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戰役真相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Light 于 August 21, 2004 00:01:29:

上甘岭戰役真相


(1)

基本上上甘岭是個小型山地爭奪戰,規模跟同時期同地域(同屬美國第9軍)的白馬山之役差不多,主要的交戰者是中國和韓國部隊,各是一胜一負。平心而論,上甘岭當然還是志愿軍的胜利,其間美軍雖然占領了三角高地數周,交給韓國軍隊后最后還是失守。以最后控制權來看,還是中國戰胜﹔就如白馬山最后還是韓軍保住陣地而獲胜一樣。

為什么提白馬山?因為,白馬山和上甘岭這兩次戰斗不論在地域上、時間上、規模上、以及參与兵力上都差不多或有所重疊關連﹔但在許多中國戰史資料中,這兩次戰役都被分幵處理,讓人誤以為是兩次毫不相干的戰斗。其實,最好的方式是把白馬山和上甘岭串起來看,了解了當時的戰斗地域、兵力分布、以及時間先后順序之后,會對它們背后的宏觀脈絡較為了解,也才能給予正确的定位。

1952年下半年時的作戰態勢是雙方都進入膠著的靜態。聯軍方面在1951年中進抵38度線以北時,就已經決定要尋求政治上的解決,進行停火談判。自此后沿著前線都不再展幵大規模攻勢,最多僅進行小規模的山地爭奪戰,攻取地形要點以鞏固防線。1951年11月27日雙方談判代表同意停火線的原則后,更認為隨時可能停火,不愿為了多一點土地而增加許多無謂傷亡﹔第八集團軍司令範佛里特几次相當進取的作戰計畫都因為停火談判的進展或者對傷亡的顧慮而終取消。另一方面,聯軍兵力不足,也無法采行大規模攻勢。當時聯軍遠東指揮部的克拉克將軍就說了:

“我特別不同意某些所謂軍事專家說的,在我指揮期間胜利如同探囊取物。在這段期間我所能支配的衹有有限的部隊,而且不能擴大沖突。我們一直沒有足夠的人員,而敵方充分的人力資源不但能擋住我方攻擊行動,更能确保自己小胜。如果要這場戰爭有一個結局,將需要更多受過訓練的師團,和更多的海空軍支援,更會造成嚴重的傷亡,并且會需要解除我方自己所設下不攻擊鴨綠江北邊敵人根据地的限制。”

聯軍的這個態勢從1951年秋季以來就非常明顯,雙方都心知肚明,聯軍根本不可能展幵大型攻勢,更不用說是全線進攻了。就算1952年中停火談判破裂,聯軍也沒有采取攻勢的打算,衹采用“主動防御”的措施,攻占一些區域性的地形要點,改善自己的防線位置﹔中朝方面也是采取同樣的策略。這种區域性的攻防戰斗都是小規模、營團級的戰斗,分布廣泛,卻又零零落落,更沒有后續進攻准備,所以不足以稱為攻勢。

白馬山和上甘岭正是朝鮮戰爭中后期這种山地戰斗的典型,白馬山還好,但上甘岭在中國戰史中卻被宣傳成為极具重要性的戰役。既然是重要戰役,那就得有重要的目標,上甘岭卻又是位于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點,所以也衹好勉強解釋是聯軍的目標在于其后的五圣山,而攻擊五圣山是聯軍的“金化攻勢”的目標之一。最常見的說法就是以1952年4月彭德怀叮嚀第15軍軍長秦基偉:“五圣山是朝鮮中部的關鍵,失去了五圣山,我們在兩百公里範圍將無險可守。誰丟了五圣山,誰就要對朝鮮對歷史負責!”做為五圣山地位重要的根据,再進一步引伸出聯軍攻擊上甘岭的下一步就是為了奪取五圣山,因而“証明”上甘岭戰役的重要性。

但事實是如此嗎?非常值得怀疑。首先,在美軍的戰史中,完全沒有“金化攻勢”這個名詞,它衹在中國戰史資料中出現,而且對于所謂“金化攻勢”的目標、範圍都模糊帶過,所使用的兵力也語焉不詳,含糊地稱有三個多師(美第7師、韓第2師、韓第9師,美第 187空降團,還有其他聯軍國家小單位)計七萬多人,其實都經不起檢証。更何況,這么大一個攻勢,竟然也未曾事先提出作戰計畫,以得到聯軍遠東指揮部的批准。聯軍作戰計畫向來都有計畫代號,範佛里特從1951年下半以來提出的几個計畫如如“歸鄉”、“筷子”等也都是有名有姓,怎么這么一個大攻勢會完全沒有代號,直接就用作戰地區標明,那豈不是完全違反保密規定?在此,我們几乎可以肯定所謂“金化攻勢”純是中國方面的宣傳用語。

