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的支持蒋介石挑起内战吗?(2)


军事文摘主页

送交者: wenjunq 于 September 28, 2002 22:46:46:

美国的态度终于使蒋介石无法忍受,他宣告:“既然我已经弄清楚,史迪威将军并不打算与我合作,而且他自以为他是被任命来指挥我的,那么,这一切就到此为止吧。” 1944年10月10日,蒋介石发表“双十节”讲话,宣布要在抗日和维护领导权两条战线作战,并警告外国别干涉中国内政。这里的“外国”显然指美国。然后蒋告知赫尔利说:史迪威“是伙同共产党来推翻中国政府的”,这个政府已经受到严重干涉。1972年,一本据说是蒋介石授意的《史迪威事件》在台湾出版,书中详尽地述说美国当年在中国是“扶共反蒋”。只是尚未得以阅读此书,不知老蒋授意是如何描述的。
赫尔利马上报告罗斯福:“就我所知,再也没有像蒋介石这样富有领导才干的中国人了。蒋介石和史迪威是势不两立的。您面临着是要蒋介石还是要史迪威的选择。”28日,史迪威被罗斯福召回国;高思大使辞职。高思对接替史迪威的魏德迈说:“我们应该把整个中国政府抛弃掉。”罗斯福11月17日任命赫尔利为驻华大使,他的战时对华外交遇到空前绝后的挫折。这事不能说与他对中国统一失望没有关系,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也不可能对次年2月雅尔塔协议轻易同意斯大林要求没有影响,甚至是决定性影响。如果认为中国已经不甚可能成为对日作战的主要力量,罗斯福把希望寄托在苏联身上也不奇怪了。我觉得,如果蒋能用毛对待斯大林的态度对待罗斯福,雅尔塔的秘密协议也许不会存在了。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逝世。继任的杜鲁门总统继续罗斯福的对华政策:“我一直在同那里的两个政府合作。我打算继续这样做下去,直至我们能使它们联成一体。”但赫尔利确实没有起到良好作用,不但美国官方普遍抱怨这位夸夸其谈的蹩脚外交官,杜鲁门总统也早想罢免他。11月15日,杜鲁门召回赫尔利,当赫尔利提出辞呈并以为总统照惯例会挽留他时,正中下怀的杜鲁门马上批准了他的辞职。
到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日本投降之前,所谓美国帮助蒋介石打内战是不成立的。
日本投降以后,苏联占领了东北。斯大林立即用缴获的日本武器以及部分苏联、捷克武器,还有德国武器,(例如莫文骅将军就曾经警告傅作义,他所属的部队每个师都配备了两门世界上最大的大炮。这种炮是德国制造的。还有美国提供给苏联的美制武器,无确实证据,不提。)据苏联档案数据,提供了步枪70万枝、机关枪14000挺、炮4000门、坦克600辆、飞机860架、汽车2500辆、弹药库679座;在1947年以前又提供步枪30万枝;直到1948年苏联依然在继续提供苏联、捷克武器。此外,按照斯大林的布置,驻朝鲜苏军把在朝鲜的日军武器全部向中共移交。日本已经投降,这些武器肯定不会用于打外战的。
斯大林显然不象美国人那么迂腐,他一边在公开与中华民国政府调情,另一方面却用大量武器装备中国的反政府势力。并直接使用东北的苏联军队,帮助这个势力控制东北。其根本目的就是苏联的利益需要。至于中国的内战,他是不希望消失的,同样为了苏联的利益。因为此时斯大林一方面必须考虑同美国的表面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他也不相信毛泽东能够打败蒋介石,他扶持中共获得更多地盘和更强大的武装,为的是获得在联合政府内更有利的地位。这与他在欧洲的方针也是一致的。
他几乎是强迫毛参加联合政府,重庆谈判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毛泽东是不情愿的,但又不得不听从斯大林的指示。后来他耿耿于怀一生的“斯大林不准革命”,就是指的这半年时间内中共服从“和平民主新阶段”差一点放下武装进入联合政府。而斯大林1948年承认错误,也同样是为这个阶段给毛施加压力,强迫他与蒋介石合作。
