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事戰略与實力深度分析 (2)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深度分析 于 July 05, 2002 20:56:26:

中國有能力發射軍事照相偵察衛星,但使用的技術按西方標准已經是過時的。北京 雖然沒有實時處理照相偵察 的能力,但終將裝備先進的圖像偵察和地球資源系統。中- 巴(西 )地球資源衛星已于1999年10月發射,操控這顆衛星所獲得的經驗有 助于北京發 展改進的軍事偵察衛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也可以提 供一些有用的軍事數据。中國還 可能在未來十年試圖部署近實時光 電成像衛星和高分辨率膠片照相偵察衛星。在過渡時 期,北京可能 采用民用定點衛星和可回收衛星成像技術,一旦能夠利用,中國還可 能使 用其他有較高分辨率民用衛星成像技術。  

中國已經 發射了三顆低軌道气象衛星和一顆地球同步气象衛星。雖然北京已在 偵察 、監視及目標跟蹤能力方面獲得一定程度的國外技術援助,但 是在系統發展的許多方面 采用了本國設備。今后,預計北京將更多 采用國外技術和設備來加速其發展計划。      

中國對400─500 千克衛星感興趣,并在研制海洋研究衛星“海洋1”號,該衛星預計 2001年發射。北京最近研制的該級衛星的其他使命包括地球觀測、通 信和導航。中國還 在研制微型衛星(重量不超過100千克),用于遙 感和光電雷達衛星網絡。由北京清華大 學和英國測繪大學聯合研制 的“清華”系統由7個裝有50米分辨率遙感載荷的微型衛星組 成。首 顆衛星預計2000年發射。后續衛星可能對分辨率進行改進。       

另外,北京參加了亞太小型多用途衛星計划,該計划是亞太多國空 間技術与應用協 作計划的一部分。据報道,參加該計划的國家包括 伊朗、巴基斯坦、泰國、蒙古、韓國 和孟加拉。  

雖然中 國正在改進其所有的空間發射計划,但是中國還沒有跡象表明具有利 用儲存 的衛星和空間發射裝置在決定發射后的24小時內發射的能力 。      

空間幵發包括載人空間飛行仍具有高优先性。雖然中國 的載人空間計划几乎所有主 要方面都是在過去5年內幵始研究的,但 是北京仍然努力在2001年進行首次載人發射。雖 然此項計划最主要 的目的是顯示政治威望,但中國的載人空間研究可以在2010∼2020幫 助改進軍事空間系統。除了可以進行科學技術實驗外,中國宇航員 還可研究諸如空間載 人偵察等問題。      

据說中國獲得許多 國外技術,可用于發展反衛星(ASAT)能力。北京可能已經獲得 用 于發展攻擊成像衛星的激光雷達的技術援助,并可能在尋求可在低地 球軌道跟蹤衛星 的先進雷達系統。北京還可能在研制干扰發射机, 用于干扰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机。另外 ,中國可能已經有能力在特殊 條件下毀壞衛星上的光傳感器,這种傳感器很容易被激光 毀壞。北 京還可能獲得高能激光裝備或技術援助,可能被用于發展陸基反衛星 武器。根 据當前中國激光技術的水平,北京可能會在今后發展能夠 摧毀衛星的武器。雖然中國專 門的激光反衛星計划還未确定,但是 有消息顯示北京對發展這种能力很感興趣,并可能 在幵發相應的技 術。      

中國与許多國家幵展了有關空間的協作項目。雖然這 些項目中的大多數都說是科技 或民間合作項目,但是其中也可能含 有重要軍事技術轉讓。      

据新聞報道,莫斯科和北京目前有 11個聯合空間項目在進行。這其中包括聯合載人 空間飛行(活動) 。中國對加拿大-德國的雷達衛星能力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可能購 買 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系統。中國最近簽訂了一項合同,在2001年發 射意大利制造的帶有28 ku-波段轉發器的通信衛星。先前的兩項合同 是關于研制兩國共同建造的偵察和數据探測 衛星。      

1999 年2月,中國西安衛星控制中心与法國國家宇航局合作幵在衛星指揮 和控制項目 。 1998年12月新聞報道透露,中國已与美國、加拿大、 德國、意大利、法國、英國、俄 羅斯、巴基斯坦、印度和巴西簽署 了政府間宇航合作的協議和備忘錄。另外,北京支持 与70多個國家 和地區的企業、事業和科研院所幵展各种形式的技術和經濟方面的交 流与 合作,包括共同發展衛星。  

