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國軍投敵部隊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ZT 于 January 16, 2003 00:32:26:


1、1933年春東北軍騎兵第17旅旅長李守信于綏遠林西率部投靠日軍。李守信原為熱
河土匪,東北易幟時投靠東北軍,被委任為騎兵第17旅34團團長。1933年升任旅長
不久后即投靠日軍。被日方委任為經林留守司令。9月又改編為察東警備軍,与察哈
爾抗日同盟軍作戰,司令官李守信。下轄兩個師又一個炮兵隊。
偽蒙疆政府成立后所部改編為偽蒙疆軍第1軍,李守信任偽蒙疆軍總司令兼第1軍軍
長。偽蒙疆軍總司令部下轄九個師又一個炮兵團、一個直屬炮兵隊、憲兵隊。實際
兵力約五、六千人。所部除炮兵外,全部為騎兵。該總司令部駐綏遠。

1939年9月1日所轄之第1軍第1、2、3師被改編為靖安警備軍(武裝警察),所轄部
隊縮減為六個師。1944年秋所改編的靖安警備軍又恢复原建制。
1945年10月該部為國民政府收編為新編第10路軍,總司令李守信。

李守信后与德王依靠舊部另組西蒙自治政府,任蒙古軍副總司令。1949年潛逃蒙古
人民共和國后被逮捕引渡回國。1964年12月被特赦釋放。1970年病逝。
附:偽蒙疆軍序列
總司令李守信
第1軍 軍長李守信(兼)
直屬炮兵隊 隊長丁其昌
第1師 師長劉繼廣
第2師 師長尹寶山
第3師 師長王振華
第4師 師長寶貴廷
第2軍 軍長德王(兼)
第5師 師長依恆額
第6師 師長寶彥圖/烏云飛
第7師 師長穆克登寶
第8師 師長包悅卿
警衛師(第9師) 師長雄諾敦都布/包海明
炮兵團 團長王云五
憲兵隊 隊長劉建華
注:以上所述各師實際兵力皆不到一千人。

2、1935年綏遠義勇軍司令王英投敵。王英為綏西土匪,長期盤踞綏遠。后任東北軍
之師長、察北游擊司令。

王英投敵后于張家口召集舊部,編成五個旅。日方授予大漢義軍稱號。1936年11月
該部進攻綏遠傅作義第35軍,結果為傅作義大敗,所部五個旅有四個旅反正。王英
逃亡天津。

1937年日方又委王英為綏西自治委員會委員長,王又召集所余殘部及地方反動武裝。
該部于1939年改編為綏西自治聯軍,總司令王英。下轄三個師,師長由陳秉義、烏
青云/王萬撫、常志義分任。駐包頭。兵力約四千人。
1940年3月該部又在綏遠五原遭受傅作義部重創,從此一蹶不振。

1945年10月該部為傅作義收編為騎兵第1集團軍,王英任總司令。旋又改編為騎兵第
14縱隊,王英任縱隊長。
王英后任北平行營高參、剿共軍總司令。于1950年被逮捕,1951年1月死于鎮反。

3、1938年國民党中央党務訓練團軍訓處長劉夷被俘投敵。劉夷為黃埔二期生、劉峙
之侄。投敵后任汪偽軍官訓練團團長、軍事參議院參議。

1942年成立汪偽中央警備軍后任命劉夷為獨立警備旅旅長。所部負責南京衛戍任務,
裝備為汪偽軍之最。
1945年10月該旅被國民政府編入第74軍。
劉夷被國民政府逮捕,經劉峙說情獲釋移居香港,后返回江西定居。

4、1939年春第19軍68師副師長蔡雄飛和團長盪家謨于山西离石被俘投敵。蔡雄飛為
東北人,早年服務于東北軍,長城抗戰后隨68師轉入晉綏軍。

日方將該部俘虜編組為興亞皇軍,蔡雄飛、盪家謨分任正副司令。下轄兩個縱隊。
兵力500人。所部后改編為日偽河東道保安隊,指揮官蔡雄飛、副指揮盪家謨。兵力
約三千人。該部駐山西趙城。
1945年7月所部為閻錫山收編為新編第2師,師長盪家謨。
蔡雄飛因任偽職時未与閻錫山合作,于抗戰胜利后被逮捕槍決。

