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战略与实力深度分析 (2)


军事文摘主页

送交者: 深度分析 于 July 05, 2002 20:56:26:

中国有能力发射军事照相侦察卫星,但使用的技术按西方标准已经是过时的。北京 虽然没有实时处理照相侦察 的能力,但终将装备先进的图像侦察和地球资源系统。中- 巴(西 )地球资源卫星已于1999年10月发射,操控这颗卫星所获得的经验有 助于北京发 展改进的军事侦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也可以提 供一些有用的军事数据。中国还 可能在未来十年试图部署近实时光 电成像卫星和高分辨率胶片照相侦察卫星。在过渡时 期,北京可能 采用民用定点卫星和可回收卫星成像技术,一旦能够利用,中国还可 能使 用其他有较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成像技术。  

中国已经 发射了三颗低轨道气象卫星和一颗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虽然北京已在 侦察 、监视及目标跟踪能力方面获得一定程度的国外技术援助,但 是在系统发展的许多方面 采用了本国设备。今后,预计北京将更多 采用国外技术和设备来加速其发展计划。      

中国对400—500 千克卫星感兴趣,并在研制海洋研究卫星“海洋1”号,该卫星预计 2001年发射。北京最近研制的该级卫星的其他使命包括地球观测、通 信和导航。中国还 在研制微型卫星(重量不超过100千克),用于遥 感和光电雷达卫星网络。由北京清华大 学和英国测绘大学联合研制 的“清华”系统由7个装有50米分辨率遥感载荷的微型卫星组 成。首 颗卫星预计2000年发射。后续卫星可能对分辨率进行改进。       

另外,北京参加了亚太小型多用途卫星计划,该计划是亚太多国空 间技术与应用协 作计划的一部分。据报道,参加该计划的国家包括 伊朗、巴基斯坦、泰国、蒙古、韩国 和孟加拉。  

虽然中 国正在改进其所有的空间发射计划,但是中国还没有迹象表明具有利 用储存 的卫星和空间发射装置在决定发射后的24小时内发射的能力 。      

空间开发包括载人空间飞行仍具有高优先性。虽然中国 的载人空间计划几乎所有主 要方面都是在过去5年内开始研究的,但 是北京仍然努力在2001年进行首次载人发射。虽 然此项计划最主要 的目的是显示政治威望,但中国的载人空间研究可以在2010~2020帮 助改进军事空间系统。除了可以进行科学技术实验外,中国宇航员 还可研究诸如空间载 人侦察等问题。      

据说中国获得许多 国外技术,可用于发展反卫星(ASAT)能力。北京可能已经获得 用 于发展攻击成像卫星的激光雷达的技术援助,并可能在寻求可在低地 球轨道跟踪卫星 的先进雷达系统。北京还可能在研制干扰发射机, 用于干扰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另外 ,中国可能已经有能力在特殊 条件下毁坏卫星上的光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很容易被激光 毁坏。北 京还可能获得高能激光装备或技术援助,可能被用于发展陆基反卫星 武器。根 据当前中国激光技术的水平,北京可能会在今后发展能够 摧毁卫星的武器。虽然中国专 门的激光反卫星计划还未确定,但是 有消息显示北京对发展这种能力很感兴趣,并可能 在开发相应的技 术。      

中国与许多国家开展了有关空间的协作项目。虽然这 些项目中的大多数都说是科技 或民间合作项目,但是其中也可能含 有重要军事技术转让。      

据新闻报道,莫斯科和北京目前有 11个联合空间项目在进行。这其中包括联合载人 空间飞行(活动) 。中国对加拿大-德国的雷达卫星能力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可能购 买 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系统。中国最近签订了一项合同,在2001年发 射意大利制造的带有28 ku-波段转发器的通信卫星。先前的两项合同 是关于研制两国共同建造的侦察和数据探测 卫星。      

1999 年2月,中国西安卫星控制中心与法国国家宇航局合作开在卫星指挥 和控制项目 。 1998年12月新闻报道透露,中国已与美国、加拿大、 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俄 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和巴西签署 了政府间宇航合作的协议和备忘录。另外,北京支持 与70多个国家 和地区的企业、事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交 流与 合作,包括共同发展卫星。  

