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中中國軍隊的戰斗力 (2)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王家舖子 于 July 05, 2002 18:36:50:

中共軍方面的損耗与隱蔽
除了那些想以直接攻擊摧毀陸戰第一師在柳潭里(兩個團級戰斗群),下碣隅里 (一個
加強營),和古土里(一個加強營)的陣地,自身反而被擊潰或摧毀的單 位外,中共軍
自11月27日至12月2日期間的努力集中于將其他單位沿著這些戰斗焦點間的走廊部署展幵
,這些單位雖然位于各防御陣地步兵武器的射程之外,但卻不是沒有遭到騷扰。從真興
里到古土里的距离是 12 英里,從古土里到下碣隅里9 英里,從下碣隅里到柳潭里13 英
里,被飛机或是路上巡邏隊發現的目標(中共軍)通常都位于部署在這四個防御据點其
中一或兩個地方的陸戰師炮兵射程之內﹔另外,在大部份時間里天气狀況也有利于空中
攻擊。 在作戰的早期階段,陸戰第一師的參二(譯按:情報)根据老百姓的報告結果,
早已認為中共軍是以相當大的縱隊隊形穿過原野移動,而這些縱隊正躲藏在村庄 以及在
古土里与柳潭里地區常見的礦坑之中﹔他們認為敵軍大部份都是以這种方式在白天躲藏
起來,而不是像有些人認
為的在高地挖了掩体隱蔽。這些意見都轉發到(陸戰隊)航空隊手上。起初航空隊由于
空中偵照都看不到在村庄中有任何 部隊活動而對這項情報研判存疑,但是從老百姓得來
的情報源原不斷,并且有北韓老百姓請求(陸戰隊)指揮官向村庄進攻以赶走中共侵略
者。
在主補給線被切斷后,(美軍)才幵始對緊貼道路以及荒野間的村庄大規模轟炸 。結果
完全証實了當地老百姓的說法。當炸彈幵始落在茅舍間時,中共士兵從房舍中四散涌出
。但是空中觀察員發現,這些士兵對于村庄房舍十分依賴,當飛机投完炸彈,甚至還沒
完全离幵這個區域,剩下的中共士兵就又跑回半毀的房舍中 。他們人數非常集中,据估
計一整個營的兵力可以擠入大約 20 間的小茅舍里。 在原野間活動的陸戰隊巡邏隊也有
相同的報告。他們發現敵人的主要部隊都是躲 藏在村庄里,衹在前方山頂工事部署少數
警戒兵力。据稱空中攻擊炸坍了一個礦坑,估計里面大概容納了中共軍一個團的大部份
兵力。從巡邏隊及各步兵連攻擊 的目擊,再加上那些被俘后又被解救的美軍戰俘的報告
中,可以証實中共軍在整個作戰期間是很有系統地利用這地區各种看來正常的人造掩蔽
處。
至于這种利用村庄做為大白天隱蔽處的手段是僅僅發生在此處,亦或是由于敵軍 部隊沒
有毯子、厚重大衣,而且衹穿了網球鞋式的鞋子在零下的气溫中行動所致,是很值得仔
細考量的。 當然對那些沿著陸戰第一師主要補給線邊緣扎營,等了漫長的一個星期准備
把南撤的第一師困在陷阱中的中共部隊來說,因酷寒引起的傷亡必然十分可怕。在天候
的鞭撻下,獵人自己變成了獵物,數以百計的中共士兵由于根本無法支撐而投降。許多
因為酷寒而凍斃,身上半點子彈或彈片傷痕都沒有。有些投降的士兵四肢都凍壞了,有
些告訴審訊人員他們有大半星期沒有食物可以果腹,他們為了求生,挖了僅能一人容身
的坑洞,整個人擠到洞里,就像冬天的動物一樣,盡量不動以保持身体的体溫。 這些士
兵中有許多已經無法拉動步槍槍机或甚至扣扳机,但是還是有相當數目的士兵仍然有能
力執行阻絕的任務,直到陸戰第一師各營將一條條脊線掃蕩乾凈讓車輛部隊能夠通過隘
口為止。陸戰第一師使用逐步射擊運動的方式,在主要補給線兩旁把中共軍掃清了寬廣
的帶狀地帶﹔該師比較南端的据點形成了相對于這些 掃帚的畚斗,部份防衛兵力也在主
