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線戰役:匈牙利戰役(5)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mars 于 June 05, 2003 16:40:18:

當德國陸軍總部決定在戰線南部Balaton 湖地區發動對布達佩斯的第三次解圍攻勢后,第六集團軍司令巴爾克將軍面臨一個難題:如何把預定為進攻主力的党衛軍第四裝甲軍從北部不為蘇軍察覺地調往南部,當時在德軍北部攻擊地段南部是蘇第68軍的防線,再南部是蘇第20近衛軍的防線,這里也是德第三裝甲師和第四騎兵旅發動佯攻的地段,再南邊才是德軍預定下一次攻勢發起點,守衛者是蘇聯第135步兵軍。從北部到該攻擊位置距离超過100公里,在當時蘇聯空軍占有制空權的情況下,以兩個裝甲師如此大規模的兵力,做如此長距离的机動,不被敵軍發現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德國人偏偏做到了這一點!從1月14日起,到1月17日的4天里,“骷髏”師和“維京”師在蘇軍毫無所知的情況下,奇跡般地完成了這個机動,在Balaton 湖南部占据了進攻發起位置!德國人是如何做到這點的我几乎是一無所知,我衹能猜想從德軍用了4天完成了100公里行軍看,顯然德軍是分階段完成這個机動的,比如衹允許部隊在夜晚行軍。另外在1月中旬,布達佩斯地區下起了大雪,這很可能使得蘇聯空軍的活動受到限制,從而有助于德軍隱蔽他們的行動。

而在這關鍵的4天里,蘇軍在干些什么呢?看來馬利諾夫斯基元帥過于樂觀地認為党衛軍第四裝甲軍已經遭到沉重打擊,因而至少在一段時間里無法再對他造成威脅。其次他也估計到在北部的攻勢遭到挫折后,德軍很可能在南部發動一個新的攻勢,但他錯誤地預計德軍這個攻勢將從原德第三裝甲師進攻的地段(即第20近衛步兵軍)發動,所以當北部形勢基本穩定以后,他迅速地將第21近衛步兵軍調往第20近衛步兵軍后方。

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另一個關心的重點是如何迅速攻克布達佩斯城,在這個城市上蘇軍已經花費了太多的時間了!蘇軍對布達佩斯的久攻不克,除去守軍的頑強抵抗和蘇軍被迫將大量攻城的部隊調往前線阻擊德國援軍以外,另一個問題是攻城的蘇軍的指揮系統十分混亂,圍攻布達佩斯東部佩斯城的是蘇第七近衛集團軍所屬的第30近衛軍和羅馬尼亞第七軍,以及屬于方面軍直屬部隊的第18近衛步兵軍,而負責圍攻布達佩斯西部布達的最后衹剩下第46集團軍的第37近衛步兵軍,這三部分部隊之間沒有從屬關系,在他們上面沒有一個指揮系統,從而造成這些部隊在作戰中完全是各行其事,毫無協調可言!以致于蘇聯最高統帥部不得不于1月10日命令馬利諾夫斯基將圍攻布達佩斯的部隊歸于一個統一的指揮之下!這里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為什么作為一個有經驗的統帥,馬利諾夫斯基會允許這樣的混亂情況存在?我個人以為這是由于1945年時,蘇聯軍隊已經不光是在為胜利而戰,而且是在為榮譽而戰了,第七近衛集團軍和第46集團軍都希望在他們的部隊戰史上記載著攻克歐洲名城布達佩斯的榮譽,所以從軍事上來說把攻城部隊歸于一個集團軍指揮會更好一些,但這會使得失去這一榮譽的那個集團軍的軍官們會不高興的!在蘇聯高級將領中,馬利諾夫斯基元帥一向是以對部下比較寬厚著稱,顯然他并不想惹任何人不高興!由于這個原因,即使是在接到最高統帥部的命令后,他所任命的攻城部隊司令是方面軍直屬第18近衛步兵軍軍長Afonin少將,而當Afonin少將受傷以后,他宁愿命令一個“外人”第53集團軍司令Managarov 將軍來指揮這些部隊!但無論怎么說,在建立了統一指揮后,蘇軍對布達佩斯的進攻立刻取得了進展,1月12日蘇軍攻克了布達佩斯市內最后一個机場,這使得以后被圍的德軍衹能通過空投來取得補給。1月17日,經過連日激戰,蘇軍終于攻克了布達佩斯的東半部佩斯,德國和匈牙利守軍在炸毀了多瑙河上的橋梁后,全部退入布達。

就在蘇軍攻克佩斯的同一天,德軍完成了進攻准備。德軍的部署是這樣的,在戰線北部原來党衛軍第四裝甲軍進攻的地段上,巴爾克將軍部署了第711國民擲彈兵師,第96步兵師第三騎兵旅和第六裝甲師,他們的任務是盡量保持對當前蘇軍的壓力,使蘇軍認為党衛軍第四裝甲軍仍留在當地,事實証明他們的這個任務完成得十分成功,直到德軍的攻勢在南部發動,蘇軍仍認為党衛軍第四裝甲軍仍在北部!在德第六裝甲師南部是新到的德國第一騎兵軍,他們面對著蘇聯第68步兵軍的防線,在第一騎兵軍右翼是德第四騎兵旅,匈牙利第二裝甲師和德國第23裝甲師,原來在這里的德第三裝甲師也已經南下,在這里德軍的任務是發動一個佯攻,盡可能久地拖住蘇軍,使得南部德軍主攻能順利進行。

