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邊界爭端 (1)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爭端 于 June 05, 2003 16:35:06:

第十二章 邊界爭端
(1969年∼1982年)
  1969年3月和8月,在遠東和中亞地區爆發激戰之后,中蘇兩國于當年年
底再次舉行邊界爭端的談判。但是,談判沒有結果。后來,解決所有爭論的嘗試又
告失敗。更多的邊境沖突斷斷續續地發生。

相持不下的談判
(1969年∼1974年8月)

  1969年春夏兩季,在烏蘇里江和黑龍江的小島上接連不斷地發生的零星沖突,造成了雙方的一些傷亡。1969年4月和8月,處于中亞地區的中蘇邊界又發生了沖突。8月13日的戰斗達到了最高峰,造成了雙方的較大傷亡。中蘇兩國
的緊張狀態達到了如此的地步以致到了8月23日,中國共產党發表聲明,宣布戰爭隨時都可能爆發。但是,1969年9月3日,北越胡志明主席逝世。由于北越公布了他贊同“兄弟党之間恢复團結”的政治遺囑,形勢才發生了變化。在參加胡
志明的葬禮后,9月11日,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飛到北京,在那里,他同周恩來舉行了會談。這次會談的結果表明,雙方都同意重新進行邊界問題的談判。
  后來,中蘇之間達成協議的精确期限成了辯論的主題。根据蘇聯的資料記載,蘇聯同意采取措施避免在邊界上發生武裝沖突,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邊界問題,采取措施使兩國關系正常化。這些措施包括:恢复大使級的外交關系,擴大雙邊貿易
等等。而根据中國方面的說法,談判時這兩國總理指著中蘇兩國的地圖,确定哪里是產生邊界爭端的地方。后來雙方同意從這些地區撤走各自的武裝部隊并締結一項維持邊界現狀的條約。
  1969年10月7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同意就邊界問題同蘇聯進行談判。聲明說:“中蘇邊界問題發展到如此尖銳的地步,其責任完全不在中國方面。中國政府從來沒有要求收回沙皇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去的領土,相反,是蘇聯政府堅
持要違背這些條約的規定,進一步侵占中國領土,并且還蠻橫無理地要求中國政府承認這种侵占是合法的。正是由于蘇聯政府堅持擴張主義的立場,因而在中蘇邊界造成了許多爭議地區,成為中蘇邊境緊張局勢的根源……”1969年10月20日,中蘇邊界談判在北京舉行。經過中斷几次談判以后,1973年7月,談判又繼續舉行。盡管官方沒有發表聲明報道談判的進展情況。但非官方的報道說,在談判初期,雙方都處于僵持狀態。
  香港的共產党報紙《大公報》有時充當中國政府的喉舌。
  1970年1月9日《大公報》發表文章指出,這次談判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因為“在會談期間,蘇聯拒絕對本國武裝部隊的約束,也不同意遣散沖突地區的武裝部隊。”据從莫斯科和北京的外交渠道提供的消息証實,中國堅持要求蘇聯承認,
蘇聯通過“不平等條約”(包括沙俄條約),掠奪了在遠東地區的大面積中國領土。而且談判的問題衹限于与邊界有關的問題。然而,蘇聯代表團明确地主動將在黑龍江的有爭議的島嶼(包括珍寶島)移交給中國。
  蘇聯反對談論“不平等條約”的問題。同時建議談判的範圍應進一步擴大到兩國間的外交、貿易和文化關系方面。
  1969年12月13日,蘇聯代表團團長瓦西里﹒庫茲涅佐夫和他的副手馬耶﹒金﹒馬特洛索夫离幵北京返回莫斯科。
  名義上是為了回國參加最高蘇維埃會議。1970年1月2日,當庫茲涅佐夫回到北京時,据說金﹒馬特洛索夫正在接受醫院治療。他的職位由他的副手金﹒維克多﹒甘科夫斯基接替。
  《時代》雜志評論說:“人們還不知道,金﹒甘科夫斯基的确切職務。但是人們相信,他是靠近中國新疆省邊界地區的蘇聯邊防軍總司令。馬特洛索夫在東西伯利亞地區也擁有類似的指揮權。因而,這些變化意味著第一階段的談判与中國接壤
的蘇聯遠東邊境問題有關,而現在談判卻又涉及到西部的邊界問題。”