自从1998年以来,中国 与美国已签署三项政府间的协议,提供发射服务。几家美国 卫星制 造公司也与中国签署协议,提供商业卫星发射服务,涉及到的卫星总 计大约30颗 。中国、法国和德国联合研制的“中国星(Sinosat)” 卫星已于1999年成功发射。此外 ,德国和中国以合作的形式已对“ 东方红3”通信卫星进行了改进,并在研制新一代类 似卫星。      

根据1998年12月韩国新闻报道,韩国和中国都有意向共享各自遥 感卫星搜集的数据 和信息。1998年11月中国媒体报道,中国与荷兰 签署一项联合投资合同,合作研制和使 用用于监测荒漠化和农作物 产量的新卫星。另据报道,中国的科学家在英国研究微型卫 星技术 。中国和英国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一个合资企业,建造和发射中国首颗 非官方建造 的卫星。      

中国的航天工业也在试图将GPS和俄 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控制技术 集成到战斗机和直升 机上。中国航天公司1996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展览上展示了一个 GPS接收机,并提供12信道GPS接收机和12信道GPS/GLONASS接收机的 宣传样本。其中一个 样本展示了一个航天运载器,这说明GPS已用于 导弹上。在最近航空展上获得信息说明中 国的所有新型战斗机都装 有GPS导航系统。中国军方支持的工业部门也已与外国公司展开 合作 ,生产用于装备军事武器的GPS接收机。为补充GPS/GLONASS 导航设备 ,中国试图从 国外获得商业卫星成像设备。这些成像设备与GPS/ GLONASS配合使用,为目标跟踪、导弹 制导与规划提供数字地形图。      

3.其他技术发展      

a.反辐射导弹发展       

据报道,中国正在研制两种反辐射面空导弹(SAM):FT-2000和 FT-2000A。前者 在1998年Farnborough航空展会上的样本资料中首 次亮相,可能使用HQ-9(一型与 SA- 10或“爱国者”类型的面空导 弹)。后者显然将使用相对较老的HQ-2/CSA-1 面空导弹 ,这种导 弹在50年代末问世。      

FT-2000所用的导弹可能与HQ-9尺 寸相似,但速度可能要慢一些。据报道它的射程 为100千米,最大射 高20千米。一个完整的FT-2000营可能包括一个指挥部和三个连。 F arnborough航空展会上得到的宣传资料将FT-2000称为“AWACS杀手 ”。FT- 2000可以作 为独立的防空系统或作为其他系统的一部分来 部署。虽然北京公开宣布FT- 2000可在20 01年对外销售,但极有可 能在要到2005年以后才能完成。如果找不着国外买主,研制时 间还 要延长,甚至根本不能成功。  

根据中国的宣传材料,FT- 2000A反辐射导弹将使用大幅改进的HQ-2/CSA-1导弹, 装被动无线 电制导头,工作波段在2-6GHz。FT-2000A还将装新的毫米波引信、 新的制 导控制段和新的60千克碎片杀伤弹头。该弹装有一个在飞行 过程中调节推力的截止阀, 可能用于延长其射程。制导头在发射前 装入目标飞机的无线电频率信号特征,依靠它所 获得的信息进行跟 踪与拦截。估计该型导弹最大射程为60千米,最大射高 18千米。       

一个独立的FT-2000A连由一个中央控制站和12套发射装置组 成,每套携弹一枚。中 央控制站有一套主被动探测器和三套辅被动 探测器。主辅探测器成三角形布置,一起确 定辐射2-6GHz带宽信号 的目标的方位角与距离。这种配置是完全被动的探测方式,依赖 于 目标的无线电辐射频率。综合发射系统包括FT-2000A发射装置和导 弹,导弹装有与 H Q-2、SA-2和SA-3一样的面空导弹部件。这种配 置方式可以换装抗干扰导弹,取代面 空导弹系统中常用的指令制导 弹,不过需要一种专门的火控系统与发射装置。      

b.导弹防 御技术发展      

中国防御巡航导弹的能力十分有限,并且不存 在反战区弹道导弹能力和反弹道导弹 能力。但据报道,北京正在研 制最先进的面空导弹,这将使它在今后10到20年内防御巡 航导弹和 战区弹道导弹的能力得到提高,不过预计在这一期间,在发展反弹道 导弹能力 方面不会有大的进展。北京研制的面空导弹看来大多数是 从现有系统派生的。      