美国始终在一相情愿地撮合中国的联合,还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对驻华军事部门的限制是:“美国部队和物资不得用于对抗中国人,除非用作保护美国人的生命财产。”1945年8月10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训令魏德迈:“不得损害美国的基本原则即不支持中国的中央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内战”。这条训令明确美国的原则是不允许任何支持蒋介石政府进行自相残杀的内战。
马歇尔在1945年12月下旬到中国来调停,为了给马歇尔调停以支持,杜鲁门总统于12月15日发表美国对华政策:美国和联合国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是达到统一中国目标之恰当机构;但美国深知这个政府是“一党政府”,如果把这个政府的基础扩大,容纳国内其他政党,即将推进中国的和平、团结和民主改革。美国政府主张由中国国内各主要政治党派的代表举行国民会议,从而商定办法使之在中国国民政府得享公平有效的代表权。美国无意干涉中国内政,完成中国政治团结所必要的详细步骤,应由中国人民自行决定。杜鲁门还给马歇尔提供了一个诱饵:美国愿意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只有一个条件,必须成立一个联合政府来接受和使用这笔贷款。
如果说,在1945年8月以前毛泽东还处于弱势,美国以压蒋和谈尚有一线希望的话,在苏联暗中帮助下,不但有了足以装备百万大军的武器弹药,还已经在东北站稳了脚跟的毛泽东就根本不可能再有任何希望了。奇怪的是,以如此巨大数额的军火支持中共的苏联,从来没有人说它在挑动中国内战!无论如何,美国援助的还是合法政府,苏联援助的是叛乱势力;援助合法政府的在挑动内战,援助叛乱势力的反倒在维护和平了?
马歇尔调停被说成是帮助国军吃掉共军,更不知从何说起。12月20日马歇尔抵上海,刚进入国泰饭店,就给魏德迈阅读的美国政府指示纲要:“你的使命是使中国的各派对抗力量,即国民党、共产党和知识分子三派达成和解,实现联合。须说服他们,为了将来治理中国和中国人民,一定要联合组成统一的政府机关。”常驻中国的魏德迈明确告知马歇尔,这是无法完成的使命。国民党决不肯让出一丝一毫的权力;而听命于莫斯科的共产党决心要夺取全部权力。“他们永远合不到一起来。那个指示行不通。”因此分歧,马歇尔与他的老部下魏德迈长久以来形成的亲密关系到此结束。
22日马歇尔抵重庆,23日周恩来等即前往拜访;毛、蒋、马成为三方最高决策人。决定成立军调部执行处,通过共产党提议:国民党放弃对赤峰、多伦的要求,仍由共军占领;共产党同意国军开进东北接收主权;立即停战并停止一切军事调动。1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与《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并分别发布停战令,毛亲自签署了《中共中央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通告》,同意整编全部中国军队。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协议允许国军“为重建中国主权的目的”继续进驻东北。
中共中央1月21日给重庆代表团、27日给东北局的指示都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源于苏联的压力。因为苏联要求在东北“无论如何不要作战”,否则将引起“把美国部队引进满洲的极大危险。”这样做的好处是获得“一定的合法地位”,承认中共在东北的实际占领地区,最后将实行“民主选举”。确实,周恩来1月17日转给毛的苏共中央意见:中共不应想苏维埃化,应决心停止内战,并取得蒋同意进行民主化。中共如再不停战,美国空军会压下来,要对美国有足够估计。
