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萨达姆的基因工程面前,美国航母必输无疑。


军事文摘主页

送交者: 万仞之山 于 June 05, 2003 17:56:33: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美伊战争,对于他们来说,不是萨达姆的生死,不是小布什的意图,也不是联合国的态度。


武器型号比萨达姆生死更重要


对于这些人来说,正在进行中的美伊战争就是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是F/A-18C/D战斗机和“林肯”号航母。而确切来讲,对于他们来说,仅仅知道艾布拉姆斯还不够,必须知道它的主炮是M68A1型105毫米线膛炮,由沃特费里特兵工厂生产;F/A-18C/D的9个外挂架总挂弹量为7710千克,还要清楚哪个挂架挂副油箱,哪个挂AGM-65“小牛”空地导弹,哪个挂ASQ-713激光探测跟踪攻击摄像机机;“林肯”号核动力航母上的装甲防护最厚达63.5毫米,舰内设有23道水密横舱壁和多道防火隔舱壁,等等。

这样的人,是现代战争的看客们,或者,俗称军事迷们,钢铁、迷彩、弹道、血、死亡,对于他们来讲,是一种审美。他们分布于世界各地,撑起了和平时期的一大风景。这种人在世界大战时期是不会存在的,那时,他们或忙于逃生,或忙于参战,或忙于做汉奸。只有在这个只有局部战争(完全的和平也不行)的时期,他们才会有一份闲心,在纸上(更多是在网上)谈兵。

美伊战争才刚刚开始,他们在网上便热烈地讨论着: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除了对抗装甲部队,还会不会再次攻击雷达站?伊拉克军队会不会做一次自杀性的攻击,突进一两百公里,拼掉自己以威胁美国的某个运输队?要打巴格达巷战,用第一装甲师和第一骑兵师呢,还是用101空中突击师再加上海军陆战队?……

而他们天生富于想像,虚构的结果也很有趣。比如,在某军事期刊上,出现了一场“美伊战争彩排”。在这场虚拟的战争中,萨达姆编织了无形的大网,等待着美英联军的到来。战争头8天,联军竟然有30多架战机被击落,伊军指挥官高呼:“伊拉克不是塔利班!”


后来,联军虽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攻占了摩苏尔、巴士拉等大中城市,并团团围住了巴格达,却中了萨达姆的计算。在激烈的巷战中,隐藏起来的T-72、火箭筒、“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燃烧瓶和空心装药磁性反坦克手榴弹纷纷开火,使M1A2落入陷阱,激战十多天,美军遭受自越战以来最大伤亡,道·琼斯指数跌至30年来最低点。

更有甚者是我的朋友刘慈欣的小说《波斯湾飞马》,勾勒了更加另类的美伊战争。美国航母停泊在海湾地区,这时,发现了岸上出现了大队的怪物,是长着翅膀的马,一种基因工程的产物。伊拉克士兵便骑着这些马,蝗虫一样从天上飞过来,降落在“林肯”号的飞行甲板上,比导弹饱和攻击还有效。航母最后就这样被占领了,特混舰队就这样被摧毁了。小说写得像诗一样,但也有很大的现实性。

关于美国人能否用F-14战斗机、“火神”密集阵火炮、“海麻雀”舰空导弹拦截住这些飞马,军事迷和准军事迷们在网上持续着争论。后来,请了一位专家来作长篇分析,才告一段落。结论是:在萨达姆的基因工程面前,美国航母必输无疑。


残酷战争成了观赏物品?


记者知道有一批人对于杀人技术如此痴迷,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从看虚拟战争作品《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书中有关华约对北约攻击的场面,还有核弹摧毁伯明翰的细节,惟妙惟肖,如今天的电子游戏一样精确。尔后,又发现了许多这样的军事小说。

20年前,有一本小说叫《火狐》,设想苏联研制出了能隐身的米格-31,可以从雷达屏幕上消失。它还能够施放红外诱饵,使导弹脱靶。美国人派出间谍飞行员,潜入苏联,偷走了一架,场面惊险万分。到了今天,看到了F-117和B-2这样的飞机,与书中的描写如出一撤。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人还写了《苏军在日本登陆》,其续篇叫做《“明斯克号”出击》,在里面,中国成为了日本收复领土的大本营。结尾是,“明斯克号”在涂着太阳旗的F-14联队攻击下沉入大海。日本人轻蔑地说:“航母,不过是浮在水上的活棺材呀。”

记者还读过温伯格的《下一场战争》,日美之间的新太平洋战争,也涉及到了中国。战争在2007年爆发,8月的某个清晨,日本隐形战斗机在台北的军事总部投下了电磁脉冲炸弹,破坏了台湾军事部门的主要计算机系统,使该岛的防御陷于瘫痪。与此同时,日本人以同样的方式,攻击了上海海军司令部。其结果,使日本成了西太平洋的海上霸主。温伯格是美国前国防部长,战争场面写得很准确。

对于军事的这种专业性的迷恋和抒情,很长一段时间,记者以为是外国人的专利。但后来看了刘慈欣的小说,看了乔良的小说,才发现中国人也很不错。当年,日本人和俄国人都没有想到,如今,“明斯克号”已被中国人买来,当做主题娱乐公园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了对军事着迷的新一代中国人。

