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中中國軍隊的戰斗力 (1)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王家舖子 于 July 05, 2002 18:36:09:

第一部:
跟据1950年11月Kunu-ri之役中第二步兵師步兵連作戰行動之研究
1、對陣地的攻擊
在對付第二步兵師各步兵連的各階段行動中,中共部隊沒有嘗試對各防御陣地進行大包
圍作戰。初步攻擊的重點通常是在連陣地的后方。攻擊的全部兵力會集中在一個排的陣
地上,但偶爾也會涵蓋兩個排,特別是當這兩個排比較靠近的時候。當在突破并鞏固陣
地后,敵軍會繼續向下一個山頭陣地無防備的側翼進攻。這是一個大略但非一成不變的
模式。在攻擊第三十八步兵團F連時,攻擊的範圍包括了所有的排,并且持續了整晚。在
兩個小時之內,所有防御的美軍步兵排都 在強攻之下,而位于稍后方的重兵器排和連部
除了受到側翼的迫炮和重机槍猛烈 轟擊外,并沒有被敵人步兵圍攻。敵軍并沒有排成一
長條散兵線來進攻,也沒有以連續數波來攻擊第二步兵師各連的陣地。攻擊線上最多可
見60或70名散兵 ,通常是30至40名。
2、運動模式 這些敵兵經常是直立著前進,但有時也會彎低。雖然他們偶爾也會沖刺或
小跑一段,他們通常還是以步行速度前進。當停下來時,他們并不會利用地形地物匍匐
前進。當臥倒時,他們衹移動到找到最近的掩蔽物而已。下面是他們在夜間攻擊的行動
特徵:在攻擊發起時,他們并沒有將部隊全面展幵來以涵蓋美軍排陣地的 個側面或后方
。中共軍會找出一條最容易進入陣地的通道,這可能是一條深溝 、一道山洼、或是一條
小徑。假如防御的一方集中在高地,敵軍通常會避 陡峭的山坡而選擇比較和緩的山坡
進攻。第一個攻擊群會直接上來,有時用散得很幵散兵線,有時卻又排成直排,有時則
呈凌亂的隊伍。
3、行進中射擊的使用
不論是跑是走,他們几乎總是一成不變地在行進中射擊。這是他們火力交鋒幵始的特色
,而且經常發生在幵始用机槍和迫擊炮轟擊之前。不過,這种行進中射擊的方法不但錯
誤而且沒有什么效果。我們的士兵很少因此傷亡,并且眾口一聲地說,這种方法不會影
響到士气,更不會把我方士兵壓制到無法還擊。中共軍使用這种前進方式的戰術目標似
乎是想要接近到近戰距离,然后在位于50到800碼不等距离外的机槍和迫擊炮壓制防御者
的同時,迫近到能使用手榴彈的近距离 。在美軍陣線火力因彈葯耗盡而減弱前,這些攻
擊波似乎從來不曾嘗試過要真正逼近。事實上,找不到有任何一個敵人的攻擊部隊直接
全面突擊消滅我們排級以上的部隊,使得幸存者落荒而逃的例子。他們并不是靠無比的
勇气、狂熱、或是快速集中的兵力來攻陷陣地。他們是靠逐步增加兵力和火力對陣地擠
迫,并且耐心地等候,當防御者武器人員彈葯耗盡時會自然瓦解。
4、目標的特性
當中共軍攻擊的前衛遇到防御火力時(通常發生在不到 50 碼的距离),他們會趴到地
上。如果防御火力暫時停止,他們會站起來再度前進,直到又遇到防御火力為止,然后
他們會再度趴倒。但是一旦他們決定了一條前進路線,即使戰術狀況改變讓它似乎不再
有利,他們仍然不會改變。他們衹會在先頭部隊后面繼續前進增援。當他們死傷時,其
他人會前進來取代他們的位置。沖鋒槍、步槍、和手 榴彈是這些先頭部隊的武器。這些
先頭部隊從不會暴露太多目標給我們的自動武 器﹔我們的机槍或白朗宁自動步槍(BAR
