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海軍陸戰師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00000 于 June 05, 2003 17:51:56:

第2海軍陸戰師為大西洋陸戰隊部隊第2陸戰遠征部隊的地面主力,駐北卡羅來納州勒任兵營。綽號“跟我來”,總員額為16000人,由第2、第6、第8陸戰隊團(步兵團)、第10陸戰隊團(炮團)、第2坦克營、第2偵察營、司令部營、第2兩栖攻擊營、第2輕裝甲偵察營組成。主要武器裝備包括:主戰坦克70輛,兩栖攻擊車和輕型裝甲車360余輛,155毫米炮108門
,各型迫擊炮150余門、反坦克導彈發射器350多部、防空導彈80多具。

  前身為1936年7月1日成立的海軍陸戰隊第二旅,1941年2月1日更名為海軍陸戰隊第2師。參加過二次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格林納達作戰行動、貝魯特維和行動、巴拿馬作戰行動、海灣戰爭。

  一、編制裝備

  美海軍第2陸戰師編制人數1.79萬人(內陸戰隊1.7萬余人、海軍約9000人),下轄第2、第6、第8陸戰步兵團(各轄1個司令部營、3個步兵營)和第10陸戰炮兵團(轄4個炮營),師直屬營6個(司令部營、第2輕裝甲偵察營、第2戰斗工兵營、第2坦克營、第2兩栖攻擊營和第2通信營)。全師主要裝備有M1A1坦克58輛、兩栖攻擊車233輛、LAV輕裝甲車130輛、M198型155毫米榴彈炮72門、M252型81毫米迫擊炮72門、M224型60毫米迫擊炮81門、“陶”式反坦克導彈發射架186部、“龍”式反坦克導彈發射架108部、AT-4型84毫米反裝甲火箭筒171具、M203型40毫米槍挂式榴彈發射器1496具、MK19型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54部、30毫米3聯机關炮100門、12.7毫米机槍144挺、7.62毫米机槍508挺、5.56毫米班用机槍885挺。

  二、作戰能力

  1.机動能力

  第2陸戰師是大西洋方向僅有的1個現役陸戰師,因此該師戰略机動力和戰術机動力略胜第1陸戰師一籌。在戰略机動力方面,該師所有裝備、人員均可通過海軍兩栖艦船、軍事海運司令部運輸艦船及軍事空運司令部的大型運輸机快速投送。一般情況下,該師人員由飛机空運,裝備則通過海運或海上預置艦船前送。該師建有值班制度,平時有1個營處于待命狀態,2小時內可全營出動,其中1個連在15分鐘即可空運,1個陸戰團可在72小時內全部出動。該師在實施兩栖作戰時,上載時間為4~5天,采用戰斗裝載法需大中型兩栖艦船50艘,海上机動速度可達20節(37公里/小時),1晝夜可机動480海里(889公里)。如從美東海岸駐地到意大利那不勒斯4343海里(8043公里)僅航行9天即可到達。在戰術机動能力方面,師作戰部隊自海向陸突擊時,可用師建制內的兩栖突擊車輛、海軍兩栖部隊所屬的各种登陸艇或遠征部隊航空聯隊所屬的CH-46、CH-53型運輸直升机進行快速机動。配合該師作戰的第2陸戰隊航空聯隊編有CH-46、CH-53型運輸直升机128架(1架CH-46可運送25名全副武裝的陸戰隊士兵,1架CH-53可運送55名陸戰隊士兵或重裝備),若按80%的出動率計算,可一次出動102架,可一次空中机動4個陸戰營,机動速度可達200公里/小時。LCAC气墊登陸艇可1次運載1輛M1A1主戰坦克或24名陸戰隊士兵和60~75吨物資以40節航速向岸机動。陸上作戰時,仍可使用直升机及師建制內的坦克、兩栖突擊車、LAV等輪式車輛快速机動,其中,M1A1陸上最高時速達66.8公里,越野時速達48公里,爬60度陡坡時速可達4.5英里,具有涉渡2.375米深水障的能力。AAV兩栖裝甲突擊車最高時速可達72公里,水上時速13.5公里。

