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的烙铁——仁川登陆(2)


军事文摘主页

送交者: 仁川 于 January 16, 2003 00:03:42:

当天,麦克阿瑟以及美国7舰队司令斯特鲁布尔海军中将、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联合国军作战部长莱特准将等高级将领上岸,在史密斯的师部听取了情况汇报,并视察前线。当他们一行,来到陆战第5团D连时,战斗才刚刚结束十多分钟,T—34坦克还在燃烧,战死者的尸体尚有余温,征尘未洗的士兵看到身穿飞行夹克,头戴金灿灿的军帽(美军中校以上军官的军帽帽檐上有金色的树叶装饰,军衔越高金树叶越多),叼着玉米芯烟斗的麦克阿瑟,不禁大为惊讶,因为在普通士兵心目中,麦克阿瑟简直已经成为军神,特别是仁川登陆的巨大胜利更是麦克阿瑟的威望达到顶峰,此时能在前线见到麦克阿瑟,实在令人吃惊。麦克阿瑟对于部队的表现深感满意,对陆战队的英勇大加赞赏。

17日,陆战第1师已形成了正面宽16公里,北起金浦机场经素砂高地南至海滩的战线。特别是美军在17日攻占了富平市,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富平市是当初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军进驻南朝鲜时作为补给基地而建的,美军于1949年撤走后就移交给韩国军队使用,直到1950年7月被人民军攻占,在富平市的军火仓库里,联合国军意外发现了美军在1949年撤退时留给韩国军队的包括炮弹和子弹在内的约2000吨弹药!而且这些弹药现在全部可以使用,对于刚刚登陆补给尚不充裕的联合国军而言,简直是天赐之福!

18日拂晓开始,人民军不断以一两百人的小部队向金浦机场发动反击,但是人民军反击部队人数又少,又没有重武器支援,根本无法从有坦克支援的陆战第5团手里夺回机场,只能是徒增伤亡。

人民军在登陆后没有对金浦机场进行破坏,实在令人费解,因为人民军空中力量非常薄弱,对机场使用需求本来就很小,而机场距离登陆部队又近,一旦机场落入联合国军手里,将大大增加联合国军的空中力量。

金浦机场跑道长2000米,宽50米,可以起降大型飞机,是韩国最重要的机场,对于联合国军来说,完整地得到金浦机场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补给效率,而且作为前线机场可以发挥巨大作用。——18日14时20分,美军的一架F4U在金浦机场进行着陆试验,取得成功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谢费尔德海军中将乘坐飞机到达。接着,一直在日本待机的美国第33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团进驻金浦机场,从釜山立川起飞的C—54运输机也满载着补给物资一架接一架在金浦机场降落。

就在这一天,后续部队美军第7步兵师开始上陆,首先是第32团,该团总兵力有5114人,其中韩国人1873人。阿尔蒙德还调整了部署,将负责仁川市区肃清残敌和警卫任务的韩国陆战团调往陆战第5团左翼,由美军第2特别工兵旅接替该团在仁川的防务。

截止18日晚,联合国军已上陆部队25600人,车辆4547辆,各种物资14166吨。

19日陆战第5团在海军舰炮的支援下,继续向纵深挺进,扩展战果。其第1营扫荡了汉江南岸后夺取了俯瞰永登浦的118、85和80高地。第3营从金浦机场北上,肃清了汉江南岸的人民军残部,占领了杏州渡口,完成了渡江作战的准备。

在刚上陆的32团的掩护下,陆战第1团全力向永登浦攻击前进,人民军在沿路埋设了大量地雷,为步兵开道的两辆M—26坦克先后触雷,堵塞了道路。团长布莱尔上校派出工兵排雷开路,但在人民军火力拦阻下,排雷进展缓慢,因此陆战第1团前进迟缓,黄昏前后才到达永登浦以南的安养川。

在19日联合国军还得到两个有力支援:美第7步兵师的第二个团31团也上陆了,原来前往东海岸遂行佯动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也结束使命赶到仁川海岸,其406毫米主炮威力巨大,将为登陆部队提供可靠的火力支援。

至19日,美军陆战第1师经过五天的登陆战斗,总共阵亡165人,伤979人,失踪5人。


向汉城进军


9月19日,陆战第5团已经进抵汉江南岸,开始进行渡江准备。团长默里上校选择杏州渡口为渡江地点,虽然杏州渡口右面德阳山(即125高地)俯瞰控制着渡口,但是只有杏州渡口是惟一可以渡过重型装备的地方,而且这段汉江江面只有550米,是汉江最窄的地点,只要渡江之后迅速占领125高地就能化解不利条件。

15时30分,默里上校召集所属3个营长和3个连长(分别是担负突击任务的H连连长鲍恩中尉、I连连长麦克米伦中尉和侦察连连长霍顿中尉)讨论渡江作战。默里团长决定采取秘密渡江的方式,所以渡江行动前将不进行炮火准备。霍顿的侦察连挑选精干人员作为第一梯队首先渡江,侦察人民军江防情况,如果防御力量薄弱,侦察连主力立即渡江,占领杏州和125高地,并排除通向汉城的公路上可能的地雷,同时在通往汶山的道路上埋设地雷以彻底封闭这一道路。随后第3营于凌晨4时渡江,超越霍顿连向汉城推进,目标是夺取95高地至35高地一线;第2营于晨6时渡江,超越第3营向汉城进军;第1营作为预备队,和配属陆战第5团的坦克连及团建制内的重装备一起等待命令渡江。

