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职麦克阿瑟


军事文摘主页

送交者: 杰弗里 于 February 16, 2004 16:13:28:


        〔美〕杰弗里·佩雷特著 任海燕 王斌译


  1949年秋,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部队占领了北京,成为中国大陆
实际的执政者。蒋介石率部逃往台湾。美国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国民党提
供过武器,帮助其抗日,但是杜鲁门无意卷入国共之争。1950年6月朝鲜战
争爆发时,美国海军奉命驻扎在台湾和大陆之间,以阻止双方动武。
  麦克阿瑟认为总统试图让自己与蒋介石疏远的做法是愚蠢的。他认为台湾是
“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和潜艇补给舰”,美国的强权可以从这里向中国大陆
伸展。麦克阿瑟不支持总统的“实现台湾中立”的政策,相反,他认为这一政策
终将失败,他开始计划将美国战斗机向台湾基地转移,让战斗机飞行员在那里作
“熟悉飞行”。
  1950年8月1日,麦克阿瑟飞往台湾安抚倒霉而无用的蒋介石。麦克阿
瑟的台湾之行令杜鲁门和艾奇逊大为恼火。美国的政策没有丝毫改变,但是麦克
阿瑟这次被大肆宣传的出访在公众看来似乎是表明在美国实际上有两套对台政策
:麦克阿瑟的和杜鲁门的。
  麦克阿瑟发表了一篇题为《致出国作战的老兵们》的声明。他宣称东方人只
崇尚实力(佛教徒和儒家们一定认为这简直匪夷所思),他还目空一切地下结论
说:“有些人宣扬太平洋地区和平,说什么如果我们保卫台湾就会使亚洲大陆跟
我们疏远,我看没有什么比这种老掉牙的观点更荒谬的了。”
  杜鲁门读到这句话时怒不可遏。这几乎是在不加掩饰地指责他拒绝让美国保
卫台湾的事。麦克阿瑟在一些敌视杜鲁门政府的出版物(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
道》等)上发表了该声明,这一举动使事情更糟了。杜鲁门听说这件事以前,印
刷机已经开始转动,而电台正在把麦克阿瑟的声明向全世界播发。
  杜鲁门考虑免除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总司令一职,让他继续担任盟军最高司
令,把朝鲜和台湾事交给布雷德利负责。但是经过再三斟酌,杜鲁门还是避免了
与麦克阿瑟发生正面冲突。
  仁川战役取得历史性胜利后,一种欣喜若狂的情绪席卷了华盛顿和东京。朝
鲜战争就像事实上已经结束了似的。北朝鲜军队全面撤退,汉城被立刻夺回。麦
克阿瑟就像他在1945年光复菲律宾政府一样,让李承晚重新就任南朝鲜总统
,当时禁不住潸然泪下。
  联合国一直想让朝鲜统一在一个自由选举产生的政府之下,但是斯大林却阻
止了和平统一朝鲜半岛的每一项举措。现在有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机会可以实现联
合国的政策了,如果让麦克阿瑟领导联合国部队,就肯定能越过三八线,攻占平
壤,彻底消灭北朝鲜军队。
  1950年9月末,当联合国为实现朝鲜的统一和民主争论不休时,麦克阿
瑟收到参谋长联席会议下达的一项命令,参联会授权他越过三八线。该命令的第
一句话就是:“你的军事目标是消灭北朝鲜的武装部队”,你被授权指挥朝鲜三
八线以北的军事作战,条件是作战时没有苏联或中国共产党部队主力进入,他们
没有宣布准备介入,或没有威胁我方在北朝鲜的军事作战。”这一命令清楚地表
明华盛顿不打算给他派任何部队,而是让他带着南朝鲜的军队进入毗邻中苏边界
的省份。
  麦克阿瑟征服北朝鲜的计划是立刻将地面部队兵分两路。沃尔顿·沃克的第
8集团军,约20万人,沿仁川—汉城地区西海岸挺进。第10军,约10万人
,由麦克阿瑟的前参谋长爱德华·阿尔蒙德指挥,从东海岸前进,参联会怀疑将
部队这样分开是否明智,但是仁川胜利以后,谁还敢和一个军事天才争论呢?参
谋长联席会议正式批准了麦克阿瑟的计划。
  10月,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麦克阿瑟通过电台发出通告,劝说北朝鲜
政府投降。  对这些事件做出答复的不是平壤而是北京。中国总理周恩来通过
一位印度外交官通知美国政府,如果是南朝鲜军队进入北朝鲜,中国将不做出反
应,而“美国入侵北朝鲜将会遭到中国的抵抗。”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麦克阿瑟
耳朵里,但他置若罔闻。
