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戰例:奠邊府之役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gyh 于 August 20, 2004 23:42:00:

著名的戰例:奠邊府之役

法國電影《奠邊府》(Dien Bien Phu, 1992年)從一個美國戰地記者的眼光看著名的奠邊府之役,頗給人啟發。強權被弱者打敗,傳為千古佳話。

越南原為中國藩屬,一八八五年中法安南之役清廷將其割讓給法國,法國复於一八九二年征服寮國,加上早在一八六三年即占領高

棉,一并將之納為殖民地,統稱為法屬印度支那。

  法國為安撫三邦人民,准許各自保有其原來王朝及官制,但一切大權卻完全操縱在法國人手中,由於生活在异族統治之下,渴望獨立自

由的民族意識油然而生,可歌可泣的反法運動時有所聞,越共因此而崛起。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武元甲潛回越南,幵始了建設越盟軍隊,一九四五年四月武將其軍隊改名為越南解放軍,越南長期淪於异族統治之

下,因此胡志明等人的民族獨立運動活動深得民心,到了日本投降的前夕,越南解放軍其影響和勢力己擴張到河內,日本投降後第三天,

胡志明率領八百名解放軍進入河內,以越盟中央委員主席名義,號召越南名流志士共組臨時政府,經胡志明登高一呼,立即聞風景從,八

月廿日保大王被迫退位,九月二日胡志明正式在河內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後,盟軍總部將越南境內的日軍以北緯十六度為界區分為南北兩區受降,北區由中國負責,南區由英國負責

。英軍接收南越後即協助法國建軍,運送法國遠征軍,轉運武器彈葯,以利法國對南越的征服,并重建法國的統治。一九四五年末中國軍由

盧漢率領占領北越,胡志明深恐盧漢干涉越南內政,制造戰爭,乃於一九四六年三月与前法國代表圣安東尼簽署協議,准許法軍合法進駐

北越,接替中國軍隊(胡志明相信打敗法軍較打敗中國軍容易)往後,法國仍希望統治越南,雙方即沖突不斷,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九日當

胡志明獲悉法軍計划向越盟發動攻擊時,乃向法國宣戰。

  法越戰爭初期,越盟建軍猶在萌芽階段,力量脆弱,不堪一擊,因此衹能退守山區,一九四九年秋中共軍隊自長江流域進入西南邊疆,

對越盟的抗法軍提供了及時的支援,一九五0年初,正值抗法戰爭進入了最為慘烈的階段時,胡志明潛赴中國大陸向中共求援,中共即派

羅貴波為政治顧問團團長,向北越當局提供有關財經組訓民運思想教与思想改造及革命斗爭等工作經驗,嗣後又以陳賡為中共党中央代

表的身分,協助北越訓練其党政干部及軍隊,并直接指導越軍作戰,又以韋國清任軍事顧問團團長,給予戰略戰術方面的指導,且協助北

越軍遂行多次戰役并指導一九五年五月的奠邊府戰役。

  一九五一年胡志明將印度支那共產党改組為越南勞動党,亦即越南共產党,越盟一詞遂逐漸廢棄不用。

  一九五二年一月黑河西岸除少數据點外,几乎全為越南控制,九月越共為協助寮共的斗爭,企圖進兵寮國,一九五三年法軍為阻止越共

西進,遂依馬奇諾式之傳統守勢思想,占領奠邊府以待敵決戰。

  奠邊府位於寮越邊境附近,距中國大陸一三0公里,距寮國十六公里,是一個位居群山中的橢園形盆地,南北長約二十公里,東西寬約

八公里,為北越進入寮國必經之地,人口約一萬,大都以務農為生,奠邊府盆地平均海拔三七0公尺,環繞周的高地平均海拔達一一00公

尺以上,高地上森林密布,由地形來看,越共以少數兵力占領周要點就可以瞰制盆地中的法軍,同時又因空間狹窄,使法軍失去內線作戰

成功的條件而處於不利態勢。
 
  法軍原處於不利態勢,若為求安全而占領周高地,則又顯得兵力不足,再說奠邊府遠离法軍河內基地,必須依靠一條既遙遠又脆弱的空

中補給線來維持戰力,所以未幵戰之前,法軍失敗己成定局。但為何當年法駐越印度支那軍的總司令納瓦爾又為何欲在此地和越盟決一

死戰?根据納氏日後回憶,大致可以歸納出下列理由:防御寮國是當時法國政府的政策,但在中南半島的法軍實在沒有多餘兵力可以部署

在寮國境內,所以選擇一重要地形加以固守以阻止越盟進入寮國似乎為一節約兵力的可行方案,奠邊府正是寮國皇都鑾勃拉邦東面群山

中的唯一門戶,納氏相信,在國內增兵到達前,暫時固守此地區确有必要。
   
  根据判斷,法軍若不立即占領奠邊府,則短期內該地將成為越盟軍第三十六師的作戰基地,越盟可由此輕易擊滅西北高原地區效忠法

軍的高棉族游擊隊,并從而向寮國心臟地帶進出。

  納瓦爾之构想為:在奠邊府建立堅強的防御据點,并在周邊建立支援防御陣地,以重炮鎮守,并有空軍支授。鼓勵越盟軍向強固陣地進

攻,然後集中強大火力,摧毀越盟部隊。法軍也了解到法軍無足夠兵力防守周邊高地以确保補給線的安全,法軍必須空中補給線維持戰力

,針對以上弱點,法軍曾經過极慎重的考量与激烈的辯論,并曾聘請甫參加過韓戰熟悉俄制火炮的美國軍事專家提供意見,最後終於得出

以下結論:越共沒有足夠的後勤能力,從遠在百公里外的諒山去補給与維持一支足以威脅奠邊府一萬千名以逸待勞法軍的兵力,充其量不

過是一個配有少數炮兵的加強步兵師而已,(而實際上這次越盟的最后一戰,集結了三個精銳步兵師及一個炮兵師,以期畢其功于一役)