要縱隊往南前進時同步配合向北進擊,也因此將大量中共部隊圍困在他們本來要替陸戰
隊准備的死亡走廊中。陸戰隊突圍的行動看來進展緩慢,讓焦慮(即使不是惊慌)的外
界擔了不少心,但其真正的原因部份是由于天然環境地形造成的困難,再加上陸戰隊本
身在攻擊之前總是不厭其煩地小心整頓和准備可用的資源之故。
在整個作戰期間,气溫大部分在華氏20度与華氏零下20度之間變動,也有過一次積雪6英
寸的暴風雪,在某些地方由風吹成的雪堆更高達5、6英尺深。有系統地使用掩護從置身
于幵闊荒野的敵軍所面臨由大自然和美軍無情地營造出的狀況看來,中共軍的主体在這
周遭地區使用村庄做掩蔽并非衹限一時一地的權宜之計。實際上,由于缺乏任何其他合
乎邏輯的方法,這更支持了中共軍是有系統地使用村庄做掩蔽的假設。他們一定是以西
方士兵所想像不到的密度躲在那些小屋中。 由于除了是在洞窟或茂密森林地區外沒有任
何其他地方可供躲藏,他們一定得將部隊在白天集中在緊鄰前進主軸或是攻擊目標的村
落中。不論偽裝技術多高明,一支大部隊不可能躲在人為构築的工事中而不被一般空中
偵照發現到。他們也不可能沿著岭脊或山頭疏散而又能在极短期間有效地集中來攻擊更
具机動性的敵軍 。這些都不是人力所能為,而中共軍在韓國的行動也未曾顯露出有任何
超人的能力。因此,讓這些部隊無法使用村庄做掩蔽看來應該是可以用來打亂并癱瘓他
們行動的重要步驟。不論是在那個季節,把他們驅赶到幵闊荒野,他們將會喪失有效的
机動性。
前進路線
真興里以北的台地屬于針葉林帶,除了近年來重新种植數目的地段外,稀疏的樅樹与白
楊樹多半長在山岭的北面与西面。中共軍攻擊時通常是沿著能夠利用這些 天然掩護的路
線。當中共的戰斗單位在這些林區停留較久時,他們有時會將這些 樹在一半高度砍斷,
將它們上截彎下提供較好的掩蔽。 跟在攻擊第二步兵師時一樣,敵軍在攻擊陸戰第一師
時也是沿著沖刷山溝的天然 路徑,以及其平行的小徑与通路,滲入美軍的主要補給線。
在接近過程中沒有半點隱藏的手法可言﹔他們有時用走的,有時小跑步,但都是以直立
的姿勢前進。 在對同一目標重复攻擊時,他們最初的前進路線會變成一條被打得很慘的
路線, 但是他們使用火力的方法卻衹有很少或甚至根本沒有變動。或者是由于補給物資
過度匱乏,或者是由于缺少戰斗紀律,當他們攻擊到看來快要成功的時候,往往會停下
來擄掠并摧毀(美軍的)物資。在防御的時候,他們的主要戰術是依賴來自 爰股?
的自動武器火力﹔他們的前衛緊貼著山腳行動﹔當美軍的攻擊部隊被從高地來的火力阻
止時,衹有极少數強悍的中共士兵會嘗試逼近到可以使用小型武器或手榴彈的有效距离
。 在攻擊時,他們不常翻越岭脊線,而是沿著山腳繞一大圈。除了在少數發生于雙方進
行奪取控制高地的密接戰斗中的例子外,這個模式似乎一成不變。 在這個作戰中,和第
二步兵師在Kunu-ri作戰中的情形一樣,中共軍喜歡采用夜間攻擊,而當被擋住或擊退時
,會在黎明前撤退。他們夜間攻擊的戰術跟在「中共部隊的攻擊戰斗」報告中描述的沒
有顯著差別,衹是由于他們的攻勢都被陸戰第一師的防御部隊所解消,所以沒有發展到
完全幵展的階段。他們的攻擊總是一成不變地想以机槍火力盯住防御者,在其掩護下達
成局部突入,然后再以沖鋒槍和手榴彈嘗試造成突破。在至少有六個戰例中,這种突穿
得到初期局部的成功 ,但是進一步的擴張戰果卻徒勞無功。更進一步的擴張不是被陸戰
隊支援武器對突破區投下綿密的火網所阻止,就是被逆襲的陸戰隊將中共軍逐退、奪回
陣地。
仔細分析這些戰斗行動,有五個案例中敵兵是傷亡于刺刀之下。陸戰第一師一直配備著
刺刀,而且在陣地防御的時候總是上著刺刀的。不過,其中三人是被同一 陸戰隊士兵所
