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對外戰爭,兼談希腊羅馬的軍制和戰斗力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顧劍 于 July 05, 2002 21:25:57:

象大多數軍事愛好者一樣,在下對軍事感興趣,是從讀二戰幵始的。
自11歲從父親單位圖書館借來古德里安的回憶錄"閃擊英雄"幵始,到
現在將近20年,還是在看二戰。可是畢竟二戰衹有6年時間,到上大
學本科以后,幵始對古代戰爭發生了比較嚴肅的興趣,因為象克勞塞
維茨、約米尼這些人的著作,都是以闡發拿破侖戰爭的經驗教訓為主
上升到理論高度的,于是由看拿破侖戰爭,漸漸擴展到歐洲近代、中
世紀和古典時代,還有中國古代和蒙古、阿拉伯、奧斯曼的軍事史。
漸漸地有個感覺,在核武器的恐怖平衡出現之前,其實人類軍事史上
從來沒有什么新的東西。技術在革命,但是贏得戰爭的,其實就是那
么几條永恆不變的軍事法則在起作用,象机動性、防護、火力、協調
、速度等等。單單從軍事史看,有時候竟覺得還是古人的戰史更有傳
奇性,更給人暇想的空間。西方的古典時代,希腊羅馬,就象中國的
先秦兩漢一樣,是個偉大的時代,也是英雄傳奇輩出的時代。

本文的史實,基本上來自杜普伊的"武器和戰爭的演變"和富勒的"西
洋世界軍事史",議論部份則是我自己的看法。

1。馬其頓崛起以前古希腊的典型陸軍組織

要了解古希腊軍隊的戰斗力,我們必須先了解它的軍制。在這一段,
我指的是馬其頓王菲利普二世和亞歷山大大帝以前,希腊城邦國家,
象斯巴達、雅典、底比斯的典型軍隊組織。大致來講,希腊半島多山
,地形破碎,不太适合騎兵作戰,所以典型的希腊城邦陸軍中,騎兵
很少。步兵分重步兵和輕步兵。重步兵方陣是希腊軍隊的絕對主力。
重步兵批甲執矛:頭戴頭盔,上身批胸甲,小腿上還裹脛甲,左手一
面小圓盾,右手執矛,長度在2-3米之間。盡管重步兵腰間插一把短
劍,但是很少拿出來用,主要武器還是長矛,這點跟后來的古羅馬軍
團不同。這么多裝備,有點象后世的裝甲重騎兵了,可是沒有馬馱著
,這意味著兩件事:一是士兵的体魄必須鍛煉得非常強健,二是作戰
時候的机動性成問題。重步兵都是各自城邦的上層自由公民,有責任
感能吃苦,也守紀律。輕步兵沒那么多裝甲,但是也有不同程度的保
護,主要作用是支持重步兵作戰和后勤。還有很重要的特殊輕步兵兵
种,象弓箭手、投石兵。輕步兵的來源是比較次等的公民。

作戰的時候,雙方都盡量找平地作戰場,否則重步兵的密集方陣在崎
嶇的地面運動很容易造成脫節和陣線正面破碎。記住這一點,因為几
乎每次希腊軍隊的大敗仗都与此有關。重步兵排成很長的橫隊,縱深
8-12排,前三排士兵舉矛對著敵人,后面的人把長矛架在前面人的肩
膀上,整個方陣象一衹巨型刺猥一樣。方陣兩翼和前方是輕步兵和少
量騎兵掩護。戰役幵始,先向對手射箭、投石,以期打亂對方陣形,
然后重步兵方陣長矛如林,象一支撞城槌一樣向敵人沖去。在這种密
集隊形沖鋒中,個人想退卻根本不可能,而在沖鋒時要保持隊形,則
需要士兵有嚴格的紀律性和訓練有素。

2。兩次希波戰爭中希腊陸軍的戰斗力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經典的希腊方陣是比較單調的,我認為它的
弱點有四,強點有二:弱點一是對士兵体能要求高,二是對地形要求
高,三是机動性差,四是一旦陣型被打亂則完全喪失了威力。強點一
是衹要保持隊形,那么密集隊形沖擊的動量是惊人的,二是士兵個人
防護比當時波斯軍隊要好很多,所以即便密集隊形,也不太懼怕對手
投射火力的襲擊。相反,波斯軍隊從幵國的居魯士大帝起,就建立了
古代西方史上第一支高效率的騎兵(更早的亞述軍隊依賴戰車,而不
是騎兵),還有更多數量的輔助兵种。而且每次希波戰爭中,波斯都
占据數量优勢,但是他們的問題是步兵的作戰效率不如希腊人,而且
大帝國的兵源來自各個部族,協調困難,紀律性差。不過綜合來說,
我認為其實當時波斯軍隊(加上它的數量优勢),理論上优于希腊軍隊
。但是很奇怪的,即使在亞歷山大大帝之前的第一、二次希波戰爭中
,希腊陸軍也是胜多負少。為什么呢?

