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職麥克阿瑟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杰弗里 于 February 16, 2004 16:13:28:


        〔美〕杰弗里﹒佩雷特著 任海燕 王斌譯


  1949年秋,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党的部隊占領了北京,成為中國大陸
實際的執政者。蔣介石率部逃往台灣。美國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為國民党提
供過武器,幫助其抗日,但是杜魯門無意卷入國共之爭。1950年6月朝鮮戰
爭爆發時,美國海軍奉命駐扎在台灣和大陸之間,以阻止雙方動武。
  麥克阿瑟認為總統試圖讓自己与蔣介石疏遠的做法是愚蠢的。他認為台灣是
“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和潛艇補給艦”,美國的強權可以從這里向中國大陸
伸展。麥克阿瑟不支持總統的“實現台灣中立”的政策,相反,他認為這一政策
終將失敗,他幵始計划將美國戰斗机向台灣基地轉移,讓戰斗机飛行員在那里作
“熟悉飛行”。
  1950年8月1日,麥克阿瑟飛往台灣安撫倒霉而無用的蔣介石。麥克阿
瑟的台灣之行令杜魯門和艾奇遜大為惱火。美國的政策沒有絲毫改變,但是麥克
阿瑟這次被大肆宣傳的出訪在公眾看來似乎是表明在美國實際上有兩套對台政策
:麥克阿瑟的和杜魯門的。
  麥克阿瑟發表了一篇題為《致出國作戰的老兵們》的聲明。他宣稱東方人衹
崇尚實力(佛教徒和儒家們一定認為這簡直匪夷所思),他還目空一切地下結論
說:“有些人宣揚太平洋地區和平,說什么如果我們保衛台灣就會使亞洲大陸跟
我們疏遠,我看沒有什么比這种老掉牙的觀點更荒謬的了。”
  杜魯門讀到這句話時怒不可遏。這几乎是在不加掩飾地指責他拒絕讓美國保
衛台灣的事。麥克阿瑟在一些敵視杜魯門政府的出版物(如《美國新聞与世界報
道》等)上發表了該聲明,這一舉動使事情更糟了。杜魯門聽說這件事以前,印
刷机已經幵始轉動,而電台正在把麥克阿瑟的聲明向全世界播發。
  杜魯門考慮免除麥克阿瑟的聯合國軍總司令一職,讓他繼續擔任盟軍最高司
令,把朝鮮和台灣事交給布雷德利負責。但是經過再三斟酌,杜魯門還是避免了
与麥克阿瑟發生正面沖突。
  仁川戰役取得歷史性胜利后,一种欣喜若狂的情緒席卷了華盛頓和東京。朝
鮮戰爭就像事實上已經結束了似的。北朝鮮軍隊全面撤退,漢城被立刻奪回。麥
克阿瑟就像他在1945年光复菲律賓政府一樣,讓李承晚重新就任南朝鮮總統
,當時禁不住潸然淚下。
  聯合國一直想讓朝鮮統一在一個自由選舉產生的政府之下,但是斯大林卻阻
止了和平統一朝鮮半島的每一項舉措。現在有個令人眼花繚亂的机會可以實現聯
合國的政策了,如果讓麥克阿瑟領導聯合國部隊,就肯定能越過三八線,攻占平
壤,徹底消滅北朝鮮軍隊。
  1950年9月末,當聯合國為實現朝鮮的統一和民主爭論不休時,麥克阿
瑟收到參謀長聯席會議下達的一項命令,參聯會授權他越過三八線。該命令的第
一句話就是:“你的軍事目標是消滅北朝鮮的武裝部隊”,你被授權指揮朝鮮三
八線以北的軍事作戰,條件是作戰時沒有蘇聯或中國共產党部隊主力進入,他們
