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战争陆战概史


军事文摘主页

送交者: 大口 于 June 05, 2003 16:48:36:

日清战争作为日本十九世紀最后的战争,其陆战在大致情况上和戊辰戦争的状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日本军的主力已经是以近代的歩兵为主,而大清国军相比之下仍是有半数以上的部队装备的是枪和剑,基本上就是前近代的装备。而且就军队的组织而言,残留着浓厚的封建色彩。(废话!清朝不就是封建王朝嘛?)日清陆战就是前時代的军队和近代的军队之间的战斗,也就是戊辰戦争的翻版。
日本军在历经戊辰戦争和西南戦争之后,军队中相当多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指挥员。还从德国请来了军事教官——メッケル少校(好象就是上回有人问过的那个人……),经过先进战术教育的年轻指挥官们已经成长为陆军中的中坚力量。因此可以这样说,在实战的时候,日本军在对军队的指挥能力上比大清国的军队高出了好几个级别。

 虽说大清国军队自鸦片战争以来,也经历了数场战争,但是在古老而又腐朽的政治制度下,组织上的腐败仍然是在一步步地蔓延,真正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这种腐败甚至已经在军队的结构中延伸到了最末端的士兵那里,比如说要给队长一封信,就必须一层层的贿赂上去,缺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这种恶劣的风气在清朝灭亡以后依然延续了下去。军阀的军队也是一支充满着腐败的军队。对于日本人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然而在中国确实存在着视贿赂为理所当然的军队。(就连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没有清朝时那么明目张胆罢了……国民思想境界的问题,却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大多数人还不是骂管骂,轮到自己有好处的时侯又哪管这么多呢?……)

  但日清陆战也不完全是近代的军队和前近代的军队之间的战斗。日军所攻下的两个要塞——旅順和威海営的设计思想在当时而言都是相当现代的。一提到要塞攻击,大家也许很快就会想起日俄战争期间的旅顺攻防战。但是在日清战争时期,日军只用了二十四小时就把旅顺攻克了。

 日军的战斗进程相当顺利,可以说是一场历史上完美取胜的经典战役,然而这只不过是正面的评价。事实上,日军在后方的给养补给方面做得非常的差,特别是在粮食的供应上,为此军方烦恼不已。可能是吸取了这场战争的教训吧!在紧接其后的日俄战争中后方的供应做得就很好。但是在的太平洋战争的时候,日军又退化成为一支无视后方供应的军队。也许是因为日俄战争中日军的补给做得太好了,军方又轻视了后勤补给的重要性……从这一点上来说,大概日本军在体制上就是轻视后方的后勤工作,甚至是到了无视的地步。
说一些题外话,日本的企业组织也有这样的弊病。一向都有重视生产部门和营业部门,轻视总务部门的倾向。

从战术上来说,日本军队似乎一向有着重于对敌方进行正面攻击的倾向,很少又在敌军后方切断敌军后方供应和联络线路的战例。(老毛的战术岂是日本鬼子轻易领悟得了的??……呵呵)但从这一点来看,日清战争是一个例外。在平壤包围攻击战中成功地迂回到了敌军的后方,给予敌军以毁灭性的打击。还有就是在日俄战争的时候,渗透到敌占领区破坏了敌军的铁道线,从而在作战中取得了主动。也可以这么说,日本军的作战战略能力在后来的战争中退化了。

開戦

  日清战争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经历的第一次真正的战争。在开战之前的种种历史原因相当错综复杂。直到战争开始之前的一刻依然努力进行着用政治手段来解决的努力,用武力解决问题毕竟是难以做下的决定。
  当然,这也不是再回避战争。在那个时代还没有轻易否定政治上的决定而随意发动战争的混蛋军人。
  日清战争的起因是朝鲜问题,在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政治上的交涉持续了十多年。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上开战,也可以说是一个很慎重的决定吧!
 