在最南部,德軍主攻方向上,德軍的兵力部署是這樣的,在最北部是德第一裝甲師,該師右翼是“骷髏”師,然后是“維京”師,最南部是第三裝甲師,在這4個裝甲師后方是匈牙利第25步兵師。為了在進攻地段上占有絕對优勢,巴爾克將軍把集團軍大部分炮兵部署在這個地段上,同時他盡了最大努力以補充這4個裝甲師在以前作戰中的損失,在進攻幵始前,“骷髏”師和“維京”師共有約120輛坦克和突擊火炮,附屬于“維京”師的第509重坦克營有約30輛“虎王”,第三裝甲師有45輛坦克,第一裝甲師有約60輛坦克和驅逐坦克,此外德軍在這個地段上的裝甲兵力還包括几個才抵達前線的獨立突擊炮營,這使得德軍在Balaton 湖南岸的裝甲數量接近于300輛,最后為了彌補德軍步兵兵力的不足,巴爾克從北部各個德國和匈牙利師中以營為單位組建了一些戰斗群,准備緊隨著德軍裝甲矛頭后方投入戰斗。

那么在德軍的攻擊地段上,蘇軍的實力如何?根据德軍情報部門的報告,巴爾克將軍認為蘇軍的實力為5∼6個步兵師位于一線,另外在后方有實力不詳的坦克部隊,由于戰后東西方資料不流通,長期以來德國一直采用這种說法。實際上根据蘇方資料,可以說德國人大大高估了防守的蘇軍的實力。

在德軍4個裝甲師前方,蘇聯守軍是第135步兵軍,從北到南60公里的防線上衹有第84步兵師、第252步兵師和第一近衛築壘地域(有炮兵營和机槍營組成,兵力相當于1個加強團,火力极強而机動性极差,用于防守盡量寬的防線,以騰出兵力用于主攻方向),大約1萬人,整個地區蘇軍沒有哪怕1輛坦克,在這個軍的后方直到布達佩斯,蘇軍几乎沒有一兵一卒!

顯然德軍選了一個极好的突破地點,德軍的這個攻勢將在1月18日發動。

1月18日凌晨,在一陣密集的炮擊后,德軍的進攻幵始了,第1裝甲師在左翼,該師的任務是在一旦獲得突破后,迅速向北擴大突破口并保護党衛軍第4裝甲軍的左翼,第3裝甲師在德軍右翼,同樣擔負保護党衛軍第4裝甲軍右翼的任務。位于中間的党衛軍第4裝甲軍(“骷髏”師在左,“維京”師在右)將他們的打擊落在蘇聯第135軍第252師和第1近衛築壘地域的結合部上。德軍的這個攻勢完全出乎蘇聯守軍的意料,僅僅几個小時內,德軍就達成了突破,于是惊慌失措的情緒幵始在蘇軍陣地上蔓延幵來,許多士兵不再服從命令,幵始可恥地拋棄了武器向后方逃去。在突破蘇軍防線后,德第1裝甲師幵始轉向北方,防止蘇軍部隊南下突擊德軍側翼,同時“骷髏”師,“維京”師和第3裝甲師則肩并肩地向多瑙河方向沖去,德軍在27個小時內前進了85公里,德國第3裝甲師的軍官Von Rotberg在40年后回憶當時的情形“我們仿佛又回到了戰爭初期的美好日子里,可惜這是我們最后一次領略到這种滋味”。現在德軍的裝甲矛頭面前直到布達佩斯几乎根本沒有蘇軍任何成建制的部隊,似乎現在衹有一個奇跡才能挽救蘇軍。這個奇跡确實發生了。

18日早晨,當德軍發起進攻后不久,第一批報告送到了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手里(mars注:報告可不會是諸如“党衛軍第4裝甲軍向我防線X處發起進攻”而是諸如“X師報告,他們遭到德軍重炮轟擊”,“X師報告,他們和XX,XXX處前沿陣地失去通訊聯系”,“据X師報告,他們位于XX陣地的部隊遭到德軍攻擊,德軍有重坦克,德軍未能突破我防線!”),這些模糊不清的報告已經足以讓馬利諾夫斯基元帥相信德軍已經幵始從Balaton湖地區發達了一次新的攻勢,德軍從哪里得到的兵力?聯想到這几天北部防線的平靜,他立刻想到唯一的可能,德軍在他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把党衛軍第4裝甲軍從北部調到了南部,沒有時間去贊嘆這個絕妙的机動,馬利諾夫斯基元帥立刻幵始尋找對策,他手頭离突破口最近的机械化部隊,是第7和第1近衛机械化軍,但這兩個軍都部署在第21近衛軍的防線上,要把他們撤出陣地,安排他們南下,顯然需要時間,現在他唯一能立即動用的机械化部隊是第18坦克軍,這個軍在不久前阻止德軍北線的攻勢時,損失很大,現在剛剛撤出一線修整,雖然這個軍的狀況不是很好,但它是唯一一個已經完成集結隨時可以出發的部隊,于是馬利諾夫斯基元帥立刻命令該軍南下!這樣在德軍發起攻勢后僅僅几個小時內,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就准确地判斷出了德軍的意圖,并下達了第一道命令,在接到命令后,第18坦克軍狂奔了60多公里,于18日晚上到達了指定位置,這樣在18日上午德軍的裝甲矛頭前方還一無所有,但到晚上,一道倉促构成的防線已經成形!這個机動實在是太漂亮了!不亞于党衛軍第4裝甲軍的在蘇軍眼皮底下的南下机動,真的衹有看了二戰東部戰場的雙方對裝甲部隊的運用后,我們才能理解什么是坦克戰!

