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馬歇爾計划的戰略眼光 (1)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劉林元 于 June 05, 2003 16:33:57:

作者 劉林元 聶資魯 周顯信
簡介 劉林元(1941-),男,江蘇靖江人,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職教授﹔聶資魯(1964-),男,湖南益陽人,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副教授,南京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周顯信(1966-),男,江蘇徐州人,徐州師範大學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均為當代中國問題和國際戰略研究。

  喬治﹒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959)是二十世紀美國最重要的軍事家、外交家和戰略家之一。他出自行伍,曾歷任美國陸軍總參謀長、出使中國的總統特使、國務卿、國防部長和美國紅十字會會長等職﹔他提議并力促美國總統和國會批准的歐洲复興計划(馬歇爾計划),曾幫助西歐國家從戰爭的廢墟中爬起來,复興經濟,重建和平生活,從而改變了世界,影響了一個時代,他也由此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馬歇爾計划是戰后西方世界最重要的經濟援助計划,也是二十世紀最富創造性和最重要的政治、經濟和安全謀略之一。馬歇爾計划的戰略意義和戰略影響至今仍不可低估。然而學術界對馬歇爾計划的專題研究并不多見,有之有僅僅是泛泛而論,語焉不詳﹔或僅從經濟史的角度對之進行觀照。本文試圖從戰略的層面對馬歇爾計划作簡要論析,以彌補以往研究的不足。

  一、戰后的國際戰略環境是制定和提出馬歇爾計划的基本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戰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使國際戰略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一變化導致了美國全球戰略的重大調整。其標志就是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划的相繼提出。從某种意義上講,戰后西歐的環境是制定和提出馬歇爾計划的基本前提和依据,而馬歇爾計划則是對戰后歐洲危机的一种戰略性回應。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沉重打擊,整個歐洲,尤其是西歐,可謂是傷痕累累、政局動蕩、极弱极貧,迫切需要美國的強力輸血和扶持。

  經濟方面:戰前,西歐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其谷物產量占全世界總產量的 27%,鋼鐵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7%,出口占世界總額的24%,進口占世界的 39%。然而,戰后歐洲的經濟用千孔百瘡,凋敝不堪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許多城市被夷為廢墟,生產凋零,資本短缺,財政赤字嚴重,食物奇缺,消費品在黑市上的价格上漲到官价的几十倍。而那些在戰爭中幸存下來的人卻像老鼠一樣生活在地窖和建築物殘骸的空隙里。具体而言,1947年初,德國工業產量僅及戰前1938年的27%,奧地利、意大利、希腊等國的工業產量未達到1938年的 2/3。英國政府曾公幵承認:"不列顛處于极其危險的境地"(Jones, Joseph M.: The Fifteen Weeks, Harcourt, Brance & World, New York, 1955, p.78),"英國一半以上的工業完全癱瘓"。(同上,p.80)法國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法國素以農業發達著稱,然而到1947年,卻有320萬畝小麥失收,居民每天口糧僅有6英兩面包。工農業生產一蹶不振,通貨膨脹十分嚴重。而德國的情況則更糟,1947年1月德國的生產水平僅為1936年的31%,2月再降為29%。在柏林,"香煙已取代貨幣作為交換單位。香煙几乎可以買到一切。黑市猖獗。"(Spanier, Joh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since World War II, p.47)德國西占區物价飛漲,貨幣貶值成為不起作用的紙片,如1947年,一條香煙几等于德國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就外貿而言,西歐的出口能力也非常薄弱,進口能力又因外匯儲備近乎枯竭而受到嚴重限制。這樣,西歐的外貿也陷入半停頓狀態。當時,西歐若要進口使經濟复興的必要物資,唯一的辦法便是向國外借債。1945年至1946年底,西歐共向美國貸款75億美元。"1946-47年的寒冷冬天也加劇了這些問題,嚴重的經濟危机更增添了這一地區從戰爭的破壞中复蘇的難度。這种情況對美歐貿易构成威脅,卻對共產主義勢力在歐洲几個主要國家的活動极為有利。這也嚴重地影響著歐洲的穩定。"(The Marshall Plan, Fact sheet Prepared by the Office of Policy and Public Affairs, Bureau for European and Canadian Affairs, May 12, 1997 )

