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司令部的"神經中樞"--中央司令部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魏岳江 于 July 05, 2002 20:19:10:


  日前,美國正式宣布在其原有歐洲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南方司令部、
聯合司令部和中央司令部的基礎上,又設立了本土北方防御司令部,其目的是
防止和打擊恐怖主義。除上述几大司令部之外,還有作為沒有特定責任對象地
區的聯合軍隊,其下有負責戰略核武器的戰略空軍司令部、從事軍事衛星等的
航天司令部、特种兵作戰司令部和運輸司令部。其中,中央司令部是美軍戰略
司令部的"神經中樞",是美國強權政治的重要工具。

  一、中央司令部的歷史沿革和轄區範圍

  中央司令部誕生于1983年,總部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坦帕附近麥克迪爾
空軍基地,現任司令弗蘭克斯上將,正式編制參謀人員1050名,轄有中央陸
軍司令部、中央空軍司令部、中央海軍司令部、中央陸戰隊司令部,下級聯合
司令部有中央特种作戰司令部和中東聯合特遣部隊司令部。

  中央司令部的前身是1980年設置的"聯合靈活反應机動部隊",它是以1979
年的伊朗革命和蘇聯進攻阿富汗為契机而設立的。中央司令部在美軍的戰斗序
列中有著极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它的設立和長期存在,完全是美國推行全球霸
權主義的需要。中央司令部全權負責在美國本土以外、從中亞巴基斯坦到北非
阿爾及利亞的廣大地區的作戰行動指揮。1991年的海灣戰爭、1993年美國在
索馬里的維和行動,都是由中央司令部一手導演的"好戲"。此次,阿富汗正好
在中央司令部的戰區管轄範圍內,擔負反恐使命順理成章。從這种意義上講,
在阿富汗的軍事作戰可以說是它的本職工作。

  中央司令部所屬軍隊的歷史講述了它的由來,即它"所管轄的地區是位于
世界的中央地區,在歐洲司令部和太平洋司令部轄區之間"。轄區是以巴基斯
坦為東端的中東大部分地區和東北非部分地區,包括非洲好望角、中亞和中亞
非等20多個國家。隨著美軍全球反恐怖戰略的施行,中央司令部的轄區範圍
將進一步擴大,主要包括北非、紅海、阿拉伯半島、大部分中東地區、海灣以
及部分南亞和中亞地區、阿拉伯海、印度洋西北部,區內國家北起中亞的哈薩
克,南至北非的蘇丹,總計有25個國家,這當中包括被怀疑与美國紐約和華
盛頓遭恐怖分子攻擊事件有關的阿富汗,此外還包括伊朗、蘇丹、伊拉克、也
門等。 其實,中央司令部之所以深受美國政府重視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全世界
70%石油來自于其轄區內的波斯灣兩側,而石油一直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命脈,
然而,這個地區卻又是動蕩不安,恐怖分子活躍,中央司令部的責任重大不言
可喻。


  二、中央司令部平時就是一個"空殼子",沒有作戰實体,而在戰時則權力
增大

  中央司令部指揮在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在平時,中央司令部其實就是一
個"空殼子",并不擁有作戰部隊,衹是管轄一些后勤單位。然而,一旦幵戰,
美國五角大樓就要從部署于全球的150萬美軍中抽調作戰部隊,划歸中央司令
部指揮,馬上成為作戰實体,戰爭机器便全速運轉起來。平時,中央司令部本
身并沒有戰斗人員,而是在戰時由其管轄的陸海空軍和海軍陸戰隊各軍种的中
央司令部具体負責組織指揮戰斗任務,包括美國陸軍中央司令部、美國海軍中
央司令部、美國空軍中央司令部、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央司令部,外加美軍特种
作戰中央司令部。

  中央司令部指揮中心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通訊指揮設施、指揮与控制系
統、衛星設備、實時錄像和電子郵件,有4個巨大的電視屏幕可供現任司令-托
米﹒弗蘭克斯將軍和他的下屬對戰爭實施全時空、全天候監控,通過衛星聯
系、中繼、實況錄像設備等手段,可以實時了解戰況。但是,即使是在這個戒
備森嚴的作戰指揮中心,任何人也不得公幵談論屬于高度保密範圍的特別軍事
行動。作戰指揮中心的多數參謀人員每個班次工作12小時,每周工作6天甚至
7天,几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中央司令部可說是自越戰以來,在美國戰略司令部中最具大規模實戰經驗
的指揮作戰單位。中央司令部在1998年8月20日曾空襲并摧毀位于阿富汗和蘇
丹境內的恐怖分子訓練營地。在此次對阿富汗的作戰中,中央司令部所指揮的
部隊主要是海空軍力量,地面部隊衹有部署在烏茲別克斯坦的美軍第10山地
師和特种部隊。大量的攻擊行動還是由印度洋的4個航空母艦的艦載飛机和分
布在海灣、印度洋迪亞戈島以及美國本土基地的空軍飛机完成。

  三、中央司令部在戰爭中一舉成名的"兩位將軍",導演了高技術條件下局
部戰爭話劇

  一是代號"沙漠風暴"-施瓦茨科普夫將軍。施瓦茨科普夫于1934年8月22日
出生,1956年考入西點軍校,歷任排、連、營、旅、師指揮官,其間他曾先
后進入美陸軍步兵學校、美陸軍指揮与參謀學院、美陸軍軍事學院和美國南加
尼福尼亞大學等軍隊与地方高院校深造,并且獲得碩士學位,1988年晉升上
將。

  施瓦茨科普夫對特种作戰低強度戰爭頗有研究,擔任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
以來,最突出的貢獻是指揮了海灣戰爭。海灣戰爭于1991年17日爆發,施瓦
茨科普夫指揮多國部隊,采取戰略轟炸、戰術轟炸、地面進攻三個階段戰略行
動,出動50多萬兵力,贏得了這場戰爭的胜利。當時,中央司令部的中樞曾
經被移至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施瓦茨科普夫每天坐在中央司令部指揮中心
內,看著電腦屏幕發號施令,指揮千軍萬馬。


  二是代號"持久自由"-盪米﹒弗蘭克斯將軍。在"持久自由"行動中,中央司
令部是指揮中心,隸屬于參謀長聯席會議指揮。負責指揮這次行動的是身經百
戰的美軍聯合作戰中央司令部指揮官、四星上將盪米﹒弗蘭克斯。

  弗蘭克斯曾在海灣戰爭期間擔任美軍的作戰師長,其后擔任美軍駐韓國的
第二步兵師師長,稍后升任三星上將并擔任美軍聯合作戰中央司令部陸軍指揮
官。2000年6月,弗蘭克斯被提拔為美軍聯合作戰中央司令部司令官,并晉升
四星上將。他1967年畢業于俄克拉何馬州錫爾堡炮兵軍官學校,1987年,弗
蘭克斯被提升為第一机械化師的炮兵部隊指揮官兼參謀長。弗蘭克斯從軍30
多年來,成功地指揮"持久自由"行動。但是在"蟒蛇行動"中, 由于指揮不利,
遭到了基地組織成員和塔利班士兵的頑強抵抗,在一個星期的戰斗中共有9名
美軍死亡、几十人受傷,兩架直升机被擊落。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