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反思:中國勉強出兵,心存僥幸,賭博心理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寒宇 于 July 05, 2002 21:30:57:

上篇所討論的問題:

1。美國參戰的正義性。

2。對中國來說,美國是錯誤的敵人。

文章見下面連接.

---------------------------------------------------------------------

3。中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中國參戰是在极不情愿和免為其難的情況下匆忙做出決定的。決策者深知美軍的強大,
与美軍正面對抗胜算不大。中央軍委以及政治局擴大會議在討論是否出兵時,除毛澤東
外,一律持反對意見。(當時彭德怀不在場。)致使毛澤東的決心也發生了動搖。毛澤東
曾三番五次打退堂鼓,向斯大林表示,衹好放棄北朝鮮。當時的考慮是,擔心美國對中
國宣戰,破壞中國的和平建設和政權穩定。但斯大林不依不饒,使盡渾身解數威逼利誘
中國參戰。在聽到中國領導人提出的种种困難后,斯大林惱羞成怒地說“那么,你們的
決定就是不想派軍隊去朝鮮了,而朝鮮的社會主義很快就會崩潰了。”可見抗美援朝并
非保家衛國,而是去挽救朝鮮的社會主義。這是一場意識形態的戰爭,為我們現在已經
放棄的意識形態進行無謂的戰爭。

當時蘇聯也不敢跟美國正面對抗,即使跟美國勢均力敵也犯不著兩敗俱傷。但斯大林卻
鼓動中國人為他們做炮灰。不停地給中國人打气。而毛澤東深知解放軍与美軍相比實力
懸殊。所謂實力在毛澤東看來就是火力,即武器上的差距。我們常聽說我軍用小米加步
槍打敗敵人的飛机加大炮,意思是,武器并不起決定作用。而事實呢,毛澤東在決定是
否出兵朝鮮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武器。看來毛澤東還是相信武器決定論的。毛澤東知道,
美軍一個軍有1000多門大口徑火炮,500輛坦克﹔而解放軍的一個軍平均衹有36門火炮
沒有坦克,在加美軍的空中优勢,這個仗無法打,打則必敗。于是毛澤東要求蘇聯給
中國的參戰部隊每個軍配備500到600門火炮,再提供空中支援,即達到与美軍武器差距
大大接近時,這個仗才可一打。

狡猾的斯大林并不想滿足中國人的要求,但為了騙中國人出兵先答應下來,等你弓在弦
上不得不發時,他再反悔,你衹好認倒霉了。比如說,斯大林原先答應的空中支援又變
卦為衹提供飛机,不派飛行員。毛澤東一聽急了,說我們沒有那么多人會幵飛机,給了
我們飛机也衹是一堆廢鐵,況且我們還要付硬通貨給你,怎么受得了?斯大林象哄小孩
子一樣哄毛澤東,他說“美國目前不准備打大仗,日本也沒有能力援助美國,因此,如
果中國參戰,美國衹好放棄占領朝鮮的計划。如果衹是消极等待,不能令人信服地顯示
中國的力量,中國不僅得不到這些讓步,而且也別想指望美國會在台灣問題上做出讓步
。”毛澤東聽了還是不放心,問斯大林萬一我們被美國打扒下了,蘇聯會不會根据兩國
間的軍事同盟關系搭救一把?輕諾寡信的斯大林一口應承,說“既然中蘇之間簽訂了互
助同盟條約,如果美國對中國宣戰,蘇聯當然會被拖入戰爭。但是,這需要害怕嗎?
在我看來,我們不需要懼怕:因為我們聯合起來要比美國和英國更強大,而其他歐洲資
本主義國家沒有德國(目前它不可能給美國提供任何幫助)就不是什么重要的軍事力量。
如果戰爭不可避免,那就讓它現在就來吧!”看看,多么的卑鄙無恥。就這樣,中國
被推上了一場錯誤戰爭的不歸路。

