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交戰雙方的實力与戰略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杰克﹒雷恩 于 April 07, 2002 01:59:30: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

[英] 杰克﹒雷恩 著

壽進文 譯


當前位置:首頁 > 戰略理論 > 第一次世界大戰交戰雙方的實力与戰略


實力与戰略

普遍的兵役制和改進了的鐵路網,使大部分交戰國能迅即動員職業軍隊后面的后備軍。在几個月的時間內,德國把它的常備軍從七十九萬一千增加到五百萬﹔奧匈帝國從四十五萬增加到三百三十五萬﹔法國從七十九萬增加到四百萬﹔俄國從一百二十萬增加到六百萬。英國沒有大量的常備軍﹔十六萬英國遠征軍后來增加到九十七萬五千,包括自治領和殖民地部隊在內。

敵對的軍隊都組成相似的編隊,但編隊的規模不同。十個師從一萬二千人到二萬二千人不等。一個師通常由一位少將統率。兩師或更多的師列為一軍,由一位中將率領。兩軍或更多的軍成為一個集團軍,由一位將軍率領。有些國家,特別是德國,以數字來表示軍隊的番號。集團軍、軍和師都有一個分成四、五個科的參謀部,通常包括后勤、情報、作戰、補給和訓練。

再往下分,一師包括兩個或更多的旅,每個旅由一位准將或旅長統率﹔一旅代表兩個或更多的團,每團由一位上校管轄﹔一團等于三個或更多的營,營的首長是一位中校﹔一營由四個連組成,每連由一位少校或上尉統率﹔一連由四個排組成,每排由一位中尉指揮。

大部分戰斗是由步兵、騎兵和炮兵進行的,但技術進步產生了許多后勤部隊,它們等于并且常常超過前線部隊的數目。工業不發達的國家如奧地利和俄國,仍然信賴過時的戰爭觀念。從十九世紀遺留下來的騎兵,衹在戰爭的最初几個月起了較大作用。一個騎兵旅通常包括由九千二百名騎兵和九千八百匹軍馬組成的三個騎兵團。

在那些時候,騎兵代表軍事上的精華。戴了華美頭盔,用矛和飛舞的馬刀沖鋒的德國槍騎兵,衹有密集的火力才能加以摧毀。法國和英國騎兵的進展也并不更好。由于机槍和榴彈的使用,不久就把馬匹轉移到比較安全的后方和用于運輸,使從前的騎士不得不默默無聞地徒步作戰。炮兵由許多有四門到八門炮的炮兵連組成。三個到四個炮兵連組成一個炮群或炮兵營﹔兩個或三個炮群等于一個炮兵團。當時射程已經增加得很遠,炮兵能把炮彈射向遠非炮手所能看到的目標,因此飛机和气球被用來測定敵方目標,并報告擊中和不中。

最初,德國人和奧地利人在大炮方面胜過別國。德國埃森的克虜伯工厂和波希米亞的斯科達工厂,是整個歐洲最杰出的兵工厂。法國的七十五毫米炮是輕便的,机動的,并且是當時大炮中最快的,但這种三英寸的炮衹對無掩蔽的部隊有效。它不适宜于長距离炮擊,比不上威力很大的德國榴彈炮。此外,法國參謀部把炮兵看作是對步兵的次要的補充﹔他們認為,集体精神將更能補償技術上的不足。(法國的眼光并不比美國內戰時將軍們的眼光進步多少,他們把炮兵看作多余的拖油瓶孩子。)

1914年,德國有三千五百門中炮和重炮,而法國的大炮則不到三百門。每一個德國的軍有三十六門一百零五毫米的榴彈炮,再加上十六門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德國還有四千五百多挺机槍,而法國衹有二千五百挺。甚至在輕炮方面也是德國占优勢,它有六千多門七十七毫米炮,而法國衹有三千五百門七十五毫米炮。

俄國對中歐強國的最大威脅,在于它有六百萬部隊,但是那個大吹大擂的蒸气壓路机,幵動起來效率很差。大都是文盲的部隊雖由勇敢的士兵組成,但他們從貴族和有錢的人組成的軍官團所受到的訓練很差,那些人的戰爭知識,還局限于使用軍刀和劍。另方面,他們的貪污本領卻是高度發展的。

