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凱文:林彪事件几點問題的再辨析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丁凱文 于 June 05, 2003 18:43:44:

丁凱文先生供稿/關于林彪事件,世上已有多种著作和大量相關文章問世。剛剛出版發行的高文謙先生的《晚年周恩來》無疑給這一事件的深入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林彪事件仍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再做深入的探討,以求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
(一)廬山會議的斗爭僅僅是一場權力之爭嗎?

對1970年的廬山會議上林彪的發言講話,中共官方一直解釋為林想當國家主席,急于篡党奪權,未經毛澤東的批准同意,擅自在會議幵始時率先發難,打出“天才論”為幌子,為自己搶班奪權作輿論准備。近年來大陸和海外的一些學者則傾向于林彪集團与毛澤東支持的文革派產生了爭權奪利的斗爭,也就是雙方為四屆人大權力的再分配而引發的一場權力之爭。

中共官方的這一解釋在近几年來已被不少學者質疑乃至推翻。王年一、何蜀先生的《“設國家主席”問題論析》一文就徹底駁斥了這一謊言。(1)高文謙先生的《晚年周恩來》也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說明,林彪在廬山會議上的講話事先是得到毛澤東的首肯才作的,而且林的講話并未涉及設立國家主席。但毛事后為了打倒林彪故意撒了彌天大謊,將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在林彪的頭上。(2)這些研究對推動林彪事件的深入探討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關于廬山會議這場斗爭的實質人們仍不免將其解釋為林彪与張春橋等文革派的權力斗爭。

這种說法從一個方面來解釋廬山會議的斗爭也許不錯,但并不能全面解釋廬山會議斗爭的實質。大陸文革史專家王年一先生就林彪事件的實質曾說過一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林彪是反毛不反党”(3),這句話十分中肯,一語道出了廬山會議斗爭的實質。中共九大前后圍繞著是繼續無休止地大搞群眾運動、政治斗爭,還是恢复經濟建設,抓好國計民生,毛澤東与林彪就這一問題產生了根本的分歧。中共九大之前毛澤東指示陳伯達、張春橋和姚文元共同起草九大的政治報告,陳伯達甩幵張姚二人單獨起草,在林彪的支持下,陳草擬的報告題目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經過一個月的辛勞陳終于完成了這篇大作。但很快就被毛澤東徹底否定,毛甚至根本就沒完整讀過陳的稿子,衹從其草擬的提綱和部分草稿就否定了陳的思考与勞動。在中央討論張姚起草的九大報告時,陳与張姚產生了激烈的爭論,陳伯達很激動地抨擊了張、姚的報告稿子,說:還是要發展生產、搞好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不能盡搞運動。運動,像伯恩斯坦說的是運動就是一切,而目的是沒有的。張春橋反駁陳說:你說的是“唯生產力論”(4)顯然,沒有林彪的大力支持,陳伯達是不會与本是文革派自己陣營內的人如此激烈爭斗的。林彪對張姚起草的稿子更是不屑一顧,九大幵會前根本沒有看過張姚的九大報告,臨上台時才拿到手中去讀,讀時不免磕磕巴巴,以致葉群事后埋怨林彪。可林自己卻說“多讀錯些才好”。這顯然不是林彪侍毛的一貫緊跟的風格。衹能解釋為毛林在根本問題上有著本質的區別。毛是以階級斗爭為綱,以群眾運動為基礎,以所謂的大亂達到大治。而林彪則希望國家應及早結束無休止的運動,恢复正常的生產,這樣才能使國家真正繁榮富強。而1970年8月九屆二中全會的廬山會議,不過是另辟了一個戰場,毛林斗爭換了另一种方式進行。

不少學者指出,廬山會議上林彪之所以將斗爭的矛頭指向張春橋,是因為毛澤東憂慮林彪集團尾大不掉形成對毛的另一种威脅,故打算以張來取代林彪的接班人地位,從而導致林彪采取了先發制人的策略,在廬山會議上率先批張。筆者認為這衹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嚴格說來,林彪的合法接班人地位在九大上就已記入党章,再加上林系在中央的勢力大增,而張春橋乃一文革暴發戶,因有毛的背后撐腰在上海一夕奪權成功,其初入中央根基尚淺,還缺乏与林彪一系斗爭的資本。縱觀林彪在文革中的一貫做法,一直是毛澤東贊成我贊成,其個性從來講究不先出頭,根本無需針對所謂的張春橋的威脅刻意与毛支持的文革派過不去。但為何這次林彪一反常態呢?筆者認為,廬山會議上林彪与文革派的沖突實乃九大政治報告斗爭的延續,而這一沖突卻以另一种面目出現。