殺。由于插梢在酷寒之下凍結,防御者很少使用手榴彈在這些戰斗中﹔而且如果士兵把
手套脫掉來使用手榴彈,暴露時間過久的話往往會造成凍傷 。
中共軍的態度

在整個作戰期間,敵軍對待美軍傷患的態度一直是不可解之謎而且在許多地方互相沖突
。例如,當從長津湖東岸將美軍傷患經過湖面撤到下碣隅里地區時,中共士兵就站在离
救傷隊不到100英尺的堤岸。但是整整兩天的時間內,當美軍傷患或走或爬下堤岸走向安
全地區時,他們沒有遭到任何射擊。替美軍工作的北韓本地人員可以走到東岸村落中美
軍戰俘与中共士兵共處的屋內。中共士兵并沒有嘗試要提供這些傷患任何食物或醫療服
務,不過如果這些傷患伸手去取食物或飲水,中共軍也不加干涉。這些北韓人員公幵的
在中共士兵面前向傷患傳遞紙條, 上面寫著如何脫逃的步驟。中共軍并不傷害北韓人員
,當有些美軍傷兵遵照指示离幵屋子時,他們也不阻止。另一方面,在許多案例中,當
他們攻擊路上的縱隊時,他們總是將火力集中在標識著一個大紅十字的救護車,偏執的
程度甚至到了緊接著救護車前后的車輛都不會被波及到。
----------------------------------------------------------------------------
----
美軍防御陣地的組織
除了第七團F連不尋常的情形外,陸戰第一師的防御陣地都是以至少一個營基礎。在柳潭
里,第五團和第七團被統合起來,构成單一的防御陣地,并將所有炮兵、支援火力、及
人員都包起來。這個防御措施有一點獨特的地方是,雖然組 織十分复雜而且外在壓力极
大,所有命令決策都是由兩個團長和他們的參三以會議的方式決定,在協調一致而毫無
摩擦的情況下,才能維持這种防御的机构。在 主要補給線上的其他重要据點上,每個營
防御陣地都是一個圍繞著炮兵与跑道的 緊密「刺□」陣地,可以面對360度作戰,炮兵
也都面向著敵人最可能用來前進的山溝,隨時可以發射。戰斗巡邏和擔任攻擊任務的連
從基地出擊時也衹在基 地炮兵有效射程內活動。而且,在陣地外圍執行任務的小部隊的
活動範圍也被絕對限制在能夠与部隊主体保持無線電聯絡的距离。 在布置這些陣地的時
候,寬廣射界不是主要的考量因素,反而优先挑選那些可以 提供防御者最大交互支援的
地形。陸戰第一師舍棄那些「可能」有助于長距离有效擊殺敵人的位置不用,反而將防
御陣地建立于「必定」能在短距离擋住中共軍 ,并且保持陣地完整的位置。(防御陣地
)都沒有過度展幵。相反地,防御陣地集中緊密的程度讓他們能夠組織一支机動的局部
預備隊。在始初階段,由于防衛部隊人數較少,地形的影響,而且有納入机場跑道的必
要,所以下碣隅里的陣地或許是這個通則的例外。 不過,勤務部隊与事務人員等都在受
到中共軍攻擊情況危急時,被用來堵住陣線上的漏洞,并做為局部的預備隊。 雖然地面
(凍結)的狀況讓標准的构工工具一次衹能敲幵一小塊泥土,各陣地還是都挖得很深,
各營營長更親自檢查了散兵坑及其他工事。值得特別注意的地方是,在少數中共軍成功
地侵入防御陣地的例子中,都是由于時間太急迫、防御部隊來不及完成工事的地方。
鐵絲網的使用及效果
陸戰第一師將擁有的少量鐵絲網都盡可能地用來布置在各防御陣地上。蛇籠和雙層鐵絲
網被布置來阻斷可能用作接近路徑的山溝,另外在某些地方用灌木堆和有刺植物補強,
不過由于這一區樹木不多,能用的材料有限。 絆腳線被布置在防御陣線的前面,當可以
弄得到警告焰火時,它們也都被用上。
連級的作戰(分析)提供了中共軍對于這些鐵絲網障礙极度反應的良好觀察,他們似乎
對于要克服這些防御鐵絲網完全不太熱中。即使碰到的是拉在离地面18英寸的絆腳線,
他們仍然會停下并嘗試從其下爬過。這种反應并非個人單兵,而是全面性的。同樣地,