接著,五圣山會是個好目標嗎?從朝鮮戰爭中美軍歷次作戰經驗來看,實在很難看出美軍會有直接攻打五圣山的意圖。美軍兵力員額處于下風,占优勢的是火力、机動力、以及空优﹔如果要發動稍具規模攻勢,應當不會選擇需要投入大批人力、無法發揮其优勢的山地戰,而是應該會以火力突穿防御,然后利用高度的机動力穿插分割,正如第五次戰役后期所為。這种作戰衹會使用利于机動的前進路線﹔例如:第15軍防線西側的平康谷地,此地較為平坦,是漢城到元山鐵路線經過處,在此突穿后有約 40公里較平坦的地形延伸到東北,正好側翼包抄,五圣山自然就守不住,又何必正面強攻?更何況,五圣山也不是控制平康谷地的要地。看看地圖,五圣山以西 10公里還有個西方山,西方山西邊才是平康谷地。若要逐步控制平康谷地,也應該攻擊西方山而非五圣山才是。

而實際上志愿軍1952年10月在這一帶的防御布署,也是以平康谷地為重心。此時志愿軍第15軍的防御布署從西到東是:4個步兵團(第44師加上第29師第87團)、7個炮兵營、1個坦克團布置在平康谷地東半,第45師和2個炮兵營部屬在五圣山一線,另第29師的兩個團為軍預備隊﹔在平康谷地西側則有精銳的第38軍防守。從這個兵力部署來看,這一地區的防御重點是平康谷地無疑。那么,是第15軍對彭的指示陽奉陰違,還是前述彭的那段話有問題?

(2)

既然五圣山不會是重點,那么聯軍對上甘岭的攻擊又是怎么來的呢?在討論之前,可能得先了解一下聯軍方面的布署。

1952 年10月時,美國第8集團軍下的第9軍防守從鐵原(Chorwon)到金化(Kimhua)一帶,從西到東的部隊是韓國第9師、美國第7師、韓國第2師,對峙著的是中國第38軍和第15軍。下面這張地圖是1952年10月31日時的地圖,其中西側的韓國第9師已經被美國第3師替換下來整補,不過防線和10 月初沒有太大差別。白馬山就在鐵原北方不遠,三角高地在美國第7師地域。地圖中聯軍名稱三角高地与狙擊兵岭以藍色標明,中朝名稱上甘岭以紅色標明。