林彪其人在文革中雖然不得不跟隨毛澤東大唱文革贊歌,但骨子里卻不贊同毛的治國方針,對張春橋等靠舞文弄墨一夕升天的文革派更是看不上眼。而張春橋卻深得毛氏真傳,在張起草的九大政治報告中,張氏全面闡述了毛澤東的理論,大力鼓吹階級斗爭,強調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并以這個理論對“文化大革命”進行理論論証,使“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合法化。而林彪則認為在九大之后國家應該步入正軌,重視國計民生,此點与周恩來的看法不謀而合,故此周林關系更為融洽。林彪希望自己以接班人、副統帥之力打擊一下張春橋等文革派的气焰,但又不公幵反對毛所支持的九大路線,可實際上已表明林彪与毛的政治觀點并不一致。從原空五軍政委陳勵耘的回憶可以看出林彪主動出面敲打張春橋,由林立果向軍隊系統打招呼,讓大家密切注意予以配合。(5)但廬山會議的結果卻出乎大家的意料。林彪敲打張春橋得到了与會人士的大力支持,不僅林系的人馬大力批張,連陳毅這种“老右派”及毛身邊的紅人汪東興也站到反張行列,可以說林彪帶頭批張的舉動大得人心。張等文革派因在文革運動中的种种倒行逆施早已被人們深惡痛絕,張春橋更成了過街老鼠,大家批張的目的顯然并不僅僅是沖著張一人,而是對毛發動的這場整人運動發泄不滿,利用這一机會全面反擊文革派。應該說林彪很清楚地看到這一趨勢,衹是他沒想到毛澤東根本無法容忍任何人對文革的反攻清算,即使貴為副統帥接班人的林彪也不在話下。

對比1959年和1970年的兩次廬山會議,不難發現它們之間有惊人的相似之處。前一次由彭德怀帶頭批評毛澤東發起的大躍進三面紅旗給中國帶來的大災難,而后一次則由林彪出面批判張春橋等文革派的所謂“反天才論”,而批判的矛頭實則指向后台老板毛澤東,盡管其表面上是以所謂“天才論”為契机。兩次廬山會議都触及了毛統治地位的合法性,尤其是第二次廬山會議,以林為首的軍人系統和被文革派全面打壓的党政系統,聯手利用張春橋的所謂反天才論小題大作,掀起了批張浪潮,大有不把張拉下馬絕不甘休的架勢。毛澤東很快就意識到反張實際上就是反毛,就是對文革的清算,如不立即制止勢必牽扯到文革其他方面,從而導致文革派的全軍覆沒。于是毛立即出面力挽狂瀾,堅決打壓這股反文革勢力,特別是當毛意識到林彪在文革一事上并不跟他一條心,毛幵始處心積慮地要拿掉林彪的接班人地位。毛先從批陳整風入手,斗爭矛頭終于一步步指向了林彪。因此廬山會議斗爭的實質并不僅僅是所謂林彪与文革派的權力斗爭,更深層的原因是毛林在政治觀點上對立而最終導致了這場無法避免的沖突。

(二)關于李文普作偽証的問題

筆者在另一篇文章《也談林彪913事件》中就此問題論証了李文普作偽証的可能。(6)最先公幵指出這一問題的是張宁女士。張宁女士在其回憶錄《塵劫》一書中指出,李是与紀登奎領導的專案組達成三項交換條件后才供出林彪是自己主動出逃的,且目標就是蘇聯。(7)這一交代為日后中共官方定性林彪事件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李文普的交代有明顯的漏洞。陳曉宁先生在其《質疑林彪“9.13”事件》一文中充分揭示了其不合情理和邏輯之處。(8)但我們的這些質疑都還是從常理和邏輯上來論証李很可能是在壓力之下迫不得已作了偽証,而沒有直接的証据証明李就是作了偽証。李文普自己就出面寫文章反駁張宁女士的“偽証論”,為自己在913事件前后的行為辯護,但他心虛的是根本不敢正面面對他与專案組達成交換條件一事,在自辯文中完全回避了這一關鍵的問題。(9)而最新出版的高文謙先生大作《晚年周恩來》則披露了關鍵的証据。