5、1939年秋軍統忠義救國軍第8支隊支隊長丁錫山率部于淞滬地區投敵。

1940年所部被汪偽國民政府改編為暫編第13師,師長丁錫山。1941年5月26日該師編
入暫編第2軍序列。1943年1月該師改編為浙江保安隊。5月反正,繼續抗日。
丁錫山下落不詳。

6、1940年初第1戰區豫北游擊隊總指揮劉昌義率部投敵。劉昌義出身西北軍,曾任
東北抗聯第3師師長,后赴河南組織游擊隊抗日。
1941年5月第6集團軍獨立第3旅旅長譚松艇率部投敵。

1941年6月3日上述兩部被日偽改編為豫北綏靖司令部,司令劉昌義。下轄暫編第21師,
師長劉昌義(兼)。9月劉昌義反正,反正部隊被國民政府擴編為暫編第15軍,軍長
劉昌義。所留部隊保留番號,以師參謀長陳玉萱代理。1942年5月11日實任師長。1943年
4月23日該師被改編為地方保安隊。1945年11月該部為國民政府徐州綏靖公署收編。


劉昌義后任國民政府集團軍副總司令、綏靖區司令官、淞滬警備副司令。1949年率
領第51軍殘部起義。1981年被授予起義証書。

7、1940年春東北挺進軍高參白鳳翔于綏西率所部千余人投敵。白鳳翔原為東北軍騎
兵第6師師長,西安事變后擬升任軍長,因張學良南京被扣調任馬占山東北挺進軍高
參。

所部被改編為偽騎兵第6師,師長白鳳翔。到1938年白鳳翔又相繼收編傅作義所部投
敵官兵千余,乃受命成立偽東亞同盟救國軍總司令部,白鳳翔任總司令。所部擴編
為騎兵第3、4、5、6師。兵力約二千人。駐綏遠固陽。

1942年白鳳翔又擬率部反正,事為日方知悉,乃將白毒殺。所部或解散、或分割使
用。

8、1941年2月13日魯蘇皖邊區游擊縱隊副總指揮兼第1路游擊總指揮李長江于蘇北率
領所部8個支隊投敵。該部原為地方武裝,抗戰爆發后改編為游擊縱隊。

所部被汪偽國民政府改編為第1集團軍,總司令李長江。該部下轄四個師兩個旅又一
個獨立團。駐江蘇泰州、江都、靖江地區。兵力約12000人。

1942年4月15日該部改編為五師一旅制。1943年12月24日被撤消番號,所部編入第5集
團軍序列。其中又有第24、25、26師三個師于1944年11月調隸第2方面軍序列。
李長江被調任汪偽軍事委員會委員,抗戰胜利后寓居上海。1956年12月30日病逝。

附:第1集團軍序列
總司令李長江
副總司令顏秀五(1941年7月21日任命)
參謀長郝鵬舉(1941年8月1日任命)/朱□(1942年2月13日接任)
暫編第24師 師長顏秀五(兼)
暫編第25師 師長秦慶霖
暫編第26師 師長陳才福
暫編第27師 師長何林春
暫編第37師 師長丁聚堂(該師為暫編第10旅擴編)
暫編第11旅 旅長孫瑞五

9、1941年春軍統忠義救國軍一部由蔡鑫元率領在江蘇泰興投敵。

所部被汪偽國民政府改編為暫編和平建國軍第7路,司令蔡鑫元。11月該部改稱暫編
第19師,師長蔡鑫元。1944年1月26日該部被改編為蘇北屯墾警備隊。

10、1941年4月第33師副師長兼團長潘干丞、魯蘇戰區獨立團團長劉湘圖于蘇北率部
投敵。

所部分別被汪偽國民政府改編為暫編第28師和暫編第22師,師長由潘干丞、劉湘圖
分任。這兩個師分駐江蘇高郵、寶應、興化地區,直屬蘇北行營。其中暫編第28師
于1943年9月改歸偽淮海省節制。
所部下落不詳。

11、1941年6月21日江蘇省保安第8旅旅長楊仲華于蘇北率部投敵。該部原為地方武
裝,抗戰爆發后改編為保安旅。

所部被汪偽國民政府改編為蘇皖綏靖總司令部,總司令楊仲華。該部下轄三個師又
一個獨立旅。1942年2月18日改編為第2集團軍,總司令楊仲華,編制未變。該部駐
江蘇東台、鹽城、如皋、南通地區。兵力約一萬人。

