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是這樣煉成的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K10K 于 February 16, 2004 16:37:48:

殲十誕生以前……
十年浩劫后的中國航空工業已經遠遠落后于航空發達國家,沒有了蘇聯的援助,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极度破壞,讓本來就根基淺薄的中國航空工業變得愈加羸弱。殲-8自1969年首飛后,直到1979年才完成定型。同期幵始研制的殲-9經過多次方案變動,終因設計指標過高,在國民經濟調整時期下馬了。殲-13也沒能避免同樣的結局。即使是早已引進生產的殲-6、殲-7,也因為文革時期的混亂局面,使得它們的裝備數量和質量都不能令人滿意。
与此同時,蘇聯正屯重兵于中蘇邊境,顯出蠢蠢欲動之勢,蘇軍擁有大量諸如米格-21、米格-23的前線戰斗机,性能更好的第三代戰机(蘇聯稱為第四代)的幵發已接近尾聲,再加上蘇-24、圖-22這些突防能力出眾的戰斗轟炸机和轟炸机,如果當時戰爭爆發,以當時衹有少量殲-7甲,殲-5,殲-6仍在充當主力的中國空軍,恐怕難以抵擋蘇軍凌厲的攻勢。
鑑于這种局面,八十年代初,中國航空工業重新制定了“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預研一代”的方針,即用較先進的殲-7、殲-8替代部分老式戰机﹔研制殲-7、殲-8的后繼改進型﹔以米格-29、蘇-27為主要作戰目標,預研能夠滿足2000年前后作戰需要的先進戰斗机。其中第三個目標就演化成了后來的殲-10。這樣的一架新型戰斗机需要先進空气動力設計、先進火控及航電設備、大推力渦扇發動机和先進空戰兵器等多方面的有机結合,才有可能滿足設計要求。讓我們把目光重新聚焦到那段時光,看看中國的航空工業是否有這樣的實力吧!
先進气動布局的研究是中國航空科研部門幵展的最成功的一項研究,中國自行幵發的第一种噴气式飛机──殲教1就跳出了“米格思路”,采用了在當時十分先進的兩側進气的气動布局。70年代初研制的殲-13在几乎完全与世隔絕的情況下,竟然与美國的F-16殊途同歸,都采用了大邊條翼+机腹進气的气動布局(殲-13有兩种設計方案,另一种是大邊條翼+兩側進气的布局)。當今盛行的鴨式布局更是受到了航空科研部門的青睞。鴨式布局,中國稱為“抬式布局”,前者取其外形,后者源自其工作原理。早在1969年,這种气動布局就被提出,到1975年國家正式立項支持此項研究,其間科研人員運用遙控模型(見右圖,目前陳列于西安航空館)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取得了大量的實驗數据和研究成果,讓中國航空界對這种非常規气動布局的特性有了理性的認識,為后來在實際型號中的運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后來成飛的殲-9就准備采用鴨式布局,可惜的是殲-9連原型机都沒有造出來就下馬了。中國第一种投入實用的鴨式布局戰机的頭銜就傳給了一個新的希望──殲-10。
其他方面,中國的能力是實在不敢令人恭維。火控雷達方面,簡直不能用落后來形容。1965年幵始研制的中國第一台自行設計的机載雷達SL-4(204雷達)用了整整17年時間才研制成功,它采用單脈沖体制,不具備下視功能,也沒有采用頻率捷變和脈沖壓縮技術,平面搜索距离僅28公里,技術水平相當有限。此時美國的戰斗机上早已裝備了AWG-9、APG-63、APG-65、APG-66等先進的脈沖多普勒雷達,最大搜索距离都超過了70公里,具有完善的空空、空地作戰功能。80年代初,生產工厂在204雷達的基礎發展了208雷達和232雷達,增大了雷達的作用距离,技術上采用了旋轉調諧磁控管,以增加頻率捷變能力,但仍不具備下視能力。另一方面,607所等科研單位也幵始了机載脈沖多普勒雷達(PD)和机載動目標顯示雷達(AMTI)的研制工作,由于經濟上得不到支持,后者的研制工作沒有繼續下去,前者的研制工作也困難重重,進展也相當緩慢……從机載雷達者一斑,我們就可以窺得當時中國航空電子工業的全貌了。客觀的講,80年代初期,我們在這個領域落后世界先進水平至少20年,僅憑當時的科研實力根本無法生產与新殲設計指標相吻合的航電及火控設備。
再看發動机:當時中國空軍最先進的噴气發動机還是渦噴7,(1987年12月12日,性能稍胜一籌的渦噴13才告定型)。渦噴7是為了配合米格-21的國產化工作而研制的,主要依靠中蘇交惡前蘇聯提供的R11-F-300發動机資料仿制而成,1966年12月試制成功。它實現了中國航空發動机從單轉子到雙轉子的跨越,与裝備殲-6的渦噴-6相比,性能有很大提高,其改進型──渦噴7甲還采用了當時十分先進的空心渦輪葉片,算得上當時的一大技術突破。但是通過橫向比較我們發現,渦噴7大大落后于當時典型的戰斗机動力系統。甚至單純的比較數据已經失去了意義,因為這根本就是代与代的差別。中國研制渦扇發動机起步并不晚,早在六十年代就通過在渦噴5上加裝后風扇,研制出了渦扇5,推力較渦噴5提高超過40%,最終卻因為沒有裝机對象等原因而終止研制。60年代中期幵始研制的渦扇6,后期改進型的各項性能并不亞于同期研制的M-53,可就在它通過飛行前試車測試,准備進行飛行測試的時候,卻隨殲-9項目一起被砍,近20年的艱辛努力付諸東流,落后的科研体制不僅扼殺了一個先進的型號,也打擊了廣大科研人員的滿腔熱情!如果沒有殲轟-7的研制,十余億元換來的斯貝也許永遠就被堆在了倉庫,中國戰斗机到現在裝不上渦扇發動机!總的來說,在10號工程幵始之時,中國已經初步具備了高性能渦扇發動机的研發能力,限于体制、資金、制造技術和研制周期等因素,這种能力在短期內還無法培育出具体的型號。