就两国宣布开战的詔勅比较来看,可以看到各自都觉着自己有着名正言顺的理由。
 清国詔勅的一开头是这样描述的:“朝鮮是清国的属邦……”,明显可见其根本就不承认朝鲜的独立。
 日本詔勅的观点是:“朝鮮是独立的一个国家”,是因为清国对朝鮮的过多干涉而鸣不平。
然而从本意上来说,两个国家都是把朝鲜放在了次要的位子。清国是为了维持对朝鲜的影响力,而日本则是为了能够强化朝鲜(在地域上而言对日本所起)的防御作用。
从日本的立场来考虑的话,最希望的是朝鲜能够有自我防卫的能力。如果朝鲜有着不用日本军出动就可以保卫朝鲜半岛的能力,那么日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是清国不是这样认为,尽管强大的俄国势力已经逼近到眼前,却依然不希望朝鲜拥有军事力量。
虽然战争最后的结果变成了朝鲜改国号为韩国,并且被列入了日本的版图,但这种情况并不是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的。
对于日本来说,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清除清国对朝鲜的影响……这些问题与本文关系不大,也就不在这里占用篇幅了。

两国军力的比较

日本军在日清战争之前,已经进行了军制的改革,由原先的旅团建制改为了师团建制。旅团和师团的差异不仅仅是在规模上,师团相对于旅团来说是一个相对拥有独立行动能力的建制。
通常的旅团在补给和通信联络方面比较欠缺,这些后勤方面的问题往往是依赖上级的司令部。在编制改建成师团以后,补给部队就预先编入,因此师团就有了快速独立行动的优点。
当时的日本军是以两个连(我估计应该是“联”队,但原文汉字如此,于是照译)队组成一个旅团,两个旅团再加上骑兵、炮兵、工兵等等后方各后勤部门编为一个师团。比国外的师团要大一个级别,定员在二万人左右。在规模上等同于欧洲传统型的军团。

  然而在这一点上产生了很多的误解。如果以为日本军的师团编成与国际标准相同的话,那么在计算其战力的时候就发生了错误。就连这方面的专家也有发生误解的情况。各位读者在看史料的时候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比较好。
如果将那时候的师团与现代战争的师团混为一谈的话就很荒谬。比如自卫队的师团的定员有七千人和九千人两种,旧军团的人数比这要高出一倍以上。
当时清国的常备兵力大约达到了三十五万人左右,据史料记载,在开战前又动员了六十三万人。虽然可能实际上是总共动员了大约一百万人,但是,这个数字含有一定的水分。考虑到在腐败的军事体制之下,为了得到更多的军饷和食品而虚填兵员的数目是家常便饭的事。因此,史料上的数字所显示出来的人数未必可信。姑且将其减半,五十万人的兵力可能更符合历史的真相吧!
 
日本军的兵员数以当时的战时动员来计算,一共有六个通常师团及一个近卫师团,总计十二万三千四百人。必须注意到的是当时近卫师团的编制规模比较小,相当于通常师团的一半左右。近卫师团是后来才拥有了比通常师团大的编制。笔者也曾经因为对师团的规模有着固定概念而为人数的计算而烦恼不已。
清国军队装备虽然有高性能的进口大炮,但也有只拿着红缨枪的士兵。这和人数的问题一样,不能就史料上的账簿做出推测。从日本军方面的战斗报告等等来推测,有六成的是并没有火枪,仅仅是装备了红缨枪和剑,有四成的士兵是近代装备的步兵。
日本军的装备主要是国产的村田式单发小铳,还有一部分是村田连发铳。但是这种连发铳虽然称之为连发铳,但其装填方式有很大的缺陷,在先行装填好的子弹打完以后,如果再要装十发子弹的话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反而是单发装填来得快。因此这种连发铳与单发铳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怎么会没有区别呢?一开始就可以连打十发子弹,爽都爽死了。八路军在40年后一个战士也不过只有5~10发子弹……)步兵装备的是村田式,工兵和炮兵等等仍然是装备着戊辰战争遗留下来的スナイドル小銃,可见当时日本还是一个贫乏的国家。
  如果从战斗力上来具体评价的话,清国军的近代步兵和日本军步兵的士气大约是三比五左右。清国军的旧式枪兵和日本军步兵比起来大约是一比五。然而,清国军在数量上有压倒性的优势,可以说这是一场典型的量与质的战役。

在开战之前,日本军在京城(现汉城)配置了混成旅团。这个混成旅团时特别编成的,拥有比通常旅团多出一倍的兵员。
混成旅团在正式开战之前就攻击了迂回到京城南方成欢得清国军。海上的丰岛冲海战比这还要稍早一些时候。两个国家都指责对方在宣战之前就采取了军事行动,其实大家都一样。
成欢战役中清国军的兵力估计在二千左右,混成旅团的兵力是八千。无论在质还是在量上都占有优势的日本军击溃了清国军。这场战役发生在七月二十五日,然而正式发布宣战公告是在一周以后的八月一日。也就在这一天混成旅团的母体——第五师团的其余部分到达了朝鲜,然而后来的动作十分地迟缓。八月二十七日第四师团也大约有一半到达了朝鲜。
 
