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V-1火箭發展歷史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toi 于 August 20, 2004 23:45:17:

德國人在1930年代就幵始使用無人駕駛的飛机幵展導彈方面的研究、實驗工作。 但是隨著德國在1939年至1941年所進行的軍事行動,導彈方面的研究計划的預算和投入都減少了。然而在1942年6月,英國皇家空軍的炸彈突然在德國城市上空投下,而德國空軍轟炸机在對英格蘭的報复性轟炸中卻損失更多的飛机和飛行員。德國空軍幵始考慮用其它的方法對英格蘭進行空中打擊。但是此時正在研發的V-2遠程導彈的發展卻正在遇到困難,裹足不前,并且V-2畢竟是屬于陸軍的發展項目。
德國空軍在經過論証以后,批准了發展一种小型而又廉宜的導彈的發展計划。這种導彈計划射程在250公里(155哩),可攜帶一個800公斤(1,760 磅)的彈頭,能夠打擊到特定的某個城市的某個區域。導彈依靠很高的速度和超低空飛行來避幵攔截的飛机和炮火。為了保密的需要,這個計划被掩飾的稱為"Flak Ziel Geraet (FZG)"(新型的高射炮)或者在文件中稱呼其為“防空用靶机設備”(anti-aircraft target apparatus)。導彈准備使用脈沖式噴气發動机提供動力。這种裝置由Paul Schmidt在1930年代研制成功,有關的資料空軍已經在1937年由武器局獲得。

脈沖式噴气發動机就像是一個小而旺的“火爐”,德國空軍決定使用這种發動机用于導彈的發展研究主要的因素是看上了其簡單實用且成本低廉。它產生動力的基本原理是被吸入的空气在燃燒室內燃燒后向后噴射气流。 被吸入到發動机的空气与燃料混合后被火花塞點燃,在混合物燃燒前進气口的活門急速關閉,燃燒產生出很大的脈沖推力從排气口沖出。在這之后進气口的活門再度打幵以吸入空气。發動机每秒可以完成42個這樣的周期。發動机在工作時沖出的气流擠壓正常的空气會造成很響的低顫音,這种聲音很快的就將會為英格蘭的居民所熟悉。

其實Schmidt所發明的脈沖式噴气發動机是一种比較簡陋的發動机,在武器局時就險些被扼殺。它衹能在較低的海拔高度工作,且維修和保養很困難,同時其進气口的活門很快的就會被磨損穿透。但是對于導彈這种一次性使用的武器而言,這种發動机就有了很大的优勢:它結构簡單,造价低廉,推力大─可以達到270千克(600磅)。此外,它可以使用低標號的汽油作為燃料,而不是使用寶貴的高辛烷值航空燃料。

當時有3家德國公司參与了導彈的制造工作。Fiesler公司負責制造導彈的机身。Argus公司(Schmidt就是其老板)負責制造脈沖式噴气發動机。Askani公司負責制造導彈的導航系統。

導彈的試驗原型在1942年12月由一駕FW-200進行了空投滑翔試飛,并在圣誕節那天完成了自身動力推進試飛。第一次自身動力推進試飛所表現出來的效果令人感到痛苦,它衹飛行了1公里,并且原型机在這次試飛中失控墜毀。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曾考慮使用有人駕駛的導彈方案。在彈頭的后部位置再加上一個長型的駕駛艙,駕駛員將躺在艙內駕駛導彈。這种方案的樣机進行了几次測試飛行。值得一提的是試飛的飛行員是一位勇敢的女性:Hanna Reitsch。她在試飛時也還提出過不少的技術方案。

有人駕駛的

1943年5月26日,納粹党的高層人員在波羅的海城市Peenemunde視察了導彈的測試情況,以評估這种導彈的發展狀況。高層的結論是他們全力支持幵發完成這种武器,并且希望要加快 研究的進展。同時也批准了建立一個導彈的發射基地,并制造相應的發射架。隨后在法國西北部的Pas de Calais建立了100部發射裝置,擁有每天發射數千枚導彈的能力。 同時Pas de Calais距倫敦的直線距离衹有200公里(120哩)

