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珍珠港的幕后戏


军事文摘主页

送交者: 幕后戏 于 July 05, 2002 21:29:15:

偷袭珍珠港的幕后戏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就确立以侵略扩张为基本国策。其战略对象也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最初以中国为最大敌人,甲午战争之后,腐败落后的清朝已对日本构不成什么威胁,最大的敌国随即转为沙皇俄国。日俄战争后,日本最大的敌国又自然转为了美国。但在日本最高统帅部里,始终存在两种意见,一是以海军为代表,主张把美国作为敌国,南下进攻南洋群岛,这种战略被称为南进战略。另一种是以陆军为代表,主张以俄国为目标,北上进攻西伯利亚,这种战略则被称做北上战略。这两种战略在统帅部上层有着长期争论。但日本海军在天皇和统帅部上层比较受重视,所以南进派的意见一直占优。俄国十月革命后,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北上派占了上风,苏联被视为最大的敌人。日本陆军尤其是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更是一直寻找机会进行试探。

  1938年7月,日军第19师团进攻苏联的张鼓峰地区,遭到了失败。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又以第23师团等部约六万人进攻诺门坎地区,在苏军优势机械化部队的反击下,损失惨重,几乎被全歼。经过这两次战斗,日本认识到如果没有强大的兵力和优势装备是不可能战胜苏联的,而在日军主力深陷中国战场上的情况下,是不可能集中足以战胜苏联的兵力、兵器的。因此北上战略随即下降到了次要地位。1941年4月,日苏签署了《日苏中立条约》,这意味着日军将集中全力执行南进战略。

  另一方面,自1937年7月7日起,日军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严重侵害了美国在华的经济、政治利益。但是,由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想非常严重,反对卷入战争。加上军事力量不足,缺乏必要的战争准备,美国尽量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不惜牺牲中国来缓和与日本的矛盾,所以美国没有采取任何制裁措施,甚至在发表的声明中对侵略者进行的谴责都是不指名的。1939年2月、3月,日军相继占领海南岛和南沙群岛,控制了南中国海的制空、制海权,直接威胁到了美属菲律宾的安全,作为反应,美国便于1939年7月26日宣布1940年1月26日到期的《美日通商条约》将不再续约,由于美国出口日本的石油1939年高达330万吨,占日本进口石油的90.8%,这一条约的终止意味着将断绝对日本的石油供应。然而到了1940年1月条约到期时,美国却害怕日本因此孤注一掷发动战争,仍继续向日本出口石油、钢铁、飞机部件等战略物资。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认为英、法、荷等国已无力顾及亚洲,正是夺取这些国家在东南亚等地殖民地的大好时机。1940年6月29日,日本发表大东亚共荣圈声明,宣布大东亚共荣圈包括东起新西兰,南到澳大利亚,西至印度,北达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美属菲律宾也包括在内,引起美国极大的警惕,美国决定采取断然措施进行遏制。次日即1940年6月3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命令刚结束例行年度演习的太平洋舰队不返回美国西海岸,继续驻泊在珍珠港。同时下令增招陆军人员,增加飞机产量,并向亚洲增派飞机、军舰,还在菲律宾设立了美国远东陆军司令部,由麦克阿瑟上将出任司令。1940年7月,美国国会批准两洋舰队法案,计划在五年中将拨款40亿美元,用以增强海军力量,并禁止向日本出口飞机部件和航空汽油。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这一事件在日本大本营又引起了对战略方向的争论,陆军主张先北后南,进攻西伯利亚,配合德国夹击苏联。等打败了苏联再南下进攻美英。而海军认为德国进攻苏联,正好牵制了苏联的力量,使南下进攻美英没有后顾之忧。等到德国消灭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力量时候,再向北进攻苏联,就轻而易举了。1941年7月2日,日本在御前会议上最终确立了执行南进战略的决策。1941年7月23日,日本迫使法国维希政府同意日本在法属印支南部建立海空军基地。1941年9月1日,又再次迫使法国维希政府接受日本军队进入法属印支北部。按照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大将的看法,日本进入法属印支,就意味着日美之间的战争已经来临。此时美国也逐步认清了日本的战争意图,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日战略,终止了原先的绥靖政策,继续与日本的谈判只不过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加强战争准备。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海军中极有威望的人物,他曾于1919年至1921年在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学习,后来又在1925年至1928年出任驻美大使馆海军武官。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多年,对美国有着较深入的了解,他明白日本要想战胜拥有雄厚工业潜力和物质基础的美国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一直反对与美英开战,但御前会议确立南进战略后,由于多年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思想的熏陶,他一改初衷,全力投入对美国的战争准备中。他确定的对美总战略就是在开战初期就以突袭手段全歼或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确立起日本的海上优势,随后不断对美国实施主动进攻,不断削弱消耗美国的力量,使其无法积蓄起足够能与日本对抗的力量,从而争取体面的停战。这一总战略的第一步就是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突袭,而这第一步的关键就是进攻的隐蔽与突然。为此,日本海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以和平谈判为掩护,掩盖战争准备。1941年春派遣退役的海军上将野村吉三郎担任驻美大使,野村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朋友,是公认的亲美派。他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与美方会谈达四五十次之多。1941年7月近卫首相还亲自致信罗斯福,表示日美两国之间没有不可用谈判解决的问题,并保证日本不会侵犯英美在东南亚的利益。11月5日,也就是日本决定对英美开战的同一天,还派来栖三郎为和平特使赴美谈判,来栖曾任驻美领事,娶美国人为妻,也是公认的亲美派。12月7日,也就是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天,日本还照会美国,声称日本不拒绝谈判。