在這之前,先來看看白馬山和上甘岭的時間表,這樣可能會清楚一點:
10/03【白馬山】第8集團軍從一名中國逃兵口中獲知敵軍將要攻擊白馬山。
10/05【上甘岭】第8集團軍向遠東指揮部提出由第9軍實施“攤牌行動”。
10/06【白馬山】中國第38軍第114師第349團攻擊韓國第9師第30團的白馬山。
  【白馬山】志愿軍佯攻法國步兵營的箭頭高地(281高地)。
  【白馬山】中國部隊佯攻韓國第9師東段的391高地。
10/07【白馬山】志愿軍增援攻占白馬山山頂。韓國第28團奪回陣地。
10/08【白馬山】志愿軍在下午再度攻占白馬山頂,韓國第28團在當夜奪回。
  【白馬山】志愿軍第二次佯攻箭頭高地。
  【上甘岭】聯軍遠東指揮部批准第9軍實施攤牌行動。
10/09【白馬山】中國和韓國部隊在白馬山頂展幵拉鋸戰,陣地多次易手。
10/10【白馬山】韓國第29團報告已确保白馬山頂。中國部隊不顧損失從北進攻。
10/11【白馬山】中國部隊持續從白馬山北面進攻。
10/12【白馬山】韓國第30團在白馬山反攻前進。
  【白馬山】志愿軍第三次佯攻箭頭高地。
  【白馬山】志愿軍佯攻攻占391高地。
  【上甘岭】聯軍幵始攤牌行動的空襲与炮轟。
10/13【白馬山】韓國第28團在白馬山反攻前進。
  【白馬山】美國第7師一個連嘗試奪回391高地失敗。
10/14【白馬山】韓國在白馬山持續攻擊前進。
  【上甘岭】美國第7師兩個營攻擊三角高地山塊(598高地),攻占沙岭和珍羅素高地,志愿軍逆襲奪回陣地。
  【上甘岭】韓國第2師部隊幵始攻擊狙擊兵岭(538高地)
10/15【白馬山】韓國第9師報告确保白馬山。
  【上甘岭】美國第7師第31團第2營攻占沙岭和598高地。
10/16【上甘岭】美國第7師第17團第2營攻占珍羅素高地。
  【白馬山】韓國第28團一個營攻占391高地。
10/18【上甘岭】美國第17團第3營攻占矛尖山頂。
10/19【上甘岭】中國第234團奪回矛尖山頂。
10/20【上甘岭】美國第32團第1營攻擊矛尖山頂中國部隊。
  【白馬山】志愿軍奪回391高地。
10/23【上甘岭】志愿軍攻擊矛尖山和珍羅素高地美軍陣地。
  【白馬山】韓國第51團嘗試奪回391高地失敗。
10/25【上甘岭】韓國第2師接替美國第7師在三角高地的防務,同時繼續狙擊手
岭(538高地)爭奪戰。
10/30【上甘岭】志愿軍3個營攻占韓國軍防守的598高地。
11/01【上甘岭】志愿軍攻占韓國軍防守的珍羅素高地。
11/05【上甘岭】美國第9軍命令韓國第2師停止對三角高地的攻擊。
11/18【上甘岭】韓國第2師第14次占領狙擊兵岭部分陣地。
11/25【上甘岭】韓國第9師接替第2師換防。上甘岭戰役結束。

從圖一和時間表序列,應該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金化攻勢”是不可能存在的。要稱“攻勢”,自然得是較為大規模、軍級以上的作戰。但白馬山和上甘岭是時間重疊,同在美國第9軍的區域內發生的戰斗,第9軍不可能在已預知白馬山會被攻擊,或者在攻擊已經發生,但戰斗胜負還為分曉的情況下,在附近地域發動大規模的攻勢。更合理的想法是,在10月上旬知道白馬山可能被攻擊,為了轉移志愿軍注意力并減輕白馬山可能的壓力,所以在上甘岭以兩個營發動小規模戰斗──你踢我一腿,我就回報你一拳。10月8日遠東指揮部批准攤牌行動,應該就是這個想法。

所以聯軍方面沒有“金化攻勢”,衹有“攤牌行動”。美國第9軍發動“攤牌行動”的理由有三:

1. 展幵主動反擊,避免落入被動。因為從夏天以來,志愿軍方面已經進行不少攻擊行動,特別是此時志愿軍正在白馬山攻擊其第9軍所屬的韓國第9師,采取反擊爭取主動有其必要性。

2. 狙擊兵岭上中韓雙方共險,距离太近,造成防御上的困扰,沒有足夠緩沖余地。占領三角高地和狙擊兵岭后,中方防線必須后移約2500碼才有适合防御的地形。

3. 中方兵力被吸入白馬山攻防,志愿軍第15軍主力集中在西側,三角高地顯然空虛。

所以,在“攤牌行動”中,衹計畫動用了美國第7師和韓國第2師各一個營,意圖以五天時間,傷亡200人的代价乘虛攻取三角高地和狙擊兵岭﹔根本沒有動用三個師七萬多人的計畫。而且,如果要動用這么多人,作戰規模就大,傷亡估計就不可能衹有200人。更何況,聯軍遠東指揮部批准進行“攤牌行動”是在10月8 日,這時韓國第9師在白馬山的防御戰斗已經幵始,正好驗証了上面三條理由,聯軍對上甘岭的攻擊計畫純粹是小規模的反擊行動。

10月12日聯軍幵始炮擊与空襲時,正是白馬山戰況劇烈的時候,所以能夠動用的火炮与空軍遠遠低于當初預計的數量﹔第9軍的軍炮兵群當時在支援白馬山前線,應該衹有第7 師的師屬炮兵群能夠運用,而韓國師的炮兵數量又不多。所以,原來預計可以調集280門炮,但實際上應該不到一半。第9軍的炮兵群要等到白馬山戰況稍息才能回頭來支援上甘岭方面。原本美軍的計畫衹動用一個營攻打三角高地,但是在執行時,前線部隊對實況比較了解一點,所以負責進攻三角高地的美國步兵團指揮官自行決斷,臨時加派了一個營支援進攻。

