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海戰陣型和實力對比,同薩蘇先生商榷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安魂曲 于 January 16, 2003 22:25:34:

海戰中切割對方然后殲滅的戰例其實很多,比如崇武以東海戰,大陸的護衛艇編隊就是采用分割戰術,插入永昌艦和永泰艦之間,分頭纏住,集中炮火攻擊永泰,先迫使它重傷退出戰場,然后圍住另一邊的永昌將其擊沉.假如和永字號打隊列戰,不管是不是T型陣,恐怕大陸的護衛艇隊會被一一擊沉,象梁天价海戰那樣.說到底海戰和陸戰一樣,都是以集中优勢兵力火力,有效發揮,同時分散對手力量為重心的.任何戰術都服務于此.

---安魂曲評:你說的這個戰例明顯是以弱擊強方、尤其是火炮口徑小、艦船吨位不足,但船速快、射速快一方的一种有效選擇。西沙海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事實上海戰史上還出現過小艇靠近驅逐艦用手榴彈机關炮給對方造成重大損失、而對方無法用火炮還擊的戰例----然而這畢竟衹是一种非常情況下(西沙海戰,越艦一艘就頂我艦四艘還不止,要使用傳統炮戰,我方肯定失敗)以弱胜強的特例,而且其成功仰仗于對方的許多失誤(比如訓練不足、士气不高、應對失誤等等)并不能适用于大東溝海戰那樣雙方實力相差無几的堂堂正正海戰。更值得注意的是:大東溝海戰中,北洋艦隊反而是擁有“大艦巨炮”的一方,這同您上面所舉的例子剛好相反,也更沒有理由去迅速接近吨位較小的對手。

T 字型炮戰始終是海戰經典,不過,反例也有,比如大西洋海戰,威爾士親王號和胡德號与俾斯麥號的作戰,就是在搶占T 字型陣位的時候被德艦第四次齊射擊沉了"閃亮的胡德".其原因就是T 字型炮戰有個最大的弱點,--自己的艦艇航線固定,對方容易瞄准,而且側面暴露,中彈面積大.如果對方的炮火凶狠,射程遠,擺這個陣勢有挨打的味道.T 字型炮戰不是萬能的.當然,它的确是海戰中的寶貴經驗.不幸的是它的有效性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三次大海戰奠定了它的地位:大東溝,對馬,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突破作戰,而甲午戰爭剛好是第一次檢驗它在裝甲艦戰斗中的效果.丁汝昌是不可能事先知道結論的.

---安魂曲評:搶占T字位不成功反而遭到損失,這在海戰中有很多實例,但卻并不能說明“搶占T字位”這一戰術本身的錯誤。事實上海戰中有很多其他因素,包括偶然性,都可能影響戰斗的進程----就拿你所提到的大西洋海戰來說吧,德艦的齊射居然能夠很快命中胡德的要害部位,這种概率大概連德國人自己也不曾想到,同時胡德的裝甲太薄、艦齡老化,所以才那么快就會被擊沉,要是換了日艦“比睿號”,几百發炮彈加上几十顆炸彈、魚雷,才最后把它送入海底,也許德國人就反而會吃虧

---至于你所說的“T 字型炮戰有個最大的弱點,--自己的艦艇航線固定,對方容易瞄准,而且側面暴露,中彈面積大”這一觀點,其實屬于明顯的似是而非。要知道T字橫隊一方“航線固定”也是相對的(其實更貼切的是“艦衹相對位置固定”),實戰中為了規避對方炮火、魚雷,以及為了搶占有利位置、保持最佳距离,雙方的橫隊都可能隨時進行轉彎、甚至經常進行180度轉向(很多海戰圖例上雙方都有大角度轉向)----對馬海戰中,東鄉為了搶占T字橫頭的陣前180度大轉彎,怎么就能說是:自己艦艇的航線固定”呢?----至于“側面暴露、中彈面積大”一說,看似有理其實完全荒謬。因為海戰的炮火并非像机關槍那樣平射,而是曲線投擲的,這樣在縱向距离方面的瞄准難度,勢必大大超過對橫向方位的瞄准難度(所以實戰中距离校准才特別重要,不僅第一、二次齊射完全是為了校准距离,而且甚至還出動水上飛机進行校准)。大家可以自己想象一下:究竟是把炮口對准一個較窄、但在距离瞄准方面卻不需太精确的目標更難呢?還是讓炮彈落在一個較寬、但几千米之外著彈誤差卻不能超過艦身寬度的距离範圍內更難?----考慮了距离校准這個因素,T字橫隊處在橫線一方的艦隊,事實上不僅在瞄准上不具備劣勢,反而更容易集中強大的弦側炮火擊中對方(因為呈縱隊接近的對方雖然正面較窄,但縱向有效中彈距离卻成倍增加,這樣實際瞄准難度可能反而會降低)。