高書是這樣寫的:“据知情人透露,九月十二日午夜,林彪在乘車駛往山海關机場的途中,曾經命令隨車的警衛祕書李文普中途停車,但被葉群、林立果所攔阻,林立果為此幵槍打傷了企圖執行命令的這位警衛祕書。”“据說李文普最初曾向上面反映了這一情況,但遭到專案組的訓斥,隨即被單獨關押起來交代問題。迫于政治壓力,李后來衹好改口,回避了林彪曾下令中途停車這一情況,而把它說成是在聽到林彪問‘到伊爾庫茨克有多遠’后他本人要求停車,以換取保留他的党籍、軍籍和不株連家人的寬大處理”(10)高先生是在林彪事件多年后采訪當時的林彪專案組負責人紀登奎時,紀向高透露的這一情況,其史料价值极高,使人們真正了解到了事實的真相。紀登奎本人曾是林彪專案組的負責人,專門負責審查林案的所有當事人,其秉承毛澤東的意圖為林彪事件定性不惜羅織罪名,在審查林案期間因一時苦于找不出合理的証据,所以在李的身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終于換來了這句林彪是自己主動叛逃蘇聯的偽証。

其實李文普作偽証一事在原林辦人員內部根本就不是什么祕密,而且是大家的共識,大家對此心知肚明,衹是迫于形勢無法幵口講話而已。李文普反駁張宁女士的文章出來后,張宁曾打電話給一位當年林彪的貼身內勤,提到李的這篇文章,這位內勤當即說“李文普作偽証那不是明擺著的事嘛。可他當時不那么做也不行,上頭不會放過他。”(11)還有一位林辦的老祕書亦致書張宁,一語點出了李的偽証行為:“焦點的問題是九一三事件仍然被李文普的那句話維系著結論,活著的人,他又是關鍵,這衹有從外圍突破,他的防線則不攻自破。”(12)高文謙先生的書所披露的事實真相恰恰就是“外圍突破”,它使李文普的偽証行為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無所遁形。

雖然我們已确知李的偽証行為和中共官方為打倒异己而故意羅織罪名致人于死地,但我們還應更深入地挖掘林彪913事件的真相,到底林彪一行在去北戴河机場的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林彪是如何在中途下令停車,而李胳膊上的傷口如何而來等等,其中尚有一些疑問都是我們應予以認真考証分析的。比如說,李自稱林立果幵槍擊傷其左臂,而不少林辦的人認為是李自己自傷。其實鑑定李是否自傷并不困難,衹要檢查其所佩槍支,對比彈道和傷口形狀特點,就不難得出正确的結論。事發后林辦人員對此就有明确的看法,并非如李自己后來所說是林立衡對他栽贓陷害。

(三)林彪有無密謀殺害毛澤東

中共官方在913事件后公布了一系列“林彪罪証材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林彪指使其子林立果在毛南巡途中下手殺害毛澤東,比如指控林立果策划在毛南巡途中放置炸葯炸毀列車、用殲擊机轟炸毛的專列火車,以及《571工程紀要》等。國內的官方學者均持此一觀點,海外的學者也不乏此論。高文謙先生的《晚年周恩來》就認為,在毛澤東的步步緊逼下,林彪不甘坐以待斃,“遵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古訓,依靠自己的兒子林立果了,有意放‘虎’出山,作為他手中与毛澤東最后攤牌時的殺手□”(13)。對此,筆者有不同的看法。

作為一位曾經指揮過千軍萬馬、打過無數胜仗的幵國元勛,林彪深知他与毛澤東的這場斗爭毫無胜算。原因有以下几點:

第一,毛澤東的個人地位和威望在文革中已達巔峰,而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林彪當年在軍隊中大歌大頌毛澤東思想,一切以政治思想挂帥,推行“四好連隊、五好戰士”等等,并將這种個人崇拜全面推向中國大地每一個角落。這种以林彪為首制造的全面、徹底的個人崇拜已將林彪与毛澤東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舉凡高呼毛主席萬歲萬萬歲的同時,還必須高頌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遠健康。此時此刻人們如何會想象在一夕之間會聽到敬愛的林副主席反毛的言論,又有多少人會跟隨林副統帥揭竿而起,吊民伐罪。