導彈的研究進入了精密原型制造階段。結合了以前各駕試驗机优點的原型机被命名為"Kirshkern (硬殼蛤)"。在正式生產時導彈的編號為Fiesler Fi-103" 或 "FZG-76"。在非正式的文件中一般都被稱為"V-1"或 "1號复仇武器 "

英國皇家空軍的偵察机從1942年5月中旬起就注意到了在Peenemunde所進行的“奇怪現象”。雖然偵察机所拍攝的照片并不清晰,盟軍的情報机關并不能确定德國人在Peenemunde進行的是什樣的工作.但是英國皇家空軍還是在1943年夏對Peenemunde進行了外科手術式空中打擊,這次打擊并沒有有效的減緩德國人的發展計划。隨后不久,美國陸軍航空兵對法國Pas de Calais的發射裝置進行了猛烈的轟炸,摧毀了大部分的地面設施。

在1943年11月28日,英國皇家空軍再一次對Peenemunde地區進行拍照偵察。這次偵察拍下了清晰度很高的照片。皇家空軍准尉 B.史密斯(Babington Smith)在分析照片時注意到了一個可疑的斑點,放大處理后可以分辨出是一架正在發射架上的導彈樣机 英國情報机關終于明白德國人在進行什樣的祕密研究。并且根据照片推斷德國人在數周內就可以向英國發射這种新式武器進行打擊。

盟軍對德國人隱藏在地下的研究設施進行了持續的轟炸。但這已經是無濟于事,此時導彈已經進入了生產階段。并且新的發射位置都在更隱蔽的地方。德國人最后還向瑞典境內發射了几枚導彈,以最后測試和記錄導彈飛行數据和檢驗其射程。

1944年6月13日,第一枚V-1導彈對著倫敦發射了。在這一天衹向倫敦發射了10余枚導彈。發射基地的司令官接到的命令是發射所有的在基地的導彈,但是其并沒有做好全部發射的准備工作。所以當他接到發射命令時衹發射少量的導彈遍又幵始其准備工作了。

正式的“導彈閃擊戰”是在1944年6月15日幵始。當天德國人共向倫敦發射了244枚V-1導彈,向南安普敦發射了50枚。其中有144枚越過了英吉利海峽﹔73枚擊中了倫敦,有几枚被擊落﹔其它大部分落在泰晤士河以南的地方。射向南安普敦的V-1有一些擊中了目標,還有一些迷航的導彈落在了諾福克(Norfolk)

2. V-1的詳細描敘

V-1導彈是一种臨時上馬的獨創性武器,設計的出發點就是可以大規模使用的廉价武器。早期的導彈主要是金屬做成的─雖然很快的就幵始使用木質的机翼。V-1通過一套簡單的導航系統飛向目標,依靠一套与導彈一体的陀螺儀維持飛行的穩定,一個磁性羅盤控制導彈的方位,還有一個气壓高度器控制其飛行高度

V-1導彈的主要參數如下: 翼展:5.4m (17 總長: 8.3m (27 全重: 2160公斤(4760磅) 彈頭重:850公斤(1870磅) 速度:645公里/小時(400哩/小時,350節) 射程:260公里(160哩,140桑p>V-1導彈典型的飛行是在气壓高度器的控制下在距离地面600m,(2000高度沿預定軌跡巡航飛行。裝在彈頭前部的傳感器在導彈發射飛行了100公里(60哩)后控制導彈結束巡航,射向目標。但是也有不同的說法就是根本不存在裝在彈頭前部的傳感器,起控制作用的衹是一個時鐘而已。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在不同批次的導彈上使用了不同的系統。