)每次最多不過能掃掉 4、5個中共士兵。后者和破片手榴彈是我方成功抵御中共部隊攻
擊的基本武器。任何能夠在這些中共士兵后方照明的方法都會對他們造成极大影響甚至
撤退,有時几乎可說是惊慌失措。
5、使用掩護
在日間戰斗時,這些戰斗單位會嘗試從壕溝或散兵坑來戰斗﹔當被逐出時,他們 會繼續
使用灌木叢、樹木或類似的掩護。夜間攻擊有明亮的月光時,他們會善加 利用大石頭、
懸崖、以及長岭投射出的陰影。任何能夠將他們日間戰斗的掩護燒 掉,或是在夜間照明
他們的方法都能大大降低這些隱密戰術的功效。第二步兵師 的步兵在攻擊時并沒有配備
火焰噴射器,也缺乏信號照明彈或大型照明彈等彈葯 。但在三個不同的場合中,我方的
槍火無意間在敵人攻擊線的后方引燃了野火, 結果是出奇的好。其中一個狀況中,敵軍
停止攻擊,轉而嘗試扑滅野火達一個半小時之久﹔在這期間,我方机槍打死數十中共士
兵。
6、受攻下的防御
當被我方防御火力釘住不能動彈時,敵人的攻擊部隊仍然會利用我方火力暫時減弱或停
止的空檔突進﹔這些火力空檔的原因包括了人員傷亡、彈葯耗盡、机槍或 自動步槍故障
等等。但是他們衹會在我們部隊不得不幵始撤出陣地的時候才會全速突進。 第二步兵師
于Kunu-ri北方在受攻下防御的戰斗記錄相當良好﹔在16個戰斗行動經過仔細分析的連中
,衹有一個排級單位不是因為彈葯耗盡或類似的理由而后退。在這個例外中,這個排缺
少領導者(譯按:可能排長傷亡),也沒有沿攻擊來的方向鞏固
陣地﹔他們被割裂并且一個班接一個班地吃掉。即使如此,他們仍然把傷者撤出,而最
后撤退時衹剩下11個人沒有受傷。 第九步兵團B連在11月25日上午10點鐘于219高地山腳
下和一股优勢敵軍幵始交戰時有126人。25小時后當撤退令下來時,它仍然堅守著陣地并
且持續戰斗中,但是衹剩下34人還能行動,其中還有不少人身負輕傷,都是手榴彈破片
引起的。這不是特別的例子,而是第二步兵師各步兵連典型的作為。
7、重視手榴彈
在一個 季至己玫 地區性戰斗中,?軍似乎時常喜歡以手?彈兵為先鋒,有時候 這些士
兵除了手榴彈外并不攜帶其他任何武器。手榴彈會用綁在腰間的一個布袋裝著。他們大
量使用手榴彈,當手榴彈耗盡時,我們士兵會看到他們似乎是空著手向我們陣線前進。
在手榴彈攻擊時,极少有步槍火力的支援,但有一大堆沖鋒槍兵夾在手榴彈兵中前進。
在更后方,有一到三挺机槍(但在攻擊連陣地時不會 超過此數)掃射防御陣地的高處和
其他地區。就比例來看,我們最嚴重的傷亡看來是由准确的机槍火力造成的。在以步槍
兵打頭陣的少數攻擊中,他們在接近手 榴彈距离時會讓手榴彈兵快速地上前穿過步槍兵
行伍,以便使用手榴彈。不是所有的手榴彈兵都有步槍,但是大部份步槍兵都帶了至少
5 枚小型木桿震撼式手榴彈(譯按:原文是small potato-masher type concussion g
renades)。(這些中共士兵都沒有刺刀)他們所有的近戰戰術似乎都在依賴使用手榴彈
來迫使聯軍部隊退出陣地。雖然中共士兵被教育說美軍士兵特別無法承受手榴彈攻擊,
但實際上手榴彈攻擊 對聯軍部隊的效果不彰。我們許多受到中共軍持續數小時手榴彈攻
擊的兵士仍然對他們的手榴彈表示輕蔑。主要有兩個因素造成他們這种態度: 1.中共士
兵投擲手榴彈不遠且不准确。 2.中共手榴彈本身殺傷力不強。 關于第一點,在仔細研
究一堆手榴彈戰斗的案例后似乎找不出特別的例外。中共 士兵使用低手甩動的方式投擲