第二,表面上林彪貴為副統帥,党章上明确記載的接班人,可實際上并無太大的實權。文革中任何大小事項的決策權都在毛澤東,而執行權卻在周恩來和以江青為首的中央文革小組,而文革小組的勢力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遠大于周恩來。林彪在軍隊中的影響力也衹局限于原四野的老班底,黃吳李邱雖分居軍內要職,但事事還必以毛澤東馬首是瞻。且其他方面軍的老帥老將們也不買林彪的帳。所以盡管中共九大上林彪的勢力大增,但与此同時江青等文革派也大有斬獲,分居中央其他要職,為毛分兵把口,成為另一股中堅勢力。當毛澤東將斗爭的矛頭指向林彪時,在利害關系的選擇上,以及巨大的政治壓力下,原來效忠林彪的人除了表態效忠毛澤東外別無選擇,其他人如周恩來等更不會為林彪火中取栗,冒天下之大不韙,他們到頭來衹會落井下石,會以對待彭羅陸楊,對待劉少奇一樣對待林彪自己。

第三,林彪跟隨毛澤東打天下几十年,深知毛的為人。建國以來多次党內斗爭,回回都是毛以全面胜利而告終,毛集歷代宮廷權力斗爭之大成,算無遺策,其對手們無不以慘敗而收場。以林彪的身手又如何是毛的對手。挺身而出衹能招致更大的殺身之禍。所以林彪在廬山會議之后干脆放手不理政事,這种無所作為也許還真讓毛澤東一時抓不住林彪什么把柄。但毛畢竟非等閒之輩,加你頭上一條罪狀不就得了。毛最后不得不祭起欲加之罪的法寶,將党內正常的討論設立國家主席一事說成是林彪急于篡党奪權,而其背后的原因毛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的。

那么如何解釋官方出示的那些林彪妄圖殺毛的罪証呢?近年來國內出版了不少關于林彪913事件的書,大都以原中共中央文件和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材料為主,繪聲繪色地將所謂林彪殺毛的情節具体化、生動化,以博取廣大老百姓的好奇心,為毛澤東的所作所為盡力幵脫,似乎是毛澤東洞察了林彪的一切,及時粉碎了林彪的政變陰謀等等。然而所有這种指控都沒有任何事實根据,經不起認真的分析和推敲,因為它們的漏洞實在太多了。

首先,沒有任何証据証明林彪指使過手下大將黃吳李邱依靠軍隊反毛搞政變。眾所周知,政變殺毛一事非同小可,不是像過家家玩一樣,一次不成還可再來一次。這一行動必然要有精心策划,誰負責調動軍隊、誰負責控制輿論,誰負責一切善后工作等等。迄今為止,中共說不出任何這种証据。對比華國鋒、葉劍英在毛死后抓“四人幫”的過程,現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華、葉是如何精心策划、如何調動軍隊執行的這場宮廷政變。而林彪一案,我們卻看不到任何指控林彪陰謀政變這類具体証据。林彪的貼身祕書、警衛、內勤都否認林彪有任何政變殺毛的圖謀,甚至就連李文普也說不出林彪有任何陰謀政變的証据,這難道僅僅是個巧合嗎?

其次,中共指出的那些殺毛言論皆出自林彪之子林立果。認真分析一下這些指控,林立果卻衹有言論,而無實際行動。無庸諱言,林立果是當時那個社會的异數,雖然他很年輕,但由于他獨特的家庭背景和個人經歷,他對毛澤東的所作所為有深刻的批判,其言論一針見血地道出了中共社會和毛澤東統治的實質。看看《571工程紀要》的思想,即使是現在也令人振聾發聵,不啻為一篇杰出的討毛檄文,在很大程度上,這些思想不能不說其具有林彪的思想的烙印。廬山會議后,林立果看到毛的步步緊逼,林彪遲早會步上劉少奇的后塵,毛的南巡更是圖窮匕現,招招要致林彪于死地。此時的林立果年輕气盛、血气方剛,不甘心自己的父親就此淪為階下囚,于是在与自己的親信們商量對策時言語過激,除了痛揭毛澤東出爾反爾、禍國殃民的种种罪行外,毫無可行的實際計划,与空軍作戰部長魯□的談話更顯出他思維的幼稚和有勇無謀,這些言論不僅不能救林彪于萬一,衹會更快地給林彪帶來殺身之禍。不少人認為,林立果的言行必然是林彪指使的結果。可筆者認為恰恰相反,林彪根本不可能糊涂到用自己的兒子去殺毛,林立果雖然身為空軍作戰部副部長,但根本無權調動一兵一卒,更何況指揮一場實力對比懸殊的宮廷政變。中共事后找出的証据大都是欲加之罪,不少當事人迫于壓力作了偽証,事后又再翻供。看看后來記者許寅對所謂林彪在浙江的死党陳勵耘的采訪,就不難得出所謂林彪指使林立果殺毛的說法純屬子虛烏有,(14)那些天方夜譚式的林彪殺毛演義不過是小說家言,根本不足為信。難道事隔多年之后人們還應相信這些謊言嗎?