在这段时间期间,清国军在清国和朝鲜的交界处进行集结,然而清国军的行动也是相当地迟缓,在其前线基地——平壤配置了大约一万五千人的兵力。
在宣战布告发布以后,两军始终都在调整兵力,一方面完备自己的军事配置,另一方面也在观察敌军的动态。这种状况维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先行进行攻击的是日本军。 
九月一日,大本营向第三师团和第五师团进行了增援,统编成第一军。这两个师团已经都已经抵达了朝鲜。
 日本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向平壌进逼,经过九月十五、十六两天的战斗占领了平壤。这次作战与戊辰战争中的白河城攻防战有颇多相同之处,战术就是运用了当时新政府军的包围攻击战术。此次战斗的指挥官是第五师团长野津道貫,他当年也是白河城攻防战的参加者,可以想象得出过去这场战斗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开始行动的日本军却开始陷入了困境。由于日本军方面的后勤补给机构实在是难以称得上万全,使得全军陷入缺粮的困境。单单把弹药补充到前线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至于粮食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更不幸的是,朝鲜开始进入冬季,越是向北进击天气就越是寒冷。 
日本军方知道日清战争已经成为欧洲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所以他们希望自己军队的行为能够成为遵守国际法的典范,因此严禁军队掠夺粮食,就连进入民家住宿都是有所顾虑的。(这一点似乎有一点可信度)
当清国军队知道日军的这种状况以后,采取了撤退战术。对于日军的推进毫不怜惜地将土地拱手相让,一步步地向后撤退。日本军的后勤补给随着供应线的延长,显得愈加的困难。但是日本军由于担心寒冬的来临给作战带来极大的不便,依然是积极的向前推进。就这样,粮食不足的问题愈发地凸现出来,各师团苦不堪言。
十月二十五日,日本军占领了鸭绿江渡口对面的九连城,这也是日军所能占领的最远的地方了。
为了打开局面,日本军决定编成第二军团,在辽东半岛登陆。十月二十六日,第一师团和第六师团(半数)在花园口登陆,十一月六日占领金州,十一月七日占领了大连湾附近一带地区,十一月二十二日攻陷了旅顺要塞。这的确是一个相当惊人的速度。在日俄战争的时候,攻陷旅顺用了近半年的时间,而在这次战斗中只用了整一天就攻打下来了。
 
第一军团为第二军团的重大战果所刺激,竟然不顾粮食的匮乏开始了强行进军,十二月十三日越过了被称为辽东半岛脊梁的中央山脉。
在这个时候,对第二军团的补给也出现了问题,第二军团也陷入了粮食匮乏的苦境,基于这样的状况,大本营不希望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沼,于是展开了更加大胆的作战计划,期望在春天到来之前就结束战争。 于是,大本营项第二军团补充了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的剩余兵力,这些兵力再次进行了登陆,攻击位于山东半岛的威海营要塞。
二月二日,攻陷了威海营要塞,成功全歼了在港内的清国舰队。虽然日本军后来因为供应跟不上的原因被迫放弃了威海营要塞,于二月二十一日回撤到旅顺,但是清国的海军力量尽毁于此战,对清国而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清国军队也曾经对疲惫饥饿的日本军进行了各个方向的反击,但日本军从来没有吃过败仗。
就这样,连一场象样的决战也没有,战争也到了尾声。虽说清国可能是因为害怕遭到更致命的决定性打击而急于求和,但日本这方面恐怕在经济上也是难以再维持这场战争了。
  有这样一种观点:哪怕是在近代战争里,往往也是在最后的五分钟决定战争的胜负,心理上的坚强在这种情况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这场日清战争而言,持这种观点的人相当的多。但如果把这种胜利完全归结于精神力的胜利的话,无疑就是成为了不科学的精神论。这种错误在太平洋战争里得到了有利的证明。不过也必须承认:如果仅仅是观察战争的物质性要素,而忽略精神方面的作用的话,确实不能真正地了解到战争的真实形势。可是假如一味地重视精神方面的附加作用,而无视战争中真实的力量对比的话,这种判断方式岂不是本末倒置吗?




军事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