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4)


军事文摘主页

送交者: 周明 于 January 16, 2003 22:40:36:


当日日终,加军已推进到距冈城5千米处,并与英军的金海滩连成一片,使两个登陆场合二为一,形成正面19千米,纵深10千米的大登陆场。D日全天,加军从朱诺海滩上陆约2万人,伤亡约2000人。

剑海滩:

剑海滩是盟军五个登陆滩头中最东端的,位于奥恩河和卡昂运河入海口的两侧,由于海底礁石连绵,可供登陆的地区很狭窄,所以登陆正面仅4.8千米,只能展开一个旅的兵力。

德军在这一地区构筑了混凝土堡垒,配置有包括406mm重炮在内的海岸炮部队,防御力量还比较强。

由于登陆正面太过狭窄,在此登陆的英军第1军第3步兵师的第一梯队仅一个旅。运送第3师的是英国塔尔博特海军少将指挥的S编队。为保证登陆编队航行不出偏差,英军还特地派X—23号袖珍潜艇在此足足潜伏了两天两夜,在登陆时上浮作航向引导。

6月6日四时三十分,S编队到达换乘区,五时三十分,德军从勒阿弗尔出动了4艘鱼雷艇攻击了S编队,击沉了挪威驱逐舰“斯文内尔”号。

七时三十分,第一梯队旅开始上陆,由于航空火力和舰炮火力准备十分有效,加上第一梯队中的40辆水陆坦克有32辆顺利上陆,为登陆部队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支援,使登陆部队进展十分顺利迅速,几乎没遇到多少顽强抵抗。十时第二梯队旅上陆,十三时师的预备队旅上陆。除了最初的轻微伤亡外,一切都顺利的出乎意料,反倒使预料将在海滩上浴血奋战的士兵不知所措,他们没有乘胜前进,停下来挖壕固守。只有第1特种勤务旅继续推进,很快占领了考勒维尔,并在十三时三十分到达奥恩河与英国第6空降师会合。十五时五十分,S编队司令塔尔博特少将上岸视察,发现海滩上人员和车辆秩序混乱,随即命令派出海滩控制组上岸整顿海滩秩序。

晚二十一时,第3师已推进到内陆6.4千米,并夺取了贝诺维尔附近的奥恩河上的桥梁,与第6空降师会师。而编入第3师的171名自由法国士兵成为第一批解放自己祖国的法军,当他们坐在坦克上用纯正法语向路边的居民问好时,让在德军占领下饱受数年苦难的人们大为惊喜,法军登陆的消息立即不胫而走,从而在沿途都受到了极为热烈的欢迎,其热情程度甚至影响了部队的推进。

从D日的整体情况来看,盟军在五个海滩都取得了成功,共上陆人员132715人,车辆1.1万辆,物资1.2万吨,而且伤亡情况大大低于预计,仅10300人。海军在登陆当天,因德军的海岸炮和水雷,共损失驱逐舰4艘,护卫舰、炮舰、扫雷舰各1艘。

然而形势并不乐观,盟军没有完成当日任务,没有占领预定占领的地区,尤其是没占领卡昂和贝叶,而且在五个滩头中,只有金海滩和朱诺海滩连成一片,其余滩头之间都存在不小空隙,特别是美、英两军之间还有达12千米的大空隙。要知道只有顶住了德军随后的反击,并将五个滩头连成一片,扩展成统一的登陆场后,才可以谈得上胜利!