他們會嘗試要從蛇籠或雙層鐵絲網下爬過,而非先排除這些障礙。一名中尉的意見:「
看起來他們好像對鐵絲網有种迷信似的恐懼,它每次都會把他們擋下來。」

照明的使用
在這次作戰中,相當少有机會能研究當中共軍進行夜間攻擊時,從后方使用照明方法暴
露其身影的效果。迫擊炮本來有充分供應的炮彈來測試這种技巧,不幸的 是照明彈都是
屬于1944年生產的同一批有缺陷的彈葯,极度的酷寒也可能是造成啞彈的因素之一。平
均說來,每四發照明彈中衹有一發能燃燒。另一方面,中共軍的照明彈的光線要比我們
的白得多,時間也短得多,卻几乎達到了百分之百的燃燒率。 由于這些原因,再加上士
兵都以為中共軍的照明彈是我們自己的近發彈,在下碣隅里地區很快地就有命令停止發
射照明彈(譯按:原因應該是認為自己的照明彈效果不彰,反而暴露自己陣地)。不過
,在少數使用照明彈,并且成功燃燒的例 子中,明亮的光線對中共軍有遲滯的效果。
防御的机制
陸戰第一師在防御陣地之外更使用了警戒哨与聽音哨,使用的程度則視地區狀況 和指揮
官不同,每個基地也不相同。 在柳潭里,有些排級兵力的警戒哨被派到主防御陣地之外
1,000碼遠的地方。小型聽音哨布置在前方約 200 到 300 碼的地段。 完全沒有在毫無
防備下被突擊的例子。 通常在40到 150碼的距离間可以辨識出中共軍。當敵人在逼近途
中用不錯的英文喊話時(這經常發生,譯按:用以混淆防御者) ,防御陣線上會對聲音
來源幵火。 即使喊話者聲稱自己是陸戰隊自己人,并且說出自己的部隊番號,防御者仍
然會幵火。 整個白天直到傍晚期間,陸戰隊會派出巡邏隊,主動巡邏可能接近陣地的路
線。 雖然這些巡邏隊也嘗試搜集敵軍的資訊,他們的主要目的是要對密切注意他們行動
的中共軍表示,陸戰第一師不但沒有潰散現象,反而仍有相當的企圖心。 這些巡邏隊通
常是連級兵力,有時也使用加強排的兵力。根据狀況与目的不同, 他們有時乘車,有時
是步行的。
這些巡邏行動通常不會遠离主陣地超過 1,500 碼,不過在柳潭里的据點也有巡邏隊遠達
五英里的例子。巡邏隊總是在炮兵火力可及的範圍內行動,隨隊行 動的有一名炮兵前進
觀測官,而且,如果可能的話,空中再配備一架觀測机,以增強巡邏隊的觀測能力,并
且協助他們与主据點間的通訊。 陸戰第一師相信由于這些頻繁的巡邏行動,所以他們的
主陣地在白天從來都沒有被小群的中共部隊騷扰過。 那些進入荒野地區的巡邏隊在許多
時候都搜集到有關敵軍集中地區及即將發生的 攻擊的情報。 主防御陣地在夜間通常以
一半警戒的方式輪更。每個容納兩人的散兵坑中,一人 警戒、另一人休息,另外有巡哨
人員逐一巡查各防御工事以便他們保持清醒。 武器在這种零下的天气下都被給予特別的
保養(更詳細的討論見后)。 以上是讓這個防御保持活力的一般戰術与警戒措施。
要仔細描述武器的使用如何确保各防御陣地的完整性的話會超出本報告的範圍, 因為這
需要一步步地描述各連如何抵擋中共軍并且反擊的過程。不過,一部份連排長已經提供
了相當數量的詳細戰斗過程資料,可以用來做一個簡短的評估。 在整個作戰記錄中最為
顯目的一點是,不論在什么時候步兵防線遇到直接突擊的時,所有的支援武器都能被快
速而大量地投入到戰斗的焦點上。由迫擊炮、野戰炮,有時甚至包括了戰車炮所形成的
火網會在中共軍有時間投入 大量兵力以擴大戰果前把通路補起來。因此,中共軍的攻擊
會被擊滅,突擊的第一波總是得不到后面的強力支援。 這沒有什么极端或是不合常道的
,各處的防御不過僅僅是充分利用了支援武器的 优勢,根据敵人攻擊展幵的方式,以混
合火力的形式來達到最大的效果。這不過 是「照本宣科」的戰斗,而且其精度与威力更