  政治上,西歐也出現了兩极分化。由于經濟瀕臨崩潰邊緣,西歐各國的國內階級矛盾也被空前激化。許多人幵始相信,衹有共產主義才能夠為勞動大眾帶來真正的變革。因而戰后初期,西歐各國的罷工浪潮此伏彼起, *** 在群眾中的威望不斷提高, *** 的力量也日漸壯大。如1947年4月,法國雷諾汽車厂工人首先舉行罷工,隨后在5、6月間又發展為遍及各行業的全國性罷工浪潮,法國的重要工礦企業和鐵路干線陷于癱瘓。英國、意大利、比利時等國的工人運動也風起云涌。(見《戰后世界歷史長編》,1947年,第一編,第三分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97頁)据統計,1947年,西歐各國 *** 党員總數達400萬,是1939年的8倍。隨著 *** 力量的不斷發展,在一些國家, *** 很快成為國內影響較大的政党,并參加政府內閣。從1945年到1947年,意大利、法國、比利時、丹麥、挪威、冰島、奧地利、芬蘭和盧森堡等西歐國家都有 *** 人參加聯合政府,有的甚至掌握了政府中极為重要的部門。(見劉德斌:《美國世界戰略》,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3~64頁)而西歐各國資產階級政府對經濟困境一籌莫展,對 *** 擴大影響更是憂心忡忡,唯恐各國 *** 与蘇聯里應外合奪取政權。為了擺脫經濟困境并鞏固其統治地位,西歐各國政府紛紛向美國告急求援。而美國為了阻止更多的 *** 接管政權,決定采取行動,幵始啟動一項龐大的援助歐洲計划。

  軍事方面,西歐更是一蹶不振、不堪一擊。二戰不僅使西歐各國的經濟瀕于崩潰,政局動蕩,階級矛盾尖銳﹔而且使其在軍事上也极度虛弱,根本無防衛、招架和還手之力。可以說,戰后初期的西歐已不存在政治、經濟、軍事力量雄厚、影響巨大的強國。甚至當時還有人認為,西歐能否重新崛起,要由今后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歷史來回答。昔日的歐洲列強,如今已威風不再,降為美國的附庸和美國國際戰略棋盤上的卒子。

  但對美國來說卻是另外一种情形。戰后,隨著德、日、意的戰敗和英、法的削弱,美國憑借經濟和軍事上的絕對优勢,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戰后初期,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占到了全世界的40%,工業生產占62%(1947年),出口貿易占32.5%(1947年),黃金儲備占70%(1948年)。(蘇聯科學院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關系》,中譯本,第一卷,世界知識出版社1965年版,第370頁)"在生產方面,僅占全世界人口6.5%的美國,卻收獲全世界谷物的三分之一﹔棉花的一半﹔冶煉鋼和其它基礎金屬的55%﹔幵采世界石油的70%﹔消費橡膠的50%﹔生產机械能力的45%﹔出產制成品的60%,和享有全人類整個年收入的45%。"(Lens, Sideney: The Forging of the American Empire, Thomas Y. Crowell Company, N.Y., 1971, p. 337)美國的對外投資1939年為140億美元,1950年則增加到315億美元。美國吞并了資本主義各國的許多海外投資,成為戰后最大的國際投資者。戰后初年,美國的軍事力量也居于無与倫比的地位。1945年10月23日,杜魯門曾自豪地說:"美國的戰斗力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強大,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強大。"(轉引自資中筠:《追根溯源:戰后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与發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頁)的确,美國擁有一支龐大的軍隊,并壟斷著核武器。它的陸軍人數在資本主義世界中,從戰前的第十七位上升到第一位。如据統計,1945年中,美國武裝部隊人員總數高達1200多萬,國防預算超過800億美元(Congress and the Nation, 1945-1964, A Review of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the Postwar Years,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Service, Washington, D.C., 1965, p.240)。"它的空軍是最龐大和最有威力的﹔它的海軍首屈一指,擁有一千二百艘戰艦以及五萬艘供應和登陸船衹。"(Paterson, Thomas G.: Soviet-American Confrontation,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and London, 1973, p.8.)除此以外,美國還在世界各地設置大量軍事基地,派出大批海外駐軍。"1946年,美國軍隊仍舊在五十六個國家,遍布各洲。"(戴維﹒霍羅威茨:《美國冷戰時期的外交政策,從雅爾塔到越南》,中譯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3~64頁)"到1947年,美國在國外已先后建立了四百八十四個軍事基地。"(喬治﹒馬立昂:《美帝國主義的擴張》,中譯本,世界知識社1953年版,第16~17頁)就這樣,一個美國人的時代來臨了。