  其次,组织实施战略欺骗。1941年7月,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由11个师团四十万人扩编为20个师团七十万人,并举行代号为“关特演”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制造进攻苏联的假象。11月下旬,当偷袭珍珠港的舰队出发后,日本海军还在日本本土濑户内海港湾组织登陆演习,并邀请各国驻日武官观看。12月例行的日本横滨到美国檀香山的定班邮船“龙田丸”号照常出航。12月5日至12月7日,也就是偷袭珍珠港的前三天,连续组织数千名江田岛海军军官学校的学员和横须贺基地的水兵游览东京,营造一派歌舞升平的假象。

  再次,非常重视战略侦察。日本海军情报部门很早就把对美国海军的情报搜集工作作为重点,挑选一些精干人员以各种合法身份派往美国。到1941年5月,更是达到高峰,日本派往夏威夷的间谍多达两百余人,全面收集珍珠港美军的各种情况。其中最出色的要数吉川猛夫,他是日本海军情报部的军官,于1940年5月接受派遣到夏威夷的任务,先在日本大学和外务省突击学习有关国际法和英语,1941年3月化名森村正,以日本驻檀香山领事馆参赞的身份到达夏威夷,他在珍珠港以观光为名察看珍珠港地形和美军海空基地情况,以钓鱼为掩护侦察水文、海底情况,甚至还多次乔装菲律宾劳工,潜入美军基地实地侦察。然后将所搜集到的情报整理后用外交密码发回东京外务省,再转交海军。起初他是每周汇报一次,1941年8月起,情报部要求他每三天汇报一次,9月以后,更是要求每天汇报。他从中意识到形势紧迫,也就更努力进行情报搜集。他发回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包括美国海军不同时间的军舰停泊情况;珍珠港美军飞机的机种、数量;军舰活动情况;防空部署情况等。12月6日晚七时二十二分,即偷袭前十二小时,他发回了最后一份情报:“6日珍珠港停泊舰只情况如下:战列舰九艘,轻巡洋舰三艘,潜艇母舰三艘,驱逐舰十七艘。此外还有四艘巡洋舰和二艘驱逐舰进入船坞维修,航空母舰和重巡洋舰都不在港内,舰队航空兵没有进行航空侦察的迹象。目前尚无部署阻塞气球的迹象,而且很难想象会有此类器材,即使为了控制海面上空而使用气球,也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认为对珍珠港及珍珠港各机场进行突然空袭,成功是十拿九稳的。”他在珍珠港的二百多天里共发回117份情报,为日军偷袭成功立下首功。战争爆发后,他没有暴露真实身份,作为外交人员被遣送回国,并因此荣获勋章。日本通过多种渠道的侦察,在开战前就已完全掌握了美军在珍珠港的兵力部署、战备情况、防御设施、军舰飞机的种类数目以及活动规律。此外,为了掌握突击部队航线情况,日本海军还多次派遣海军军官化装成商人或水手,对北太平洋的商船航线和突击部队的航线进行了实地考察,特别是10月22日派遣潜艇部队前岛寿英中佐、航空兵部队铃木英少佐、袖珍潜艇部队松尾敬宇中尉三人搭乘“大洋丸”号商船沿突击部队预定航线从横滨驶往檀香山,仔细收集航线上的气象、海况、航道等情况。这些侦察为日军作战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最后,加强保密措施和欺骗手段。