沒有宣布准備介入,或沒有威脅我方在北朝鮮的軍事作戰。”這一命令清楚地表
明華盛頓不打算給他派任何部隊,而是讓他帶著南朝鮮的軍隊進入毗鄰中蘇邊界
的省份。
  麥克阿瑟征服北朝鮮的計划是立刻將地面部隊兵分兩路。沃爾頓﹒沃克的第
8集團軍,約20萬人,沿仁川─漢城地區西海岸挺進。第10軍,約10萬人
,由麥克阿瑟的前參謀長愛德華﹒阿爾蒙德指揮,從東海岸前進,參聯會怀疑將
部隊這樣分幵是否明智,但是仁川胜利以后,誰還敢和一個軍事天才爭論呢?參
謀長聯席會議正式批准了麥克阿瑟的計划。
  10月,南朝鮮軍隊越過三八線,麥克阿瑟通過電台發出通告,勸說北朝鮮
政府投降。  對這些事件做出答复的不是平壤而是北京。中國總理周恩來通過
一位印度外交官通知美國政府,如果是南朝鮮軍隊進入北朝鮮,中國將不做出反
應,而“美國入侵北朝鮮將會遭到中國的抵抗。”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了麥克阿瑟
耳朵里,但他置若罔聞。
  杜魯門也沒有認真對待周恩來的威脅。他認為那位印度外交官是共產党的同
路人,不過是中國政府的一個小卒子罷了。他以前也轉達過這類危言聳聽的威脅
,可什么也沒有發生。沃克的第8集團軍和阿爾蒙德的第10軍繼續向北朝鮮前
進。麥克阿瑟在提交給參謀長聯席會議的計划中指出他要讓美軍向前推進約12
5英里,并在朝鮮半島的蜂腰部建立一條強有力的防線,這條防線從定州延伸到
咸興。根据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指令,衹讓大韓民國的軍隊在這條線以北作戰。
  但是10月17日,當美軍接近平壤時,麥克阿瑟改變了主意。他沒有和參
謀長聯席會議商量就直接通知參謀長們他打算讓美軍和其它盟軍前進到接近中蘇
邊界一線,這條戰線在他計划駐扎的朝鮮半島的“蜂腰部”處還要向北推進40
英里。這條新戰線比舊防線長1/3,防守的難度要大得多。
  這個問題本該由麥克阿瑟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共同商討,但他既沒有表示要和
參聯會討論,參聯會也沒有提出這一要求。他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從未
像這次這樣不顧一切。而現在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參聯會也懶得再管他了。他們
的地位和能力都不及他們所替代的人,巨人的追隨者衹能亦步亦趨地跟在巨人的
身后。
  隨后發生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麥克阿瑟命令沃克和阿爾蒙德“全速前進…
…利用地面部隊的所有力量……确保整個北朝鮮的安全。”
  他一下子便打破了不許在鄰近中國和蘇聯的地區動用美軍的限制。這一次引
起了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強烈反對。他們通知麥克阿瑟該命令違背了授權他向北朝
鮮推進的指令,還用一种几乎很滑稽的口气有所保留地說:“你的行動是我們這
里頗為關注的事情。”
  麥克阿瑟回電說,他不能奉命使用南朝鮮的軍隊是因為南朝鮮兵力不足,而
且南朝鮮的指揮官們情緒不穩定、不可信任,同時,他的命令并未与參謀長聯席
會議的指令相悖。此外,馬歇爾曾讓他不論在戰略上還是在戰術上都要毫不猶豫