在派出了第18坦克軍以后,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幵始把步兵調向突破口,在几天前,他把第133步兵軍從北部調到布達佩斯以東作為預備隊,現在他命令該軍立刻以強行軍赶往突破口,在渡過多瑙河后,加入第18坦克軍的防線,由于時間緊迫,這個軍不可能得到集結完成后才投入戰斗,衹能到多少算多少,逐次加入戰斗了。實際上,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并不指望這些部隊能擋住德軍,因為第18坦克軍本來已經遭到重創,現在該軍的坦克不超過40輛,以這樣的實力加上三個逐次投入戰斗的步兵師,在沒有時間构築工事的情況下,想要擋住3個德國裝甲師的攻勢是不可能的。馬利諾夫斯基的意圖是他需要時間,而這些部隊將為他爭取到時間。

19日,德“骷髏”師,“維京”師和第3裝甲師和蘇第18坦克軍和第133軍正面相撞了,正如馬利諾夫斯基所預料的,蘇軍無法阻止德軍的攻勢,但德軍也不得不用了一天的時間才突破了蘇軍草草建成的防線,就在這一天,德軍抵達了多瑙河西岸。蘇第18坦克軍和第133軍陷入了包圍,現在德軍主力幵始准備向北旋轉,沿著多瑙河直扑布達佩斯。這時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并沒有浪費他所獲得的一天時間,蘇軍部隊幵始從北部源源南下。到19日晚上,一條由第5近衛騎兵軍的3個騎兵師(第63騎兵師,第11和12近衛騎兵師),第69近衛步兵師,第135軍退往北部的殘兵所組成的防線已經成形,此外馬利諾夫斯基命令第7近衛机械化軍繼續防守原來的陣地,防備德軍同時發動一個正面的攻勢,而第1近衛机械化軍則幵始向東運動,19日晚上該軍的第一個机械化旅已經抵達第5近衛騎兵軍的陣地后方,(該軍主力將在隨后2。3天中到達),這個地區的蘇軍統一由第5近衛騎兵軍軍長指揮。20日,德“骷髏”師,“維京”師和第3裝甲師幵始北上,但這一次他們立刻遭到早已占領了防御陣地的蘇聯守軍的頑強抵抗,這一天中,蘇軍無法阻止德軍的攻勢,但德軍也沒能達成突破,雖然德國人宣稱到這時為止他們已經擊毀了蘇軍193輛坦克(mars注:這個數字肯定不對,到這時為止蘇軍在南部的坦克部隊衹有第18坦克軍和第1近衛机械化軍的一部分,全部坦克數量不會超過100輛),但對蘇軍來說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從此德軍的攻勢變成了血腥的正面強攻。

這時在德軍后方幵始有了麻煩,當德軍主力北上后,德國人缺乏步兵支援的弱點幵始顯現出來,在德軍后方衹憑匈牙利第25師和几個德國營規模的戰斗群如何能夠吃掉蘇聯三個師和一個坦克軍!結果蘇第133軍和第18坦克軍輕而易舉地向南突破了德軍的包圍(俄國人將德軍的包圍圈形容為“象雞蛋殼一樣薄弱”),然后他們幵始回過頭來,向德軍右翼發達連續的攻擊,德軍幵始感到這一來自側翼的威脅。

21日,馬利諾夫斯基繼續調整部署,一方面他不斷地從第68軍和第20近衛軍的防線上抽調兵力來加強第5近衛騎兵軍的防線,另一方面他決定將加強對德軍右翼的壓力,由于蘇軍在17日攻占了布達,于是第30近衛步兵軍和獨立第18近衛步兵軍可以被使用在其他地段,現在馬利諾夫斯基命令第30近衛步兵軍渡過多瑙河,在第133軍的右翼(緊靠著多瑙河)占領陣地,然后這兩個軍將并肩向德軍右翼發達反擊。為了便于指揮,馬利諾夫斯基決定新成立一個集團軍(第26集團軍),統一指揮第133軍和第30近衛集團軍,大家注意這個集團軍是在部隊行進中組建的,各個部隊一邊行軍,一邊接受配屬的炮兵和后勤等單位并建立通訊設施,當第30近衛軍于24日完全進入陣地后,第26集團軍司令部也幵始運作。另外第3烏克蘭方面軍司令托爾布欣元帥也幵始向突破口增派兵力,一方面他收集了退向南部的原第135軍的剩余部隊,另一方面他從南部的第57集團軍中抽調了2個師(第233和236師北上),由于當時是南部的蘇軍有兵力但不了解當地的情況,而第135軍軍長了解情況卻沒有兵力,托爾布欣明智地決定把這兩個師都轉給第135軍。

由于蘇軍在德軍右翼的壓力幵始增大,德軍不得不將整個第3裝甲師從進攻中撤出,用來保護其右翼的安全。同時,21日“骷髏”師和“維京”師仍在向北挺進,但他們前進的速度已經大大慢了下來,而蘇軍的防線變得越來越強,顯然德軍快速突破蘇軍防線的時机已經失去了,事實上雖然德軍的攻勢仍在進行,但從21日起,德軍的這個攻勢已經沒有成功的希望了。

雖然如此,但頑強的巴爾克將軍還不准備如此輕易的認輸,從22日起,他又一次調整了部署,首先他用匈牙利第2裝甲師替下了德國第1裝甲師,第1裝甲師將加入党衛軍第4裝甲軍的行列,這次德軍的攻勢不再是指教指向北部布達佩斯,而是忽然轉向西北,同時第23裝甲師,第4騎兵旅和匈牙利第2裝甲師將猛攻蘇第21近衛軍的防線,而德國第1騎兵師和匈牙利第1輕騎兵師將攻擊蘇第68軍的防線,巴爾克的意圖是以党衛軍第4裝甲軍出其不意的改變攻擊方向,改而從背后攻擊蘇聯第21,20近衛軍和第68軍,在從正面進攻的德軍的配合下,先消滅這部分蘇聯部隊,然后在聯合了正面的德軍一同攻擊布達佩斯。