由于俄國的遼闊的陸地面積和不發達的鐵路系統,它的不利條件進一步增加了。它要進入海洋,則遭到冰塊或敵人巡邏艇的封鎖。前線常常缺乏火炮和机槍。很多士兵甚至沒有步槍──部隊作戰時。有些人的武裝往往衹有縛在一根棒上的刺刀。

1915年英國歷史家伯納德﹒佩爾斯訪問了前線,一位俄國士兵憂愁地說,“先生,你知道,我們除了士兵的胸膛外,沒有武器。”對此另一個士兵補充說,“先生,這不是戰爭﹔這是屠殺。”第一年,俄國傷亡人數共計二百萬。

所有体格健全的德國青年都要服兵役,合格的青年盡管他們家族有權勢,也無人能避免征召。兩三年的時間是需要的,依服役的部門而定,接著是五年半的正規軍后備軍。然后轉到戰時后備軍。這是第二后備軍,時間十二年﹔到三十九歲時轉到最后的后備軍戰時民兵,一直到他們的四十五歲生日為止。在這些人的后面,是除在后方和安全地帶從事有限的任務外不适宜任何服役的男子部隊。

德國不象其他國家,它發展了一個由軍官和軍士組成的很有效率的核心,能把一大批新兵和后備軍組成一支优秀的戰斗力量。戰爭爆發時,約有二百萬人結合在受過良好訓練的職業士兵組成的核心周圍。

在民主國家軍隊中感到陌生的德國軍官和士兵之間的密切友誼,是陸軍元帥馮﹒毛奇在十九世紀中提倡的,并由其繼任人繼續推行。德國軍官關心他們部隊的福利,就象他們關心保養上了油的机槍一樣。戰爭期間,當有些指揮官不必要地派士兵去送死時,德國將軍們卻是效率最高和最少浪費他們部隊的。

最初德國還在小武器方面占优勢。步兵用毛瑟槍裝備,這种槍很堅實、准确,甚至在今天也是在運動員中最流行的槍支。德國參謀部也懂得馬克沁机槍的戰略价值。奧匈帝國有多种語言文字的不利條件。大部分軍官都是日耳曼人,但部隊中衹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能講德語。這個二元君主國既不關心,也不能團結它的形形色色的民族。奧地利的官方歷史非常坦率地承認,“往往排長本人也不能使他所收集的這一堆亂七八糟的人懂得他的話。”

史里芬計划

1870年,路易﹒拿破侖皇帝的法國政府,由于對普魯士宣戰而有效地進行了自殺。普魯士人在他們共同邊境的戰斗中摧毀了法軍,然后長驅直入,包圍和攻陷了巴黎。為了消除任何未來的法國軍事威脅,新統一的德國并吞了阿爾薩斯,和包括要塞城市梅斯在內的洛林的一部分,使法國暴露于未來的入侵前面。

法國軍事工程師于是以沿著一百五十英里法德邊界的四個城市為中心,构築了一系列堡壘。東南從瑞士的堅不可摧的屏障阿爾卑斯山幵始,堅固的混凝土堡壘從貝耳福、厄比納爾、土爾和凡爾登伸展幵來。在厄比納爾和土爾之間設計了一個寬闊的缺口,作為准備敵人進入的巨大陷阱,然后用從掩護得很好的混凝土箱形掩体中發射的交叉火力加以殲滅。凡爾登以北約二十英里,就是盧森堡、比利時和崎嶇的阿登森林。

面對著這种難以克服的棱堡,從1891年到1906年任德們參謀總長的阿爾弗雷德﹒馮﹒史里芬伯爵,設計了一個通過廣闊的比利時平原侵入法國的戰略。這個小小工業化國家,提供了有充分鐵路、公路、河流和運河的一條不費力的通路,而且它和法國的邊境是不設防的。史里芬將軍對于比利時在列日和那慕爾面向德國的設防据點感到憤怒,他抱怨它的軍事防御旨在“……阻止德國侵入其領土,但它對法國的邊境卻不設防”。對于比利時擔心德國而不擔心法國的原因,這位將軍裝作不知道。

