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閒談(二)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spk 于 July 16, 2000 00:15:51:

送交者: spk 于 June 30, 2000 20:48:05:

三國閒談:“六出九伐”与蜀漢戰略上的失誤

SPK

荊州失守及后來劉備為奪回荊州而發動的蜀吳之間
的戰爭,以劉備一方的失敗而告終。劉備在長期軍
閥混戰中所建立的軍事實力遭到致命的打擊,許多
將領如關羽、糜芳、傅士仁、黃忠、黃權、潘浚、
馮習、張南、吳班等或死或降,士卒物資等的損失
更為嚴重,史稱蜀軍“舟船器械,一時略盡。尸骸
漂流,塞江而下”。有人認為荊州之失在用人不當
,不過假設劉備用人得當,能在兵力分散的情況下
保持荊州嗎?退一步說,即使能保持荊州,能避免
与東吳之間的戰爭嗎?而一旦蜀吳之間為荊州而爆
發戰爭,孰胜孰敗,對劉備一方來說,損失都是無
法避免的。如果蜀方不能大胜,這場戰爭的長期化
也是可以預見得到的。正如趙云所說:“兵勢一交
,不得卒解也”(《三國志趙云傳》注引《趙云別
傳》)。希望在保有荊州的同時,聯合孫權分途出
擊,等于讓孫權替劉備打天下,這個如意算盤打得
太響了。

彝陵戰役之后,諸葛亮在一段時間內采取与吳聯盟
,穩定后方及內部的策略,使蜀漢得到喘息的机會
。經濟上有恢复及發展,南征平定孟獲等后,后方
也獲得安定。但此后的北伐,是蜀漢戰略上的又一
大失誤,并因此直接導致了蜀漢的敗亡。“北伐中
原”,爭奪天下,是蜀漢的一貫戰略。這一戰略本
身無所謂錯,但是諸葛亮對敵我雙方的實力以及軍
事上實現這一戰略的可能性缺乏正确的估計,又沒
有根据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己方的策略,從而陷入軍
事上的机會主義和冒險主義之中,導致失敗。從這
個意義上來說,陳壽論諸葛亮所謂“應變將略,非
其所長歟?”的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蜀將魏延曾有分兵出子午道的計划,諸葛亮以此計
划“懸危”,而未予采納。有人据此認為這是諸葛
亮缺乏“應變將略”的表現。不過,現代史論者大
都同意諸葛亮的處置。因為,子午道道路險峻,對
大軍作戰、行動、后勤運輸,均十分不便。如遭遇
對方据險反擊,后果嚴重。即使魏延能出子午道占
領長安,在魏軍反攻之下,以五千兵力能堅持多久
呢?而一旦戰事不利,諸葛亮的主力(出斜谷)無
法予以任何幫助,魏延軍將面臨全軍覆滅的危險。
蜀漢軍力有限,諸葛亮不肯拿蜀軍有限的實力作毫
無把握的冒險,這是正确的。事實上,單以用兵指
揮、計謀等來說,諸葛亮是很高明的,太和二年出
散關攻陳倉不果,退兵時用計斬魏將王雙﹔太和四
年故技重施,退兵時伏兵射殺魏“良將”張頜﹔司
馬懿与蜀軍交手,也被打得大敗,蜀軍“獲甲首三
千”。但之所以局部雖獲得若干胜利,全局仍毫無
起色,原因即出在諸葛亮不顧時机,堅持北伐,這
一短視行為上。

當時魏國無論在國土、人口、經濟等各個方面都遠
在蜀國之上。所謂以少胜多、以弱胜強、以小國胜
大國,都是有條件的,比如對方發生大規模內亂,
或經濟蕭條陷入困境,或對方在對外戰爭中遭受大
的失敗等等。而當時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曹操作
為一個优秀的軍事戰略家,早已看出魏蜀吳之間戰
爭的長期性,轉而采取加強鞏固內部經濟,軍事上
取戰略防御的方針(《三國志劉放傳》注引《孫資
別傳》,后面我還會提及此點)。而諸葛亮對此顯
然缺乏正确的認識,始終拘泥于“北伐中原”,勢
必陷入軍事冒險之中。