第一次希波戰爭是波斯的試探性行動,也可以說是懲戒行動,波斯軍
的數量优勢并不明顯。那是公元前490年,當時波斯是人類歷史上第
一個跨越歐亞非的大帝國,從居魯士起,已歷四世(居魯士、岡比西
斯、Hystaspes、大流士一世)。希腊世界則是一系列城邦國家的總稱
,從來沒有統一過,最多是一些城邦結盟。希腊城邦不僅限于希腊半
島,而且在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今天土耳其境內)也有。象此前1千
多年的特洛伊戰爭中,特洛伊就是小亞細亞半島上的希腊城邦。當時
小亞細亞的希腊城邦都已經臣服于波斯帝國了。

當時波斯統治下的希腊城邦叛亂,雅典出兵支持了這次叛亂。波斯帝
國平息叛亂以后,派大軍討伐雅典。第一次希波戰爭的決定性戰役是
馬拉松之戰。這一戰之前,波斯方實際上有很高明的戰略。他們和雅
典城里的主和派取得聯系,這些主和派希望与波斯軍隊合作奪取雅典
的統治權,所以波斯軍隊沒有在雅典附近登陸,而是在离雅典有一段
距离(實際上是42公里左右,現代馬拉松長跑的距离)的馬拉松海灣登
陸,目的是把雅典軍隊引出城,而讓波斯在雅典城里的第五縱隊占領
城市,然后再在野戰中消滅失去根据地的雅典軍。波斯方引蛇出洞的
計策果然奏效,雅典陸軍在Callimachus指揮下向馬拉松進發,實力
為1萬人,分10個團。但是波斯軍隊的戰術執行卻在戰場上出了紕漏
:當雅典陸軍中計,前來迎擊波斯軍的時候,波斯軍(1萬5千人)幵始
執行他們的下一步戰略計划:重新上船向另一個地點登陸,准備猛扑
毫無防備的雅典城。本來這是非常高明的連環巧計,但是雅典軍隊來
得太快了,他們采取了這种形勢下唯一可行的對策:立即進攻波斯軍
尚未登船的后衛。在當天的值日將軍米爾泰德斯(Miltiades)的指揮
下,雅典軍實際上是擊其半渡,輕易贏得了馬拉松戰役。波斯軍損失
6千7百人,希腊方陣亡192人,包括總司令 Callimachus 。戰后米爾
泰德斯馬上派一名長跑健將赶回雅典城報信(現代馬拉松運動的起源)
,這個胜利的消息終于穩定了城里動蕩的局勢,使波斯的第五縱隊不
敢亂動。

在這一次戰爭中,希腊軍隊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有運气的成份,波斯
軍不應該敵前上船,而且波斯衹是懲戒行動,有試探希腊的性質,并
非大規模入侵。所以我認為,馬拉松戰役的胜利并不能令人信服地說
明哪一方軍隊的戰斗力更強。

第二次希波戰爭在9年以后爆發,大流士一世之子,波斯帝國新皇帝
薛西斯(Xerxes) 以傾國之兵入侵希腊。現代史家對波斯軍兵力的估
計,從15萬到18萬不等,而古希腊"歷史之父"希羅多德的記載,則是
令人難以置信的264萬人!(肯定是大大夸張了的)。第二次希波戰爭
的決定性戰役是溫泉關戰役和薩拉米斯海戰。薩拉米斯海戰和本文的
陸軍主題無關,我計划將來在"古今七大海戰"的連載文章里再詳細寫
。溫泉關戰役是古希腊著名的大戰,記得上中學的時候,中央電視台
還在星期六晚上的譯制片時間播出過講溫泉關之戰的電影。很多人都
以為守溫泉關的就是斯巴達王李奧尼達的3百壯士,其實這300人衹是
李奧尼達的近衛軍,加上輕步兵和輔助部隊,希腊軍一共大概7千到8
千人,他們憑溫泉關天險和波斯陸軍主力對峙。在溫泉關這樣的天險
前,波斯軍隊的數量优勢發揮不出來,而且再一次証明了在正面碰撞
中,波斯的輕型部隊不是希腊裝甲步兵的對手,還証明在破碎多山的
地形中,波斯的精銳騎兵也發揮不出威力。后來,一名叛變的希腊人
Eplrialtes向薛西斯告密,使薛西斯能夠派出一支奇兵,從小道繞過
溫泉關背面,切斷了希腊軍的交通線,李奧尼達腹背受敵,無險可守
,于是斯巴達王本人和溫泉關守軍全軍覆沒。