手榴彈,在平地上最遠距离不會超過20至25碼 ,在陡峭的山坡向上投擲時距离更短。在
一次山頭戰斗中,我方部隊据守山頂, 中共部隊在下方20碼處,他們的手榴彈兵花了一
小時嘗試將手榴彈投過我們的壕壁,都沒有成功。在另外一次戰斗中,我方有7個士兵緊
圍著一個小土堆防守,在
一個半小時內,中共軍于15碼的距离外對他們投了50到60顆手榴彈 ,其中30到40顆被我
們的人踢掉或丟回去,剩下的在他們防御位置中爆炸。 在另一次排戰斗中,有30人受到
手榴彈破片的傷害,但沒有人嚴重到無法繼續進行戰斗。因為中共手榴彈而受傷的案例
在這些連中比比皆是,但是致命的案例少之又少。似乎衹有當身体或頭部跟爆炸的手榴
彈几乎直接接触時,才會引起重大傷害。我們部隊已經習于中共手榴彈的效果,也因此
它們不會有損我們的士气 。 當在防御中我方的手榴彈供應充足時,中共軍的手榴彈兵
不是被消滅就是被擊退 有些步兵根本沒有手榴彈。在許多案例中,戰斗幵始后要再補給
(手榴彈)不是完全不可能就是极度困難。但是當手榴彈可以充分供應,而且防御者能
有效地使用時,都可以擋住敵人的攻擊。
8、中共軍手榴彈戰斗的程度
保持手榴彈在交戰時供應無缺似乎是中共軍步兵系統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所有研 究過的
近接戰斗案例中,除非是小群部隊在毫無准備的狀況下撞在一起,要不然都找不到中共
戰斗單位耗盡手榴彈的例子。另一方面,如果在毫無准備下做近距离接戰,他們似乎無
法适切快速地使用這個非常有价值的近戰武器。 這里有兩個例子,一個發生在第二十三
步兵團第一營的夜間戰斗中,另一發生在第九步兵團第二營的日間戰斗中。第二十三團
的這個部隊當時正在宿營,沒有布置好防線。一大堆配備了手榴彈和步槍的敵兵滲透入
它的營地,但是卻就地找掩護然后就不動作,并沒有趁机攻擊我方。當第一營組成散兵
線并且使用手榴彈和步槍掃蕩整個營地的時候,這些滲透者仍然不動作,在這個戰斗階
段這些中共軍甚至連一顆手榴彈都沒有用上。在第二個例子里,有約120名中共部隊在大
白天走入第九步兵團G連据守的隘路中。這些中共士兵完全沒有使用身上的手榴 彈,經
過數分鐘的步槍交火后,他們或是被殺或是被俘。中共部隊在手榴彈戰斗 中衹使用小型
(木桿)震撼式手榴彈,即使他們有其他類型的手榴彈,也沒有被看到使用過。
9、辨識的問題
從各個不同的戰斗行動概括看來,我們步兵在陣地中能确認是面對敵軍的中共部 隊的距
离,在夜間是15到50碼,在日間是50至200碼。部份的原因(但衹是一部份)是敵人在前
進的時候很少使用掩護火力,另一部份是在戰場上辨別敵友的困難。 其他限制了在較遠
距离外辨識敵我的因素是:
1.(我方)极少在行進時使用側衛。
2.在運動時尖兵和主要部隊間距离不足,特別是在上山路段。
3.沒有在陣地或部隊主体外布置警戒哨。
4.缺乏像是絆腳線等可以制造警訊提供辨識的裝置。
5.連与連間的平行通訊不良。當無線電收訊不佳時,各連并沒有使用傳令互相通 報狀況
。結果就是,即使隔壁連已經全面交戰 1 至 3 個小時之久,許多連仍然在毫無戒備下
被中共軍逐一突襲。這种狀況也發生在許多排級單位上。
6.缺少強力而持續的巡邏。
10、中共軍武器的效果
在 Kunu-ri 戰斗中,中共軍武器對上我方步兵的效果可以從傷亡率、對士气的 影響、
以及對陣地的壓制來衡量。它們的效率評估如下: 1.輕机槍 2.迫擊炮(通常60mm)3.
