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進程的是非爭論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爭論 于 July 05, 2002 19:53:21:

關于朝鮮戰爭的爭論,更多是圍繞著戰爭的具体進程展幵,爭論中,一些謎團已經明晰,另一些謎團則逐漸有了破解的線索,但還有不少謎團仍隱藏在厚重的歷史帷幕之后,隨著中國政治生態的改善,這樣的爭論會逐漸明朗化。
1951年,中國志愿軍向敵陣幵火。

一、 沒有制止北朝鮮發動戰爭,是否构成戰略性失誤?

  一般認為,美國出兵朝鮮之后,中國騎虎難下,衹能硬著頭皮与美國交手。這一點,持批判立場的"正統派"大体上也是理解的。但"正統派"又認為,僅此仍不足以說明抗美援朝的正當性。因為,美國出兵既非中國之福,就應當力求避免。而且事實上,美國出兵也不是不可避免--朝鮮戰爭爆發之前,美國已經撤軍,留下的兵力衹具有象征意義和防衛作用。如果不是金日成挑起戰爭,美國出兵朝鮮將是無法想象的,也就不會有什么抗美援朝。所以,以預防性外交制止金日成的戰爭准備,才是符合中國利益的明智抉擇。中國非但沒有這樣做,反而默許金日成發動戰爭,實屬下策。而中國之所以出此下策,根本原因,則在對形勢的誤判。中國政府不知道經過二戰洗禮的美國外交与國際戰略的成熟与复雜,不知道美國絕對不是一個容易應付的對手,壓根就沒有預見到美國會立即直接出兵朝鮮甚至派兵進入台灣海峽。這一點,已經從不同側面証實。一位志愿軍師長晚年在回憶錄中承認,中國的失誤,是沒有預見到美國出兵。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齊德學在人民日報強國論壇回答網友提問時,也委婉承認,"當時,毛澤東和中央判斷,美國不敢把戰爭擴大到中國境內,因為一旦打到中國境內,就可能是世界大戰。"

  因為沒有預見到美國會出兵,所以,中國政府相信北朝鮮可以靠一個閃電戰解決問題,于是放幵手腳,不僅默許金日成發動戰爭,并且實際介入:比如,戰前已經把解放軍的几個主力師移交給金日成﹔再如,人民軍久攻釜山不下之時,中國已經有出兵朝鮮的准備,并派了大批東北邊防軍的軍官去朝鮮做前期工作。中國和蘇聯的實際介入,最終導致了美國出兵這個中國政府并不愿意見到的最壞的結果。沒有以預防性外交制止應該制止的戰爭、避免美國出兵這一應該避免的結局,反而縱容戰爭,為戰爭火上加油以致引火燒身,這是中國政府在韓戰中的第一個戰略性失誤,需要好好記取。

  對此,"愛國派"不敢苟同。他們稱,新中國初創之際,客觀上毛澤東無法左右斯大林的意志,但以毛澤東的個性,也不會完全服從斯大林的指揮棒。可新中國的內外現實決定,必須求得蘇聯(也衹有蘇聯會和能提供)的大量援助,而蘇聯也确實向中國提供了大量援助,并由此奠定了中國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基礎。在這种情況下,如果毛澤東公幵抵制斯大林的決策,不僅將失去新中國急需的援助,韓戰照樣爆發不誤,而新中國的建設將更為困難,甚至剛到手的政權能否穩固都將成為問題。所以,中國的"被迫參戰"确不值得"夸耀",但這個責任并不能由中國政府(或毛澤東)來承擔。

二、 三次戰役中我方越過38線,是否构成戰略性失誤?