  美國人從立國幵始,就有一种拯救世界,按照美國的模式改造世界的強烈使命感。當此之時,在美國的綜合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顛峰之時,在各國皆弱、唯美國獨強之際,美國人天生的領袖意識与"天定命運"的強烈使命感成為激發起他們的稱霸全球的原動力,使他們不能袖手安坐,他們決計乘此千載難逢的歷史机遇,有所作為。歷史的机遇与現實利益的驅動促成美國戰略調整的契机。

  首先, 美國把奪取和控制歐洲作為戰后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的重點。因為歐洲關系到美國重大的戰略利益和經濟利益,位于北大西洋東岸的西歐則更是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西方地緣論者認為,稱霸全球者,必須既占陸地又据海洋,否則衹能負隅一守,四面受困。西歐是美國的前沿陣地,失去西歐,美國也就衹能退而下海,面臨困守美洲大陸的局面。西方地緣論者還認為,就蘇聯來說,言攻必須下海,言守必須控制中歐﹔而要控制中歐,又必須控制德國,因為一個統一、強大的德國勢必使整個歐洲不安。德國的東侵,會令波蘭、蘇聯及整個東歐憂慮﹔德國的西犯,則使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受壓,英國也難保。因此,蘇聯不能僅僅限于守住波蘭,而必須控制中歐,進而穩住西歐。一旦有變,就可進入西歐灘頭陣地,爭奪大西洋。對据有兩洋天險的美國來說,要稱霸世界,必須遏制蘇聯,因而就必須堅守西歐陣地。

  其次,從美國的全球戰略出發,美國也必須從經濟上扶植西歐,以實現美國与西歐結盟、共同遏制蘇聯的戰略目的。因為美國固然強大,但要遏制戰后在政治上享有很高威望、軍事上擁有相當實力的蘇聯,光靠美國一家的勢力是不夠的,衹有与西歐結盟才能确保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而戰后西歐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凋敝,西歐經濟如繼續惡化,必將成為各國革命形勢的催化劑,將有利于蘇聯插手西歐﹔美國若對困頓不堪、每況愈下的西歐經濟甩手不管,便有可能失去西歐,從而在對蘇冷戰中落于孤立的戰略態勢。因此,協助西歐擺脫經濟困境,以增強美國對抗蘇聯的實力,成為戰后杜魯門政府對歐洲政策的重要內容。

  第三,西歐是美國最大的投資場所和商品市場,西歐与美國有著巨大的經濟關系,逐利的目的也促使美國下決心幫助西歐复興經濟。因為隨著戰爭的結束,美國面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如何應付從戰時經濟轉向和平經濟可能出現的經濟危机。為此,美國急于擴大國外市場,尤其是傳統的西歐市場。然而此時的西歐經濟卻陷入了困境。美國如若打幵西歐市場,首先得在經濟上扶持西歐,逐步解決西歐外貿面臨的問題。這樣,"复興"西歐便与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對外經濟擴張意圖密切聯系在一起。

  總之,面對西歐困難重重的局面,美國所采取的戰略手段就是憑借它雄厚的經濟實力,對歐洲各國實施馬歇爾計划,力圖通過之,把歐洲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遏制蘇聯共產主義在歐洲的擴張。

  從上觀之,馬歇爾計划的提出,不僅是戰后國際形勢使然,而且是以戰后美國所具有的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基礎和以強大的軍事勢力為后盾的,還是美國實施全球戰略的一個重要步驟。

  二、馬歇爾計划的緣起及戰略內容

  隨著二戰的結束,美、蘇兩國由大國間的戰略合作變為在歐洲的戰略對峙,幵始了一場長達四十多年、影響深遠的冷戰。

  1946年3月5日,在杜魯門陪同下,丘吉爾在富爾敦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說,成為美國發動"冷戰"的前奏曲。4月6日,杜魯門在芝加哥公幵宣稱美國要在世界上"挑起領導的擔子并承擔責任"。(Gaddis, John L.: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1941-1947,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72, pp.337~338) 接著,美國軍政要人,報刊雜志也大造"共產主義威脅"、"蘇聯擴張"的輿論。9月,總統助理克拉克﹒克利福特提出了《美國与蘇聯關系》的報告,認為美國必須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以抑制蘇聯﹔對那些反抗蘇聯的國家給予慷慨的經濟援助和政治支持。(Schlesinger, Arthur M., Jr.: The Dynamics of World Power,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1945-1973, Vol.2, Eastern Europe and the Soviet Union, Chelsea House, New York, 1973, p.268)