近几年来,中国开始执行一项积极的 计划,购进俄罗斯先进的面空导弹和相关技术 。截至目前,俄罗斯 已向中国出售了少量的SA-10b、SA-10c和SA-15面空导弹。这些 俄罗斯的防空导弹正在用于实战部署,填充中国防空体系中的空白。 不过,这些系统仅 能提供起码的有限的对付飞机和巡航导弹的能力 。为了获得更大的防空纵深,北京可能 会尽力从采购的设备与技术 中寻求建造自己防空武器的技术。此外中国还可能力争通过 自行生 产或从国外获得的方式,发展实用的反战区弹道导弹能力和反弹道导 弹能力。      

人民解放军现用的面空导弹对付巡航导弹的能力 估计有限。这些面空导弹系统包括 CSA -5和红旗-7(HQ-7),后 者是法国“响尾蛇”系统的翻版。可能正在研制对付巡 航导弹能力 得到提高的CSA-5的后续弹。也可能在将来由一种具有更好的攻击巡 航导弹 能力的后续弹取代HQ-7系列面空导弹。正在研制的HQ-9面 空导弹据信是美国“爱国者 ”的仿制品。据报道,该弹将用于对固 定翼飞机和战区弹道导弹进行远程攻击。根据中 国的公开报道,HQ -16面空导弹是中俄合作研制项目,可能用了SA-11的技术。此外据 报道,北京正在以SA-15为基础研制一型近距面空导弹。       

目前,人民解放军海军水面舰艇防空能力,特别是对付反舰巡航导 弹的能力极差。 在约 60艘驱护舰中,只有极少数装备了舰空导弹, 其他的只装备不同口径的防空炮。现 有的舰空导弹射程很小,只能 用于点防御。没有舰载远程防空系统。据报道,中国正在 通过研制 HQ-9海军型来克服其海军防空力量的不足。人民解放军海军已经研 制了一型H Q -7海军型,但数量有限。作为“现代”级驱逐舰计划的 一部分,中国将向俄罗斯采购 的 SA-N-7舰空导弹是一型现代化的 中距舰空导弹系统,但它反巡航导弹的能力有限。

c.水下战      

按西方标准衡量,中国的水下战能力属中等水平 ,但它能有效地对付其他东亚国家 。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技术不先 进、老化、噪声大。其人员受教育程度低,高衔军人观 念新,训练 和演习缺乏实用性。中国当前已获得各种技术资源,积极寻求用于未 来反潜 战计划的技术转让。随着中国采用国内研发与通过直接从国 外(特别是从俄罗斯)采购 及转让从而获取与潜艇相关的技术相接 合的方法的实施,人民解放军海军反潜战能力有 望再过一段时间得 到提高。      

据报道,中国从俄罗斯采购的四艘K级攻击型潜 艇为人民解放军海军提供了得到获取 安静技术、声纳改进技术以及 武器系统技术的机会。中国可能将把这些技术用于本国的 潜艇建造 计划中,不过人民解放军海军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有效地使用这些先 进技术。 中国自行建造的最现代化的柴电潜艇是“宋”级潜艇。据 报道它还使用了从俄罗斯和西 方国家获得的技术。人民解放军海军 现有5艘“汉”级攻击型核潜艇(SSN)和1艘“夏” 级弹道导弹核潜 艇(SSBN)。北京的下一代核潜艇可能会大量地反映出受俄罗斯的影 响 。据信,中国能够大量获得国外各种声纳技术,包括被动测距声 纳、舷侧阵声纳、变深 声纳以及直升机吊放声纳。      