偷袭计划严格保密,在1941年10月前知道偷袭计划的,只有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联合舰队参谋长福留繁少将,第十一航空舰队参谋长大西泷次郎少将,第一航空舰队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少将等极少数参与策划、研究、制定计划的高级将领。联合舰队与海军军令部之间有关该计划一切交涉,都是在绝对保密下进行的。制定计划时有关图上作业,均指定相关人员,在规定地点严格保密情况下进行。直到10月后,出于战备的需要,才向担负偷袭任务的第一航空舰队所属舰队司令、参谋、航空母舰舰长和航母的航空部门长、飞行队长传达与各自职务相关的有关部分。战前训练同样严格保密,1941年8月起参战部队开始进行针对性极强的战前训练,所有参训的人员都只知道训练的要求和标准,根本不知道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训练地点安排在日本南部九州的鹿儿岛和佐伯湾,而部队集结地点则在日本北部的择捉岛单冠湾。部队集结严格保密,11月16日起,参战部队以“木户部队”为代号开始向单冠湾集结,各舰在集结过程中,收发报机一律加上铅封,实行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各舰在向单冠湾航行途中,都选择远离一般商船航线的偏僻航线,而且分别按不同航线、不规则时间间隔前往,有的先西后东,取道日本海;有的先南后北,取道小笠原群岛。集结行动计划也严格保密,只下发到舰长一人,连副舰长都不知道。当参战部队一进入单冠湾,海防部队就立即切断择捉岛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连岛上居民的粮食等生活必需品都由海军的补给舰连运送,对参战官兵的私人信件一律进行检查,并一直扣押到开战那天再发出。参战部队的舰载机前脚刚一离开九州训练基地,其他部队的飞机后脚就进驻,照常进行训练,以造成舰载机部队还在九州训练的假象。部队向珍珠港开进途中严格保密,11月18日,参战的先遣部队27艘潜艇分别从佐伯湾和横须贺出发,伪装成日常巡逻,白天潜航以免被发现,夜晚才浮出水面以水面状态航行。11月26日,水面舰艇组成的突击编队从单冠湾起航,沿风大浪急很少有船只走的北航线,以3艘潜艇在队列前200海里进行侦察,整个编队实施二十四小时的严密对潜、对空警戒,同时采取严格的无线电管制,只收不发,密切注意日美谈判进程和有关的开战指令。同一时间里,日本海军更改了密码和无线电呼号,在九州的舰艇部队和航空兵频繁进行无线电联络,还特别用数艘驱逐舰伪装航空母舰进行无线电通信,以干扰欺骗美军的无线电监听。

  正是这些措施,使日军的偷袭行动大获成功,以32架飞机(其中3架在起飞和返航中坠海,另29架在战斗中被击落)、1艘大型潜艇、5艘袖珍潜艇的损失,阵亡飞行员55人、潜艇艇员77人,被俘艇员1人,总共损失133人的代价,击沉美军4艘战列舰、1艘布雷舰、1艘靶船,重创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击伤3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5艘辅助船,击毁飞机260架,击伤飞机63架,毙伤美军4594人(其中死2337人,伤1341人,失踪916人)的辉煌胜利。