法軍有能力將其擊敗或擊滅。法軍掌握絕對的空优,可以早期發現越共的行動,以空中攻擊妨害其集中机動并摧毀其補給系統。

  另据美國專家的保証:
  
  A越共的火炮口及射擊技術,無論如何也無法利用盆地周高地直接指向奠邊府机場及盆地中央之法軍主陣地,除非越共將其火炮放列

在面向盆地之前斜面上,但法軍之炮兵及空軍能立即將其摧毀。
  
  B法軍在掌握空优之狀態下,空運空投必可保持不輟,最低限度夜間的空中補給作業不有問題。納氏深信,剛在一九五三年板門店韓戰

戰停協定簽過字的中共,將不直接介入越戰。

  美國自一九五0年起即給予法國大量的軍援(每年約五億美元),以對抗共党,依据法軍在奠邊府戰況緊急時,可獲得必要的協助。 根

据上述分析与判斷, 納氏認為此一行動方案具有相當高的成功机率,便決定占領奠邊府,构築工事,等待越共到達相机決戰。

  參戰兵力法軍步兵十二個營傘兵二個營一0五榴炮一個營一五五炮一個營,兵力約一萬千人。越盟軍在中國全力的支援下,從一九五

三年十二月上旬至一九五年二月下旬,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在奠邊府周部署了三個步兵師(三0八師三一二師三一六師三0師)及一個完全

由中共訓練与裝備的炮兵師,兵力約萬人。

  一九五四年三月十二日越盟軍三0八師對卡布雷列發起攻擊,并於三月十三日攻陷,三一二師在炮兵支援下於十五日攻陷東北方据點

, 三0師則向伊沙貝爾壓迫, 三一六師則向則東南方向奠邊府進迫。法軍於三月十五日以傘兵戰車奪回卡布雷列,三天後又主動放棄。

三月十八日法軍机場外圍据點失守,机場受威脅,十天後机場無法起降飛机。三月三十日越盟軍發動總攻擊,奪下外圍据點,守軍糧盡援

絕,到五月七日向越盟軍投降。

  導致法軍失敗原因:

  將決戰地點選擇距离基地遙遠,且無地面補給線可通達之處,致持續戰力無法保持。對奠邊府周邊的地形未作深入的研究,致陷於內線

作戰最不利的狀況。始終居於被動。法軍認為其在奠邊府作戰中有能力做到:
  
  A以空中偵察,早期發現越共行動而攻擊之。
  
  B以空中攻擊或炮兵射擊,摧毀越共任何可以直接威脅机場的炮兵陣地。

  但事實上:
  
  A共軍在濃密的森林中運動,避幵了法軍的空中威脅。
  
  B作戰沒几天,机場即被迫關閉,法軍不但無法實施空運作業,而且連夜間的空投補給,也大半落入敵手。
  
  C因此,法軍犯了高估自己能力的錯誤。

  法軍對越共能力的判斷:
  
  A越共到達奠邊府的兵力不超過一個加強步兵師。
  
  B越共炮兵之口數量及射擊技術都不值得重視。

  但事實上:
  
  A越共到達奠邊府的兵力為三個步兵師及一個炮兵師。
  
  B越共不但在炮兵的口与數量上壓倒法軍,而在射擊技術上也十分高明。越盟利用彈道戰術,將重炮掩埋於面對奠邊府的周山前,而不

是山後,法軍炮兵几乎均毀於此一戰術。
  
  C因此法軍犯了低估敵人的錯誤。

  法軍對中越共行動的假定
  
  A越共的基地在諒山(距奠邊府約百公里),越共沒有足夠的後勤能力以支援奠邊府的作戰。
  
  B中共不直接介入。

  但事實上:
  
  A越共的基地在距奠邊府約一百公里的中國大陸。
  
  B中共約以五萬名人力二百門大炮支援越共的作戰。
  
  C因此,法軍犯了一廂情愿判定敵人行動的錯誤。

  法軍對美國的期望
  
  A法軍之所以愿意在奠邊府与越共決一死戰,其主要理由之一,即是美國默許將以海空軍武力支援法軍。
  
  B美國在戰況危急時,基於其他考量,拒絕對法軍施予援手。
  
  C法軍犯了將成功建立在依賴別人援助上的錯誤。

  奠邊府戰役的教訓
  
  為將者必須對野戰用兵的基本原則有相當的研究。
  
  狀況判斷不可高估自己低估敵人,料敵務必從寬。
  
  不能以自己一廂情愿的思維來判定敵人的行動。
  
  不可過份依賴別人。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