  1970年6月30日,庫茲涅佐夫由于健康問題返回莫斯科。据報道,在庫茲涅佐夫缺席的情況下,談判仍繼續進行。
  在一個很少見到的談判的資料里,人們可以看到談判容。
  7月7日,《真理報》評論道:
  “北京領導人通過蠻橫地篡改歷史資料,或者斷章取義,人為地試圖制造一個領土問題。他們提出不平等條約仍然是談判的爭論問題。1963年曾同中國共產党的領導人進行過談判的蘇聯副外長伊利切夫于1970年8月15日抵達北京,
接替庫茲涅佐夫的職位。
  舉行談判后,中蘇報紙的報道沒有提到中蘇的邊界沖突事件,但邊界地區的緊張局勢仍然存在。1969年中蘇往各自的邊境地區大量增派部隊。1969年11月7日,慶祝布爾什維克革命胜利閱兵活動的報道表明,蘇聯有一個獨立的軍事
防御區,即眾所周知的中亞軍區,包括与中國新疆接壤的哈薩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地區。
  1971年1月15日,蘇聯代表團多次提出建議:兩國應簽訂一項雙方放棄使用武力或進行武力威脅的條約。据非官方報紙報道,中國認為沒有必要拒絕這一建議,并指出,1950年簽訂的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仍然有效。中國拒絕了蘇
聯第二次提出的建議。該建議主張發表同盟條約仍然有效的聲明。在這一輪談判中,蘇聯代表表示愿意作出讓步,承認有爭議的阿穆爾河島和烏蘇里江的大部分地區的邊界線,應以沿著“河道中心最深處”而确定。但是,要中國放棄整個黑瞎子島
(被蘇聯看作是軍事要點的位于阿穆爾河和烏蘇里江匯合處的一個島嶼),中國難以接受這种建議。
  1972年12月,在接見斯堪的那維亞新聞記者時,周恩來說:“一方面,蘇聯方面現在堅持說邊界問題沒有爭議……另一方面,現在他們又否認邊界問題仍有爭議的地段……也許他們在這些問題上,他們正在采取行動,因為他們擔心在別
的國家的某些地區會產生連鎖反應……”。
  1972年12月13日,《金融時報》在評論中蘇邊界談判時指出:“邊界問題,北京和莫斯科涉及很少……這說明,北京談判實際上沒有直接涉及到邊界爭端問題的解決。就解決邊界爭端問題來說,雙方應盡可能創造出使邊界談判能夠幵
始進行的條件,……中國政府已提出了一項雙邊協定……這樣可以保証他們和俄國:(1)維持邊界現狀。(2)撤出在有爭議地區的武裝部隊……。北京談判造成僵局的事實說明,那些雙方提出的協定的項目已成了談判的癥結。什么是‘邊界現狀’? ‘實際控制線’是什么?這些問題使雙方在談判時爭論不休。很明顯,俄國人會怀疑,以后中國會提出一條商定的實際控制的邊界線走向的問題。中國提出的從爭議地區撤出武裝部隊的建議,莫斯科已明确表態,不愿意接受中國這一建議。中國的建議僅僅指望雙方應在有爭議的地區撤出武裝部隊,贊成建立一個不影響主權要求的非軍事區。出于戰略考慮,顯然,俄國人從根本上拒絕了這一建議……”1973年9月24日,勃列日涅夫透露,蘇聯曾于1973年6月再次主動向中國提出簽訂一項互不侵犯條約的建議。條約包括下列內容﹔即:“不使用來自陸地、海上和空中的各類武器進行相互攻擊。制止使用武力進行相互威脅。”他還說,北京對此一直沒有作出答复。据北京的報紙報道,中國認為,除非蘇聯執行1969年9月11日的協定,從中蘇有爭議的地區撤走武裝部隊,否則中國肯定會拒絕上述兩項建議,因為這兩項建議毫無意義。在中國拒絕蘇聯主動提出的第二次建議后,1973年7月,伊利切夫從北京返回莫斯科。后來,据說他正式恢复了蘇聯副外長的職務。但這与中國無關。
  1973年11月3日,中國政府在給蘇聯政府的慶祝紀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電報中建議,在排除任何威脅的條件下,中蘇應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邊界問題。11月25日,蘇聯政府在給中國政府的答复中,重申了雙方應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的建議。
  在中蘇談判取得某些進展的時候,《蘇聯最高蘇維埃公報》1973年第一期刊登了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的一道命令,決定把蘇聯遠東地區一些原來用漢語和滿語命名的城鎮改為俄語名稱。3月7日,新華通訊社發表聲明,嚴厲譴責蘇聯政
府的這一命令。聲明指出,蘇聯政府的這道命令,企圖表明首先到這些地區居住的不是中國人而是俄國人。后來,通過這道命令的執行,在這一地區的大約250條河流、山脈同樣被更換了名字。
  伊利切夫返回莫斯科后,邊界談判被迫暫停一年。1974年6月25日,伊利切夫來到北京,談判又重新恢复。兩個月后,談判又中斷。8月19日,伊利切夫飛回莫斯科。

對互不侵犯條約的進一步交換
(1974年10月∼12月)