  美军遭到如此惨重的损失,其原因很多军事家、历史家都作过概括,主要有:政治上长期执行绥靖政策,麻痹了自己军民,导致戒备松懈;军事思想上墨守陈规,没有认识到武器装备发展所带来的作战方式的巨大变革,认为珍珠港远离日本3500海里,在日军有效打击范围之外;战略上高估自己的力量,低估了日军的实力,认为即使日本发动战争,也没有能力长途奔袭,最多袭击东南亚地区。

  五十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英美一些秘密档案逐步解密,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珍珠港惨败的真正原因:这是一出苦肉计!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为首的少数富有远见的政治家深深明白,如果美国不及时参战援助正在艰苦困境之中的英、中、苏等反法西斯国家,等到德、意、日轴心国打败了英、中、苏,确实控制了欧亚大陆后,势必会进攻美国,那时势单力孤的美国将无力对抗根基扎实的轴心国,所以早参战比晚参战有利,但美国国内孤立主力思想非常严重,上到国会议员,下到平民百姓,都反对加入战争,使得罗斯福总统很多援助计划都受到掣肘,甚至连发表谴责日本侵略中国的声明都遭到指责!所以罗斯福不惜牺牲珍珠港,来唤起民众的觉醒。——12月8日,罗斯福在国会发表参战演讲和战争咨文,参议院全票通过,众议院仅一票反对,美国的适龄青年在征兵站前排起长队踊跃报名参军,孤立主义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美国事先知道日本的偷袭计划:

  1941年2月5日,日本南太平洋舰队司令大角岑生海军大将从中国广东飞往海南岛途中座机被中国第四战区第三游击区的部队击落,中国军队从飞机残骸里找到了许多关于南进的绝密文件,随即通报了美国。同时中国的情报机关军统也通过破译日军密码和其他途径获悉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计划,通知了美国。

  从1941年起,美国的反间谍机关就加强了对日本海军情报部门派驻美国人员的监控,并有计划地对以外交身份为掩护的日本情报人员的办公室、住宅、汽车等以各种借口进行搜查。如1941年1月20日,美国海军情报人员以海关人员的身份,对驶入旧金山的日本“日新轮”号商船以检查违禁品的名义搜查了船长室,并强行取走《船舶密码本》。这本密码本是由日本海军编制,供战时或紧急时海军与商船秘密通信使用。美国从中了解日本海军密码的特点,对破译日本海军密码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1941年3月,美国情报机关人员又以警察的身份,借口日本海军驻美副武官宫城正一大尉违反交通法规并不顾警方拦截逃跑,搜查了他的住宅和汽车。

  1941年5月,美国情报人员装扮成警察,在西雅图至洛杉矶公路上拦截了日本驻洛杉矶海军武官冈田外贞海军少佐的汽车,以检查违禁品为借口,搜查了他的汽车。

  1941年6月,美国联邦调查局根据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一名正被日本策反军官的举报,设下圈套,诱捕了日本海军情报人员立老止中佐,随即将其驱逐出境。

  1941年上半年,日本海军情报人员有的遭美方驱逐,有的在压力下被迫撤离,留在美国的情报人员从38人减少到7人,在美国情报机关的严密监视下,几乎无法正常开展活动。令人难以置信的,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海空基地——珍珠港,美国的情报机关简直是处于休眠状态,对于截获并破译出的日本驻檀香山领事馆用密码发出的有关珍珠港美军军舰动向的报告,以及日本领事馆正在大量焚烧文件的滚滚浓烟,等等诸如此类显而易见的迹象视若无睹?其中的奥妙,自然是另有隐情的。