另外一點對毛澤東下決心出兵起重大作用的是彭德怀。可以說,沒有彭德怀的支持并同
意率兵去朝鮮的話,中國絕不會參戰的。彭德怀自己在對美軍作戰這個問題上也心里直
打鼓.他也做好了放棄朝鮮的准備.他說, "蘇聯完全洗手,我們裝備差得很遠,衹好
讓朝鮮亡國,是很痛心。”在這件事上,林彪顯得聰明得多。林彪之所以成為常胜將
軍就是因為他絕不打要輸的仗。而跟美軍打是絕對贏不了的,最多僥幸打一個平手。而
彭德怀則不怕下地獄,他成了毛澤東恩人,可惜,后來毛澤東往死里整他時并不念及此
情。正因為韓戰對中國不是保家衛國的戰爭,所以絕大多數解放軍將領反對參戰。以后
戰爭的發展情況對中國不算太壞,雖然沒有可能打贏這場戰爭,但也沒有輸掉。不過也
領教了美軍的厲害,以后恐怕不敢輕言与美軍作戰了。在韓戰中,中美之間有五次大的
戰役,前兩次中國打贏了,第三次,中國損失慘重,毫無所得,應當算輸,后兩次戰役,
中國大輸,從而奠定的后來談判的被動局面。待筆者下篇文章分析輸贏的原因。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軍隊所用的名稱----中國人民志愿軍。也就是說,中國軍隊
不是以政府的名義,而是以個人的名義參戰,其用意是明顯的。如果以政府的名義,
那就等于跟美國宣戰,這是中國所害怕見到的。于是用了這么一個自欺欺人的辦法以
擺脫困境。但這樣一來也就說明了這場戰爭不是保家衛國的戰爭。如果是保家衛國,
就沒有必要扭扭捏捏,直接以政府軍出戰。以志愿者的名義出戰的意思是,美國大軍,
我們政府可沒有要跟你們作戰啊,他們志愿者干出的好事可跟我們政府沒有干系,不
要因此打我們。

列位看官,細心的可能會問,我在上一篇文章說美軍在韓戰初期在遠東戰區缺乏中型坦
克和反坦克武器,這里又說美軍火力如何強大,令中方膽寒,這里并沒有矛盾。這說明
美國戰爭机器的高效性。45年二戰剛結束時,美軍有400多萬久經殺場的士兵,不計其數
的坦克飛机大炮。但進入和平時期,維持這樣一支龐大的軍隊會給納稅人帶來沉重的負
擔。民選政府自然要大量裁軍。于是,美軍被裁剪到60多萬的最低限度。這支小規模部
隊要維持冷戰時期的歐洲戰區,遠東戰區及美國本土的防御。同時,大批軍火也被處理
掉了。軍工轉產民用,一片和平气象。

此時,美國政府在几次講話中,透露出不把南韓与台灣列為防御範圍內。這個信息到了
金日成那兒,就變成了他冒險行為的許可証。金日成不知有沒有想到,一旦美國決定出
兵,他的失敗就指日可待了。美軍在戰爭初期的被動局面是由于金日成的突然襲擊,反
應太倉促。但美軍衹要几天時間,就可以幵動它的龐大的軍事机器,變被動為主動。美
軍先把歐洲戰區和美國本土的中型坦克和反坦克武器調入韓國,美式坦克跟T34坦克同樣
好。再加上軍工企業幵足馬力生產,重型武器源源不斷運到前線。如此巨大的戰爭潛力,
金日成不經過身臨其境是想象不到的。經此一戰,北韓老實了許多,以后再也不敢窺視
南韓了。現在的局勢是,南韓吃掉北韓衹是個時間問題。早吃掉,北韓人民早解放,晚
吃掉,北韓人民多痛苦。

(未完待續)

上期內容:

1。美國參戰的正義性。

2。對中國來說,美國是錯誤的敵人。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