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年前的今天:山海关之战


军事文摘主页

送交者: 铜豆子 于 July 05, 2002 20:58:45:

明末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即1644年5月27日,明将吴三桂联合关外清兵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山海关展开了一场决定各自历史命运的大战,结果奠定了清朝260余年的江山。
1583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立八旗制度,建立后金政权,与明廷分庭抗礼。1618年,明抚顺守将李永芳不战而降,第二年,明廷集全国47万之兵,兵分四路,企图一举消灭后金,结果被歼45000余人,沈阳、辽阳先后失陷。皇太极继位后,改“金”为“清”,建立清朝。此后,清军攻陷大凌河,招服明朝的盟友朝鲜与察哈尔蒙古,之后围攻锦州,打败前来解围的13万明军,使明廷苦心经营十多年的锦(州)宁(远)防线全部崩溃。至此,在清军南下亡明的道路上只剩下山海关及其前哨孤城宁远了。
山海关北枕叠嶂,南襟大海,位于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陆路咽喉之地。即使在军事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山海关之险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海关之险令清军无法逞其入关之志,只得绕道蒙古,越过长城,采取不断蚕食的策略。皇太极说:“取北京如伐大树,先从两边砍,则大树自仆;现在,明朝精兵已尽,我再四周纵掠,北京一定可得。”1643年,皇太极死于沈阳,其幼子——年仅6岁的福临即位,是为顺治帝。
值此危机迫在眉睫之际,关外清军的动向并没有令明廷特别关注,明正大举起兵围剿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爆发于1627年的陕北农民起义,经17年的起伏转战,终于在1644年从居庸关向中原长驱直入,一举攻入北京。明崇祯帝自知大势已去,泣退群臣,逼死周后,砍死袁妃和女儿坤仪公主,然后自己吊死在煤山(今景山),267年的明朝灭亡了。
在关内形势发生急速变化的时刻,清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认为,明亡只是时间问题,因此,现在清的主要敌人不再是明军而是农民军。他建议清军抓紧时机,火速进关,直取明都。摄政王多尔衮接受了他的建议,率14万大军进关争夺天下。清军过辽河时,方知李自成的农民军已于上月攻占北京,明朝已亡。此时,多尔衮进退不决,征求对农民军颇为了解的明降将洪承畴的意见 ,洪承畴坚决主张攻打北京,表示清军与农民军大战必能获胜。多尔衮听后深受鼓舞,决定取道蒙古入关,准备攻打北京。
在清军与农民军之战难免之际,发生了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主动向清朝“借兵”一事,导致清军联合吴三桂与农民军在山海关展开了一场大战。
吴三桂祖籍高邮(今江苏高邮县),靠驰骋沙场、英勇善战得以不断高升。当李自成的农民军向北京进发时,崇祯帝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他放弃宁远入京“勤王”。吴三桂接到崇祯帝的命令后,带领关内外几十万军民西向,一路行动迟缓,犹豫不进。待得知京师陷落、帝后殉难后,吴三桂调转马头返回山海关。此刻,他深感夹在农民军与清军之间,要保存个人已有利益,不是归降农民军,就要投靠清军,反复权衡仍举棋不定。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意识到驻兵山海关的吴三桂之向背对局势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解决山海关问题,只有两种方案,一是武力夺取,彻底消灭吴部;二是招抚,避免流血战斗。以农民军入京后将领无心再战、士兵沉溺享受来看,招抚为上策。于是李自成派人马劝降吴三桂,携犒银四万两、黄金千两,另有敕书一通,封吴三桂为侯。此时,总管京师兵马的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已在北京被捕,李自成令他给儿子写信劝降。吴三桂无奈,决定正式接待来使,投降农民军。但当吴三桂准备率部进京谒见李自成,行至永平府(府治今河北省卢龙县)西沙河驿时,却突然调转马头,再次返回山海关。对于吴三桂降李又中途返回,一向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大顺农民军入京后,实行追赃助饷的政策,拷掠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导致吴三桂反悔;另一种说法认为:吴三桂因其爱妾陈圆圆为大顺军将领刘宗敏掠去而怒改初衷,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冲冠一怒为红颜”。
陈圆圆,明末苏州名妓,传言她“声甲于天下之声,色甲于天下之色”。清人笔记记载,吴三桂少年时就常去戏班为陈圆圆捧场,待官至辽东总兵后,吴三桂派人赍重金去赎买陈圆圆,不料却已被当朝天子宠妃的父亲田畹买走。崇祯的宠妃田氏为给崇祯解忧,谋于其父田畹,田畹遂将陈圆圆献给崇祯。陈圆圆扫眉而入,然而崇祯此时正值忧患关头,无心沉于声色,不久将陈圆圆遣返田府。当李自成的农民军步步逼近京城之时,田畹急于保住自身富贵,陈圆圆给他出谋道:“现在天下将要大乱而大人却无所凭依,一旦有变,祸在不测。吴三桂不久就要出关领兵,大人何不缔交于吴将军,以便有所依靠?”田畹苦无他策,只得亲自到吴府邀请吴三桂赴宴。宴席上,吴三桂毫不掩饰地说道:“若能把圆圆赠予我,我将戮力破敌,公公不会有什么危险。”面对兵权在握的吴三桂,田畹只有答应。吴三桂欲带陈圆圆去山海关,但因父亲吴襄力阻而不成。李自成率农民军入京后,大将刘宗敏占据田畹府,索要陈圆圆,知在吴襄府上,便抓了吴襄严刑拷问,吴襄不交,刘宗敏怒洗吴府,搜出陈圆圆据为己有。