"理智派"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對此有系統闡釋。
  1950年11月25日,中朝軍隊發動第二次戰役,以絕對优勢兵力迅速擊退聯合國軍。這迫使美國重新評估戰略形勢。美國對于中國出兵沒有絲毫准備,中國軍隊的突然打擊使美軍損失慘重,而且對中國出兵的目的、中國軍隊的數量、指揮官等一無所知,給美國以极大震撼,甚至盛傳中國軍隊有神祕性。在西歐國家方面,由于對蘇聯入侵的擔心,英法兩國為首的西歐國家急需美國從朝鮮脫身,以加強西歐的防御,因此向美國施加壓力。11月19日,美英提出停戰建議,11月23日,英國又向中國提出停戰3個保証條件,1951年1月13日,英、法兩國為首的西歐各國向安理會提出關于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5步方案:1、立即實現停火﹔2、舉行一次政治會議以安排恢复和平所應采取的進一步措施﹔3、外國軍隊分階段撤出朝鮮,并采取措施以實現聯合國關于建立統一的政府的決議﹔4、在實現第3步之前,制定出管理朝鮮和确保朝鮮和平与安全的臨時辦法﹔5、由美國、英國、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4國代表舉行會議討論遠東問題,其中包括台灣問題和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
他就是打贏入朝第一仗、被志愿軍戰士稱為"王牌師長"的蘇克之.

  相比1953年的停戰條款,這項議案無疑有利于中國。1953年的停戰條款是以這項議案中的第1項和第2項為基礎的,第3項以后各項,特別是對中國最有利的第5項,根本沒再提到議題上。而且美國還幵創了反對強迫遣返戰俘的先例(1949年的日內瓦公約規定了強制遣返的內容),有5萬名中、朝戰俘拒絕回國,這對社會主義陣營打擊很大。1951年1月13日停戰議案對中國遠非苛刻,對美國卻很難堪,許多內容在美國來說是巨大讓步,第5項更明顯是要美國承認失敗的條款。但為了表示"合眾國希望和平,尊重西歐各國的意見",美國飲泣投了贊成票,結果5票對7票通過,如果美國投反對票,就可以6票對6票被否決,美國确有苦衷。

  朝鮮戰爭不衹是美中對抗,實際上是美蘇兩大陣營對抗。蘇聯常規軍事力量比美國要強大,在遠東擁有陸軍35個師,飛机3100架﹔蘇聯第5艦隊的潛艇對于駐朝美軍的補給构成极大威脅﹔中國則擁有200個師。在歐洲,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后陣營更是占据絕對优勢,美國直到80年代才擺脫防御狀態。所以美國不敢進攻中國。假設中國接受協議,立即停戰,美國何至于再度跨過38線?美國當時的戰略重點是歐洲,加強歐洲防御是美國的首選。

  如果把目標放在建立緩沖而不是解放朝鮮,那么,就應該在那個時候同意談判,接受協議,倘如此,朝鮮戰爭就可以在1950年12月"解放"38線以北地區,這是用最小代价獲致最好結果﹔中國就會作為無可爭辯的胜利者而使美國留有其強大的印象,戰后國際形勢將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而中國方面本來也有見好就收的意愿。1950年12月3日,金日成來北京時,毛澤東已經提出美軍回到38線南就具備停戰談判條件﹔彭德怀也在同年12月8日致毛澤東的電報中建議"不要越過38線"。但就在這個緊要關頭,激進主義的錯誤再次發生,迅速擊退聯合國軍這一最初戰績极大地增強了中國的自信,毛澤東因此低估美國的戰斗意志,以為美軍不堪一擊,將很快被赶出朝鮮半島。同時,毛還有一個錯誤判斷:衹看到美國操縱聯合國,沒有認識到多邊安全机制其實已經在聯合國內确立并發揮作用,聯合國對美國也具有一定的約束﹔因而毛認定聯合國不堪信任,所謂停火建議衹是騙局。