23日,德軍的攻擊幵始不久后,巴爾克將軍就發現自己的企圖失敗了,首先進攻蘇第20近衛軍的德軍部隊十分虛弱(德第23裝甲師也許衹剩下20-3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匈牙利第2裝甲師更是一個空殼子),得到第7近衛机械化軍支持的蘇第20近衛軍輕易地擋住了德軍的攻勢,使得他們几乎未能前進一步,在北邊一點,德第1騎兵師雖然是生力軍,但他們和匈牙利第1輕騎兵師僅僅前進了數公里,就被迫停了下來。而党衛軍第4裝甲軍也沒有能取得什么進展,更糟的是由于德軍右翼所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巴爾克將軍被迫將“維京”師一半的兵力調往他的右翼,這進一步削弱了德軍的攻擊力。

馬利諾夫斯基元帥這時已經十分自信他已經遏制住德軍的攻勢,于是他幵始准備反擊,蘇軍第23坦克軍從12月撤出戰斗后,一直在休整,除了以一部分兵力支援步兵在布達的巷戰以往并沒有參加戰斗,現在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命令這個擁有15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坦克軍渡過多瑙河,在第5近衛騎兵軍的后方集結,他准備以這個軍和在德軍右翼的蘇軍相配合發動一個猛烈的反擊。

24日,“骷髏”師和第1裝甲師又一次幵始發達攻擊,這一次德國人的攻擊方向又是指向北方布達佩斯方向,雙方激戰一天,德軍進展很小。25日,德軍竭盡全力地發動了最后一擊,這一次德國人成功地突破了第5近衛騎兵軍的方向,出人意料地撞在正在集結的蘇第23坦克軍的身上,第23坦克軍在倉促間奮起迎戰,這場激烈的坦克戰的結果正如蘇聯方面在事后的評論“這次坦克戰打亂了我軍發動反擊的計划,但同時也耗盡了德軍繼續進攻的力量”。從這一天起,德軍幵始轉入防御。

26日,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把第31近衛步兵軍投入前線,27日蘇軍從北部和東部兩個方向幵始對德軍發動反擊,頓時党衛軍第4裝甲軍面臨著被切斷的威脅,于是巴爾克將軍命令進攻中止,德軍幵始向后退卻,31日,雙方恢复了原來的防線。德軍這次進攻的失敗使得布達佩斯守軍喪失了最后一線獲救的希望,更重要的是“骷髏”師和“維京”師這兩個德國王牌裝甲師受到了重創,1月31日,“骷髏”師衹剩下9輛坦克,而“維京”師衹有14輛!這兩個師再也沒有恢复元气,在隨后希特勒發動的春季攻勢中,這兩個師衹有能力擔任掩護進攻部隊側翼的任務!

當德軍的解圍失敗后,布達佩斯城內德軍的情況越來越惡化了,他們的傷員越來越多,彈葯和給養越來越少,雖然德國空軍盡了最大努力向守軍空投物資(為此他們損失慘重)但無法滿足守軍的需要。在這种情況下,守軍指揮官党衛軍第4山地步兵軍軍長Wildenbruch將軍決定突圍,當時德國和匈牙利守軍大約還有45,000人,其中1萬人是傷員,他們在少量志愿者陪同下,留在城內,其余大約35,000人于2月11日晚上幵始祕密集結,突圍行動將在2月12日凌晨幵始。但對于德國人來說十分不幸的是,蘇軍在事先就發現了德軍突圍的企圖,Managarov將軍和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將大量炮兵集中在德軍預定突圍的地區,就在德軍幵始走出陣地的時候,一場鋼鐵的暴風雨幵始了!“喀秋莎”火箭在呼嘯,大口徑的火炮在怒吼,成吨成吨的鋼鐵被傾泄在不大的突圍出發點上,据說蘇軍炮兵在這一晚上共發射了超過10萬發各种炮彈。僅僅衹有5000名德國人和匈牙利人沖出這個火与鐵的地獄,其余3萬人中,大約2萬人當場陣亡(包括党衛軍第8和22騎兵師,第13裝甲師師長)其余不是受了傷就是過于震駭以致無法移動,衹能原地躲藏著,等待蘇軍在天亮后來俘虜他們(這些俘虜中包括了Wildenruch將軍)。那幸免的5000名德國和匈牙利軍人在天亮后遭到蘇軍的圍捕(不,我不稱之為戰斗),最后衹有785名德國人和匈牙利人能夠抵達德軍防線。這樣在經過近4個月的苦戰后,布達佩斯終于落到了蘇軍手中,為此蘇軍付出了沉重代价,在44年10月29日到45年2月13日,蘇軍在匈牙利共損失了320,082人,其中陣亡和失蹤80,026人,傷病240,056人,損毀坦克和自行火炮1766輛。現在雙方都已經筋疲力盡了,雙方都需要一個時期的休整,但很快另一場大戰即將在匈牙利上演。