吴三桂重占山海关后,心中明白凭自己的军事实力根本不足以同农民军抗衡,为逃避降清负君之罪,并借他人之力达到复仇目的,吴三桂修书予多尔衮,意向清军“借兵”。多尔衮得书后虽惊喜交集,却不露声色,许诺援兵,同时提出条件:吴三桂率兵投降清朝。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重返山海关,亲率20万大军东来。当农民军迫近山海关时,吴三桂再次催促清军火速来援。多尔衮接信后,知道形势紧迫,为了防止农民军占领山海关,下令清军日夜兼程前进。当清军终于到达距关城10里的地方时,吴三桂已与农民军在激战中。至5月初,据守山海关北翼的吴军向农民军投降,吴三桂的军队已呈崩溃之势,而此时清军却一直止步不前。吴三桂多次派人前去敦请进兵,但多尔衮就是按兵不动,他要迫使吴三桂亲自出马,将“借兵助剿”改为“投降清朝”。吴三桂只有点齐将官精骑,出关突围,一口气驰至欢喜岭。1644年5月27日,双方达成协议,吴三桂率将返回山海关,按约定率5万余人出战,同时下令开城迎兵。山海关的东大门洞开,清军汹涌而入。而李自成对这一切都浑然不知。

时至中午,山海关战场在大风中飞沙走石,当吴军与农民军酣战之时,进入关城的多尔衮下令突击,清军如弦上之箭锐不可当。李自成立马于高岗之上,见一白旗军冲破农民军阵势,正惊异之际,一僧人跪在他的马前,说:“为白旗的骑兵不是关宁兵(指吴军),必是满洲兵,大王赶快回避。”李自成一言不发,策马下岗西走,农民军也在一片“满兵来矣”的惊呼声中被冲过来的清军压向海边,以致“死尸相枕”。

山海关之战农民军损失士兵数万人。李自成遂下令将吴襄处斩。

山海关之战改变了清朝、农民军、吴三桂的各自命运。清军结束了农民军短暂的胜利,开辟了清朝的历史新纪元。在山海关之战结束后的第十天,多尔衮率清军入京。而吴三桂的命运便由此交给了大清朝。他为之“冲冠一怒”的陈圆圆也历经劫难回到了他的怀抱,从此宠之不衰,随他南北辗转。后来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世镇云南,兼辖贵州,于是骄横奢侈,企图吴家子孙永为藩王。康熙帝即位后,准备“撤藩”,吴三桂暗地反叛。陈圆圆因战祸将起,于是借口年老迟暮,出家为尼。吴三桂举兵失败后,康熙十九年(1680),清军攻入昆明,陈圆圆自此下落不明。■




军事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