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战阵型和实力对比,同萨苏先生商榷


军事文摘主页

送交者: 安魂曲 于 January 16, 2003 22:25:34:

海战中切割对方然后歼灭的战例其实很多,比如崇武以东海战,大陆的护卫艇编队就是采用分割战术,插入永昌舰和永泰舰之间,分头缠住,集中炮火攻击永泰,先迫使它重伤退出战场,然后围住另一边的永昌将其击沉.假如和永字号打队列战,不管是不是T型阵,恐怕大陆的护卫艇队会被一一击沉,象梁天价海战那样.说到底海战和陆战一样,都是以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有效发挥,同时分散对手力量为重心的.任何战术都服务于此.

---安魂曲评:你说的这个战例明显是以弱击强方、尤其是火炮口径小、舰船吨位不足,但船速快、射速快一方的一种有效选择。西沙海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实上海战史上还出现过小艇靠近驱逐舰用手榴弹机关炮给对方造成重大损失、而对方无法用火炮还击的战例----然而这毕竟只是一种非常情况下(西沙海战,越舰一艘就顶我舰四艘还不止,要使用传统炮战,我方肯定失败)以弱胜强的特例,而且其成功仰仗于对方的许多失误(比如训练不足、士气不高、应对失误等等)并不能适用于大东沟海战那样双方实力相差无几的堂堂正正海战。更值得注意的是:大东沟海战中,北洋舰队反而是拥有“大舰巨炮”的一方,这同您上面所举的例子刚好相反,也更没有理由去迅速接近吨位较小的对手。

T 字型炮战始终是海战经典,不过,反例也有,比如大西洋海战,威尔士亲王号和胡德号与俾斯麦号的作战,就是在抢占T 字型阵位的时候被德舰第四次齐射击沉了"闪亮的胡德".其原因就是T 字型炮战有个最大的弱点,--自己的舰艇航线固定,对方容易瞄准,而且侧面暴露,中弹面积大.如果对方的炮火凶狠,射程远,摆这个阵势有挨打的味道.T 字型炮战不是万能的.当然,它的确是海战中的宝贵经验.不幸的是它的有效性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三次大海战奠定了它的地位:大东沟,对马,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突破作战,而甲午战争刚好是第一次检验它在装甲舰战斗中的效果.丁汝昌是不可能事先知道结论的.

---安魂曲评:抢占T字位不成功反而遭到损失,这在海战中有很多实例,但却并不能说明“抢占T字位”这一战术本身的错误。事实上海战中有很多其他因素,包括偶然性,都可能影响战斗的进程----就拿你所提到的大西洋海战来说吧,德舰的齐射居然能够很快命中胡德的要害部位,这种概率大概连德国人自己也不曾想到,同时胡德的装甲太薄、舰龄老化,所以才那么快就会被击沉,要是换了日舰“比睿号”,几百发炮弹加上几十颗炸弹、鱼雷,才最后把它送入海底,也许德国人就反而会吃亏

---至于你所说的“T 字型炮战有个最大的弱点,--自己的舰艇航线固定,对方容易瞄准,而且侧面暴露,中弹面积大”这一观点,其实属于明显的似是而非。要知道T字横队一方“航线固定”也是相对的(其实更贴切的是“舰只相对位置固定”),实战中为了规避对方炮火、鱼雷,以及为了抢占有利位置、保持最佳距离,双方的横队都可能随时进行转弯、甚至经常进行180度转向(很多海战图例上双方都有大角度转向)----对马海战中,东乡为了抢占T字横头的阵前180度大转弯,怎么就能说是:自己舰艇的航线固定”呢?----至于“侧面暴露、中弹面积大”一说,看似有理其实完全荒谬。因为海战的炮火并非像机关枪那样平射,而是曲线投掷的,这样在纵向距离方面的瞄准难度,势必大大超过对横向方位的瞄准难度(所以实战中距离校准才特别重要,不仅第一、二次齐射完全是为了校准距离,而且甚至还出动水上飞机进行校准)。大家可以自己想象一下:究竟是把炮口对准一个较窄、但在距离瞄准方面却不需太精确的目标更难呢?还是让炮弹落在一个较宽、但几千米之外着弹误差却不能超过舰身宽度的距离范围内更难?----考虑了距离校准这个因素,T字横队处在横线一方的舰队,事实上不仅在瞄准上不具备劣势,反而更容易集中强大的弦侧炮火击中对方(因为呈纵队接近的对方虽然正面较窄,但纵向有效中弹距离却成倍增加,这样实际瞄准难度可能反而会降低)。

---除此之外,海战一般都采取齐射战术,来有效弥补瞄准上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T字横头的一次齐射,显然要比T字纵队的齐射更容易掌握得多----这样即使单舰单炮瞄准可能有偏差,但成片炮火打下去,就好比一把弹幕钢刀横切向对方有效中弹距离长得仿佛一条蛇的纵队,又蔫有不中之理呢?反过来说,纵队一方的舰队齐射,又该如何协调其抛射距离呢?-----T字横队齐射的巨大战术优势,在二战著名的莱特大海战之苏里高海峡夜战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所谓 T 字型炮战战术,实际上源远流长,并非装甲舰时代的产物,如果追溯它的鼻祖,应该是英国海军名将阿尔比马尔,英国自从建造了54门炮的太子号战列舰后就精心设计这一战术.当时战舰的火炮都是安装在两舷,所以只有侧面对敌才能产生最好的作战效果,如果以全舰队的侧面,面对对方的纵队,打击其先导舰,便可以产生可怕的效果.同时,当时军舰上有一个"崇高"的职位,就是木匠.因为当时球型炮弹不能爆炸,中弹后只要木匠赶到及时,很少有军舰会沉没,除非是迎凤面多处中弹,来不及修补,海水顺潮流迅速涌入,军舰会沉没.那么抢占 T 型的那一横,敌军先导舰三面受弹,当然必有一面迎风,比较容易沉船.太子号之前的英国海军没有大型舰,波涛之中很难保持队形,以后建造了多艘大型军舰,如皇家橡树,皇家巡游者,就能够在海上保持战列纵队了,这就是"战列舰"的由来.

