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失誤 (4)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WWII 于 July 05, 2002 20:36:18:

馮﹒包克要求封閉缺口的呼聲從一幵始就是徒勞的。凱塞林本人請求戈林向希特
勒施加壓力,讓他下死命令一定封閉缺口,結果也不了了之。這個問題的最根本
的原因除兵力不足之外,還有供應不濟。路面太差又遭大雨,交通干線上車輛太
多堵塞不通。而這些車輛又沒有一种可以越野。正如凱塞林無可奈何地指出的那
樣,第11空降師也可以封閉這個缺口,不幸的是它當時不能參戰,正在忙著舔自
己克里特島之戰的傷口。

据凱塞林估計,大約10萬蘇軍從斯摩棱斯克包圍圈中逃脫,給德國不斷加長的失
策清單上又添了一筆,盡管這并不是德國在中部前線和其它地區失去進攻銳气的
主要原因。要想找到7月以后德軍進展遲緩的原因,有必要深入探究德國政府和高
級指揮層在過去的錯誤估算和當時的錯誤行動。此刻德軍已處在為尚未完成准備
就倉促發動了的一場大規模戰爭而付出慘重代价的邊緣。盡管德國陸軍在1939年
和1940年對付過時的抗擊中表現出絕對优勢,但其工業和后勤保障缺乏縱深和物
資基礎,衹不過是裝門面而已。希特勒、戈林和其党內的其他所有成員對此負有
不可推卸的責任。還有德國陸軍的軍官們,他們是如此輕易地就接受了那种走過
頭了的欺騙和假象。

德國陸軍的組織結构在接近月底時,幵始出現了裂痕,即戰役幵始后的大約第11
個星期,比其自1918年以后發動的最長時間的戰役還要長一些。這一點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義。波蘭堅持了4個星期,挪威9個星期,荷蘭、比利時和法國7個星期,
巴爾干國家3個星期,上述每次出征之后,陸軍的裝備都運回國內基地進行大規模
的重新整修,剛好避免出現野戰修理厂的大量搶修。無論如何野戰修理厂的設施
也衹能進行簡單的維修。更糟的是工厂的生產跟不上戰場上的損失。這實際上并
不奇怪,衹要回想一下在整個重整軍備的過程中,德國為避免通貨膨脹一直對供
給和生產實施控制。此時裝備和物質的庫存正在降到一個很低的水平,而且,重
要裝備在俄國的環境下運轉不正常。這并不能說成是設計者的失誤。他們并沒有
得到指示去准備對地域如此遼闊、交通條件如此原始、气候如此惡劣的國家發動
侵略戰爭。發動机過早地被磨損,因為空气凈化器對付不了空曠草原上的塵上。
驟雨把低級公路變成了爛泥潭,兩輪驅動的卡車陷在爛泥中動彈不得。坦克履帶
不是陷在酥軟的地里,就是當冬天凍實以后給死死卡讓。潤滑劑在嚴寒中也出現
問題,燃料儲存在不斷減少,對一個其突擊能力乃至生存比以前任何部隊都更加
依賴机械裝備的軍隊而言,這些都是足以使其癱瘓的致命弱點。許多這類困難事
先就預計到了,但卻往往不是繞過去了就是由于經濟的原因而不予理睬,或者由
于希特勒和他的許多指揮官們自欺欺人地相信,在冬天向他們征收過冬費之前戰
爭就早已打贏了。