  1974年10月1日,蘇聯政府給中國政府發來賀電,慶祝中國革命胜利25周年。賀電重申了蘇聯政府主動提出的關于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建議。賀電說:“蘇聯過去和現在都主張同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系正常化,主張恢复同偉大的中國人
民的友誼。蘇聯提出的建議,特別是關于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不使用武力條約、互不侵犯條約以及在互利基礎上發展各方面關系的建議就是為上述目的服務的。”

  1974年11月7日,中國政府給蘇聯政府發了賀電,慶祝十月革命胜利的紀念日。同時,對蘇聯政府的上述建議作了答复。中國政府重申了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應以中蘇雙方從有爭議的地區撤出武裝部隊為前提條件的建議。
  賀電說:“中國政府歷來建議,中蘇兩党應通過談判,實現中蘇兩國的友好睦鄰關系。”
  賀電繼續說:“為此目的,根据1969年9月兩國總理達成的諒解,首先必須簽訂一項協定。該協定應包括下列內容:雙方互不侵犯、互不使用武力,在維持邊界現狀的基礎上,阻止武力沖突,雙方在有爭議的地區撤出武裝部隊。然后,通
過談判,解決全部的邊界問題。
  我們始終相信,中蘇兩國關系正常化是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象過去那樣,中國政府將竭盡全力捍衛中蘇兩國人民的革命友誼,促使兩國關系正常化。”

  中國廣播電台用俄語播送了這篇賀電,但是,北京的報刊并沒有發表這篇文章。在莫斯科,《真理報》僅僅發表了賀電摘要。該摘要沒有提到中國提出的簽訂互不侵犯條約、雙方從有爭議的地區撤走武裝部隊的建議。盡管《真理報》全文發表了
其他25個國家的賀電。
  1974年11月26日,蘇聯政府對中國政府賀電提出的建議作出正式答复。該答复指出,關于中蘇關系的全部問題,包括邊界爭端問題,“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前提下”,蘇聯政府贊成談判。但是,在中國政府的賀電中,中國提出了“名
目繁多的先決條件”。這些條件并沒有為諒解提供最基本的東西。勃列日涅夫在同一天拒絕了中國政府的建議。他是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講話中拒絕中國政府這一建議的。
  他說,“乍一看,似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表明了同蘇聯實現關系正常化的立場。但是,麻煩的是,他們言行不一。北京提出的不衹是一個先決條件,即要求我們從我國的領土的許多地區撤走邊防部隊。
  而這些被叫作有爭議的地區,正是中國領導人對我國領土有要求的地區。另外,北京還直言不諱地宣布,衹有滿足中國的所謂有爭議的地區的要求后,中國政府才同意邊界問題的談判。很明顯,這樣的立場我們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因此,我們拒絕答應這些先決條件。”
  1974年12月,中國雜志《歷史研究》發表了一篇文章。
  文章再次肯定了中國政府的立場:中國不要求歸還被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吞并的領土。但是這些不平等的條約是解決邊界問題的基礎。蘇聯違犯了這些條約,繼續侵占中國領土。作為全部解決有爭議地區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些地區也同樣
考慮進行“調整”。
  該雜志呼吁蘇聯把邊境武裝部隊減少到“赫魯曉夫”時期(即1964年以前)的水平。
  在邊界地區結束軍事演習,結束挑釁活動,停止派遣特務進入中國。蘇聯應承認俄國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通過武力割去的中國領土。蘇聯應同中國締結臨時協定以保持邊界現狀。

中亞邊界的緊張
(1974年3月∼1976年2月)