  2.靈活編組能力

  第2陸戰師一般作為陸戰隊空地特遣部隊地面作戰部隊使用,具有靈活、快速的編組能力,可根据作戰需要全部或派出部分兵力与陸戰隊航空部隊、后勤部隊組成陸戰隊遠征部、分隊。該師派出九分之五以上的兵力,与1個航空聯隊的九分之五和1個部隊勤務支援大隊,組成陸戰隊遠征部隊,兵力3~6萬﹔目前常設的第2陸戰隊遠征部隊即由第2陸戰師,第2陸戰隊航空聯隊、第2部隊勤務支援大隊組成,總兵力4萬余人,海灣戰爭期間,該師与第1陸戰師、第3陸戰隊航空聯隊及第1遠征部隊勤務支援大隊等組成第1陸戰隊遠征部隊,總兵力達6萬人﹔該師抽調九分之二至五的兵力(2~5個陸戰營)与1個加強航空大隊及部分戰斗勤務支援分隊組成陸戰隊遠征旅,總兵力為4000~18500人﹔派出九分之一至二的兵力与1個加強陸戰隊航空中隊組成陸戰隊遠征小隊,總兵力在2000人左右。由于該師具有靈活,快速編組的能力,成為美軍對外侵略和采取軍事行動首選地面作戰部隊。由其派出陸戰營組成的第22、24、26三個陸戰隊遠征小隊常年隨艦在大西洋、地中海及海灣地區擔負戰備巡邏任務。

  3.兩栖突擊能力

  第2陸戰師在大規模的登陸戰役中一般作為戰役第一梯隊師使用。該師登陸地域寬度為20~40公里,縱深10~15公里,其中1個團登陸隊登陸地段寬度為8~10公里,縱深5~7公里,營登陸海灘正面2~3公里,縱深1~2公里。近年來,由于兩栖輸送艦船航速的提高和LCAC气墊登陸艇、MV-22編轉翼飛机等快速上陸工具的逐漸使用,該師的兩栖突擊能力逐漸提高,超地平線作戰成為重要作戰樣式。搭乘兩栖艦船的第2陸戰師在航渡到距海岸400海里海域時,可在敵岸上千公里的扇面上的任何地段确定為登陸地點,并在24小時之后實施兩栖突擊﹔航渡到距敵海岸200海里海域時,可在敵岸700公里的扇面上的任何地段确定為登陸地點,并在12小時之后實施兩栖突擊。該師首次突擊部隊由步兵、坦克兵、炮兵及其支援部隊組成,兵力約占師戰斗部隊的三分之二(2個陸戰團及其支援部隊)。首次突擊部隊的大部分兵力搭乘直升机和偏轉翼飛机實施垂直登陸,另一部分兵力(主要是重裝備部隊)搭乘气墊登陸艇上陸。垂直登陸部隊一般在距海岸50海里左右的直升机母艦上登机,在戰斗机或攻擊直升机的掩護下突擊上陸,入陸縱深可達80~120公里。著陸后迅速奪占要點和重要地形,召喚、指引強大的海上火力對敵重要目標實施硬摧毀,同時或稍后,平面登陸部隊向灘頭發起攻擊,奪占灘頭陣地。后續突擊部隊通常為1個陸戰團及支援部隊大部分從海上上陸。該師全部上陸后,奪取附近港口碼頭、机場,為后續梯隊師上陸提供條件。第2陸戰師的上陸工具除兩栖突擊車外,气墊登陸艇、普通登陸艇及直升机均由海軍兩栖部隊和陸戰隊航空聯隊提供。該師建制內有1個兩栖突擊車輛營,裝備233輛AAV7A1型兩栖作戰車。該車乘員3人,裝甲厚度30~45毫米,海上航速每小時13.5公里,陸上時速最高達72公里,最大航程482公里,一次可運送登陸兵25人。在兩栖作戰中該營1次可將4000名登陸兵從兩栖艦船輸送到灘頭,對岸上目標快速發起攻擊。在搶灘作戰完成后,兩栖戰斗車可在地面作戰中為攻擊部隊提供机械化作戰保障和火力支援。陸戰師在登陸作戰中使用兩栖部隊提供的LCAC气墊登陸艇,該型艇航速40節,越障高度1.22米,每艘可將70吨物資或1輛M1A1主戰坦克及25名登陸兵直接從岸基對海雷達探測距离(25海里)以外的兩栖艦船輸送到陸上。兩栖特混編隊距海岩50海里時第一波气墊登陸艇運載登陸兵或重型裝備向岸發起沖擊,當第一波气墊登陸艇返回時,兩栖艦船已抵距海岸27.5海里處,發送第二波气墊登陸艇時,兩栖艦距海岸8.75海里。第一波、第二波气墊登陸艇登陸后,兩栖特混部隊指揮官根据戰術需要靈活調整編隊到灘頭的距离。