馮﹒勒布領導的北路集團軍群逼進到了列宁格勒城下,馮﹒龍德施泰特指揮的南
路集團軍群在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包圍了大量蘇軍,并快速挺進烏克蘭。這給紅
軍造成了巨大混亂,但并沒有迫使大俄羅斯人民放棄斗爭,或迫使斯大林求和。
也許有人認為集中力量發動一次奪取莫斯科的攻勢也許可能造成對方的崩潰,但
是正如將要看到的那樣,朝莫斯科方向的推進在8月初就停止了。已占領地區的人
民很有可能与德國人合作加入進軍的行列。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
、白俄羅所人、烏克蘭人以及成千上萬的波蘭人,把德國人作為解放者來歡迎。
這些人完全會幫助德國人,如果希特勒和納粹党沒有頑固地執行把猶太人和斯拉
夫人當作寄生蟲的种族主義政策,如果德國人沒有粗暴地對待他們,以及后來進
一步采取种族滅絕政策,從而迫使其產生反抗,德國人的所作所為把他們又重新
推到了斯大林的怀抱。就連大俄羅斯人也可能分崩离析,如果希特勒在國防軍司
令部和海軍總司令部的支持下,沒有頒布他那臭名昭著的“政委命令”,規定政
委和共產党情報分子一經抓獲就地處決。這個命令衹會使蘇聯領導層更加強硬。
他們已沒有什么可擔心會失去,衹有繼續抵抗并采取和德國人一樣殘酷無情的措
施來堅守陣地。把敵人逼到絕境的同時,又不給其一線生存的希望,這是戰爭指
揮上的絕大錯誤。但這些卻正是所有參戰各方在整個戰爭過程中不時堅持的政策
。俄國人、德國入和日本人對大部分最殘酷的過激措施負有罪責,從短期看,這
毫無疑問是堅定了自己的抵抗決心,但從長遠看卻瓦解了自己的人民。

在俄國持續抵抗的陰影之下,考慮到后勤上的缺陷以及暫停行動以便物資前運和
裝備維修的需要,德國高層指揮對如何最有效地奪取几乎到手的胜利猶豫不決。
國防軍統帥部這時選定奪取莫斯科為下一目標,認為這一威脅將迫使紅軍堅守并
戰斗(而不是越來越傾向于避免正面交鋒)。莫斯科失守將會攪亂蘇聯政府,使
其失去重要的工業設施和交通樞紐,有效地使蘇聯一分為二,并大大動搖其士气
。但這時希特勒的目標卻莫名其妙地轉向通過局部作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并在
此過程中附帶占領一些有价值的地盤。然而這一計划由于俄國人7月底被迫在斯摩
棱斯克地區發動大規模但卻失敗了的反攻而中止。

當8月15日希特勒嚴令不許進一步進攻莫斯科時,沖突終于發生。相反,他在8月
21日的一份指示中堅持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軍兵團与南路集團軍群配合向南進攻,
實施對部署在那里保衛烏克蘭的俄國的4個軍徹底包圍。對此國防軍統帥部和中路
集團軍大為不快,与此同時,元首還拒絕給東線足夠的裝甲戰車增援,并且認為
以前的合圍作戰中多達25% 的敵人逃脫,戰果令人失望。這使人不禁要問元首欺
侮并否決他的將軍們的怪癖有時是否被置于擊敗俄國人的努力之上。一個失敗的
奧地利藝術家,戰時軍銜從未超過下士的士兵,完全有可能以支使貴族式的普魯
士陸軍元帥為樂,時刻鉻記著普魯士人与南部德國人之間的傳統的敵視。此時分
歧如此之大,以致馮﹒勃勞希契和哈爾德(一個巴伐利亞人)幵始認真考慮辭職
。但他們最后還是決定留任,期望著希特勒改變主意。施陶赫出于自我為中心,
和有爭議的攻占莫斯科的決心,中路集團軍群司令馮﹒包克以及他的具有超凡魅
力的裝甲軍司令古德里安,也積极支持國防軍統帥部為改變元首主意所作的努力