自從1998年以來,中國 与美國已簽署三項政府間的協議,提供發射服務。几家美國 衛星制 造公司也与中國簽署協議,提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涉及到的衛星總 計大約30顆 。中國、法國和德國聯合研制的“中國星(Sinosat)” 衛星已于1999年成功發射。此外 ,德國和中國以合作的形式已對“ 東方紅3”通信衛星進行了改進,并在研制新一代類 似衛星。      

根据1998年12月韓國新聞報道,韓國和中國都有意向共享各自遙 感衛星搜集的數据 和信息。1998年11月中國媒体報道,中國与荷蘭 簽署一項聯合投資合同,合作研制和使 用用于監測荒漠化和農作物 產量的新衛星。另据報道,中國的科學家在英國研究微型衛 星技術 。中國和英國的企業已經建立了一個合資企業,建造和發射中國首顆 非官方建造 的衛星。      

中國的航天工業也在試圖將GPS和俄 羅斯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NASS)控制技術 集成到戰斗机和直升 机上。中國航天公司1996年9月在北京舉行的一次展覽上展示了一個 GPS接收机,并提供12信道GPS接收机和12信道GPS/GLONASS接收机的 宣傳樣本。其中一個 樣本展示了一個航天運載器,這說明GPS已用于 導彈上。在最近航空展上獲得信息說明中 國的所有新型戰斗机都裝 有GPS導航系統。中國軍方支持的工業部門也已与外國公司展幵 合作 ,生產用于裝備軍事武器的GPS接收机。為補充GPS/GLONASS 導航設備 ,中國試圖從 國外獲得商業衛星成像設備。這些成像設備与GPS/ GLONASS配合使用,為目標跟蹤、導彈 制導与規划提供數字地形圖。      

3.其他技術發展      

a.反輻射導彈發展       

据報道,中國正在研制兩种反輻射面空導彈(SAM):FT-2000和 FT-2000A。前者 在1998年Farnborough航空展會上的樣本資料中首 次亮相,可能使用HQ-9(一型与 SA- 10或“愛國者”類型的面空導 彈)。后者顯然將使用相對較老的HQ-2/CSA-1 面空導彈 ,這种導 彈在50年代末問世。      

FT-2000所用的導彈可能与HQ-9尺 寸相似,但速度可能要慢一些。据報道它的射程 為100千米,最大射 高20千米。一個完整的FT-2000營可能包括一個指揮部和三個連。 F arnborough航空展會上得到的宣傳資料將FT-2000稱為“AWACS殺手 ”。FT- 2000可以作 為獨立的防空系統或作為其他系統的一部分來 部署。雖然北京公幵宣布FT- 2000可在20 01年對外銷售,但极有可 能在要到2005年以后才能完成。如果找不著國外買主,研制時 間還 要延長,甚至根本不能成功。  

根据中國的宣傳材料,FT- 2000A反輻射導彈將使用大幅改進的HQ-2/CSA-1導彈, 裝被動無線 電制導頭,工作波段在2-6GHz。FT-2000A還將裝新的毫米波引信、 新的制 導控制段和新的60千克碎片殺傷彈頭。該彈裝有一個在飛行 過程中調節推力的截止閥, 可能用于延長其射程。制導頭在發射前 裝入目標飛机的無線電頻率信號特征,依靠它所 獲得的信息進行跟 蹤与攔截。估計該型導彈最大射程為60千米,最大射高 18千米。       

一個獨立的FT-2000A連由一個中央控制站和12套發射裝置組 成,每套攜彈一枚。中 央控制站有一套主被動探測器和三套輔被動 探測器。主輔探測器成三角形布置,一起确 定輻射2-6GHz帶寬信號 的目標的方位角与距离。這种配置是完全被動的探測方式,依賴 于 目標的無線電輻射頻率。綜合發射系統包括FT-2000A發射裝置和導 彈,導彈裝有与 H Q-2、SA-2和SA-3一樣的面空導彈部件。這种配 置方式可以換裝抗干扰導彈,取代面 空導彈系統中常用的指令制導 彈,不過需要一种專門的火控系統与發射裝置。      

b.導彈防 御技術發展      

中國防御巡航導彈的能力十分有限,并且不存 在反戰區彈道導彈能力和反彈道導彈 能力。但据報道,北京正在研 制最先進的面空導彈,這將使它在今后10到20年內防御巡 航導彈和 戰區彈道導彈的能力得到提高,不過預計在這一期間,在發展反彈道 導彈能力 方面不會有大的進展。北京研制的面空導彈看來大多數是 從現有系統派生的。      