20时30分,霍顿亲自率领由14人组成的先遣队泅渡过江,其中包括出生在汉城,熟悉地形并会讲朝鲜话的霍莱斯·安德伍德中尉。五十分钟后,先遣队顺利到达北岸,稍作休息后便兵分几路前去侦察杏州和125高地。

22时10分,各侦察组先后回到岸边,附近村庄、山口都没有发现人民军防守,卡山少尉率领的侦察组报告125高地没有人民军防御。霍顿中尉向南岸发出渡江的信号,9辆履带登陆车搭乘着侦察连主力开始渡江,登陆车刚过江中心,轻重机枪的交叉火力突然从125高地上倾泻而下,迫击炮也随即开始密集的弹幕射击,有4辆登陆车的驾驶员受伤,登陆车失去控制被江水冲到沙洲上——原来在浓重的夜色中卡山少尉的侦察组搞错了方向,侦察的是125高地以西的山头,在125高地这一要地上果然是有人民军防御的!默里团长见秘密渡江已经暴露,便立即命令侦察连撤回。已经渡过汉江的霍顿先遣队也遭到了人民军猛烈火力射击,默里只好也命令其撤回。霍顿一行冒着人民军猛烈火力泅渡返回,霍顿被迫击炮弹片击成重伤,另有2人负伤,1人失踪。

20日天亮后,陆战第5团开始强渡,第7舰队司令斯特鲁布尔海军中将、海军陆战队司令谢费尔德海军中将、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和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少将以及随军记者团都来到江边观战。

6时45分在短暂的炮火准备后,I连乘坐履带登陆车一字排开,冲入汉江。尽管125高地上的人民军火力相当之猛烈,但是I连在师、团炮兵和履带登陆车车载机枪的火力掩护下,仍渡过汉江,并向125高地发起攻击,经过激战于9时40分攻占125高地。

10时许,团二梯队第2营开始渡江,随即超越第3营向汉城推进,一路克服人民军的节节阻击,黄昏前后到达大德山至望月山一线。

21日,陆战第5团继续向前突进,逐次突破人民军越来越强的抵抗,日落前已经到达鞍山山脉西侧的白川一线,汉城已经在望了!

就在陆战第5团强渡汉江,向汉城推进的同时,陆战第1团也粉碎了人民军第18师和第9师87团在T—34坦克支援下的不断反击,经过激战于22日攻占永登浦,进至汉江边。陆战第1团能攻下永登浦全靠发现了人民军防御的弱点,以第1营A连渗透过防线,直接插入人民军防御纵深才成功的。战斗中人民军所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终于使美军意识到攻占汉城并不会像想象那样容易。

南翼的美军第7师32团于21日攻占安养里,确保了陆战第1师的侧翼安全。第7师还派出以第73坦克营和32团K连、工兵排组成的装甲支队乘夜色突入人民军防线,与师侦察连会合后一举占领了有着1700米跑道的水原机场。

至21日夜,陆战第5团到达汉城以西,陆战第1团到达永登浦,步兵第32团到达安养里,第7师装甲支队占领水原机场,步兵第31团位于水原以南。当日18时,联合国军在仁川和汉城地区的陆上作战指挥权正式由第7舰队司令斯特鲁布尔海军中将移交给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

就在这天,陆战第1师的最后一支部队陆战第7团在仁川上陆,截止21日,联合国军在仁川累计上陆总兵力已达49568人,车辆5356辆,物资22222吨。

联合国军的兵锋终于到达汉城,汉城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邻汉江,历来是易守难攻的地方。9月21日,担负汉城防御的人民军部队是独立第25旅和独立第78团,其中独立第25旅一个月前刚刚在铁原组建,原本是为了参加对釜山的攻势,仁川登陆后由火车刚在21日紧急运抵汉城,该旅共约2500人,编为4个步兵营、2个机枪营、1个工兵营和2个炮兵营,军官和军士多是来自中国的百战老兵。25旅以汉城以西的鞍山山脉南麓的三个105高地(分别称为南、中、北105高地)为核心展开了防御,那里曾是日军的战术演习场,模拟朝苏边境的苏军防御工事建有大量的掩体、战壕和坑道,成为再理想不过的既设防御阵地。独立第78团一部则在汉城以北展开,主力和从永登浦撤下来的第18师残部集中是汉城市区作为预备队。

9月21日晚,美军陆战第1师提出了进攻汉城的作战计划,颇有政治头脑的阿尔蒙德少将认为攻占汉城应有韩国部队参加,特别命令韩国海军陆战团和第17团加入陆战第1师的进攻计划。