人民 解放军海军现有水雷包括,老旧的俄式触发锚雷和非触发沉底雷,以 及一批国 产水雷。中国现在正在生产EM11非触发沉底雷、EM31锚雷 、EM32非触发锚雷、EM52火箭 上浮水雷以及可由陆基控制站遥控的 EM53舰布非触发沉底雷。据信,中国已经掌握了 EM 53所用的声激发 遥控技术。这种技术可能将用到中国的其他舰布水雷上,包括 EM52。 这 种技术能使所有水雷在敌方家门口关键位置布放,并根据需要激 发或关闭。据报道,中 国已完成机动水雷的研制,还可能会生产改 进型的俄制沉底雷及非触发锚雷。在下个十 年内,中国很可能将努 力获得先进的制导水雷和潜布机动水雷。      

d.反舰巡航导弹      

人民解放军目前有4型反舰巡航导弹,包括“江户-I”级 护卫舰上装的CSS-N-1/ “粗刷”导弹,“吕大”级驱逐舰上装的 CSS-N-2/“红花”导弹,“江户-Ⅲ”级护 卫舰上装的CSS-N-4 /C801/“沙丁鱼”导弹,以及各型驱护舰和导弹巡逻艇上装的CH/ SS -N-6/C802/“扫视”导弹。C802是固体燃料导弹C801的增程型。SS- N-22/ “晒斑” 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可能将装在从俄罗斯买进的“ 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上。          

e.低可视性技术          

据报道,中国在80年代开展了一项旨在掌握与发展低可 视性技术的全国性研究工 作。国内研究可能已到达成熟和对技术了 解的程度,因而可以分析国外的能力,模仿过 去的研究。中国科学 家据称已对低可视性技术的有了非常好的理论研究,但是显然缺乏 实际经验,这是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应用研究才能掌握的。中国似乎已 经开始多项计划, 拟将基本信号特征抑制技术用于其战斗机项目中 ,并据报道,中国正在研制使用低可视 性技术的的新型战斗机。           

f.激光武器          

据信,中国有一个高 度发达的光电工业体系,并具有了部署包括战术激光武器在 内的致 盲激光武器的能力。中国曾在1995年在马尼拉和阿部扎比举办的防务 展上推销ZM -87 钕激光致盲器,可能正在研制该系统提高射距和反 探测器能力的改进型。虽然ZM- 87的目的是用于地面目标,但它也 可以用于反飞机。中国还可能正在研制具有自动瞄准 和自动对付抵 抗能力的改进型致盲武器系统。据报道,它还正在进行舰载防空激光 武器 的可行性研究。未来的激光武器系统可能将强调用先进的光学 技术提高目标捕获、瞄准 和跟踪能力。据称它还考虑增加激光武器 的功率和效率。      

三、台湾海峡安全形势      

A.中国 战略及常规兵力,包括对台作战的可用兵力      

1.导弹部队      

为了防止核讹诈及赢得更大的国际地位和声誉,中国发展 了核武器和有限的投送兵 力。它的核力量相对较小,目的是用于核 报复而不是第一次核打击。北京的目标是核威 慑:让其潜在敌人明 白,中国能在经受核打击后保有足够的核武器,对侵略者实施毁坏 性核报复。      

中国导弹系统中有能力打击美国的只有CSS-4 洲际弹道导弹。据报道,中国已建成1 8个 CSS-4导弹发射井。中国 还正在设计新一代公路机动的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这将 大大增 加洲际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虽然中国的CSS-3洲际弹道导弹从射程 上有攻击美国 阿拉斯加的能力,但是它主要用来对付俄国和亚洲的 目标。CSS-3导弹有二种发射形式: 平升就位发射场(rollout-to- launch site)和仰升就位发射井(elexate-to- launch si lo)。CSS -2是中国主要的区域导弹系统,它是一种公路运输的液体燃料中程弹 道导弹, 能从永久性或移动式发射台发射。CSS-5是中国第一种陆基 固体燃料导弹,它是一种公路 机动导弹,由发射箱携带和发射,发 射箱安装在牵引运输车的升降发射架上。      

中国在1995年和 1996年台湾海峡军事演习中的演示表明:中国将其不断发展的常规 短程弹道导弹兵力视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强有力的军事和政治因素,即 使存留有不少问题 ,也不管这些演习及导弹发射是否达到了北京的 预期目标。据报道中国开始研制两种低 空巡航导弹(LACM),这将 进一步提高人民解放军用常规弹头精确打击重要区域目标的 能力。      