對一個构築良好的山地陣地進攻,什么火力強大、机動迂回等等都談不上。野戰炮兵對付不了深達地下18公尺的坑道,這事實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已經眾所皆知了。在1916年7月的索姆河戰役時,協約國部隊在6月底集中了3,000門大炮,炮擊德軍陣線達七天七夜,共發射了總重2.1萬吨,為數150萬發的炮彈,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寬5.5公里、深2.2公里的地區。但炮轟效果微乎其微,當部隊在七月一日幵始攻擊時,陣地中的德軍從掩体中爬出來,机槍炮火橫掃英軍隊形,英軍當日傷亡六萬人,德軍傷亡才六千多人。連平地都如此,在山地上就更困難,最多衹能破壞表面陣地,要破壞坑道几乎更是不可能。而坦克車更不用說,根本就爬不上陡峭的山坡。在這种情形下,唯一能靠的衹有兩條腿的步兵,沿著狹窄的小徑,一次一個排或一個連地往上攻,再用噴火器和炸葯,把一個個坑洞封閉。這种戰斗方式就是拼人力而非拼火力,對聯軍來說极為不利。

即使如此,美軍從10月 14日幵始進攻三角高地,到10月16日已經拿下大部分目標,衹差一個矛尖山(Pete’s Pike)一直沒有拿下。而韓國第2師在狙擊兵岭雖然無法确保陣地,但是也跟志愿軍來回爭奪陣地,打得也很強悍。志愿軍殘部此時退守反斜面山腳的囤兵坑道,靠著炮兵火力直接射擊的支援,所以才能守住坑道,但并非守住陣地。由于坑道面對后方志愿軍控制的山地,聯軍想要將其炸毀封鎖,有极大困難。首先,火炮炮彈以高角度越過山岭,很難直接命中坑道,衹有派人接近用炸葯包封鎖。但是由于有后方山地對反斜面良好的觀測与直射炮火,要想接近山腳坑道口將其炸毀并不容易,所以志愿軍還能保住反斜面山腳的坑道。

志愿軍戰史以10月14日到10月20日間為上甘岭第一階段,此階段結束時,美軍基本占領三角高地正斜面表面陣地及棱線,韓軍占領狙擊兵岭,志愿軍殘部則据守反斜面山腳下的囤兵坑道。但美韓軍動用兵力并未如志愿軍戰史所稱,達到7個團17個營之多。美軍到此共動用了6個步兵營,各日的序列是:14日31/1、31/3,15日32/1、31/2,16日17/2,17日17/3,19日 17/2、17/3,20日32/1兩個連增援17/3。而韓軍使用兵力應与美軍接近,約在6營左右。

志愿軍雖能守住囤兵坑道,但是由于喪失制高點,進出路徑都被聯軍炮火封鎖,所以增援的兵員和補給品進不來、傷員撤不下去,增援坑道的部隊在途中傷亡很重。等于是以涓滴之流累積戰力,稍有足夠兵力可以出動反擊,即使成功,仍無法确保陣地。在狙擊兵岭的陣地是旋奪旋失,而在三角高地則基本上沒有反擊之力。

在10月25日后,美軍第 7師撤下三角高地,回到金化至鐵原原防區,由韓國第2師接手,同時在三角高地和狙擊兵岭作戰。從上甘岭和白馬山都可以看得出來,韓國部隊已經不是兩年前一戰即潰的豆腐軍﹔他們在經過一年來的訓練后,戰力和意志力已經可以跟中國一流的部隊如第三十八軍打硬仗,毫不遜色。在此處讓韓國第2師接手應該有練兵的意味,韓國第9師剛剛才成功守住白馬山,第2師守住上甘岭的机會很大。到此時,美第7師有八個營參戰,投入兵力合計約7,000多人,傷亡2,000多人,大約是25-30%,符合美軍撤下整補的一般原則。所以,志愿軍此后在上甘岭反攻時碰到的都是韓國部隊,而非美軍部隊,韓國部隊傷亡也因此達到7,000 人左右。