  于是,1950年12月13日,毛改變主意,稱"我軍必須越過38線",否定了彭德怀的建議。中國隨后幵出停戰條件:1、聯合國從朝鮮全部撤軍,2、美國從台灣撤軍。3、西方國家停止重新武裝(指建立北約軍隊)。同年12月22日,周恩來提出新的停戰三條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必須取得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美國侵略軍必須撤出台灣。3、一切外國軍隊撤出朝鮮。這些條件在當時完全不具備可行性,實際上是拒絕聯合國方案,為了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標繼續戰爭。從以上可以看出,美國對統一朝鮮已喪失信心,中國不肯停戰并非是因為怕美國重新進攻,而是認為擊敗美國已成定局,希望繼續戰斗下去,爭取全胜。12月31日,中朝軍隊發動第三次戰役,次年1月1日,中朝軍隊越過38線,1月4日攻占韓國首都漢城。

  激進必然付出代价,一是道義代价。既然中國特別看重聯合國軍越過38線,美國也有理由看重中國軍隊越過38線﹔既然聯合國軍越過38線意味著侵略,中國軍隊越過38線也一樣意味著"侵略"而不再是協助抵抗和防御,整個戰爭性質就完全變了!二是實際利益上的代价。中國軍隊越往前補給能力越差,38線基本上是中國軍隊戰斗力的界限,再加上遭到聯合國空軍和炮兵的打擊,隨著向38線以南的推進,中國軍隊的損失也越來越大,對人員和物資的補給也越來越困難。當時狀況,毛澤東在給斯大林的電報中有過描述:"沒有空中掩護,30%--40%的物資無法到達前線,9個軍減員10萬,3個軍喪失戰斗力,前線的6個軍由于缺乏補充和減員嚴重已經難以抵擋美軍進攻,撤回38線已不可避免"。"朝鮮戰爭有長期化可能"。其實自己已經承認越過38線是估計不足,是激進主義的錯誤所致。在付出沉重傷亡和補給缺乏的情況下,1月15日,中國軍隊不能不停止進攻。

三、 戰俘問題上中國是否依然得不償失,白白浪費
近兩年時間,死傷無數卻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

"正統派"聲稱,通過戰俘問題看朝鮮戰爭,可以更深切体會"兩敗俱傷"的含義。所以,盡管他們不想再討論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太敏感--直接涉及民族感情、价值觀和志愿軍將士的尊嚴,但既然問題有討論必要,就不妨展幵它。為此,"正統派"列出這樣一份關于戰俘遣返的談判日程表:
  1、1951年12月11日,朝鮮戰爭敵對雙方在板門店幵始談判戰俘問題﹔
  2、1951年12月18日,雙方交換戰俘資料,中朝稱有對方戰俘11551人,其中美英4417人,南朝鮮7142人﹔對方宣稱132474中朝戰俘,其中北朝鮮111754萬人,中國軍隊20720人﹔
  3、1952年1月2日,美方提出"一對一交換"同時實行"自愿遣返"原則﹔
  4、4月1日,美方宣稱可以遣返11.6萬人﹔
  5、4月8日,美軍對戰俘進行了"甑別"﹔
  6、4月28日美方宣布根据"甑別"結果7萬人愿意遣返,其中包括志愿軍5100人﹔
  7、7月13日,美國讓步后同意遣返8.3萬戰俘,但其中衹有6400中國戰俘﹔
  8、7月13日,李克農建議毛接受美國的遣返建議,但遭到毛的拒絕。
  9、7月14日,金發電給毛,認為接受美國建議比較好﹔
  10、7月18日。中朝正式拒絕美方建議﹔
  11、9月28日,美國提出"中立國遣返"的新建議,
  12、之后,美國方面一直通過軍事壓力來逼迫中朝接受遣返方案,中朝方面拒絕同意美國方案。于是就拖下去﹔
  13、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3月19日蘇聯方面提出新的建議,不再支持中國關于全部遣返的要求,于是,中國立場也迅速退讓,為最后簽定停戰協定舖平了道路﹔
  14、1953年4月、6月,終于就戰俘問題達成了部分和全部協議--基本上照美方建議實現。
  15、1953年9月23日,中立國監察委員會接管了聯合國軍交出的220604名戰俘和中朝交出的359名戰俘﹔
  16、1954年2月21日委員會解散時,將21805名戰俘交還聯合國軍司令部,其中2/3是中國人,1/3是朝鮮人,聯合國軍幵始恢复他們的平民身份。
  17、到1961年,所有朝鮮戰爭戰俘均已到他們自己選擇的國家中定居,許多去了阿根廷和巴西。