在美、苏两国的压力之下,国共合作现出一片曙光。毛泽东要求苏联、英国都参与调解,但斯大林拒绝参加。毛泽东在这一段时间内心情是不舒畅的,于是他称病告假,让刘少奇与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于是这个“和平民主新阶段”后来成为刘少奇的主要罪状之一。其实毛始终决策着中央的重大举措,2月1日,通过周恩来向蒋传达他关于军党分立、长期合作的意见,并表示愿意亲自参加联合政府。
马歇尔提出整编方案:中华民国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国家最高统帅,统率海、陆、空三军;全国陆军编为60个师,其中20个归中共领导;海军、空军均接受中共部队,不少于总兵力的30%。按马歇尔的方案,中共控制的军队将占三分之一,而且进入从未有过的海、空军。蒋介石勃然大怒,竟然破口大骂。经他修改过的方案共军只占五分之一,而且没有海、空军的份额。不过这个方案也于1946年1月31日政治协商会议以《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通过了。
马歇尔主张按照军队化的原则,主张混编国共双方的军队成立国家的国防军。毛于2月6日复电周恩来:“马歇尔所提主张按西方民主制度改变中国军队制度及军人思想的办法,对破坏国民党及许多军队的原系统是彻底的,但事实上今天行不通,可原则上赞成他的意见。”经过11天的争吵,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还是于2月25日签署了《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该草签的方案规定:全国陆军编为108个师,每个师不超过14000人;其中中共军队为18个师,分驻华北、华中、东北等地。中共军队除整编者外,还可以以保安队形式存在。
毛泽东2月9日对美联社记者发表谈话:“马歇尔特使促成中国停止内战,推进团结、和平与民主,其功殊不可没。”3月4日,马歇尔抵延安,受到毛泽东为首的各界热烈欢迎。毛在宴会上致词夸赞马歇尔道:“一句话,就是帮助中国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中国人民感谢各位的努力,中共也感谢各位是努力,并准备一切努力来做这些事。中美合作万岁,国共合作万岁,全国人民合作万岁!”3月11日马歇尔回美国述职并张罗因和平而给的贷款,并组织美国军事顾问来华充任整编国共军队军官的教官。
其实无论蒋介石还是毛泽东,都暗自盘算消灭对方,对于美国所期盼建立的民主中国他俩都毫无兴趣。之所以事情能进展到这个地步,完全因为美国和苏联分别施加的压力所致。
其实真正在中国挑动内战的正是斯大林。他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正式承诺,把中国东北交给民国政府接收。但实际上却要求八路军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接管沈阳乃至东北全境。毛泽东在重庆拜会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时,该大使告诫:“在东北只能做,不能说,绝不要提东北自治与不准国民党派兵事,给美蒋借口,使苏联处于困难地位。”1945年9月14日,苏军驻东北司令马林诺夫遵照莫斯科的指示派卫斯别夫(其他文电又译为贝鲁罗索夫中校)赴延安,并接彭真、陈云等回到东北。造成国共争夺东北的局面。仅马歇尔调停告一段落时,1946年2月13日,即毛泽东夸赞马调停之第四天,共军即进攻秀水河的国军,歼灭五个营。
中国的内战是世界东西方局势趋向紧张的直接结果。在二战结束以后,斯大林强迫毛泽东、美国紧逼蒋介石,国共双方出现了短暂的缓和。时间从1945年8月中旬到1946年3月上旬。毛泽东说斯大林“不准革命”正是这个时期。这个“不准革命”中,斯大林并没有忘记对中共的扶持,恰恰相反,他给予中共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军火和物资援助,以及积极主动的扩张地盘的要求和援助。2月9日斯大林发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的演说,要与资本主义决战拉开冷战序幕之后,他开始考虑建立社会主义阵营。