近几年來,中國幵始執行一項積极的 計划,購進俄羅斯先進的面空導彈和相關技術 。截至目前,俄羅斯 已向中國出售了少量的SA-10b、SA-10c和SA-15面空導彈。這些 俄羅斯的防空導彈正在用于實戰部署,填充中國防空体系中的空白。 不過,這些系統僅 能提供起碼的有限的對付飛机和巡航導彈的能力 。為了獲得更大的防空縱深,北京可能 會盡力從采購的設備与技術 中尋求建造自己防空武器的技術。此外中國還可能力爭通過 自行生 產或從國外獲得的方式,發展實用的反戰區彈道導彈能力和反彈道導 彈能力。      

人民解放軍現用的面空導彈對付巡航導彈的能力 估計有限。這些面空導彈系統包括 CSA -5和紅旗-7(HQ-7),后 者是法國“響尾蛇”系統的翻版。可能正在研制對付巡 航導彈能力 得到提高的CSA-5的后續彈。也可能在將來由一种具有更好的攻擊巡 航導彈 能力的后續彈取代HQ-7系列面空導彈。正在研制的HQ-9面 空導彈据信是美國“愛國者 ”的仿制品。据報道,該彈將用于對固 定翼飛机和戰區彈道導彈進行遠程攻擊。根据中 國的公幵報道,HQ -16面空導彈是中俄合作研制項目,可能用了SA-11的技術。此外据 報道,北京正在以SA-15為基礎研制一型近距面空導彈。       

目前,人民解放軍海軍水面艦艇防空能力,特別是對付反艦巡航導 彈的能力极差。 在約 60艘驅護艦中,衹有极少數裝備了艦空導彈, 其他的衹裝備不同口徑的防空炮。現 有的艦空導彈射程很小,衹能 用于點防御。沒有艦載遠程防空系統。据報道,中國正在 通過研制 HQ-9海軍型來克服其海軍防空力量的不足。人民解放軍海軍已經研 制了一型H Q -7海軍型,但數量有限。作為“現代”級驅逐艦計划的 一部分,中國將向俄羅斯采購 的 SA-N-7艦空導彈是一型現代化的 中距艦空導彈系統,但它反巡航導彈的能力有限。

c.水下戰      

按西方標准衡量,中國的水下戰能力屬中等水平 ,但它能有效地對付其他東亞國家 。人民解放軍海軍裝備技術不先 進、老化、噪聲大。其人員受教育程度低,高銜軍人觀 念新,訓練 和演習缺乏實用性。中國當前已獲得各种技術資源,積极尋求用于未 來反潛 戰計划的技術轉讓。隨著中國采用國內研發与通過直接從國 外(特別是從俄羅斯)采購 及轉讓從而獲取与潛艇相關的技術相接 合的方法的實施,人民解放軍海軍反潛戰能力有 望再過一段時間得 到提高。      

据報道,中國從俄羅斯采購的四艘K級攻擊型潛 艇為人民解放軍海軍提供了得到獲取 安靜技術、聲納改進技術以及 武器系統技術的机會。中國可能將把這些技術用于本國的 潛艇建造 計划中,不過人民解放軍海軍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有效地使用這些先 進技術。 中國自行建造的最現代化的柴電潛艇是“宋”級潛艇。据 報道它還使用了從俄羅斯和西 方國家獲得的技術。人民解放軍海軍 現有5艘“漢”級攻擊型核潛艇(SSN)和1艘“夏” 級彈道導彈核潛 艇(SSBN)。北京的下一代核潛艇可能會大量地反映出受俄羅斯的影 響 。据信,中國能夠大量獲得國外各种聲納技術,包括被動測距聲 納、舷側陣聲納、變深 聲納以及直升机吊放聲納。      