從軍事角度看,蜀占据漢中南鄭,而魏占隴西、長
安兩大要點,雙方隔秦岭山脈對峙。無論從哪一方
來看,都是攻難守易。當時川陝通道一共四條:嘉
陵道、褒斜道、駱谷道、子午道。其中駱谷、子午
兩道不适合大軍行動,無論魏國南征或蜀漢北伐,
一般都取道嘉陵或褒斜。褒斜直接聯系漢中,交通
近捷,但坡度過于險峻。嘉陵道有嘉陵水運之便,
谷道較為平坦,沿途州縣較多,考慮到軍糧轉運、
行軍、宿營等等問題,嘉陵道是最主要的通道。自
漢高祖出漢中定三秦,到東漢初劉嘉和延岭戰,馮
异和李育等戰,到漢末曹操自長安攻漢中張魯,一
律取道嘉陵。三國時劉備与曹操爭奪漢中,歷次戰
斗也都在嘉陵道。諸葛亮北伐,三次出嘉陵道,衹
有一次出斜谷。姜維伐魏,一次出駱谷。魏伐蜀前
后三次,出子午、駱谷、褒斜各兩次。南北朝大小
戰爭十多次,几乎全部沿嘉陵江線。隋唐時德宗避
亂南鄭,出駱谷道,但無川陝間戰爭。五代戰爭路
線也大都在嘉陵道,出褒斜和子午衹分別一次,且
并非主力。金、元侵略四川也大抵皆沿嘉陵道,褒
斜道衹一次。明清川陝交通一般都沿褒斜道,但戰
事一起,嘉陵道就又出現,如李自成數次自四川取
嘉陵道,出陽平關,往關中或甘肅。清初進軍四川
,也走嘉陵道。綜上所述,川陝間戰爭路線就是這
么几條,而主要的線路又集中于嘉陵道。這對于防
守一方來說,是很有利的,因為非常容易判斷對方
的主要進攻方向。事實也是如此。比如,劉備陣斬
夏侯淵,奪取漢中后,曹操親自率大軍進攻漢中,
劉備“斂眾据險”,不与曹操交鋒,魏軍不得不撤
退﹔諸葛亮數次進攻魏國,司馬懿“斂軍依險”,
諸葛亮也無可奈何﹔諸葛亮死后,曹爽率大軍出駱
谷道伐蜀,蜀軍屯漢中興勢山待敵,魏軍不能胜,
反而在退兵時被伏兵邀擊,遭受損失。

因此,蜀漢一方的戰略進攻,雖然聲勢咄咄,但究
其實際,除了勞民傷財之外,毫無用處。即使再有
若干局部胜利,也無補于事。單軍糧運輸一項,即
難以解決。諸葛亮雖然采用“木牛流馬”以及選擇
若干地點建立糧倉等方法,都無法解決“千里饋糧
,士有饑色”的問題。最后在渭水屯田,擺出打持
久戰的架勢,也是窮余之策,無效果可言(因為大
軍遠征,用糧主要仍得靠后方運輸,“南泥灣”衹
能解決一小部分)。反觀魏國,赤壁之戰后采取了
正确的戰略方針,以逸待勞,反复挫敗了蜀漢的攻
勢。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散騎常侍孫資就提出
:“武皇帝(曹操)圣于用兵,察蜀賊栖于山岩,
視吳虜竄于江湖,皆扰而避之。不責將士之力,不
爭一朝之忿,誠所謂見胜而戰,知難而退也。....
..夫守戰之力,力役三倍,但以今日見兵,分命大
將据諸險要,......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
二虜,必自疲敝”(《三國志劉放傳》注引《孫資
別傳》)。后來司馬懿、曹真西御諸葛亮,主要即
依据這一戰略方針。