攻占汉城


9月22日晨7时,陆战第5团和韩国陆战团共投入三个营,并列展开,北翼的美军第3营以鞍山山脉主峰296高地为目标,中间的韩国陆战团以中105高地为目标,南翼的美军第1营以南105高地为目标,并肩发起攻击。美军认为随着登陆的成功,汉城防御将是一触即溃的,乐观地以为天黑前就能进入汉城市区,但是在鞍山山脉,却遭到了人民军异常顽强的抵抗。——人民军精心设置的防御阵地呈花瓣状,中间以坚固的重机枪火力点为核心,四周以双人掩体与战壕掩护,各火力点又相互衔接,构成绵密的交叉火力网,轻机枪和冲锋枪填补了重机枪火力网的空隙,火力配置上几乎达到每20米一挺机枪的密度,再加上迫击炮的直接支援,防御体系相当完备。

第3营在猛烈炮火和空中支援下于9时许顺利冲上鞍山主峰山顶,但是随即遭到了人民军迫击炮的压制轰击,而且人民军大量释放烟雾,严重影响了空中支援的效果,看来第3营是落入了陷阱——人民军故意将美军引入无法构筑工事的山顶,以便以迫击炮和反冲击给予打击。

中间的韩国陆战团企图先攻下66和88高地作为立足点,再向中105高地攻击。但是就在66高地下遭到了人民军迫击炮和机枪火力的交叉射击,损失惨重,完全被压制在高地下,难以前进。

第1营的攻击也接连遭挫,鉴于南105高地是掩护陆战第1团渡江的制高点,如果不能攻占该高地,陆战第1团就不可能渡江,因此陆战第5团将全团炮火都投入到该高地,在经过长时间的猛烈轰击后,第1营竭尽全力发起攻击,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于黄昏前攻占南105高地。

同一天,美第7师32团对汉城东南290高地的攻击也被人民军击退。

全天,联合国军的惟一收获只有南105高地。

23日从早晨到中午,人民军对296高地和南105高地不断发起反击,其顽强与英勇令美军感到胆战心惊,两个高地的阵地前,铺满了人民军士兵的尸体,但是其后续部队呐喊冲锋依旧毫无惧色!

中午后,陆战第7团渡过汉江,史密斯师长将其一部调到陆战第5团的后方,解除了后顾之忧的陆战第5团将预备队第2营替换了一直没有进展的韩国陆战团,兵分两路同时攻击66高地和88高地,激战至日落,只有D连占领了一小块突击出发阵地。

在陆战第5团的攻击方向上,23日全天是毫无进展。这天联合国军惟一的进展是侧翼的32团攻占了290高地和306高地,切断了京广公路,推进到汉江南岸的沙坪里人民军阵地前。

由于经过连续两天的激烈战斗,还没能攻占汉城,使阿尔蒙德少将和史密斯之间产生了意见分歧,阿尔蒙德表示如果陆战队不能单独攻占汉城,那么就将第7步兵师参加进攻。史密斯少将为了陆战队的荣誉决定在24日的进攻中将拼尽全力。

24日陆战第1师的攻击重点是中路的第2营,由于晨雾和人民军大量释放的烟雾使美军的炮火准备和空中支援效果都很有限,第2营和掩护该营侧翼的第3营的突击均告失利。

史密斯中尉指挥的D连却在烟雾中未被人民军发现,意外顺利地推进到了66高地山脚下,但是继续向山上前进终于被人民军发现了,于是激战爆发了,人民军密集的火力迫使D连只得就地挖掘战壕来躲避,根本无法再向前突进。陆战队的航空兵竭尽给予支援,F4U飞机几乎贴在地面上对D连50米外的人民军阵地进行扫射,由于飞行高度实在太低,以至于参加直接对地攻击的10架飞机中有5架被击伤。

晨雾消散后,D连的位置就暴露无疑了,人民军立即以迫击炮和机枪进行精确的轰击和扫射,到了中午时分,D连只剩下了33人,而且正以每几分钟倒下一人的速度在减少。史密斯连长认为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奋力一搏,于是一边与营长进行协调,一边下令准备决死冲锋。

根据史密斯连长的要求,F4U飞机对50米外的人民军阵地进行了扫射,然后长机发射约定好的信号弹,向人民军阵地俯冲却不投弹——就在这时,D连仅存的33人在史密斯连长的带领下,在100米正面以锲形队形同时开始冲锋!舰载机假俯冲的把戏只能赢得短暂的时间,令人心寒的机枪声再次响起,冲在最前面的史密斯连长首先中弹倒地,D连官兵一边用手里的步枪扫射一边向前猛冲,终于冲上了山顶,人民军的防御被冲开了缺口,而从早晨开始进攻时D连总兵力为206人,到攻占66高地时已阵亡36人,负伤116人,伤亡占全连的73%!

