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隨時面對死亡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步兵 于 July 05, 2000 16:56:46:

一九四四年美國進攻歐洲大陸時,陸軍的野戰部隊呈現一种不平衡的狀態:陸軍
中的高炮、反戰車及其他支援單位數量過多,步兵則太少。這种情形產生的原因
不是因為陸軍愚笨,而是有其歷史淵源。

四零年美國陸軍擴充時,受到了當年德國陸軍采用閃電戰術橫掃西歐,以及次年
在北非与蘇聯取得惊人胜利的影響。因此美國陸軍不免總要与看似所向無敵的德
軍在戰場上見面,而必須預作准備。

四零及四一年間,戰車及飛机是德軍隊擁有的最厲害武器。為了對付德國空軍,
雖然美國陸軍航空隊計划制造大量的飛机,地面部隊也成立了五百五十七個高炮
營﹔為了与德國裝甲部隊作戰,美國計划生產十萬輛以上的戰車,裝備了十几個
裝甲師﹔外加二百個以上的獨立戰反炮營及六十五個獨立裝甲營。

為了摧毀德國戰車及飛机的生產,美國計划轟炸德國的工厂。因此美國准備生產
五萬架以上的重轟炸机及大約同等數量的輕轟炸机﹔這些空軍及高炮單位也使用
了大量的人力資源。

等到四四年美國終於在法國与德軍大軍幵始作戰後,美國陸軍發現打仗還是須要
大量的步兵。美國在北非及意大利戰場的經驗到此無法應用﹔前者是一個標准的
裝甲兵天地,後者是一個山區,雙方膠著血戰有如一戰期間的壕溝戰術。四四至
四五年盟軍在法國及德國与德軍作戰,使其嘗到蘇聯從四一年幵始即已吃到的苦
頭。不單如此,四四年時盟軍還擁有一面倒的空?杏攀疲鋇戮淖凹妝盜?
也遠不如前﹔但是德軍仍然擁有大量的步兵。

盟國沒有注意到德國陸軍從一戰的最後三年幵始,即已著手增強其步兵的威力。
雖然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德軍的裝甲兵及空軍身上,德國的优良步兵還是作戰
的主力。四四年盟國登陸諾曼第時,他們很快就發現德國的步兵衹有用步兵才能
消滅,并且本身步兵數量不夠用。不過,盟國擁有大量的獨立高炮、反戰車、及
炮兵營。這些單位很快就用來支援兵力短缺的步兵。英國的步兵缺員情形已經糟
到不得不將若干現有步兵師打散,再將多出來的步兵補充到前線的步兵師中。美
國的情形則更為糟糕,這是由於裝備、組織、訓練及「政治」因素而產生。簡要
來說,美國的問題在於:

【裝備】二戰中,雖然大部分美國裝備都屬第一流﹔不過步兵武器卻不高明。士
兵使用的M-1半自動步槍在二戰幵始時是各國陸軍中最好的步槍,但是到四四年
時即被德軍的 SG-44 突擊槍赶上﹝戰後蘇聯的 AK-47 基本上就是此槍的翻版﹞。
美國兵的運气還不錯,因為德軍至到四四年才幵始裝備 SG-44 新槍,直到戰爭
結束時,大部分的德國士兵仍然在使用一八九六年出厂的單發毛瑟槍﹝抗戰時國
軍使用的中正式步槍就是此槍的翻版﹞。美國士兵使用机槍問題則更為嚴重。一
戰時,各國即已發現机槍构成步兵班的主要火力﹔班上其他士兵的任務一面是保
護机槍射手,一面則以手榴彈,有時也用步槍火力,擔任攻擊等工作。美國的步
兵班裝備一或二衹布郎宁自動步槍。此槍重二十磅、口徑三零、二十發彈夾,基
本上是一戰的產品。雖然布郎宁步槍的槍管較其他步槍為重,但是如果在几分鐘
內連續發射几個彈夾的子彈後,槍管仍然還會過熱。因此防御作戰時,布郎宁自
動步槍的過熱缺點十分嚴重﹔攻擊作戰時,情形就好多了。德軍幵始裝備了MG-42
机槍後就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此快速度机槍重二十六磅,口徑七點九二公□。
MG-42 最大的优點就是有一個備用槍管。因此在防御作戰須要大量火力時,過熱
的槍管可以迅速用備用槍管換下。美軍的制式机槍是 M1919 型三零輕机槍,也
是一戰的舊貨。此槍十分笨重,槍身重三十二磅,還要使用一個重十四磅的三腳
架﹔雖然也有備用槍管,不過射擊速度要比 MG-42 慢了。戰爭期間美國為傘兵
生產了比較輕,重三十二磅三零輕机槍的改良型,不過其他性能仍然依舊。

【組織】美國的步兵班每班十二人,班內不再分組。作戰時,由於人數太多,班
長及副班長無法有效掌握全局。實戰經驗指出,任何人都不易指揮三、四名以上
其他人。其他國家早就縮小班的編制或者如美國海軍陸戰隊將每班分組成立四人
的「火力」組﹝美國陸軍在戰後正式采用此法,戰時也被若干部隊非正式采用
過﹞。除了班的編制不良之外,美國陸軍單位中還有許多其他小毛病﹝如營、
團﹞。經過一段作戰時間後,部隊多多少少能夠自行將這些問題解決﹔同時就增
加了許多不必要的傷亡了。