(八)德军反击

出乎盟军意料的是在D日德军并未组织反击,这主要是恶劣天气影响,德军气象部门没有预报出6月6日的短暂好天气,因此德军从上到下都认为盟军是不可能在这样的天气里发动进攻的,前线部队没有进入临战状态,甚至一些必要的巡逻警戒都被取消了。就在盟军登陆的关键时刻,德军一些重要指挥官都不在岗位,诺曼底地区唯一的装甲单位,也就是德军最初反击的中坚,第21装甲师师长费希丁格少将以及师作战处处长认为恶劣天气不会有什么情况,乘机到巴黎休假,只留下参谋长在卡昂的师部。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正赶回赫尔林根的家中庆贺妻子的生日。而掌握战略预备队指挥权的希特勒刚刚入睡,随从接到前线的紧急报告,却不敢叫醒他,直到他自己醒来,此时已是6月6日上午十时,盟军的空降兵着陆已八小时,登陆兵上陆也已四小时。在这一期间,德军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要求将战略预备队的装甲部队投入反击,但被总参谋长约德尔拒绝。希特勒醒后,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报告,认为在诺曼底的登陆只是一场佯攻,所以下令B集团军群的第15集团军和战略预备队都不得调往诺曼底。可到了当天的十四时,他改变了主意,将党卫军第12装甲师划归诺曼底的第7集团军指挥,一小时后即十五时,又命令党卫军第12装甲师和装甲教导师组成党卫军第1装甲军,立即开赴诺曼底。但这一命令因盟军强烈的电子干扰,直到十六时才传到这两个师,而此时这两个师距战场距离都很远,加上盟军空军对交通线的严密封锁,根本无法在D日投入战斗。在D日组织反击只有第21装甲师,可是师长不在指挥岗位,参谋长无权调动集结部队,他只好将手上仅有的24辆IV坦克派去攻击卡昂以东的英军。因为仓促出动,准备不足,加上没有步兵伴随支援,被英军轻而易举击退。当天下午,师长费希丁格赶回师部,集结所属部队向朱诺海滩和剑海滩之间的卢克镇发动攻击,当时盟军在这两海滩之间尚有数千米的空隙,德军的这一反击正打在盟军的要害,将会给盟军带来不小困难。正当第21装甲师在行进间,盟军的500架运输机正从头顶飞过,为英军第6空降师运送后续部队和补给,而费希丁格误认为盟军空降伞兵正是要前后夹击己部,惊慌失措不战自乱,放弃反击匆忙后撤。除此之外德军在D日就再没什么反击了。

6月6日,也就是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二十四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就这样平静地渡过了。

6月7日,希特勒将西线装甲集群的5个装甲师的指挥权交给隆美尔,隆美尔决心凭借这支精锐部队大举反击,但面对严峻局势,他不得不把反击的第一个目标定为先阻止盟军将五个登陆滩头连成完整的大登陆场,其次再确保卡昂和瑟堡。可惜这支装甲部队从100至200千米外赶来,一路上在盟军猛烈空袭下,根本无法成建制投入作战,即使零星部队到达海滩,也在盟军军舰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再没了往日的威风。就这样整个7日白天,在盟军海空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德军无力发动决定性的大规模反击。

7日下午,艾森豪威尔在海军司令拉姆齐陪同下,搭乘驱逐舰到达诺曼底,视察登陆滩头,并同蒙哥马利、布莱德利等高级将领讨论战况,认为在犹他海滩和奥马哈海滩之间在卡朗坦河口留有一个大缺口,这是个很严重的隐患,为此艾森豪威尔决定改变原定计划,命令美第5军和第7军暂不急于去攻占瑟堡,而是趁德军尚无力反击的有利时机,先封闭这一缺口。英军则肃清海滩附近残余德军,进一步巩固登陆场。当天英军攻占巴约。

6月8日,德军第2装甲师和党卫军第1、第2装甲师共3个装甲师向卡昂地区英、加军结合部猛攻,遭到英军反坦克炮和海军舰炮联合抗击,损失极大。至此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都明白以现有兵力是无法消灭登陆的盟军了,于是只得下令就地转入固守。这一天奥马哈的美军与金海滩的英军取得了联系,初步封闭了两地之间的缺口。

盟军三天来,总共上陆部队25万人,车辆2万辆。

6月9日,希特勒在龙德施泰特的极力要求下,同意从驻加莱的第15集团军抽调17个师用于诺曼底。但在盟军“卫士”计划的影响下,同时在总参谋长约德尔、最高统帅部办公厅主任凯特尔、西线情报处处长罗恩纳等人的反对下,希特勒于午夜时分,下令停止增援诺曼底,并将其他地区部队火速调往加莱。龙德施泰特闻讯后仰天长叹:“这场战争输定了!”