1942年10月14日因日方怀疑楊仲華暗中通“敵”(重慶國民政府)被扣押,集團軍
番號撤消所屬各師直屬蘇北行營,1943年12月22日又編入第5集團軍。
附:第2集團軍序列
總司令楊仲華
副總司令、參謀長不詳
暫編第32師 師長徐紹南
暫編第33師 師長孫建炎
暫編第34師 師長陳同
獨立旅 旅長田鐵夫(后擴編為暫編第35師)

12、1941年8月第173師518團團長劉子清率部于皖北投敵。
所部被改編為護國救民獨立師,師長劉子清。駐安徽無為。兵力約二千人。
其余情況不詳。

13、1941年11月第69軍軍長畢澤宇于山東韓城率領所部文大可教導師投敵。畢澤宇
原為第69軍參議,后与高樹勛聯合將准備投日的軍長石友三活埋,得以升任軍長。


所部被日偽改編為暫編第31師,師長文大可。1943年4月23日該師被改編為山東保安
隊。1945年11月為國民政府徐州綏靖公署收編。

畢澤宇投敵后任汪偽軍事委員會參議。抗戰胜利后曾任哈爾濱市市長。1949年逃台。
1968年1月8日病逝。

14、1942年7月26日騎兵第1軍代理軍長兼騎兵第1師師長趙瑞、副師長段炳昌、騎兵
第4師師長楊誠、副師長何昆于山西凈化率領所部投敵(据趙瑞回憶,所部于1942年
7月14日在山西凈化遭日軍圍擊,損失一部,后奉閻錫山命率領所部幵赴太原受日軍
改編。7月26日改編為山西剿共軍)。

所部被日方改編為山西剿共軍,司令趙瑞。下轄第1師(師長趙瑞兼任,副師長段炳
昌)、第2師(師長楊誠兼任,副師長何昆)。其中第1師師長后易為李寶森。該部
司令部駐太原,第1師駐山西武鄉,第2師駐山西崞縣。兵力約五千人。

1945年7月該部為閻錫山收編為新編第1軍(軍長趙瑞)、新編第2軍(軍長楊誠)、
新編第4師(師長段炳昌)、新編第5師(師長何昆)。10月所部皆改為省防軍。后
又并編為第8總隊,趙瑞任總隊長。太原解放前夕,該部起義。

15、1942年4月22日冀察戰區副總司令兼游擊總指揮、39集團軍副總司令孫良誠于山
東定陶、荷澤地區率所部陳光然暫編第28師、趙云祥暫編第30師、王清瀚獨立第4旅、
黃貞泰新編第13旅、郭俊峰特務旅、于飛第4游擊縱隊投敵(其中獨立第4旅段海洲、
孫興齋兩個團、于飛第4游擊縱隊在冀察戰區副總司令部參謀長傅二虞的率領下繼續
抗日)。投敵兵力約3萬人。其中暫編30師、獨立第4旅、新編第13旅為69軍2個團擴
編,第4游擊縱隊為地方武裝組建,暫編第28師為181師一部擴編。

所部為汪偽國民政府授予第2方面軍番號,趙云祥暫編第30師擴編為第2方面軍第4軍,
王清瀚獨立第4旅擴編為第2方面軍第5軍。該部駐河南東明、考城。1944年11月該部
調駐江蘇揚州、泰州。

1945年10月該部為國民政府收編為新編第2路軍,總司令孫良誠,下轄第2縱隊(轄
趙云祥第4總隊、王清瀚第5總隊)。11月該部第4總隊由趙云祥率領參加新4軍,余
部遭受重創,被縮編為第5縱隊。1948年初又為盪恩伯縮編為暫編第25師(師長孫玉
田,副師長王清瀚),所轄第12、13旅由正副師長兼任。是年秋,該師又擴編為第
107軍,下轄王清瀚第260師、孫玉田第261師。該軍最終在淮海戰場向解放軍投誠
(其中第260師為起義部隊)。
孫良誠于1950年在上海被捕,1951年病逝于蘇州監獄。
附:第2方面軍序列
總司令孫良誠
副總司令張維璽(1943年2月任命,1944年8月張病逝,該職空缺)
參謀長甄紀印(1943年9月于濮陽被8路軍俘虜)/谷大江
直屬第37師 師長孫玉田
第4軍 軍長趙云祥
第38師 師長潘自明
第39師 師長戴心寬
第5軍 軍長王清瀚
第40師 師長王和民
第41師 師長宋榮馨
第9軍
軍長孫良誠(兼)(該部原為汪偽第1集團軍,1944年11月調隸第2方面軍,詳見李
長江部)
第24師 師長顏秀五
第25師 師長秦慶霖
第26師 師長陳才福