  另外,美国驻日大使格鲁早在1941年1月就向国务院报告,日本一旦与美国开战,首先就将袭击珍珠港。

  1936年美国陆军负责监视和破译别国无线电通讯的机关——信号情报处成功破译了日本外务省的A型密码。1940年9月又破译了日本外务省刚使用才一年多的B型密码。美国海军的相同机构通信保密科也从1940年夏起在夏威夷、关岛和美国西海岸设立了许多无线电侦听站,全力搜集日本无线电通信情报。这两个机构的工作卓有成效,1941年9月24日,截获并破译了日本海军通过外务省发给驻檀香山总领事馆要求了解美国海军的军舰在珍珠港停泊位置的电报,11月15日截获并破译了外务省要求驻檀香山总领事馆每周至少两次报告有关珍珠港美军军舰动向的电文,11月18日又截获破译了檀香山总领事馆发给外务省有关美军军舰进入珍珠港的具体详尽报告,其中甚至包括进港后每次航向变化角度和从港口到达停泊点的时间,11月28日,截获破译了日本外务省发给驻檀香山总领事馆销毁密码和密码机的命令。12月6日,设在华盛顿州普吉特海峡班布里奇岛上的美国海军侦听站截获破译了日本外务省发给驻华盛顿大使馆的多份电报,其中包括即将交给美国政府的最后通牒。看到这些破译出的电文,只要是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判断出战争即将爆发,美国政府的反应如此无动于衷,这绝不是由于多年来被绥靖政策麻痹了头脑,对照一下在美国本土所进行的极有计划的针对日本间谍的行动,答案再清楚不过:这一切都是精心安排的苦肉计!

  而英国在这一非常时期的举动,也很耐人寻味。设在伦敦郊外布莱奇利庄园规模庞大的密码破译机构,成功破译了日本海军的JN—25密码,特别是截获并破译了1941年12月2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发给突击编队“攀登新高峰1208”的密码命令,英国认为这意味日军将在12月8日对太平洋某地发动进攻!但这一重要情报,英国首相丘吉尔密而不宣,没有通报美国。

  1941年12月6日,即珍珠港事变的前一天,从马来亚哥达巴鲁基地起飞的澳大利亚空军的一架侦察机发现了正在向马来亚海岸航行的日军登陆舰队,马上报告了上级,并要求继续跟踪监视直到换班飞机到来。远东盟军空军总司令英国空军上将布鲁克却命令这架侦察机取消跟踪,立即返航。驻澳大利亚的美国军事代表史密斯上校获悉后,立即请求将这一消息通告华盛顿。澳大利亚战时内阁直到十二小时后才同意了史密斯的请求,当这一情况再几经周折传到华盛顿时,珍珠港已在五小时前遭到袭击了,早已失去了价值。布鲁克上将和澳大利亚战时内阁的这些令人费解的举动,最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正处在艰苦奋战中的英国,为了能使美国尽早参战,甚至不惜以马来亚遭到偷袭为代价。最有力的旁证那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知道珍珠港遭到偷袭的当天日记中写到:这是一个好消息!

  作为有远见的政治家,罗斯福总统何尝不像丘吉尔一样,希望美国早日参战,但面对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反对参战的强大势力,罗斯福只有借助日本唱一出苦肉计来实现他的这一愿望。

  九十年代末年美国著名的苏联情报专家赫伯特·罗梅斯汀和美国国会前调查员、资深记者埃里克·布伦迪尔合著的《维诺纳的秘密》一书中,披露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二战前夕苏联在美国政府内部至少安插329名间谍!其中最出色的就是著名经济学家、罗斯福总统最信任的经济顾问之一亨利·迪克斯特·怀特。1995年,四十年代担任苏联秘密情报机构、克格勃的前身国家安全人民委员会(NKGB)美国部副部长维塔利夫·帕夫洛夫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承认,他在1941年曾亲自交给怀特一份指令,上面是苏联希望美国采取的对日政策要点,并要求怀特向美国政府“推销”这些政策,1941年11月26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向日本递交措辞强硬的备忘录,史称赫尔备忘录,而这一备忘录的内容几乎与帕夫洛夫所要求怀特的完全一致! 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赫尔备忘录是促使日本下决心与美国开战的导火线!——苏联这一做法的原因不言而喻,日本如果进攻美国的话,就不可能再进攻苏联了。

  不管是罗斯福,还是英国或苏联,都希望美国早日参战;尽管美国在珍珠港遭到了巨大的人员、装备损失,但以美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和雄厚的工业潜力,是完全可以在短时间里恢复。而且,很多人没看到,从珍珠港美国得到了参战的理由,学到了先进的战术思想和军事理论,获得了全国民众同仇敌忾的民心斗志,这些东西对于战争进程而言,远比所失去的重要的多,所以,完全可以这么说,美国才是珍珠港的大赢家!





军事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