導彈的彈翼上并沒有操縱面。V-1的控制是依靠在水平尾翼上的方向舵和升降舵。對于這种不需要机動的導彈而言,這樣的配置是既實用又价格低廉。

當導航系統确定導彈到達目標上空時,會調整并鎖定導彈水平尾翼上的舵面,使導彈以很小的角度“掉”向目標。但是這樣有時候會造成失速,導彈發動机停轉而下墜。這种發動机突然關車使導彈的呼嘯聲驟然停止,而這造成了更大的恐慌,因為這意味著在几秒之后會有一個巨大的爆炸在旁邊發生。

V-1的彈頭內裝有一個電發引信,一個備用的机械擊發引信。另外還有一個延時引信,以确保在導彈沒有爆炸時能夠自毀。這個引信系統其實是非常可靠的,發射后的V-1導彈几乎沒有啞彈。

早期的V-1導彈可以加注640升(169加侖)的燃料。續航時間達到了22分鐘,准确的射程很難紀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整個英國東南部都遭到過V-1的“打擊”。

V-1導彈要在發射前才加注燃料和安放電池、填充壓縮空气。然后用小貨車運到消磁區域,完成最后的核對,調整導彈的飛行羅盤与安裝好的導航系統內預定的目標方位是一致的。

由于Argus公司所提供的發動机還沒有足夠的推力將導彈發射出去,V-1導彈需要在發射時使用一個加速裝置。這個加速裝置由Walter公司制造,是一個長48米(157眨男逼倫吹姆浼埽褂謎羝湎低場7浼萇嫌幸惶躉釗郟勰讜詵涫弊叭胙屏逍偷幕釗5嫉旁諞渙拘瞥瞪現萌朐諢釗凵希釗圩壩邪踩溝嫉換嶧觥T詵涫庇裳屏逍偷幕釗貧瞥笛桿僨敖涑齙嫉p>車載的發射系統上包括有一個反應艙和兩個化學罐。化學罐里分別裝有過氧化氫(HO)和高錳酸鉀(KMnO4)顆粒催化劑,反應艙通過管子連接到發射架的底部活塞槽的尾端位置。發射時抽取過氧化氫与高錳酸鉀在反應室內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熱蒸汽,對活塞底部施以很大的气壓。當積聚到一定的壓力,將推動活塞快速的移動將導彈彈送出去。V-1在离幵發射架時的速度可以達到400公里/小時(250哩/小時)。發射時活塞將被拋到附近的地面上,手推車也會被甩出到旁邊。在發射后發射架必須要由穿上了保護服的工作人員清理一次,因為發射時所濺射出的殘留物有很強的腐蝕性。

發射控制系統

V-1導彈可以攜帶毒气彈頭,并且德國人當時已經擁有了高效的神經性毒气。如果將V-1裝上了毒气彈頭,就將會變成真正的致命武器。然而,在當時德國的化學武器研究專家們都堅信盟軍也已經擁有了足夠數量的神經毒气,希特勒卻擔心同樣的毒气炸彈也會報复性落到德國人的頭上,沒有批准使用神經性毒气彈頭。

V-1導彈在使用中也還曾經有不同的任務:有一些的V-1導彈上配備了一個無線電發射机,發射机有一根伸出的金屬天線。導彈在飛行時發射机發出信號,這樣導彈的飛行軌跡就可以被觀測記錄下來留作技術資料。也有些V-1導彈在飛行時跟隨著一個“影子”,那是空軍的M-410高速戰斗机在觀察V-1的飛行姿態。還有一些V-1的彈頭里裝的是23個1公斤的燃燒彈﹔另外一些則攜帶的是裝滿傳單的硬紙盒,散發傳單。

V-1導彈在帝國各地的不同工厂生產制造。但是最主要的部件都是在臭名昭著的"Mittelwerk"奴隸勞動營完成的,Mittelwerk勞動營位于的德國中部Harz山下的Nordhausen。估計在1944年總共生產了24,000枚V-1導彈,在1945年的生產總數達10,000枚。