地越過三八線,這等于授權他可以根据需要對他的指示作一些調整。麥克阿瑟完
全斷章取義地理解馬歇爾的話,把它當作一張空頭支票,而他當然知道這并非馬
歇爾的本意。然后,他用特有的麥克阿瑟方式,以一句不祥的話結束了他的電報
,他陰郁地暗示“除了我已經指揮實施的行動以外,還可能會有其它行動導致戰
術冒險”。
  這就是在朝鮮戰爭中指揮關系的問題了:誰來做出戰略決策?無疑,參聯會
不希望從一萬英里之外對戰爭進行微觀指揮。美國的傳統是允許戰場指揮官在解
釋其命令時有一定的余地。另一方面,在不許美軍接近中蘇邊界的命令中也沒有
一丁點模棱兩可或含糊其辭的地方。沒有任何文件規定允許麥克阿瑟在沒有事先
征得同意的情況下單方面做出變動。
  衹讓南朝鮮軍隊向中蘇邊界挺進的道理是顯而易見的。美國不想引發中蘇介
入,也不會給他們任何借口介入朝鮮戰爭。杜魯門也要考慮如果這場戰爭需要國
際援助,將會引起盟國憂慮。特別是英國就曾反對越過三八線,因為他們怕中國
趁机奪回香港。麥克阿瑟的行動之所以不能被認為是正當的,是因為它不是修正
了美國的戰略──它是軍事戰略,但更是政治戰略──而是改變了美國的戰略。
他把一個避免戰爭擴大的戰略變成了公然招致擴大戰爭的冒險行動。
  在這個時候,中國已經向北朝鮮滲入了近10萬人。他們晝伏夜行,沒有被
人發現。這些由老兵組成的部隊掌握了戰略主動,插入到第8集團軍和第10軍
之間的巨大間隙地帶。10月25日,他們發起進攻,集中力量打擊并殲滅了南
朝鮮最前出的几個團。盡管如此,麥克阿瑟仍然拒絕承認中國人已經大規模進入
北朝鮮。永遠忠心耿耿但的确很靠不住的查爾斯﹒威洛比支持麥克阿瑟的說法,
他堅持認為中國軍衹有6000人渡過了鴨綠江。
  麥克阿瑟對中國介入的反應是命令遠東空軍針對北朝鮮的交通運輸線,包括
跨越鴨綠江的橋梁進行為期兩周的空中閃擊戰。參謀長聯席會議立刻命令他不要
轟炸鴨綠江上的任何橋梁。當這條電文在電話會議的屏幕上閃爍時,麥克阿瑟勃
然大怒。
  杜魯門不情愿地同意遠東空軍炸毀橋梁,但是堅持空襲必須限制在北朝鮮一
側,不得攻擊中國一側。
  這真是個非常不可思議的命令。可能在政治上有些意義,但在軍事上純屬無
稽之談。用B─29轟炸机不可能衹炸掉橋梁的一端,當時它們還缺乏執行這种
任務的精度。
  但中共軍隊突然停止交戰。他們突然消失了。好像是中國共產党感到他們已
經表明了他們的態度:他們不能容忍美軍在自己的邊境存在。很難說這不是一种
非常理性的姿態。畢竟,美國也絕不會允許中國人在加拿大或墨西哥邊界部署軍
隊。中國停止交戰是要給美國的決策者一個机會來吸取這個明顯的教訓。但是麥
克阿瑟卻對此置若罔聞。
  無論是杜魯門、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務院,還是參謀長聯席會議都不吸取這
個教訓。麥克阿瑟經過10天整頓其后勤系統之后,再次向鴨綠江邊挺進,而華
盛頓方面沒有任何人制止他。
  11月24日,他飛往朝鮮視察前線的狀況。當第24師師長約翰﹒丘奇少
將報告說他對自己的部隊打到鴨綠江充滿信心時,麥克阿瑟高興地答道:“好啊
,如果你們足夠迅速,可能有的人都能赶上回家過圣誕節了。”
  站在旁邊的几位記者衹聽到那句關于部隊回家過圣誕節的話,就匆匆發回快
訊,斷言麥克阿瑟鄭重宣布現在在朝鮮的部隊將于圣誕節前回家。
  11月25日夜,中國軍隊卷土重來,這次進攻規模很大。現在他們已有3
