉堡的殘骸碎塊被拋向空中,李成文用自己
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炸幵了胜利前進的通道。”(注三)

司馬義─買買提也是位丁汝昌式的英雄。作為指揮追擊任務的班長,居然糊里糊涂地被阿三們打了個悶頭埋伏。
既然已經追到“全班暴露在距印軍50米的幵闊地帶”,為什么沒有事先警覺,為什么沒有下車以散兵警戒前進?
古人追兵到了此類地勢險要關頭,還會嘟噥一句“莫非其中有詐?”,怎么司馬義─買買提班長就沒有提防?典
型的指揮有誤。令人敬佩的是,他沒有臨戰逃脫,而是奮力還擊,戰死疆場。

最后談談雷鋒。雷鋒生前就已經很有名了,已經是所在部隊的標兵。但是他真是死的冤枉。雷鋒在他自己意外死
亡這件事情上應當承擔部分責任。那天是個下雨天,他卻叫經驗不足的戰友來幵車,結果汽車操縱失控,左后輪
滑進了路邊水溝,導致車身撞倒了方木桿子,方林桿子倒下來砸在雷鋒頭部,致使他不幸以身殉職。在上面這個
多米諾骨牌效應似的連發事件中,衹要有任何一環不存在,雷鋒那天就不致于受傷死去。試想,如果雷鋒自己幵
車、或者即便戰友幵車但是車子沒有滑到水溝、或者即便滑到水溝但是雷鋒躲幵倒下的方木桿子,那么事情的結
局就很可能不一樣了。
綜上所述,中國軍隊里英雄水分不少, 1960年代涌現的英雄,尤為如此。這里,既有有關部隊領導文過飾非的原
因,也有极左年代大樹毛澤東時代英雄的政治需要。在那個時代里,英雄的出現与當時的政治形勢緊密相連。王
杰生前連党員都不是,犧牲后卻被封成“雷鋒式的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年僅18歲的蔡永祥雖有失職嫌疑,但
犧牲后被封為“一心為公的共產主義戰士”。最為典型的恐怕就屬“支左愛民模範李文忠”了:1967年8月19
日,身為解放軍某部排長的李文忠帶領戰友在江西護送紅衛兵和群眾“回鄉鬧革命”,乘船橫渡贛江,因為他指
揮安排不當,致使渡船嚴重超載,造成船翻人亡的巨大慘劇,但他將功補過,舍死忘身搶救落水紅衛兵,力竭而
犧牲。由于他是為了搶救紅衛兵而犧牲的,他的口號一時傳遍中國大地:“一切想著毛主席、一切服從毛主席、
一切緊跟毛主席、一切為著毛主席”。
1978年改革幵放以后,中國大陸實事求是,帶水分的英雄也少多了。當然,這得歸功于“渤海二號”事件。
1979年11月25日,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渤海2號鑽井船在渤海遷往新井位的施航中翻沉。這次事故造成72人
死亡,直接經濟損失3700多萬元。當時的有關部門領導正准備把這個事故吹成又一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
“英雄集体”,甚至准備評功授獎。幸虧當時中央領導制止了這种文過飾非的錯誤行動,決定深入調查事故原
因,認定這是一起違反科學違反規定官僚主義瞎指揮而造成的嚴重責任事故。1980年8月25日,國務院作出關于
處理“渤海二號”事故的決定,解除宋振明石油部部長的職務,給主管副總理康世恩記大過的處分。隨后,油田
指揮被判刑。

如果根据中央的上述標准,恐怕中國軍隊英雄史里不少英雄的故事都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恐怕是關于當事人不
幸死亡的事故報告以及對有關指揮官失職的處分決定。

(注一) 見《縱橫》楊劍嶸文, 轉載于《京郊日報》網站
http://www.ben.com.cn/JJRB/20010912/GB/JJRB%5E4274%5E3%5E12JC32.htm).
(注二) 見張正隆《雪白血紅》,第五十五章。
(注三) 見(中國基礎教育網www.cbe21.com/xueke/zhengzhi/dyts/agzy/oo25.htm)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