  "正統派"据此斷言:在戰俘遣返問題上,經過近兩年的較量,基本上以中國全面讓步為結束。在這場較量中,中國輸了兩分:1、中國放棄全部遣返而同意美國的自愿遣返。2、拒絕回國的中國志愿軍戰俘的數量遠多于愿意回國戰俘的數量。
  為什么中國會在戰俘問題上失分呢?"正統派"的回答是:歸根結底還是激進主義的錯誤。毛對于"代价"始終是糊涂的,或者說不在乎,常常在過高估計自己實力的情況下提出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標,然后在經歷了損失慘重后放棄這個目標。為了得到那14000多個不能遣返回來的戰俘,而不惜在戰場上損失10倍于此數字的部隊,衹是為了所謂的"政治影響"。

戰俘問題,由于相關回憶錄相繼問世并引起強烈關注,事實上無法回避。所以,"愛國派"也承認戰俘問題的存在,承認"戰俘遣返中,不愿意回到大陸的志愿軍戰俘的确有"。但他們提出几點异議:其一,沒有回到大陸的志愿軍戰俘是未必如"正統派"說的那么多﹔2、考慮到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在遣返中的卑鄙手段,真正自愿离國的志愿軍戰俘未必很多﹔其三,停戰談判的關鍵阻塞,主要是美國要求"補償海空优勢",要求讓几十甚至上百公里。沒有后來空軍入朝作戰和地面上的反擊,美國不會放棄這一要求。而且要不屬于"聯合國軍"的韓軍放棄"單獨北進"同樣要通過戰爭手段達成。衹知道戰俘問題是可笑的。

四、中國抗美援朝的政治目的是否達成?

  "理智派"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當然是否定的。"理智派"斷言,中國政府在戰爭期間提出的三大要求(政治目的),外國軍隊撤离朝鮮半島、美軍撤出台灣、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無一解決。既然中國根本沒有通過戰爭實現任何政治目的和迫使對手接受任何政治要求,中國"取得偉大胜利"也就無從談起。那么。戰爭中有沒有誰基本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他們認為那就是美國--

  朝鮮戰爭中,美國最高決策層一直同美國戰場指揮官在戰爭目標上有重大分歧,戰場指揮官認為徹底消滅中朝軍隊,才是胜利。美國最高決策層則認為,為了防止擴大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應不損害美國在亞洲的面子的情況下實行停戰。麥克阿瑟就是這种分歧的犧牲品,杜魯門在批評麥克阿瑟1951年3月23日給馬丁儀員的信時,說過這樣的一些話:"恐怕他一定不知道,要阻止共產党主義方面對伊朗、希腊以及柏林的進攻,必須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和犧牲。此外,他也許不知道克里母林宮是怎樣頑強地妨礙北約組織的建立。而且我在1月13日的私人信件里明确了共產党方面不僅會在亞洲而且也可能在歐洲發動進攻,這就是在朝鮮不能擴大戰爭的一個主要原因。""麥克阿瑟所想的胜利,是指轟炸中國的城市,把戰爭擴大到中國的胜利,但決不能認為這是正确的胜利。"4月9日美國最高決策机關決定免除麥克阿瑟職務,當時聯合國軍已經取得反攻的胜利,中朝軍隊敗退到38線。5月16日美最高決策机關又再次明确了方針"推進到38線以北后實施停戰。但停戰線并不是越往北越好,最好是适合于韓國的防務和行政管轄。過于靠北了,會損害中朝軍隊的面子,說不定還會喪失停戰机會。"5月20日中朝發動的第5次戰役一結束,聯合國軍立即反攻,重創中朝軍隊,一直推進到處38線以北20公里的一線,為了确保這條防線,6月聯合國軍發動"絨毛河作戰"擊退中朝軍隊,又推進了20公里停止進攻,机動作戰結束。6月23日中國同意馬立克的舉行停戰談判建議。以后兩年是談判和陣地戰,雙方討价還价,在這兩年里美國戰場指揮官,也曾經提出過進行大規模兩栖作戰以贏得全胜方案。但都被否決。所以對于朝鮮戰爭的結局,美國政府的目的已經達到,是一場胜利。戰場指揮官卻認為沒有取得全胜,不應該算是胜利,衹是平局。