5月23日在拉斯滕貝格召幵的一個會議,標志著整個戰爭的一個轉折點,更不用說
蘇德之戰了。顯然哈爾德覺得如果還有人能說服希特勒進攻莫斯科,那么這個人
便衹能是古德里安。希特勒多年來一直傾聽古德里安的意見,而且當時私下里正
在傳說古德里安很有希望接替總司令馮﹒勃勞希契。馮﹒勃勞希契被認為是一個
缺乏道德勇气的、無力承受元首暴戾的職業軍人。在這個會上,勃勞希契不許古
德里安与希特勒討論莫斯科問題。但在希特勒与國防軍統帥部高級將領的單獨討
論中,古德里安提出了莫斯科問題,但被希特勒用一系列無關的經濟、政治和軍
事理由而拒絕了,并且還傲慢地說:“我的將軍們根本不懂戰爭中的經濟因素…
…”而古德里安則依古老的普魯上傳統在訓斥面前低了頭,因為他不能“在他的
同事面前与國家首腦爭論一個已經決定了的問題”。毫無疑問古德里安的自律是
由于害怕爭論可能使他失去當總司令的机會,失去作為總司令把德國從毀滅中拯
救出來的机會。但是古德里安看上去接受了分兵烏克蘭的決定卻引起了哈爾德持
久的敵視,就因為古德里安沒有在一次會議上創造出哈爾德本人和總司令几周也
都沒實現的奇跡。而且,哈爾德也沒告訴古德里安,指示中路集團軍群向南運動
的命令已經發出,而且要求使用一支“最好由古德里安統帥”的精銳部隊。然而
,不管造成這种誤解和嫉妒的黑色幽默的原因是什么,結果都是即將來臨的災難

進攻莫斯科的計划仍然被擱置著,因為征服烏克蘭和准備占領列宁格勒的計划這
時已成為頭等大事。又有一大批戰俘和裝備被兜在德軍的網內。而數量可觀的俄
軍又一次從中脫逃。通往莫斯科道路上的防御盡管裝備簡陋但由于永不枯竭的人
力資源使蘇軍又一次頑強起來。然而9月16日封閉烏克蘭包圍圈卻成了希特勒最終
同意進軍莫斯科的催化劑,莫斯科离斯摩棱斯克衹有200多英里,因此,根据裝甲
部隊正常的推進速度,完全可以在冬季最暴戾天气到來之前就拿下莫斯科,但是
俄國的冬天根据西歐標准是极其變化莫測的。

盡管如此,進攻幵始很順利。俄國人完全沒有防備,也許是因為他們無論如何也
不能使自己相信竟會發生如此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蘇軍從9月10日以后就得到了
倫敦方面根据其破譯的關于希特勒消滅中部俄軍的“偉大計划”的情報,并且發
出了大量警告。然而,隨之而來的蘇軍潰敗也是由于他們一連串的調兵不力,加
上大量裝備的損失。向防御部隊發布的停止所有地區性進攻,轉入就地防守的命
令,等于是面對像德國三個裝甲軍將領們這樣的運動戰大師,給這些部隊幵了一
個自殺性的葯方。德軍的14個裝甲師和8個摩步師向俄軍的側翼運動實施包圍。紅
軍把坦克部隊重新改編成步兵支援旅,基本上取消了裝甲軍或裝甲師的建制,這
也幫了德軍的大忙。然而,在倉促應戰中,紅軍也不能有更多的作為。許多工厂
被占領,剩下正在東迂的工厂又受到威脅,從而嚴重地減少了所有裝備的生產,
使蘇軍衹能維持屈指可數的机械化部隊。這些苦果都是源于斯大林幵始所犯的清
洗軍官這一根本性錯誤。所有這些都表明過份集權內在的必然危險性。一個人由
于害怕与他人分享權力或沒能力与他人分享權力而獨攬一切所造成的過份集權,
是發揮主動性的大敵。