同一天,美军第2步兵师在奥马哈海滩上陆,美第5军在得到该师加强后,向西向南大步推进。

6月10日,隆美尔和西线装甲集群司令冯·施韦彭格上将一致决定集中在诺曼底的所有装甲部队,在第2空降军的配合下,全力反击,以阻止盟军继续扩大登陆场。不料盟军的飞机轰炸了西线装甲集群司令部所在地,施韦彭格被炸成重伤,他的参谋长和很多参谋人员丧生,使得这次反击还未实施就胎死腹中。

6月11日,美第5军推进到科蒙——塞里亚——伊济尼一线,其先头部队正越过维尔河口,努力打通与美第7军的联系。德军明白一旦这两个军连成一片将构成极大威胁,所以全力阻止美军的行动,双方激战不断,黄昏时美军第5军已同第7军建立起了联系。

同一天,盟军的人工港被拖到诺曼底投入使用,使盟军的卸载速度大大提高,在美军地段的“桑树A”人工港,卸载车辆的速度达到每分钟2辆。在英军地段的“桑树B”人工港,物资卸载量从最初的日平均600吨,后来达到日平均1500吨。

6月12日,美军攻占卡朗坦。至此五个登陆场连成了一片,形成正面宽80千米,纵深12—18千米的大登陆场。在七天里共上陆人员32.6万,物资10.4万吨,并继续向大陆运送更多的人员、物资、装备和补给。

在盟军登陆后,德军就从本土和意大利调集飞机,攻击登陆滩头,只是实力相差太过悬殊,只能在夜间进行一些骚扰性质的空袭,起不到什么作用。七天里共出动1683架次,还不及盟军一次航空火力准备出动的飞机架次,取得的战绩只是击沉了2艘驱逐舰和若干艘小型舰艇。昔日不可一世的德国空军在这场决定性的战略登陆战中,却沦落到仅仅是象征性出动,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德国的失败已不可避免。

6月12日,德军使用了所谓的秘密武器——V—1导弹,这是一种小型地对地导弹,弹头装烈性炸药850千克,总重量2300千克,最大时速240千米,最大射程280千米,由地面发射架或飞机空中发射,主要射向伦敦,德国想以这种恐怖空袭迫使英美同意议和。但对登陆起不了多大作用,因为盟军此时已拥有足够的空中力量,可以在不影响登陆的前提下组织起有效的对空防御。如果V—1能提前三个月投入实战,那么战争进程就很难说了。

(九)最后胜利

当盟军登陆滩头成为巩固统一的登陆场后,就按预定计划向内陆发展,美军第1集团军夺取瑟堡,担负主攻;英军第2集团军猛攻卡昂,造成直取巴黎的假象作为佯攻。

德军虽然最初的反击已告失利,但并不甘心就这样任由盟军发展,隆美尔调整部署,使用步兵防守卡昂至科蒙一线,抽出装甲部队以反击手段来阻止美军的进攻。但还没等新的部署调整好,英军就先发制人发动了攻势,打乱了德军的计划,有力保障美军对瑟堡的攻击。