未来几年,中国短程弹道导弹兵力将继续得到发展。目前 ,人民解放军已在中国东 南部部署了一个团编制的CSS-6短程弹道导 弹分队。CSS-6是一种公路机动的固体燃料导 弹,能携带500千克常 规弹头,最大射程600千米。不久,一个CSS-7导弹分队和另外一个 CSS-6分队将被编入这支导弹部队中,使兵力得到扩充。CSS-7也是公 路机动的固体燃料 导弹,射程约为300千米。射程更远的CSS-7改进 型正在研制中。在今后几年内, CSS-6和 CSS-7导弹有望采用卫星导 航技术提高精度。在与台湾的武装冲突中,中国短程弹道导弹 可能 对付的目标有:空防设施、机场、海军基地、C4I中心和后勤设施。      

中国把正在发展的低空巡航导弹放在较为优先的地位上。 中国正积极从国外,特别 是俄罗斯那里获得巡航导弹技术及子系统 ,以此研发自己的低空巡航导弹。即将投产的 第一种低空巡航导弹 可能是机载型,可能在5年后投入使用。      

2.空军       

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加起来有40多万人,4300架歼击机, 1000架轰炸机和 近距支援飞机,650架运输机。歼击机中绝大多数都 是技术落后的老式飞机:约有2900架 50年代生产的F-5和F-6型, 1000架60~70年代生产的F-7型。尽管不知道这些飞机已不具 有作战 能力的比例有多少,但数量肯定相当大。中国显然还没有使用精确制 导弹药(PG M)的能力。人民解放军空军只有B-6D型轰炸机和FB-7型 战斗轰炸机具备远程打击能力。 据报道,中国陆基空防中队只不过 提供点防御而已,它没有一个宽泛的、综合的国土防 空网。人民解 放军空军仅有10多架重型运输机和空中加油机,空中预警机项目已列 入计 划中。      

虽然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 但进展较慢。据报道,在外国多项技术 的援助下,自行研制的先进 歼击机计划已进入了样机试验阶段。      

未来20年,人民解放 军空军的规模将大大缩减,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固定翼飞机从 2000 年到2020年将从大约5300架减少到2200架。虽然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战 备率、兵力投 射距离及执行各种使命的能力也有望得到提高,但中 国防空的质量和C4I技术将继续比西 方先进国家和俄罗斯落后。到 2020年,中国有可能发展和部署一个全面综合的防空体系 。      

即使飞机数量较少,但在近10年内一旦拥有了空中加油机和空中 预警/空中指挥和控 制飞机,其空军的实力将成倍增加。空中加油机 将使得中国更现代化的歼击机能在其周 边空域作战。在未来5年内, 中国可能将拥有空中预警/空中指挥和控制平台,使用它们 提供周边 空域的实时态势感知。      

至少到2005年,有许许多多的制约 因素,使得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绝对难以获 得台湾海峡的空中 优势。在此期间,台北有望在飞机性能上相对于中国继续保持技术领 先。台湾400架战斗机中的3/4是第四代飞机。中国拥有的第四代飞 机仅仅有Su-27飞机。 到 2005年,人民解放军的第四代飞机有望达到 约150架,也仅占歼击机兵力的4%。另外, 在过去5年内,中国已认 识到驾驶员的技术水平不高,但提高幅度不大,仍然落后于台湾 。      

然而, 2005年之后,如果上述趋势得以延续,若台湾的空 军能力不能同时得到大幅 提高,则海峡空中实力的天平将开始向中 国一方倾斜。到那时,中国的空中加油和空中 警戒计划将达到或接 近初始作战能力,可以接受空中加油的的歼击机数量将超过150架。 中国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AAM)可能也将在2005年之后服役, 使其第四代战斗机 (数量正在增加)机载武器的性能接近美国先进 中程空对空导弹(AMRAAM)。然而,在 此期间,其拨款和生产的不 确定性可能会影响上面所说的所有时间进度。      