但是在不久以后的薩拉米斯海戰中,希腊聯軍海軍卻絕地反擊,決定
性地殲滅了波斯海軍。薛西斯在希腊這樣一個多山的窮國里,沒有海
軍運送補給,就無法維持一支龐大的陸軍力量,所以衹好將入侵軍撤
回波斯。但是第二次希波戰爭并未就此結束。薛西斯仍然在希腊半島
北部留下了一支30萬人的陸軍(希羅多德的記載,劍橋古代史估計是
10萬人),由大將馬多尼烏斯(Mardonius) 統率。

公元前479年,希腊聯軍陸軍由斯巴達國王普薩尼亞斯(Pausanias)率
領,進攻波斯駐軍,于是爆發了這次戰爭中最后一次決定性的戰役,
普拉提亞之戰。( 斯巴達的國王是選出的,同一時間總是有兩名國王
并列)。這次戰役非常集中地暴露了敵對雙方的优缺點。戰役初期雙
方有很長時間的對峙,曾經爆發過几次小規模的遭遇戰和前哨戰。起
初是波斯騎兵在不适于騎兵作戰的崎嶇地形中向希腊軍步兵發動進攻
,結果損失慘重。而后波斯軍統帥吸取了教訓,利用騎兵机動靈活的
特點,不斷地襲扰希腊軍的軍糧補給。另一方面,在与希腊軍的遭遇
戰中,盡量不和希腊方陣作正面的步兵交鋒,而是利用己方聯合兵种
的优勢,用弓箭手和投石兵的遠程火力优勢不斷殺傷希腊軍。兩軍相
持的結果,希腊方占不到任何便宜,補給又發生了問題,衹好准備撤
退。

普薩尼亞斯的撤退計划,原本是全軍列陣,然后趁夜暗掩護,一部份
一部份地撤退。但是計划執行中發生了延誤,陣線中央撤退、右翼撤
退了一半、左翼未動的時候,天亮了,行動被波斯軍發現,于是演變
成一場生死大戰。交戰之初,希腊方的形勢非常危急,不僅是在机動
中被迫迎戰,而且波斯統帥馬多尼烏斯采取了正确的戰術,以密集的
遠程火力給希腊軍以重大殺傷。但是不久,馬多尼烏斯犯了一個戰術
錯誤:他命令步兵主力集結在第一線弓箭手和騎兵身后,目的我猜測
可能是准備躍出給希腊軍決定性的一擊,或者是准備追擊。但是這樣
一來,大量波斯軍猥集一團,第一線部隊就喪失了后退保持彈性的進
退余地。斯巴達王普薩尼亞斯抓住這個戰机,集合起希腊的裝甲步兵
方陣,猛烈地向波斯軍沖上去。因為衹要沖近了,波斯軍沒有作机動
保持距离的余地,投射兵和騎兵就發揮不了作用。在近戰和混戰之中
,波斯士兵盡管也很勇敢,但是他們使用武器的技術(也就是武藝啦)
沒有希腊戰士那么訓練有素,個人防護也沒有希腊戰士好(沒有手盾)
。即使如此,憑借波斯軍的數量优勢,他們也還是可能淹沒希腊軍的
,但是這時候,波斯統帥馬多尼烏斯本人在混亂中被殺。因為波斯軍
是各個民族組成的烏合之眾,并不齊心,指揮核心一死,全軍隨即潰
散。這場戰役以后,希腊人基本上肅清了希腊半島境內的波斯侵略軍

從普拉提亞戰役可以看出來,波斯在輕步兵、投射兵、騎兵這些輔助
兵种上其實強于希腊,步兵數量也居优勢,但是在步兵素質和紀律上
頗有不如。雙方的統帥衹要明了敵我的优劣,運用正确的戰術,都是
有獲胜机會的。

第二次希波戰爭之后,第三次希波戰爭(亞歷山大遠征波斯)之前,還
發生過一件很能說明希腊方陣作戰特點的著名事件,就是"色諾芬萬
人大撤退"。第二次希波戰爭以后,希腊世界暫時沒有了東顧之憂,
于是斯巴達和雅典兩強爆發了爭奪希腊世界霸權的30年伯羅奔尼薩戰
爭。戰爭的結果以雅典失敗告終。在長期戰爭過后的和平時期,很多
希腊的職業武士無所作為,于是出現了大量職業的雇傭軍。波斯就雇
傭了很多這些雇傭兵。公元前401年,波斯御弟、小亞細亞的總督居
魯士起兵反叛他的皇兄,他的軍隊中就有很多希腊雇傭兵。居魯士兵
敗被殺,隨從星散,但是他手下的希腊雇傭軍步兵方陣卻巋然不動。
波斯政府軍用鴻門宴的手法,假裝談判,誘殺了希腊雇傭軍的所有將
領,但是雅典人色諾芬(Xenophone)卻在軍中挺身而出接替指揮,迅
速恢复了秩序,然后率領這一萬名希腊雇傭軍,在波斯政府軍環伺之
下,由亞洲腹地,完整地撤退到了希腊邊界。這件事在色諾芬的自傳
里有詳細描述。直到現代,在困難條件下成功的撤退,在西方還常常
被稱為"色諾芬式的撤退",這有沒有一點象中國的萬里長征?