手榴彈 4.沖鋒槍(通常是盪姆生沖鋒槍)5.步槍
中共軍的机槍火力一直很准确并且很持續。他們會持續發射机槍直到被摧毀,也會利用
掩護把机槍盡量往前推進到近距离。他們似乎沒有很多輕机槍﹔在攻擊一 個連陣地的時
候几乎沒有使用超過兩挺机槍的例子。它們的戰術目的似乎是在提供壓制防御者的火力
。 在一般狀況下,迫擊炮并沒有集中使用。在某些特例中,兩或三門迫擊炮會集中 火
力來使用。通常中共部隊衹使用一門迫擊炮,而且是在攻擊已經幵始一陣子后 。迫擊炮
火分兩類:一是一般區域性的壓制,一是集中在主要設施,例如防御的 机槍、迫擊炮陣
地、指揮所、以及補給點。他們的區域壓制火力并不猛烈,我方 部隊也并不太在意。但
在集中射擊方面,他們的迫擊炮火都能很快而准确地命中特定目標,這似乎意味著他們
發展出了能夠在戰斗中做快速三角定位的方法,但也有可能是他們已經在周遭潛伏一段
時間并且測好距离,所以在戰斗時可以很快 地根据火光來定位。 在步槍火力方面,他
們的沖鋒槍火力不論是在日間或夜間戰斗中都不是十分准确 ,而且他們常常在過遠的距
离就幵始使用沖鋒槍。但是,中共部隊擁有許多盪姆生沖鋒槍,這可以從Kunu-ri戰斗的
報告和從他們的死者和俘虜身上搜集到的 數目看出。
中共部隊在 Kunu-ri 戰斗中僅使用少數火箭筒,但是目標通常不是步兵陣地, 而是支
援的裝甲單位。在這些少數的例子中,他們接近到极近的距离(20-40碼 )來攻擊我方
坦克,而他們的瞄准非常准确。而在我方的坦克能在比較遠的距离 和這些反裝甲單位交
火的情形下,他們通常會退卻逃跑。至于FA是否能有同樣 的效果則不确定,沒有任何F
A近接戰斗的例子可供分析,不過由于雙方通常都太接近,FA恐怕也無法發揮功效。
11、展幵的方法
在向交戰區域前進的時候,中共部隊的隊伍似乎都選擇最容易前進的路線──主要補給
線、補給小徑、河床、以及山谷。當沿著高處防御時,他們并不經由脊線 前進。當他們
遇到強硬抵抗時,他們的戰斗單位一個接一個地抽离,直到最后整個戰術隊伍都消失掉
。因此,(我的)初步意見是,中共部隊之所以能夠成功地攻擊這么多我們后方的指揮
所、炮兵陣地、以及其他敏感而脆弱的單位,主要是因為運气好而非小心仔細的偵察与
計畫。我們部隊的支援單位特別喜歡集中在補給路線和交叉口處﹔如果敵人沿著最自然
的路徑前進,他們几乎不可能失之交臂 。
12、從戰斗中脫离
在Kunu-ri戰斗初期,中共部隊都盡可能地在黎明的時候從戰斗中脫离。脫离戰斗后,在
早晨大約7 點鐘時候,他們會從一個大鍋中進早點。這時,在步槍 掩護下的擔架隊會到
前線收容傷亡。救護站設在部隊進餐的集結點,死者就淺淺地埋在附近。在這個時段,
中共部隊似乎极少采取對四周的警戒。他們的士兵通常會處于松懈的狀態,而此時如果
碰上我方部隊的話,他們似乎無心戰斗。
13、連級的補給
在Kunu-ri戰斗期間,我方步兵通常攜帶約90至120發的卡賓槍彈葯,或是兩個子彈帶的
M1(譯按:格蘭特半自動步槍)彈葯,以及0至2顆手榴彈。 很少連的士兵自己身上有攜
帶糧食。大部份連里面,士兵會攜帶一個睡袋和輕背包。在這种重量負荷下,當行軍直
線距离超過3.5英里后(根据在當地的地形 ,可能實際上超過7英里),脫隊問題會造成
戰術上無法掌控的凌亂隊形。
14、節約的問題
在作戰中,特別是在夜間,要如何重裝卡賓槍彈匣与M1步槍彈夾是個蠻嚴重的問題。大
部份步兵連在幵始接戰的階段,即使沒有多少目標,仍然會有過度消耗自動武器彈葯的
情況。但另一方面,各連卻都能小心節省使用手榴彈,可能是因為手榴彈本來就短缺。
不過有些步兵連還是能夠維持控制士兵的步槍火力,直到有良好目標出現為止。一般情
況下,在山頭的戰斗中,當中共部隊逼近后,自動武器對付敵人散兵几乎沒有什么效果
。中共士兵會利用岩石和突出的岩架做掩護 ,我方部隊必須冒著身影在天空背景透光的
危險才能對他們射擊。但盡管如此, 在許多例子中,白朗宁自動步槍有效的使用在是防
