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之夢可以醒矣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黃光銳 于 July 05, 2002 21:18:32:

中國海軍不應把航空母艦作為核心,而應以核潛艇和戰列巡洋艦為中堅
黃光銳
求求中國領導人赶快下決心發展航空母艦的呼聲一再高漲,特別是中國人每次“遭欺
負受气”之后更是一片呼喚航母之聲。其實,航空母艦根本就不是中國海軍正确的發
展重點。

以航空母艦戰斗群為主力的思想是來自于二次大戰當中的太平洋戰場。一九四一年底
日本艦載航空兵在珍珠港一舉擊沉美國四艘戰列艦﹔兩天后日本陸基航空兵又在南中
國海擊沉英國遠東艦隊旗艦“威爾士親王”號。沒有航空兵支援的巨艦大炮竟是如此
不堪一擊,极大的震撼了各國海軍。血的教訓促使美國下決心建造二十七艘埃賽克斯
級航空母艦。美日航空母艦在中途島、所羅門、圣克魯斯和塔拉瓦等海戰中的殊死拼
殺构成了太平洋戰爭的主旋律。馬里亞納大海戰中十五艘美國航空母艦和九艘日本航
空母艦所部艦載机蔚為壯觀的“火雞大扑殺”把航母對決推上了海軍史空前絕后的頂
峰。當尼米茲海軍上將麾下十九艘輕重航空母艦浩浩蕩蕩殺奔菲律賓時,日本的“大
和”級戰列艦已經衹有挨炸的份了,航空母艦在美國海軍的統治地位就此确立。二戰
之后,美國海軍一直堅持以航空母艦為核心,至今仍以十二艘航空母艦為主力艦隊。
“愛國者”們也就整天夢想中國也能有几艘航空母艦,好不受別人的欺負。

問題是航空母艦真的那么管用嗎?還是回到二次大戰。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确實管用,
可是英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在德國人面前卻實在是表現不佳。雖然曾有“卓越”號奇襲
塔蘭托和“皇家方舟”號魚雷机重創“俾斯麥”號的記錄,但英國海軍主要的戰績還
是由水面戰艦取得的。“喬治五世”號、“約克公爵”號、“羅德尼”號和“聲望”
號等戰列艦在殲滅“俾斯麥”號、“斯佩海軍上將”號和“沙恩霍斯特”號的戰斗中
立下殊勛,并在諾曼底戰役中以其威力巨大的艦炮有力的支援了登陸部隊。相比而言,
奇襲塔蘭托更大程度上是出其不意,而且意大利海軍本來就戰力不強﹔“皇家方舟”
號艦載机命中“俾斯麥”號艦舵的那枚魚雷多少有誤打誤撞的味道,何況最后的戰斗
還是由“喬治五世”號和“羅德尼”號來進行。至于英國的蘭幵斯特重轟炸机炸沉
“提爾比茲”號戰列艦是皇家空軍的戰果,和航空母艦毫無關系。

而在自身的損失上,英國海軍盡管有“胡德”號、“威爾士親王”號和“皇家豫樹”
號沉沒,但戰列艦主力還是得以生存下來。航空母艦的損失卻慘重得多。幵戰剛剛半
月,德國潛艇就在蘇格蘭外海道擊沉了“勇敢”號航空母艦,艦上五百多名官兵和三
十架飛机和航母同葬于水底。此前不久,“皇家方舟”號也險遭暗算,衹是因為德軍
魚雷引信失靈才幸免于難。但好景不長,該艦終于一九四一年在地中海被德潛艇魚雷
炸沉。此后不久“卓越”號遭德國空軍俯沖轟炸机重創,所幸損管有力才在空軍掩護
下撤退,但所載飛机几乎全部損失。一九四○年六月八日,“光榮”號航空母艦從挪
威撤退時突然遭遇德軍“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戰列巡洋艦,德艦一頓炮
火,把它打成了一堆漂浮在海面上的廢鐵。

美日与英德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海戰顯示出航空母艦和戰列艦各有所長,但由于太
平洋戰場是以大規模海戰為主,因而名聲更大一些。二戰之后,美國海軍獨步全球,
甚至“比其他各國海軍的總和還遠為強大”。航母神話也就在人們的心目中長盛不衰。
其實,如果今天真的打一場大海戰,航空母艦又能比當年的“威爾士親王”號和“大
和”號強到哪去?

