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I坦克的作战情况-TANK的威力!


军事文摘主页

送交者: 王牌 于 September 28, 2002 22:55:00:

“虎”I坦克的作战情况

失败的开局
“虎”I开始生产没多久,即1942年7月23日,沉不住气的希特勒便下令将其投入战斗。英国军事作家乔洽·福迪(George Forty)在他的《二战中的德国坦克》一书中评论道:“虎”I一开始的作战对德国人来说是彻头彻尾的灾难。我们应该感谢元首先生的焦躁”。另一位军史学者罗宾·克罗斯(Robin Cross)在其名著《库尔斯克决战》中则作了更加生动的描述:“希特勒就像是一个刚刚收到了生日礼物-玩具火车的小男孩,立时就要将他的新东西拿出来过把瘾。”脾气暴燥的古德里去则当着诸多同僚的面将矛头直指元首:“如此极力炫耀新式装备,过早地并且将如此少的坦克用在如此无足轻重的战斗中,事情都被希特勒搞糟了!”
有意思的是,历史总有相似之处。1916年在索姆河,英国人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忽视了数量、地形和乘员的训练等问题,致使坦克诞生后的头一次表现以失败告终,但那次失败后的英国赢得了战争,而德国却输掉了两次。
最初之辆“虎”I刚刚开下生产线,就被分配到第502重坦克大队第1中队的第1小队,在4辆III号N型坦克和一小队亨舍尔公司维修人马的尾随下,于法林博斯特(Fallingbostel)火车站装车,8月29日凌晨到达了列宁格勒东南的姆加城(Mga)。上午10点钟,到达了前线一处森林中的集结点。11点,第1排接到了出发命令,遂在1辆搭载着亨舍尔公司的技师海尔·福兰克(Herr Franke)和1名观察员的VW82吉普车及一队步兵的伴随下,由麦尔克少校(Richard Maerker)指挥,按预定路线开始进攻苏军。刚越过战线后,德国兵就发现这一带的地面十分松软,根本不适于重型坦克行动。4辆“虎”I艰难地蹒跚而行,片刻后发现了目标。短暂交火中“虎”I摧毁了苏军的暗堡和几门反坦克炮,但苏军的报复性火炮压制也不断地向该地倾泻……越过一条小河后,3辆“虎”I相继抛锚。德国紧急出动数辆18吨半履带牵引车回收“虎”I,幸运的是苏军竟然没有对回收行动加以“干扰”,使德军连夜将这些坦克拖回。
9月15日,修理工作刚刚完毕,元首又下令“老虎”们于9月22日再次出动,支援第170步兵师向苏军阵地发动进攻,而这里的地形和上次一样糟糕。开战不久,1辆“虎”I中了反坦克炮的埋伏,虽然装甲没有被打穿,但猛烈的震动使发动机停转,再也发动不起来,乘员只好向炮塔里扔了一束手榴弹后弃车而逃。其它3辆也连遭厄运,不是被打伤就是陷入了泥沼。经过努力,有3辆被回收,但冲得最远的那辆无论如何也拖不回去了。后来,德军一组维修人员摸了上去,把重要零件拆掉后,将车内塞满了炸药,把自己的新式武器炸得面目全非。
出师不利后,希特勒老实下来,“虎”I获得时间“消化”解决各种机械问题,相应的培训工作和乘员技术也得以完善。于是,其可怕的利爪终于张开了。
在以后的一年半时间中,苏军没有任何一款战车或火炮可以和“虎”I旗鼓相当地对阵。特别是对T-34/76和KV-1这两种以前令德军头疼的坦克所形成的优势,使“虎”I成了“常胜将军”。东线的德军部队中开始流行一句顺口溜:“俄国的T-34,见到了‘虎’式,连忙脱帽又敬礼。”-由于88炮的极高精确度和威力,“虎”I经常打掉T-34的炮塔。
伯扬·派瑞特(Brvan Perrett)在其《进攻!“虎”式坦克》一书中,回忆了1943年1月12日在罗斯托夫(Rostov)的战斗。当时他所属的第502重坦克坦克大队4辆“虎”I在格德斯特(Bodo vonGerdstell)中尉指挥下紧急出发去支援第96步兵师,该师阵地在20多辆T-34/76的冲击下摇摇欲坠。一番交火之后,苏军丢下12辆燃烧的T-34向自己的阵地撤退了。“这是德国人在此之前从来不敢相信的事实-T-34有史以来第一次被打得如此狼狈。”
美国陆军1951年10月发放的第20-233号题为“德军对苏军突破战术所采取的防御”的文献中,有关于1943年3月在哈尔科夫地区(kharkov),“大德意志”师的2辆“虎”I遭遇T-34坦克时的作战描述:苏军仍然采取他们一贯的做法,让部队等候在安全的距离-1350码(1230米),静候德军冲出村子,然后在德军坦克的射程外开火并消灭他们,但这次战斗大大出乎苏军意料,“虎”I在村子里就突然开火,而且非常准确。20分钟内,16辆T-34/76冒起了浓烟。苏军士兵无一不目瞪口呆,以前根本没有见过这种阵势。在后退途中,又有18辆T-34/76被“虎”吃掉了。在1500米距离上,88毫米穿甲弹直接射入T-34/76的炮塔之内,引爆了弹药,并把炮塔掀到数十米之外。“这种新型坦克极大地鼓舞了德军士气,它所带来的震撼类似于以前T-34和KV出现时的情景,只是角色互换了”美国人评论道。