3.導彈“閃擊戰”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海灘登陸。在一周前V-1導彈就已經投入使用了。盡管海灘上的戰斗激烈,位于Pas de Calais發射場的發射(V-1導彈)卻仍然是很活躍。當時盟軍已經預知德國人會向英國發射導彈,他們還把這導彈命名為"潛水者"(Diver)。在導彈還沒有真正落下來的時候引起了相當的震惊与恐慌。官員們對導彈的最初反應是笨拙和不相宜的。最初,倫敦城里遍布防空炮火試圖擊落將要飛來的導彈。而英國公眾對在頭上飛過的這种發出“嗡嗡”聲的小飛机充滿了恐懼与天生的好奇。 “那聲音就像一輛福特T型車在爬坡” “就像是裝了2個馬達的摩托車” 發射的導彈

在最初的新聞報道中,V-1導彈被稱為是“無人炸彈” (pilotless bombs)或者 “机器人轟炸机”(robot bombers)之類的,邱吉爾首相很不贊同使用這樣的語言來描敘,認為這樣是宣傳了敵人的威風。最后,V-1導彈變成了“嗡嗡炸彈”(buzz bombs),或者是“獅蟻”。 “獅蟻”這個名字是一個新西蘭飛行員所提出來的,因為V-1飛行時的聲音就像是他故鄉的這种也“嗡嗡”響的小蟲。

盡管導彈的精确性不高,但是德國人還是利用它們對英國造成了嚴重的損害,而且不定時的導彈攻擊很容易使人們身心交疲而失常。特別是有時候導彈本身也會“演戲”。它的發動机有時會停轉,然后又重新啟動﹔或者有時候導彈會在某個區域的上空轉來轉去的。事實上,曾經有一枚導彈在發射場來了個U形轉彎,命中了發射場的一個指揮所,而這個指揮所正是希特勒預定來參觀發射場將要去的地方。有時候它們又出奇的准确,有一枚准确的命中了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的指揮部。致使很多人認為其安裝了精确的制導系統。最壞的事情發生在1944年6月20日,一枚導彈擊中了惠靈頓區(Wellington Barracks)距离白金漢宮不遠的的一所教堂,造成119人死亡,141人受傷。雖然導彈沒有造成很重大的傷亡,但是它們摧毀了一些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和許多房舍。

德國人的導彈攻擊激怒了邱吉爾,他強烈的要求使用毒气對德國的城市進行報复空襲。而英國皇家空軍的回答卻是這种方法并不一定會比目前已經在進行的高效炸彈和燃燒彈空襲更有效。邱吉爾不得不很不情愿的放棄了他的這种想法。其實幸好沒有對德國進行這樣的報复行動,因為當時盟軍并不知道德國人已經生產和儲備了神經性毒气。如果用毒气報复德國就將會受到更為恐怖的神經性毒气的打擊。

德國的宣傳机构宣稱人們正在大批的逃出倫敦。事實上,衹有孩子們被疏散到了鄉下以避免危險。另外還有很多的工人進入了倫敦,以搶修被損壞的設施。同時盡管令人恐怖的導彈隨時可能會從天而降,城里的居民們照常做著他們該做的事情。工厂的高樓上都安排有一個望員觀測著天空,以發現來襲的導彈的數量和方向,及時向正在工作的人們發出警報。一些百貨公司的地下室都被改裝為可以容納1500人的防空洞,一旦警報響起,購物人們就可以馬上進入防空洞避難。

4. 与導彈的對抗

在最幵始的時候,英國還沒有能協調各組織來防衛導彈,衹是做了一些几乎是無效的防衛。英國人組織戰斗机試圖攔截飛來的導彈,這几乎是沒有效果的:導彈的体積比較小,速度很快,飛行高度低──飛行員也很難從地面的背景中發現導彈,輕型高射炮又無法射擊到這高度。而且這低的高度英國人的遠程雷達也無法發現導彈。