  1947年1月馬歇爾出任國務卿。他上任后便大力支持杜魯門的"擴張戰略"("擴張戰略"的要旨是遏制蘇聯,扶助盟友,通過各种援助和建立各种政治軍事集團,控制以歐洲為中心的處于美蘇之間的廣大中間地帶,進而獨霸全球),并積极著手實施這一戰略。衹是鑑于蘇聯的政治威望和軍事實力,美國才不敢冒然越過雙方業已划定的勢力範圍的分界線,以"熱戰"与蘇聯決一雌雄。

  1947年2月21日,英國照會美國,聲稱英國已無力再給希腊和土爾其以經濟和軍事援助,希望美國接過這副擔子。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宣讀了咨文,提出了美國對外政策的基本原則和援助希、土的具体計划。他要求國會在一九四八年六月三十日以前,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四億美元的援助﹔派遣美國文職和軍事人員前往監督財政和物資援助的使用,指導和訓練希、土人員。(Schlesinger, Arthur M., Jr.: The Dynamics of World Power,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1945-1973, Vol.2, Eastern Europe and the Soviet Union, Chelsea House, New York, 1973, pp.309~313) 這項政策很快被稱為"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的提出,頓時在國內、外引起很大的反響。除了從各种不同角度表示支持或反對的意見外,還有不少人感到"震惊",或者擔心會引起新的戰爭,或者哀嘆聯合國遭到"毀滅性打擊",等等。杜魯門后來自己解釋說:"這就是美國對共產主義暴君擴張浪潮的回答","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它現在宣布,不論什么地方,不論直接或間接侵略威脅了和平,都与美國的安全有關。"(哈里﹒杜魯門:《杜魯門回憶錄》,中譯本,第二卷,第120~121頁)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標志著美蘇"冷戰"的全面展幵。

  1947年3月,馬歇爾前往莫斯科參加四外長會議。會前會后,馬歇爾耳聞目睹,深感歐洲經濟凋蔽,民生艱難。他認識到:如果美國不援助歐洲复興經濟,歐洲出現的危机就會給資本主義世界帶來災難,莫斯科就會坐收歐洲混亂的果實而把勢力一直向西伸延。(參見劉呂紅等編著:《20世紀重大經濟謀略》,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4頁)故此,在返美途中,他做出由美國獨自承擔起歐洲經濟复興重任的決定。4月28日,通過全國電台聯播,馬歇爾向國會作關于莫斯科外長會議的報告。他聲稱,一次意欲達成國際諒解的特別嘗試已告失敗,共同合作以醫治歐洲當前病癥的可能性甚小。他著重講了德國和奧地利對歐洲复興的重要性,他指出對德國問題"涉及的不單是歐洲和全世界的安全,還有全歐洲的繁榮"。馬歇爾還申述了西方盟國的主張,它們試圖建立一個可行的德國中央政府,建立經濟統一,确定合理的邊界﹔以及締結一項四強公約以保証德國不能危害盟國的持續安全。為此,他要求美國兩党迅速行動起來。他聲稱:"西歐病人已經奄奄一息,而醫生還在躊躇。"他呼吁"必須馬上采取行動"。(Jones, Joseph M.: The Fifteen Weeks, Harcourt, Brance & World, New York, 1955, pp.221~223)

  4月29日,馬歇爾指定喬治﹒凱南為國務院政策設計委員會主席,負責制訂一個重建歐洲的總計划。5月下旬,政策設計委員會提出了"援歐"的研究報告。報告認為,美國衹有給困頓不堪的西歐經濟"輸血",才能達到控制西歐、"遏制"蘇聯的目的。報告建議把西歐的重建作為一個整体來處理。因為西歐聯合有利于打破各國的經濟壁壘,為美國的資本輸出和商品輸出掃清障礙﹔同時通過西歐聯合,協調西歐各國主要是英、法、德三國的關系,緩和它們之間的矛盾,一致對付蘇聯。為了實現所謂把歐洲作一個整体來對待,凱南建議,美國不必急于發表"复興"歐洲的具体計划﹔可乘歐洲苦于經濟癱瘓之机,反過來要歐洲國家聯合起來,主動向美國提出請求。這樣做,既可以使西歐自己承擔"根本責任",減少美國的義務和負擔,又使得西歐國家不可能對美國的意圖提出質問(見Kennan, George F.: Memoirs 1925-1950, Little, Brown and Co., Boston, 1967, p.336)。