  杜鲁门也没有认真对待周恩来的威胁。他认为那位印度外交官是共产党的同
路人,不过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小卒子罢了。他以前也转达过这类危言耸听的威胁
,可什么也没有发生。沃克的第8集团军和阿尔蒙德的第10军继续向北朝鲜前
进。麦克阿瑟在提交给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计划中指出他要让美军向前推进约12
5英里,并在朝鲜半岛的蜂腰部建立一条强有力的防线,这条防线从定州延伸到
咸兴。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令,只让大韩民国的军队在这条线以北作战。
  但是10月17日,当美军接近平壤时,麦克阿瑟改变了主意。他没有和参
谋长联席会议商量就直接通知参谋长们他打算让美军和其它盟军前进到接近中苏
边界一线,这条战线在他计划驻扎的朝鲜半岛的“蜂腰部”处还要向北推进40
英里。这条新战线比旧防线长1/3,防守的难度要大得多。
  这个问题本该由麦克阿瑟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共同商讨,但他既没有表示要和
参联会讨论,参联会也没有提出这一要求。他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从未
像这次这样不顾一切。而现在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参联会也懒得再管他了。他们
的地位和能力都不及他们所替代的人,巨人的追随者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巨人的
身后。
  随后发生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麦克阿瑟命令沃克和阿尔蒙德“全速前进…
…利用地面部队的所有力量……确保整个北朝鲜的安全。”
  他一下子便打破了不许在邻近中国和苏联的地区动用美军的限制。这一次引
起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强烈反对。他们通知麦克阿瑟该命令违背了授权他向北朝
鲜推进的指令,还用一种几乎很滑稽的口气有所保留地说:“你的行动是我们这
里颇为关注的事情。”
  麦克阿瑟回电说,他不能奉命使用南朝鲜的军队是因为南朝鲜兵力不足,而
且南朝鲜的指挥官们情绪不稳定、不可信任,同时,他的命令并未与参谋长联席
会议的指令相悖。此外,马歇尔曾让他不论在战略上还是在战术上都要毫不犹豫
地越过三八线,这等于授权他可以根据需要对他的指示作一些调整。麦克阿瑟完
全断章取义地理解马歇尔的话,把它当作一张空头支票,而他当然知道这并非马
歇尔的本意。然后,他用特有的麦克阿瑟方式,以一句不祥的话结束了他的电报
,他阴郁地暗示“除了我已经指挥实施的行动以外,还可能会有其它行动导致战
术冒险”。
  这就是在朝鲜战争中指挥关系的问题了:谁来做出战略决策?无疑,参联会
不希望从一万英里之外对战争进行微观指挥。美国的传统是允许战场指挥官在解
释其命令时有一定的余地。另一方面,在不许美军接近中苏边界的命令中也没有
一丁点模棱两可或含糊其辞的地方。没有任何文件规定允许麦克阿瑟在没有事先
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做出变动。
  只让南朝鲜军队向中苏边界挺进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不想引发中苏介
入,也不会给他们任何借口介入朝鲜战争。杜鲁门也要考虑如果这场战争需要国
际援助,将会引起盟国忧虑。特别是英国就曾反对越过三八线,因为他们怕中国
趁机夺回香港。麦克阿瑟的行动之所以不能被认为是正当的,是因为它不是修正
了美国的战略——它是军事战略,但更是政治战略——而是改变了美国的战略。
他把一个避免战争扩大的战略变成了公然招致扩大战争的冒险行动。
  在这个时候,中国已经向北朝鲜渗入了近10万人。他们昼伏夜行,没有被
人发现。这些由老兵组成的部队掌握了战略主动,插入到第8集团军和第10军
之间的巨大间隙地带。10月25日,他们发起进攻,集中力量打击并歼灭了南
朝鲜最前出的几个团。尽管如此,麦克阿瑟仍然拒绝承认中国人已经大规模进入
北朝鲜。永远忠心耿耿但的确很靠不住的查尔斯·威洛比支持麦克阿瑟的说法,
他坚持认为中国军只有6000人渡过了鸭绿江。
  麦克阿瑟对中国介入的反应是命令远东空军针对北朝鲜的交通运输线,包括
跨越鸭绿江的桥梁进行为期两周的空中闪击战。参谋长联席会议立刻命令他不要