东线中后期
古德里安对这种新型坦克非常满意,他要求务必将足够数量的“虎”I送交部队,以尽快形成战斗力。德国作家贝克尔(A.J.Barker)著的《战争中的坦克》(Panzer at War)一书援引了古德里安于1943年亲自签署的一份文稿“……在1943年2月,第503大队的1辆‘虎’I在6小时之内被14.5毫米反坦克枪击中了227次,被45至57毫米穿甲弹击中14次,被76.2毫米炮弹11次,但是没有1枚击穿其装甲,后来又轧过3个地雷……尽管如此,这辆坦克还是继续前进了60公里。”
为对抗“虎”I,苏联先后制造了T-34/85, JS-1和JS-2。1944年初,苏军少量装备了新式的JS-1(即斯大林-1型)坦克,它由KV重型坦克发展而来,带倾角的正面装甲厚达100-120毫米,防护性明显高于“虎”I,但火炮口径只有85毫米,初速也不及“虎”I的88炮,故依然不是“虎”I的对手。
“虎” I与JS-1交手的机会很少。第一次是1944年3月4日在乌克兰的旧康斯坦丁诺夫(Staro-Konstalltinov),第503重坦克大队的“虎”l和由苏军布兰诺夫大尉(Colonel N.I.Bulanov)指挥的第一坦克近卫团的JS-l遭遇,双方在1500~1800米的距离上对射,结果1辆JS-1被击毁,2辆被击伤,“虎”I被击伤1辆。4月16日双方再度相遇,“虎’I又取得Z比0的战绩。
同样在1944年初,苏军的T-34/76的改进型T-34/85也出现在战场上。它安装了和JS-1相同的火炮,机动性也大大好于JS-1,但装甲却薄弱很多。5月16日,第503重坦克大队的“虎”I和T-34/85首次交火,T-34/85被击毁10辆,“虎”I只有2辆受伤。后期的T-34/85装有85毫米ZIS S53反坦克炮。发射高速穿甲弹在1000米距离可击穿100毫米的垂直钢板(以90度命中时)。但实战不是靶场,很多因素都影响了命中的效果(况且“虎”I的正面装甲刚好是102毫米厚!),700-800米距离才是85毫米炮击穿“虎”I的“保险范围”。
德国武器局于1944年7月签发《“虎”式坦克与苏军新式坦克的对比》的文件中提到:“两种装备85毫米火炮的苏联新式坦克(特指T-34/85和JS-1)带来了威胁,作战中要加以注意,但它们的攻击力并不符合其火炮口径,对付它们的有效方法仍是以正面迎敌,注意侧面掩护。
JS-1的装甲虽然很厚,但还是可以被摧毁。一些基层报告证实其炮塔可以在1000米距离被打穿;还有报告显示,在偶然情况下,我们的炮弹在很远距离(1500米以上)击中JS-1前装甲,对方坦克开始燃烧。以上证明了我们的猜测-苏联坦克的整体铸造工艺仍然存在着问题”。
在JS-1和T-34/85出现后不久,“虎”I开始遇到真正的对手,这就是JS-2(即斯大林-2型)坦克,它在继承JS-1的厚重装甲前提下(车体正面达100~120毫米/30至60度倾角-理论上“虎”I只能在200米左右距离上击穿JS-2前装甲),又安装了1门122毫米口径主炮,从而在防护和火力上全面超过“虎”I。JS-2重型坦克于1944年1月投入战斗。
不过,JS-2首次与“彪1交战后,苏军惊愕地发现,这种寄予厚望的新型坦克并没有取得优势!“虎”I使用Pzgr.40居然在1000~1400米击穿了JS-2的正面车体装甲-这恐怕也是铸造装甲存在缺陷的缘故(大型铸造件在成形过程中,铸钢中会残留气泡,导致装甲变“脆”,严重降低其抗弹性)。
另外,JS-2由于主炮口径过大而采用分装式弹药,射速很低(理论射这仅2发/分),且载弹量低(仅28发),加上新车频繁的机械故障,实战中不占上风。1945年苏军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作出的《1944 年夏、秋季JS坦克的战损调查报告》指出:“D-25T火炮由于设计和制造上的若干问题,在实战中,使用BR-471穿甲弹只能在平均1000米距离上击穿‘虎’I的正面装甲。当然,如果炮手经验丰富并且乘员配合默契的话,可以在1200米击穿‘虎’I……”
以上问题到了1944年后期才得到解决,此时D-25T坦克炮在发射BR-471时,可以在1500米距离击穿“虎”I的正面装甲,一举夺得绝对的火力优势。从此,“虎”I在东线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轻松地战斗了。
这份调查报告还指出:“改进后,JS-2的防护和火力明显优于‘虎’I,在1500至2000米距离上,JS-2具有很大优势。但‘虎’I的炮瞄议十分精良,火炮有较好的稳定装置,这使其主炮在命中率上优于我方,很多场合下的战斗胜负取决于乘员的经验和勇气。”