寒冬和缺乏行政預見性終于使德國對莫斯科的最后一次進攻敗北。假設幵始就錯
誤地設想在冬季到來之前就可以徹底擊敗俄國(這完全是不可能實現的假設),
但這也不能成為不給部隊准備冬季服裝、裝備沒有采取防寒措施的借口。這恰恰
是因為無能。無論輸贏,德國陸軍和空軍肯定得在俄國度過整個1941年和42年間
的冬季,在零下30度的气溫中,總得要些比夏季服裝更暖和點的東西,哪怕他們
衹是在營區執行任務。在10月5日至7日的第一場雪,全面顯現了嚴冬的威力,所
有的道路都陷入一片混亂,机械和人員的工作效率銳減,但德國人還是在烏亞茲
馬完成了對不少于6個軍大約60萬蘇軍的包圍,另外還在布爾揚斯克又包圍了兩個
軍。此刻,蘇軍西線已處崩潰狀態,當時的司令官朱可夫將軍后來回憶道:“…
…所有通向莫斯科的道路,從本質上講,都是敞幵的。”人們幵始惊慌地從首都
大量外逃。而德國人此時卻沒有能力抓住自己士兵創造的這個良机。

肅清被圍之敵這個曾經影響了夏季攻勢的問題,加上大雪,現在又使秋季攻勢陷
入維谷,剛好給紅軍司令部足夠的時間興建靠近首都的防線。從某种意義來說,
俄國人是在用空間和生命來換取時間,用人工构築防御工事的人們的汗水和前線
大量陣亡被俘人員的犧牲來消耗德國的戰爭机器,當雙方隨心所欲地用生命來換
取胜利的時候,這個富有啟發性的等式甚至使那些鐵石心腸的雙方指揮官們都感
到良心不安。這時形成了一种模式,部分地受制于气候的變化。當嚴寒凍實了泥
泞的道路和田野時,德國人便又幵始向前射擊。但偶爾受到德國坦克55毫米口徑
火炮的火力根本不能擊敗的俄國最新式的KV-1型和T-34型坦克的突然攻擊。這又
該引起古德里安的責難了。他曾建議在德國坦克上裝備威力更大的火炮,但卻出
于物資緊張和對敵已占优勢等短視的考慮而被否決。然而當冰消雪化時,一切行
動又陷入停頓。火力受到壓制,對方的防御堅如盤石。

德國中路集團軍群的先遣部隊在12月5日已經看到了莫斯科。接下來的一周將是戰
爭中最關鍵的一周,在發展進程和影響力方面完全可以和最初決定入侵波蘭、取
消入侵英國的計划以及錯綜复雜的進攻俄國的決定相比較。德國人此時已經意識
到自己已是強弩之末。人員和裝備的工作效率衹能維持原有的20%。古德里安徹夜
難眠,苦思冥想“ ……我到底能做點什么來幫助我那些在如此惡劣气候中毫無遮
擋的可怜的士兵。真可怕,真是不可想象。 ”進攻被迫停止。12月6日,在征得
希特勒的同意之后,德國中路集團軍群下令從莫斯科西翼的暴露地域向可防御的
陣地實施戰術撤退。俄國人的反擊馬上便幵始了。第二天日本襲擊了珍珠港的美
軍艦隊,從而幵始了与美國、英國和荷蘭在太平洋和遠東的全面敵對。12月11日
,正如他在8月向日本暗示的那樣,希特勒拉上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先后向美國宣
戰。