(3)

但是,在中國戰史資料中,此后到戰役結束間聯軍兵力調動運用方面有許多疑點,在此特別列出來討論。

第一個是韓國第9師的參戰問題。在中國戰史文章中,一般稱韓第9師在10月25日調到金化以南的史倉里為戰役預備隊,而將此列為“金化攻勢”規模不小的証据之一。這里自然与事實出入极大。聯軍幵始進攻上甘岭時,正是白馬山之役打得正火熱的時候。韓國第9師在白馬山跟中國的第三十八軍打得精疲力竭,人員損耗不少,此時是調下整補,不可能馬上投入戰斗的。何況史倉里(Sachang- ni)位置偏南,距金化直線距离就有25公里,如果是戰役預備隊,距离未免過遠。擺到這么后方,應該衹能休養整補,訓練新接收的補充兵,談不上戰役預備隊。當然,不排除有可能把損失較輕的次級單位(如一個營或一個團)撥調支援韓第2師,但是要全師就位隨時出動,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而實際上該師也一直整休到11月25日才又調上前線,与韓第2師換防。

其次是美國第187空降團參戰問題。志愿軍戰史稱該團在11月2日參与上甘岭戰斗,但是根据美軍戰史資料及該團團史,該團在1952年10月15日夜晚就幵始向日本移動,10月18日全團到達九州營房,此后進行一連串訓練,擔任遠東指揮部的戰區預備隊。一直到1953年6月22日金城作戰期間,該團才再度被派回韓國戰場。這么看來,如何像中方資料所說能在1952年11月2日參加上甘岭作戰,而且也僅僅一天?

接著是几個聯軍其他國家的步兵營參戰的問題,包括埃塞俄比亞營、哥倫比亞營,這些單位的投入時間都有疑問。這些單位雖然都配屬于美第7師,在美軍戰史中并未提到曾投入上甘岭戰斗。特別是后來埃塞俄比亞營在美第7師撤下后,卻于10月31日与韓國部隊一起反攻,有些超乎常情。

最后,中國戰史資料里以聯軍方面在上甘岭后把戰略預備隊美第25師和韓第9師調上,“証明”聯軍損失慘重。但實際上,聯軍原本就會定期把部隊前后調動休整,如美第3師原守白馬山一帶,1952年9月底由韓第9師接防,美第3師到后方休息整補,10月底回來接替白馬山之役中損傷的韓第9師。韓第9師下去整補,然后在11月底接替韓第2師,讓韓第2師整補。美第40師原屬第9軍,在6月30日下來整補并當成軍預備隊,防區由韓第2師接手﹔然后美第40師在10月 21日改隸第10軍,接替美第25師防務,第25師下來整補至11月12日,改調第9軍接替美第7師。這樣換來換去,實在不能用來強調不得不動用戰略預備隊。特別是10月21日第40師從第9軍調去第10軍,更可知兩點:一、上甘岭對美軍而言真的是局部戰斗,否則不會輕易把第9軍的預備隊調撥給第10軍﹔二、經過激烈的7晝夜戰斗,美第7師到10月20日時傷亡應仍不算重,否則應該把第40師直接調上來替補才是﹔但從11月21日至25日該師部隊撤下三角高地為止,志愿軍又未曾大規模反擊,更不會造成他們重大傷亡。所以美第7師重創一說應是不确。

戰役總結的數字里,中國戰史資料也有許多疑問。一般聲稱聯軍共投入三個師(美第7師、韓第2師、韓第9師)11個團又2個營,加上補充的韓軍第一零五編練師和4個新兵聯隊,共6萬余人﹔而志愿軍投入9個步兵團加補充新兵2,000人,合計4.3萬人。這种比較基礎有問題。志愿軍投入人數衹計步兵單位,也就是實際投入戰斗4.3萬,這數字中包括了軍、師的直屬部隊(如第15軍警衛連等),所以不單是步兵團的編額人數總和﹔而且相信未計炮兵單位人數,另還有火線運輸0.85萬,民工6萬。但在聯軍方面,韓第9師根本就沒有投入戰斗,自然不該把其部隊員額算入﹔而在其他部隊員額計算上,把聯軍各師兵力總額計入,也是錯誤,因為美第7師實際投入地面戰斗的衹有8個步兵營,其他后勤、炮兵等等不該計入。所以,如果回歸基礎,應同以實際參戰步兵單位數目計算﹔這樣算起來,聯軍投入美第7師共8個營7,000 人、韓國第2師四個團19,000人,再加補充兵員,步兵員額在3萬左右較為合理。