与此同时,德国坦克部队中负责战术研究的专家指出:“现在,‘虎’I坦克不再是一种‘超级武器’了。当它刚刚出现在苏军面前时,对方认为这是一种无坚不摧的武器,德军士兵则认为在‘虎’式坦克里面作战就像购买了一份‘人寿保险单’。不过,苏联人可没有在睡觉,他们很快就开发出足以让‘虎’I致命的反坦克炮和地雷,这些武器就算不能将‘虎’I完全摧毁,也足以迫使其受伤退出战斗。
情况在“斯大林”服役之后又发生了恶化,“虎”I坦克不能完全对付其122毫米坦克炮,在最近的一次遭遇战中,3辆“虎”I被摧毁,只有2名乘员幸存。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全方面增强坦克的装甲厚度和火炮的攻击力,并尽可能减少主动出击,采取等待敌人进攻时从侧面伏击的方法。“虎”I的坦克兵现在必须注意,你们不要企图超水平的发挥你们手中武器的威力,而应该把坦克的正常水平发挥之后便见好就收。”
即使如此,“虎”I并非完全没有机会。英国专门负责地面车辆情报的第10情报处(MI10)于1944年9月从德国人手中得到一份《坦克部队报告》,其中名为《“虎”与“斯大林”》一大中描述了一次战斗:12点15分,一队“虎”I在步兵的支援下,向一处丛林进军,搜索苏联部队,苏联步兵看到“虎”I时就后撤了。当深入到2000米时,侦察兵突然报告发现了“斯大林”式坦克。稍后,头2辆“虎”I相继射击,但没有命中目标,领头的“虎”I却被轻型反坦克炮击伤,JS-2坦克趁机撤到了一个小土堆后面隐蔽起来。第2辆“虎”I赶上来,JS-2的第1炮打在车身正面机电员位置,可由于“虎”I当时的位置是倾斜的,所以没能穿透。还没等JS-2第2次射击,“虎”I就开了3炮,最后一发炮弹将其击穿。第2钢JS-2赶来支援,被另1辆跟进的“虎”I击毁。
1944年底,德军下发部队的“与苏联新式重型坦克作战的若干经验”一文中总结出以下几条观点:
1.JS-2一般会在2000米之外首先开火,“虎”I行进方向如果与对方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才可以抵近射击;
2.JS-2坦克的弱点:侧、后面装甲(特别是炮塔)薄弱,只要能取得有利的战位,并且使用密集火力攻击,JS-2是容易被摧毁的。建议先采用穿甲弹,再用高爆弹的顺序来攻击JS-2;
3.通常情况下,JS-2的主炮命中率很低.尤其是在1500米以上,协同机动可以有效打乱其攻击;
4.苏军不希望JS-2落入德军的手中.对于难以回收的车辆,采取点燃或爆破以销毁。
希特勒为挽救发发可危的非洲军团,“虎”I于1942年末在突尼斯露面了。和泥泞的东线不同.它在这里大打出手,英、美装甲部队几乎在每次沙漠战中都被“虎”I给予血淋淋的教训,“谈虎变色”从此开始。
在此之前,英国对德国重型坦克的了解一直是“雾里看花”。1942年2月,英国的MI10情报处在一份报告中称:德国正在研制新型VI号坦克,重45吨,时速25公里,75毫米厚装甲,75毫米口径主炮,辅助武器为2门20毫米炮和数挺机枪。该车车长11米,乘员18人!后又更改为“比较真实的数字”-13人!这显然是英国人自己对重型坦克概念的胡思乱想,似乎是德国在1918年开发的A7V和“NbFz”的混合作。
至1942年10月,英国人终于从苏联人那里听到了一些关于德军投入了新式坦克的“流言”,可苏方支支吾吾,不肯说出详情。最后竟是在1942年12月11日德国报纸上刊出的“虎”I在突尼斯游行的大幅照片上,真正见识到这种坦克的真面目。
首先到达非洲前线的是第501重坦克大队第一中队的3辆“虎”I于1942年11月23日到达,最后2辆于1943年1月24日到齐,共20辆。它们被作为机动火力点或弥补防线的“消防队”,跑东跑西,却所向披靡。 1942年12月1日, 6辆“虎”I首先出战,到1943年1月末在泰博拉(Teboura)和哈马拉(Hamra)小有斩获。2月在凯瑟林山口的法尔德小道(Faidpass/Kassrine)的激战中,击毁了15辆美军坦克,其中1辆“谢尔曼”在2.7公里外被击毁,大吃一惊的美国兵赶紧后撤。3月20日,第501重坦克大队的11辆“虎”I又击毁美军坦克35辆。5月初,该大队退守到马卡那斯(Maknassv)和迈杰达干河床(MedjerdaValley),仍结盟军造成极大损失。