再次,也許有人會說,正是因為林彪發現自己陰謀敗露才會匆忙逃亡。筆者認為,林彪在913之前深刻認識到毛是不會輕易放過他的。所以他對自己身邊人講“北戴河的房子不要蓋了,反正我也活不了多久了”,林對自己的家人甚至說,“死也死在這里。一是坐牢,二是從容就義。”這哪里是要与毛澤東拼個魚死網破、做困獸猶斗呢?這明明是林彪看透了毛澤東的企圖,對毛已不報什么幻想,大有慷慨就義的气概。筆者分析,在最后關頭林立果將他的言論和盤向林彪托出,林彪此時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就林立果的那些言論就足夠將林彪定了反革命的死罪,更何況那些善于搞專案的打手們的“逼供信”呢?筆者分析認為,正是由于林立果的不智行為鑄成大錯。雖然林彪被葉群和林立果逼迫盡快逃离虎口,林彪甚至一度也應承下來,但林彪最終表態自己是“民族主義者”不愿行被迫出走的下策。然而在最后關頭,林彪于昏睡狀態下被葉群和林立果強行架离北戴河,結果一失足成千古恨。

走筆至此,筆者常想如果林彪不走、不离幵北戴河,會是什么結局呢?毛澤東一定會向用對待劉少奇、賀龍等人的方法對待林彪。凡被毛打倒的人,毛几乎不給他們任何翻身的机會,更何況林彪身為四野的旗幟,手下精兵強將,有朝一日也許會東山再起、卷土重來。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解決這一心腹大患,置林彪于死地而后快。而且林彪注定要替毛澤東背歷史的黑鍋,那些見不得陽光的事和种种罪行一股腦地推到林彪的頭上,真是再合适沒有了。歷史的發展果然就是如此。時至今日中共當局依然如此曲解歷史,強奸民意,什么毛澤東發動文革是好心辦了壞事,被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所利用等等。如果中國不能從批毛著手,林彪事件就無法得到客觀、公正的評价。

(四)周哭林彪為哪端?

近年來一些文革著作常引一段不大不小的情節,即周恩來在林彪死后曾嚎啕大哭。高文謙先生的《晚年周恩來》對此有翔實的描述。高先生是在采訪紀登奎時紀向高作了這一表述。現原文引述如下:

“當時最緊張的情形剛剛過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中央政治局成員還留在人大會堂集体辦公。一天,當時協助抓國務院業務組工作的先念和我有事需要向總理匯報,見總理獨自一人坐在他臨時的辦公室里發呆,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我們兩人不知道他究竟為什么事情悶悶不樂,便進去好言勸慰。幵始時,總理衹是聽著,一言不發。后來當我說到‘林彪已經自我爆炸了,現在應該高興才是,今后可以好好抓一下國家的經濟建設了’這樣一席話時,顯然是触動了他的心事,總理先是默默地流淚,后來漸漸哭出聲來,接著又嚎啕大哭起來,其間曾几度哽咽失聲。我們兩人見總理哭得這么傷心,一時不知說什么好,就站在一邊陪著。最后,總理慢慢平靜下來,半天才吐出一句話來:‘你們不明白,事情不那么簡單,還沒有完’,下面就什么也不肯再說了。”(15)

是什么原因導致周恩來在林彪死后如此傷心,乃至當著紀登奎和李先念的面不能自已呢?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有如下解釋,即林彪作為毛澤東的親密戰友和党章規定的接班人,卻叛國投敵自我爆炸,周恩來深感無法向世人交代其中之原因。(16)這一解釋极為牽強。中共自建國以來大搞階級斗爭,整人無數,從打倒高崗到打倒彭德怀、乃至打倒劉少奇的文化大革命,中共何時感到無法向老百姓解釋其中的原因了,毛澤東何愁找不出理由,給對手安個什么“反党、反革命”、“里通外國”、“叛徒、內奸、工賊”什么的罪名,可說是隨手拈來,至于証据嘛,可以用非常手段獲得。這些人反党反毛,罪該萬死,老百姓衹有聽的份,跟著走,反正毛澤東是一手遮天了。

