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相爭中的道德力量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霍達 于 September 28, 2002 23:54:47:

霍達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捷足者先得。”劉邦和項羽雙雄并起,叱風云,合力滅秦,奪得天下,又一分為二,豆萁相煎,勢不兩立,經過曠日持久的楚漢相爭,最后以劉邦的胜利和項羽的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歷來眾說紛紜。範文瀾先生說:“推究劉項胜敗的原因,主要在于劉邦的擁護者是廣大農民特別是舊秦國農民,項籍的擁護者衹是些野心的領主殘余分子。兩人所依靠的力量不同,因之后果也不同。”項籍“代表領主殘余勢力,要把社會倒退到秦以前的舊時代去,阻撓歷史前進的趨勢,他衹能成為一蹶不振的可怜蟲”。(《中國通史簡編》)至“文革”中,此說被利用于“批儒評法”,進一步上綱上線,說劉邦是法家,主張統一,是進步勢力﹔項羽是儒家,主張复辟分裂,是反動勢力。給他們二人貼上“階級”和“路線”的標簽,衹不過一廂情愿,并不符合歷史事實。劉邦和項羽的起義,是陳胜、吳廣率領的農民起義的一部分,順應了天下反秦之暴政的歷史潮流,客觀上都代表了農民的利益,難分彼此。而在主觀上,兩個人都怀著做皇帝的野心揭竿而起,不管誰做了皇帝,都想統治整個中國,亦無所謂孰优孰劣。當初見到秦始皇的出巡的威儀,劉邦說:“大丈夫當如是也!”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

  這便是他們最坦率的自白。至于劉胜項敗的原因,劉邦本人在做了皇帝之后有一番很為得意的“經驗總結”。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天下大定,高祖置酒雒陽南宮,向群臣發問:“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都武侯高起、信平侯王陵答道:“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但是劉邦卻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魏,不絕糧道,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長期以來,論者多數以劉邦的見解為基礎,從劉項兩人在謀略和用人方面的強烈反差來分析劉胜項敗的必然性,与前引“階級”和“路線”的分析相比,倒更令人信服一些。

  然而,這個答案還不是問題的全部。項羽的失敗,還有一個致命的直接原因,兩千年來一直被史學家們忽略。前引高起、王陵所說“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這句話至關重要。對于劉邦的“慢而侮人”,人們印象很深刻,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他蔑視知識分子,往儒冠里面撒尿。而對于項羽的“仁而愛人”,則完全不予注意。項羽這個人的确可以稱得上殺人如麻的魔王。早年他攻襄城,由于久攻不下,一旦獲胜,就對手無寸鐵的百姓大加殺戮,“襄城無遺類皆坑之”。進軍咸陽的時候,新安一戰,又“夜擊坑秦卒二十余萬人”。他“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后來城陽之戰“北燒夷齊城郭宮屋,皆坑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其至北海多所殘滅”,外黃一戰竟然要將城中15歲以上的男子一律坑殺……他一生殺了多少人,恐怕數也數不清,不僅殺“敵人”,而且殺俘虜,殺百姓。然而,正是他的敵對陣營中的高起和王陵說他“仁而愛人”,這又怎么解釋?高起、王陵是漢臣,在漢高祖劉邦面前,他們不可能違背事實,為項羽涂脂抹粉,而且劉邦也沒有反駁,可見“項羽仁而愛人”已是當時人們普遍的看法。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為項羽破例地作《本紀》,將其功其過其得失都秉筆直書,當然難能可貴。但司馬遷畢竟也是漢臣,他不可能有意美化項羽,把不存在的美德強加于其身。“項羽仁而愛人”之說,必有所本。“仁”是什么?孔子曰:“仁者愛人。”曰:“博施于民而能濟眾。”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曰:“為天下得人謂之仁。”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曰:“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項羽生性殘暴,少時“學書不成學劍”,未必讀過多少圣賢書。但他畢竟出身于貴族世家,耳濡目染孔、孟倡導的“仁義禮智信”這一套道德規範,雖不一定信服,卻難以擺脫其約束。也正是這一點,成為他的致命弱點,在楚漢相爭之中几個關鍵時刻都表現出來。

  公元206年,項羽擺下“鴻門宴”,欲殺劉邦。以當時的軍事力量而言,項羽擁有40萬大軍,號稱百萬,而劉邦僅10萬,號稱20萬,懸殊很大。劉邦戰戰兢兢,俯首稱“臣”地來見項羽,根本不是對手。當時,項羽想殺掉劉邦,簡直易如反掌!然而他并沒有這樣做,最大的障礙不在劉邦,也不在暗中幫助劉邦的項伯,而在項羽的內心世界。樊噲帶劍擁盾闖帳時所說的那番話,正中他的要害:“怀王与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与非常也。勞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不管劉邦、樊噲的實際行動如何,至少在理論上滿口仁義道德,頭頭是道,理直气壯,咄咄逼人,項羽竟無言以對。“義帝”楚怀王是他和劉邦擁立的,“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是共同約定的﹔如果他殺了劉邦,就毀了約,把自己陷入“不仁不義”的被動地位。而實際上,“義帝”衹是個傀儡,劉邦和各路將領都懼怕項羽,他即使背叛義帝,殺了劉邦,也無人敢說什么。但他自己的內心深處有一個“道德法庭”,阻止他那樣做。于是,不顧範增的勸阻,項羽放虎歸山了。這是項羽的一次重大失誤。正如範增事后所說:“唉!豎子不足与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事實証明,這次失誤造成了項羽的終生遺憾。劉邦死里逃生,得以休養生息,等到羽翼丰滿,項羽再想消滅他,就難了。