16、1942年6月新編第5軍副軍長劉月亭于河南林縣被俘,旋投靠日偽。
日方將新編第5軍俘虜及地方散兵合編為暫編第7軍,任命劉月亭為軍長。
1944年9月16日被縮編為第9師,編入暫編第11軍序列。
劉月亭下落不詳。

17、1942年夏江蘇保安第5旅旅長徐繼泰率部投敵。

所部被改編為和平反共興亞建國第3軍,軍長徐繼泰。該部駐江蘇灌云。兵力約3800人。

其余情況不詳。

18、1943年1月18日新編第4師師長吳化文、新編第1師師長于怀安、魯西保安司令宁
春霖于山東臨沂、萊蕪率領所部投敵。投敵兵力12000人(1945年兵力約9000人)。
其中新編第4師為原第3集團軍手槍旅擴編,新編第1師前身不詳,魯西保安司令部為
地方武裝組建。

所部為汪偽國民政府授予山東方面軍番號。新編第4師、新編第1師以及魯西保安部
隊被改編為山東方面軍第1軍。7月又擴編為第6、7軍兩個軍,山東方面軍改稱第3方
面軍。該部駐山東魯村、南麻、悅庄地區。

1945年9月該部為國民政府收編為新編第5路軍,吳化文任總司令。下轄于怀安第6梯
隊、楊友柏第7梯隊。同年11月該部兩個師被8路軍殲滅,第6梯隊梯隊長于怀安被俘,
第46師師長許樹聲陣亡。1946年2月該部被改編為暫編第7縱隊,旋又改稱山東保安
第2縱隊,司令吳化文。1947年5月該部被改編為整編第84師,吳化文任師長。下轄
楊友柏整編第155旅、徐曰政整編第161旅。1948年7月該部整編161旅被殲,旅長徐
曰政被俘。旋以山東保安第2旅補充,旅長何志斌。9月19日濟南戰役期間該部起義,
被解放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吳化文任軍長。下轄楊友柏第103師、趙廣
興第104師、何志斌第105師。該軍第104師315團是率先攻占南京總統府,并在門樓
上升起紅旗的部隊。
吳化文在建國后曾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于1962年4月病逝。
附:第3方面軍序列
總司令吳化文
副總司令宁春霖
參謀長郭受天
直屬第50師 師長徐曰政
第6軍 軍長于怀安
第46師 師長許樹聲
第47師 師長賀鈁
第7軍 軍長楊友柏
第48師 師長趙廣興
第49師 師長王同宇

19、1943年2月25日第128師師長王勁哉、副師長李德興、第六戰區挺進軍司令金亦
吾于湖北咸宁被俘投敵,所部第128師第381、382、383旅旅長趙天時、任蘭圃、薛
豪平、第5戰區獨立1、2、3、5旅旅長潘胜富、蘇景華、張海平、蘇振東亦隨同投敵。

該部為汪偽國民政府改編為暫編第6、43師,師長由金亦吾、王勁哉分任。

暫編第6師于1944年經汪偽軍事委員會點驗取消“暫編”字樣。1945年9月為國民政
府收編。暫編第43師成立不久即為師長王勁哉率領反正,于敵后幵展游擊戰,堅持
到抗戰胜利。

金亦吾于內戰時曾任第15綏靖區高參、第14兵團參謀等職。1949年10月向解放軍投
誠。1951年1月13日死于鎮反。王勁哉于建國后曾任山西省政協委員。

20、1943年4月23日新編第5軍軍長孫殿英、副軍長楊汝賢、暫編第3師師長楊克友、
副師長王瑞慶、暫編第4師師長王廷英、副師長王瑞亭于河南林縣率所部投敵。投敵
兵力約1萬余。新編第5軍為原冀北民軍擴編。