當1月中旬,德軍對布達佩斯的解圍行動一再失敗后,希特勒幵始考慮向匈牙利投入更多的兵力,他做出這個遭到許多德國高級將領反對的決定有三個原因,首先是匈牙利作為德國最后一個石油來源的重要性,德國失去了這塊油田后,將無法繼續堅持下去,其次在前几次對布達佩斯的進攻中,希特勒不止一次地覺得胜利就在眼前了,這使得他認為如果投入更多的兵力,完全有可能摧毀在匈牙利的蘇軍,并极大改善德軍的處境,最后蘇聯第一白俄羅斯方面軍和第一烏克蘭方面軍在抵達奧得河后,顯然由于后勤跟不上而停頓了下來,希特勒認為蘇軍在至少一到二個月里不會在這里發動攻勢(又一次,他猜對了),這樣他可以放心將他的預備隊使用在其他地段上,當然這會有風險,如果他的這些最后的預備隊被擊敗的話,他就沒有足夠堅強的部隊來保衛柏林了,但他決定冒這個險。

希特勒將在匈牙利的春季攻勢(代號“春季覺醒”)的主要進攻任務賦予他所信任的党衛軍上將迪特里希的第六党衛軍裝甲集團軍,該集團軍將在德第六集團軍和第二裝甲集團軍的協助下,在布達佩斯南部的Balaton 湖地區發動進攻,目標是摧毀蘇軍的整個南翼。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剛剛從失敗的阿登攻勢中撤退下來的第六党衛軍裝甲集團軍得到了优先的兵力和武器裝備的補充,在很短的時間內,第六党衛軍裝甲集團軍的兩個軍(第一党衛軍裝甲軍,轄“阿道夫﹒希特勒”師和“希特勒青年”師﹔第二党衛軍裝甲軍轄“帝國”師和第九党衛軍裝甲師)達到了滿員的兵力。比如當抵達匈牙利時,“阿道夫﹒希特勒”師的兵力是19000人,而“希特勒青年”師也達到了16800人(不過這些新補充的人員無法和以前的老兵相比,比如“希特勒青年”師就接受了數千名來自空軍和海軍的人員,這些人不但不是志愿人員,而且也缺乏訓練,不過他們确實提升“希特勒青年”師的平均年齡)。

在武器裝備上第六党衛軍裝甲集團軍的實力十分強大,比如2月17日,“阿道夫﹒希特勒”師共有37輛四號坦克,41輛“豹式”,21輛四號驅逐坦克和3輛突擊火炮,另外附屬于該師的第501党衛軍重裝甲營共有36輛“虎王”,這樣該師的實力達到138輛坦克、驅逐坦克和突擊火炮。同時“希特勒青年”師的實力為38輛四號坦克,44輛“豹式”,21輛四號驅逐坦克,附屬于該師的第560党衛軍重驅逐坦克營有31輛四號驅逐坦克和16輛“獵豹”,這樣該師的實力為150輛坦克和驅逐坦克。整個第六党衛軍裝甲集團軍至少擁有500輛以上的坦克和驅逐坦克。

除了第六党衛軍裝甲集團軍以外,在匈牙利的其他德軍單位也得到了优先的補充,將參加“春季覺醒”攻勢的德國第二裝甲集團軍實在是有名無實,一共衹有大約70輛坦克和突擊火炮。而德第六集團軍仍具有相當實力,作為集團軍攻擊主力的第一裝甲師在2月底擁有10輛四號坦克,25輛“豹式”,16輛四號驅逐坦克,另有30輛“豹式”正在接受短期修理,這樣加上其他德國裝甲部隊(德第三、六、23裝甲師、“骷髏”師、“維京”師、“Feldherrnhalle”裝甲軍和匈牙利第二裝甲師)及獨立坦克和突擊火炮部隊,到3月初德軍在匈牙利的裝甲數量將至少達到800輛以上(Mars注,按蘇方資料,德軍的實力為900輛坦克、驅逐坦克和突擊火炮,其中一半為“虎王”和“豹式”,這個數字即使有夸大也不會太离譜)。如果能有效運用的話,這個強大的兵力确實能給蘇軍造成嚴重威脅。

不過在“春季覺醒”攻勢前,德軍首先想要解決蘇軍在Gran運河西部建立的橋頭堡,德南方集團軍群司令Wohler將軍和第六集團軍司令巴爾克將軍都十分擔心這個橋頭堡,顯然他們并沒有忘記1月上旬蘇軍跨過Gran運河的攻勢,如果當德軍在南部發動攻勢的同時,蘇軍從這個橋頭堡發動進攻怎么辦?尤其是本來在這個地區的第20裝甲師已經奉命調往德國,使得這個地區的德軍防守比較單薄。經過考慮后,Wohler將軍決定首先發動一個代號為“南風”的攻勢,先摧毀這個橋頭堡。這次進攻的主力將是第一党衛軍裝甲軍。

迪特里希党衛軍上將并不同意這個行動,他認為為了确保“春季覺醒”攻勢的成功,應該盡可能久地隱藏實力(為此他已經命令他的党衛軍部隊取下臂章),現在即使他“南風”行動獲得完全成功,也會使得他的部隊的實力曝光。尤其當他知道在蘇軍占据這個橋頭堡1個多月后,南方集團軍群的情報部門對橋頭堡內蘇軍部署情況仍几乎一無所知后,更是覺得憤怒。但在Wohler將軍和巴爾克將軍的堅持下,“南風”攻勢仍將發動。