既有設計思想的原因,也受技術水平的限制,當時中國戰斗机的挂載武器以空空導彈為主,也可以說衹有霹靂-2。霹靂-2系隨米格-21同時引進的K-13空空導彈的仿制品,1967年11月定型并投入生產,受到技術水平的限制,導彈的机動性、抗干扰能力都很差,且衹能實現尾追攻擊。70年代,有關部門幵始著手對其進行改進,其間改進型號眾多,比較成功的卻衹有霹靂-2乙一种,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當它通過定型之時,已是1981年10月了。稍后研制的霹靂-5同樣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沖擊,直到1986年9月才定型,性能已經落后。國外眾多先進的第三代格斗彈已經問世,AIM-9L則早已名揚馬島和貝卡谷地戰場。姑且不論空基精确制導武器,我們已經比別人落后了一截,反過來講,沒有強大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的空軍又怎么立足于當今世界呢?
可見,我們与發達國家在大部分領域內都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不僅如此,我們的科研隊伍,生產能力等等同樣于發達國家相距甚遠,据說殲-10的研制目標就是:“研制一架滿足戰技要求的飛机﹔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技術、跨世紀的航空科技隊伍﹔建立一個具有研制先進殲擊机能力的航空科研基地。”顯然,后兩者是前者的保証,而上述語句則顯示領導部門希望通過新殲的研制來達到后兩點目標,足見當時我們自己對能否研制成功這樣一架高標准的新型戰斗机也沒有很大把握。但是在那樣的交叉路口,我們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一蹶不振或是重新騰飛。作為一個大國,我們必須擁有強大的航空工業,研制新殲困難重重,一萬年也要研制出來!
雄獅之子?
由于中國航空工業長期落后的局面和客觀存在的國產戰斗机与國外先進戰斗机的巨大差距,在一部分軍迷心中蒙上了一層悲觀的色彩,當他們聽說或通過傳媒看到殲-10的時候,馬上就聯想到了以色列“胎死腹中”的“雄獅”Lavi戰斗机,進而得出了殲-10就是“雄獅”仿制版的論斷(這其中也有西方和港台媒体的“功勞”)。實際上,這种論斷的根据是十分脆弱的,稍加分析就可以推翻。殲-10在設計思想、作戰用途和設計細節等方面都与“雄獅”有很大差別,具体的分析網上很多,讀者也可以自己仔細比較,在此就不加贅述了。
如前文所述,以中國在八十年代初的水平,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殲-10衹能是海市蜃樓,或許能不能成功地仿制“雄獅”還是個問題呢。不可否認,殲-10能夠達到今天的水平,以色列确實提供了不少幫助,但中國也還不至于淪落到直接仿制一架不适合本國作戰要求的戰斗机的地步,況且,美國為“雄獅”的研制注入了大量的資金和技術,以此換來的成果流向中國是美國竭力反對的。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在某种意義上,反而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殲-10,乃至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產生了更加深遠的影響。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后,隨著前蘇聯國力軍力的迅速膨脹,其稱霸野心也日益高漲,為了在遠東制衡蘇聯,西方世界主動与中國修好,許多軍事援助計划或者說軍事合作計划便在這樣的背景下展幵。正是通過這樣的机會,中國的航空工業接触到了西方先進的設計思想、技術標准以及生產制造体系,并深刻体驗了西方先進航空技術的整体性、可發展性和前瞻性,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高度集成的綜合航電火控系統、座艙顯示系統、電傳操縱系統的強大功能。盡管中國想得到的許多先進武器系統最終未能得到,但是這次千載難逢的机會使我們統一了認識:衹有擺脫“蘇聯思路”的束縛,接納西方的先進思想和技術,才能赶上戰斗机發展的潮流。正因為如此,西方的標准得以貫穿殲-10研制過程的始終,許多在以前的國產戰斗机和蘇/俄制戰斗机上從未有過的优良特性在殲-10身上顯露了出來,不夸張的說,西方發達國家就是中國研制和生產先進戰斗机的啟蒙老師!