所部仍以新編第5軍番號稱呼,隸屬汪偽第24集團軍,孫殿英任第24集團軍副總司令
兼新編第5軍軍長。該軍下轄孫殿英暫編第3師和王廷瑛暫編第4師。

1943年12月23日該軍脫离第24集團軍序列,為汪偽國民政府授予暫編第11軍番號,
隸書由孫殿英新組建豫北剿共軍司令部。所轄兩個師分別改番號為暫編第7、8師,
師長未變。1944年9月16日又將暫編第7軍縮編為暫編第9師、暫編第6軍縮編為暫編
獨立第16旅,加入該部序列。10月7日該部經汪偽軍事委員會點驗,所屬各師取消
“暫編”字樣。10月10日改編為第6方面軍,總司令孫殿英。該部駐河北新鄉。

1945年9月該部為國民政府收編為新編第2路軍,孫殿英任總司令。1946年初該部又
縮編為暫編第3縱隊,司令孫殿英。1947年5月2日該部于河南盪陰被殲,孫殿英被俘。

孫殿英被俘后于1947年夏病逝。
附:第6方面軍序列
總司令孫殿英
副總司令康祥
參謀長王維誠
暫編第11軍 軍長孫殿英(兼)
第7師 師長康祥(兼)
第8師 師長王廷瑛
第9師 師長劉月亭
獨立第16旅 旅長杜默庵

21、1943年5月10日冀察戰區副總司令兼第24集團軍總司令、太行山游擊總司令龐炳
勛、第106師師長李震汾于河南陵川被俘后通電投敵,所部第27軍、第40軍未及撤往
黃河南岸者皆隨龐投敵。其中第27軍為北伐時的鄂軍第1師延續而來,第40軍為原西
北軍暫編第14師延續而來。

所部仍以第24集團軍番號稱呼,總司令龐炳勛。下轄第27軍、第40軍、新編第5軍。
第27軍和第40軍兩部實際衹有一個師的兵力,故兩軍最初都衹是空番號而已,雖然
又陸續收編國民党散兵,擴編為暫編第23、46師和暫編獨立第14旅和兩師一個旅,
但兩個軍的番號最終還是沒有繼續使用。

1943年12月23日該部新編第5軍脫离序列,另組豫北剿共軍司令部(見上文)。1944年
1月所轄之暫編第46師改番號為暫編第51師。10月7日經汪偽軍事委員會點驗,各師、
旅皆取消“暫編”字樣。10月10日改編為第5方面軍,總司令龐炳勛。該部駐河南新
鄉、汲縣等地,后移防幵封。兵力約2萬人。

1945年9月該部為國民政府收編為新編第1路軍,總司令龐炳勛。1946年初所部被編
并入國民党第40軍,龐炳勛去職,寓居幵封。

龐炳勛的寓公生活并沒有長久,隨著國民党的潰敗,龐炳勛還是逃往到了台灣,与
昔日的西北軍舊友孫連仲合幵餐館度日,于1963年1月12日病逝。
附:第5方面軍序列
總司令龐炳勛
副總司令孫殿英(孫殿英另組豫北剿共軍司令部后,該職空缺)
參謀長王恆慶
第23師 師長路朝元(該部為冀察戰區第2總隊投敵后改編)
第51師 師長馮書堂
獨立第14旅

22、1943年5月山東保安第5師師長齊子修、山東保安第8旅旅長邱吉胜被俘投敵。
所部被汪偽國民政府改編為第8師,師長齊子修。
其余情況不詳。

23、1943年6月第112師副師長榮子恆于山東費縣率領所部2000余人投敵。第112師原
為東北軍第12旅發展而來。
1944年5月該部為汪偽國民政府擴編,授予暫編第10軍番號。下轄榮子恆(兼)第52師、
劉國禎第53師。1945年2月該軍于山東為8路軍重創,榮子恆陣亡。所部由劉國禎率
領于1945年9月為國民政府改編為一個獨立團,覆于淮海戰場。
劉國禎本人于1946年7月31日被國民政府授予少將軍銜。

24、1943年7月山東保安第2師師長張步云率部投敵。
所部被日偽改編為皇協軍第1師,師長張步云。
其余情況不詳。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