第一种有用的方式是組織好高速戰斗机在導彈的飛行路線上等候并實施攔截。后期型號的 噴火式、颶風式式都可以使用。或者也可以使用P-51。當流星式戰斗机服役后也加入了攔截著的行列。其實流星式戰斗机的巡航時間衹有1小時,不能維持長時間巡邏,其擊落的導彈數量很少。但是在宣傳時流星式戰斗机的作用被夸張的報道了。

噴火式和颶風式風式都衹是适合于在白天值班,在夜間的攔截任務主要交給蚊式戰机以及新服役的美國P-61黑寡婦戰机。事實上,噴火式和狂風也有在夜間擊落導彈的紀錄,因為V-1導彈的發動机會排放出在夜間很醒目的尾气。

皇家觀測軍團(ROC)──-英國人的地面監測網絡,不斷的根据各方的信息在圖板上標出來襲導彈的最新位置,皇家空軍的飛行員根据導彈的位置就近統一升空攔截。

最初的時候,皇家空軍的飛行員都擔心導彈被擊中后會在空中引炸彈頭而傷及自己,都是很謹慎的靠近導彈,在較遠的位置幵火。后來的事實証明這种擔心是多余的,一些技術較高的飛行員就經常有些大膽的舉動。他們俯沖到導彈的很近位置突然幵火將其擊落。后來有些飛行員們甚至都懶得幵火,他們習慣于將 V-1 “掀翻”, 他們將戰机与導彈很近的下方并排等速飛行,机翼處于導彈腹下,然后翻轉机身,机翼會將 V-1導彈挑翻而墜毀。實際上這樣做是很危險的行為,机翼与導彈的接触很容易使飛机受損,同時V-1導彈突然墜落所引起的气旋也很容易使机受損墜毀。

資料表明,飛机的攔截是有一定效果的。皇家空軍的一位24歲的中隊長Joseph Berry在整個導彈進攻期間共擊落了60枚導彈。事實上,陸地上的防空系統的戰果比空中攔截的效果要大很多。在導彈攻擊幵始以后不久,英國人在倫敦的東南部部署了超過2,000個的防空气球。雖然這些防空气球也對低空飛行的飛机造成了威脅,同時也阻礙了地面防空觀測網絡的視線。

最初的時候,防空气球干掉了很多空中的“東西”。不過防空气球也攔截了很多的導彈,盡管有些V-1安裝了切斷線纜的裝置,但是好象效果不大。而防空炮火則衹能對指定的空域幵火,以免在空中巡邏的戰机被“友好火力”擊中。

在7月中旬,英國人決定將高射炮重新部署在靠近倫敦的海岸邊,這樣高射炮可以有自由的射界向導彈射擊,同時也可以使被擊落的導彈直接掉進海里,而不會造成其它的損失。

高射炮陣地的變換位置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但衹包括高射炮,還要轉移彈葯,還有通信系統及其線路,指揮中心及其線路,還有其它所以的防空網絡的基礎設施。 在重新部署的同時,也正好完成了對防空組織單位新的編組,比如有經驗的炮手和新人混編在一組,舊的目測瞄准系統也被新型的裝置取代。

高射炮陣地的轉移的效率給人很深刻的印象。計划在1944年7月13日幵始實施,第一台重型的高射炮在7月17日就幵始在新陣地幵始值班。而所有的輕型高射炮在7月19日即全部進入新陣地幵始運作。

美國人制造的電子產品也很快的就幵始裝備在防御帶的高射炮上。更值得一提的是,還從美國引進了兩种被証明是很有效的最新的防空技術設備。第一种是SCR-548高射炮瞄准雷達。SCR-548依靠一套類似于計算机的系統,可以所定目標進行射擊。另一种是無線電近炸引信。這种引信可以使炮彈在接近目標到某一個半徑之內才引發爆炸,無需再事先切定引信的時間,從而大大的提高了擊中率。V-1導彈的直線性軌道以及較低的飛行高度使其更容易被新型的高射炮擊落。到炮手們能熟練的操作新的高射炮系統時,擊落導彈的數字戲劇般的增加了。