陆战第1师终于取得了攻击出发地的66高地,而美军并不知道66高地实际上是人民军在鞍山山脉防御体系的核心,在这个如此狭小的山峰上之所以发生如此激烈战斗的原因也就在此,随着66高地的失守,人民军的意志与士气急剧下降,在鞍山山脉的激烈抵抗也迅速减弱了。

就在D连浴血苦战攻占66高地的时候,陆战第1团在占领南105高地的第1营掩护下,渡过汉江,但是该团的攻击遭到了人民军顽强的抵抗,渡过汉江后几乎是寸步难行。

24日,联合国军其他部队进展如下:32团于拂晓时分出其不意攻占沙坪里,美军第187空降团第3营空运到达金浦机场,随即作为第10军的预备队,并接替韩国第17团守卫机场的任务。

当天上午9时30分,阿尔蒙德来到第7步兵师师部,与师长劳尔少将、副师长霍迪斯准将和参谋长希斯上校进行讨论,鉴于陆战第1师在汉城以西的鞍山山脉遭遇顽强抵抗而进展缓慢,决定第7师渡过汉江从南面向汉城突进,第32团于次日6时从西冰库渡口强渡汉江,为了保障第7师强渡成功,除了将军直属海军陆战队两用牵引车营的2个连和第36水陆两栖坦克牵引车营A连的2个排配属32团外,还将军预备队韩国第17团也调归32团指挥。准备时间只有短短16个小时,第7师立即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

25日晨6时,晨雾还未消散,汉江北岸还笼罩在朦胧之中,阿尔蒙德还是决定按原计划开始渡江,美军18门105毫米榴弹炮、12门105毫米迫击炮和12门81毫米迫击炮一起开火,由于晨雾弥漫,加上因为处于保持突然性的考虑,事先没有进行试射,因此火力准备的效果如何,实在令人怀疑。半小时的火力准备后,第一波部队第2营F连乘坐履带登陆车开始渡江,尽管空中F4U舰载机在不断盘旋,但是浓重的晨雾根本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空中支援,所有人的心都悬在半空,不知F连会遭到什么样的结局。

不久F连报告:“全连上陆,没有遇到抵抗,正向南山急进之中。”第2营主力随即渡江,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就顺利渡过汉江,然后向南山推进。尽管沿途已经构筑好的防御工事很多,但是出乎意料,人民军在该地区几乎没有部署兵力,第2营迅速肃清了微弱的抵抗,于15时攻占南山。

32团第二梯队部队随之渡江,第1营于8时30分顺利渡过汉江,几乎未遭抵抗便轻松地攻占预定目标120高地,第3营跟在第1营后面也是很顺利渡过汉江,随即超越第1营继续向汉城推进,切断汉城东南的公路。只有最后渡江的韩国第17团在348高地遭到了顽强抵抗,经过一天的苦战依旧没有夺下这个汉城东郊的制高点。

汉城以西的陆战第1师为了配合第32团的渡江行动,也从造成开始发动攻势。在飞机和火炮猛烈的火力准备之后,昨日建立奇勋的D连首先出动,沿着交通壕向北,悄然运动到88高地东南,猛烈的火力准备刚停,D连便冲上88高地,殊料人民军的抵抗竟异常微弱,与昨日的66高地几乎是天壤之别,很快便退往中105高地,第2营迅疾衔尾急追,于15时45分攻占中105高地。中105高地是鞍山山脉最东端的山峰,站在山顶极目远望,汉城市区尽在眼底。

背面的第3营连续击退了人民军的反击后,乘势追击夺取了北105高地西北的无名高地,黄昏前该营首先突入汉城市区,向据守在西大门监狱的人民军发起攻击。

但是在陆战第1师南翼的陆战第1团却进展迟缓,因为该团进攻地域地形相当复杂,到处是高地、房屋和灌木丛,人民军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战斗,作战意志非常坚强,美军常常是一个阵地刚刚夺下,人民军凶猛的反冲击就接踵而至,立足未稳的美军还没屁股坐热就被赶了出来,战斗就是这样一进一退反复拉锯争夺。为了支援陆战第1团的进攻,刚渡过汉江的第1陆战师坦克营B连紧急赶来支援。坦克连刚到达南105高地,就遭到埋伏在坑道里的人民军伏击,幸亏喷火坦克及时发威,对着坑道喷射火焰,浑身着火的人民军士兵从坑道里冲出,都被坦克上的机枪扫倒,有的坑道见势不妙,纷纷投降。但也有一些坑道宁死不降,继续抵抗,坦克连便用推土坦克将坑道口封闭。

得到了坦克支援的陆战第1团进展神速,很快就突破人民军的防御,攻入汉城市区西南的麻浦,与人民军展开了巷战。

25日日落后,美第10军认为陆战第1师和第7师已分别突破了汉城以西、以南的外围防御,部分部队已突入市区,加上空军侦察报告人民军正在向北撤退,因此命令各部连夜攻击。第1陆战师师长史密斯少将却根据陆战第5团所遭受的猛烈反冲击,认为关于人民军退却的报告是值得怀疑的,而且根据东方民族的特点,人民军在首都汉城必定会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人,所以反对准备不充分的夜战,以避免夜战的混乱和无谓的损失。但是阿尔蒙德军长却坚持要求发起夜战,史密斯师长只好命令所属两个团连夜继续进攻,不过他特别提醒两位团长,一定要紧密协调,千万不要为了抢功而贸然突击,进攻路线要选择易于识别的道路,要加强进攻前的火力准备等细节。

陆战第5团刚开始推进,就遭到了一支约200人的人民军部队的反冲锋,人民军占据了有利地形,猛投手榴弹,如雨点般落下的手榴弹在漆黑的夜间根本无法看清落点,因此很难躲避,陆战第5团的夜战就这样人民军的手榴弹战被阻止了,直到次日凌晨5时仍毫无进展。