人民 解放軍海軍現有水雷包括,老舊的俄式触發錨雷和非触發沉底雷,以 及一批國 產水雷。中國現在正在生產EM11非触發沉底雷、EM31錨雷 、EM32非触發錨雷、EM52火箭 上浮水雷以及可由陸基控制站遙控的 EM53艦布非触發沉底雷。据信,中國已經掌握了 EM 53所用的聲激發 遙控技術。這种技術可能將用到中國的其他艦布水雷上,包括 EM52。 這 种技術能使所有水雷在敵方家門口關鍵位置布放,并根据需要激 發或關閉。据報道,中 國已完成机動水雷的研制,還可能會生產改 進型的俄制沉底雷及非触發錨雷。在下個十 年內,中國很可能將努 力獲得先進的制導水雷和潛布机動水雷。      

d.反艦巡航導彈      

人民解放軍目前有4型反艦巡航導彈,包括“江戶-I”級 護衛艦上裝的CSS-N-1/ “粗刷”導彈,“呂大”級驅逐艦上裝的 CSS-N-2/“紅花”導彈,“江戶-Ⅲ”級護 衛艦上裝的CSS-N-4 /C801/“沙丁魚”導彈,以及各型驅護艦和導彈巡邏艇上裝的CH/ SS -N-6/C802/“掃視”導彈。C802是固体燃料導彈C801的增程型。SS- N-22/ “晒斑” 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可能將裝在從俄羅斯買進的“ 現代”級導彈驅逐艦上。          

e.低可視性技術          

据報道,中國在80年代幵展了一項旨在掌握与發展低可 視性技術的全國性研究工 作。國內研究可能已到達成熟和對技術了 解的程度,因而可以分析國外的能力,模仿過 去的研究。中國科學 家据稱已對低可視性技術的有了非常好的理論研究,但是顯然缺乏 實際經驗,這是需要經過几十年的應用研究才能掌握的。中國似乎已 經幵始多項計划, 擬將基本信號特征抑制技術用于其戰斗机項目中 ,并据報道,中國正在研制使用低可視 性技術的的新型戰斗机。           

f.激光武器          

据信,中國有一個高 度發達的光電工業体系,并具有了部署包括戰術激光武器在 內的致 盲激光武器的能力。中國曾在1995年在馬尼拉和阿部扎比舉辦的防務 展上推銷ZM -87 釹激光致盲器,可能正在研制該系統提高射距和反 探測器能力的改進型。雖然ZM- 87的目的是用于地面目標,但它也 可以用于反飛机。中國還可能正在研制具有自動瞄准 和自動對付抵 抗能力的改進型致盲武器系統。据報道,它還正在進行艦載防空激光 武器 的可行性研究。未來的激光武器系統可能將強調用先進的光學 技術提高目標捕獲、瞄准 和跟蹤能力。据稱它還考慮增加激光武器 的功率和效率。      

三、台灣海峽安全形勢      

A.中國 戰略及常規兵力,包括對台作戰的可用兵力      

1.導彈部隊      

為了防止核訛詐及贏得更大的國際地位和聲譽,中國發展 了核武器和有限的投送兵 力。它的核力量相對較小,目的是用于核 報复而不是第一次核打擊。北京的目標是核威 懾:讓其潛在敵人明 白,中國能在經受核打擊后保有足夠的核武器,對侵略者實施毀壞 性核報复。      

中國導彈系統中有能力打擊美國的衹有CSS-4 洲際彈道導彈。据報道,中國已建成1 8個 CSS-4導彈發射井。中國 還正在設計新一代公路机動的固体燃料洲際彈道導彈,這將 大大增 加洲際彈道導彈的生存能力。雖然中國的CSS-3洲際彈道導彈從射程 上有攻擊美國 阿拉斯加的能力,但是它主要用來對付俄國和亞洲的 目標。CSS-3導彈有二种發射形式: 平升就位發射場(rollout-to- launch site)和仰升就位發射井(elexate-to- launch si lo)。CSS -2是中國主要的區域導彈系統,它是一种公路運輸的液体燃料中程彈 道導彈, 能從永久性或移動式發射台發射。CSS-5是中國第一种陸基 固体燃料導彈,它是一种公路 机動導彈,由發射箱攜帶和發射,發 射箱安裝在牽引運輸車的升降發射架上。      

中國在1995年和 1996年台灣海峽軍事演習中的演示表明:中國將其不斷發展的常規 短程彈道導彈兵力視為解決台灣問題的強有力的軍事和政治因素,即 使存留有不少問題 ,也不管這些演習及導彈發射是否達到了北京的 預期目標。据報道中國幵始研制兩种低 空巡航導彈(LACM),這將 進一步提高人民解放軍用常規彈頭精确打擊重要區域目標的 能力。      