當年航空母艦在太平洋戰爭中之所以能大占上風,有其特殊的客觀原因。二戰時期的
戰列艦是依靠艦炮攻擊,作戰距离約在一兩萬米左右﹔潛艇的魚雷攻擊更是在目視距
离之內﹔而航空母艦依靠其艦載机卻可以從二百海里外發動攻擊。“長臂”因此成為
航空母艦最大的优勢。在遼闊的太平洋上,快速航空母艦隨時可以接近敵方的水面艦
隊和陸上基地,進行打了就跑的艦載机攻擊。等到被魚雷和炸彈砸得一塌糊涂的水面
戰艦反應過來,要想讓自己的艦炮夠得著航母已是勉為其難:原本就有一二百海里的
距离,航空母艦的航速又相當快,衹能依靠目視和近距雷達搜索目標的戰艦還不等追
上航母就已經燃油耗盡不得不返航。長臂、大洋和搜索能力的差別是太平洋戰爭航母
統治地位的原因之所在。而今天,巡航導彈的迅速發展徹底改寫了水面戰艦和潛艇衹
能在目視距离發動攻擊的局面﹔二戰以來海軍的作戰大都在近岸海域,而不是大洋深
處﹔依靠航母艦載机搜索敵人更是早已成為歷史,龐大的航母戰斗群在偵察衛星、雷
達預警机和被動式聲納的監視下一覽無余,根本沒有任何隱蔽性可言。前蘇聯在冷戰
時期發展出來的遠程超音速巡航導彈從來沒有投入過實戰,否則的話,航母神話恐怕
早已淪為笑料。

“花崗岩”導彈的射程已達到約六百公里,可以超音速巡航和集群攻擊,配備威力巨
大的重型彈頭。對于航空母艦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核潛艇能在以航母為圓心半徑
六百公里的海域內向航空母艦發動毀滅性的打擊。半徑六百公里的圓,這差不多相當
于中國國土面積的十分之一!要讓航空母艦上區區八到十架反潛巡邏机去保証安全,
非得把飛行員活活累死不可。至于航母編隊的護航艦和反潛直升机則是一點用都沒有:
驅逐艦根本夠不著五六百公里外的潛艇,而反潛直升机的最大航程也衹有五百來公里,
除非飛行員愿意做神風特攻式的絕命出擊,否則衹有在一邊呆看的份。

与此同時,遠程防空導彈和大功率艦載雷達的發展使得大型水面戰艦擺脫了面對航空
兵衹能被動挨打的局面。美國“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就曾以兩枚“黃銅騎士”導彈
一舉擊落一百多公里外的兩架米格戰斗机而震撼北越空軍。以俄羅斯“基洛夫”級戰
列巡洋艦強大的對空火力再加上有力的航空兵支援,航母派去的攻擊机衹怕多半要有
去無回。而“基洛夫”級一次巡航導彈齊射的威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二次大戰美國第五
十八特混艦隊的全部火力。倘若現代戰列巡洋艦和航空母艦在几百公里的距离上展幵
對決,結果很可能是兩分局面。

尤其值得中國海軍注意的是,中國海軍的活動海域不是大洋,而是被島鏈環繞的東中
國海和南中國海。這里的地形更象英德海軍的戰場。當年英德海軍較量主要依靠戰列
艦,重要原因就是戰場擺在狹窄的北海、北冰洋和北大西洋。在近岸狹窄海域,水面
戰艦可以迅速進入艦炮射程,航母卻不能不對戰列艦和岸基航空兵提心吊膽。德國海
軍令人望而生畏的“俾斯麥”號和“提爾比茲”號對皇家海軍构成极大的壓力﹔日本
海軍裝備十八英寸巨炮的“大和”號和“武藏”號卻几乎從未有過表演的机會。此乃
地理環境使然,非戰之過也。

總而言之,中國海軍不應把航空母艦作為核心,而是應以核潛艇和戰列巡洋艦為中堅。
即使中國海軍發展航空母艦,也衹是主要搭載有部分攻艦能力的戰斗机,作為支援保
護核潛艇和戰列巡洋艦主力艦隊的机動部隊使用。

航母之夢可以醒矣。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