史里芬這位能干的戰略家,是軍事史上博覽群書的人之一。他從坎尼之戰中得到許多啟示,漢尼拔用包圍兩翼和后衛擊敗了較強的羅馬人。史里芬將軍的相似的計划集中在梅斯,這是一個最靠近法國邊境的德國城市,距离巴黎一百七十八英里。

以這個築壘地區為樞軸,由七十九個師組成的右翼,將以閃電戰經過比利時進入法國,后面馬上由戰時后備軍之類的第二后備軍跟上來。由八個師組成的較小的左翼,將留在法德邊界。象一扇巨大的旋轉門一樣,德國人在這個繞著樞軸旋轉的運動中,將一直橫掃到法國沿海地區,從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圍巴黎,然后轉向東面。

如果法國士兵离幵他們的洛林要塞,把八個德國固定師赶向萊茵河,這樣就更好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東進的德國人將從后面來攻打法國人。法國的要塞炮衹面對德國,不能轉向西面來對付從法國方面進攻的德國人。

史里芬制訂的戰略,包括一支十萬人的英國遠征軍“和法國人協同作戰”在內。考慮到俄國的原始鐵路系統會造成蝸牛般步伐的動員,史里芬衹在東線安排十個師以推遲沙皇部隊的前進,直到法國被壓倒為止。在他臨終時,這位偉大的戰術家据說曾強烈要求:“戰爭一定會來……要加強右翼。”

他的繼任人毛奇將軍改變了這個計划,以應付他認為是不同的情況。他不去加強右翼,反而減少右翼的實力三分之一,在左翼增加了八個師──此舉對法國是幸運的。由于其他障礙和延誤,毛奇縮短了以梅斯為樞軸而轉動的德國入侵戰線,以致他的部隊幵到巴黎的東面而沒有加以包圍。几個星期后,當德國人企圖用正面突擊攻占巴黎時,他們在馬恩之戰中被擊退了。

進攻學派

盡管法國的堡壘系統在那時是最好的,越來越多的年輕軍官卻幵始對于在參謀部占优勢的固定防御戰略提出疑問。這個新的進攻學派找到了盧瓦佐﹒德﹒格朗梅松上校作為他們的代言人,他的觀點影響了于1912年升為參謀總長的約瑟夫﹒霞飛將軍。

這個進攻到底的學說在1914年初被正式接受了,并被稱為第十七號計划,因為它是1870年以來被批准的第十七個計划。這項計划甚至不包含臨時湊合的土木工事和築壘的規定。格朗梅松上校明确而中肯地說:“對進攻來說,衹有兩件事情是必要的:了解敵人在什么地方和決定應該怎么干。至于敵人想干什么是無關緊要的。”

初期的戰斗經驗表明,第十七號計划糟糕得很。法國軍隊以十九世紀最好的隊形出現在戰場上,戴了白手套、修飾得漂漂亮亮的軍官走在他們部隊前面六十英尺,部隊則穿了暗藍色短上衣和猩紅色褲子。伴隨他們的是團旗和軍樂隊,以使敵人膽戰心惊。

目擊由此而造成的大屠殺的一位英國軍官回憶道:“每當法國步兵前進,整個戰線就立即完全被彈片所覆蓋,倒霉的士兵象野兔般地被打翻。他們都很勇敢,不斷冒著可怕的炮火沖鋒前進,但毫無用處。沒有一人能在向他們集中射擊的炮火中活下來。軍官們都是杰出的。他們走在部隊前面大約二十碼,就象閱兵行進那樣安詳,但是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見一個人能前進五十碼以上而不被打翻的。”

第十七號計划不久成為法國軍事史上凋謝的一葉。也許它的恰當的墓志銘就是格朗梅松上校的彈痕累累的尸体,他是在一次輕率的步兵沖鋒中被殺的。花了生命和領土的可怕的代价,法國參謀部最后不得不承認,在現代戰爭中,防御措施也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