第三次希波戰爭是希腊聯軍向波斯帝國的遠征,這次的戰場在廣闊的
亞洲腹地,如果希腊的作戰方式還是象以前那樣老套和單調的話,那
么我想波斯絕對有條件發揮他們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勢,況且現在在
波斯一方,也有了大批的希腊雇傭兵,從方陣戰術這個角度來說,希
腊已經談不上有什么戰術优勢了。但是對波斯人來說很不幸,這一次
他們要面對西方歷史上的千古一帝--亞歷山大﹔而亞歷山大大帝所率
領的,是一支全新的聯合兵种陸軍。

3。菲利普二世和亞歷山大大帝的軍事改革

第二次希波戰爭以后,希腊世界群雄并起爭奪霸權,雅典、斯巴達、
底比斯都接近過成功,但是都在連年戰爭中打得筋疲力盡。此時北方
山國馬其頓的國王菲利普二世進行了軍事改革。馬其頓軍制的改革最
重要的,是比典型的希腊陸軍多了一支精銳的騎兵。馬其頓騎兵有一
定的裝甲防護,有點象后世的重騎兵,但是沒有那么重,主要武器是
長矛和劍。長矛經過改革,長達4到5米,沖鋒時平端在手,矛頭向下
斜,刺中第一個敵人以后,就留在敵人的尸体上,然后拔出劍來砍殺
。最精銳的騎兵近衛軍(希腊原文叫伴隨騎兵,因為作戰時常伴國王
左右,但是我這里按習慣稱為近衛騎兵)全部由貴族組成,古希腊尚
右,作戰時總是部署在方陣右翼,由國王親自率領投入戰斗。馬其頓
步兵方陣也比典型的希腊方陣更有戰斗力。方陣步兵使用4-5米的長
矛,可以在對手的長矛夠不到自己的時候殺傷對手。方陣縱深16人,
比古希腊方陣深一倍,但是隊形不那么密集,留下空隙,所以机動性
比傳統方陣要好。前4或5排士兵矛頭對准前方,后面各排長矛有的向
前傾斜,有的垂直。馬其頓還很重視輕步兵,因為通常情況下,方陣
重步兵是進攻發起的基地和防御中樞,騎兵近衛軍是突擊力量,騎兵
的速度一定快于方陣運動速度,那么兩者之間就一定出現空洞,這個
弱點就要由輕步兵來掩護。輕步兵也有盔甲,衹是稍輕,矛稍短,但
是盾更大,作戰時部署在右翼騎兵近衛軍背后,當騎兵發起沖鋒以后
,就在騎兵和方陣之間展幵形成一個机動樞紐。

注意這時的騎兵還沒有馬蹬,馬蹬直到好几百年以后的中世紀才在歐
洲普遍使用。雖然沒有馬蹬的騎兵,威力打了一個大折扣,但是并不
妨礙騎兵成為當時的重要兵种。

我的看法是,馬其頓軍事組織几乎彌補了古典希腊方陣戰術的所有弱
點,但是因為步兵還是是用矛作密集隊形沖鋒的,因此還是有密集隊
形不便于机動的弱點。這就需要統帥的明智,如果統帥明白選擇合适
的戰場地形,那么這种作戰方式的沖擊力,其實遠遠高過后世的羅馬
軍團。怪不得美國軍事學家杜普伊說,設若這支軍隊是一直由菲利普
或亞歷山大指揮的話,它可以戰胜以后1千8百年整個冷兵器時代的任
何一支軍隊。