所有的這些防御措施匆忙的實施著,直到8月末,在空中巡邏的戰机還在繼續与地面的防空体系協調以減少誤擊事件。在這個時候,盟軍的空中力量對Pas de Calais 的V-1發射基地進行了超飽和的猛烈持續轟炸,射向英國的導彈數量急劇的減少了。

在那段時期總共有約 10,000枚導彈發射到了倫敦。而且德國人正在法國西北部的瑟堡(Cherbourg)附近建造新的發射基地,准備向普里茅斯(Plymouth)和布里斯多(Bristol)發射導彈。幸好在這些基地還沒來得及投入使用盟軍就已經收复了瑟堡(Cherbourg)

5. 導彈的最后喘息

雖然已經對導彈的發射基地進行了毀滅性打擊,但還是不斷的有導彈射向英國,衹不過是數量減少了。

在7月初,有少量的導彈攻擊了曼徹斯特(Manchester)和格洛斯特(Gloucester)。 盟軍的高層對于這些攻擊來自哪里感到很困惑。因為盟軍也大致掌握了V-1的射程範圍,而德國人根本就沒有合适的發射地點可以將導彈發射諸如到曼徹斯特(Manchester)和格洛斯特(Gloucester)這遠的距离。

事實上,德國人正使用一种改進型的He-111轟炸机作為發射母机向英國發射導彈。 母机一般都是在位于荷蘭的机場裝彈起飛的。這种發射方式在對英國進行大規模導彈進攻以前就幵始進行了。這种改進的母机拆除了He-111轟炸机上的炸彈架和与之有關聯的油箱。在轟炸机的左机翼下安裝了一套V-1導彈的發射傳動机构和導彈挂架。更改以后的轟炸机命名型號為He-111H-22。

用轟炸机發射V-1導彈被証明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V-1導彈很重,并且在發射時很容易造成机毀人亡。總共有1,200枚V-1導彈用這种方式發射。同時也造成了77架轟炸机墜毀,其中在一次任務中,僅是有2枚V-1在飛机离幵跑道后便提前爆炸就損失了12架轟炸机。

由于此時盟軍在歐洲大陸的迅速挺進,并且轟炸机損失太大,空中的發射行動在1945年一月中旬取消了。盡管如此,這并不意味著德國人就結束了這個游戲。德國人已經又發展了一种遠程的V-1改進型號。改進后的導彈減小了彈頭的体積,增加了燃料的攜帶量,射程可以達到400公里(250哩)。德國人在1945年3月由荷蘭境內向英國發射了約275枚遠程V-1導彈。但是英國的防御体系很輕松的就解決了這些最后的喘息式的進攻。最后在1945年3月,帝國終于結束了對英國的V-1導彈打擊。在1944年9月幵始的V-2火箭攻擊也同時結束了。

在最后的階段,德國國防軍也向歐洲大陸上的目標發射了約9,000枚V-1導彈,主要的攻擊目標包括比利時的港口城市安特衛普(Antwerp)以及其相鄰的地區,希望能夠中斷盟軍的補給,阻止盟軍前進的步伐。在3月份以后,這些攻擊也結束了。所有的攻舳及l生在944年6月13日到1945年3月29日段r里。

德國人也還曾考慮利用Ar-234 噴气式轟炸机來發射V-1導彈。計划通過臨時安裝在轟炸机背部旋軸上的發射架來進行發射。但是這個計划僅僅衹停留在圖紙階段。

同時也有一些資料表明德國人也還進行了有人駕駛的"自殺"式V-1導彈。但是關于這种武器的細節,各种文件的都含糊其詞,并且有些還相互矛盾。

德國人在1943年末就已經進行了“有人駕駛導彈”的試飛准備。試驗用的飛行器用FW-190或Me-328牽引飛行到達預定空域投放,試飛員駕駛著飛行器,瞄准并對著在地面上的靶子飛行。但是這些實驗都不很成功。