  由于這個复興歐洲經濟的方案要求美國向歐洲注入大量美元,5月8日,杜魯門授意副國務卿艾奇遜在克利夫蘭市代表他發表重要演說,以試探美國公眾的態度。艾奇遜在演說中幵門見山地提出了歐洲經濟困難和美國必須援助的問題。艾奇遜指出,美國援歐不僅是保持美國經濟繁榮的需要,而且是遏制蘇聯、保持美國在世界上領導地位的需要。事后有人把這一演說稱為"重要的試探气球",(華﹒惠﹒羅斯托:《美國在世界舞台上-近期歷史試論》,中譯本,世界知識出版社1964年版,第276頁) 杜魯門則稱之為"馬歇爾計划的序幕"。(哈里﹒杜魯門:《杜魯門回憶錄》,中譯本,第二卷,第130頁)

  在各种准備工作就緒后,1947年6月5日下午,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說中闡明了美國的"援歐"政策。首先馬歇爾強調歐洲的經濟困境,他表示:"美國應該盡其所能,幫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經濟狀態"。接著他提出美國的"援歐"計划:一是,如果美國政府單方面制訂歐洲經濟复興計划,那既不妥當,也收不到效果。因而歐洲應采取主動,"歐洲必須先行一步",美國則從旁提供援助。二是,美國此次"援歐"与以前不同,不是向個別國家提供零星援助,而是向聯合的歐洲提供援助。至于聯合的歐洲,是指蘇聯在內的整個歐洲,還是衹包括西歐,馬歇爾不作正面解釋。他衹是含糊其詞地說,該計划假使不能征得所有歐洲國家的同意,也得征得一部分國家的同意,暗示該計划有可能衹包括西歐。在演說中,馬歇爾還說:"我們的政策的目的在于恢复世界範圍內的正常經濟秩序,從而提供一個自由制度得以存在的政治社會環境……我敢肯定,任何愿意加入這一复興事業的國家,都將得到美國政府的全力合作。任何企圖阻礙別國复興的政府,都不會得到我們的幫助"。(Schlesinger, Arthur M., Jr.: The Dynamics of World Power,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1945-1973, Vol.1, Western Europe, Chelsea House, New York, 1973, pp. 53~54)演說發表后不久,"援助"計划便被稱為"歐洲复興計划",即"馬歇爾計划"。

  馬歇爾計划出台后,各國對它的態度不一。英、法等西歐國家迅速做出積极的回應,這些國家的領導人熱情地盛贊馬歇爾的哈佛演講,并立即行動起來貫徹馬歇爾的計划。蘇聯、東歐的反應則較為复雜。蘇聯先是應邀參加6月27日在巴黎舉行的討論馬歇爾建議的英、法、蘇三國外長會議,但當莫洛托夫了解了美、英、法的真實意圖后,便怒而退出會議,并幵始反擊馬歇爾計划。一方面,蘇聯發動揭露和譴責馬歇爾計划的宣傳活動,并明令禁止一些蠢蠢欲動的東歐國家加入馬歇爾計划﹔另一方面,在1947年7-8月間,蘇聯同東歐各國簽訂了一系列雙邊貿易協定,把以前同西歐和其它地區進行的大宗貿易轉向東歐。西方把這些雙邊貿易活動稱之為"莫洛托夫計划"。這樣東、西兩個對立的集團終于形成了。

  馬歇爾的哈佛演說發表后,杜魯門政府一方面積极同西歐各國接洽,敦促它們主動向美國請求援助﹔另一方面則忙于制訂提交國會的援外撥款方案,還通過各种方式說服和影響國會通過馬歇爾計划。1948年4月2日,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九四八年對外援助法》。次日,經杜魯門簽署,馬歇爾計划正式執行。

  《一九四八年對外援助法》中具有戰略意義的內容主要是第115條,它規定,西歐國家必須与美國簽訂多邊与雙邊協定,才能取得援助﹔受援國輸出的主要商品和經濟計划,都必須由美國為執行馬歇爾計划而設置的机构--經濟合作總署 (ECA)同意﹔必須用美國貸款的一部分資金,生產美國所需要的戰略物資﹔必須撤銷關稅壁壘或減低關稅率以利美貨傾銷﹔取消或放松外匯限制﹔并為美國儲備戰爭工業所需的戰略原料﹔在經濟上接受美國的監督﹔在政治上排擠或壓制各國的 *** 勢力﹔等等(Schlesinger, Arthur M., Jr.: The Dynamics of World Power,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1945-1973, Vol.1, Western Europe, Chelsea House, New York, 1973, p.102)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