  公元前203年,在鴻溝為界的廣武戰場,項羽為了要挾劉邦,曾經做了一個水平不高的手腳,把劉邦的父親抓了來,隔岸綁在高俎上,對劉邦說:“今不急下,吾烹太公!”他滿以為,劉邦為盡孝道,一定會向他讓步。卻不料劉邦完全不為所動,從容答道:“吾与項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爾翁,則幸分我一盃羹!”這一招又失算了。他本來是以道德為武器,想制服劉邦,不料反為劉邦所制。劉邦這個人,為了全局利益,對于局部的必要的犧牲毫不怜惜。即使他的父親真的被項羽所烹,也決不妥協。“治大國若烹小鮮”,“烹”一個太公又算什么?!何況他深知項羽的弱點。項羽既然和他“約為兄弟”,若烹了太公,就會落下“不孝”、“不義”的罪名,所以他斷定項羽決不敢烹!而劉邦自己呢?他從彭城逃跑的時候,為了減輕負擔,讓車子跑得更快一些,以擺脫楚軍的追擊,曾經几次把自己的兒女踢下車!他心里衹有自己,哪里還顧得上道德!可是在必要的時候,他又撿起道德這面旗幟,為自己大造輿論。項羽殺了“義帝”,劉邦借此做足了文章,為“義帝”發喪,聯合諸侯討伐“不義”的項羽,又擊中要害!

  公元前2002年冬,項羽在垓下大敗,元气喪盡。在虞美人自刎以后,他隨著自己南征北戰的愛馬烏騅交給了烏江亭長,也拔劍自刎,結束了英雄的一生。對于項羽之死,歷來評說甚多。項羽臨終之前自己說:“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完全回避了自己的責任,可以說死得糊涂。“力拔山兮气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一切都歸于“時運”、“天命”,迂腐得可以。當時烏江亭長對他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臣獨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而項羽卻拒絕了這最后救他于危難的一次机會,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与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他宁可死也不愿意回去愧對江東父老,可以說又死得明白,死得壯烈。此前他還說過一番更為壯烈的話:“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愿与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民之父子為也。”把急于結束戰爭的愿望提高到了憂國憂民的高度。當初陳胜、吳廣起義時,曾打著項羽的祖父楚將項燕和秦公子扶蘇的旗號,項羽和劉邦后來又立楚怀王之孫為“義帝”,都是為了在全國樹立一個道德和道義的形象,把造反奪權的行為披上“替天行道”的色彩,易于獲取天下人心。而當“天下匈匈數歲”,項羽速胜的愿望不但不能實現,反而一敗涂地時,他便決心以死平息這場戰爭,即所謂“舍生取義”、“殺身成仁”也者。此時此刻,左右他的思想行為的衹有兩個字:道德。項羽一生做了許多不道德的事,也許是因性格使然,也許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他最后卻死得非常道德,為自己畫了一個完美的人生句號。后世人們把他看做失敗的英雄,崇敬而惋惜,大概都是因為這一點。而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導致了項羽的最終徹底失敗。試想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兵敗烏江的不是項羽,而是劉邦,他會死嗎?決不會。既然烏江邊上衹有一條船,追兵必然拿他無可奈何。江東又有“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的“根据地”,為什么不去重整旗鼓、招兵買馬、卷土重來呢?杜牧題烏江亭詩曰:“胜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但項羽畢竟是項羽,而不是劉邦,在生死關頭,他沒有選擇生路,而選擇了死亡。他對江東父老有情,對虞美人有情,對戰馬也充滿了深情。他對烏江亭長說:“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幕,我們看到的仿佛己不是殺人如麻的西楚霸王,而是英雄气短,兒女情長,一個完美的殉情殉道者。甚至在死之前,他看到來追殺他的正是“叛徒”呂馬童,還深情地呼喚:“若非吾敵人乎?”“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拔劍自刎,成全“故人”拿他的頭去向劉邦邀功請賞。

  楚漢相爭之中決定胜負的不是政治上誰是誰非,甚至也不完全取決于軍事上誰強誰弱,謀略上誰巧誰拙,更有一個無形的道德力量在左右著他們,成為胜敗的直接關鍵。劉邦知己知彼,游刃有余,自己不為道德所束縛,卻又以此為武器一次次緊逼項羽,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項羽處處被動,而又總想在“道德”上無懈可擊,一次次地坐失良机,最終四面楚歌,飲恨烏江。項羽的悲劇其實是道德的悲劇。他之所以兩千多年來一直令人感嘆虛欠欷、追思怀念,多半在于其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李清照的詩:“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稿件來源:中華讀書報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