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三國(五):生子當如孫仲謀?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spk 于 August 15, 2000 01:46:13:

閒談三國(五):生子當如孫仲謀?



所有跟貼﹒加跟貼﹒論壇主頁


送交者: spk 于 August 04, 2000 19:58:24:

閒談三國(五):生子當如孫仲謀?

SPK

稼軒詞《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為眾所周知,其中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一句,尤為快炙人口。“生子當如孫仲謀”,典
出三國志《吳主傳》。建安十八年一月,曹操進
軍濡須口,与孫權大軍相持數月,操見其舟船器
仗軍伍整齊,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如劉景
升兒子,豕犬耳。”不過,以孫權一生的事業來
看,不過倚靠父兄余蔭,暫保江東而已,才略不
及其父兄遠甚。權以意气御眾,亦以意气而衰敝
,雖未曾及身而亡國,不過早晚間事耳。這樣的
君主,即以守成論,都難以賢明目之,更何論有
為呢。謂予不信,試為君剖析之。

孫權之父孫堅,為討董卓時興義各軍中“最有忠
烈之稱”(裴松之所言)者。當時各路諸侯,各
怀异心,□巡不肯進。惟曹操与孫權兩部,能不
顧厲害,勇往而前。曹操兵少,為卓將徐榮所敗
,潰不成軍。孫堅部進至魯陽,卓遣步騎數萬人
突襲,“堅方飲酒談笑,敕部曲整頓行陳,無得
妄動”,等敵軍漸多漸近,才“徐罷坐,導引入
城”,其鎮定恆常如此!最后,卓兵竟不敢攻城
而去。孫堅于初平二年春再次向梁東進擊,欲自
太谷出以攻洛陽,但為徐榮所敗,全軍潰散,堅
本人亦几不能脫。孫堅收容散卒,再次向太谷陽
人進擊,大敗董卓軍,斬卓將華雄。隨后再接再
勵,向洛陽進攻。董卓親自引軍与戰,堅再敗之
。董卓衹得留呂布在洛陽掩護主力西撤,堅复于
宣陽門再破呂布,終于攻克洛陽。不料袁紹于此
時突然派兵襲擊孫堅豫州刺史之治所陽城,并斷
絕孫堅糧道。孫堅不得不回軍与袁紹部作戰,遂
使討伐董卓之舉全部瓦解。不過,孫堅之勇摯剛
毅于是役畢露無疑(《孫堅傳》)。

孫權之兄孫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
聽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
為致死”,且“策年十余歲,已交結知名,聲譽
發聞”。興平元年,策從袁術,連袁術手下大將
喬蕤、張勛等都傾心敬服。袁術常嘆:“使術有
子如孫郎,死复何恨!”孫策所用人,如周瑜、
魯肅、張昭、程普、韓當、黃蓋、太史慈等,均
為一時之俊杰。孫權得保江東,倚靠的完全是這
些人才。孫權自己所拔置者,衹有陸遜一人可稱
大將之才。孫策定江東,所向皆破,莫能當其鋒
。最難得其軍令整肅,“軍士奉令,不敢虜略,
雞犬菜茹,一無所犯”,所以“民皆怀之”。孫
策之勇悍,不在乃父之下,而臨陣運謀,更出其
上。討黃祖之役,孫策率部“越渡重鏨,迅疾如
飛。火放上風,兵激煙下,弓弩并發,流矢雨集
,日加辰時,祖乃潰爛。鋒刃所截,炎火所焚,
前無生寇”,幵東吳“火攻”戰術之先河(《孫
策傳》)。此后周瑜赤壁之打敗曹操,陸遜虢亭
之擊潰劉備,都采用火攻,無非“孫郎”之故伎
也。

不過孫氏父子均“輕佻果躁”,往往恃勇而親身
冒險。孫堅“單馬行峴山”,為黃祖軍士所射殺
(一說堅輕騎討呂公,中石而死)。孫策也是死
于單騎出獵,為仇家所射死。最典型的如孫策于
神亭和太史慈酣斗,奪慈背上手戟,慈僅一人,
而策手下十三騎包括勇將韓當、黃蓋、宋謙等卻
衹令觀戰,這樣的勇敢實在并不必要。作為統帥
來說,此皆是小勇,而非大勇。當然,孫堅、孫
策都是有大勇的人,衹是愛逞其小勇而已。如前
述孫堅遭遇董卓軍逆襲而鎮定自若,如孫策寄身
袁術篱下而敢于闖袁術大營殺一違命潛逃的軍士
,都是為將所應有的大勇。