第504重坦克大队的第1中队于3月12至4月13日间陆续来到北非增援,共13辆“虎”I。3月24日、首先到达的3辆“虎”I在马卡那斯击毁了44牺盟军坦克。但非洲军团此时大势已去,补给时断时续,最后在5月12日,两个重型坦克大队的残部向盟军投降。至此,总共33辆“虎”I在北非共击毁盟军坦克150辆。
盟军在北非总结经验,发现了一些对付“虎”I的办法。其一是:6磅炮(57毫米口径)在500米距离,以合适的角度去穿其侧装甲是可行的,至少可以打坏履带让其动弹不得。1943年1月20日在若巴公路(Robaa-Pont du Fahs),6磅炮就从侧面打坏了2辆501大队的“虎”I;其二,通过大量埋设地雷,也可以阻止“虎”I的进攻。比如1943年2月26日在贝加(Beja)的战斗中,第501大队就有7辆“虎”I因触雷而被迫停止进攻,此地至今仍竖立着一块纪念碑,上面写着“贝加虎冢”,意为“虎”I坦克的坟墓。
北非盟军一直想获得1辆比较完好的“虎”I,以了解其究竟,但德国人只要有可能,都尽力回收战损车,万不得已时,就将坦克炸毁。可意外总会发生;1943年4月20~21日间,由“赫尔曼·戈林”团的一部、第501、504大队的4辆“虎” I、5辆III号坦克编成的德军与英军第1步兵师和第4混成师发生战斗,第504大队的131号“虎”I被“活捉”。
英军的彼得·古丁少校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了那场战斗:在取得了一些战果后,德国人便缩了回去,准备迎接英军的进攻。4月21日下午,英陆军第21坦克团的“丘吉尔”式坦克在步兵伴随下展开反击。自然,冲在前面的英国坦克很快就被击毁,可是,1辆幸运的“丘吉尔”突然向131号开了2炮。第一发6磅炮弹打在炮塔防盾下沿后弹进车体和炮塔之间的“窝弹区”,卡住了炮塔。第二发炮弹恰好在指挥塔附近爆炸,炸伤了探头探脑的车长。德国坦克兵见自己成了不能“犹斗”的“因兽”,便架着车长弃车而逃。英军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天赐良机,开始拼命地进攻。德国人招架不住,急忙撤退。“就这样,我们突然得到了1辆梦寐以求的完整“老虎”!”
131号是第3辆被缴获的“虎”I,而在1943年1月18日,第502大队的100号“虎”I在列宁格勒“有幸”成为第一辆被苏军缴获的整车。该车独特的地方是,炮塔储物箱被安装在左侧。苏军缴获的第二辆“虎”I,也是属于第502大队的,即在施吕瑟尔堡(Schlusselburg)被缴获的212号。
欧洲西线
1944年6月,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在用于反攻的德国装甲师中,“虎”I尽管已经露出疲态,但仍然作为“冲锋队”,让对手吃了不少苦头。
1944年6月12日,英国第7装甲师试图从德国防军装甲教导师的南边绕到德军防线之后,沿175号公路快速地向东北方的德军防线中枢,也是诺曼底东部的一个交通枢纽-卡昂市进攻。光头部队是由罗伯特·海地(Robert Hinde)率领的第22装甲旅的“伦敦义勇骑兵团”第4营。他们到达了波卡基村后,连德军的影子也没见到,故放松了警惕。
其实,德军一支坦克部队几乎同时到达这一地区。6月12日,SS第101重坦克营第2连先头部队从博韦(Beauvais)赶到213高地上,再往前下坡2公里,就是波卡基村。次日晨,共有4辆“虎”I(包括魏特曼的205号,施狄夫的234号,索瓦的222号,布兰德特的223号,劳茨斯科的233号和1辆IV号H型坦克)进入175号公路下面密林隐蔽。8点钟,他们突然听到嘈杂的装甲部队行进声音,距离只有150~200米!这是一大早就从波卡基村出发的英军A连。魏特曼窥视着一队“克伦威尔”和“谢尔曼”坦克由一串半履带车和“卡登·洛伊德”小装甲车尾随着,大摇大摆地沿高速公路前进,马上决定由自己单车发起袭击,同时进行火力侦察。
魏特曼冲进村子,20分钟战斗,击毁25辆坦克和28辆装甲车(14辆半履带,14辆“卡登·洛伊德”)。后自己被反坦克炮击中,丢掉了座车。至傍晚,德国以损失6辆坦克的代价夺回波卡基村。此战今英第7装甲师不得不停下来整顿了一周,结果德国第2装甲师趁机赶过来挡住了去路。
在祛国战场初期,盟军还没有多少可以克制“虎”I的坦克,其主力是装备75毫米和76毫米主炮的“谢尔曼”,与“虎”I正面交锋几乎没有胜算可言。唯一能在远距离对“虎”I构成威胁的,只有装17磅炮(76.2毫米口径)的“萤火虫”坦克,但1944年6月23日,在盟军上岸的1913辆坦克中仅有109辆。加上德军“虎”I的坦克手多是经历东线残酷作战的老手,所以即使是“萤火虫”,面对“虎”I时,一般也是“难逃虎口”。