3.海军部队      

目前,人民解放军海军约有26万官兵、60艘驱逐舰和护卫 舰、约60艘常规潜艇和6艘 核动力潜艇、近50艘两栖登陆舰艇、数百 艘辅助船和小型巡逻艇,还有500多架几乎是陈 旧的固定翼飞机和30 架直升机。过去10年,人民解放军海军努力进行部队精减和现代化 ,取消了大量的老式舰船,补充了少量现代化舰艇。潜艇数量已降至 一半。主要水面作 战舰队正在逐步用自行研制的新型驱逐舰和护卫 舰取代老式舰只,规模相对稳定。人民 解放军海军列装的二战中美 制老式登陆舰已被数量相当的国产舰只所取代。尽管如此, 人民解 放军海军在大多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防空、C4I和警戒方面仍落后 其他区域性海 军,其中包括台湾。      

中国在潜艇方面比台 湾占有绝对优势,未来可预期的时期内将继续保持这种数量上 的优 势。此外,虽然中国现役潜艇数量将减少,但其总体质量水平有望增 加。中国显然 正在生产更现代化的潜艇,并使用外国的潜艇技术。 虽然其潜艇部队主要方向是用鱼雷 和水雷拦阻水面舰只,但是预计 中国某些潜艇上也可能开始装备潜射巡航导弹。鉴于中 国从俄罗斯 购买了K级潜艇,并据报道更加重视了反潜训练的重要性,中国潜艇 的反潜作 战能力有望提高。因此,中国潜艇能够成为控制海上通道 和对台湾周围布设水雷的一支 重要力量,还能在中国东海和南海对 潜艇造成威胁。      

中国主要水面作战舰艇包括约40艘护卫舰 和20艘驱逐舰。它们都携带反舰巡航导弹 ,包括第一代CSS-N-1/“ 粗刷”导弹到更先进C801/“沙丁鱼”和C802/“扫视”,按计 划在 2000年将交付的两艘俄制“现代”级驱逐舰可能将装有SS-N-22/“晒 斑”反舰巡航 导弹。虽然大多数较新的水面战斗舰艇正在装备近程 舰空导弹,但绝大多数根本没有防 空导弹。尽管有这些限制,人民 解放军海军水面舰队有望加强其战备能力和大规模持久 作战能力。 另外,它可能将进行更为实际的海上训练,布置更为先进反舰、防空 导弹和 电子对抗设备。      

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两栖舰队所提 供的海上运输能力足以能运送一个步兵师的兵力。 人民解放军海军 还拥有数百艘小型登陆艇、驳船和运兵船,所有这些连同渔船、拖网 船 、民用商船一起使用,从而扩大了海军两栖舰队的规模。然而, 在远距运输、后勤补充 和空中支援方面的不足将继续妨害中国投送 两栖兵力能力。近期内,人民解放军海军两 栖作战的有限能力不可 能有太大改观。此外,每年季节性气候条件限制了小艇进行两栖 作 战的能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被认为是人民解放 军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在历史上, 其主要使命是两栖作战,次要 任务是支援地面部队。目前,它只能够执行地区性营级规 模的两栖 作战。  

4.地面部队      

中国的地面部队由40个机动 师和约40个机动旅组成。其中约14个师是快速反应部队 ,它们是无 需训练或预备役扩充的能够在中国境内通过公路或铁路部署的合成兵 种部队 。中国正继续裁减陆军的规模。前几年开始进行的裁军50万 的行动仍在继续之中。裁军 的目的是精简人员和设施,用更先进武 器装备其“核心”的地面、空降、机械化部队和 航空兵。其陆军有 150多万的预备役民兵和100万的武警作后盾。      

特别是从 1991年的海湾战争以来,人民解放军已将大量资源投向发展特种作战 部队 。这些部队显然是现代化地面部队的一部分,很可能已被指定 在对台湾的各种突发战中 承担特殊使命或任务。这些任务或使命包 括执行侦察和监视;定位或摧毁C4I设施、运输 中心和后勤军需库; 攻占或摧毁机场和港口;摧毁防空设施。      

人民解放军总兵 力中的只有一部分将用于对台作战。涉及直接对台作战的兵力可能 包括南京军区的战区弹道导弹部队;南京和广州军区的空军和陆军( 特别是南京军区的 第1和第31集团军)和东海舰队的海军兵力。可能 会调用别的军区和舰队的空、海、陆军 部队来增强在台湾对岸的兵 力部署。尽管空降兵的建制运输能力有限,但会在台海危机 中占领 机场,为后续部队的登陆和支援两栖登陆发挥重要作用。      