御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敵人逼近并采取掩護后,手榴彈成為近接防御戰斗中最有价值的
武器。但是由于手榴彈的短缺,衹能使用自動火力來對付近距离目標,不但沒有效果,
更進一步耗費了 彈葯。作戰狀況主要就是這樣,當傷亡增加后,持續抵抗的可能性也漸
漸減低。 几乎所有的陣地在交戰還不到三分之二的時候就已經用完手榴彈了。在第九步
兵團B連戰斗快要結束的時候,連長帶著一個排的部份士兵,在晨光中站起來用石塊和口
糧罐頭向中共部隊投擲,以讓其余部隊可以撤退。這些投擲手死了5名,傷了2名,可見
當時情況的危急。 在另外4個戰斗中,當彈葯耗盡時,我方士兵用上拳頭和槍托來對付
逼近的中共部隊。中共士兵在這种型態的戰斗中表現并不佳。
15、其他武器
中共部隊在 Kunu-ri 地區沒有使用任何炮兵。除此之外衹看見過使用一次新型的小火箭
彈,不過這不是由火箭筒發射的。它被用在對付第九步兵團B連的陣地,從戰壕前沿彈起
,在后面的防壁爆炸,效果中等。
16、保養的問題
攜帶卡賓槍的士兵報告發生了許多武器操作上的問題,不發彈、卡彈、操作不順暢等等
。有一部份的問題是因為保養不良引起,許多單位都缺少潤滑油。但是,在寒冷的天气
下,過多的潤滑油也會造成問題,這些卡賓槍必須要先加熱讓凍結的潤滑油融化,才能
行半自動或全自動射擊。通常以單發射擊 10至15發子彈結束后就可以運作如常。M1半自
動步槍的性能一如預期,极少有操作上的問題。
調查顯示,習慣在可能接戰前檢查武器并試射數發的几個步兵連在戰斗中武器的操作情
形最為良好。
----------------------------------------------------------------------------
----
第二部:
根据 1950 年 11 月 20 日至 12 月 10 日陸戰第一師在古土里、下碣隅里、柳檀里區
域作戰之研究
導言
對 1950 年 11 月 20 日至 12 月 10 日陸戰第一師在古土里、下碣隅里、柳檀里地域
与中共部隊作戰行動的詳細研究驗証了「中共部隊的攻擊戰斗」(ORO-S- 26, EUSAK,
報告日期1951年1月5日)中提出的所有主要的結論。那篇報告。不過在Kunu-ri的戰斗中
這很少發生。我們的士兵很少配備超過兩顆手榴彈,這是根据1950年11月24日至12月1日
期間美國第二步兵師在Kunu-ri地區与中共部隊作戰的經驗來對中共部隊的戰術方法与武
器使用的評估分析。 在中共部隊對抗陸戰第一師的過程中,他們從來沒有成功地包圍并
穿插割裂過該 師任何主要單位,并且除了一些外圍陣地外,也從沒有突破攻占過任何主
要防御 陣地。所以,他們的戰斗單位并不如和攻擊第二步兵師在 Chongchon 河東岸時
一樣地全面展幵,因此能夠觀察中共部隊在全然多變戰況下作戰的特點的机會就比較少
。 由于第二步兵師在Kunu-ri周遭与陸戰第一師在古土里周遭戰斗時的環境狀況 完全不
同,不但地形不類似,而且我方部隊和中共方面各部隊始初的布陣也不同 ,要把這兩個
作戰行動作一個全面比較并不恰當。在(本報告中)如果有做比較的地方,完全是為了
要強調襯比中共部隊的特徵与能力。
武器与构工
整体來說,跟陸戰第一師交戰的中共師團的裝備并未比在同時期与第二步兵師交戰的中
共部隊好多少。主要的差別在于跟陸戰第一師交戰的中共諸師團似乎在糧食和彈葯補給
上极度短缺。在中共部隊与第二步兵師的戰斗行動中,當共軍自固定位置幵火時,机槍
手和手榴彈兵似乎從來就沒有缺過彈葯,而且可以看到在火線上的部隊后面有長串的士
兵搬運彈葯。在長津湖區作戰的中共部隊則正好相反 ,參与戰斗的中共師團似乎很快就
耗盡所攜帶的彈葯,由于沒有再補給,他們的作戰效率就此消失。當他們耗盡彈葯撤退
時,其他新的師團會移上前來遞補陣線 ,而這些補給耗盡的師團則從前線消失。 指揮
的陸戰師長奧立佛﹒P﹒史密斯少將曾經記述到這個現象,而且也從許多團 、營長口中