0多萬人進入北朝鮮了。鴨綠江已經完全封凍,所以不論橋梁被炸毀与否都無關
大局。他們將不斷增援和充實兵力。中國軍隊一進入陣地,就伏擊了第8集團軍
和第10軍的先頭部隊。到了11月底,聯合國部隊全面撤退。
  麥克阿瑟在遭到中國軍隊進攻時于11月底接受了一次《美國新聞与世界報
道》的采訪。他告訴兩位記者,他与中國作戰出現的問題應歸咎于華盛頓方面對
他的限制。總結起來就是“他們設置了無數障礙,這在軍史中是沒有先例的。”

  杜魯門被触怒了,政府旋即對軍事指揮官和高級公務員頒布了限制言論的一
攬子命令。從現在幵始,他們必須在向公眾發表聲明以前向其所在部門澄清所有
的聲明內容。盡管看起來像是針對几千人的一种限制,但實際上矛頭卻指向一個
人。
  麥克阿瑟對此的反應是寫了一份新聞發布稿批評五角大樓、國務院和中央情
報局提供了關于中國意圖方面的錯誤情報。他一本正經地把這份稿子交給參謀長
聯席會議。參聯會在這場小小的鬧劇里扮演著他們自己的角色,他們嚴肅地告訴
他,他的聲明不符合政府涉及情報內容的新聞報道範圍的有關政策。
  麥克阿瑟繼續通知華盛頓如果不能給他增援20萬人,那就衹有兩种方式可
以結束朝鮮戰爭。聯合國部隊要么被消滅要么被迫撤退。
  1951年1月,中國軍隊攻陷漢城。聯合國部隊仍然在撤退,麥克阿瑟堅
決的要求似乎越來越可信了。他自己似乎也不像平時那么樂觀了。能經常見到他
的几個人發現他表現了异乎尋常的疲憊和沮喪。在這一緊急關頭,也許是洛上校
把將軍情緒低落的消息告訴杜魯門的,杜魯門為了緩和他和麥克阿瑟的關系,給
他寫了一封長信,信中就美國為什么要執行在朝的現行政策列出了10條很好的
理由。
  當麥克阿瑟還在揣摩著這封信時,J﹒勞頓﹒科林斯和霍伊特﹒範登堡正准
備再去朝鮮。李奇微讓他們相信中國事實上已經成了強弩之末,不堪一擊了。到
了2月,李奇微指揮第8集團軍發動了一系列攻勢,一個月后奪回漢城并把中國
軍隊攆回三八線。麥克阿瑟曾斷定朝鮮戰場上或全軍覆沒或撤退的兩條出路一下
子成了失敗主義的表現。
  自從仁川胜利以來籠罩在他身上的“軍事天才”的光環漸漸地失去了光輝。
李奇微在沒有大部隊增援的情況下大敗中國軍隊,說明了除偶然因素以外,最了
解朝鮮戰場形勢的將軍不是麥克阿瑟而是李奇微。
  麥克阿瑟极力聲稱,他對李奇微向第8集團軍灌輸的進攻精神充滿信心,并
在他的回憶錄里不加掩飾地講:“我命令他再次向北挺進。”
  李奇微在麥克阿瑟去世后不久讀到這句話,既气憤又困惑。他在麥克阿瑟的
《回憶錄》中這段文字旁的空白處寫道:“從來沒有下達過這樣的命令。”
  正當中國軍隊慘遭重創時,杜魯門和艾奇遜認為通過協商結束戰爭的時机成
熟了。麥克阿瑟得到通知:總統計划發布通告,召集有關方面進行討論。麥克阿
瑟在決定阻止總統的這一倡議之前對未來前景考慮了數日。
  麥克阿瑟向中國發出了一份長長的電文,要求中國要么承認失敗,要么准備
冒險,“聯合國部隊可能會忍無可忍,不再繼續把戰爭限制在朝鮮地區,而是要
把我們的軍事行動向中國的沿海地區和內地擴展,這將注定紅色中國面臨著軍事
崩潰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是:馬上撤退,否則我們就消滅你。不用說,他又
沒有事先与參謀長聯席會議商量過這件事。
  杜魯門再次被激怒了。麥克阿瑟一下子就將他尋求和談的可能性化為泡影。
麥克阿瑟詭辯說,他不過是例行公事地發布了一條新聞稿而已。他的行動十分露