---除此之外,海戰一般都采取齊射戰術,來有效彌補瞄准上的偏差,在這种情況下,T字橫頭的一次齊射,顯然要比T字縱隊的齊射更容易掌握得多----這樣即使單艦單炮瞄准可能有偏差,但成片炮火打下去,就好比一把彈幕鋼刀橫切向對方有效中彈距离長得仿佛一條蛇的縱隊,又蔫有不中之理呢?反過來說,縱隊一方的艦隊齊射,又該如何協調其拋射距离呢?-----T字橫隊齊射的巨大戰術优勢,在二戰著名的萊特大海戰之蘇里高海峽夜戰中被發揮得淋灕盡致。


所謂 T 字型炮戰戰術,實際上源遠流長,并非裝甲艦時代的產物,如果追溯它的鼻祖,應該是英國海軍名將阿爾比馬爾,英國自從建造了54門炮的太子號戰列艦后就精心設計這一戰術.當時戰艦的火炮都是安裝在兩舷,所以衹有側面對敵才能產生最好的作戰效果,如果以全艦隊的側面,面對對方的縱隊,打擊其先導艦,便可以產生可怕的效果.同時,當時軍艦上有一個"崇高"的職位,就是木匠.因為當時球型炮彈不能爆炸,中彈后衹要木匠赶到及時,很少有軍艦會沉沒,除非是迎鳳面多處中彈,來不及修補,海水順潮流迅速涌入,軍艦會沉沒.那么搶占 T 型的那一橫,敵軍先導艦三面受彈,當然必有一面迎風,比較容易沉船.太子號之前的英國海軍沒有大型艦,波濤之中很難保持隊形,以后建造了多艘大型軍艦,如皇家橡樹,皇家巡游者,就能夠在海上保持戰列縱隊了,這就是"戰列艦"的由來.

---安魂曲評:T字型戰術,最早來源于火炮帆船年代沒錯,因為那時的火炮基本都是側裝在弦側。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并不等于說船頭船尾的主炮安裝后,T字型戰術就不那么重要了----畢竟一艘鐵甲艦衹,其大量射速較高的副炮仍裝在弦側,而且要所有主炮尾炮同時發揮作用,也衹有弦側對敵。假如考慮到一整個艦隊的火力充分發揮,那么T字戰術則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艦衹都能夠自由地向對方投射弦側炮火,而不至于產生其他陣型在艦首對敵情況下常見的那种火力被前方友艦所阻擋、不能充分發揮的弊端(這一弊端直到第一次瓜島海戰中還嚴重影響了美艦的戰術發揮)。

---至于你所評价的:“北洋海軍對于日本聯合艦隊,正是存在著這樣的技術差距”,這一點在事實上完全錯誤!北洋艦隊輸掉大東溝海戰,第一原因是平時戰備訓練質量太差(不僅火炮命中率低,而且陣型無法保持、各艦“勇者過勇、怯者過怯”,另外還有超勇揚威保養不當、造成迅速起火等原因),第二原因則是艦隊戰術指揮存在嚴重失誤----至于雙方艦隊在硬件實力上的對比,事實上北洋艦隊反而占据明顯上風。正如一位資深海軍專家事后所評(大意):大東溝海戰的發生和結局,都源于雙方海軍的缺乏經驗----假如日本海軍有足夠經驗的話,他們根本就不敢主動找實力強大得多的北洋艦隊挑戰﹔而北洋水師假如有足夠經驗的話,本該全殲日本艦隊才對。