有人認為諸葛亮的北伐雖然沒有達到目的,但牽制
了魏軍長期在長安、隴西一帶作防御戰,尤其是取
武都、陰平后,戰爭始終在魏國境內,使蜀漢內部
得到了安定。其實,蜀漢連年用兵,將諸葛亮在經
濟上取得的一些成就消耗殆盡。諸葛亮死后,蔣琬
等當政,都采取持重的防御戰略。魏國的几次進攻
,也都被擊退。到姜維掌握軍權后,又再次實行了
諸葛亮的北伐戰略,几乎年年出兵。結果造成經濟
蕭條、人民厭戰的局面,從而最終崩潰。當時全蜀
“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可是“帶甲
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三國志后主傳》)
,平均九個人負擔一個士兵,七戶人負擔一名官員
。東吳派往蜀漢的使者稱:“經其野,民皆菜色”
(《三國志薛綜傳》)。這樣的政權,自然無法維
持下去。退源禍始,不能不說諸葛亮的北伐戰略實
在是大錯而特錯了。

--------------------------------------------------------------------------------
所有跟貼:

請教 - 臨時 (312 bytes) 21:51:03 6/30/00 (6)
回臨時兄。 - spk (1404 bytes) 23:49:31 6/30/00 (2)
三國以前,衹有韓信一人出漢中而得天下 - 不算和 (576 bytes) 08:27:20 7/01/00 (0)
多謝,還有一個胡亂的想法想請教 - 臨時 (751 bytes) 07:34:00 7/01/00 (0)
別忘了諸葛一生唯謹慎。 - finger (84 bytes) 21:55:49 6/30/00 (2)
所謂知其不可為 - 臨時 (226 bytes) 22:03:01 6/30/00 (1)
多數人通常是為自己的夢幻所激勵而行動的 - 蠻人 (270 bytes) 22:07:36 6/30/00 (0)
此論正确! - 大江 (186 bytes) 21:02:33 6/30/00 (0)

請教

送交者: 臨時 于 June 30, 2000 21:51:03:

回答: 三國閒談(二) 由 spk 于 June 30, 2000 20:48:05:

我的問題是:孔明真的有取胜的可能嗎?記得當年讀三國
的時候,就有一個強烈的感覺:孔明基本上沒有胜利的可
能,不管他采取什么策略。

放棄荊州,固守方寸之地,在連營大火之后,真的還有希
望嗎?前此后此,要找到在此种弱勢下執行此策略而最終
能胜的例子,都非常困難。与其坐以待斃,也許真的不如
賭一下運气?


回臨時兄

送交者: spk 于 June 30, 2000 23:49:31:

回答: 請教 由 臨時 于 June 30, 2000 21:51:03:

就當時整個的三家形勢來看,我們不能不
承認,劉備是最弱勢的一方,劉備的出路
無非三條:

一、既占据荊州,又奪取益州。將來既可
以兩路北伐以定中原,又可以高踞上游,
掃蕩東吳。這誠然是最好的算盤,無奈劉
備根本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因為這樣做,
結果必然是要對付孫曹兩家。而劉備當時
連對付其中任一家都很吃力的。劉備這樣
既要保有荊州,又要穩固益州,還要爭奪
漢中,兵分而三,是兵家之大忌。也是劉
備最后既沒有能保全荊州,又喪失了奪取
漢中的最佳時机的原因。歷史証明,劉備
的做法行不通。

二、放棄爭奪益州,全力保持荊州。這樣
做政治上仍有麻煩(劉琦死后),東吳也
同樣感覺到劉備的威脅。而對劉備來說,
荊州是四戰之地。北有曹操,東、南有東
吳,西有劉璋。西面的顧慮不大,但東、
南、北三面受敵,也勢必兵分力弱,那里
都搞不好。這和南宋時形勢完全不同,因
為南宋時荊州衹北面受敵,四川在手,上
游也沒有顧慮。對劉備來說,無此條件。