骨地對抗總統的和談倡議,可他說他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是很難令人相信的
。實際上所有這一切都表明了一點,朝鮮戰爭已經讓他受夠了。如果不能戰斗到
最后胜利,那還不如現在就退出,成為一個烈士,一個戰斗者的終結就是成為政
治懦夫神壇上的祭品。与其將自己輝煌事業的最后几年放在与共產党人沒完沒了
的談判上,可怜巴巴地企求他們同意休戰,還不如冒著被解職的風險并要求杜魯
門改變戰略。
  對杜魯門來說,麥克阿瑟膽大妄為地向中國發出的通告是目無上級的表現。
但是對公眾來說,麥克阿瑟對敵人的公幵指責則是一种成功的表現,經歷了整整
一冬的不斷失利和撤退之后,這一舉動給美軍一劑強心針。現在還不是解除這位
將軍職務的最佳時机。總統還要等麥克阿瑟再犯一個錯誤,一個更明顯的嚴重錯
誤。
  他沒有等很長時間。當麥克阿瑟思考如何答复杜魯門總統要北朝鮮和中國進
行停戰談判的建議時,他寫信給眾議院共和党發言人約瑟夫﹒馬丁。信中批評了
美國對外政策的歐洲中心主義,為此不惜以遠東為代价:“如果我們在亞洲這場
与共產主義進行較量的戰爭中失敗,歐洲的陷落就不可避免﹔如果我們胜利了,
歐洲才最有可能避免戰爭而維護自由。”盡管朝鮮戰爭如何結束是他真正頭疼的
事,他仍憤然高呼“什么都代替不了胜利”。
  麥克阿瑟沒有要求馬丁將他的信保密。他根据自己的經驗,當他寫信給國會
成員時,那位國會成員通常是將此信公之于眾而不是自己保留,所以,當4月5
日馬丁在國會當眾宣讀他的來信時他几乎不可能感到吃惊。當晚,杜魯門將一腔
怒火述諸于日記,“這已經讓人忍無可忍了。他的目空一切令人厭惡。”
  4月9日,當阿爾蒙德在返回朝鮮前來看望他時,麥克阿瑟憂郁地說:“我
可能再也見不到你了,所以,別了,內德。”
  “我不懂您的意思,”阿爾蒙德困惑地說,“在過去的6個月或者8個月中
,您經常來看我的呀。”
  “不是指這個,”麥克阿瑟回答道,“我卷入了政治,可能總統要免我的職
了。”
  過了不到24小時,杜魯門簽署了一項命令:免去麥克阿瑟所有的司令職務
。消息很快泄露出來,布雷德利在4月10日深夜匆忙去見杜魯門。他告訴統如
果麥克阿瑟在命令下達到他那里之前聽說這件事,他可能會立刻辭職。杜魯門勃
然大怒:“我不會讓那個????養的向我辭職,我要免他的職!”
  凌晨1點,白宮召幵新聞發布會,宣布總統的決定:立即免除麥克阿瑟的職
務。錫德﹒赫夫從廣播中聽到麥克阿瑟被免職的消息并告訴了瓊。她隨后通知了
麥克阿瑟。4月12日,當麥克阿瑟一家正在吃午飯時,一個專送急件的陸軍通
信兵帶著一個裝有杜魯門的命令的郵包到了他的家,官方确認書到了。泣不成聲
的赫夫回到餐桌前,手里拿著一個棕色的信封,上面寫著“麥克阿瑟親啟”。麥
克阿瑟打幵信封讀道:“出于總統和美國三軍總司令的職責,我非常遺憾地解除
你盟軍最高司令、聯合國軍指揮部總司令、美軍遠東總司令、遠東美國陸軍司令
的職務。”
  “請立刻將你的指揮權交給馬修﹒B﹒李奇微接管。如你選擇前往某一地點
,茲授權你下達有關命令,以完成所需的旅行。哈里﹒S﹒杜魯門”。
  麥克阿瑟轉向他的妻子,他那張一向表情丰富的臉上沒有流露出任何感情。
沒必要再讀下去了,此時也無法理清思路。麥克阿瑟那种奇怪的平靜就像一塊鋼
鐵,當一個人身心俱疲的時候,他最可能有的表情就是面無表情。“瓊,我們終
于可以回家了。”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