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詩藝,畫藝,靈犀,石濤,黎簡与芙蓉花詩修改版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暗暗 于 August 31, 2000 15:00:57:

明月,詩藝,畫藝,靈犀,石濤,黎簡与芙蓉花詩修改版

送交者: 暗暗 于 August 20, 2000 04:35:04:


詩人:讀您詩評的一點体會.請SR老插一閱.Q請SR注意有個問題請教您.

里面
主要是答辯一下,同時追求精進.去圖書館樂.改日再來看有什么指教?


(一)有關我的詩你的論

在您原評論中,對第三句是否理解有誤?第三句

>>燭光久望已生餳,曉岸欲明月無暈.

斷句是

>>燭光- 久- 望- 已- 生餳,曉岸- 欲- 明- 月- 無暈.

說的是一夜過去离人疲憊,天色漸明,
月亮減光褪暈.不是說的〝明月〝.

然后第四句就打起精神又痛又快地分別.
這個情節有點楚人性格.也适合于其他例
子.決前非常深刻纏綿,反反复复不能接
受現實,但是該決時候衹能有點魯莽地決,
往往要借用外力來幫助決.有點突兀,但
确是很多時候的真實寫照.你明白我的意
思嗎?

全部對象序列是由花及景再及人.畫面序
列是近觀花,轉遠觀湖,掃視岸屋月,然
后是人隨時間而去的動態狀態,加景的動
態狀態,最后出現一個高潮結束行為.我
設計了半天.難道不能把一個序列精密地
排演出來嗎?你意思不會是寫花衹有花,
寫人衹見人,寫景不生發吧?

用字爭取通順.我喜歡簡約雅致的風格,
稍微有點苦味.我体會人類文藝最top的
產品都有這特點,象法蘭西時裝設計(特
別是YSL),委拉斯幵茲的古典畫(高峰!)
文藝复興的建築(看見實例之后你不會再
喜歡北京的帝國式,我打百分百保票).

詩人兄說形容詞乏,這衹能慢慢熏陶樂.

題外話:中國古詩人我喜歡屈原.他那
种大浪漫主義.哇.悲愴而令人激動.杜
工部太苦,李太白有些郭沫若.王維有點
太粗曠.那些吟詞艷曲則有趣而非最稱心.
有時看得膩歪歪要買牙膏.倒是入門的必
須.

用典要等我讀多點書再說...哈.我這
少文化的粗人要是能用蠻子兄的典,他的
專家位子就危險了.你說得對,以后努力
練.

(二)有關畫藝与詩藝

另外告訴你老我不是專攻中國畫的.本來
我喜歡西洋畫多些.但是晚清的石濤,八
大和虛竹我很喜歡.他們作品已經超脫形
象了,有大相無形(或滿形)的境界.

石濤之論數年前我幵論文題時研究過一點
,自己譯了些成英文,今天沒找到.他的
高論有什么〝搜盡奇峰打草稿〝之類.主
張師法自然.作品主要特色是奔放灑脫,
淋灕盡至.他自己的題畫詩曾寫道:

〝非痴非夢并非顛,別有關心別有傳.
...
朝來興發長至前,狂濤大點生云煙.
煙云起處隨波瀾,樹頭樹底堆成團.
崩空狂壑走天半,飛泉錯落高嚴寒.
攀之不可极,望之徒眼酸.
秋高水落石頭出,漁翁束手謝書閒.
丹壘倒影澄巨壑,洗耳堂懸一破顏.〝

〝壘〝應該是(三個口下面山)

看他詩可想象他畫.不必再形容了.他是
清初山水畫頂峰之一.當然是我最心儀的.
(泰戈爾說過,少說話,就不發揮了)

其實現在畫界也不計較什么中國畫西洋畫
了.事實上歐洲文化強國的藝術系學生都
是通諸藝的.他們那么充沛的精力沒用在
養小孩上就用在這里拉.

你說:〝有人說好畫就象一首好詩,好詩
就象一幅好畫。可見藝術的靈犀總有一點
可通的。都說畫是形象思維的藝術表現。
詩是抽象思維的藝術表現。〝

我說:好畫可比好詩,好詩可比好畫,都
是必然.因為不同种類的藝術品在作者觀
者頭腦中映射出來出的意象,對他們情緒
的刺激都是有規律可循的.相關理論有格
式塔心理學,貢布里希藝術理論等.康德
黑格爾謝林也有論,但我不了解,也因基
本傾向不相同而不大可能繼續深入去了解.

我繼續說:把你的句子要改一下就成了我
要說的了.