轰炸鸭绿江上的任何桥梁。当这条电文在电话会议的屏幕上闪烁时,麦克阿瑟勃
然大怒。
  杜鲁门不情愿地同意远东空军炸毁桥梁,但是坚持空袭必须限制在北朝鲜一
侧,不得攻击中国一侧。
  这真是个非常不可思议的命令。可能在政治上有些意义,但在军事上纯属无
稽之谈。用B—29轰炸机不可能只炸掉桥梁的一端,当时它们还缺乏执行这种
任务的精度。
  但中共军队突然停止交战。他们突然消失了。好像是中国共产党感到他们已
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他们不能容忍美军在自己的边境存在。很难说这不是一种
非常理性的姿态。毕竟,美国也绝不会允许中国人在加拿大或墨西哥边界部署军
队。中国停止交战是要给美国的决策者一个机会来吸取这个明显的教训。但是麦
克阿瑟却对此置若罔闻。
  无论是杜鲁门、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还是参谋长联席会议都不吸取这
个教训。麦克阿瑟经过10天整顿其后勤系统之后,再次向鸭绿江边挺进,而华
盛顿方面没有任何人制止他。
  11月24日,他飞往朝鲜视察前线的状况。当第24师师长约翰·丘奇少
将报告说他对自己的部队打到鸭绿江充满信心时,麦克阿瑟高兴地答道:“好啊
,如果你们足够迅速,可能有的人都能赶上回家过圣诞节了。”
  站在旁边的几位记者只听到那句关于部队回家过圣诞节的话,就匆匆发回快
讯,断言麦克阿瑟郑重宣布现在在朝鲜的部队将于圣诞节前回家。
  11月25日夜,中国军队卷土重来,这次进攻规模很大。现在他们已有3
0多万人进入北朝鲜了。鸭绿江已经完全封冻,所以不论桥梁被炸毁与否都无关
大局。他们将不断增援和充实兵力。中国军队一进入阵地,就伏击了第8集团军
和第10军的先头部队。到了11月底,联合国部队全面撤退。
  麦克阿瑟在遭到中国军队进攻时于11月底接受了一次《美国新闻与世界报
道》的采访。他告诉两位记者,他与中国作战出现的问题应归咎于华盛顿方面对
他的限制。总结起来就是“他们设置了无数障碍,这在军史中是没有先例的。”

  杜鲁门被触怒了,政府旋即对军事指挥官和高级公务员颁布了限制言论的一
揽子命令。从现在开始,他们必须在向公众发表声明以前向其所在部门澄清所有
的声明内容。尽管看起来像是针对几千人的一种限制,但实际上矛头却指向一个
人。
  麦克阿瑟对此的反应是写了一份新闻发布稿批评五角大楼、国务院和中央情
报局提供了关于中国意图方面的错误情报。他一本正经地把这份稿子交给参谋长
联席会议。参联会在这场小小的闹剧里扮演着他们自己的角色,他们严肃地告诉
他,他的声明不符合政府涉及情报内容的新闻报道范围的有关政策。
  麦克阿瑟继续通知华盛顿如果不能给他增援20万人,那就只有两种方式可
以结束朝鲜战争。联合国部队要么被消灭要么被迫撤退。
  1951年1月,中国军队攻陷汉城。联合国部队仍然在撤退,麦克阿瑟坚
决的要求似乎越来越可信了。他自己似乎也不像平时那么乐观了。能经常见到他
的几个人发现他表现了异乎寻常的疲惫和沮丧。在这一紧急关头,也许是洛上校
把将军情绪低落的消息告诉杜鲁门的,杜鲁门为了缓和他和麦克阿瑟的关系,给
他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就美国为什么要执行在朝的现行政策列出了10条很好的
理由。
  当麦克阿瑟还在揣摩着这封信时,J·劳顿·科林斯和霍伊特·范登堡正准
备再去朝鲜。李奇微让他们相信中国事实上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不堪一击了。到
了2月,李奇微指挥第8集团军发动了一系列攻势,一个月后夺回汉城并把中国
军队撵回三八线。麦克阿瑟曾断定朝鲜战场上或全军覆没或撤退的两条出路一下
子成了失败主义的表现。
  自从仁川胜利以来笼罩在他身上的“军事天才”的光环渐渐地失去了光辉。
李奇微在没有大部队增援的情况下大败中国军队,说明了除偶然因素以外,最了
解朝鲜战场形势的将军不是麦克阿瑟而是李奇微。
  麦克阿瑟极力声称,他对李奇微向第8集团军灌输的进攻精神充满信心,并
在他的回忆录里不加掩饰地讲:“我命令他再次向北挺进。”
  李奇微在麦克阿瑟去世后不久读到这句话,既气愤又困惑。他在麦克阿瑟的
《回忆录》中这段文字旁的空白处写道:“从来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
  正当中国军队惨遭重创时,杜鲁门和艾奇逊认为通过协商结束战争的时机成
熟了。麦克阿瑟得到通知:总统计划发布通告,召集有关方面进行讨论。麦克阿
瑟在决定阻止总统的这一倡议之前对未来前景考虑了数日。