---安魂曲评:T字型战术,最早来源于火炮帆船年代没错,因为那时的火炮基本都是侧装在弦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等于说船头船尾的主炮安装后,T字型战术就不那么重要了----毕竟一艘铁甲舰只,其大量射速较高的副炮仍装在弦侧,而且要所有主炮尾炮同时发挥作用,也只有弦侧对敌。假如考虑到一整个舰队的火力充分发挥,那么T字战术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舰只都能够自由地向对方投射弦侧炮火,而不至于产生其他阵型在舰首对敌情况下常见的那种火力被前方友舰所阻挡、不能充分发挥的弊端(这一弊端直到第一次瓜岛海战中还严重影响了美舰的战术发挥)。

---至于你所评价的:“北洋海军对于日本联合舰队,正是存在着这样的技术差距”,这一点在事实上完全错误!北洋舰队输掉大东沟海战,第一原因是平时战备训练质量太差(不仅火炮命中率低,而且阵型无法保持、各舰“勇者过勇、怯者过怯”,另外还有超勇扬威保养不当、造成迅速起火等原因),第二原因则是舰队战术指挥存在严重失误----至于双方舰队在硬件实力上的对比,事实上北洋舰队反而占据明显上风。正如一位资深海军专家事后所评(大意):大东沟海战的发生和结局,都源于双方海军的缺乏经验----假如日本海军有足够经验的话,他们根本就不敢主动找实力强大得多的北洋舰队挑战;而北洋水师假如有足够经验的话,本该全歼日本舰队才对。

---为什么说你的舰队实力对比分析完全错误?关键还是在于你过分迷信了“速射炮”和“快速舰只”,却严重忽略了在传统海军炮战中,“大舰巨炮”相比“小舰快跑”一方的巨大战术优势----这么说吧,速射炮和快速舰只不过相当于轻型巡洋舰,而铁甲舰在当时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战列舰,一艘BB可以顶多少艘CL,而多大的CL舰队又才敢于挑战拥有哪怕一艘BB的舰队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前分析得比较详细,现重新摘录,供参考:

你说“李鸿章深知中国虽然有亚洲最大的铁甲舰,但大炮射速奇慢已经落伍。。。”,这其实是在重复“甲午战争时北洋舰队实力已经落后”的错误观点-----事实上,大东沟海战时的北洋舰队,虽然存在舰队速度不够,舰炮射速不足等缺点,但却完全可以有效地依靠自己主力舰装甲厚重,火炮口径大这两大优势在综合实力上给予完全弥补----通俗点讲:这就好比轻型坦克很难斗过重型坦克一样----大东沟海战后期,日本舰队几乎是用完整阵容来围攻定远镇远这两艘铁甲舰---两舰中炮数百发,竟连稍微严重一点的创也没留下,而定远的一发大口径炮弹直接命中,居然就造成日本旗舰松岛号死伤无数,被迫退出战斗!最后日本舰队被迫放弃围歼他们心腹大患---定远镇远的打算,主动撤出战场,这实在很说明一些问题。

甲午战争后,世界各国军事学家都对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铁甲舰之间的大规模对决---大东沟海战很感兴趣,但由此得出的结论却是:一定要向大舰巨炮方向发展---此后英国带头建造“无畏舰”,把大舰巨炮主义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一战后对德国的海军军备限制,也是首先限制德国不得建造排水量超过一定限度的巨舰。。。这些,都说明大东沟海战给世界海军发展的启示恰恰是:大舰巨炮比快船速射要管用得多!

其实,了解多一点海军知识的人应该很清楚:大级别舰只除了被人围攻之外,一般对小级别舰只所占的优势是相当相当大的----这么说吧,二战时你有四艘驱逐舰,你要是敢去正面挑战一艘战列巡洋舰那就是找死!----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大东沟海战时,舰只数量一点不逊于日本舰队的北洋舰队其实是占有绝对的“硬件”优势的。

当然,海战对舰员的训练要求很高,所以大英帝国海军才经常能够获得其“硬件”本来不能给予他们的决定性胜利(四艘驱逐舰到了皇家海军手上,恐怕一艘德国战列巡洋舰也不是对手,因为人家命中率高)---我前面那篇文章提到过:北洋舰队训练水平严重不足,同时战术指挥水平低下(邓世昌指挥致远孤军冲撞吉野就是一种“过勇”的指挥失误,导致本舰因缺乏铁甲舰保护而被击沉,事实上当时应当以射程远的铁甲舰为核心形成坚不可摧的阵势),因此这样比较起来,其综合实力当然就大打折扣了---即使在舰队指挥失控、阵型散乱、舰只损失一多半的这种情况下,该舰队居然还能逼得日本舰队主动退出战场(对海军强国来说这就意味着自己此战获胜甚至取得了制海权!见日德兰海战),可见北洋舰队的硬件优势之大。



军事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