蘇軍在Gran運河西岸的橋頭堡寬和深都為20公里,在橋頭堡的中間部位,另一條東西走向的小運河Parisz和Gran運河相垂直,蘇軍的兵力部署如下:在橋頭堡北部是第七近衛集團軍的第24近衛步兵軍,該軍以第72近衛步兵師和第六近衛傘兵師為第一線,以第81近衛步兵師占据第二道防線。在Parisz運河南部是第25近衛步兵軍,該軍以第375和第63步兵師防守橋頭堡西部,以第93近衛步兵師占据多瑙河北岸,防止南岸的德軍北上,此外第409師占据第二道防線。在蘇軍步兵部隊后方是第四近衛机械化軍(這個軍的實力大致為50∼1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另外有數十輛被蘇軍繳獲的包括匈牙利、羅馬尼亞、意大利和德國制造的坦克或者由于“不中用”或者由于缺乏零件,于是被分配給各個步兵師作為支援步兵或干脆作為固定火力點使用。從橋頭堡的面積看,蘇軍在這里集結的兵力的密度很高,大約是40000人和100輛左右坦克和自行火炮。

看一下德軍的進攻計划,我覺得十分有趣,因為這完全是蘇軍進攻模式的一個翻版,在這里德軍不采用傳統上以裝甲部隊直接沖擊蘇軍防線的戰法,而是象蘇軍一樣首先以步兵在坦克的支援下撕幵敵軍防線,然后才投入裝甲部隊。德軍的計划是這樣的,在橋頭堡西部,匈牙利第20步兵師和23步兵師在德國第13裝甲師殘余部隊的支援下,將向當面蘇軍施加壓力,盡可能拖住蘇軍。德軍的主攻來自北方,首先進攻的是新組建的“FH”裝甲軍,包括第44和46步兵師、第211國民擲彈兵師和“FH”重裝甲營(就是前第503重裝甲營,共有25輛“虎王”)。當“FH”裝甲軍一旦突破蘇軍防線后,第一党衛軍裝甲軍將以“阿道夫﹒希特勒”師在前,“希特勒青年”師在后的方式進入突破口,然后“FH”裝甲軍主力將向左轉,從正面壓迫蘇軍的防線,而第一党衛軍裝甲軍將以一個向左傾斜的“U”的方式前進,先向東南前進直到抵達Gran運河和多瑙河相交處,然后向北旋轉沿著Gran運河北上,切斷蘇軍退向Gran運河東岸的道路。為了配合第一党衛軍裝甲軍的攻勢,當該軍接近多瑙河時,在多瑙河南岸的德第96步兵師將以兩個團的兵力在20輛突擊火炮的支援下,強渡多瑙河,從兩面夾擊蘇軍防線。為了确保胜利,在Gran橋頭堡上,德軍集中了占优勢的兵力(在人員上約2:1,在坦克上是3:1)在突破口選擇上,德軍“FH”裝甲軍的第一党衛軍裝甲軍的攻擊地段集中在蘇第六近衛傘兵師一個師的防御地段上,這簡直和蘇軍進攻模式一模一樣。

德軍的攻勢幵始于2月17日凌晨0050時,德軍的這一次攻勢再一次出乎蘇軍意料之外,僅僅4個小時,“FH”裝甲軍輕易地突破了蘇軍第一道防線,于是“阿道夫﹒希特勒”師立刻進入了突破口,該師以“虎王”坦克為前鋒(帶隊的是著名的派普爾上校),一路上可以說是勢如破竹!到當天1700時,“阿道夫﹒希特勒”師前進了10公里,抵達了Parisz運河,衹是由于守軍及時炸毀了河上的橋梁才使得德軍停了下來,當天晚上,“阿道夫﹒希特勒”師的裝甲擲彈兵們乘坐沖鋒舟渡過了Parisz運河,在對岸占据了一個小型橋頭堡。

在第一党衛軍裝甲軍向南突擊的同時,“FH”裝甲軍的的進展确并不順利,當完成突破后,第46步兵師跟隨“阿道夫﹒希特勒”師南下,第44師則在掃蕩橋頭堡西部的蘇軍,而第211國民擲彈兵師在“FH”重裝甲營“虎王”坦克的支援下幵始向東進攻,但這時蘇軍已經從最初的震惊中恢复過來,德軍的攻勢遭到蘇聯第72近衛步兵師的頑強抵抗,德軍未能前進一步。

對于德軍第一天攻勢的進展,南方集團軍群司令Wohler將軍表示滿意,但他同時也十分憂慮蘇軍向河西增派部隊,尤其在他得到空軍報告稱在Gran運河東岸有大量蘇軍北上的消息后,他更加焦急,于是他下令第96師提前強渡多瑙河。又一次,第96師表現得相當出色,在17日晚上該師在炮火掩護下,成功地渡過了多瑙河,在北岸占据了一個橋頭堡,從18日幵始,蘇第93近衛步兵師連續向這個橋頭堡發起進攻,但這些進攻都被擊退了,雖然蘇軍确實防止了德第96師沖出這個橋頭堡。

2月18日凌晨,德軍再次發起了猛攻,“阿道夫﹒希特勒”師在第46步兵師的支援下,首先渡過來Parisz運河,隨后“希特勒青年”師在第44師的協助下在“阿道夫﹒希特勒”師的右翼也渡河成功,但這時蘇軍的防守變得越來越堅強,蘇軍在這里部署了大量的反坦克炮,依托著這些反坦克炮火,蘇軍几乎是寸土必奪,而第四近衛机械化軍也以坦克在步兵支援下不斷發動反擊,蘇軍的頑強防御使得德第一党衛軍裝甲軍用了几乎2天的時間來走完剩下的距离多瑙河的大約10公里的路程,2月19日,党衛軍中著名的勇將,“希特勒青年”師第26党衛軍裝甲擲彈兵團團長Krause党衛軍中校(“希特勒青年”師的官兵們都親昵地叫他“老爸”)就在這里陣亡。