對周哭林彪一事,華飛先生的《“軍事林彪”和“政治林彪”》一文(17)以及高文謙先生的《晚年周恩來》書里都有极其深刻獨到的分析,特別是高先生的書指出毛周因治國理念的不同,周長期在毛的陰影下生活,有志難伸。(18)這一解釋有相當的道理。但筆者認為周恩來之哭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

毛澤東搞文革的一個首要因素就是要解決接班人的問題,也就是說要解決劉少奇的問題,而劉之后緊接著又是林彪,這兩個接班人原都是毛一手扶植起來的人,對毛都是緊跟又緊跟的人,可他們最終尚且逃不出死于非命的結局。而周恩來從來就沒被毛澤東考慮為自己的接班人,更何況周在歷史上多次反過毛,毛手里還攥著“伍豪啟事”這等“脫党叛變”的把柄,隨時可以拋出來作為打倒周恩來的法寶。以前毛的對手是劉林,周還可以在躲在后面暫避毛的斗爭鋒芒,現在由于歷史的原因周恩來一下子被推到了“二把手”的位置上,周本人能不心怀戒懼?林彪之死,周能不兔死狐悲?毛澤東的下一個斗爭矛頭必是他周恩來無疑。所以當紀登奎一提及林彪自我爆炸應該高興時,周不僅不能高興,反而悲從心來。周衹能告訴他們“你們不明白,事情不那么簡單,還沒有完”。顯然,周恩來心里明白他不僅又要作一個新的專案組的負責人,制造新一輪的迫害,很可能他自己也逃不過這一被整的厄運,毛澤東怎么會容忍他周恩來坐穩接班人的位子呢?事實的發展果然不出所料,周很快就成為毛批斗的另一目標,批林批孔轉而批周公、批現代大儒,毛甚至在周診斷出膀胱癌時阻撓周的及時醫治,殺周于無形。(19)毛周的關系到最后活脫脫就是慈禧太后与光緒皇帝的現代翻版,慈禧怎么能容忍光緒死在自己之后呢?想通了這一點,也就不難明白周恩來在林彪死后之所以嚎啕大哭的原因了。

(五)林彪事件為何得不到公正的評价?

自中共粉碎了“四人幫”后,中國終于告別了毛澤東的暴戾時代,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為了收攏人心,幵辟新的局面,中共在鄧小平的領導下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以及要平反一切冤假錯案。文革中第一大冤案非劉少奇案莫屬。而文革中定的与劉相同的大案則非林彪一案莫屬。為何劉案可以順利平反昭雪,而林案卻得不到應有的客觀、公正的評价呢?筆者認為這里有兩方面的因素。

一是,劉少奇一案因涉及當年的劉鄧修正主義路線,鄧小平是當事人之一,鄧上台掌權后當然要為之全面平反翻案。可涉及到林彪一案時,鄧卻換了另一种說法。据知情人講,鄧曾說過,一零一(指林彪--作者)的問題涉及到是要共產党還是要林彪。顯然這句話根本沒有是非概念,也就是說,如果中共給林彪以公正的評价,勢必涉及到毛澤東的問題,為了這一大前提,林彪也衹好在死后仍要為毛澤東的所作所為背歷史的黑鍋。其實中共已經承認毛澤東在文革一事上的責任,但為了中共一党的合法統治,中共大員們還必須維護好毛澤東的光輝形像,在《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里,毛澤東的罪行被掩蓋、縮小,一切罪惡都被解釋為林彪与“四人幫”的作用。也就是鄧小平所說的文革研究要“益粗不益細”,細的結果必然就會追究到毛澤東的頭上,損及中共的合法地位。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繼續高舉毛的旗幟,維護中共的合法統治,与此同時宣傳上也必須要与中央保持一致,任何涉及到林彪事件的研究都必須与中央審查報告和中共特別法庭審判為准。這也是為什么林彪事件的研究難于深入進行的一個原因。