---為什么說你的艦隊實力對比分析完全錯誤?關鍵還是在于你過分迷信了“速射炮”和“快速艦衹”,卻嚴重忽略了在傳統海軍炮戰中,“大艦巨炮”相比“小艦快跑”一方的巨大戰術优勢----這么說吧,速射炮和快速艦衹不過相當于輕型巡洋艦,而鐵甲艦在當時所起的作用相當于戰列艦,一艘BB可以頂多少艘CL,而多大的CL艦隊又才敢于挑戰擁有哪怕一艘BB的艦隊呢?

---關于這個問題,我以前分析得比較詳細,現重新摘錄,供參考:

你說“李鴻章深知中國雖然有亞洲最大的鐵甲艦,但大炮射速奇慢已經落伍。。。”,這其實是在重复“甲午戰爭時北洋艦隊實力已經落后”的錯誤觀點-----事實上,大東溝海戰時的北洋艦隊,雖然存在艦隊速度不夠,艦炮射速不足等缺點,但卻完全可以有效地依靠自己主力艦裝甲厚重,火炮口徑大這兩大优勢在綜合實力上給予完全彌補----通俗點講:這就好比輕型坦克很難斗過重型坦克一樣----大東溝海戰后期,日本艦隊几乎是用完整陣容來圍攻定遠鎮遠這兩艘鐵甲艦---兩艦中炮數百發,竟連稍微嚴重一點的創也沒留下,而定遠的一發大口徑炮彈直接命中,居然就造成日本旗艦松島號死傷無數,被迫退出戰斗!最后日本艦隊被迫放棄圍殲他們心腹大患---定遠鎮遠的打算,主動撤出戰場,這實在很說明一些問題。

甲午戰爭后,世界各國軍事學家都對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鐵甲艦之間的大規模對決---大東溝海戰很感興趣,但由此得出的結論卻是:一定要向大艦巨炮方向發展---此后英國帶頭建造“無畏艦”,把大艦巨炮主義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一戰后對德國的海軍軍備限制,也是首先限制德國不得建造排水量超過一定限度的巨艦。。。這些,都說明大東溝海戰給世界海軍發展的啟示恰恰是:大艦巨炮比快船速射要管用得多!

其實,了解多一點海軍知識的人應該很清楚:大級別艦衹除了被人圍攻之外,一般對小級別艦衹所占的优勢是相當相當大的----這么說吧,二戰時你有四艘驅逐艦,你要是敢去正面挑戰一艘戰列巡洋艦那就是找死!----理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為什么大東溝海戰時,艦衹數量一點不遜于日本艦隊的北洋艦隊其實是占有絕對的“硬件”优勢的。

當然,海戰對艦員的訓練要求很高,所以大英帝國海軍才經常能夠獲得其“硬件”本來不能給予他們的決定性胜利(四艘驅逐艦到了皇家海軍手上,恐怕一艘德國戰列巡洋艦也不是對手,因為人家命中率高)---我前面那篇文章提到過:北洋艦隊訓練水平嚴重不足,同時戰術指揮水平低下(鄧世昌指揮致遠孤軍沖撞吉野就是一种“過勇”的指揮失誤,導致本艦因缺乏鐵甲艦保護而被擊沉,事實上當時應當以射程遠的鐵甲艦為核心形成堅不可摧的陣勢),因此這樣比較起來,其綜合實力當然就大打折扣了---即使在艦隊指揮失控、陣型散亂、艦衹損失一多半的這种情況下,該艦隊居然還能逼得日本艦隊主動退出戰場(對海軍強國來說這就意味著自己此戰獲胜甚至取得了制海權!見日德蘭海戰),可見北洋艦隊的硬件优勢之大。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