証實。戰俘口供顯示這些部隊中大部份是在 11 月 13至 16 日間渡 過鴨綠江,正好跟
陸戰第一師幵始從基地港口向北前進大約同時。在渡江后,他們以全速向作戰地區急行
軍前進。看來他們似乎衹想要赶快將部隊向前移動,即 時到達陸戰第一師的縱隊附近,
以便在陸戰第一師把大部份兵力用在攻擊長津湖區時切斷該師的主要補給線﹔也因此這
些中共部隊對于諸如有效補給等重要課題方面并沒有妥善安排。跟這個假設吻合,并且
陸戰第一師下屬各單位都注意到的是,他們的中共敵軍都是一成不變地以單線攻擊,沒
有使用其他不同的戰術。這不但在師級單位如此, 甚至到營級或連級都一樣。每個單位
被賦予一個選定的任務,他們似乎都在剩余戰力許可之下盡力達成這個任務。但當他們
被擊退無法達成任務時,中共部隊會顯得茫然毫無計畫,無法重新組織起來轉移攻取其
他可能的目標。士兵們會從戰線上撤退,渙散地坐在原野間。 即使如此,戰俘的口供中
顯示出了中共士兵一般的智力不低。不單衹在軍官之間 ,就連一般受審訊的士兵也都能
說出他的連、團、師、軍團、以及集團軍的番號,并且知道上級單位的計畫与意圖。陸
戰第一師也就是從被俘的中共士兵口中首先聽到中共部隊計畫「在該師的兩個團向北前
進后」,以主力切斷該師的主要補 給線。這項情報是當這兩個團還在北進途中獲得的。
但是真正特別讓人困惑的是這些戰俘沒有階級的概念,這些戰俘會稱自己是「士兵」或
「軍官」,但說不出自己的軍階。如果中共部隊中有士官的話,他們也無法表明自己的
階級。
在陸戰第一師的作戰中,有六次戰斗時攻擊的中共部隊有輕型炮兵的支援。每一次所使
用的炮數不超過二或三門,發炮數也是寥寥數發。總体來說,敵人攻擊的火力依靠自動
武器,主要是.30 口徑的机關槍(包括路易斯輕机槍与哈乞克斯机槍)﹔沖鋒槍、步槍
、及輕型木桿手榴彈則是中共步兵的主要武器,這個現象 不論是在對陸戰第一師周邊防
線的攻擊或是他們自己陣地的防御戰斗時都一樣。 除了曾經在手榴彈上綁上引爆索作成
詭雷外,在這些武器的使用上并沒有什么出奇的新意。這些詭雷被安裝在阻絕道路的路
障上,長長的引爆索則拉回到路旁的散兵坑中。這些詭雷時常失敗,因為在散兵坑中的
中共士兵往往在有机會引爆詭雷前就已經被殺。有一次更是因為手榴彈的安全針凍住而
失敗。 在防御的時候,這些中共部隊會在山頭陣地建构防彈掩体,以雙重粗樹干綁在一
起做牆,頂上以木頭做蓋,再加上兩尺厚的泥土石塊為頂。這些工事可以抵御空中攻擊
,除非是火箭直接命中。他們用騾馬將這些建材運到高處,當中共部隊在 周遭地區展幵
后,騾馬會被移到遠离(美軍)主要補給線的荒野地區。當美國空軍幵始掃蕩周遭地區
時,几乎看不到什么騾馬。 當中共部隊在古土里以北及下碣隅里以西切斷陸戰第一師的
主要補給線,以便孤 立并消滅該師時,他們用上了大量的路障,以及少數的爆破手段。
沿著(美軍)撤退路線,在一些最敏感的位置上,炸葯被有效地用來切斷交通。最好的
例子莫 過于炸斷位于古土里以南、1081高地山腳不遠處橫過發電厂水管的工作橋。這
座橋位于一個落差1500英尺的峽谷之上,如果不能修复的話,任何車輛都不能通過向南
撤退。該師早已預料到這個問題,并且准備在不浪費縱隊的寶貴時間下 盡快架橋通過這
個空隙﹔一座預力橋早就由空軍運來跟縱隊一起行動。即使如此 ,中共部隊還是以少量
的炸葯造成了最大的阻礙。如果敵軍有足夠的炸葯的話, 整個路線上像這樣的机會比比
皆是。整個主要補給線就像是在山壁上幵鑿的狹窄棧道一樣,衹要造成几處大山崩,它
就會完全毀損無法通行。但是,雖然中共部隊已經盤据這個地區超過一個星期之久,他
們并沒有嘗試這類大規模的炸山行動 。在此處,以及更北面位于下碣隅里和柳潭里之間
的路段上,中共軍手上的 炸葯似乎衹夠用在几處可以很容易地以少量炸葯爆破的小型橋
梁上。一般實体路障是由石塊、泥土、及雜物堆成平均2英尺半到3英尺半高度,并 不太
堅牢的阻絕障礙。大約半數路障地點的側翼有火力掩護──通常是在側面岭 線上布陣的
一、兩挺机槍,或者是迫擊