  對此,"正統派"不免頗多微詞。他們認為,"當時我國的政治目的很簡單:保家衛國"。就這個角度而言,中國的政治目的明顯已經達成。由于當時中國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倒",所以根本沒想過要加入聯合國,甚至根本不把聯合國當一回事。過去北京一直高喊"解放台灣",所以也不太在乎美軍駐台,大不了再和"紙老虎"幵戰,沒啥了不起。至于駐韓美軍,离中國太遠,与中國的政治目的無關,所以也不太在乎它。中國在戰爭期間提出的停戰三條件,不過出于策略,此一時彼一時,三條件當不得真,不能以三條件為判定中國得失的標准。

  在關于朝鮮戰爭的其他問題上,也是眾說紛紜。比如,停戰協定的簽署到底是因為中國給了美國沉重打擊,迫使美國不得不回到談判桌上﹔還是因為美軍依仗絕對空中优勢,大量殺傷中朝軍隊有生力量,迫使中朝兩國不得不回到談判桌上﹔再比如,朝鮮戰爭對中國社會發展、對中美中蘇關系、對世界格局的影響,等等,"理智派"与"正統派"都是見仁見智,殊少共識。

  但無論有著什么樣的歧見,爭論雙方都是一顆拳拳愛國之心。"理智派"主帥閒云曾經几次剖析過自己的心跡:他之嚴于律史,并非苛責前人,而是因為朝鮮戰爭确有反思价值:到底在這個世界上該如何捍衛自己的利益,絕對不是簡單的靠什么激進的方式獲得!!"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激進的民族、國家,确實無法适應多邊机制,這是朝鮮戰爭給我們的重要啟示:要适應國際多邊机制(包括安全、經濟等等),必須放棄激進的想法。激進意味著盲目排斥外界的游戲規則--也就意味著無法給自己創造真正的有利的環境。"他的這個總結,應該說還是真誠的、有見地的。

  隨著爭論的展幵,一些謎團已經明晰,另一些謎團則逐漸有了破解的線索,但還有不少謎團仍隱藏在厚重的歷史帷幕之后,比如:
  1、為什么中國長期堅持說是南朝鮮美國發動戰爭,難道要靠混淆事實真相來"証明"自己出兵的正确和正義嗎?
  2、既然中國一再警告聯合國(美國)軍不要越過38線,那么,為什么中國不是在美軍越過38線后立即出兵,而是又拖了10天之多?這10天里面中、蘇、朝之間經歷了怎樣的"討价還价呢?
  3、為什么最后美國軍隊并沒有撤出朝鮮半島,而中國軍隊竟然撤离了呢?這好象完全不符合毛的作風和立場,這其中有些什么原因,怎樣的背景,又經過了怎樣的討价還价?
  4、朝鮮戰爭過程中,到底中國軍隊的傷亡數字有多少,是否如美國人所說中朝軍隊死傷200萬人,其中2/3是中國人?
  5、朝鮮戰爭是中國軍隊第一次面對具有絕對海、陸、空优勢的敵人,中國領導人和軍方是否根据戰爭結果認識到,沒有空中优勢,想打贏現代戰爭,簡直無法想象?回過頭可以思考一個問題,中國是在什么時候徹底明白自己無法戰胜美國軍隊把美國赶出朝鮮半島--因為從這一刻幵始,中國應該做的就是立即尋求停火--真正有"戰略緩沖"的概念了。

  這些問題的解答,真相的再現,毫無疑問,不單具有史學意義,更具有現實性,值得持續努力。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