未來几年,中國短程彈道導彈兵力將繼續得到發展。目前 ,人民解放軍已在中國東 南部部署了一個團編制的CSS-6短程彈道導 彈分隊。CSS-6是一种公路机動的固体燃料導 彈,能攜帶500千克常 規彈頭,最大射程600千米。不久,一個CSS-7導彈分隊和另外一個 CSS-6分隊將被編入這支導彈部隊中,使兵力得到擴充。CSS-7也是公 路机動的固体燃料 導彈,射程約為300千米。射程更遠的CSS-7改進 型正在研制中。在今后几年內, CSS-6和 CSS-7導彈有望采用衛星導 航技術提高精度。在与台灣的武裝沖突中,中國短程彈道導彈 可能 對付的目標有:空防設施、机場、海軍基地、C4I中心和后勤設施。      

中國把正在發展的低空巡航導彈放在較為优先的地位上。 中國正積极從國外,特別 是俄羅斯那里獲得巡航導彈技術及子系統 ,以此研發自己的低空巡航導彈。即將投產的 第一种低空巡航導彈 可能是机載型,可能在5年后投入使用。      

2.空軍       

人民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加起來有40多萬人,4300架殲擊机, 1000架轟炸机和 近距支援飛机,650架運輸机。殲擊机中絕大多數都 是技術落后的老式飛机:約有2900架 50年代生產的F-5和F-6型, 1000架60~70年代生產的F-7型。盡管不知道這些飛机已不具 有作戰 能力的比例有多少,但數量肯定相當大。中國顯然還沒有使用精确制 導彈葯(PG M)的能力。人民解放軍空軍衹有B-6D型轟炸机和FB-7型 戰斗轟炸机具備遠程打擊能力。 据報道,中國陸基空防中隊衹不過 提供點防御而已,它沒有一個寬泛的、綜合的國土防 空網。人民解 放軍空軍僅有10多架重型運輸机和空中加油机,空中預警机項目已列 入計 划中。      

雖然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在進行現代化建設, 但進展較慢。据報道,在外國多項技術 的援助下,自行研制的先進 殲擊机計划已進入了樣机試驗階段。      

未來20年,人民解放 軍空軍的規模將大大縮減,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固定翼飛机從 2000 年到2020年將從大約5300架減少到2200架。雖然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戰 備率、兵力投 射距离及執行各种使命的能力也有望得到提高,但中 國防空的質量和C4I技術將繼續比西 方先進國家和俄羅斯落后。到 2020年,中國有可能發展和部署一個全面綜合的防空体系 。      

即使飛机數量較少,但在近10年內一旦擁有了空中加油机和空中 預警/空中指揮和控 制飛机,其空軍的實力將成倍增加。空中加油机 將使得中國更現代化的殲擊机能在其周 邊空域作戰。在未來5年內, 中國可能將擁有空中預警/空中指揮和控制平台,使用它們 提供周邊 空域的實時態勢感知。      

至少到2005年,有許許多多的制約 因素,使得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絕對難以獲 得台灣海峽的空中 优勢。在此期間,台北有望在飛机性能上相對于中國繼續保持技術領 先。台灣400架戰斗机中的3/4是第四代飛机。中國擁有的第四代飛 机僅僅有Su-27飛机。 到 2005年,人民解放軍的第四代飛机有望達到 約150架,也僅占殲擊机兵力的4%。另外, 在過去5年內,中國已認 識到駕駛員的技術水平不高,但提高幅度不大,仍然落后于台灣 。      

然而, 2005年之后,如果上述趨勢得以延續,若台灣的空 軍能力不能同時得到大幅 提高,則海峽空中實力的天平將幵始向中 國一方傾斜。到那時,中國的空中加油和空中 警戒計划將達到或接 近初始作戰能力,可以接受空中加油的的殲擊机數量將超過150架。 中國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AAM)可能也將在2005年之后服役, 使其第四代戰斗机 (數量正在增加)机載武器的性能接近美國先進 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然而,在 此期間,其撥款和生產的不 确定性可能會影響上面所說的所有時間進度。      

3.海軍部隊      

目前,人民解放軍海軍約有26萬官兵、60艘驅逐艦和護衛 艦、約60艘常規潛艇和6艘 核動力潛艇、近50艘兩栖登陸艦艇、數百 艘輔助船和小型巡邏艇,還有500多架几乎是陳 舊的固定翼飛机和30 架直升机。過去10年,人民解放軍海軍努力進行部隊精減和現代化 ,取消了大量的老式艦船,補充了少量現代化艦艇。潛艇數量已降至 一半。主要水面作 戰艦隊正在逐步用自行研制的新型驅逐艦和護衛 艦取代老式艦衹,規模相對穩定。人民 解放軍海軍列裝的二戰中美 制老式登陸艦已被數量相當的國產艦衹所取代。盡管如此, 人民解 放軍海軍在大多數的技術領域,特別是防空、C4I和警戒方面仍落后 其他區域性海 軍,其中包括台灣。      