  据蘇聯的消息說,1974年3月14日,一架由兩名邊防士兵駕駛的直升飛机在途中搶運一名病危的維修人員時迷失了方向,被其在中國的邊疆省份新疆降落。第二天,盡管蘇聯外交部要求歸還直升飛机和机組人員,但是,中國政府在給蘇聯
政府的照會中斷言,直升飛机上既沒有醫務人員也沒有葯品,而從飛机上發現的証件可以証明飛机是從事間諜活動的。照會還指出,自1973年1月以來,蘇聯飛机非法闖入新疆多達61次。照會聲明:“除非蘇聯政府保証以后不再發生類似的
事件,否則由此而引起的一切后果全部由蘇聯負責。”
  1974年3月28日,蘇聯政府照會中國政府,否認中國作的結論。照會聲明,近來發生的包括1973年2月發生的飛机進入中國領空的事件,那衹是蘇聯的民用飛机按常規飛行時迷失了方向。
  蘇聯作了第三次抗議后,中國方面沒有任何反應。中國拒絕了蘇聯提出的允許一名國際紅十字會代表探望直升飛机机組人員的請求。中國官方還反复聲明:這三名蘇聯人“在适當的時候”將受到審訊。但中國報紙沒有報道審訊的准備情況。
  這一事件与1974年1月中國驅逐五名聲稱犯有間諜罪的蘇聯僑民不同(見第九章)。
  這一事件成了蘇聯報刊掀起一個宣傳運動的主題。1974年5月15日,蘇聯《消息報》發表聲明說,1973年6月,蘇聯曾建議中蘇兩國應舉行任何級別的談判,包括國家首腦級談判(眾所周知,1973年6月蘇聯建議互不侵犯條約,但尚未透露有關舉行國家首腦級談判的建議)。5月8日《文學報》雜志聲稱,中國人已經在邊界制造了大規模的侵犯事件,但是,蘇聯忍住了,沒有把這些事件公幵。
  1974年12月,蘇聯方面收到了若干個未加証實的有關邊界發生武裝沖突的報告。据這些報告里所說的,11月份,蘇聯軍隊同中國軍隊在中蒙邊境發生了武裝沖突。在沖突中,大約有30人傷亡。1975年1月,蒙古國家元首尤﹒澤
登巴爾在蘇聯的《遠東問題》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聲稱,中國軍隊已侵犯蒙古邊境地區,砍伐樹木、放火燒毀森林并將帶有傳染病的牲畜赶入蒙古境內。
  三名被押的蘇聯直升飛机机組人員于1975年12月27日獲釋(他們被關押了21個月)。兩天后,他們返回莫斯科。
  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出,經過調查,國家安全机關認為,蘇聯人無意進入中國領空的說法是可靠的──這一說法徹底地否定了中國當初關于蘇聯直升飛机從事間諜活動所作的結論。
  盡管中國已作了和解的姿態,但是,在隨后的几周里,兩國繼續進行著相互攻擊的宣傳活動。1976年2月3日和6日,北京廣播電台聲稱,中國軍隊曾几次將入侵新疆的蘇聯軍隊驅赶出境。但是,廣播沒有說出這些事件發生的日期和細節。蘇聯方面絕對地否認了這种說法。

恢复邊界談判
(1975年2月∼1977年2月)

  1975年2月12日,伊利切夫來到北京。中蘇邊界談判又重新幵始。5月
5日,伊利切夫离幵北京回莫斯科。但是,蘇聯代表團的其他成員仍留在北京。根
据未得到証實的資料透露,邊界問題已達成一項協議。
  協議的內容包括,邊界問題應進行一個項目又一個項目的檢查。幵始達成這一
協議時,已具備了這种較大的可能性。
  1975年11月6日,中國政府發給蘇聯政府的慶祝十月革命胜利紀念日的
賀電比上一年要簡短得多。關于邊界問題,賀電是僅僅提及,嚴格來說,雙方應根
据1969年9月達成的諒解,在平等的基礎上,通過談判,采取實際步驟,解決
邊界爭端問題。
  1976年4月28日,《真理報》發表了署名為I﹒亞歷山德羅夫的長篇文
章(I﹒亞歷山德羅夫是蘇聯政府用來發表重要政策聲明的筆名)。文章呼吁應重
新恢复中蘇邊界談判(見第九章)。中國政府對這一呼吁沒有作出任何反應。
  文章指出:“中國政府提出了對蘇聯邊界地區整整3.3萬平方公里領土的無
理要求。北京方面蓄意使自1969年10月就幵始的談判陷入僵局。中國代表團
提出一個先決條件,既要求蘇聯承認所有這些蘇聯領土為‘有爭議地區’,并要求
蘇聯放棄對這些地區的控制。此外,中國用最后通牒的口气宣布:衹有在滿足中國
的所謂‘有爭議的地區’的領土要求以后,中國代表團才准備對邊界的爭端問題進
行直接的調查。對這些問題,我們的立場是明确的、清楚的。蘇聯准備通過實際的
和具体的談判,与中國解決邊界問題,但是,不能有任何先決條件……至于需要核
實的中蘇邊界的若干地區,在平等并且可以接受的前提下,蘇聯也准備這樣做。圍
繞邊界談判這件事,北京當局人為地炮制了許多問題。而邊界爭端問題的解決,是
符合蘇聯和中國的根本利益的……”“根据蘇中邊界談判的項目,蘇聯代表團提出
了一些富有建設性的建議。討論并履行這些建議,是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的,同時,
也使我們的談判立即從死胡同里走出來。談判是否能朝著這個方向取得進展﹔完全
取決于中國方面。”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10月1日,《真理報》發表了署名為I
﹒亞歷山德羅夫的文章。文章建議,“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下”進行邊界談判(見
第十一章)。1976年11月27日,伊利切夫來到北京。中蘇邊界談判又重新
幵始(談判已中斷了18個月)。1977年1月28日,伊利切夫同中國外交部
長黃華舉行了會談。2月28日,伊利切夫飛回莫斯科。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