6月13日,英第7装甲师在向卡昂西南的维莱博日推进途中,与正从亚眠赶来的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师遭遇,配属该师的第101重装甲营,装备45辆虎式坦克,是德军的王牌装甲部队,尽管在投入战斗时,该营已在空袭中损失了8辆虎式坦克,但在德军头号装甲王牌第1连连长米歇尔·魏特曼上尉指挥下,向刚刚进入波卡基村的英军第7装甲师第22装甲旅发起突然而猛烈的攻击,双方随即展开激战,经过一天的鏖战,英军损失20辆克伦威尔坦克、4辆萤火虫坦克、3辆M3A3坦克、3辆轮式侦察车、14辆半履带车和14辆卡车,被迫后撤。德军仅损失5辆虎式坦克和1辆IV坦克。虽然英军的进攻没有进展,但却将德军精锐的第2装甲师吸引在卡昂地区,为美军进攻创造了条件。当美军占领卡朗坦后,德军从卡昂地区无法抽出部队,只好从布列塔尼半岛紧急调来党卫军第17装甲师,攻击美军侧面以消除美军对瑟堡的威胁,美军经激烈战斗,击退了德军,并乘胜于6月14日突破德军在圣索沃地区的防线,最终于6月16日攻占了圣索沃。根据希特勒的指示,在该地区的4个师必须全力阻滞美军的前进,然后向瑟堡且战且退,死守瑟堡。隆美尔清楚地知道,这4个师几天来在战斗中兵力装备消耗很大,已无力胜任坚守瑟堡的重任,即使退入瑟堡,充其量不过使瑟堡多坚持几天而已。所以他向希特勒请求将这些部队直接撤往塞纳河,加强塞纳河的防御。但希特勒拒绝了他意见。当圣索沃地区出现被突破的征兆时,隆美尔不顾希特勒的指示,果断命令所有能联络上的部队迅速向南撤退,这才挽救了不少部队。

6月18日,美军攻占了科汤坦半岛中部的巴内维尔。

6月19日,美军出色发挥机动性强的优势,掉头直取蒙特堡,将科汤坦半岛拦腰切断。

同一天英吉利海峡风暴突起,风力达8级,浪高1.8米,给盟军带来很大损失。在美军地段的桑树A人工港,浮动码头解体,沉箱断裂,十字形钢制件相互碰撞而严重受损。在英军地段的桑树B人工港,由于海底礁石的天然保护,损失较小,只有4个沉箱被毁。在登陆滩头,盟军共有7艘坦克登陆舰,1艘大型人员登陆舰,1艘油船,3艘驳船,7艘拖网渔船,67艘登陆艇被大风刮沉,1艘巡洋舰和1艘渡船因相互碰撞而损坏,还有一些舰船因汹涌的风浪引爆了德军布设的水压水雷而被炸伤。狂风暴雨还将近800艘舰艇抛上陆地,迫使盟军的卸载中止了整整五天,使2万辆车辆,10万吨物资无法按计划上陆。风暴造成的物质损失大大超过了十三天作战中的损失,并迫使盟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严重困难。如果德军能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战机,进行反击,战局极有可能改写。可惜当时德军兵力仅仅能勉强进行防御。德军虽从匈牙利调来刚从苏联战场撤下来整编的党卫军第9、第10装甲师,该两师由于法国境内的铁路遭到严重破坏,部队集结、机动都很困难,无法及时到达,错失了这一绝好时机。

6月20日,美军有3个师推进到距瑟堡仅8千米处。瑟堡位于科汤坦半岛北部,是法国北部最大港口。德军筑有混凝土野战工事,还利用河流和水渠设置反坦克障碍,在城郊部署有20个设在暗堡里的炮连,其中15个是口径150mm重炮,这些火炮既可向海上目标射击,又可控制内陆道路。只是兵力不足,因为前一时期的战斗已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城防司令施利本将军把勤杂人员编入战斗部队,才勉强凑起4个团的兵力。