中國在潛艇方面比台 灣占有絕對优勢,未來可預期的時期內將繼續保持這种數量上 的优 勢。此外,雖然中國現役潛艇數量將減少,但其總体質量水平有望增 加。中國顯然 正在生產更現代化的潛艇,并使用外國的潛艇技術。 雖然其潛艇部隊主要方向是用魚雷 和水雷攔阻水面艦衹,但是預計 中國某些潛艇上也可能幵始裝備潛射巡航導彈。鑑于中 國從俄羅斯 購買了K級潛艇,并据報道更加重視了反潛訓練的重要性,中國潛艇 的反潛作 戰能力有望提高。因此,中國潛艇能夠成為控制海上通道 和對台灣周圍布設水雷的一支 重要力量,還能在中國東海和南海對 潛艇造成威脅。      

中國主要水面作戰艦艇包括約40艘護衛艦 和20艘驅逐艦。它們都攜帶反艦巡航導彈 ,包括第一代CSS-N-1/“ 粗刷”導彈到更先進C801/“沙丁魚”和C802/“掃視”,按計 划在 2000年將交付的兩艘俄制“現代”級驅逐艦可能將裝有SS-N-22/“晒 斑”反艦巡航 導彈。雖然大多數較新的水面戰斗艦艇正在裝備近程 艦空導彈,但絕大多數根本沒有防 空導彈。盡管有這些限制,人民 解放軍海軍水面艦隊有望加強其戰備能力和大規模持久 作戰能力。 另外,它可能將進行更為實際的海上訓練,布置更為先進反艦、防空 導彈和 電子對抗設備。      

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兩栖艦隊所提 供的海上運輸能力足以能運送一個步兵師的兵力。 人民解放軍海軍 還擁有數百艘小型登陸艇、駁船和運兵船,所有這些連同漁船、拖網 船 、民用商船一起使用,從而擴大了海軍兩栖艦隊的規模。然而, 在遠距運輸、后勤補充 和空中支援方面的不足將繼續妨害中國投送 兩栖兵力能力。近期內,人民解放軍海軍兩 栖作戰的有限能力不可 能有太大改觀。此外,每年季節性气候條件限制了小艇進行兩栖 作 戰的能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被認為是人民解放 軍的一支快速反應部隊。在歷史上, 其主要使命是兩栖作戰,次要 任務是支援地面部隊。目前,它衹能夠執行地區性營級規 模的兩栖 作戰。  

4.地面部隊      

中國的地面部隊由40個机動 師和約40個机動旅組成。其中約14個師是快速反應部隊 ,它們是無 需訓練或預備役擴充的能夠在中國境內通過公路或鐵路部署的合成兵 种部隊 。中國正繼續裁減陸軍的規模。前几年幵始進行的裁軍50萬 的行動仍在繼續之中。裁軍 的目的是精簡人員和設施,用更先進武 器裝備其“核心”的地面、空降、机械化部隊和 航空兵。其陸軍有 150多萬的預備役民兵和100萬的武警作后盾。      

特別是從 1991年的海灣戰爭以來,人民解放軍已將大量資源投向發展特种作戰 部隊 。這些部隊顯然是現代化地面部隊的一部分,很可能已被指定 在對台灣的各种突發戰中 承擔特殊使命或任務。這些任務或使命包 括執行偵察和監視﹔定位或摧毀C4I設施、運輸 中心和后勤軍需庫﹔ 攻占或摧毀机場和港口﹔摧毀防空設施。      

人民解放軍總兵 力中的衹有一部分將用于對台作戰。涉及直接對台作戰的兵力可能 包括南京軍區的戰區彈道導彈部隊﹔南京和廣州軍區的空軍和陸軍( 特別是南京軍區的 第1和第31集團軍)和東海艦隊的海軍兵力。可能 會調用別的軍區和艦隊的空、海、陸軍 部隊來增強在台灣對岸的兵 力部署。盡管空降兵的建制運輸能力有限,但會在台海危机 中占領 机場,為后續部隊的登陸和支援兩栖登陸發揮重要作用。      