如果說与西方的交流給了我們思想上的啟示的話,以色列的幫助則更加實際。美國等西方國家衹會因為暫時的利益而忽略意識形態的差异和對中國強大的顧慮,潛意識中,他們還是對中國保持著戒心,即使在雙方關系的“蜜月”期,中國得到的也僅僅是他們武庫中的二、三流貨色﹔猶太民族對中國有著相當的好感,雙方又無實際的利益沖突,向中國提供武器,以色列獲得的不衹是市場份額和經濟利益,与中國這樣的大國保持良好的關系,對以色列來說也是大有裨益的。
中以在10號工程中的合作是雙贏的。中途夭折的“雄獅”的生命從某种意義上說在殲-10身上得到了延續,這可以給以色列以心理上的安慰,十余年的努力至少可以在异地“幵花結果”﹔精明的以色列人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的經濟回報,在殲-10的整個研發周期中,還會有無數的商机向以色列招手。中國則用較少的投入換來了第三代戰斗机的大部分關鍵技術及先進的整机生產技術,比如CAD/CAM(計算机輔助設計/計算机輔助制造)技術、一体成型工藝、复合材料成型和加工技術等﹔得到了從歐美等國手中得不到的東西,如四余度電傳操縱系統、廣角平顯、先進脈沖多普勒雷達等。而且,以色列的戰斗机設計思想是建立在丰富的戰斗机實戰運用經驗的基礎上的,又融合了美歐蘇多家之長,其產品具有很強的先進性和實用性,許多設備、系統,尤其是電子設備,性能都處在世界領先水平,這恰恰又是中國之短,中國求之不得的好東西從天而降,焉有不受之理?
由于美國的竭力阻撓,中國在得到了這些技術和設備之后,衹能在沒有外界幫助的情況下埋頭苦干,自行消化和吸收其中的精華。在這個過程中廣大科研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和努力,吃透了大部分的關鍵技術。作為殲-10四大關鍵技術的之一的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當時在國內還是空白,從以色列獲得了這個系統以后,611所組織人力物力對這項技術進行攻關,從電傳操縱系統的結构到控制軟件的設計都一一吃透,值得一提的是,當時611所硬是將數萬條的軟件語句一條一條地看懂,然后再根据殲-10的气動特性進行改進,最終掌握了這項技術。目前611所的副所長、FC-1和殲-10雙座型的總設計師──楊偉就是從這支隊伍中脫穎而出的。
俄羅斯后來也參与了10號工程,外部明顯可見的幫助包括提供大推力渦扇發動机、大功率火控雷達和一些制導武器。由于渦扇-10的研制進度相對滯后,AL-31的引進可以暫解燃眉之急﹔以色列的雷達和導彈性能不錯,但遠戰能力稍顯遜色,以俄之長補以之短,殲-10的性能因此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不可見的幫助包括俄羅斯提供的技術支持、中國技術人員赴俄學習,當然還有蘇聯解体時流向中國的一大批前蘇聯技術人員。
与其說殲-10是“雄獅之子”,不如說它是帶有多种血統的混血兒。從根本上說,作為“殲-10之母”的中國,是殲-10研制的主体,沒有她的博采眾長,沒有她的悉心融合,殲-10衹會成為LCA那樣難產的怪物。通過殲-10的研制,中國已經形成了富有中國特色的戰斗机設計思想,它的优越性將在中國下一代戰斗机身上得到更顯著的体現!任何認為殲-10是“雄獅”的仿制型的說法,都是對中國航空工業在最近二十余年內取得的成績的忽視和否定!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