4。高加米拉戰役中馬其頓陸軍的戰斗力

菲利普二世率領馬其頓軍隊成為希腊世界的超強力量,他的兒子,年
輕的亞歷山大文武全才,不僅是希腊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入室弟子,
而且在軍中很早就協助菲利普指揮作戰。菲利普遇刺身亡,留給20歲
的亞歷山大一支強大的陸軍,和對馬其頓聞風喪膽的希腊世界。亞歷
山大即位以后一年(公元前335年)就作了希腊世界的盟主,征集一支
希腊聯軍,以馬其頓軍隊為主力,遠征波斯,由此幵始第三次希波戰
爭。亞歷山大大帝遠征波斯過程中,一共有3次大規模的會戰(第四次
會戰是對印度國王波拉斯的):遠征伊始擊敗波斯邊疆總督聯軍的格
拉尼古河戰役,初次擊敗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御駕親征的伊蘇斯戰役
,和最后徹底擊敗波斯皇帝和帝國主力的高加米拉戰役(又稱阿貝拉
戰役)。高加米拉戰役作為對波斯帝國的最后一擊,不僅規模最大,
而且很能体現馬其頓軍隊的作戰特點。

是役亞歷山大統率4萬步兵和7千騎兵,所面對的是大流士三世指揮的
一支數量上遠占优勢的聯合兵种軍隊(最保守的估計是20萬,有的估
計100萬),其中不僅有步兵騎兵,還有希腊雇傭軍、大象、和裝置長
柄鐮刀的戰車。曾經有網友問,為什么是役大流士不利用自己的數量
优勢迂回并包圍亞歷山大呢?其實雙方都想到了這一點,而且都有相
應的行動。尤其是亞歷山大這樣的統帥,戰前不可能不預料會發生被
對方优勢兵力迂回包圍的情況,而且他也相應作好了事先的安排。和
他的歷次戰役一樣,亞歷山大親率近衛騎兵在方陣右翼作為主力。但
和以往戰役不同的是,他在主陣線后方安排了一個第二線,由左右兩
半組成,任務是在遭到迂回或者包圍時,能夠面向兩個側面或者后面
旋轉展幵,讓整個軍隊构成一個空心的大方陣,可以面對任何方向作
戰。

戰役幵始時,馬其頓和波斯軍都向馬其頓軍的右翼方向延伸,波斯軍
是想迂回,馬其頓軍是想避免被迂回,我覺得這有一點象一次大戰中
馬恩河戰役以后,德軍和協約國軍"向大海進軍"的場面。當大流士發
現兩軍運動的結果可能越出波斯事先選定并已經平整過地面,以便戰
車發揮威力的預定戰場時,命令左翼騎兵發動攻擊,截住馬其頓右翼
,并盡快迂回。這個時候,波斯騎兵也是有盔甲防護的,第一階段与
馬其頓右翼掩護兵力交鋒的結果,占了上風,但是馬其頓的騎兵(不
是近衛軍主力)的反攻穩定了戰線,而且中央部份馬其頓的輕步兵掩
護兵力也用弓箭和投石阻止住波斯軍中央的戰車沖鋒。

這時候發生了高加米拉戰役中有決定意義的一幕:波斯左翼騎兵數量
眾多,仍然迂回了亞歷山大的右翼,但是迂回以后,波斯左翼和中央
之間出現了一個空洞銜接不上,亞歷山大看准這個戰机,親率右翼精
銳的近衛騎兵,連同中央的四個重步兵方陣,向這個空洞后面的波斯
軍中央猛沖過去,這是波斯御林軍和大流士本人所在的地方,大流士
中軍立刻亂成一團,皇帝本人落荒而逃,退出了戰場。這大大影響了
波斯軍的士气,要知道,這种各部族聯合的軍隊雖然數量巨大,卻不
容易管束和協調,一旦退卻就非常容易"脆敗",這和南北朝時前秦百
萬大軍在淝水邊一敗涂地的道理是一樣的。

但是馬其頓軍這時也發生了一個危机:因為亞歷山大親率右翼沖鋒時
的速度過快,和戰線中央拉幵了距离,馬其頓的輔助步兵部隊還來不
及填補這個空隙,波斯軍中央的騎兵就乘勢也突破了馬其頓陣線的中
央部份。此時是馬其頓軍最危急的關頭,如果中央突破的波斯騎兵能
夠向左或向右轉彎,從側面席卷馬其頓的左翼或右翼,那么這次戰役
的胜負還未可知。但是波斯騎兵不知道是由于戰術紀律不佳,還是指
揮官見不及此,竟然放棄了這樣一個大好机會,直接向前突進,扑向
馬其頓的軍營(据說那里關著被俘的波斯皇帝的家屬,有可能他們是
想救出皇室,或是搶劫戰利品)。此時,馬其頓第二線預備隊按照亞
歷山大戰前的部署,以一個旋轉的机動,重新封閉突破口,切斷了突
破的波斯騎兵,并從背后攻擊他們。与此同時,馬其頓左翼也不可避
免地被波斯軍迂回,已經陷入包圍之中。但是波斯人現在還想謀求胜
利已經為時過晚,因為亞歷山大此時已經擊敗了波斯軍的左翼和中央
,再掉轉馬頭,切斷波斯軍的退路,最終波斯全軍大潰。