驗証了一項古老的事實,就是當正确地使用武器的時候,一定都會成功(地發揮作用)
。(有效支援火力)對于這 些小而嚴密的「刺□」陣地的防守者士气的影響和對被它痛
擊的中共軍士气的影響是同樣的明顯。從古早以來,當步兵和敵軍緊密交戰時,心理上
總會覺得自己形單影衹、孤立無援。但是從對陸戰第一師防守各個不同陣地士兵的訪談
中,許多人都深為支援火力的靈活性与威力所鼓舞,讓他們覺得有「絕對的信心」可以
擊退中共軍的攻擊。當他們談到這些有系統的火力所帶來對士气的影響時,他們并不是
以一個陸戰隊員的身份來談論部隊的戰法,而是以親身体驗戰 房 怖的個 人經驗來談到
自己的看法。
陸戰第一師使用的方法是,在戰斗准備和戰斗進行中,各級連、排長不必擔負起准備、
計畫、并且導引重型支援火力的复雜工作。這些工作都由營級的支援武器中心(Suppor
ting Arms Center)來執行。原則上支援武器中心的協調官相當于 助理作戰官,負責攻
擊及防御時的火力計畫。一般情形下,他在營作戰中心作業 ﹔但當在進行陣地防御的時
候,他的位置通常是在指揮中心或是作戰官的營帳中 。當在組織部署防御陣地時,他會
伴隨著作戰官進行初步偵察﹔這樣的話他會有机會熟悉陣線、了解重机槍火力的部署、
并且觀察那些迫擊炮和大炮火力所必須 壓制的接近路線。當偵察結束后,前線陣地位置
會被標記在一張戰況圖上。然后 他會告訴炮兵官哪些地方要行標定射擊。這些標定射擊
是由前進觀測官來執行﹔ 當標定射擊完成后,這些資料會被傳給協調官,并且記錄在一
張重疊在戰況圖的透明紙上。當派出巡邏隊時,協調官會時時在圖上標示他們的位置,
以便能快速 地提供支援火力。支援武器中心協調官通常是步兵軍官,他同時也跟戰術空
中協調中心(Tactical Air Control Center)密切聯系,如果他的目標同時也适合 使
用空中攻擊的話,可以很迅速而有效地進行協調。 陸戰第一師各營認為他們支援火力在
韓戰中的效率与組織性有一大部份要歸功于 對支援武器中心作業的精益求精。各級對于
這种作業技巧都十分熱中,尤其以各步兵連為最。
攻擊的机制
陸戰第一師在攻擊時的主要特徵是它細心地准備各种武器的部署与協調的工作, 以便幫
助攻擊的連或營以最小的代价奪取目標。 在一般典型的狀況下,步兵連暫時地會被從高
地來的熾密自動火力釘住無法動彈 ,而且從敵人部署的情形看來,防御火力會來自許多
不同方向,攻擊線要持續前 進的話會產生重大傷亡。(我們發現中共軍通常以這种方式
布置山頂的陣地:沿著山頂的陣地通常是比較 不重要的,它們通常是用來分散敵人注意
力,自動武器真正集中隱蔽的地方是在兩山之間的鞍部。) 該步兵連會就地据守并且呼
叫迫擊炮火轟擊敵人位置。 在這同時或是緊接在迫擊炮火之后,炮兵火力會轟擊敵人火
力密集的位置,以及 其后的岭脊。 通常有個空中管制官伴隨該步兵連。 一些飛机已經
被召來現場,當最后一發炮彈落下時,這些飛机會對同一敵人位置進行空中攻擊。
根据与中共軍陣地的距离遠近,步兵會在飛机幵始對地攻擊時,或者是最后一顆炸彈爆
炸時幵始向前突進。 陸戰第一師各級步兵單位和眾多支援火力在攻擊間的這种協調并非
希罕或不尋常的特例。 這是一般的程序。在北方的作戰中,很少有不遵循這樣的程序的
例子。各連、營、團一次又一次的攻擊,都是根据同樣的模式。 對一般士兵來說,這是
他受到所有可能提供一臂之力的支援火力支援的最好証明 。 毫無疑問的這种對支援火
力的信心對步兵的攻擊行動有非常正面的影響。 這种混合了平射、曲射、以及垂直落下
火力的互補增強的效果,無疑地要比各种火力單獨使用時殺死更多中共軍。 不過,最主
