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薩達姆的基因工程面前,美國航母必輸無疑。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萬仞之山 于 June 05, 2003 17:56:33: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美伊戰爭,對于他們來說,不是薩達姆的生死,不是小布什的意圖,也不是聯合國的態度。


武器型號比薩達姆生死更重要


對于這些人來說,正在進行中的美伊戰爭就是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是F/A-18C/D戰斗机和“林肯”號航母。而确切來講,對于他們來說,僅僅知道艾布拉姆斯還不夠,必須知道它的主炮是M68A1型105毫米線膛炮,由沃特費里特兵工厂生產﹔F/A-18C/D的9個外挂架總挂彈量為7710千克,還要清楚哪個挂架挂副油箱,哪個挂AGM-65“小牛”空地導彈,哪個挂ASQ-713激光探測跟蹤攻擊攝像机机﹔“林肯”號核動力航母上的裝甲防護最厚達63.5毫米,艦內設有23道水密橫艙壁和多道防火隔艙壁,等等。

這樣的人,是現代戰爭的看客們,或者,俗稱軍事迷們,鋼鐵、迷彩、彈道、血、死亡,對于他們來講,是一种審美。他們分布于世界各地,撐起了和平時期的一大風景。這种人在世界大戰時期是不會存在的,那時,他們或忙于逃生,或忙于參戰,或忙于做漢奸。衹有在這個衹有局部戰爭(完全的和平也不行)的時期,他們才會有一份閒心,在紙上(更多是在網上)談兵。

美伊戰爭才剛剛幵始,他們在網上便熱烈地討論著: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机除了對抗裝甲部隊,還會不會再次攻擊雷達站?伊拉克軍隊會不會做一次自殺性的攻擊,突進一兩百公里,拼掉自己以威脅美國的某個運輸隊?要打巴格達巷戰,用第一裝甲師和第一騎兵師呢,還是用101空中突擊師再加上海軍陸戰隊?……

而他們天生富于想像,虛构的結果也很有趣。比如,在某軍事期刊上,出現了一場“美伊戰爭彩排”。在這場虛擬的戰爭中,薩達姆編織了無形的大網,等待著美英聯軍的到來。戰爭頭8天,聯軍竟然有30多架戰机被擊落,伊軍指揮官高呼:“伊拉克不是塔利班!”


后來,聯軍雖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攻占了摩蘇爾、巴士拉等大中城市,并團團圍住了巴格達,卻中了薩達姆的計算。在激烈的巷戰中,隱藏起來的T-72、火箭筒、“薩格爾”反坦克導彈、燃燒瓶和空心裝葯磁性反坦克手榴彈紛紛幵火,使M1A2落入陷阱,激戰十多天,美軍遭受自越戰以來最大傷亡,道﹒瓊斯指數跌至30年來最低點。

更有甚者是我的朋友劉慈欣的小說《波斯灣飛馬》,勾勒了更加另類的美伊戰爭。美國航母停泊在海灣地區,這時,發現了岸上出現了大隊的怪物,是長著翅膀的馬,一种基因工程的產物。伊拉克士兵便騎著這些馬,蝗蟲一樣從天上飛過來,降落在“林肯”號的飛行甲板上,比導彈飽和攻擊還有效。航母最后就這樣被占領了,特混艦隊就這樣被摧毀了。小說寫得像詩一樣,但也有很大的現實性。

關于美國人能否用F-14戰斗机、“火神”密集陣火炮、“海麻雀”艦空導彈攔截住這些飛馬,軍事迷和准軍事迷們在網上持續著爭論。后來,請了一位專家來作長篇分析,才告一段落。結論是:在薩達姆的基因工程面前,美國航母必輸無疑。


殘酷戰爭成了觀賞物品?


記者知道有一批人對于殺人技術如此痴迷,還是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從看虛擬戰爭作品《第三次世界大戰》幵始的。書中有關華約對北約攻擊的場面,還有核彈摧毀伯明翰的細節,惟妙惟肖,如今天的電子游戲一樣精确。爾后,又發現了許多這樣的軍事小說。

20年前,有一本小說叫《火狐》,設想蘇聯研制出了能隱身的米格-31,可以從雷達屏幕上消失。它還能夠施放紅外誘餌,使導彈脫靶。美國人派出間諜飛行員,潛入蘇聯,偷走了一架,場面惊險萬分。到了今天,看到了F-117和B-2這樣的飛机,与書中的描寫如出一撤。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人還寫了《蘇軍在日本登陸》,其續篇叫做《“明斯克號”出擊》,在里面,中國成為了日本收复領土的大本營。結尾是,“明斯克號”在涂著太陽旗的F-14聯隊攻擊下沉入大海。日本人輕蔑地說:“航母,不過是浮在水上的活棺材呀。”

記者還讀過溫伯格的《下一場戰爭》,日美之間的新太平洋戰爭,也涉及到了中國。戰爭在2007年爆發,8月的某個清晨,日本隱形戰斗机在台北的軍事總部投下了電磁脈沖炸彈,破壞了台灣軍事部門的主要計算机系統,使該島的防御陷于癱瘓。与此同時,日本人以同樣的方式,攻擊了上海海軍司令部。其結果,使日本成了西太平洋的海上霸主。溫伯格是美國前國防部長,戰爭場面寫得很准确。

對于軍事的這种專業性的迷戀和抒情,很長一段時間,記者以為是外國人的專利。但后來看了劉慈欣的小說,看了喬良的小說,才發現中國人也很不錯。當年,日本人和俄國人都沒有想到,如今,“明斯克號”已被中國人買來,當做主題娛樂公園了。正是在這种背景下,成長起了對軍事著迷的新一代中國人。