美国M-26“潘兴”重型坦克在二战最后期也投入战场,但这种坦克发挥的机会太少了。“潘兴”的装甲最厚的地方达到了112.5毫米,火炮口径为90毫米,重量超过41吨。1945年1月,M-26到达安特卫普港口,盟军士兵高兴地给其取名为“驯虎师”(Tiger Tamer),但M26的首次出战也是悲剧性的。

1辆绰号为“火球”的M26进入了一个糟糕的战位-附近有一处大火,浓烟遮住了后方的视线,此时,1辆“虎”I突然从后面60米处出现,连开三炮。第一炮贯穿M26的炮塔,炮弹从同轴机枪的位置穿出,杀死炮手和装填手;第二炮打掉了炮口制退器,90毫米M3型火炮彻底震坏;最后1发炮弹击中炮塔右侧,把车长指挥塔打飞了。不过,这辆“虎”I也不走运,撤退时,被美军M10驱逐战车打坏履带,乘员不得不弃车逃命。

美国坦克车长尼克·马斯罗尼可回忆说:“第3装甲师的进展一开始很不顺利,整个师被从德国埃尔斯多夫(Elsdorf)赶来的1辆‘虎’I截住,我们的坦克被一辆接一辆的打坏了(共被击毁25辆,包括几辆M26),但德国人的装甲似乎永远不会被击穿,一点办法也没有。