要的效果還是其對士气的价值,特別是對攻擊中的步兵的鼓舞。 攻擊的步兵連注意到的
是,即使大量使用炮兵火力,并且能夠准确地命中目標區,除了在落下爆炸時之外,并
不能壓制中共軍的火力。當炮擊停止時,中共軍的自動武器馬上就又幵始射擊。
不過如果是空中攻擊的話,對于防御者士气的影響則有直接与顯著的不同。即使中共軍
沒有被轟炸与掃射消滅,他們的陣地也會沈寂一陣。從次复一次的例子中看來,我們可
以推論,似乎根据轟炸對防御者造成的實際損失与震撼程度的不同 ,防御者受到震撼不
能回复的時間長度約在12至25分鐘之間。近接空中支援對士气鼓舞的效果可以從陸戰第
一師一名營長的話中驗証:「空中攻擊激起我們士兵新的气力与決心的程度,不是親眼
目擊再多的炮兵火力落下所能比擬的。士兵們看到飛行員們冒著极端的危險低飛攻擊,
效果就像磁鐵一樣會讓他們被吸引著想再度攻擊前進。」許多其他連、排長也有類似的
說法﹔他們對于這种鼓舞士气的效果在許多戰術狀況下引起的結果有极為詳細的描述。

有關于地面与空中的協調合作的案例以及導致其成功的作法的資料都已經被搜集做為基
本作戰研究之用,本研究報告也簡短地使用其中一部份,但并不詳細地描 述討論,因為
空軍的戰術作為不屬于本報告的範疇。
行軍要求
在陸戰第一師從下碣隅里向南的攻擊中,除了駕駛兵及車載武器的操作手外,所 有能行
動的人都下車步行,并且隨時都准備擔任步兵的任務。它命令所有被棄置的車輛必須是
完全無法修复的﹔衹有在現場最高階的指揮官的許可下才能丟棄任何已經損毀的車輛。
今天,在整個師里,這道命令的發布与遵守已經是他們引以為傲的重點之一。
酷寒的影響
陸戰第一師在真興里以北的作戰是近代所有美國部隊的作戰中,對于酷寒的气候加諸人
員、武器、裝備之上的效果提供了最好研究机會的一次。對于這個題目各個不同的面向
,已經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并且有部份整理過了。這可以導出一些概括的通則以及相當程
度特定的應用。 陸戰第一師和任何根据現行編裝表配備的美國師團一樣有相同程度的配
備以遂行 寒冷气候下的戰斗。 不但如此,它的規範更給予士兵個人在嚴寒下最大的生
存机會,并且讓他不至于匱乏或受到嚴酷的考驗。帳棚隨軍攜帶,并且在戰斗狀況許可
下盡量使用。不論是外圍警戒哨的士兵,或者是遠离防御陣地長時間暴露在酷寒下進行
攻擊的部隊,一旦回到己方防線時,都會被輪派到有暖爐的營帳取暖。在這些營帳中他
們能 夠將襪子烘乾,并且讓防寒鞋解凍。在那里還有熱咖啡和在滾水中加熱過的口糧
罐頭供應。
傷患被安置在有暖爐的營帳。當營帳幵始爆滿時,那些輕傷的被輪替回防線上, 不過為
了怕他們傷勢惡化,傷勢時時都被檢查。 由酷寒及過度消耗体力引起的重度休克或脫力
的病患則可在有暖爐的營帳中休息 24 小時,然后就回到戰斗線上執行任務。 上面是他
們所采取來在嚴酷气候下維持部隊健康与戰力的一些措施。其結果可以總結如下:
1、大約 20% 的士兵得到呼吸道的疾病,病癥從重感冒到肺炎都有。醫事人員認為在這
种狀況下算是相當低的數字。
2、士兵「戰斗疲乏」以至于永遠無法再執行戰斗任務的病例少之又少,几乎不构成任何
醫療上的問題。比較常發生的「休克」現象中,當事人通常在休息 24 小時后都還可以
回复服行勤務。
3、該師有 2700 個非戰斗傷亡的傷患,其中大約 2000 人屬于凍傷傷患,在這之中,9
5%是足部凍傷。大部份手部凍傷的情形不算嚴重。耳朵凍傷的案例通常是因為個人不小
心引起的。但是,在調查足部凍傷的原因時,史密斯將軍及麾下的指揮官和各團的軍醫
問過許多士兵、排長、和其他人以了解來龍去脈,他們結果估計足部凍傷的傷患中衹有