B.先发制人的能力,包括人民解放军对台打击战的预警时间       

人民解放军正在购买远程武器,用于对台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这 些武器包括反舰 巡航导弹,远程低空巡航导弹和短程弹道导弹。新 一代巡航和弹道导弹将具有更远的射 程和更高的精度。  

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在其军需库中增加的CSS-6和CSS-7短程弹道导弹 使其能够执行 新的常规使命。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短程弹道导弹 兵力的规模有望显著增加。这种重 点发展的新的常规使命被当成人 民解放军提高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特别是对台作 战能力的关 键因素。中国显然正在致力于改进其短程弹道导弹的精度和生存能力 。如果 这些改进得以实现,其短程弹道导弹将成为一种可怕的、精 确的、难以捉摸的纵深打击 武器。      

当中国针对台湾展开 导弹部队时,台湾对导弹发射的预警时间很可能减少,特别是 当北 京在靠近台湾海峡的地方构筑新的导弹设施时,对导弹发射的预警时 间很少或根本 没有。另外,中国人善于使用伪装、地形掩护、地下 设施、诱饵和其他形式的欺骗手段 来掩盖其军事活动和防止即时预 警。      

C.对人民解放军综合实施和同步协调战区导弹、空中 打击、信息战及特种战能力的 评估  

假如中国决定进攻台 湾,北京的目标是以闪电般的作战速度削弱台湾的战斗意志, 避免 战争升级和第三者介入,强制按北京的意愿政治解决问题。要获得成 功,很可能需 要同时使用短程弹道导弹、低空巡航导弹、空射反舰 巡航导弹、海上兵力以及特种作战 部队。然而,虽然北京在理论方 面懂得综合使用各种武器系统和打击装备,但人民解放 军在作战原 则和战术上存在重大不足。中国没有实时侦察和监视能力,其有效指 挥和控 制军事力量(特别是在联合作战环境中)的能力,实际上并 不存在。人民解放军空军和 海军航空兵很少在一起联合演习。虽然 据报道陆军和空军进行过类似海军和海军航空兵 的联合演习,但三 种或多兵种联合演习却很少。人民解放军显然在战术层面上进行过军 种内的联合演习,但是各军种并没有完全组合成一支紧密结合的战 斗实体。所谓的联合 演习只不是按剧本宣唱,很少或根本没有自由 演练的余地。虽然不同分队能同时或接近 同时地进行训练,但是不 能被联合指挥官和参谋机构通过C4I系统按联合作战计划进行作 战控 制。有关人民解放军如何将信息战综合到联合作环境中的信息不多。 只知道第二炮 兵在组建能与其他军种相互配合的训练团方面取得进 展。至少在未来20年内,中国不可 能发展全面的联合兵力投送能力 ,因此,它对多维战场的控制能力可能仍将是有限的。      

D .面对人民解放军综合攻击战,台湾保持海、陆、空作战能力评估       

近期(2000-2005),人民解放军只有有限的对台综合作战能 力。尽管人民解放军曾 进行过多次军种间的战术演习,但是,各军 种并不能完全综合成一支紧密结合的战斗实 体。由于存在这个弱点 ,台湾在近期内面对人民解放军的攻击时,能够保持海、陆、空 作 战能力。      

保持在台湾海峡的空中优势应当是中国为发动对 台军事行动所作的各项努力中最重 要的部分。中国目前军用飞机较 台湾占有绝对数量优势。这种优势有望保持到2005年以 后。而台湾 拥有更加现代化的飞机,因而占有质量上的优势,并至少在未来5年 内将保持 这种优势。人民解放军对付台湾的防空雷达、摧毁指挥控 制网络所实施的电子战,以及 对台机场、防空导弹阵地实施的大规 模常规短程弹道导弹和低空巡航导弹打击,将降低 台湾的防空能力 。台湾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取决于飞行员有素的训练,足够的后勤补 给 和维护保养,以及台湾空军把多种不同机型有效组合形成紧密的 战斗实体的能力。      