  4.火力

  (1)壓制火力:該師下轄的10炮兵團,共編有4個155毫米榴炮營,裝備155毫米榴彈炮72門,使用高爆彈可有效壓制22.4公里以內的目標,使用火箭增程彈可有效壓制30公里以內的目標。該師還裝備有153門迫擊炮(60毫米81門、81毫米72門),可對4公里以內的敵步兵、野戰工事形成每分鐘2772發的壓制毀傷能力)。其中,60毫米迫擊炮每分鐘最多可發射20發炮彈,射程3490米,1發高爆彈殺傷面積200平方米,1門炮發射3發炮彈殺傷面積1225平方米。据美軍計算,支援1個陸戰師作戰至少要用5個炮兵營才能滿足全師作戰需求,因此戰時情況下,一般從后備役第4陸戰師調1個炮兵營或從陸軍調1個多管火箭炮連或營予以加強。

  (2)反坦克火力。第1陸戰師反坦克兵力由各步兵團所屬的輕型和直瞄反坦克火器組成,主要裝備294具(186具“陶”式和108具“龍”式)反坦克導彈發射架,具有每分鐘發射882枚反坦克導彈的能力。這兩种反坦克彈命中精度高(“龍”式導彈命中率80%,“陶”式反坦克導彈命中率97.7%),破甲威力大(“龍”式導彈破甲厚度達800毫米,“陶”式導彈正面破甲厚度達1030毫米)。扣除戰損、地形等影響因素,按60%的毀傷能力計算,也可一次摧毀530個裝甲目標。該師裝備AT-4型84毫米單兵反坦克火箭筒171具,射程300米,破甲厚度300~400毫米。此外,師屬58輛M1A1主戰坦克具有很強的反坦克能力,58門120毫米坦克炮使用貧鈾穿甲彈,可有效擊毀3公里內的敵裝甲目標。師屬炮兵團155毫米牽引榴炮可發射“銅斑蛇”激光制導炮彈,可精确攻擊16公里以內的敵坦克集群。

  (3)其他火力。該師除裝備各類導彈火炮外,還裝備有數种榴彈發射器,對近距离內有生目標或輕裝甲、非裝甲目標具有較強的殺傷能力。其中MK19型自動榴彈發射器54部,該發射器每分鐘射速325~375發,有效射程1800米﹔M203PI型槍挂式榴彈發射器1496具,這是一种加裝在M16A1/A2步槍槍管下方的單發榴彈裝置,可以發射40毫米全系列高爆彈和特种彈,不占編制,便于使用,跪射每分鐘10發,臥射每分鐘7發,對點目標有效射程150米,面目標有效射程350米,最大射程400米。該發射器裝備第2陸戰師后使步槍變成了一种點、面殺傷与破甲一体化的武器,大大提高了單兵作戰能力。

  5.戰述偵察力

  第2陸戰師戰時在遠征部隊編成內,各類情報保障由遠征部隊偵察、情報与監視大隊及上級情報机构提供。該師的戰術偵察力量与其他2個陸戰師相比,低于第1陸戰師,高于第3陸戰師。編有1個輕型裝甲偵察營及師部營偵察連、陸戰團屬偵察排。其中輕裝甲偵察車、56輛LAV-25裝甲戰斗車、8輛LAV-C2輕裝甲指揮車、16輛LAV-AT輕裝甲反坦克車、8輛LAV-M輕裝甲迫擊炮車、16輛LAV-L輕裝甲后勤保障車,編制904人,能夠獨立地遂行戰術偵察任務,為陸戰師提供地面偵察和監視情報保障。此外,輕型裝甲偵察營可執行有限的進攻、阻擊及特种作戰任務。師部偵察連可派出9個4人偵察小組,在敵后或前沿執行戰術偵察任務,報告實時目標情況,引導火力攻擊。師屬偵察部、分隊常用的各類遙控傳感器對在地面上活動目標具有較強的監控能力。其中震動型傳感器對人員探測距离為25米,對車輛探測距离為100米﹔磁性傳感器對人員探測距离為3米,對車輛探測距离為25米﹔紅外型傳感器對人員探測距离為15米,對車輛探測距离為100米。傳感器電池可連續工作30天以上。收集的信息由轉發器通過甚高頻和特高頻轉發,接收系統裝于“悍馬”式輪式武裝偵察車上,車上有2個工作站,每個站可接收504個傳感器發回的信息。

  6.通信能力

  全師共裝備各類電台和通信設備4000余部套及大量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終端,可以組成建甚高頻戰述通信網、情報網、火力支援協調網、后勤支援網、高頻艦炮火力支援網、戰術空援申請網、醫療撤運網、直升机申請網及超高頻衛星通信網,為師提供可靠的數据、圖像和語音的保密通信,基本滿足陸戰師兩栖作戰和陸上作戰階段通信需要。