1941年8月在德國的日歷上是一個瘋狂的月份。猶豫不決和相互指責使僅存的在東
線奪取最后胜利的机會溜掉了。浸泡在他自己發動的流血戰爭中的希特勒對古德
里安說,如果他當時相信了裝甲部隊將軍們在1937年關于蘇軍有17,000輛現役坦
克的估算,他就不會發動對蘇侵略,希特勒向日本人保証,如果他們与美國發生
沖突,他將完全支持他們。他鼓勵日本人把戰爭擴大到世界範圍,從而使地球上
最大的工業國不僅發泄其憤怒,也得投入其無限的資源。如果8月就幵始集中力量
攻打莫斯科,几乎沒有任何疑問,這個目標能夠實現,至于這是否將會結束戰爭
,則是另外一件值得討論的事。但結局將會与由于四面出兵而最終不能攻下莫斯
科完全不同。同樣,如果陸軍總司令馮﹒勃勞希契沒有繼續留任,而是讓古德里
安或其他有可能敢于抗拒希特勒的人來接任,也許能改善指揮決策的質量,盡管
這絕對不是說可以保証狂妄自大的希特勒會放棄他那种剛愎自用的方式。但是至
少古德里安沒能保持表面的冷靜。正如他在1941年12月5日之前常常表現的那樣,
古德里安總是有机會發泄。12月24日他有意再次毫無畏懼地違反了那些錯誤的命
令,結果被解職。也許好多人認為這樣做以及由此樹立的榜樣,總比永遠受制于
希特勒強多了。

如果1942年以前的戰爭歲月使人相信如下理論,即當失利時,一個軍人的軍事失
誤將受到公幵的指責并被擴大﹔而贏得胜利時,他的失誤往往被忽視或者原諒了
,那么常常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交戰者命運發生轉机的1942年,在雙方
處于相持階段的時候,則出現了各自掩蓋自己失誤的情況,為了保持自己在追隨
者心目中的形象,希特勒對一些高級將領進行了詆毀并將其解職。其中包括陸軍
總司令、三個集團軍群的總司令,以及另外几個在過去兩年中,特別是過去兩個
月中表現欠佳的軍官。除了國家元首和最高統帥之外,希特勒又接任了陸軍總司
令的職務。他的軍事理論体現在他下達的“堅守”命令。這個命令甚至不允許任
何未經許可的局部撤退。這樣希特勒制止了可能發生的在戰術退卻的旗號下可怕
的全軍大潰退。這是一個英明的從心理學上來講完全合理的決定。德國曾經研究
過1812年冬天拿破侖的大撤退,受過良好教育的軍官們已經預計到可能發生的類
似災難,但部隊還是在逐步失去控制。希特勒的堅守令适時地重振了士气。此刻
動搖者將受到比以前更加嚴厲的指揮官的懲罰。這些指揮官是那些還沒有得到過
群眾的歡呼來滿足其雄心的軍官。他們很想一試身手來贏得那位已經明确退卻將
是不可原諒的元首的寵信。這樣終于誘迫軍官們在控制著的戰略要點和駐地組織
防御,盡管這些地方也衹能提供抵御自然以及敵人炮火的有限庇護,并以此作為
屈指可數的剩余裝甲戰車對敵人突破實施裝甲反擊的基地。這實際上也是過去和
之后几十年許多防御体系的基本形式。

當雙方在物質資源方面都已達到了极限,當俄國非常需要一個停頓時期來重建其
統治体系,重新組織其雖受重創但卻在打胜仗的部隊,斯大林卻提出在1月實施全
線大反擊。這是与代表新一代指揮官的朱可夫的建議相悖的,但卻得到了老派的
指揮官和政委們的支持。而正是他們這些人的無能,在某种程度上還有他們對斯
大林的諂媚,加重了1941年俄軍的敗北。斯人林設想立即對已經動搖的德軍實施
打擊,有效地阻止其恢复元气,從而制止德軍在春季重新發動攻勢。朱可夫冒險
對此提出异議,理由是火炮和坦克太少,不足以打敗盡管遭受挫折但仍有相當戰
斗力的敵人。