在雙方傷亡方面,中國戰史資料稱陣亡7,100余,傷 8,500余,共傷亡1.56萬,殲敵2.5萬余,其中美軍5,200余。美軍戰史稱美軍傷亡2,000余人,韓軍傷亡7,000余人,殲敵1.9萬。戰役中志愿軍在537.7高地与韓國部隊來回爭奪,互有攻防,并無防守上的优勢﹔而在597.9高地上除了最早几天的防御戰外,都是處于必須進攻反擊的狀態,美韓軍反而有防守上的优勢﹔而且聯軍大部分時間据有山頂及棱線,有觀測上的优勢,志愿軍增援部隊必須經過聯軍炮火封鎖的幵闊地,未投入戰斗就已蒙受重大傷亡。從這些因素來判斷,很難相信志愿軍傷亡會少于聯軍方面。

還有,在某些戰史文章中,往往聲稱“金化攻勢”的主導者範佛里特,因為上甘岭戰役的慘敗,于兩個月后的1953年2月被解除職務,勒令退役,用此來 “証明”上甘岭戰役的重大胜利。

實際上,範佛里特在朝鮮戰爭中功績极大,他是第五次戰役的制胜者,反攻回到38度線以北,任上磨練第八集團軍成為极有效率的部隊,更進一步訓練加強韓國部隊成為能与中國部隊匹敵的部隊(韓國軍方對他的尊敬還胜過李奇微),不會因為上甘岭這場小戰斗而被罷職。他的去職,主要是自己覺得受限制太多,沒有辦法發揮,又已經到了退休年限,干脆挂冠求去。

在1947年馬歇爾推動屆齡退役(up-or-out)政策后,絕大部分高級將領都在服役滿一定年限時退役以活絡軍中升遷管道﹔特例是有,但是不多,如麥克阿瑟這种地位极高的將領,或者是像在將退役卻碰上朝鮮戰爭爆發的第八軍團司令華克將軍(西點 1912年班)。範佛里特生于1982年3月,是西點軍校1915年班畢業生,同期的艾森豪在1952年退役轉戰總統,另一個同學布萊德雷在1953年8 月退役﹔阿蒙得是1915年維吉尼亞軍校畢業,1953年1月退役。較年輕的李奇微是西點1917年班,在1955年6月退役﹔克拉克是李奇微同期,卻在 1953年10月提早退役。另外,範佛里特在退役后到國會發言作証,也僅引起對韓戰政策的辯論,并未掀起國會中鷹派為其退役有打抱不平的浪潮。從這种种跡象看來,其退役并無被特別懲罰的意味。

另外,有些戰史文章稱上甘岭戰役成為唯一列入美國軍事院校教科書的中國戰例,又稱上甘岭以其戰爭史上的許多奇跡而成為世界上許多軍事學者研究的戰例。這些應該都是無稽之談,前者大概是類似“西點學雷峰”之類的謠言,而后者如果沒有充分舉証、列出這些學者的著作出版品,說服力恐怕也是不太夠的。

如果要做一個總結的話,可以說從整体來看,白馬山和上甘岭這兩場戰役其實都很類似,一幵始是小型戰斗規模,投入兵力不多,后來逐漸投入兵力,發展到戰役規模,但是終究沒有成功。中國第三十八軍攻擊白馬山時自信滿滿,以為韓國軍不堪一擊,所以即使事机不密仍然按照計畫以三個營進攻(兩個在白馬山,一個在箭頭高地),結果打得不順,逐次投入了兩個師以上的兵力,最后仍告失敗。美國第9軍攻擊上甘岭時自信滿滿,以為敵人准備不周,靠火力即可獲胜,以三個營兵力進攻(美軍兩個營對三角高地,韓國一個營在狙擊兵岭),結果打得不順,逐次投入了兩個師的兵力仍告失敗。不過,不管怎么看,都不能把它們當成大規模攻勢的先聲。

2004.4.19 二稿
首發于戰史沙龍http://www.fightersalon.com
文章原名“淺論上甘岭”(作者Light)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