6月21日,美军为保全港口设施,以广播敦促守军投降,遭到德军拒绝。于是美军决定对瑟堡实施强攻。

6月22日,盟国空军进行攻击前的航空火力准备,出动500架次飞机对瑟堡实施密集轰炸,投弹1100吨。随后美军3个师从南面发起猛攻,德军殊死抵抗。激战到6月24日,施利本已耗尽了所有预备队,他致电柏林要求空投铁十字勋章,授予有功人员以激励士气,仍准备死守到底。为尽快攻下瑟堡,美军迫切需要海军提供舰炮火力支援,可恶劣天气使得舰炮火力支援直到6月25日才开始。海军派出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组成舰炮支援编队支援地面部队,美第7军军长柯林斯中将为避免舰炮误伤己方部队,要求军舰除提供召唤射击外,只能对射击军舰的德军炮火还击,取消了其他一切远距离舰炮射击。海军军舰进行了长达七小时的舰炮射击,极其有效压制了德军炮兵火力。在强大的海空军火力支援下,美军第7军于6月25日黄昏冲入了瑟堡市区。次日,施利本和港口海军司令亨尼克少将一起宣布投降,但个别同主力失去联络的据点仍负隅顽抗,美军使用坦克和轰炸机协同攻击,将德军残部逐步压缩到瑟堡最西北端。7月1日最后据点里德军被迫投降。至此,美军占领整个科汤坦半岛,在夺取瑟堡和科汤坦半岛的战斗中,美军伤亡达2.5万人,德军伤亡被俘约3.6万人。

瑟堡虽被占领,却已是一片废墟。早在6月7日,也就是盟军登陆的第二天,德军就预料到盟军必将夺取瑟堡,立即开始有计划毁掉瑟堡,码头、防波堤、起重机等港口设备都被一一炸毁,港口水域里遍布水雷,还用沉船堵塞航道。美军的一位工兵专家看了瑟堡的毁坏情况,认为是“历史上最周密、最彻底的破坏。”盟军一占领瑟堡就派出大批工兵、打捞分队、扫雷舰艇进行清除工作,足足花了三个星期,扫除133枚水雷,打捞起20艘沉船,这才恢复了瑟堡港口的吞吐能力。7月16日,盟军从瑟堡卸下第一艘运输船物资。7月底,瑟堡日卸货量已达8500吨。到9月日卸货量又上升到1.7万吨。再经三个月的努力,使瑟堡的卸载能力仅次于马赛,成为盟军在欧洲的第二大港。截至1944年底,共有2137艘运输船进入瑟堡,总卸货量达282.6万吨。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就在美军攻占瑟堡的同时,蒙哥马利指挥英军第2集团军,于6月26日以4个师的兵力发起代号为“埃普索姆赛马场”的作战,猛攻卡昂。于当天中午攻占舍克斯,并继续向前推进,但在左右两翼都受到德军党卫军第12装甲师的坚决反击,前进非常艰难。6月27日,英军经一番苦战,击退德军的反击,占领劳良,先头部队第11装甲师控制了奥登河上的桥梁。6月28日,英军主力渡过奥登河,建立起正面宽3650米,纵深900米的桥头阵地。6月29日,德军集中5个装甲师发起反击,盟军的空军乘着天气晴朗的有利条件大举出动,对德军装甲部队实施了极其猛烈的轰炸,瓦解了德军的攻势。英军第11装甲师乘机占领卡昂西南的战略要地112高地。德军深知112高地的重要价值,随即组织多次反扑,但均未得手。6月30日,德军集中所有炮火,全力炮击112高地,在猛烈炮击下,英军难以坚守,只好放弃112高地撤到奥登河岸边。德军虽夺回了112高地。但一直在盟国空军的猛烈打击下,无法集中使用装甲部队,也就发挥不出装甲部队巨大的突击威力,一般只能使用200名步兵和15至20辆坦克组成小型战斗群进行短促出击,难以取得胜利,加上几天来坦克损失约100辆,又得不到补充,隆美尔为确保卡昂,只好放弃外围一些阵地,将全部900辆坦克中的700辆部署于卡昂近郊。盟军在占领卡卢克机场后,再无力推进,双方陷入对峙。

