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古往今來的漢兵比較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新愛國者 于 January 16, 2003 00:09:05:


 在歷史上,有過几种代表性的漢兵,依次為漢軍、晉軍、唐軍、宋軍、明軍。他們的人种因素變化不大,衹是隸屬的朝代不同。

  從各自對手的分析,他們的對手全部是游牧民族。而在几千年間,游牧民族的裝備、戰術、素質沒有大的變化,這就為我們評价歷史上抵抗他們的漢人部隊提供了條件。

  以上几种漢兵戰斗力是完全不一樣的。

  其中最強應屬東西兩漢的漢軍,他們的裝備是最差的,后勤是最差的,戰斗環境是最差的,但他們的戰績卻是最好的。想一想,在他們那個時代,還在大面積用“戈”這种武器,騎兵騎馬是沒有腳蹬子的,還得常常深入大漠上千里追擊匈奴游擊隊。沒有現代偵察衛星,他們完全接近于跟著感覺走,而這上千里行程完全是在自己根本不熟悉的地方。作戰環境惡劣還不算什么,最要命的是動不動就是數萬數十萬的出征“反恐”,人少了不行,馬上叫匈奴包了餃子吃掉,人數多了后勤就讓人撓頭啊,我不知道為什么歷史記載里沒出現后勤方面的具体介紹,難道軍團里全是戰士嗎?既然歷史沒有詳述,那就証明這些出征根本就沒把后勤當回事,我的老天爺,可見當時的漢軍生存能力有多強!

  再說戰斗力,古往今來,除了盛唐時代的唐軍,就數漢軍對游牧民族的戰績最佳。匈奴有多厲害,看看匈奴的西征就知道,整個中亞和歐洲都在顫抖。人們老在津津樂道什么漢軍曾經殲滅過一衹古羅馬軍團,好象古羅馬軍團有多強,這些人恐怕是看多了《角斗士》和《埃及艷后》,想起古羅馬戰士那一身肌肉就哆嗦。我呸!你以為漢代人都和現代人一樣不用多少身体勞動就能生存。那個時代不講究什么科技文化(至少絕大多數勞動人民是如此),崇尚的就是力量和強壯。因此,漢軍士兵在身体上的強壯健碩和行為上的膘悍蠻勇是肯定的,而且應該是大大強于普通古羅馬士兵。至于個頭,那純粹是用來作秀的,個頭高矮和戰斗能力無關。

  漢代以后,歷經戰亂,漢兵素質有所下降,但仍有閃光點。比如晉軍,淝水一役,以少許精銳兵力便擊敗前秦紅得發紫的80萬大軍。前秦兵大部分以异族士兵為主,為前秦統一北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可就是這么一衹軍隊,被晉軍以吹灰之力就擊敗了。晉軍雖然排不上名次,但至少沒給漢兵丟臉。

  到唐代,唐軍中雖然有大量有色人种,但仍然以漢兵為主。打過不少与突厥的大仗,雖然胜多負少,戰績也很輝煌,可還是不能和漢軍相比。為什么?因為盛唐時代和漢中期是不一樣的,國力相差是几何級數,唐軍獲得戰爭的胜利,有很大一部分歸功于精良的裝備和強大的后勤補給能力,這一點非常類似于現在的霉菌。大家比較一下漢唐兩朝的軍人服裝,漢兵穿得寒酸透頂,唐兵穿得豪華奢侈,這是不能比的。所以當唐國力下降時這一弊端就顯露無疑,安史之亂就是佐証。在實質性的軍事素質上,唐兵經過訓練仍然十分精銳強悍。其末期雖然民生异常凋敝,但正規軍在以少數兵力對付龐大的黃巢義軍時,仍然能屢屢獲胜,并輕易守住了很多大城市。


  最后,可能大家會說宋兵是最弱的了,抗不住遼兵,抗不住金兵,抗不住元兵,連義軍都對付不了,好象真是差到极點了。但是我要硬著頭皮說句心里話,宋軍不行,宋兵可并不差啊,在漢兵排行榜上,甚至可以排第二位。宋朝不利于軍事發展的問題是很多的,政治腐敗、文弱吃香、外侮內亂,哪一個都是亡國之象。宋軍不但要急急忙忙“安內”,搞到半路上接到通知后又要急急忙忙跑去“攘外”,一來二去,兩邊都搞不定是經常的。損失的兵力又巨大,衹好拼命擴軍,搞出個“百萬大軍”,其實那些新兵衹有一腔熱血,戰斗力基本等于零。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同樣是宋軍,有的被外敵殲滅,有的被義軍放血,有的卻節節胜利,打完義軍還能打敗外軍,气壯山河欲直搗黃龍。不說是因為“XX”將領的功勞,從實質上,充分証明宋兵仍然是有能力戰胜這一切的。他們的武器研制有水平但未大規模裝備,他們有优秀的人員素質卻得不到正規良好的訓練,他們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后盾但常常被“中央”克扣糧餉不能兌現,這仗還能怎么打?!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仍然堅持抵抗了二百年,戰斗了二百年,還屢有胜績。不錯啦。在順境之中的軍人誰都會做,英雄遍地都是,逆境之中呢?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