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中日甲午戰征中國陸海軍戰敗确實存在偶然性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美軍事專家 于 October 13, 2000 22:16:53:

作者: 2yc1


1894年中日甲午戰征中國陸海軍戰敗确實存在偶然性
--甲午陸戰炮群火力不弱,敗于葉志超畏敵,海戰敗于鎮遠自傷和無速射炮火力弱


美國軍事戰略專家潮水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導致1878年中國劉錦堂所部出兵新疆征服入侵者的強大國威盡失,從此以后,
中國一步一步走向衰亡. 通常這一歷史往往被史家解釋為日本的政治維新的胜利与中國洋務革新的
失敗,但是,經核對史實,我認為其實并非如此,中日甲午之戰,中國陸海軍本來是有胜利的可能.這是
因為中國甲午平壤陸戰和黃海海戰之戰敗确有偶然性存在.

(一)甲午平壤陸戰失敗肇因于中國陸軍統帥葉志超下令自行撤退而并非被日軍所擊敗

甲午平壤陸戰,中日兩軍火炮的數量与戰斗力大体相當,戰初日本陸軍在平壤城外遭到中國陸軍的
強大炮火壓制,日軍失利,日軍惊呼中國陸軍炮火凶悍,更為中國陸軍官兵的勇敢所震懾,日軍"陣中日
記"記述:"大小炮珠連,乾坤崩裂,我軍前進一步,彼軍亦前進一步,我進彼進,寸步不讓",在平壤外城
的爭奪之初,日軍由于后勤彈葯運輸不濟,攻城受挫.日軍統帥孤注一擲,把所有彈葯全部用在總攻的那
一天,但也僅攻取了城外部分陣地,而此時日軍在城外已彈盡糧絕,日軍統帥憂心忡忡,而援軍又不至,
處于全軍复滅的危境之中,日軍官兵士气沮喪,為中國陸軍的強大而恐懼,而曾下令日軍孤注一擲的日
軍統帥已在擦拭倭刀准備切腹謝罪.

日軍在綿綿的雨夜中正在等死之時,城內的中國軍隊統帥葉志超卻突然鬼使神差,錯務估計了戰場敵
我形勢,他不知城外日軍是一支坐以待斃的孤軍,衹要出城便可聚殲日軍,反而被白天日軍孤注一擲的
炮火所迷惑,以為日軍已得到增援,彈葯充裕,因此,他害怕中國陸軍被日軍包圍,切斷退路,倉促之間,
葉下令丟棄大炮輜重,持械撤退,拱手把平壤讓給了日軍,并在出城時擠踏死傷己方官兵二千余人.日
軍得到了中國軍隊自動送來的禮物.自此日本陸軍士气大漲,而中國陸軍士气低落,一直退到鴨綠江.
种下了中國戰敗的禍根.

甲午平壤之戰中國戰敗的偶然性与50年后希特勒在蘇俄的庫爾斯克戰役有惊人的相似之處,當時
德軍的裝甲集群正在以壓倒优勢進攻蘇俄軍,在最后12小時的攻擊進行之中,希特勒突然鬼使神差向
前線德軍指揮官下令,命令德軍裝甲集群撤出戰斗,這一命令導致了蘇德戰爭德軍的戰敗.

(二)甲午海戰中國敗于鐵甲艦鎮遠號自傷和無速射炮火力較日海軍弱

相較于陸戰,海戰戰敗的偶然性更為明顯,論海軍實力于士气,兩軍勢均力敵,中國海軍巨炮鐵甲
的定遠和鎮遠兩艦1892年往訪日本時引起了日本的恐懼,中國水兵在日本登岸后曾因一名倭女的委
身相許而遭到一名感到受辱的倭男的打斗,結果卻是日本公幵為此事向中國道歉并向中國賠款白銀3
萬兩.另一方面,日本在暗中積极引進英國造的裝備了快速炮的戰艦,使日本海軍雖總吨位比中國弱,
但炮火卻比中國強.

黃海大東溝海戰使日本海軍元气大傷,日本的聯合艦隊已無力再与北洋水師"決戰",但此時卻
發生了一場令中日雙方海軍都意料之外的事,這就是中國海軍金剛不倒的兩大主力之一的鎮遠鐵甲
巡洋艦自傷.其時,在大東溝海戰中,中日海軍對訣實際上是中國的定遠和鎮遠兩鐵甲巨艦与日本的
七艘中小型快速炮艦之間的決斗,結果是定遠与鎮遠胜,英國隨艦顧問曾為此寫下"戰斗日記". 戰
后,這兩艦為增援赴朝陸軍的運兵船護航,在到達牙山,陸軍登岸后,為防日本魚雷艇偷襲,不敢在
牙山久留,星夜返回威海軍港,在進港時,定遠艦在前,右船鉉把導航浮標推离標位,當鎮遠艦駛入時
按錯誤航標方向前進撞上了礁石,鐵甲艦体嚴重受損,進港后衹能擱淺岸邊當岸基炮台用了,艦長林
曾泰見大勢已去,拔槍自殺.乘下定遠一艦已不能再出遠洋,以兩艦互為倚角之勢傲勢日本聯合艦隊,
而在此前英國亦認為,中日大東溝海戰后,中國海軍仍然實力尚存,且實力仍优于日本,再戰日海軍
必敗,但這一事故后,中日海軍實力易位,中國海軍北洋水師從此再無力遠洋出航,并幵始困守威海衛
軍港,走向失敗.(完)





軍事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