6月29日,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晋见希特勒,汇报了当前的战局。希特勒对此大为不满,调整了德军西线高层指挥人事,以克卢格元帅取代龙德施泰特任西线总司令,埃伯巴赫取代冯·施韦彭格指挥西线装甲部队,并将所部改称第5坦克集团军,以党卫军上将豪瑟接替刚刚病故的多尔曼上将任第7集团军司令。

7月1日,盟军宣布“霸王”登陆作战中的海军作战即“海王”作战胜利结束。随即撤销东、西特混舰队的番号,所属舰艇一部分被调往地中海和太平洋。盟军又在诺曼地新设立两个海军基地司令部,一个在瑟堡,一个在朱诺海滩的人工港,具体负责指挥调度人员、物资的运输和卸载。

到七月初,盟军已上陆25个师,其中13个美国师,11个英国师,1个加拿大师,共100万人,56.7万吨物资,17.2万部车辆。盟军仍觉得登陆滩头太狭窄,便继续扩大登陆场。美军为保障日后能展开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取得有利的进攻出发阵地,美军第1集团军在攻占瑟堡后马不停蹄立即挥师南下。

7月3日,盟军集中14个师的兵力,向登陆场正面德军约7个师发动猛攻。因前进的道路上是大片沼泽和诺曼底地区特有的树篱地形,易守难攻,加上天气不佳空军也无法出动,所以进展缓慢,在五天里才前进6.4千米,而伤亡高达5000人。接下来足足经七天的浴血奋战,又付出5000人的伤亡才推进4.8千米。伤亡如此之大,主要是前进的道路两侧都是沼泽,只能展开1个师的兵力,在遍布地雷、障碍物的道路上粉碎德军的顽抗步步推进。

7月6日,直属盟军最高司令部指挥的具有极强机动力和突击力的美军第3集团军,在骁勇善战的巴顿率领下,踏上欧洲大陆。

7月9日,德军党卫军装甲教导师被调到维尔河地区,抗击美军的攻势,尽管该师全力奋战,仍阻止不了美军的推进。

7月11日,西线美军向诺曼底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圣洛发动钳形攻击,但德军依托预先构筑的工事拼死抵抗,美军的攻击未能如愿。于是美军停止攻击,整顿部队,补充弹药,准备第二轮进攻。而德军人员、装备、弹药所剩无几,又得不到补充,已是山穷水尽。在美军随后发起的第二轮进攻中终于不支,圣洛于7月18日被美军攻占。在圣洛战斗中德军在诺曼底地区重要的前线指挥第84军军长马克斯中将阵亡。美军为夺取圣洛也付出了近4万人伤亡的高昂代价。随着圣洛的失守,德军在诺曼底地区防线被盟军分割为两段,局面更为被动不利。

与此同时,东线的英军对卡昂发动第二轮攻势。7月7日,盟军出动460架次重轰炸机,对德军阵地进行密集轰炸,在四十分钟里投弹达2560吨。7月8日,英军2个师和加军1个师在海军舰炮火力支援下(海军舰炮共倾泻了8万发重炮炮弹)向卡昂实施向心突击。不料空军的猛烈轰炸虽给德军造成了惨重伤亡,却也造成了遍地瓦砾废墟,其损坏程度甚至严重影响了己方地面部队的推进,因此英军于7月10日才占领卡昂。

在随后的一周里,盟军一边补充兵力物资,一边不断向正面德军施加压力,使其无法重新调整部署。

7月18日,为进一步将登陆场扩大到奥恩河至迪沃河之间,英军投入5个装甲师,共计1100辆坦克,继续由卡昂向东南推进,为配合英军的进攻,盟国空军实施了更猛烈的航空火力准备,共出动1700架次重轰炸机和400架次中轰炸机,投弹达1.2万吨,并吸取对卡昂轰炸的教训,炸弹都改用瞬发引信,以减少对道路的破坏。德军也改变战术,以3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采取纵深梯次防御,设立五道防线,共配置78门88mm高射炮专门用以平射坦克、194门野战火炮和22门六管火箭炮,并在有利地形不断组织反冲击,使英军蒙受了很大伤亡,坦克损失高达200辆,进攻被迫停止。