我的M26上去后,咬牙切齿的连长让我立即想个办法把这辆‘虎’式干掉——它几乎毁掉了我们全连。我们冒着炮火,偷偷地爬出很远,到了一处视野开阔的地方,才发现它将自己半埋在地下,只露出炮塔射击,所以很难被击毁。我将坦克绕到它侧面,决定亲自开炮,并反复叮嘱车组,只开三炮-2发穿甲弹及1发高爆弹,然后全速撤退。当我们开动坦克慢慢前进的时候,发现这辆“虎”式却准备转移阵地了,其侧面完全暴露出来,我立刻射击。第一发炮弹打入车体,第二发炮弹打断履带,第三发高爆弹直接打在炮塔上,将正要逃跑的德国坦克兵悉数杀死。”

“潘兴”和“虎”l坦克的接触不多,两者可以说是“块头”基本相当,但从火力和防护上看,“潘兴”比“虎”I高出一筹,毕竟“虎”I已是3年前的“老”虎了。

“虎”I在意大利

德军在意大利也使用了“虎”I,由于数量不多而基本用来防守作战;战术上一改原先那种冲锋陷阵的“勇武角色”,变得诡诈起来。1944年9月,和“虎”I进行过战斗的第2新西兰师,在报告中总结了“虎”I的战术:

1.采取很好的伪装或隐蔽在障碍物后,截击步兵或狙击我方坦克;

2.只射击几次便转移阵地或撤退;

3.为步兵进行密集的炮火支援;

4.通常伴随有1辆自行火炮,但其始终沉默,只有危急关头才开火;

5.每辆由6~12名步兵跟随,战斗时部署在坦克的侧翼50米左右。

盟军对付“虎”I的战术

“虎”I的战斗力确实让盟军头疼不已。在法国,盟军指挥官以惨重的损失总结出一个计算公式-要想击毁1辆“虎”I,至少需要5辆“谢尔曼”,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是4辆。后来,专门制定一条规定:未经营级指挥部下达命令,不得与其正面交战。

不过,通过多次总结战斗经验,盟军方面也找出一些对付“虎”I的专门战术,主要有两套方案:

第一种方法:当本方不拥有“萤火虫”坦克的时候,以3、4辆“谢尔曼”正面作攻(一般是要丢掉了),不停发射烟幕弹;再由装备105毫米主炮的M4“谢尔曼”改型或装备95毫米主炮的“克伦威尔”在4000米外猛轰,争取将“虎”I“打残”;其余的“谢尔曼”从两侧迂回,逼近攻击“虎”I相对薄弱的侧、后装甲面。

第二种方法:当本方部队拥有“萤火虫”坦克的时候,以“萤火虫”做正面攻击,其余坦克从两侧迂回,并大量发射烟幕弹。

1944年9月,当第2新西兰师在意大利作战中采用第一种方法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当时1辆“虎”I守住一道山脊,谁也冲不过去。僵持了数个小时后,4辆“克伦威尔”MkVIII坦克赶到了,开火2分钟后,“虎”I的5名乘员弃车而逃,躲在远处观察动静。不一会儿,1名乘员战战兢兢地跑了回来,把“虎”I开起就走,到达安全距离后,大家一起钻进这辆坦克,消失在树丛中!看来,“虎”I还是很惧怕大口径榴弹炮轰击的。




军事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