  麦克阿瑟向中国发出了一份长长的电文,要求中国要么承认失败,要么准备
冒险,“联合国部队可能会忍无可忍,不再继续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地区,而是要
把我们的军事行动向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地扩展,这将注定红色中国面临着军事
崩溃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是:马上撤退,否则我们就消灭你。不用说,他又
没有事先与参谋长联席会议商量过这件事。
  杜鲁门再次被激怒了。麦克阿瑟一下子就将他寻求和谈的可能性化为泡影。
麦克阿瑟诡辩说,他不过是例行公事地发布了一条新闻稿而已。他的行动十分露
骨地对抗总统的和谈倡议,可他说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是很难令人相信的
。实际上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了一点,朝鲜战争已经让他受够了。如果不能战斗到
最后胜利,那还不如现在就退出,成为一个烈士,一个战斗者的终结就是成为政
治懦夫神坛上的祭品。与其将自己辉煌事业的最后几年放在与共产党人没完没了
的谈判上,可怜巴巴地企求他们同意休战,还不如冒着被解职的风险并要求杜鲁
门改变战略。
  对杜鲁门来说,麦克阿瑟胆大妄为地向中国发出的通告是目无上级的表现。
但是对公众来说,麦克阿瑟对敌人的公开指责则是一种成功的表现,经历了整整
一冬的不断失利和撤退之后,这一举动给美军一剂强心针。现在还不是解除这位
将军职务的最佳时机。总统还要等麦克阿瑟再犯一个错误,一个更明显的严重错
误。
  他没有等很长时间。当麦克阿瑟思考如何答复杜鲁门总统要北朝鲜和中国进
行停战谈判的建议时,他写信给众议院共和党发言人约瑟夫·马丁。信中批评了
美国对外政策的欧洲中心主义,为此不惜以远东为代价:“如果我们在亚洲这场
与共产主义进行较量的战争中失败,欧洲的陷落就不可避免;如果我们胜利了,
欧洲才最有可能避免战争而维护自由。”尽管朝鲜战争如何结束是他真正头疼的
事,他仍愤然高呼“什么都代替不了胜利”。
  麦克阿瑟没有要求马丁将他的信保密。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当他写信给国会
成员时,那位国会成员通常是将此信公之于众而不是自己保留,所以,当4月5
日马丁在国会当众宣读他的来信时他几乎不可能感到吃惊。当晚,杜鲁门将一腔
怒火述诸于日记,“这已经让人忍无可忍了。他的目空一切令人厌恶。”
  4月9日,当阿尔蒙德在返回朝鲜前来看望他时,麦克阿瑟忧郁地说:“我
可能再也见不到你了,所以,别了,内德。”
  “我不懂您的意思,”阿尔蒙德困惑地说,“在过去的6个月或者8个月中
,您经常来看我的呀。”
  “不是指这个,”麦克阿瑟回答道,“我卷入了政治,可能总统要免我的职
了。”
  过了不到24小时,杜鲁门签署了一项命令:免去麦克阿瑟所有的司令职务
。消息很快泄露出来,布雷德利在4月10日深夜匆忙去见杜鲁门。他告诉统如
果麦克阿瑟在命令下达到他那里之前听说这件事,他可能会立刻辞职。杜鲁门勃
然大怒:“我不会让那个????养的向我辞职,我要免他的职!”
  凌晨1点,白宫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总统的决定:立即免除麦克阿瑟的职
务。锡德·赫夫从广播中听到麦克阿瑟被免职的消息并告诉了琼。她随后通知了
麦克阿瑟。4月12日,当麦克阿瑟一家正在吃午饭时,一个专送急件的陆军通
信兵带着一个装有杜鲁门的命令的邮包到了他的家,官方确认书到了。泣不成声
的赫夫回到餐桌前,手里拿着一个棕色的信封,上面写着“麦克阿瑟亲启”。麦
克阿瑟打开信封读道:“出于总统和美国三军总司令的职责,我非常遗憾地解除
你盟军最高司令、联合国军指挥部总司令、美军远东总司令、远东美国陆军司令
的职务。”
  “请立刻将你的指挥权交给马修·B·李奇微接管。如你选择前往某一地点
,兹授权你下达有关命令,以完成所需的旅行。哈里·S·杜鲁门”。
  麦克阿瑟转向他的妻子,他那张一向表情丰富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任何感情。
没必要再读下去了,此时也无法理清思路。麦克阿瑟那种奇怪的平静就像一块钢
铁,当一个人身心俱疲的时候,他最可能有的表情就是面无表情。“琼,我们终
于可以回家了。”




军事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