至于孫權,于乃父兄相比,亦有小勇。東坡《江
城子》中“親射虎,看孫郎”,用的就是孫權出
獵,馬為虎所傷,權擲小戟令虎稍卻,隨從張世
乘机將虎打死的故事。不過孫權似大勇不足,此
其不若父兄的地方。如赤壁之戰前,曹操兵臨荊
州,下書孫權,“方欲与將軍會獵于吳”。孫權
當時震于曹操軍威,既嫌投降失面子,又感應戰
無把握,旁徨狐疑,和戰難決。諸葛亮用激將法
,說:“將軍量力而為之。若能以吳越之眾,与
中國抗衡,不如早与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按甲
束兵,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
怀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諸葛
亮知其臨事而卻又逞于意气,所以用這樣的話來
激他。孫權果然受激,以“誠如君言,則劉豫州
何不遂事之乎?”反問,使諸葛亮的激將法獲得
成功。所以孫權“吾不能以全吳之地,十萬之眾
,受制于人!”的話,出于貴胄子弟意气的居多
,而出于真正膽略的居少。

孫權也缺乏遠大的戰略眼光,斤斤于荊州之地,
不惜破裂吳蜀聯盟以奪之,結果即失去了有力的
盟軍,又不得不受制于最強大的敵人。魯肅在日
,力主聯盟劉備,借江陵与備,共拒曹魏。曹操
聞此,“方作書,落筆于地”(《魯肅傳》)。
而繼魯肅的呂蒙,戰略眼光也比較短淺,看不到
吳蜀聯盟的必要性,衹盯著荊州一隅之地,欲“
全据長江”。為達成此目的,在關羽北攻曹魏之
際,孫權上書曹操,稱以“討羽自效”,使曹操
正好借此擺脫危机。既奪荊州,為應付劉備的進
攻,又不得不向曹丕卑辭稱藩(時曹操已死)。
如非使臣趙咨以“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的妙
語對曹丕所問,則情實難堪。誰料“稱藩不是難
堪日,質子方為大問題”。轉眼曹魏又以孫權不
肯質子為由,大舉發兵,孫權以內憂外患,狼狽
不堪。其上文帝書甚至不得不出以“若罪在難除
,必不見置,當奉還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
終余年”這樣可怜的話。魏文帝仍不罷休,令“
若君必效忠節,以解疑議,登身朝到,夕召兵還
”。孫權這才絕望,“遂改年,臨江拒守”,又
回頭“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于白帝”,重新結
好西蜀。可是,“然猶与魏文帝相往來,至后年
乃絕”。其首鼠兩端可見!

孫策臨終對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決机于兩陣
之間,与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
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這話看似譽揚,
實則是知道乃弟無大才略,不足以爭天下。而乘
父兄余蔭,保守江東,不過是對繼承人最起碼的
要求而已。從孫權凡与大事則把持不定,首鼠兩
端來看,孫策是有先見之明的。

孫權作為江東之主,國家治理得也不好。曹魏、
西蜀、東吳三國中,以東吳役賦最重,人民最為
貧困。關于這一點,可參閱陳寅恪的《魏晉南北
朝史講義》(萬繩楠整理)、王仲塋《魏晉南北
朝史》以及岑仲勉、萬繩楠、高敏等人的著作(
我衹記得這個結論,手頭暫時沒有上述几位的書
,所以無法給出稍詳細些的論据)。陸遜曾上書
孫權切諫,謂“干戈未戢,民有饑寒”(《陸遜
傳》),權不見聽。因而江東“兵久不輟,民困
于役,歲或不登”(《吳主傳》)。

權又好大喜功,如派衛溫、諸葛直等征夷州(台
灣),這是中學歷史書上都有記錄的故實,可最
后孫權又認為衛溫、諸葛直等無功而返,將他們
給殺了。孫權還派張彌等將兵萬人,攜帶金寶珍
貨,九錫備物,浮海封遼東公孫淵。“舉朝大臣
,自(顧)雍以下皆諫,以為淵未可信”,且認
為即使要派,數百人足矣,不必萬人。老臣張昭
也力諫。但孫權就是不聽。結果上個大當,為公
孫淵“斬彌等,送其首于魏,沒其兵資”。孫權
又大怒,要親自出馬征淵,終為群臣所勸住。孫
權晚年,猜忌更盛,動輒殺大臣武將。陸遜為國
柱石,衹因常上書諫權得失,尤其為孫權廢太子
之事,“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

陳壽評孫權為“性多嫌忌,果于殺戮,暨臻末年
,彌以滋甚”。孫盛也認為孫權晚年,“偽設符
命,求福妖邪,將亡之兆,不亦顯乎?”所以東
吳之亡,實亡于孫權。其后人如孫亮与孫皓均非
不能用人(如用陸抗對付晉軍),而好大喜功、
果于殺戮的性格,和孫權是一樣的。所以“生子
當如孫仲謀”,未必。


詠史:孫權

西向旌麾爭上游,見顏俯首事國仇
長江全据終何用,誰令子孫肖仲謀


所有跟貼:

小號兄好久不見,接著整 - 一老中。SR (0 bytes) 22:46:59 8/04/00 (0)
您對孫權略嫌苛求了一點。 - 夜貓子 (194 bytes) 20:52:02 8/04/00 (0)
寫的不錯 - 老王 (0 bytes) 20:23:30 8/04/00 (0)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