人民解放军对台实施两栖侵袭之前可能 要进行海上封锁、空袭和导弹攻击。空降、 空运和特别作战部队可 能会对台湾海岸防御同时实施背后打击,以夺取港口,特别是靠 近 机场的港口。夺取滩头阵地将形成持续打击能力。通过空降包围,切 断台湾海防部队 的供应线,使台湾腹背受敌,以此减轻两栖作战的 困难。中国可能会寻求能在台湾海峡 登岛廊道的上空压制台湾的防 空力量,确立其空中优势的手段。人民解放军能否在台湾 岛建立和 维持立足点,将取决于海峡两岸各种不定因素,包括人员的伤亡和装 备的损伤 率;取决于人民解放军协同作战的能力;取决于中国后勤 保障体系能否充分地支持快捷 作战。      

中国大陆潜艇的数 量优势对台湾海军构成了威胁,但是台湾正在获得先进的反潜技 术 ,可能因此而提高其在台湾沿岸对付人民解放军潜艇的能力。尽管如 此,台湾海军用 现有的资源,包括许多二战时建造的老式舰只,对 付海上封锁是极其困难的。为防止第 三者介入,中国水面舰艇和潜 艇装备的数量优势可能将自始至终对台湾构成压倒之势。       

中期(2005-2010年),虽然人民解放军可能会部署一支对台综合 作战能力更强的部 队,但仍将有许多不足。不管进攻的时机如何, 对台侵袭的成功将要造成巨大的损失, 并要投入大量的军用和民用 设备。此外,中国将不得不甘心付出由此而必然导致的政治 、经济 、外交、军事代价。  

如果目前的造舰趋势在2005-2010年 一直持续,人民解放军海军运送部队的两栖运输 能力将不会有明显 改善,这仍将是大规模两栖侵袭的一个制约因素,但是,不排除人民 解放军为了武力实现国家统一而使用其它装备,例如弹道导弹和潜 艇。中国已意识到海 运能力的不足,目前十分重视民船在两栖侵袭 中的作用。人民解放军在最近可能是针对 台湾进行的军事演习中突 出了渔船和商船强大的支援作用。这种预备役力量如果建成, 将会 提高中国侵袭台湾的两栖作战能力。据报道,北京正在加速对商船改 装的努力,以 弥补海军登陆船只的不足。气候因素将会影响侵台时 机。此外,台湾西海岸泥泞地段也 限制着建立可用的登陆海滩的数 量。      

远期(2010-2020年),中国相对于台湾的军事实力 的质量优势将继续增长。从201 0 年开始,中国将能获得新系统的许 多使用经验。这些系统包括先进的制空战斗机,空射 和海射巡航导 弹,以及海军战斗舰艇。人民解放军还将提高海、陆、空和导弹部队 联合 作战能力。这一期间,在诸如空中加油、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 和空中电子战等能力有望 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长期兵力 动态平衡的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本身的发展能否赶上或超 过大 陆的发展。台湾遏止中国可能发动的进攻的成败将取决于它在 军队、技术和装备方面持 续的现代化进程;取决于它有效地综合使 用这些设备的能力;取决于它处理大量其他系 统性问题,免除可能 失去质量优势之虞的能力,其中主要有新兵招募、保留优秀技术人 材和维持后勤系统的有效性。  

E.去年一年中国对台湾威慑 兵力的评估      

在1999年,中国的军事活动与作战能力的发展 对台湾的防御提出了挑战。这一年明 显的特征是人民解放军增加了 在台湾海峡的空中军事活动,部分原因是由于李登辉在7月 份提出的 与大陆关系为“国与国”关系的主张所造成的。据报道,中国在直接 针对台湾 的某机场上增加了歼击机的数量,并在台湾海峡上空增加 了飞行架次,大陆首次表明将 在海峡使用Su-27飞机以炫耀武力的意 图。      

据报道,去年夏天,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和战略火 箭部队进行了若干次军事演习 ,尽管这些演习是按关系紧张前的预 定计划进行的,但也许按直接针对台湾进行了修改 。这些演习显然 也括在大陆北部沿海和台湾南部进行的小规模两栖演习。演习可能提 高 了那些将参与对台作战的部队的战备能力,并向台湾方面显示了 李登辉的行为是不能接 受的。      

1999年,包括对台作战部 队在内的人民解放军陆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组和调整,装 备了性能 更先进的武器。





军事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