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老頭子 于 October 17, 1999 11:04:57:
送交者: 老頭子 于 October 07, 1999 12:33:14:
真實,真實。為什么近年來凡是寫海外生活的書,無一例外地都標榜“真實”?為什么其它題材作品(例如農村,商界,軍事……), “真實”的旗幟舉得都沒有海外題材作品這么高?
多數寫海外題材者之所以在“真實”上受到質疑,或許得歸咎于每個人的經歷和見聞都有局限性,就像我們小學課本上的《盲人摸象》故事。你通過你的親身經歷說西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通過我的切身体會偏偏看到了西方官員厚此薄彼,“一碗水端不平”﹔你遭到過白人對華人的种族歧視,我天天与人朝夕相處偏偏感覺到不同族裔和諧互助﹔你周圍的事例在在証明日本人情淡漠,我偏偏能舉出好几件洋人助人為樂、感人肺腑的實証……何者為“真實”,何者為“不真實”?應該說都是“真實”的,但誰也不能說 “真實”非己莫屬,也沒有人能夠寫出總体的真實一個人一支筆要寫出總体的真實,本身就是不自量力的非分奢望:總体的真實,衹能從所有海外題材作品的總体中体現,無數五顏六色的片段才构成海外華人生活總体的斑斕風貌。每個作者,每篇作品,衹要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了,用自己的耳朵去聽了,用自己的心去想了,就會給“真實”這一宏偉樓宇增添磚瓦。
對于“真實”的標榜,大概是國門初幵時的階段性現象。我想,等到國內相當比例的人對海外有了全面的了解,無人能將海外情況當成壟斷性資源了,人們對真實的追求就會上一個檔次,會深一個層面。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覺得寫海外生活的人多多益善:大家讀,大家寫,打破讀者与作者的界限,讓海內外的信息交流日益廣闊丰富。本書的作者都算“業余作者”,那么,本書的部分价值,可以說也正在于此吧。
所有跟貼:
嘿嘿,前兩天剛和笑嘻嘻說到這個來著 - 敬亭 (301 bytes) 12:52:06 10/07/99 (1)
這個問題就是自在人心 - 笑嘻嘻 (723 bytes) 16:17:07 10/07/99 (0)
嗯,這也是為什么我寫“張老三”卻要大家來提供故事一樣 - ditto (0 bytes) 12:37:05 10/07/99 (1)
弟多,什么時候也把法海我拉進去, - 法海 (77 bytes) 12:59:18 10/07/99 (0)
請閱讀《真實的傾訴》全文 - 老頭子 (106 bytes) 12:35:11 10/07/99 (0)
嘿嘿,前兩天剛和笑嘻嘻說到這個來著
送交者: 敬亭 于 October 07, 1999 12:52:06:
回答: 真實的傾訴 由 老頭子 于 October 07, 1999 12:33:14:
我說應該出一本“一百個中國留學生眼中的美國”。
不知道這本書有多少人寫的文章,這些人由都是什么背景
和經歷,希望編者的選擇能有代表性。
我最煩的就是像什么“北京人在紐約”或者“曼哈頓的中
國女人”之類的東西,后者最討厭,惡俗。
唯覺錢宁的《留學美國》寫得好,從看到的片斷看,夠“
真實”二字。
這個問題就是自在人心
送交者: 笑嘻嘻 于 October 07, 1999 16:17:07:
回答: 嘿嘿,前兩天剛和笑嘻嘻說到這個來著 由 敬亭 于 October 07, 1999 12:52:06:
錢老板說過一句正理:豬快不快活我不知道,可我知道有人比豬活得快活:)
所以曼哈頓的牛逼吹得在響也就是如此爾爾,俺也不能逼柳兄改嫁從良,嘿嘿
這里比方不恰當:)
不過還是老話,猶太當年在德國錢是多多,久沒地位,要不
從威泥私商人何必把一猶太老頭搞得如此之慘,
不久為割這老男人二兩肉,嘿嘿,不對,兩錢肉就把老頭給
逼得家破淫完還強了人家閨女:)等米國真幵始反華的時候敬亭把這篇文章
貼上去可能老米會高興些,好不好,自由不自己,媒体自由不自由
大家都可以看得到,那個五台天天共產党中國說得就讓人覺好生
發臭,美國是什么樣子也不用寫篇回去嚇唬小弟弟們,
俺也不想當旅美學者旅美華僑,老迷糊回國幵白雞宴也是圖個以前
當學生沒錢,現在兜里有几個錢豪放一下,再多看這逼逼愛死站
里面真要當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