首先是要建立共产党国际组织,替代已经取消了的第三国际。下旬,斯大林命令东北苏军通知中共东北局:过去苏联顾虑世界和平,态度较软。其实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完全可以强硬些。强烈要求中共调集更多部队进东北,以便趁苏军撤退之机与国民党争夺东北。3月8日,苏军突然撤出抚顺、吉林,将政权交给中共接收。9日,苏军代表通知东北局,沈阳苏军将于13日撤退,希望中共占领,沈阳以南也将不向国民党移交,一切苏军撤退地区,中共可以自由破坏。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刘少奇均指示东北局,沈阳至哈尔滨沿途苏军撤退我们都不要去占领,让国民党去接收。但苏军已交我接收的安东、通化、延吉等地,我不能让。这其实也是毛泽东13日电周恩来时的指示:“国军可以接收沈阳至哈尔滨之长春路上各城市。”
苏军代表对此表示反对。他们询问:你们为什么对美国如此客气?为什么允许国民党派五个军到东北来?并强调:凡苏军撤退之地,包括沈阳、四平,中共均可“放手大打”,也希望放手大打,而长春以北,如哈尔滨等地,则应坚决控制,不让国民党进兵。甚至抚顺、营口等地也应力争双方都不驻兵。
苏联意见的改变使毛泽东的病也好了。3月15日毛致电周,并转告东北局:“哈尔滨决不能让国民党驻兵,抚顺及营口要力争双方不驻兵。请在谈判时注意不要答应国民党。”同日出席政治局会议,确定“以内战代替世界大战前途,至少是迟滞大战的爆发。”16日致电周恩来:“若无政治上、军事上、地盘上之交换条件并同时解决,我决不能让出地方。”“过去让彼占领锦州,现又让其占领沈阳,即是履行协定,一切应到前方与前方将领去谈。”批评周恩来。17日致电东北局并转周恩来:“将整个中东路(包括哈市)让我驻兵,永远占住,不让国民党进驻一兵一卒。”“请彭林速即布置一切,造成优势,以利谈判。”18日林彪攻克四平街,歼国军三千人。20-25日周恩来回延安接受批评,要求他改变对美国的软弱态度。
23日毛致电东北局及林彪:“你们应立即动手大破北宁路及沈阳附近之长春路,愈迅速愈广泛愈好,迟则无用。同时立刻动员全军在运动中及其立足未稳之时,坚决彻底歼消国民党进攻军队,愈多愈好,不惜重大伤亡(例如一万至二万人),求得大胜,以利谈判与将来。”25日致电彭真、林彪:“美方急欲停战,蒋方被迫亦不得不停战。”“打一两个好胜仗,以利谈判和将来”。26日致电东北局并告周恩来、叶剑英:“美蒋急于停战之目的在于使我不能进占哈、长、齐等市,解除反动武装,而利于蒋方接防,请考虑推迟数日再在东北停战协定上签字。”28日致电彭真、林彪:“在苏军撤退后及可能条件下,我必须于数日内以敏捷手段歼灭长、哈、齐三市一切顽军武装,控制全市。对于国民党非武装人员一律软禁,但不得侮辱及杀害。”30日再次致电东北局,重申28日电令内容。往下毛泽东电文因篇幅原因略。有兴趣者可以参阅《毛泽东军事年谱》等著作。在这些文电里毛泽东自己已经道出:“美方急欲停战”这一事实,与宣传中“美国挑动内战”完全相反。
3月22日夜(请注意本通知与毛23日电文及时间的“巧合”。),苏联大使通知国民党政府,苏军将于4月底前全部撤退完毕。同时苏军以瘟疫、交通不便等各种借口推延国民党军队沿长春路北进,以配合共军破坏北宁路及沈阳附近的长春路,便利共军迅速接防苏军撤退的各个城市及战略要地。27日,在马歇尔催促下,国共达成派遣停战小组到东北调停的训令,但其实已成一纸空文。29日,苏军通知东北局,苏军同意尽速撤退长春以便中共占领。4月上旬,苏军向中共移交北满日军武器库,仅机枪就在万挺以上,炮数千门。苏军要求中共派主力部队控制长、哈、齐等市郊区,以便苏军撤出时顺利夺取三市。并明确表示,希望中共坚持东北,使东北问题悬而不决,让蒋介石、杜鲁门双方都不能达到目的。4月14日,苏军撤出长春,中共军队立即向城内国民党军发动攻势,首次使用坦克、大炮等重武器,19日完全占领该城。
4月18日,回美国述职的马歇尔回到中国,他走以前的和平局面已经被“马歇尔勾结蒋介石挑动内战”搅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了!