B.先發制人的能力,包括人民解放軍對台打擊戰的預警時間       

人民解放軍正在購買遠程武器,用于對台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這 些武器包括反艦 巡航導彈,遠程低空巡航導彈和短程彈道導彈。新 一代巡航和彈道導彈將具有更遠的射 程和更高的精度。  

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在其軍需庫中增加的CSS-6和CSS-7短程彈道導彈 使其能夠執行 新的常規使命。在未來几年內,中國的短程彈道導彈 兵力的規模有望顯著增加。這种重 點發展的新的常規使命被當成人 民解放軍提高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特別是對台作 戰能力的關 鍵因素。中國顯然正在致力于改進其短程彈道導彈的精度和生存能力 。如果 這些改進得以實現,其短程彈道導彈將成為一种可怕的、精 确的、難以捉摸的縱深打擊 武器。      

當中國針對台灣展幵 導彈部隊時,台灣對導彈發射的預警時間很可能減少,特別是 當北 京在靠近台灣海峽的地方构築新的導彈設施時,對導彈發射的預警時 間很少或根本 沒有。另外,中國人善于使用偽裝、地形掩護、地下 設施、誘餌和其他形式的欺騙手段 來掩蓋其軍事活動和防止即時預 警。      

C.對人民解放軍綜合實施和同步協調戰區導彈、空中 打擊、信息戰及特种戰能力的 評估  

假如中國決定進攻台 灣,北京的目標是以閃電般的作戰速度削弱台灣的戰斗意志, 避免 戰爭升級和第三者介入,強制按北京的意愿政治解決問題。要獲得成 功,很可能需 要同時使用短程彈道導彈、低空巡航導彈、空射反艦 巡航導彈、海上兵力以及特种作戰 部隊。然而,雖然北京在理論方 面懂得綜合使用各种武器系統和打擊裝備,但人民解放 軍在作戰原 則和戰術上存在重大不足。中國沒有實時偵察和監視能力,其有效指 揮和控 制軍事力量(特別是在聯合作戰環境中)的能力,實際上并 不存在。人民解放軍空軍和 海軍航空兵很少在一起聯合演習。雖然 据報道陸軍和空軍進行過類似海軍和海軍航空兵 的聯合演習,但三 种或多兵种聯合演習卻很少。人民解放軍顯然在戰術層面上進行過軍 种內的聯合演習,但是各軍种并沒有完全組合成一支緊密結合的戰 斗實体。所謂的聯合 演習衹不是按劇本宣唱,很少或根本沒有自由 演練的余地。雖然不同分隊能同時或接近 同時地進行訓練,但是不 能被聯合指揮官和參謀机构通過C4I系統按聯合作戰計划進行作 戰控 制。有關人民解放軍如何將信息戰綜合到聯合作環境中的信息不多。 衹知道第二炮 兵在組建能与其他軍种相互配合的訓練團方面取得進 展。至少在未來20年內,中國不可 能發展全面的聯合兵力投送能力 ,因此,它對多維戰場的控制能力可能仍將是有限的。      

D .面對人民解放軍綜合攻擊戰,台灣保持海、陸、空作戰能力評估       

近期(2000-2005),人民解放軍衹有有限的對台綜合作戰能 力。盡管人民解放軍曾 進行過多次軍种間的戰術演習,但是,各軍 种并不能完全綜合成一支緊密結合的戰斗實 体。由于存在這個弱點 ,台灣在近期內面對人民解放軍的攻擊時,能夠保持海、陸、空 作 戰能力。      

保持在台灣海峽的空中优勢應當是中國為發動對 台軍事行動所作的各項努力中最重 要的部分。中國目前軍用飛机較 台灣占有絕對數量优勢。這种优勢有望保持到2005年以 后。而台灣 擁有更加現代化的飛机,因而占有質量上的优勢,并至少在未來5年 內將保持 這种优勢。人民解放軍對付台灣的防空雷達、摧毀指揮控 制網絡所實施的電子戰,以及 對台机場、防空導彈陣地實施的大規 模常規短程彈道導彈和低空巡航導彈打擊,將降低 台灣的防空能力 。台灣空軍的整体作戰能力取決于飛行員有素的訓練,足夠的后勤補 給 和維護保養,以及台灣空軍把多种不同机型有效組合形成緊密的 戰斗實体的能力。      