  7.防空能力

  第2陸戰師共裝備百余挺12.7毫米重型机槍(其中每輛M1A1主戰坦克上裝備12.7毫米重型机槍(其中每輛M1A1主戰坦克上裝備1挺12.7毫米高射机槍),具有一定的對低空來襲敵固定翼飛机和直升机的防衛能力。師作戰地域內的防空作戰任務由第2陸戰隊航空聯隊擔負,即由84架F/A-18、60架AV-8B飛机和2個防空營擔負。2個防空營共裝備“霍克”導彈系統12部、“毒刺”導彈系統30套、复仇者導彈系統60套。其中“霍克”防空導彈可在行進間發射,具有全向攻擊和“發射后不管”的能力,能有效地對師作戰地域內的中低空(1.2~3.8公里)來襲敵机進行打擊,掩護師作戰基地和前方地域的空中安全。

  8.防核生化能力

  全師裝備M12A1型電動洗消器(載于5吨卡車上)31部(炮兵團2部、步兵團3部、坦克營5部、兩栖攻擊營5部、輕裝甲偵察營6部、戰斗工兵營2部、師部營1部),配備毒劑探測和防止毒劑沾染的成套設備,如M8A1化學自動報警器、M256化學探測器以及單兵防護設備,每台作戰車輛均配備有M11/13清毒器,單兵均配有M258A1消毒裝置,能夠進行4級態勢的防護。M1A1坦克內配有集体式核生化“三防”設備、單兵防毒面具、輻射報警裝置和化學戰劑探測器,可在化學和生物武器環境下作戰。

  9.工程保障能力

  師屬戰斗工兵營編有4個戰斗工兵連、1個工兵支援連和司令部与勤務連,能夠為陸戰師提供戰斗工程保障,主要包括:工程构築、构築陣地障礙和工事、保障師的供水和供電、在師的作戰區域內實施工程偵察、利用制式和就便器材架設軍用橋梁和浮橋、使用制式器材實施門橋槽渡、布設雷場、進行爆破和排雷作業、构築并維護應急軍用道路、實施偽裝作業、构築垂直起降飛机簡易起降場等。

  10.夜戰能力

  長期的兩栖作戰訓練和實戰行動証明夜戰能力是陸戰隊取胜的基本條件。目前,第2陸戰師裝備795具AN/PVS-4型微光瞄准鏡、180具AN/PVS-7型微光夜視眼鏡以及其他大量夜視、夜器材,配備到夜視基本作戰單位和槍、炮、車。其中,“陶‘式反坦克導彈發射架用的AN/TAS-4型、“龍”式反坦克導彈發射架用NA/TAS-5型熱成像准儀可在夜間對2~6公里的裝甲目標進行探測和瞄准射擊。由于擁有較強的夜戰能力,可在全世界範圍內大多數海岸實施夜間登陸行動。

  11.陸上綜合攻防能力

  第2陸戰師執行陸上作戰任務時,其地面進攻作戰能力明顯低于美陸軍裝甲師、机械化步兵師及步兵師,近似于空降師,強于空中突擊師和輕步兵師,与其他2個陸戰師相比,与第1陸戰師相近,高于第3陸戰師。以坦克擁有量為例,該師僅有坦克58輛,分別是裝甲師的六分之一、机步師的五分之一和步兵師的四分之一。該師在陸戰隊航空聯隊的支援下可擔負各類進攻作戰任務,适合攻擊敵反沖擊部隊﹔及時提供反裝甲火力﹔攻擊撤退之敵﹔攻擊被迂回的敵軍﹔對尚未入戰斗的敵預備隊和指揮控制机构進行縱深攻擊等。海灣戰爭期間,第2陸戰師在地面戰役幵始當天從沙科邊界對侵科伊軍發起進攻。四天地面作戰中,該師与第1陸戰師共擊潰伊軍11個師。

  防御戰役中,防御形式有地域防御兩种。針對特定情況,可采用地域防御和机動防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采用地域防御時,強調在指定的時間內守住和控制特定的地形。該師實施地域防御時,在前方防御地域部署大部分戰斗力﹔阻止和擊退進攻之敵,將敵阻于戰斗地域前沿之外。前方防御部隊的戰斗力要強于師預備隊。机動防御時,通常利用進攻、防御和遲滯行動方法來達成。机動防御中,師用少部分兵力部署于前方,綜合采取防御、遲滯、掩護和有限的進攻行動,削弱進攻之敵,而后動用強大的師預備隊利用优于敵的机動能力乘机大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