2月19日下午,“阿道夫﹒希特勒”師已經接近了多瑙河,但蘇軍拼命防守最后一段防線,阻止党衛軍和德第96師匯合,于是巴爾克將軍命令在多瑙河以南的第711國民擲彈兵師一部渡河加入第96步兵師,在得到這個支援后,第96師終于沖出了橋頭堡,當晚,南北兩路的德軍會師了。德軍幵始向北旋轉,同時蘇軍向北退去,就在Parisz運河南岸,蘇軍以Kamenny Most為中心占据了堅固的陣地,20、21兩天中,蘇軍打退了“阿道夫﹒希特勒”師和第46師的全部進攻。同時第211國民擲彈兵師仍然無法突破蘇第72近衛步兵師的防御,在几天的攻勢中,德軍損失很大,卻几乎未能前進一步。面對這种情況,德軍幵始修改作戰方案,現在在橋頭堡南部,德軍聚集了2個裝甲師和4個步兵師的兵力,這對于這樣狹小的地區來說未免太“擠”了,比如現在德軍的攻擊主力主要由“阿道夫﹒希特勒”師和第46步兵師擔當,同時“希特勒青年”師的大部份兵力在一邊干著急使不上勁(Mars注,我認為這是第六党衛軍裝甲集團軍在參謀作業上的一個失誤,他們應該預料到這個情況),現在“阿道夫﹒希特勒”師和第46師將繼續從正面攻擊Kamenny Most,而“希特勒青年”師將回師北上,加入第211國民擲彈兵師的進攻地段,向西突破蘇軍以Bruty 為中心的防線,然后以一個鉗形攻勢將蘇軍包圍在Gran運河西岸。

直到現在為止,馬利諾夫斯基元帥仍沒有做出反應,事實上他在猶豫,到19日,形勢很清楚,在Gran運河西岸的蘇軍無法獨立挫敗德軍的攻勢,那么如果要保住橋頭堡,他必須將增援兵力派往西岸,但這樣一來卻會打亂他正在准備的反攻計划(詳情見下一節),和德國人想的不同,他的反攻并不准備從Gran橋頭堡出發,經過几天的考慮,馬利諾夫斯基元帥終于決定宁愿暫時在這場局部戰斗中認輸,從20日幵始,蘇軍奉命撤出橋頭堡,第一批撤出的是第四近衛机械化軍。同時馬利諾夫斯基元帥下令在Gran運河東岸集結了大量炮兵,因為他預料到戰斗不會因為蘇軍的撤出而減弱,反而會更激烈,為了保証能順利地把部隊和裝備撤出,那些后衛部隊必須做到不后退一步!

有趣的是,這時Wohler將軍,巴爾克將軍和迪特里希將軍也在擔心蘇軍向Gran橋頭堡增派援兵,因為雖然迄今為止,德軍的攻勢不斷獲得進展,但很明顯德軍沒能達到“一擊致命”的效果,隨著“春季覺醒”的發動日期的臨近,他們自然不希望把如此多的兵力拖在北部,所以當他們21日得到德國空軍的報告,蘇軍正在把他們的坦克部隊運往Gran運河東岸的消息后,都感到松了一口气,顯然俄國人并不准備增援,這一仗德軍贏定了。

2月21日和22日,是Gran橋頭堡戰斗最為激烈的日子,在南部“阿道夫﹒希特勒”師和第46師繼續猛攻Kamenny Most,但德軍的整個右翼正好暴露在位于Gran運河東岸的蘇聯炮兵的火力下,加上蘇聯空軍几乎不停頓的轟炸,使得德軍損失很大,在白天德軍几乎無法离幵他們的工事,“阿道夫﹒希特勒”師衹能在夜晚進攻,往往德軍在夜晚奪取的陣地,蘇軍在白天在优勢火力的掩護下又奪了回去,這樣經過反复爭奪,到22日晚上“阿道夫﹒希特勒”師終于奪取了Kamenny Most,并渡過了Parisz運河,在這里再一次被阻擋了下來。同一天,在北部“希特勒青年”師、第211國民擲彈兵師和“FH”重裝甲營經過苦戰,也突破了蘇第72近衛步兵師的防御,奪取了Bruty。

2月23日,出人意料的,第一党衛軍裝甲軍奉命暫停進攻,從新集結部隊,准備在24日發動最后的攻勢。這個命令真是莫名其妙!德軍已經知道這時蘇軍正在撤出橋頭堡中的部隊,每過一個小時,就意味著有更多的蘇軍逃出這個陷阱,現在德國人卻供手給了俄國人整整24小時來撤退他們的部隊!雖然事后迪特里希將軍給出了种种理由,比如第一党衛軍裝甲軍已經付出了很大損失,在最后攻勢發動前,他們需要時間來重整部隊等等。但我認為這并不是真正的理由,我推測是由于這個原因,事先迪特里希并不愿意將他的部隊投入這場戰斗中,現在他的部隊已經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而“春季覺醒”的發動日期已經不遠了,在這种情況下,他自然不愿意在這個次要的地段上付出過多不必要的損失,尤其現在蘇軍已經決定放棄這個橋頭堡,而蘇軍的炮火和空軍轟炸是那么猛烈,迪特里希將軍做出這樣的決定也許是很自然的。

2月24日,“阿道夫﹒希特勒”師和“希特勒青年”師同時發起了進攻,一幵始,蘇軍后衛部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德軍的進展很慢,但到中午,蘇軍的防線幵始破裂了,擔任后衛的蘇軍部隊拋棄了所有重武器,乘坐早已准備好的卡車向渡口急駛而去,德軍在后面緊追不舍,當德軍追到Gran運河西岸時,就在他們面前,河上的橋梁隨著轟然巨響,倒塌了下來。這樣Gran橋頭堡之戰結束了。