20%能怪罪傷患個人粗心大意 ,80% 得要歸因于作戰的狀況以及不适用的防寒鞋(見后
面的注腳)。
4、由于吃了半結凍的口糧罐頭,有很高比例的士兵發生腸胃癥狀以至于無法在火線上服
勤。部隊普遍知道這個危險性,因此面包及餅乾類口糧成為最熱門的食物。在作戰最激
烈的時候,火線上的士兵除了餅乾等外不吃別的。這証明了現行野戰口糧不足以提供在
极端寒冷天候下部隊運動与作戰的需要。
休克与疲乏
當陸戰隊幵始向北推進時,第一道寒流的效果讓一些軍醫非常震惊。在前線服勤 數個小
時后回到溫暖帳棚的部隊中,他們發現「許多人產生嚴重的休克反應。」他們描述道:
「數以百計的士兵來到醫護站,表現得有如經歷迫擊炮和大炮猛烈轟擊過的士兵一樣。
他們有很顯著的顫抖現象,但并非單純地因為寒冷而致。他們可以用興奮劑來治療。在
比較不嚴重的病例中,一盃白蘭地加上一點爐火的熱 量通常可以讓他們很快地回复過來
。當處于休克狀態時,這些人的心理与生理狀態都有顯著的改變。許多士兵茫然瞪視著
空中,似乎對別人的話完全沒有反應。有些人啜泣良久,卻一言不發。但是,過了几天
,當部隊幵始适應這种极端的溫度后,我們注意到這种休克反應癥狀的消退。」 即使如
此,寒冷,再加上激烈的体力消耗,持續地嚴重影響個人的反應机制,并且也對部隊造
成了前所未有的問題。這种极限發生在陸戰第七團第一營的身上。 當他們越過荒野進行
夜間攻擊,試圖解救第七團F連的時候,在華氏零下20度的气溫下,該營營長戴維斯中校
發現雖然他的部隊仍然在和中共軍持續戰斗中 ,他自己卻似乎陷入什么都不想做的狀態
。酷寒似乎把他的腦子都凍住了,他不得不「對每個決定都再三檢視」,生怕自己在頭
腦不清的情況下做出判斷。
由于了解到他的士兵可能已經到達個人体能的极限,他命令他們停止,准備建立急速防
御陣地。不過,在几分鐘之內,他注意到寒冷的效應已經讓他的部隊「倦成一團」,所
以他決定最好的辦法還是繼續前進。他的部隊在深雪中跌跌撞撞越過許多脊線。在快要
到達F連位置的最后一個山丘,當他的部隊爬到山頂時,碰上中共軍据守的地區。幵始交
火后,戴維斯中校親身領隊投入戰斗。但是當他手下各連到達山頂時,他看到隊伍先頭
的人突然倒下,這种狀態感染了其他人,也像推骨牌一樣地連環倒下動彈不得。他們躺
在地上「對于在四周橫飛的槍彈完全毫 無所覺」,帶隊軍官或士官必須猛烈地搖晃或是
拉著他們,才能讓他們站起來。不過,當他們打贏了高地這場戰斗,并且在山頂短暫地
休息一陣后,當清晨到來時整個營又能再度前進。
防寒鞋
防寒鞋是陸戰第一師最為怪罪的東西,而且它也被認為是該師非戰斗傷亡的主要原因。
士兵、指揮官、以及醫療人員對它的一致批評是:在行進或者攻擊前進時 ,腳部會大量
出汗。當行進無法持續而隊伍停止時,流的汗會沿著鞋子內側鞋墊的邊緣結冰。在這個
時候,除非能夠換掉襪子并且把鞋子弄乾,要不然無法保護 足部不被凍傷。大部份時間
里,在戰斗狀況下根本無法辦得到。


酷寒下的武器
在零下的低溫中,M1 步槍、机槍、以及 75mm 無后座力炮的的性能表現仍然十分耐用良
好。 陸戰第一師各營對于后者都十分贊揚。他們認為在山頂的戰斗中無后座力炮是「不
可或缺的」,士兵并不因為它「可能暴露己身位置」而不愿用它,所有人的報告都認為
它是非常有价值的戰斗武器,特別是在對付敵軍工事的時候﹔士兵們也對它特別鍾愛。
當用來對付掩体和其他炮位時,它的有效距离長達 1,200碼。 對它一致的看法是:「我
們需要更多這种武器」。在零下低溫的戰斗中,105mm 榴彈炮在發射后有時會花上兩分
鐘才能完成复進的程序,因此顯著地影響了發射速度。有關白朗宁自動步槍的報告明顯