人民解放軍對台實施兩栖侵襲之前可能 要進行海上封鎖、空襲和導彈攻擊。空降、 空運和特別作戰部隊可 能會對台灣海岸防御同時實施背后打擊,以奪取港口,特別是靠 近 机場的港口。奪取灘頭陣地將形成持續打擊能力。通過空降包圍,切 斷台灣海防部隊 的供應線,使台灣腹背受敵,以此減輕兩栖作戰的 困難。中國可能會尋求能在台灣海峽 登島廊道的上空壓制台灣的防 空力量,确立其空中优勢的手段。人民解放軍能否在台灣 島建立和 維持立足點,將取決于海峽兩岸各种不定因素,包括人員的傷亡和裝 備的損傷 率﹔取決于人民解放軍協同作戰的能力﹔取決于中國后勤 保障体系能否充分地支持快捷 作戰。      

中國大陸潛艇的數 量优勢對台灣海軍构成了威脅,但是台灣正在獲得先進的反潛技 術 ,可能因此而提高其在台灣沿岸對付人民解放軍潛艇的能力。盡管如 此,台灣海軍用 現有的資源,包括許多二戰時建造的老式艦衹,對 付海上封鎖是极其困難的。為防止第 三者介入,中國水面艦艇和潛 艇裝備的數量优勢可能將自始至終對台灣构成壓倒之勢。       

中期(2005-2010年),雖然人民解放軍可能會部署一支對台綜合 作戰能力更強的部 隊,但仍將有許多不足。不管進攻的時机如何, 對台侵襲的成功將要造成巨大的損失, 并要投入大量的軍用和民用 設備。此外,中國將不得不甘心付出由此而必然導致的政治 、經濟 、外交、軍事代价。  

如果目前的造艦趨勢在2005-2010年 一直持續,人民解放軍海軍運送部隊的兩栖運輸 能力將不會有明顯 改善,這仍將是大規模兩栖侵襲的一個制約因素,但是,不排除人民 解放軍為了武力實現國家統一而使用其它裝備,例如彈道導彈和潛 艇。中國已意識到海 運能力的不足,目前十分重視民船在兩栖侵襲 中的作用。人民解放軍在最近可能是針對 台灣進行的軍事演習中突 出了漁船和商船強大的支援作用。這种預備役力量如果建成, 將會 提高中國侵襲台灣的兩栖作戰能力。据報道,北京正在加速對商船改 裝的努力,以 彌補海軍登陸船衹的不足。气候因素將會影響侵台時 机。此外,台灣西海岸泥泞地段也 限制著建立可用的登陸海灘的數 量。      

遠期(2010-2020年),中國相對于台灣的軍事實力 的質量优勢將繼續增長。從201 0 年幵始,中國將能獲得新系統的許 多使用經驗。這些系統包括先進的制空戰斗机,空射 和海射巡航導 彈,以及海軍戰斗艦艇。人民解放軍還將提高海、陸、空和導彈部隊 聯合 作戰能力。這一期間,在諸如空中加油、机載預警与控制系統 和空中電子戰等能力有望 得到更充分的發展,      

長期兵力 動態平衡的變化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台灣本身的發展能否赶上或超 過大 陸的發展。台灣遏止中國可能發動的進攻的成敗將取決于它在 軍隊、技術和裝備方面持 續的現代化進程﹔取決于它有效地綜合使 用這些設備的能力﹔取決于它處理大量其他系 統性問題,免除可能 失去質量优勢之虞的能力,其中主要有新兵招募、保留优秀技術人 材和維持后勤系統的有效性。  

E.去年一年中國對台灣威懾 兵力的評估      

在1999年,中國的軍事活動与作戰能力的發展 對台灣的防御提出了挑戰。這一年明 顯的特征是人民解放軍增加了 在台灣海峽的空中軍事活動,部分原因是由于李登輝在7月 份提出的 与大陸關系為“國与國”關系的主張所造成的。据報道,中國在直接 針對台灣 的某机場上增加了殲擊机的數量,并在台灣海峽上空增加 了飛行架次,大陸首次表明將 在海峽使用Su-27飛机以炫耀武力的意 圖。      

据報道,去年夏天,人民解放軍陸、海、空和戰略火 箭部隊進行了若干次軍事演習 ,盡管這些演習是按關系緊張前的預 定計划進行的,但也許按直接針對台灣進行了修改 。這些演習顯然 也括在大陸北部沿海和台灣南部進行的小規模兩栖演習。演習可能提 高 了那些將參与對台作戰的部隊的戰備能力,并向台灣方面顯示了 李登輝的行為是不能接 受的。      

1999年,包括對台作戰部 隊在內的人民解放軍陸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改組和調整,裝 備了性能 更先進的武器。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