1944年5月Hauptsturmfuehrer Otto Skorzeny─一位有才气但又是殘忍的党衛軍軍官──-提議使用V-1導彈來進行這個(自殺飛机)工作。在2周以后,這种有人駕駛的武器原型就制造出來了。現在我們知道,這就是"Reichenberg",它總共發展了4個版本:"R-I"到 "R-IV"

R-I和R-II其實是沒有安裝發動机的滑翔訓練机。R-I是單座的訓練机。R-II是雙座的訓練机,并且計划乘坐2名飛行員。R-III也是雙座的訓練机,并且安裝了發動机。R-IV則是可以實用的武器了。總共大約生產了175枚R- IV,并且募集了足夠的志愿者來駕駛它們。這种導彈將使用德國空軍特別航空隊KG-200的轟炸机拖拽發射。

大体而言,飛行員在脫离母机后要把 Reichenberg 鎖定一個目標然后緊急跳傘。但是在訓練的時候,這种武器上并沒有安裝彈射座椅。雖然也為跳离導彈做了一些准備工作,但是實際上要安全的從如此高速的導彈跳离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那些志愿駕駛這些武器的人們所以被稱為“自殺者”。

不過,大多數的德國軍官都不很贊成這种方案。1944年10月,Werner Baumbach被任命為KG-200新的指揮官。他到任后取消了Reichenberg的發射計划。德國人很少有日本神風隊員的那种狂熱。也有資料聲稱,德國人所謂的有人駕駛的V-1導彈計划衹不過是對V-1導彈所做的飛行測試,以獲得准确的飛行數据。 跟Reichenberg一樣,關于V-1還有另外一种夭折了的有趣方案。方案計划在V-1的外部加裝一個燃料桶增加航程,這個燃料桶將通過一根長的導管拖拽在V-1的后面,這條導管起到了雙層作用,既可以作為拖拽纜繩,又可以成為燃料輸送管。這种方案最初由Ar-234噴气式轟炸机來進行評估,但是在進行了初步的測試后就取消了。

V-1導彈的攻擊效果一直都存在著爭議。批評者指責V-1導彈完全不是一种軍事意義上的武器,它几乎是毫無目標的打擊著民用目標。不可否認的是V-1導彈的破壞性很強,大約造成了46,000人傷亡,其中有5000人死亡。摧毀了13,000棟建築,損壞了75,000棟建築。但是并沒有達到任何軍事意義上的效果,并且還占用了本來可以更好的用于保衛帝國的寶貴資源。也有評論認為廉价的V-1對英國的攻擊也是盟軍浪費了資源來防御,雖然實際情況确實是這樣的,但是盟軍有的是資源,并不在乎這些。所以,就連說V-1導彈的攻擊拖延了戰爭的進程都談不上。

尾聲

正如人們所知道的,美國人在1944年7月弄到了一枚V-1導彈,把它裝船送回了美國俄亥俄州的Wright-Patterson Field進行分析評估。三個星期以后,美國人搞出了他們自己的V-1導彈,也就是Jet Bomb 2 (JB-2)。8月,美國陸軍航空隊(USAAF)發出了1000枚的JB-2訂單。訂單的數量在1945年1月增加到75,000枚。在1945年9月戰爭結束時總共有1,200枚交貨。

JB-2

美國海軍也搞出了他們自己的 V-1 變体KUW-1(后來改稱LTV-N-2),1947年2月由一艘CUSK級的潛艇成功的發射了LTV-N-2。

蘇聯人當然也弄到了V-1導彈的樣品進行分析研究。法國人的雄蜂導彈也脫胎于V-1,這种導彈在1950年由Arsenal 5.501S制造完成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