上述此类小说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强调武备的技术细节。对各种型号的武器的描写,一定要中规中矩。这也是如今不少军事迷对停泊在深圳的“明斯克号”不满的原因。那上面拆除了武备,停放的飞机,仅是道具,本身并不适宜在航母上起飞。


“军事副产品市场”应运而生


如今,中国或许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副产品市场。在据说是中国最大的军事论坛舰船知识论坛上,人们不倦地讨论着三四十年后航母如何应对空天飞机的轰炸,海航的强五是否该淘汰,办公室里摆什么军舰模型最牛。3月8日18点40分的一个有关“新驱装神盾”(指国产新式驱逐舰安装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20分钟内,竟有15000人点击阅读。

报摊上最热销的似乎也是军事刊物:《兵器知识》、《兵器》、《现代兵器》《舰船知识》、《航空知识》、《军事迷》……其发行量骇人,超过文学刊物几十倍、上百倍。书里面充斥军品公司的广告。在杂志上,大家热烈地讨论着最新的武器,比如金属氢炸弹。不少军事迷还自己设计了先进航母和战斗机,把草图投稿给杂志发表。爱国主义、军事亚文化和商业文明气息混杂一起。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为什么对战争如此着迷呢?记者注意到一个特点,那就是中国人虚拟的未来战争,常常是跟大海有关的。的确,中国一个半世纪多来蒙受的灾难和不幸,来自海洋。痛苦的忆记存留至今。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从西沙之战到南沙之战,从台湾海峡军事演习到南海上空中美撞机,虽然,伊拉克很远,但中国人感觉到,战争时刻都有可能在身边发生。中国人不敢奢谈和平。

最近网上引起很大反响的虚拟战争小说《我绑架了一艘航空母舰》,描写了中国的一艘核潜艇,击败美国航母舰队,中国军队收复台湾。作品流露出强烈的民族情绪,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说:“我一生最痛快淋漓的流泪,就是从望远镜里看到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岛港口上空的那一刹那!那一刻,是所有中国军人梦寐以求的光荣和骄傲!”

但这样的深层次的情怀毕竟是有限的。与所有的虚拟战争小说一样,作品最吸引人的,还在于技术细节的描写上,出神入化。

这类作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层出不穷。1995年,便有宗良煜的《红色舰队》,描写了2010年中美大海战,中国的“新郑和”号击沉美国的核航母。同年,乔良的《末日之门》出版,中国在空中、陆地和海洋全面出击,击溃不可一世的印度军队,其中最惊心动魄的还是大海战,中国一举击沉了印军最现代化的驱逐舰和航母。2001年,出现了《“神龙”号出击》。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航母“神龙”号不但具有隐身能力,而且还能用粒子束武器摧毁美国的“中子导弹”,因此,也击沉了美国航母。


冷漠肤浅的“现代战争看客”


以上作品,都以精准的军事技术细节描写著称。它们津津乐道的是高技术战争场面,与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和徐怀中的《西线轶事》绝然异趣。人们感兴趣的是战争进程本身,而不是战争的复杂原因和结果;感兴趣的是武器装备,而不是操纵武器的人或被武器毁灭的人。这正如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军事迷们为巡航导弹的飞翔姿态而神魂颠倒,而对死去的人态度漠然。

对武器的痴迷,是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或可称作集体无意识,大概是埋伏在爬虫复合体的深处。在阿瑟·克拉克的名著《2001:太空奥德赛》中,500万年前猿人们掌握的第一种工具,是被作为攻击另一群猿人的武器来使用的。军事是一种人类的本能,催动着层出不穷的创新。

实际上,关于攻击性的由来,被认为是生物在丛林法则中建立的一种本领,他们要捍卫觅食的地域。另外,还来自于对雄性为了广泛传播精子,对尽可能多的雌性的占有,所引发的打斗。所以,战争主要是男人的事情。

但人类可以用文化来压制这种本能,以减缓自我毁灭的到来。郑和舰队为什么表现得缺乏攻击性?许多人便认为是文化的原因。

战争更像是一种平衡中的舞蹈,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复杂化。在当今的中国,军事迷作为一个群体崛起,是古老民族情绪与新兴工业文明的杂交物。它代表了一种现代化突发猛进、却又未能完成的昂扬与焦虑。而在二十多年前,就不会有这个。

但中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主,因此,它的军工是差强人意的,满足不了军事迷的渴求。于是,人们便只好沉浸于纸上和网上的幻想了。

但我们不能忘记,这毕竟是吃麦当劳和听麦当娜长大的一代人,梦想着小汽车和私人住宅,梦想着一夜情,归根结底,他们更喜欢做战争的看客而不是参与者。第一天往美国使馆投几块石头,第二天便去办签证。而国防意识在整个的国民中仍是非常缺乏的。军事迷们还远远还谈不上关注战争与人性、战争与人类文明这样的“深层次问题”。爱因斯坦当年为原子弹的事情给罗斯福写信,中国还没有这样的人。因为,现在是工程技术为王的时代,而这种工程技术,已紧紧地与大众消费联姻,这便是如此之多的军事刊物存在的解释。





军事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