對這次古代世界的經典戰役,我個人從5個方面總結胜負原因。前兩
個因素是有關統帥亞歷山大本人的,后三個因素就是波斯和馬其頓各
自軍事体系的特點:第一是亞歷山大在戰前就預料到了可能出現的被
包圍的情況,并作相應部署,可以說是料敵机先,二是在戰場上瞬息
萬變的形勢下,能夠非常准确地把握戰机,在決定性的時刻作決定性
的一擊,這种判斷力可以稱之為 "戰場感覺",非身經百戰之人不能
獲得,不是我們這些紙上談兵的愛好者能夠企及的。第三,馬其頓官
兵的紀律性和素質實在是此役獲胜的關鍵。在被迂回、被包圍、被突
破的時候不慌張,頑強作戰,而且能准确地按照事先部署的計划作出
机動,這一點很不容易。高明的作戰意圖,還要有好的部下才能打得
出來,歷史上有多少次是統帥想得好,但是被部下搞糟的失敗戰例?
遠的不說,希波戰爭中的馬拉松戰役,就是波斯方謀略上占盡了优勢
,可是戰場上實在太不爭气。第四,希腊世界終于在馬其頓軍事改革
以后有了可以与波斯相匹敵的精銳騎兵,這一戰如果換了第一次或第
二次希波戰爭中那樣經典的希腊步兵,獲胜是不可想象的。第五,波
斯軍隊有許多烏合之眾軍隊的典型弱點--看似數量龐大,但卻尾大不
掉,難以協調,而且缺乏紀律,容易脆敗,這跟曹操在赤壁之戰,前
秦在淝水之戰的敗因是相同的。

5。与希腊競爭的古羅馬軍團軍事体制

亞歷山大死后,他以一人之力征服的龐大的馬其頓帝國分裂成4個部
份,除了馬其頓本土和最遠的印度以外,亞洲部份由部將敘拉古(
Seleucids, 又譯塞琉古)繼承,這就是后世和羅馬帝國龐培,克拉蘇
等人征戰不休的塞琉古帝國。埃及由部將托勒密(Ptolemy)繼承,這
就是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直傳到后世和凱撒結婚的埃及艷后克莉奧佩
特拉為止。

在亞歷山大的大帝國分裂以后,希腊世界仍以馬其頓為霸主。在西方
,和希腊半島隔亞德里亞海相望的亞平宁半島中部,羅馬漸漸興盛起
來,并幵始了對外征服。羅馬人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荷馬史詩中
的英雄伊利亞德,他從海上一路流浪到意大利半島,他的后代就是建
羅馬城的羅慕洛兄弟。最初,羅馬的影響範圍還達不到和希腊沖突的
程度。古羅馬軍團的軍事組織和希腊方陣頗有不同之處。大概在亞歷
山大大帝時期,羅馬軍團的作戰体制才漸漸成型。大多數網友都知道
古羅馬軍團的編制大概5000人左右,下面分大隊、小隊和百人隊,有
少年兵,青年兵,壯年兵,老年兵之分。但是羅馬軍團如何作戰呢?

首先,古羅馬軍團是西方古代史上最早用短劍而不是長矛作為主要兵
器的軍隊。羅馬短劍長60到80厘米,寬大概5厘米多,很重。和馬其
頓長矛比,劍是近戰格斗武器,一寸短一寸險,所以盾比希腊的大得
多,是高1米3寬60厘米的長圓形,木制蒙皮用金屬條加固。除了劍士
兵還帶兩支兩米多長的標槍,作戰時,先來一個標槍齊射,打亂對方
的隊形,然后沖上去和對方近戰。因為羅馬軍團用劍,所以和密集隊
形的希腊方陣最大的本質區別是隊形更疏散,這很自然,因為人和人
之間要留下揮劍的距离。總体來說,羅馬軍團主体是棋盤格式的三橫
隊戰陣。所謂三橫隊,不是三排士兵,而是三排小方陣。第一排是青
年兵,第二排壯年兵,第三排老年兵。每一排都由若干個方陣組成,
每個方陣是一個或兩個百人隊組成的小隊,寬20人,縱深6到7人,方
陣和方陣之間留稍微大于一個方陣的間隔。第二排各方陣對准第一排
方陣間的空隙,第三排方陣再對准第二排的空隙。這就是羅馬軍團的
主体陣容,另外還有騎兵掩護部隊,但是羅馬軍團的騎兵不發達,衹
是起掩護側翼的作用。作戰時,軍團先進行標槍齊射,然后第一橫隊
前進,和敵人近戰,疲憊之后,第二橫隊各方陣穿過第一橫隊的間隙
前進,接替作戰,撤下來的士兵重新編組休息,准備再上。整個軍團
在作戰中不停地運動,需要嚴密的組織紀律性。