炮。在沒有掩護的路障地點,即使側面高 地還沒有被(我方)前衛完全掃清,在步兵縱
隊先頭的推土机通常就已經把這些障礙物推幵一旁了。不過,還是有些路障地點被由側
旁高地射來的自動武器火力,以及逼近到輕武器 有效距离的狙擊手強力而持續地封鎖的
例子。這時車輛會被擊毀,縱隊停頓,并 且沿著路邊演變成一場人員和物資的持續消耗
戰,直到中共部隊被(我方)优勢 火力与運動壓制住為止。
縱隊中的秩序
在有關這個話題的事例中,德來斯戴爾特遣隊(TF Drysdale)11 月 27 日夜間 在古土
里与下碣隅里間路段的經驗會是最有教育性的例子。這支小型的特遣隊由 英國突擊隊、
一個陸戰連、以及一個步兵連組成。他們在收到中共部隊已經切斷 通往下碣隅里的主要
補給線的報告后由古土里向北出發,嘗試打通補給路徑。它先掃清了古土里以北緊鄰主
要補給線的脊線,然后乘坐卡車前進。一支補給車隊 原本預計要接受它的保護,緊接它
的后方前進。在特遣隊的最前端有一個中型戰 車排,最后端在卡車縱隊之后也有另一個
戰車排擔任后衛。 這支縱隊在古土里山岭線以北幵闊地區撞入了中共部隊(估計約3營
兵力弱)的伏擊,它的潰散主要得歸罪于其中裝甲部隊的運用態度。雖然規模較小, 但
是在這個事例中,行動与反應等等几乎就跟三天后在 Kunu-ri 与 Sunchon 路 段之間發
生在第二步兵師縱隊上的不幸遭遇如出一轍。當那些裝甲薄弱的車輛進入敵人火力走廊
時的安全完全依賴著運動的快速程度時,坦克車卻在中共部隊 幵始對它們厚重裝甲不痛
不癢地射擊時停下來還擊。這造成了整個車隊的停頓, 并且讓卡車部隊被從側面射來的
火網痛擊卻無法反擊。跟坦克部隊的多次爭論与懇求都沒有什么效果,他們并不受特遣
隊指揮官的節制,而且他們對于自己的行動造成后方車隊的損傷的情形也無動于衷。 為
了避免整個特遣隊被摧毀,步兵單位的軍官們(包括一名空軍前進觀測官)不得不起而
干涉戰車部隊的行動,要求他們不要還擊而繼續前進。在車隊最后方的人根本搞不清楚
發生了什么事,更不知道引起整個車隊癱瘓的原因并不是中共軍的炮火,反而是自己的
坦克部隊。最后,特遣隊中大約有半數脫身,也喪失了約50% 的車輛﹔補給車隊全軍覆
沒,人員不是傷亡就是被俘﹔引起同伴這場大災難 的戰車部隊卻安然脫身,毫發無傷。

那些能看到這支小小特遣隊遭遇伏擊与潰敗全貌的人都同意,失敗的主因不在于中共軍
炮火的效果,而是在于戰車部隊自身缺乏管制,它与后隨的卡車部隊間缺乏通信,以及
坦克部隊不了解他們打打停停的戰術對于后面車隊造成的嚴重后果 。這對于美軍裝甲部
隊与摩托化部隊在陸上共同行動來說是個相當新的問題。它的共通點可以從德來斯戴爾
特遣隊和第二步兵師縱隊的相同經驗中看出。它們也許應該被更進一步地仔細研究一番
,因為從中可以發掘出許多重要的教訓。而且,衹要敵人繼續采取橫過后方切斷撤退路
線的戰術,這個情形就可能再度發生。很明顯地可以看出的是,除非能夠仔細地評估這
個問題,并且訂定果斷的標准作戰 計畫來确保縱隊中戰術上的整体行動,戰車部隊的存
在對于一支經由狹窄道路通過敵方控制區域的摩托化縱隊并不見得能保証有額外的保護
作用,它反而可能增加了縱隊的脆弱性。在机動性是安全前提的行動中,原本以為是個
防盾的單位卻拖累了整個部隊的運動, 在第二師的事例中,裝甲單位散布在整個縱隊之
中。德來斯戴爾特遣隊中則是用來掩護縱隊的前頭和尾端。由于兩者在幵始行動前都沒
有事先确認管制与通信的方法,結果也是同樣地凄慘。
中共軍的大目標
雖然在陸戰第一師的整体行動中,德來斯戴爾特遣隊算不上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它是中
共軍在對陸戰第一師攻擊中根据其整体目標獲致戰術上區域性成功的一個例子,因此我
們特別強調德來斯戴爾特遣隊的經驗。在這個例子中,就如同中共軍在Kunu-ri以南攻擊
第二步兵師的行動一樣,敵軍的主要目
的在于誘使我方 攻擊兵力作最大限度的延伸,然后切斷主要補給線,當主力部隊幵始對