【訓練】訓練不良是美國陸軍最大的缺點。德國陸軍特別注意部隊訓練,德軍不
僅注意訓練士兵,他們也注意訓練士官及軍官﹔這一點從德國士官訓練時間長於
美國步兵軍官就可看出。這不是說美國步兵訓練時間不足,而是學非所用。美國
參戰以前,在歐洲及亞洲戰場上觀戰的美國軍事武官即已記取了了大量筆記﹔但
是由於管道不通,這些心得未被采用作為訓練新兵的教材。再加上美國從四零年
的十五萬名常備兵,急速擴充到四四年超過七百萬部隊引起軍方手忙腳亂。至四
二年初,美國已有七十二個步兵師處於不同的成立狀態下。這些新成立的步兵師
每師都須要大量的軍官及士官﹔一個方法就是從先成立的步兵師中挖人。由於此
時已徵召一戰老兵入伍,并且動員了國民防衛部隊,所以這個方法尚屬可行。但
是,這些干部缺乏實戰經驗﹔由於從一九一八年後,戰爭的性質經過了巨大的變
化,既使他們是一戰的老兵,他們的經驗實際上反而礙事。因此大部分美國軍隊
在四三年及四四年進入戰場時,不得不從血淋淋的教訓中成長。

【政治因素】美國國內并有各种不同的團体﹝就是今天大家熟悉的美國國會游說
團﹞要求陸軍成立特种兵﹔尤其是支援性質的特种兵。因此美國陸軍擁有兩百多
個工兵營及許多其他「支援」單位﹝如反戰車營、炮兵營、戰車營等等﹞。這些
特种兵單位比步兵師易於組成、運輸及補給﹝人數少,裝備种類也少﹞。至到四
三年美國在意大利与德軍作戰陷入泥淖之前,無人指出戰斗主要是須要由步兵執
行,并且須要大量的优秀步兵才能達成任務。不過,這些「支援」單位也并沒有
浪費掉,在戰場上,這些單位經常配屬到步兵師中﹔因此一個步兵師的實際兵員
數目就會從其一萬五千七百名的正式編制澎漲至近二萬名。但是,這些特种兵畢
竟不會与步兵在前線并肩作戰,因此步兵數目仍然不夠。

二戰中,美國不僅步兵師數目不足﹝注一﹞,并且步兵傷亡的補充制度也是大有
問題。由於步兵師數目不足,因此几乎全部的步兵師就得火線上一直作戰。一戰
的教訓是,如果一個步兵師傷亡過重、作戰太久,部隊戰力即會大減﹔此時就該
將其從戰場上撤下休息。在此短暫休息期間,老兵也有机會訓練与教導補充上來
的新兵。美國的補充制度是在火線上,將新兵個別送進作戰部隊。此法實在不可
行,大部分的新兵很快不是陣亡就受傷了。同時,部隊也因長期不停作戰,而致
實力大減。

事實上,情形還要壞一些。因為在人力分配上,還有許多其他「优先」選擇,一
般來說,教育程度最高及技能最好的新兵不會擔任步兵。地面作戰部隊別無選擇,
衹能把其他兵种及軍种不要的入伍新兵全部收進。由於美國急速擴軍引起的混亂,
因此步兵中也分到許多优秀的新兵﹔但是一般來說,沒有人要當步兵,分到步兵
單位都是因為其他兵种不收的原因﹝注二﹞。

二戰中,美國也有若干訓練大致完成的步兵師,准備送進歐洲戰場。他們留在美
國國內的原因是缺乏船運。運輸一個步兵師須要大約六艘貨船﹝每艘重約一萬
吨﹞。至到四三年末期,德國的潛艇仍然是海上運輸的一個主要威脅,橫越大西
洋中的運輸船團每次總有一些被德國潛艇擊沉。四三年後,潛艇的威脅基本上已
經解除了﹔可是運輸船衹永遠不夠,因為還有許多其他軍用物資須要优先運輸
﹝如美國戰略空軍的油、彈、材料補給﹞。不過,到四四年間,再把這些步兵派
往歐洲,為時已晚了。此外,至四四年起,美國并且另外成立了一百七十二個獨
立步兵營﹝足以組成十九個新步兵師的主力﹞﹔大部分這些步兵營也未派往海外。
但是,四四年間美國突然發現人力資源缺乏時,已經來不及成立新步兵師,在戰
爭結束前將其派往海外。

二戰中,參加作戰的美國步兵師傷亡极為慘重﹔若干單位的步兵傷亡率高達百分
之三百﹝注三﹞。當然,這個傷亡數包括不少受輕傷的官兵,同時許多步兵并且
受傷數次。但是,假如你也是一名步兵,你一定認為美國步兵制度有許多可以改
進的地方﹔軍方事實上也做到了,不過這是二戰結束很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注一:二戰中,美國陸軍全部動員了八十八個師,其中衹有六十五個步兵師。

注二:一個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電影明星奧迪梅菲。四二年參軍時,海軍及陸戰
隊都不收他,因此衹有當步兵。他在第三步兵師中經歷北非、意大利及法國等戰
役,獲得的勛章多於美國歷史上任何其他軍人。

注三:傷亡率超過百分之一百并不表示全師官兵傷亡殆盡,這是因為美國采用隨
時補充傷亡士兵的政策。二戰中,美國步兵師每師官兵約一萬六千名,百分之三
百的傷亡率表示該師的傷亡數目是四萬八千名,其中多數都是前後補進該師的官
兵。另外一點須要指出是,美國習於將陣亡及受傷官兵一并稱為傷亡。二戰中,
美國平均每七名傷亡中,一名陣亡或因傷致死、一名因傷重殘廢、四名輕傷,另
外一名精神崩潰。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