三、放棄荊州、全力奪取益州、漢中,待
時而動。這樣對東吳威脅最小,則不僅可
以維持与東吳的聯盟關系,而且也使孫曹
之間矛盾上升,己方處于坐山觀虎斗的位
置。所謂待時而動,就是當魏吳雙方消耗
到一定程度,或出關中占据陝西,或由上
游下攻東吳,和坐以待斃不同。惟此案須
极大耐性,一方面整頓內政,使國富而兵
強,另一方面須在外交上始終保持主動。

比較三案,我的感覺是第三案稍好一些。
當然其他人或有不同看法。孤注一擲,賭
國運的做法,不是高明戰略家所為。孫子
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
道,不可不察也。

三國以前,衹有韓信一人出漢中而得天下

送交者: 不算和 于 July 01, 2000 08:27:20:

回答: 回臨時兄。 由 spk 于 June 30, 2000 23:49:31:

也許孔明受到韓信戰例的鼓勵。孔明在隆中的時候,未必對
蜀道之難有切身体會。我想他的兵分兩路戰略,是想實施修
正了的韓信路線。這在楚漢時代不無正确,因為長安一帶不
是項羽的重點。經過漢朝四百年的經營,情勢大不相同,曹
魏是必守渭河平原不可的。
所謂“遺恨失吞吳”我看是評得不錯的。孔明想聯吳,一相
情愿爾。事實上,就算孫權不來搶荊州,曹操也得拔掉這個
釘子。我的主意,他應該學后來孫權的做法,向曹魏稱臣媾
和。劉備當漢中王時,獻帝尚在,省去名義上的許多麻煩。
騰出手來集中力量消滅孫權。衹要占据了半壁江山,即便北
伐不成,衹要東西呼應,卻也不必擔心曹魏南征。

多謝,還有一個胡亂的想法想請教

送交者: 臨時 于 July 01, 2000 07:34:00:

回答: 回臨時兄。 由 spk 于 June 30, 2000 23:49:31:

我想,蜀之所以不肯放棄荊州,一是希望爭取戰略上的主動,
最后,如您所說,力不從心。另一個原因,我想,是不是如
我在下面所說,放棄荊州,則外交上將過份依賴吳的合作。
如果沒有吳的全力合作,且魏仍采取守勢,則局面比“六出”
稍好有限(時間似乎并不對蜀有利)。倘若此說正确,則蜀需
要衡量与吳長期戰略合作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在這個問題上,
我以為雙方的深層不信任是難以消除的。蜀由寒族幵國,對
豪族是壓制的,統治上是法家的一套為主。吳是基于豪族的
支持而立國的,統治上是儒家的一套,他們之間即使有共同
的戰略利益,長期合作的可能仍然不大。在這种情況下,占
据荊州且衹經營荊州固然沒什么希望,其它兩條路我以為也
全都是賭博。簡單地說,我以為蜀其實不論如何都沒什么太
大的机會,根本原因在于勢力太弱,起家太晚。

不知道這种說法有沒有些道理?

所謂知其不可為

送交者: 臨時 于 June 30, 2000 22:03:01:

回答: 別忘了諸葛一生唯謹慎。 由 finger 于 June 30, 2000 21:55:49:

是不是就是沒有胜机的意思?經過那樣的慘敗,本來就弱勢
的蜀似乎也衹能在軍事冒險和坐以待斃里選一了。

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台灣要是真想獨立,是不是也衹能冒
險一搏,比如,轟炸北京。賭中國會因此而亂?

這個比方胡打的了:)


多數人通常是為自己的夢幻所激勵而行動的

送交者: 蠻人 于 June 30, 2000 22:07:36:

回答: 所謂知其不可為 由 臨時 于 June 30, 2000 22:03:01:

明知不可為卻忍不住還要作的這种賭徒心理,實際上不僅僅
在台灣那里能見到。而況實際上在諸葛初出山時,還不能說
就一無可能 :-) 如果后來六出祈山時能僥幸得逞,等等。
畢竟老毛上山時衹有一兩千人的隊伍,誰會知道二十年之后
就得了天下?努爾呵赤則更少,衹有五百兵 :-(

CG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