在麻浦的陆战第1团从子夜1时30分开始攻击,进攻才开始了二十分钟,就遭到了有12辆坦克和2辆自行火炮支援的约700名人民军的反击,陆战第1团被迫集中全团炮火进行拦阻射击,连续炮击一直持续两个多小时,其间只要炮火一停,人民军就冲了上来,迫使美军炮火不能间断,以至于炮兵开始警告:“再这样连续不停打下去,炮管都要爆了!”可是,炮火一停人民军就在坦克掩护下发起冲锋,美军步兵又是一迭声呼叫炮火。一直到5时30分,人民军的攻势才减弱下来,而陆战第1团的夜战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就在这天夜里,美军炮兵创造了整个朝鲜战争中发射炮弹速度的最高记录:105毫米迫击炮平均每门326发,81毫米迫击炮平均每门650发。4个炮兵营不仅将携带所有炮弹全部打掉,还将军弹药所储存的炮弹也全部打掉。

在汉城南面的第7师同样也遭到了人民军的猛烈反击,尽管南山坡度很陡,但是人民军士兵却很快就冲上了山顶,主峰山顶上的G连击退了人民军的攻击,但是守在主峰东侧山头的F连却被赶出了阵地,32团第2营集中预备队发起反击,又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才夺了山头。

而在120高地上的32团第1营也遭到有坦克支援的人民军反击,仅有自保之力而全无发展进攻之能。只有120高地以东的第3营没有遇到人民军的反击,连夜向东北推进,作为营先头部队的L连发现了正沿春川公路东进的人民军行军大纵队,由于人民军认为348高地还在己方掌握之中,春川公路是安全的,所以行军纵队非常麻痹,甚至都没有展开警戒。L连连长哈里·麦克迈里中尉果断下令攻击,L连的攻击完全出乎人民军的意料,人民军在行军途中被打个措手不及,转瞬之间就被击毁坦克5辆、汽车40辆、火炮3门,死伤数百人,从被缴获的文件和被打死的高级军官尸体可以看出,这是个人民军相当级别的高级指挥部!麦克迈里中尉因此获得了荣誉勋章。

26日天亮后,陆战第1师再次发起攻击,陆战第5团和第1团都遭到人民军越来越强的抵抗,进展缓慢,直至天黑依然没有取得多大的战果。只有刚刚到达的陆战第7团沿开城至汉城公路南下,从汉城东北面攻入市区,先头部队D连缺乏作战经验,见一路没有遭到抵抗便以为人民军已经撤退,没有派出有力警戒便直入市区,结果在独立门附近遭到了人民军由交叉火力组成的火网,在转眼之间就有40人死伤(其中死亡13人)!

一直到黄昏,联合国军只占领了汉城一小部分地区,急不可耐的麦克阿瑟却在14时10分就发出联合国军第9号公告,宣布完全占领了汉城。

然而汉城的战斗还在持续,27日陆战第1师逐步向市中心逼近,越近市中心,街垒就越多,那都是以沙袋堆积起来,前面埋设地雷,街垒后方和侧翼的建筑上部署机枪、反坦克炮和迫击炮的坚固据点,摧毁这些街垒美军都需要先由飞机进行扫射,再以得到坦克支援的工兵排除地雷,然后坦克掩护步兵冲锋,一般情况下消灭一个街垒几乎需要一小时。陆战第1团就这样步步向市中心进逼,11时占领法国大使馆,15时20分占领苏联大使馆,15时30分占领美国大使馆。而在西北部的陆战第5团进展也很迅速,上午夺取了汉城中学,下午攻占中央政府大楼和国会大厦。陆战第1师在整个汉城市区,每占领一个地方就升起美国的星条旗,似乎各个部队在进行升旗竞赛,这恐怕是受太平洋战争中硫黄岛战役那张最著名的升旗照片影响,想不到陆战队的士兵竟会带着这么多的星条旗。

9月28日,陆战第1师终于肃清了市区各地的零星抵抗,这才完全占领汉城,陆战第1团的先头部队已占领了汉城以北的一些高地,控制了汉城通往议政府和铁原的公路。

联合国军占领汉城之后,首先在29日举行了韩国中央政府还都仪式,陆战第1师则对汉城北郊进行了扫荡,肃清了零星的人民军残部。

10月1日,陆战第5团开始沿汉城至平壤公路北进,几乎没有遇到有力抵抗后进抵临津江南岸。陆战第7团则沿议政府至铁原公路北进,只有在10月2日遭到人民军第31师31团的有组织阻击,克服人民军31团的阻击(这也是联合国军在三八线以南地区所遭到的最后有组织抵抗)后,于10月3日进入议政府。