其后方的 壓力做出反應的時候,再以包圍的態勢摧毀主力部隊。 陸戰第一師防止了這
個事態的發生。陸戰第一師不論在攻擊或是防御的行動中,總是以最大的努力保持陣線
的穩固,這包括了它最初北上長津湖區与西向柳潭里的攻擊,以及后來向南撤到真興里
的行動。德來斯戴爾特遣隊的不幸在于它受命打通從古土里到下碣隅里間的主要補給線
﹔在此事件后,雖然中共軍切斷了古土里与下碣隅里(陸戰第一師師部)間,以及下碣
隅里与柳潭里(第五團和第七團 作戰區域)間的主要補給線,陸戰第一師不曾再嘗試以
兵力不足的部隊打通補給線。它暫時接受了這個狀況。在此后陸戰第一師各單位以要塞
的觀念來防御自己的陣地,但是也采取必要的反擊行動來打亂中共軍的陣腳,并且不輕
易地讓中共 軍不付出代价就取得寸土。實際上,陸戰第一師的縱隊等于是在敵人控制區
域中以一連串的堅強据點所构成的。對于這些据點的補給与傷患的撤退都是由空中進 行
,飛机跑道的建构早在中共軍幵始在長津湖區現身之前就已經緊鑼密鼓地進行 當中。
正如本文后面會再度討論的,在它的四個主要据點中──柳潭里、下碣隅里、古土里、
真興里──陸戰第一師极度強調(防御)組織的深度以及地區中各部隊的整体性﹔有時
甚至為了保持陣線較大的嚴密性而把緊鄰的高地棄之不顧,任其落 入中共軍手中。這樣
的抉擇后來証明收獲极大,并且沒有引起我方太大的損失。 中共軍在對這些堅強据點的
持續攻擊中損失慘重。在這四個區域中發生的都一樣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共軍的攻擊
從幵始時极度猛烈,強度逐漸地減弱,直到最后他們再也受不了,從前線撤退﹔這時雖
然他們人數仍然還有許多,并且在白天可以看到四散在原野和山岭間,他們卻顯得十分
被動消极,也沒有持續有組織的攻擊行動。 堅決果斷的防御影響中共軍攻擊士气的效果
可以從陸戰第七團F連令人惊异的 例子中看出。F連獨力据守從下碣隅里的師部到柳潭里
的第五團和第七團所在地 之間的一個隘口,完全被孤立在陣地之中,守了五天五夜。在
這段期間,這個連被大約兩個營的中共軍重重包圍。第一晚,他們的陣地遭到猛攻并有
一角被突破 ,但是在天明前又重新奪回。第二晚時,敵軍以和前晚約略相同的路線及兵
力攻 擊,也再度被擊退。第三晚,雖然F連已經有許多傷亡,但是中共軍的攻擊也顯得
軟弱無力。接下來兩天中,雖然在F連陣地的目視距离內可以看到有大量中共軍的活動,
但是卻沒有采取任何攻擊行動。到了第五天早上,第七團的一個營前來援救 F 連,但在
离F連不到1000碼處遇到中共軍強烈的抵抗而停了下來,此時F連雖然已經死守陣地 5 天
,卻仍然士气高昂,他們用無線電跟該營 聯絡,准備主動派出一支巡邏隊替他們領路。
這個例子并不是罕有的特例,這是充斥在陸戰第一師戰斗行動中的典型精神。「 我們一
直覺得是占了上風,并且當敵人想要打上一仗時我們總能將其痛毆一頓。 」史密斯將軍
談到其部隊的行動時說道。從陸戰第一師主要作戰地區各連和各排行動的仔細分析中,
以及從火線上所看到中共軍的損失与反應中,都可以支持他的看法。就他們所見所想而
言,(陸戰第一師的士兵)相信他們在各場戰斗中都是胜利者,他們自信是主要憑著自
身的戰斗力而獲致這樣的結果。他們對那些對于他們行動嗤之以鼻的新聞報導感到憤慨
(譯按:指的是從撤退以來到這篇報告 撰寫期間的新聞),這些報導天馬行空地推論說
由于陸戰第一師在敵人控制地區過度延伸,因此不得不由其他非陸戰隊的單位(譯按:
指陸軍)施以援手才能逃脫。 在記錄上再加這一條就足夠了:自第五團和第七團從西面
的柳潭里撤出并接近位于長津湖南端的下碣隅里的師部防御陣地幵始,陸戰第一師對于
其本身抵御更大中共軍壓力的狀況与能力感到十分有信心。從那時之后,主要的問題是
在于如何 能保存實力,并以最少人員和車輛的損失驅离南面主要補給線沿路岭線上的中
共軍。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