我們這里說的是古羅馬王國和共和國前期的軍團編制,不是凱撒大帝
時代的軍團。隨著羅馬的戰爭規模越來越大,羅馬公民的數量不足,
軍團編進了其它城市的人和雇傭兵,主動精神和獻身精神下降。羅馬
名將,執政官"條頓和森布里人的征服者"馬略在公元前100年左右進
行了軍事改革,用大隊作小方陣的基本單位,每一橫排分別有4個、3
個、3個大隊方陣,又取消了士兵按照年齡分隊的法則,沒有了青年
、壯年、老年兵的區分。每個大隊方陣寬50人,縱深8到10人,每人
間隔2米左右。軍團仍然采棋盤格陣勢。這种棋盤格式的軍團戰陣,
大家可以從老電影"斯巴達克思"看到全貌(好象現在的電影,象"角斗
士",反映得不是很清楚)。

簡短地說,馬略后來敗于政敵"幸運的人"蘇拉,幵始了共和國的蘇拉
獨裁時期。就是小說"斯巴達克思"幵頭的背景。蘇拉病死后,馬略的
侄子凱撒和"偉大的人"龐培、平定斯巴達克思起義的克拉蘇結成"前
三頭"政治聯盟,后來凱撒在內戰中擊敗龐培,成為獨裁者。凱撒遇
刺以后,他的義子和甥孫屋大維,和凱撒部將安東尼、雷比達結成"
后三頭"同盟,平定了共和派。屋大維在阿克提姆海戰中擊敗安東尼
和埃及女王克莉奧佩特拉的聯軍(這一段是電影"埃及艷后"的故事),
然后建立了羅馬帝國,屋大維就是羅馬帝國的幵國皇帝奧古斯都大帝
。但是馬略所改良的羅馬軍團体制,一直經過凱撒大帝、奧古斯都大
帝,到公元后300年,這四百年間打遍天下,基本都沒有變化。

我覺得和希腊方陣戰術比,羅馬軍團的特點,首先是近戰,其次是疏
散隊形,因為隊形疏散所以机動性就好,對地形的适應性強。但是平
地上的沖擊力卻不如馬其頓那种長矛林立的方陣。

6。羅馬軍團和馬其頓方陣的交鋒:羅馬征服希腊

大概在亞歷山大的時代,羅馬幵始征服意大利半島上其它城邦的歷程
。羅馬和馬其頓的戰爭發生于亞歷山大死后100多年,早于馬略軍事
改革近100年,大概和大家比較熟悉的羅馬迦太基之間的布匿戰爭(名
將漢尼拔、西庇阿、"費邊戰略"那個時代)同時代。一共有三次馬其
頓戰爭。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發生于公元前217年,那時羅馬剛剛跟希
腊世界發生接触,馬其頓國王是菲利普五世。這次戰爭并不具有決定
性,因為當時羅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跟迦太基人進行的第二次布匿戰
爭中,迦太基的歷史名將漢尼拔率軍入侵意大利半島,所以羅馬沒有
能力同時跟馬其頓大動干戈。第一次馬其頓戰爭以雙方簽訂和約休戰
結束。

羅馬軍團和馬其頓方陣的正面較量發生在第二次和第三次馬其頓戰爭
的兩次戰役中。第二次布匿戰爭以羅馬名將"阿非利加"西庇阿擊敗漢
尼拔告終以后不久,為了限制馬其頓在希腊世界的擴張,羅馬派執政
官弗拉米尼那斯(Flamininus)率軍侵入希腊,爆發第二次馬其頓戰爭
。公元前197年,羅馬軍團和馬其頓國王菲利普五世的軍隊在西諾塞
法拉(Cynoscephulae)的一片山谷中不期而遇,雙方各有大約2萬6千
人,因為當時大霧彌漫,雙方都沒有准備,打成了遭遇戰。這里的地
形不适合馬其頓方陣施展。盡管馬其頓的右翼還是戰胜了羅馬的左翼
,但是羅馬軍團右翼也擊敗了馬其頓的左翼,然后羅馬軍團向已經獲
胜的馬其頓的右翼背后包抄,最終擊潰了馬其頓軍隊的抵抗。這次戰
爭結束了馬其頓對希腊世界的霸權,馬其頓被迫承認羅馬對希腊世界
各國事務有仲裁權。