人民军在汉城的防御,并不是很坚固,也没料想到联合国军会从仁川登陆直取汉城,因此9月中旬在汉城的守备部队只有约8000人,在永登浦约有5000人,合计约1.3万人(比联合国军估计得要多),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刚从南朝鲜招募的新兵,装备不齐全,训练更不充分,战斗力很弱。而在汉城至水原之间还有约1万人,仁川登陆后约3000人南下增援釜山,其余约7000人全部增援汉城,使汉城的兵力增至2万,但是在联合国军几乎不间断的空中阻滞下,增援部队都是逐次到达汉城,而且损失很大,没能形成拳头,因此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9月21日,就是陆战第1师开始进攻鞍山山脉那天,朝鲜驻汉城的中央各机构就开始撤离。看来人民军并不打算坚守汉城,其部队在外围的顽强抵抗只不过是为其主力和机构赢得撤退的时间,24日从永登浦撤到汉城的第18师余部约5000人撤出汉城,更是预示着人民军从汉城总撤退的开始。当25日,美第7师渡过汉江后,人民军将防线收缩到了市区。当晚人民军对南大门、西大门、南山和120高地等地进行了强力反击,而且反击部队都有坦克支援,反击又是持续反复进行,估计那是为了掩护主力撤退而进行的最后决死战斗。当这一反击失利后,人民军在汉城就只能通过巷战来进行最后的抵抗了。


洛东江前线


仁川登陆后,人民军最高司令部立即开始紧急调整部署,在仁川汉城方向,由西海岸防御司令部指挥防御部队对登陆之敌进行反击,并依托汉江沿岸和汉城建立防御;在洛东江方向,由前线指挥部指挥第1军和第2军,收缩防线转入防御并抽调有力部队北上增援汉城,然后实施战略退却,退守锦江、小白山防线,与汉城防御部队衔接,先集中力量消灭登陆之敌,再调头对付南线之敌。

9月15日夜,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得知仁川登陆已成功上陆后,立即命令所部于16日零时开始全线进攻。以便形成以第10军为“铁砧”以第8集团军为“铁锤”的局面,将人民军主力夹在“铁砧”上以“铁锤”砸个粉碎!此时第8集团军建制内编有美军2个军、韩国军队2个军团,共15万人,在兵力和装备上均处优势。联合国军计划以美第1军指挥美第1骑兵师、第24步兵师、英国第27旅、韩国第1师,从大邱、倭馆、大田方向实施主要攻击;以美第9军指挥美第2步兵师、第25步兵师从晋州方向实施辅助突击;韩国第2军团指挥韩国第6、第8师从大邱以东向北攻击;韩国第1军团指挥韩国首都师和第3师沿东海岸向北攻击,作为两翼。但是攻击开始后,由于战场上正下着倾盆大雨,空中支援无法进行,而人民军则利用恶劣天气也在战线各处发动攻击,美第8集团军的攻势在人民军的攻势面前,根本不值一提,绝大部分部队只是忙于确保自己阵地而根本无暇也无力进攻。

9月17日,仁川登陆部队正顺利推进,没有遭到一直所担忧的人民军强大反击,也没有中国军队参战的迹象,加上天气逐渐好转,空中支援终于可以实施。在这一系列的好消息鼓舞下,第8集团军才真正开始了攻击。然而在人民军的顽强抵抗下,全天毫无进展。

9月18日,第8集团军进攻正面逐渐开始出现进展,美军第2步兵师第38团首先渡过洛东江,是最大的战果。

仁川登陆三天以来,人民军洛东江前线总指挥金策大将一面将第105装甲师主力和刚从汉城地区起程南下的第9师87团调回汉城,一面对前线部队严密封锁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的消息,采取种种措施,力争保持住原有战线。但是就在这一天,仁川地区的联合国军占领了金浦机场,并威胁到永登浦。至此,人民军最高司令部终于明白要想阻止住仁川登陆部队并保持住洛东江战线已不可能,因此决心立即调整部署,命令位于战线东南端的第1军迅速回撤,第2军则必须确保现有战线,尤其是确保后撤咽喉枢纽的倭馆地区。待第1军北撤后第2军再后撤,企图在小白山脉一线建立新的战线。

9月19日,美第24步兵师主力强渡洛东江,美第1骑兵师第5团则攻占了关键的咽喉要地倭馆。洛东江前线人民军主力的命运开始变得险恶起来。

9月20日,人民军在多富洞地区防御崩溃,人民军第2军各部都开始出现了崩溃的明显迹象,而其右翼的第1师和第13师已经开始崩溃!

9月21日,联合国军仁川登陆的消息终于在洛东江前线扩散开来,纸终于还是包不住火的,几天来人民军一直努力封锁的噩耗终于无法控制地如同长了翅膀一样散布开来,一向以纪律严明、战斗意志旺盛、作风顽强的人民军在得知真相之后,竟然在刹那间便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土崩瓦解!洛东江前线人民军主力的全线崩溃已无法挽回,人民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危险之中。

第8集团军终于完成了在战线正面的全线突破,尽管在局部地区人民军还在进行殊死抵抗,但是人民军全面败退已成定局,第8集团军下达了追击令。

9月23日,人民军最高司令金日成饮泣下令全军向三八线以北总退却,第1军且战且走,逐步撤向锦江以北,建立新的防线;第2军退守小白山,利用山区的有利地形,收拢部队,争取对猖狂北进之敌予以打击。

9月25日,人民军再次调整部署,第1军加速向西北撤退,与汉城地区部队会合,在汉城、忠州、荣州一线建立防线;第2军就地展开防御,坚决阻击南线之敌北进。但是南线联合国军进展很快,9月26日,南线美第1骑兵师先头部队与登陆部队的美第7师先头部队在乌山会师,彻底封闭了人民军主力后撤的通道。同时人民军完整防线已被联合国军撕裂,各部与联合国军犬牙交错,大多已与人民军最高指挥部失去联系,其中第1军各部已被切断退路,隔绝在三八线以南,第2军各部则在当面之敌紧迫下,无法到达指定地点,更无法形成完整的战线,而且都已遭到惨重的损失:

第1军军部:9月27日退到乌致院地区时发现已被美军1骑兵师第5团切断退路,军长金雄只得下令解散军部,自己仅带着几名贴身警卫和参谋翻越太白山,历经艰险才回到北朝鲜。

第2军军部:在军长金武亭率领下从安东经原州回到金化,基本未遭损失。

第1师:创建于1947年3月,军官多为苏联回国,有一个中国团,其他团里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回国士兵,总兵力1.1万人,师长是从苏联回国的崔光少将。10月初,大体还算完整的第1师撤回到原州、横城地区。

第2师:创建于1947年3月,军官和士兵中很多是从中国回国,总兵力1.1万人,在陕州地区溃败,跟随师长崔贤少将(中国回国)回到三八线以北的还不到200人。

第3师:创建于1948年2月,军官多为苏联回国,总兵力1.1万人,师长李英镝少将(中国回国)。在倭馆地区遭到毁灭性打击,仅余1800人于10月3日撤回到铁原、金化。

第4师:军官多为苏联回国,有一个中国团,总兵力1.1万人,在陕州地区溃败,小股部队就地开展游击战。师长李权武(中国回国)只带着极少数人回到三八线以北。流落敌后的余部于11月初与发动第一次战役的志愿军会师。

第5师:即原中国第164师,总兵力1.1万人,师长吴白龙少将(苏联回国),在盈德地区附近退入山脉,最后从山间小路辗转回到三八线以北,但部队损失过半。

第6师:即原中国第166师,总兵力1.1万人,师长方虎山少将(中国回国),约有2000多人被隔断在智异山区,后来成为在该地区开展游击战的主力,师主力抛弃重装备全速后撤,最后在咸阳地区遭到美军毁灭性打击,残部于10月4日到达永同。

第7师:创建于1950年4月,军官和士兵中基本是从中国回国,总兵力1.2万人,部分部队流落在智异山、咸阳以北山区,主力在金泉地区遭到覆灭,只有极少数官兵回到三八线以北。活动在智异山、咸阳以北山区的余部约5000人于11月初与发动第一次战役的志愿军会师。

第8师:主力遭到覆灭,只有约1000人撤回到平康。

第9师和第10师:在金泉和大田地区竭尽全力进行阻击战,以掩护主力后撤,在激烈的阻击战中几乎全军覆没。

第12师:主力溃散后,师长指挥残部约2000人经原州、春川北上,沿途收容不少其他部队的散兵,回到三八线以北地区时约为3000人。

第13师:创建于1950年6月,军官和士兵中很多是从中国回国,总兵力0.6万人。在多富洞地区进行长达一个月的血战,几乎损失殆尽。

第15师:创建于1950年3月,军官多是从苏联和中国回国,总兵力1.1万人。在长途后撤中逐渐溃散,但师的建制尚存,在春川附近越过三八线后到达江界仅余3000人。

第105装甲师:军官和士兵基本都是从苏联回国,装备苏制T—34坦克120辆,总兵力0.6万人。作为人民军中的精锐部队,先是被调到汉城地区担负永登浦、水原地区的防御,但是遭到美第10军的沉重打击,余部北撤途中先在倭馆、金泉、大田地区,后在乌山地区连遭攻击,损失了全部坦克,只有少数士兵回到三八线以北。

至9月底,仁川登陆的美第10军和洛东江一线的第8集团军会合后,联合国军全力向三八线推进,9月29日已全线逼近三八线。此时,人民军在三八线北地区只有少量刚刚组建的新部队和一些警备部队,战斗力都很弱,已根本无力阻止联合国军的北进,朝鲜战局来了个彻底的大逆转。


麦克阿瑟的辉煌颠峰


仁川登陆在1950年朝鲜战局中的作用与影响,用什么语言来形容都不为过。使联合国军彻底摆脱了被动应战的局面,使开战以来一直所向披靡的人民军主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联合国军一举收复三八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并向三八线以北地区席卷,几乎占领整个朝鲜!仁川登陆也因此以出其不意的奇袭在世界军事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仁川登陆是麦克阿瑟一手策划,并力排众议坚持实施,结果取得了巨大成功,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因此麦克阿瑟也赢得了如日中天般的声威。杜鲁门总统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都向麦克阿瑟发出了贺电。毫无疑问,仁川就是麦克阿瑟的丰碑,但是也正是这样巨大辉煌的胜利,也应了一句话:走上顶峰之后,就是下坡路!接着被胜利冲昏了头的麦克阿瑟犯下了一系列的错误:

错误之一:坚持要求第10军在元山再次实施一次两栖登陆,将美陆战第1师和第7步兵师从追击中抽调出来,10月16日从仁川登船,17日起航。但是在元山港水域,人民军布设了大量的水雷,为了扫除这些水雷,美军投入30余艘舰艇,还出动了直升飞机,整整花费了两周时间,付出了损伤10多艘扫雷舰艇和200多人死伤的代价才开辟出安全航道,当满载陆战第1师官兵的船只于10月28日开入元山港时,韩国第3师已在这里等待十七天!(韩国军队于10月11日攻占元山)——甚至有人这么说:简直不能想象,坚持发动极富创造性的仁川登陆和愚蠢至极的元山登陆会是同一人!如果不进行元山登陆,那么陆战第1师和第7步兵师可以直接用于正面追击,这样两个战斗力极强的师将会在追击中获取更大的战果,在中国志愿军入朝之前肃清朝鲜人民军也未可知,退一步也可将第10军和第8集团军战线衔接起来,稳定巩固联合国军的战线。因为元山登陆还有一个恶果,就是使联合国军被朝鲜北部的崇山峻岭分割为两部分。而麦克阿瑟认为这些人迹罕至的高山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敌方是不可能进行军事行动的。而志愿军正是越过这些高山向第8集团军发起了全面攻击!完全可以这么说,第8集团军在第一、第二次战役中的惨败,元山是埋下了祸根。

错误之二:在10月15日杜鲁门总统屈尊来到威克岛与麦克阿瑟会晤中,他扮演了一个典型的骄横跋扈桀骜不驯的大功臣角色。当总统的专机准备着陆时,麦克阿瑟并没有带领部下在机场上迎候,而是坐在距离跑道约25米的吉普车上,直到总统专机降落到跑道上,舱门大开后才下车,当总统走下旋梯时,麦克阿瑟也刚好走到!更令人吃惊的是,麦克阿瑟竟然没有向美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总统敬礼,只是握了握手!!(好大胆子!)会晤中,麦克阿瑟习惯性的掏出烟斗,装上烟丝后才想起向不吸烟的总统征询,麦克阿瑟已经做好了吸烟的所有准备,此时的征询已经完全是象征性的礼貌了,杜鲁门回答很巧妙:“我吸进的烟量恐怕没人能及。”当总统邀请麦克阿瑟共进午餐,麦克阿瑟竟然在餐桌上一再表示歉意,因为午餐后他必须马上赶回东京,(他竟然比美国总统还要忙!)当麦克阿瑟的专机飞离威克岛时,他在政治上已经输了个精光!等待他的将是一条失败之路。

错误之三:麦克阿瑟完全被仁川登陆与战略反攻的胜利所陶醉,在威克岛会晤中,他自大而狂妄地告诉总统,朝鲜战争已经结束。在苏联或中国介入朝鲜战争的看法上,表示现在已不担心这种情况的发生,甚至轻蔑地认为如果苏联或中国军队进入朝鲜,那将是一场规模巨大的屠杀。10月12日,根据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的决定,麦克阿瑟下令组成民政援助司令部,准备对北朝鲜实行军事湛蓝。10月20日,下达第202号作战计划,除美第10军留下一个师准备在朝鲜担负占领军任务,其余部队将逐步撤离朝鲜。然而就在麦克阿瑟着手准备占领朝鲜全境的时候,10月19日志愿军秘密进入朝鲜。

错误之四:1951年3月,志愿军入朝后举行的第四次战役结束,联合国军的战线再次推进到三八线附近,此时杜鲁门总统决定发表公开声明,表示可以考虑停火,并将声明的草案交联合国一些成员国传阅。而且杜鲁门还打算向中国传递和解具体措施,争取早日结束战争。3月24日,在知道杜鲁门这些努力的情况下,麦克阿瑟没有经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就擅自发表了一篇声明(1950年11月因麦克阿瑟接受采访时将与志愿军作战时所遇到的问题归咎于美国政府设置的种种限制,因此杜鲁门颁布了限制高级将领和公务员言论的命令,这一命令通常被认为是针对麦克阿瑟一人的),声明中他公然表示如果中国不求和,战争将会继续扩大。——对中国而言,无疑是最后通牒!

1951年4月10日,杜鲁门签署撤消麦克阿瑟盟军最高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远东部队总司令职务的命令。而且这一命令在传达给麦克阿瑟的过程中出现纰漏,结果麦克阿瑟竟然先是从新闻里而不是正式文件中知道这一事情的。

仁川登陆使麦克阿瑟戴上了军事天才的桂冠,辉煌胜利的光环也蒙住了他的眼睛,使他失去了在军队中的一切。而仁川登陆在军事上的巨大成就,也很快湮没在志愿军如潮水般的进军之中。


附表:

一、美陆战第1师在仁川登陆作战中的战果:

击毙击伤13666人,俘虏4972人。

击毁坦克45辆,击毁缴获120毫米迫击炮23门,45毫米反坦克炮19门,重机枪56挺,轻机枪337挺,步枪7543支。


二、美陆战第1师损失:

陆战第1团:死亡92人,伤697人,共789人,

陆战第5团:死亡177人,伤861人,共1038人,

陆战第7团;死亡72人,伤296人,共368人,

其他部队:死亡73人,伤182人,共255人,

全师:死亡414人,伤2036人,失踪6人,共2456人。


三、美第10军损失:

陆战第1师:死亡414人,伤2036人,失踪6人,共2456人。

第7步兵师:死亡106人,伤409人,失踪57人,共572人。

合计:死亡520人,伤2445人,失踪63人,共3028人。




军事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