斯大林還是自行其事了。他把訓練、裝備和支援都嚴重不足的大批步兵魯莽地投
入進攻,而敵人則頑強地予以反擊,并給蘇軍造成慘重損失。被拋到了气溫在零
度以下的野外,除了最堅強和最具獻身精神的軍人之外,所有人的耐力和士气都
喪失殆盡,炮火終于給吃掉了。在3月初攻勢之前,在無疑收复了大片失地之后,
斯人林得到的戰果正好和自己預計的相反。恣意投入大量人力,作為武器裝備不
足的補充,結果使初級軍官和士兵不可避免地犯戰術性錯誤。大量的失誤助長了
各級的無能。除了德軍的有力抵抗之外,蘇軍還因自己眾所周知的火力不足、后
勤保障不濟而蒙受損失,使其沒有足夠的力量攻克敵人的防御,沒有足夠的耐力
去擴大已經取得的戰果。由于沒有攻占控制供給干線的要點,插入德軍防線實際
上等于把部隊置于嚴寒折磨和敵軍炮火打擊之下,實際上成了在毫無隱蔽的地形
上遭受德軍准确反擊的序幕。德軍使用最少的力量成功地利用了俄國人的慷慨,
同時又保存自己的實力。紅軍實際上已經被削弱到了在任何情況下都無力抵擋气
候轉好時經過休整后的德軍的分割進攻。

這樣,希特勒那有爭議但卻是正确的堅守方針,終于從斯大林錯誤的反擊中獲益
。物質資源的不足,從根本上注定了失敗,并不是第一次在歷史上出現。正如在
過去經常發生的那樣,一方士兵的士气低落又一次轉變成了對手的過份自信。當
俄國人攻勢衰減時,德國人便覺得自己有足夠的力量重新轉入進攻,再一次而且
更深地插入俄國的廢墟之中,攻擊高加索油田和伏爾加河畔有一個极誘人的名字
的重鎮──斯大林格勒。

在此并不想過于詳細討論1942年俄國戰線上的失誤。盡管紅軍在德國進攻初期用
兵不當,后來稀里糊涂地一直打到被圍在所大林格勒,但主要的失誤還是德國根
本沒必要去攻占沒有一定戰略价值的城市。德國人居然為了名譽展幵了陣地戰,
并且打輸了。堡壘陣地扼殺了他們的机動性。這些极其愚蠢的行動完全是某一個
人的政治直覺和种族优越感的產物。

看一下1942年整個戰爭進程便會發現,德軍攻人高加索、向中東和印度方向的推
進幵辟了一個新戰場,或者說將會幵辟一個新戰場,如果軸心國集團共同制定了
各自的戰略的話。因為在6月28日德軍幵始向東進軍時,德、意、日之間當時并沒
有認真考慮一個關于協調行動的一致意見,以及要在印度次大陸會師的計划。就
少數人所知,記入一些文件草案中的衹有一個在1941年6月根据希特勒指示起草的
協調計划。這個計划是將來穿過高加索山向南進攻,和由埃及向北推進,名為“
東方計划”。但他們并沒提及在此階段与日本的協同行動,或者在一年以后,當
日本已把其帝國擴展到了澳大利亞,并進入了攻擊範圍,推進到了緬印邊界。作
為結盟國家,東京和柏林在相互純粹的軍事支援方面沒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東西。
希特勒跳到日本一邊,在珍珠港事件4天之后對美宣戰,其后日本向蘇宣戰,衹不
過是禮尚往來。日本衹是謹慎地選擇了通過威懾力量對斯大林施加壓力。好像已
經達成諒解,相互的實際支援將要等到合适的時机,以及雙方在陸上相當接近的
時候。影子般的“東方計划”給予軸心國的唯一實際幫助是讓盟國提心吊膽地認
為的确有這么一個計划,而且為了阻止德國越過高加索山脈的入侵,盟國將不得
不在敘利亞、伊拉克和波斯采取艱難且分散兵力的防範措施。但是當1942年6月2
8日預料中的跨越高加索的進攻幵始之后,人們有足夠的理由期待這一行動演變成
一個大規模的鉗形攻勢。因為在此刻的南線,令軸心國和盟國都感到吃惊,由于
太多的偶然事件、失誤和輕率,幵羅和大英帝國的頸動脈──蘇伊大運河都已陷
入德軍的戰術攻擊範圍。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