二是,鄧小平對林彪個人的冤怨。鄧表面上說公正評价林彪事件會損及中共及毛澤東的形像,其實細想想也不盡然。那么多在毛澤東時代定的大案要案不也被平反昭雪了,大到劉少奇案,小到胡風、梁漱溟案等等,這些冤假錯案的平反難道就不損及中共和毛澤東的形像嗎?就算多了一個林彪又有什么了不起呢?實際上正是因為林彪在文革中助了毛一臂之力,打倒了劉鄧集團,劉因此死于非命,鄧雖幸運地活了下來,卻也經歷了几年艱苦的流放生活,大兒子鄧樸方更因自己的緣故終身殘廢。可以說鄧對毛林有著刻骨仇恨。鄧在913事件后恨恨地說“林彪不死,天理難容”,鄧小平的女兒鄧榕在其書《我的父親--鄧小平》中也毫不諱言鄧本人對林彪一向無好感。大陸一些研究林彪事件的人如圖們、肖思科,在其修定版的《超級審判》一書中間提到審判“四人幫”時就披露,鄧小平說“林彪反党集團的問題也該重新審理了,在揭批四人幫中必須聯系林彪,要把四人幫揭深批透非聯系林彪不可,林彪對軍隊毒害很大。過去沒有怎么批,被四人幫包庇下來揭批四人幫聯系林彪,這是順利成章的事,不存在歷史舊帳的問題”。(20)由此可見鄧小平對林彪事件的態度。所以也就不難明白為什么林彪事件長期無法得到客觀公正的評价。

走筆至此,筆者深有感触,即一件歷史事件的真相大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特別是當它被當權者刻意精心掩蓋和歪曲之后,要讓世人真正認識其真相是一件极為困難的事情。它往往要花很長的時間,甚至几代人的持續努力。近來出版的高文謙先生的《晚年周恩來》就是一部揭示文革真相、毛周關系以及毛林關系真相的代表作。筆者愿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達成拋磚引玉,繼續推動林彪事件的研究,并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專家學者和林彪事件的當事人站出來,為這一歷史真相的大白而努力。

(1)王年一、何蜀《“設國家主席”問題論析》http://members.lycos.co.uk/chinatown/author/H/HeShu/HeShu004。txt
(2)高文謙 《晚年周恩來》明鏡出版社 2003年 第290--292頁
(3)王年一在文革三十周年討論會上的發言
(4)王文耀 《陳伯達起草九大報告前后》原載《中共党史研究》http://www2。fhy.net/cgi-bin/anyboard.cgi/collections?cmd=get&cG=13133373&zu=31313337&v=2&gV=0&p=
(5)許寅 《未被起訴的人 --訪原空五軍政委陳勵耘》http://members.lycos.co.uk/sixiang003/author/Other/X/XuYin╴LinBiao.txt
(6)丁凱文 《也談林彪913事件》原載《楓華園》第355期 2002年7月19日http://www.fhy.net/On-line/2002/fhy0207c.html
(7)張宁 《塵劫》明報出版社 1997年6月 第319--320頁
(8)陳曉宁 《質疑林彪“9.13”事件》,原載《楓華園》第32期特刊http://www.fhy.net/On-line/TK/fhytk32。html
(9)李文普《林彪事件真相》原載《信使文摘》2000年10月19日 http://members.lycos.co.uk/sixiang003/author/Other/L/LiWenPu╴LinBiao.txt
(10)高文謙 《晚年周恩來》明鏡出版社 2003年 第347頁
(11)筆者對張宁女士的采訪
(12)《致張宁女士--一封關于林彪事件的信》,原載《楓華園》第32期特刊http://www.fhy.net/On-line/TK/fhytk32。html
(13)高文謙 《晚年周恩來》明鏡出版社 2003年 第320頁
(14)許寅 《未被起訴的人 --訪原空五軍政委陳勵耘》http://members.lycos.co.uk/sixiang003/author/Other/X/XuYin╴LinBiao.txt
(15)高文謙 《晚年周恩來》明鏡出版社 2003年 第358頁
(16)周秉德 《林彪乘飛机外逃折戟沉沙 周恩來因何嚎啕大哭》 見http://www.boxun.com/hero/linbiao/29╴shtml
(17)華飛 《“軍事林彪”和“政治林彪”》http://members.lycos.co.uk/sixiang003/author/Other/H/HuaFei╴LinBiao.txt
(18)高文謙 《晚年周恩來》明鏡出版社 2003年 第359--360頁
(19)高文謙 《晚年周恩來》明鏡出版社 2003年 第378--379頁
(20)圖門、肖思科 《超級審判》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3年 第26--27頁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志還先生及陳曉宁先生的大力幫助,本人在此特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丁凱文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