上述此類小說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便是強調武備的技術細節。對各种型號的武器的描寫,一定要中規中矩。這也是如今不少軍事迷對停泊在深圳的“明斯克號”不滿的原因。那上面拆除了武備,停放的飛机,僅是道具,本身并不适宜在航母上起飛。


“軍事副產品市場”應運而生


如今,中國或許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副產品市場。在据說是中國最大的軍事論壇艦船知識論壇上,人們不倦地討論著三四十年后航母如何應對空天飛机的轟炸,海航的強五是否該淘汰,辦公室里擺什么軍艦模型最牛。3月8日18點40分的一個有關“新驅裝神盾”(指國產新式驅逐艦安裝了先進的相控陣雷達),20分鐘內,竟有15000人點擊閱讀。

報攤上最熱銷的似乎也是軍事刊物:《兵器知識》、《兵器》、《現代兵器》《艦船知識》、《航空知識》、《軍事迷》……其發行量駭人,超過文學刊物几十倍、上百倍。書里面充斥軍品公司的廣告。在雜志上,大家熱烈地討論著最新的武器,比如金屬氫炸彈。不少軍事迷還自己設計了先進航母和戰斗机,把草圖投稿給雜志發表。愛國主義、軍事亞文化和商業文明气息混雜一起。

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為什么對戰爭如此著迷呢?記者注意到一個特點,那就是中國人虛擬的未來戰爭,常常是跟大海有關的。的确,中國一個半世紀多來蒙受的災難和不幸,來自海洋。痛苦的憶記存留至今。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海戰,從西沙之戰到南沙之戰,從台灣海峽軍事演習到南海上空中美撞机,雖然,伊拉克很遠,但中國人感覺到,戰爭時刻都有可能在身邊發生。中國人不敢奢談和平。

最近網上引起很大反響的虛擬戰爭小說《我綁架了一艘航空母艦》,描寫了中國的一艘核潛艇,擊敗美國航母艦隊,中國軍隊收复台灣。作品流露出強烈的民族情緒,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說:“我一生最痛快淋灕的流淚,就是從望遠鏡里看到五星紅旗高高地飄揚在海島港口上空的那一剎那!那一刻,是所有中國軍人夢寐以求的光榮和驕傲!”

但這樣的深層次的情怀畢竟是有限的。与所有的虛擬戰爭小說一樣,作品最吸引人的,還在于技術細節的描寫上,出神入化。

這類作品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層出不窮。1995年,便有宗良煜的《紅色艦隊》,描寫了2010年中美大海戰,中國的“新鄭和”號擊沉美國的核航母。同年,喬良的《末日之門》出版,中國在空中、陸地和海洋全面出擊,擊潰不可一世的印度軍隊,其中最惊心動魄的還是大海戰,中國一舉擊沉了印軍最現代化的驅逐艦和航母。2001年,出現了《“神龍”號出擊》。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航母“神龍”號不但具有隱身能力,而且還能用粒子束武器摧毀美國的“中子導彈”,因此,也擊沉了美國航母。


冷漠膚淺的“現代戰爭看客”


以上作品,都以精准的軍事技術細節描寫著稱。它們津津樂道的是高技術戰爭場面,与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環》和徐怀中的《西線軼事》絕然异趣。人們感興趣的是戰爭進程本身,而不是戰爭的复雜原因和結果﹔感興趣的是武器裝備,而不是操縱武器的人或被武器毀滅的人。這正如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軍事迷們為巡航導彈的飛翔姿態而神魂顛倒,而對死去的人態度漠然。

對武器的痴迷,是人類一种与生俱來的情結,或可稱作集体無意識,大概是埋伏在爬蟲复合体的深處。在阿瑟﹒克拉克的名著《2001:太空奧德賽》中,500萬年前猿人們掌握的第一种工具,是被作為攻擊另一群猿人的武器來使用的。軍事是一种人類的本能,催動著層出不窮的創新。

實際上,關于攻擊性的由來,被認為是生物在叢林法則中建立的一种本領,他們要捍衛覓食的地域。另外,還來自于對雄性為了廣泛傳播精子,對盡可能多的雌性的占有,所引發的打斗。所以,戰爭主要是男人的事情。

但人類可以用文化來壓制這种本能,以減緩自我毀滅的到來。鄭和艦隊為什么表現得缺乏攻擊性?許多人便認為是文化的原因。

戰爭更像是一种平衡中的舞蹈,隨著時代的不同而复雜化。在當今的中國,軍事迷作為一個群体崛起,是古老民族情緒与新興工業文明的雜交物。它代表了一种現代化突發猛進、卻又未能完成的昂揚与焦慮。而在二十多年前,就不會有這個。

但中國要以經濟建設為主,因此,它的軍工是差強人意的,滿足不了軍事迷的渴求。于是,人們便衹好沉浸于紙上和網上的幻想了。

但我們不能忘記,這畢竟是吃麥當勞和聽麥當娜長大的一代人,夢想著小汽車和私人住宅,夢想著一夜情,歸根結底,他們更喜歡做戰爭的看客而不是參与者。第一天往美國使館投几塊石頭,第二天便去辦簽証。而國防意識在整個的國民中仍是非常缺乏的。軍事迷們還遠遠還談不上關注戰爭与人性、戰爭与人類文明這樣的“深層次問題”。愛因斯坦當年為原子彈的事情給羅斯福寫信,中國還沒有這樣的人。因為,現在是工程技術為王的時代,而這种工程技術,已緊緊地与大眾消費聯姻,這便是如此之多的軍事刊物存在的解釋。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