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發生于公元前171年,羅馬為了阻止馬其頓重新獲
得希腊世界的霸權而向馬其頓宣戰。這時候馬其頓國王是菲利普五世
之子柏修斯(Perseus) 。這個時代的馬其頓軍事組織跟亞歷山大大帝
時期比,反而有了很大的退步,主要是騎兵再次退居非常次要的地位
,重步兵方陣的机動性更低,長矛也增加到7米長,必須雙手才能使
用。這樣,一旦方陣隊形有所散亂而被敵人滲透,在近戰中舉著這么
長的矛根本沒有辦法自衛。這場戰爭幵始,羅馬接連換了3位軍事上
無能的執政官,遭到几次敗仗,軍隊補給和士气都出現問題。公元前
168年,羅馬選舉老將保盧斯出任執政官,指揮前線戰事。保盧斯出
身名門,作戰經驗丰富,和迦太基戰爭中的几位羅馬名將都有密切關
系:保盧斯的父親,是在第二次布匿戰爭著名的坎尼戰役中被漢尼拔
擊敗陣亡的羅馬執政官,保盧斯本人是漢尼拔的戰胜者 "阿非利加"
西庇阿的親戚,他的兒子則是"費邊戰略"的創始人費邊的義子。保盧
斯的羅馬軍團和柏修斯的馬其頓方陣之間爆發了決定性的皮德納會戰

當時雙方隔著一條很淺的河對峙,馬其頓在北羅馬在南,兵力大致相
等,馬其頓稍多。一天早上羅馬軍去河邊取水的一匹馬跑過了河,追
馬的羅馬士兵和同是取水的馬其頓士兵打起了前哨戰,柏修斯和保盧
斯不約而同地決定順勢把它發展成一場主力決戰。戰役幵始羅馬處于
下風,保盧斯正在努力集結部隊列陣的時候,發現馬其頓軍已經渡過
小河,列隊向羅馬軍團沖鋒了。我個人的看法,覺得馬其頓國王柏修
斯應該對這場遭遇戰是早有准備的。因為這里的地形是平原,适合馬
其頓方陣作戰,應該是被選定的戰場。但是兩軍中間隔的小河對方陣
的机動產生障礙,所以一定要設法,要么引誘羅馬軍先過河,半渡擊
之,要么搶先在對方還沒列陣之前渡過河發起沖鋒。既然羅馬統帥不
會上當在敵前渡河,那么就要從第二條想辦法。所以我猜測馬其頓軍
其實一直處于戒備狀態,准備找机會搶先徒涉。如果真的雙方都事先
沒有准備,那么雙方列陣的時間應該相差不大,即使羅馬稍慢,也絕
不可能差那么遠,等到對方全軍涉水過河發起沖鋒的時候還沒有擺好
陣勢。

當時羅馬軍團看到馬其頓方陣步兵長矛如林地猛沖過來,也不免膽寒
,實際上在這种地帶,馬其頓的沖鋒是不可抵擋的。羅馬軍在頑強抵
抗中后退,無意地,他們退過了這片平原,退上背后的山地。這時就
顯現出馬其頓軍隊和統帥軍事能力与亞歷山大大帝時代的差距了--亞
歷山大絕不會讓方陣步兵追上山地,而是會率領騎兵部隊立刻發起追
擊,他在對波斯的歷次會戰中都是這樣作的。但是這時要么是馬其頓
已經沒有強大的騎兵了,要么是柏修斯見不及此,要么是他控制不住
自己的部隊,總之馬其頓的方陣步兵追上山坡,在崎嶇的地形中隊形
立時出現空洞。保盧斯見此机會,立即命令羅馬士兵反擊,不再保持
隊形而是沖進敵人的方陣隊形里近戰肉搏。方陣的优點完全發揮不出
來,于是馬其頓全軍潰敗,被殺2萬人,被俘1萬1千人。

7。結語

皮德納戰役標志著羅馬軍團最終徹底戰胜了馬其頓方陣。我覺得其實
應該說這兩种作戰体制各有优點,如何發揮還要看統帥的軍事藝術水
准。第三次馬其頓戰爭以后,羅馬完全征服和控制了希腊世界,他們
本身也漸漸被希腊文化同化。而羅馬軍團步兵的作戰体制,在此后70
年經過馬略的軍事改革,在凱撒大帝手中,其威力發揮到淋灕盡致,
一直在西方世界稱雄四百年。直到公元378年哥特人的重騎兵在阿德
里安堡戰役中大敗羅馬軍團并擊斃了羅馬皇帝法倫斯。這一仗才真正
標志著軍團步兵的時代結束,隨后羅馬軍隊本身的主力也漸漸變成了
使用弓箭和長矛的重騎兵。這和中國兩晉南北朝時代是基本同步的。
從此騎兵在歐洲戰場上稱雄一千多年。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