从美国的利益需要出发,一个联合政府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在全世界扩张的就是代议制民主制度,任何形式的独裁或专制制度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正因此,罗斯福总统要求蒋介石联合中共实现中国的代议制联合政府;杜鲁门总统给中国的五亿美元贷款的惟一条件就是给联合政府。如果美国“扶蒋反共”,早在共产党更弱小的1943年,还往前,1941年1月便不会要挟蒋介石让他容纳共产党。
1946年6月26日,以蒋军进攻中原解放区为标志,内战爆发。7月29日,美国政府在马歇尔建议下对华实施军火禁运,宣传中所称美国给予国民党的9亿战争剩余武器其实并非武器,只是小型船只、车辆、建材、空军补给品、通讯器材。美国收款1.75亿美元。8月,杜鲁门总统给蒋介石本人发了措词强烈的照会,斥责他对中国的自由派人士进行“凶残的暗杀”,“使用武力、军队和秘密警察”来达到本党的目的。军阀和反动政客在蒋介石中国所起的作用引起美国人民“极大的恶感”,如果蒋不能改变这种状况,“美国舆论就不能以宽宏大量的态度对待贵国。”
美国并开始撤退原来驻扎在中国的军队,从2.5万人减少到1.2万人。甚至在1946年7月底,美军车队在北平南部遭中共部队袭击,打死若干美国士兵,马歇尔除了认为这是延安方面对美国的最终告别之外,并没有借此事件发难。
6月13日、14日在美国参、众两院提出的《美国军事援华法案》受到毛泽东等强烈反对,马歇尔与国会领袖商量后,将其搁置。拖到8月第79届国会结束自动成为废案。马歇尔还设法使《军事使团法案》未获议会通过。
于是在中国只有1945年8月24日蒋介石通过宋子文向美国请求派出军事顾问团。这个顾问团仅以帮助中国训练军队和向蒋介石本人提供作战意见为目的,后来增加了监督美国援助的军用物资的使用情况的任务。这个顾问团限定编制915人,(陆军750人,海军165人。)除徐州装甲学校和天水骑兵学校有少数教官之外,该顾问团被严禁参与长江以北的任何训练活动。因此,《中国现代史词典》、《民国史大词典》等所谓“1948年底扩大到1万人”,“指挥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之类,毫无事实根据。至今没有任何证人、证言或者书面证据证明美国军人介入过任何战斗。1948年11月,来日无多的蒋介石一反当年坚决拒绝史迪威调遣中国军队的态度,几次向美国呼吁,要求美国派遣高级军官来华指挥中国军队。美国代理国务卿洛维特(Lovett)不客气地回答说,中国在遭受巨大挫折之后,要求美国政府接替指挥中国军队是毫无道理的。正相反,11月26日下令限期撤出顾问团所有人员。至1949年1月29日,美军顾问团连同他们的家属全部撤离中国。
由以上情况得知,美国政府在中国根本不存在扶持蒋介石挑动内战的历史事实。相反,美国一直企图撮合国共两党,痴迷于实现中国军队的统一,并使军队完全国家化;执著于实现代议制联合政府;希望建立一个强大、独立的中国以稳定亚洲局势。美国的错误在于根本不了解中国,无论蒋介石或者毛泽东,都热衷于专制与独裁,根本不会买账民主的代议制的。
毛泽东以意识形态的需要,必须反对帝国主义的头子,因此,在贬损美国方面是不在乎有没有事实根据的。一个典型的事例是:曾经长驻延安,与毛、周等中共领导私交甚好的美军观察组组长包瑞德上校。却被毛泽东无端指控:1951年北京却宣布破获一个以包瑞德上校为首的美国特务团伙,企图用迫击炮轰炸天安门暗杀毛泽东。指挥操纵者就是在台湾的包瑞德上校。包瑞德说:“这种指控是臆造的,是毫无根据的。说真的,我这一生中从未策划过暗杀什么人,不管是为了公务还是别的什么”。后来北京向包瑞德表示了歉意。包瑞德说;“要不是有七个人被定罪,这本来是很可笑的。”只是,相对于那些被处决的人来说,包瑞德还算幸运者。
因此,毛泽东扮演反美急先锋的角色,首先是为了讨好斯大林,后来则是为了意识形态的需要。因为美国确实是以强大的经济以及军事实力,阻止了这种意识形态的扩张。直至1970年代,毛泽东大力援助越南反美,阻止了越南方面对美国的和谈建议的响应。到1973年,越南党和政府接受苏联建议,不顾中国的劝说以及大量增加援助的诱惑,自己决定同美国举行巴黎和谈。终于使美国撤军,并很快就最后获得解放南方的胜利。由此,越南共产党认定中共支持他们同美国打仗是别有用心,使越南蒙受不必要的重大牺牲和损失。而苏联才是越南的真正朋友。越共中央委员黄松1976年7月在瑞典对记者发表谈话:“今天同苏联和睦对越南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联强烈地希望削弱中国在世界这一部分的影响,这一点正好和越南的利益相吻合。”
这个讲话发表的时候,毛泽东还活在人世。他肯定获得了这个讲话,也尝到了拼命反美的苦果。直至今日,越南的政府和人民,对美国的好感远胜于对中国的好感,这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遗产。只有那些政治利益既得者和愚昧的孝子贤孙,才会闭着眼睛为老毛的反美政策叫好。他们并不理会这个政策对国家和民族带来多少伤害。




军事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