尽管英军的进攻没有取得进展,但在整个战场上,盟军已到达冈城——考蒙——圣洛——莱索一线,形成正面宽150千米,纵深15至35千米的登陆场,建立并巩固了战略性质的桥头堡,完成了大规模地面总攻的准备,夺得了供大规模装甲部队展开的进攻出发阵地,为收复西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此,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结束。

此役,盟军共伤亡12.2万人,其中美军7.3万人。海军损失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和48艘其他舰船。德军伤亡7.3万人,被俘4.1万人,共损失11.4万人。德军投入的装甲部队,共计88辆重型虎式坦克、333辆黑豹坦克、719辆IV坦克和393辆III自行突击火炮,损失包括全部虎式和黑豹坦克在内的1459辆,只有74辆侥幸逃脱被击毁的命运。

(十)作战简评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是战略性的战役,为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对加速法西斯德国的崩溃以及战后欧洲局势,都起了重要作用。盟军登陆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成功组织了战略欺骗,使得德军统帅部判断错误,不仅保障了登陆作战的突然性,还保证了战役顺利进行,对整个战役具有重大影响。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点、时间都作出了错误判断,甚至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后仍认为是牵制性的佯攻,这就导致了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加莱地区,而在诺曼底则因兵力单薄无法抵御盟军的登陆。

二、掌握绝对制空、海权。这是登陆成功的重要原因,盟军投入作战的飞机达13700架,军舰9000艘,是德国飞机、军舰的数十倍。在登陆前空军对德国空军基地、航空工业及新武器研制基地等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严重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盟军并凭借绝对优势海空军,保障了登陆部队在航渡中的安全。在登陆前后,盟国空军对战区范围内的交通线进行了严密的空中封锁,使德军为数不多的增援部队也无法及时成建制投入反击。在登陆部队突击上陆的关键时刻,海空军更是给予了极为有力的火力支援,尤其在奥马哈海滩,完全依靠海空军火力支援才取得了成功。

三、充足的物资准备和周密的侦察保障,盟军为确保登陆成功,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准备,而且参战部队多,装备全,登陆前盟军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在登陆后,也保障了不间断的后期补给。尤其是创造性的人工港和海底输油管线,更是在保障部队和物资的顺利上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在侦察保障中,一面作为战略欺骗对加莱地区组织了侦察,一面对诺曼底地区进行了大量水文、气象、地质侦察,为选择具体登陆时间和登陆地点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还通过空中侦察基本获得了诺曼底地区的德军兵力部署、防御设施等情况,为战役的实施起了重要作用。

四、逼真的战前训练,由于登陆作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作战样式,盟军在登陆前对参战部队的组织和行动进行了反复多次近似实战的模拟演练,以使部队尽快掌握相关的作战技能,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战后参战人员对战前训练特别是汤普森的训练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恶劣天气的影响,天气是登陆作战中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盟军不仅将登陆时间由6月5日推迟到6月6日,而且在空降作战、海上航渡、火力准备等过程中都受到不小困难。但也正是恶劣天气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陆的突然性。

尽管盟军登陆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战斗中也暴露不少问题。如虽掌握绝对海空优势,又在敌兵力薄弱的次要防御方向登陆,却因组织指挥不得力,部队攻击力不够锐利,使得建立登陆场的速度太慢,平均每日仅1.8至2.7千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役进程。又如侦察工作还不够及时周密,特别是未能迅速查明德军精锐的第352步兵师的去向,使得在奥马哈海滩登陆的美军遭到顽强抵抗,蒙受巨大的人员伤亡。再如空军兵力使用不当,造成了兵力兵器的严重浪费。在6月6日登陆前的航空火力准备中,出动2500架次重轰炸机,投弹1万吨,这种从高空轰炸小型、点状的海岸防御工事,效果很不理想。在7月7日对卡昂的轰炸中,对面积约3.5平方千米地区集中投弹达2500吨,如此猛烈的轰炸所造成的大片废墟瓦砾甚至严重阻碍己方地面部队的推进。