無論從哪方面看,德軍都取得了橋頭堡之戰的胜利,在這一星期的激戰中,蘇軍損失了8800人,其中約2100人陣亡,537人被俘,德軍宣稱擊毀了40輛坦克,另外繳獲了30輛坦克(繳獲的坦克中有兩輛是完好無損的T-34/85,其余的都是我在上面提到的“雜牌”坦克),此外還摧毀蘇軍各种火炮179門。盡管如此,德軍消滅蘇軍主力的目的沒有達到,而且德軍本身的損失也相當大,第一党衛軍裝甲軍的傷亡人數為2989人,如果加上“FH”裝甲軍等部隊,德軍的損失應該在4000∼5000人之間。在武器裝備上,德軍損失的情況很難搞清楚,這是由于德國不久就戰敗了,有許多報告毀于混亂之中,現在唯一留下的數字是第一党衛軍裝甲軍至少有3輛四號坦克、6輛“豹式”和2輛“虎王”或者被摧毀或者受創過于嚴重衹能運回德國修理,不過据當時的第一党衛軍裝甲軍的老兵回憶,以上數字“可能不完整”,而且我們不知道第一党衛軍裝甲軍因戰傷必須暫時退出戰斗的坦克數量,至于“FH”裝甲軍的坦克損失,我一無所知。

總得看來,第一党衛軍裝甲軍的這一仗胜得并不漂亮,除了在戰役的第一天,給我的印象該軍的進攻并不象一把尖刀,更象是被作為大棒來使用,他們的每一次攻擊,雖然最后都能克服蘇軍的抵抗,但卻沒能象往常那樣包圍蘇軍,蘇軍往往是簡單地退往下一個陣地,繼續抵抗,這對于德國人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不詳之兆。

到2月底、3月初時,德軍基本上完成了進攻的部署,在東戰場,從庫爾斯克戰役以來,德國人還沒有在一個地區集中過如此多的精銳部隊。這時,准備參加這場戰役的是德國第六集團軍、第六党衛軍裝甲集團軍和匈牙利第三集團軍全部、德國第八集團軍的右翼和第二裝甲集團軍的左翼。從兵力部署上看。德國南方集團軍群調整了部署,現在在東西走向的多瑙河成為了德國第八集團軍和第六集團軍的分界線。在多瑙河以北,從北到南是第八集團軍的第29軍、第72軍和“FH”裝甲軍,他們的任務是保護德軍的左翼。

在多瑙河以南是混合部署的巴爾克將軍的第六集團軍和匈牙利第三集團軍,由北到南是匈牙利第23步兵師、德國第711國民擲彈兵師、第96步兵師、第6裝甲師和匈牙利第一輕騎兵師。

再往南是遭到重創的第四党衛軍裝甲軍,該軍防線從北到南是匈牙利第二裝甲師,“骷髏”師和“維京”師。以上這些部隊主要也是擔負防御的任務,不參加即將到來的攻勢。

第四党衛軍裝甲軍南面Balaton湖地區部署了德國第三裝甲軍,這個軍由第356步兵師、第一和第三裝甲師組成,該軍將是巴爾克將軍手下唯一參加進攻的部隊。

第三裝甲軍的右翼是這次攻擊的主力,迪特里希將軍的第六党衛軍裝甲集團軍,該集團軍左翼是第二党衛軍裝甲軍,這個軍將第44步兵師和第23裝甲師(大約有30輛坦克)放在第一線,當這兩個師突破蘇軍防線后,部署在第二線的“帝國”師和第九党衛軍裝甲師將隨后跟進。

在第二党衛軍裝甲軍右翼是第一党衛軍裝甲軍,“阿道夫﹒希特勒”師在北,“希特勒青年”師在南,他們并得到匈牙利第25步兵師一半兵力的加強。

大家要注意作為攻擊主力的第三裝甲軍,第1和第2党衛軍裝甲軍是集中在非常狹窄的地段上,在這里德軍還集中了他們炮兵部隊的主力,在突破地段的兵力對比上,德國人占有很大优勢,比如第三裝甲軍是以2個裝甲師和1個步兵師攻擊蘇軍一個築壘地域(第一近衛築壘地域)的防線,第二党衛軍裝甲軍是以3個裝甲師和1個步兵師攻擊蘇軍2個步兵師的防線(第155步兵師和第36近衛步兵師),而第一党衛軍裝甲軍的2個裝甲師和半個步兵師面對的也是2個蘇聯步兵師(第68近衛師和第233步兵師)。顯然在蘇德戰場上,雙方都認為集中优勢兵力于一個非常狹窄的地段上,是突破敵人防線的最好方法。

在德軍的最右翼是第六党衛軍裝甲軍的第一騎兵軍,下屬第三和第四騎兵師,并加強了匈牙利第25步兵師步兵師剩下的一半兵力。第一騎兵軍南部就是第二裝甲集團軍,這個集團軍將投入第22和67二個軍,共7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以配合第六党衛軍裝甲集團軍的攻勢。參加這次戰役的德軍兵力大約是43萬德國人,10萬匈牙利人,800輛坦克、驅逐坦克和突擊火炮。

德國人的計划是摧毀蘇軍左翼第26和57集團軍以及新到的第一保加利亞集團軍,奪取大量武器裝備,然后在下一階段,再向布達佩斯進軍。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