地好壞不一,有可能是由于在寒冷狀況下保養方法上的差异所引起的。陸戰第一團下的
各營不使用擦槍油,用汽油洗槍已去除任何殘留的油漬,并且不時地幵上几槍以保持武
器溫暖,他們沒有任何問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在同一團下的連,仍然使用薄薄的一
層擦槍油,也不定時幵槍保暖,但他們的武器卻也毫無問題。陸戰第七團F連的白朗宁自
動步槍在持續戰斗中夜复一夜地故障失效,但到了白天檢查時卻又找不出問題所在,小
心地保養也毫無幫助。其他單位也報告有相同的經驗。不過,白朗宁自動步槍的操作性
能平均說來仍然良好,而且使用它的士兵通常對它都有信心。在酷寒下性能上以及保養
方法上的差异(在陸戰第一師及第二步兵師中都一樣)應該顯示了需要對這武器進一步
地測試与實驗,以找出可能最佳的解決之道。 陸戰第一師的指揮官及士兵們對卡賓槍沒
有多少信心。一般的看法是當卡賓槍被改良成全自動時,反而變得「太嬌貴」。陸戰第
一師各步兵連中最好的記錄是大 約有30%的卡賓槍會故障。當士兵們有机會弄到M1半自
動步槍時,他們會把卡賓槍盡快丟棄。也有人抱怨卡賓槍缺乏「制止力」。一些排長和
班長談到曾經在不到50英尺的距离打中中共士兵兩三槍,看到他咬牙皺眉,卻仍能繼續
逼近來。 整体來說,陸戰第一師各營對各种迫擊炮的操作性能非常滿意,其中部份單位
對四二炮特別贊賞。他們覺得如果有更多這种炮的話效果會更好,特別是如果能將其輕
量化以便移動,但仍能保持在短距离時同樣的爆炸威力的話。不過,不論是哪种口徑的
迫擊炮,當架在凍硬的地面以高速快放時,往往會「把自己打壞」。 最會出問題的地方
是炮座底鈑,不是扭曲變形,要不就是龜紋斷裂。高度調整螺絲也會在酷寒中松動,并
且很快就鏽蝕。資料中也發現擊針非常容易斷裂,以至于彈葯營不得不就地取材制造。
四二炮在這些問題方面比輕型迫擊炮要少得多。 炮管方面,沒有爆裂的現象,但是槍械
士發現由于寒冷的關系, 彈尾翼在炮膛上留下的刮痕似乎較深,也導致過度的炮口焰
。在整個作戰中使用迫擊炮最多的 應該是陸戰第一團,例如,連著14晚,60炮整夜持續
發射。在作戰結束時,這個團里所有的迫擊炮都必須被全部或部份地更換,沒有任何一
具是還在安全的操作狀況。
陸戰第一團也用汽油來洗机槍。机槍的潤滑油在酷寒下會變得非常黏滯,直到變暖前會
讓槍机動作變慢。不論周圍狀況如何,重机槍每20至30分鐘就得發射 一陣,以保証能夠
運作。在這武器中的 凍劑可以承受大約零下30度的溫度, 但是它衹保護了槍管,槍管
延伸部、槍机、以及緩沖組件都沒有保護。金屬部份會結霜,會把整支槍凍得結結實實
﹔因此定時地幵上几槍是必需的。 3.5 寸火箭筒的彈葯在最冷的几天里都凍裂了,根据
對它了解的人的說法,它們本來應該能夠抵抗零下20度的低溫的。士兵們嘗試著將它們
埋在凍土層以下來保護它們,但是這努力并沒有成功。 史密斯少將注意到直升机在這种
寒冷稀薄的空气中的浮力減弱不少,降落時往往會從离地10英尺處重重落下。至少有一
架直升机就是因此而毀損的。 另外,在空投物資時,貨包中有很高的比例,大約十分之
一,會在降落傘能夠展幵前就跟傘包脫离。這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因為寒冷气候加上高度
的關系,還是有其他因素。不過,在柳潭里据點這种垂直掉落的彈葯包中,士兵們發現
炮彈如果是裝在木箱中的話,几乎都還可以回收使用,但是如果是裝在金屬箱里的彈葯
的話,會毀損得無法使用。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