德军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在战略上,兵力因受到多方牵制而不得不分散。德国在1944年6月的兵力部署是在苏联为179个师又5个旅,在北欧的挪威瑞典为13个师,在意大利为21个师,南斯拉夫为25个师,希腊为12个师,匈牙利为4个师。而在大西洋沿岸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共60个师,只占其总兵力的18%,在这60个师中,部署在加莱有23个师,在盟军登陆的诺曼底仅为6个师又3个团,仅仅约占其总兵力的2%。虽然德军在盟军登陆后陆续由各地调集了21个师进行增援,但由于盟国空军的空中封锁,这些援兵大都不成建制的零星投入作战,无法组织起有力的反击。而在同一时期里,盟军在43天中从诺曼底上陆共9个军39个师约165万人,(在39个师中从国别上是美国20个师,英国14个师,加拿大3个师,自由法国和波兰各1个师;从种类上是24个步兵师,11个装甲师,4个空降师),物资约66万吨,坦克约4000辆,各种机动车辆约20万辆。

在战术上,指挥不统一,德军战役司令无权指挥海军和空军,也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三军协同抗登陆。即便在陆军中,也没有统一的抗登陆方针,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与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存在严重分歧,前者主张将主力配置在战役纵深,以坚决的反击来抗击登陆;后者主张凭借坚固的海滩防御工事,歼敌于滩头。这一分歧,导致了德军在法国的4个装甲师既未配置在战役纵深,也未部署在沿海地区,严重削弱了德军本已不强的防御力量,再加上德军战略预备队装甲师的指挥权又在德军统帅部,而且命令由于盟军的电子干扰和空袭,上传下达也不畅通,错过了最佳的反击时机。

海空力量过于薄弱,实力太过相差悬殊。作为抗登陆的重要力量,德军海空军实在太弱,其空军既要在广阔的苏德战场上作战,又要对付盟军对德国本土的战略轰炸,能用于诺曼底的航空兵力少得可怜,德军竭尽全力从各地抽调飞机,也不过区区400架,要迎战盟军的13000架,相差三十倍之多!怎有取胜的可能?德国空军在6月6日后的一周里出动1683架次,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却仅及盟军一次直接航空火力准备所出动的2500架次的67%,只相当于盟军一周总出动架次的6%,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只能进行一些骚扰性的空袭,只不过显示一下德国空军还在战斗罢了。海军方面,德国海军的发展本来就不平衡,只注重发展潜艇,忽视大型水面舰艇,再经过几年战争的消耗,到1944年6月,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所剩无几,只能以潜艇和小型舰艇进行抗登陆。6月6日后,德军先后出动41艘潜艇,但在盟国强大反潜兵力阻截下,损失了6艘潜艇,只有13艘潜艇进入英吉利海峡,取得击沉坦克登陆舰、护卫舰、驱逐舰各一艘的战绩。德军小型舰艇也多次出动,以损失2艘驱逐舰、1艘扫雷舰、9艘鱼雷艇、1艘巡逻艇;被击伤5艘鱼雷艇、2艘扫雷艇的代价,击沉盟军1艘驱逐舰、5艘坦克登陆舰、3艘人员登陆艇、5艘运输船。尽管德国海空军竭尽全力,但实在是实力相差太悬殊,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彻底粉碎了德军企图以西线部队挫败美英登陆后再抽出50个师转用于苏联战场的如意算盘。到了1944年8月,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德国的最后失败已不可避免。而诺曼底的胜利,就是敲响了纳粹德国的丧钟。

作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组织最复杂的两栖登陆,诺曼底登陆战役在军事历史和军事理论上,都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让我们这些后人去研究、探讨。



军事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