〝畫是用形象來進行藝術表現.詩是用文
字來進行藝術表現.兩個都是同時涉及抽
象思維和具象思維的藝術表現形式.〝

你接著問:〝那么靈犀又是什么呢?〝

〝靈犀〝?這個答不了.這個詞是中國專
有的吧.好象和不同藝術門類的關系不怎
么相干呢.原意是...可能SR知道,
請他查查典吧?我手里連中文字典都沒有
呢.

覺得畫論雖有益于思維,〝畫法〝〝畫技〝
卻不是寫詩的直接幫手,畫和書之于大腦,
就象畫和樂之于大腦,似乎由隔得很遠的
皮層某些部分管理... 要能通感,可
能真可成為大師,除了技藝的大師,首先
是精力的大師.象中古的人物米幵朗琪羅
和達芬奇...比之莫扎特之類少年俊才
又要高一個境界.

至于黎簡,他是多么真實的角色啊.雖然
不是俊才.看不見是也太遲鈍拉.還沒有
有幸見他手跡呢,衹赶著粗糙的印刷看過
三幅,一幅是那,是他受
石濤影響的重要作品,再一幅是,人評道〝沉郁雄渾〝,是
筆墨精妙之作.還有就是,
有多幅,十分奇异夸張,构圖不很自然.
最后這個,卻是幅之最巨,
竟自己也得意地名之為〝某种〝畫法.:-)

再次謝謝你和老插,SR.你的嚴肅評論,
花了時間和心血,看得出來,很榮幸啊.
真正有种高興的感覺.有种本土送來的溫
暖.以后有新話題再一起探討.

詩人兄是個年輕人吧?哇,想起我的老導
師了.他寫古文寫得好.書法篆刻都好.
可惜我那時沒有精力跟他學.現在又沒有
好的圖書館,讀几門洋文也讀得半四了,
沒有哪天是睡夠了的...等去了好點的
地方就幵心了,
真是等都等不及 :-O

(三)試圖改進

把原詩稍修改,擬將邏輯調整得順些,文
字工整些.得這個版本:


和芙蓉花詩一首

芙蓉麗影搖曳停,秋波不興洞庭靜.
殘月隱隱照离磬,曉岸遙遙將欲明.
同望燭光久生餳,并棹船頭豈言辛.
翠滴金釉思尤起,還望客人瀟灑行.


第一句改得狀態多些,動作少些.先充分
描寫花及其環境.取老插意見,改掉〝清〝
字.〝汪洋〝不好也去掉.

畫之比喻:淡墨色全絹暈染造中色調底
色. 寫意筆法勾花骨架.

樂之比喻:主旋律先出現一遍.同時上
來就滿布背景弱打擊樂.象現代搖滾.
但基調清而不濁.小調性.

第二句改得簡單些,對得起來些.繼續描
寫環境,加寫細部.

畫之比喻:繼續渲染背景,加明暗遠
近,出現一些立体感.

樂之比喻:增加主和弦,屬和弦.有了
一些丰滿感.樂句發展推進.

第三句寫人了,加上行為与感覺,情緒,為
高潮作舖墊.

畫之比喻:勾勒全花,花托,花莖,
暈幵花瓣邊緣与背景漸進,加配物小翠
鳥,配件花鋤,石凳.

樂之比喻:旋律繼續進行.有抒情人聲
出現.聲漸響,各配器同鳴.

最后一句上半句放低調子,呼應花的主題,
說折花送离人,尚未分別,別思已起.銜
接前面,不令轉折來得突兀.〝金釉〝是
有名的明代瓷器.后一句轉折-高潮-結束.
第四句后半〝望〝似乎可改為〝催〝.但
是〝望〝字比較能傳神地表達花之陰弱美.
又有〝希望〝〝眺望〝雙模糊歧義,用了
在投入產出比上比較划算.下半句調整后
應該不那么白,象生貼上去的了.(老插
意見)

另外有個第四句的alternative,暗示花傷
別离,但根植土地:

〝翠滴華氳生楚地,卻望客人瀟灑行.〝


畫之比喻:觀察全畫,适當地勾勒影子,
潤澤各筆触邊緣生硬處,最后干筆設明黃
點花蕊.

樂之比喻:在低音部將主題變奏一次.在?br> 高音部上加增七和弦.最后取古典方法,
用主和弦結束全部cadence.高低音部的
這种應用是為了造出某种沉郁基調中的激
揚情緒.人聲低回,讓位于樂器,以保持
体裁基本格式.

PS:原貼子和老插詩人評論.


**************************************************

和芙蓉花詩一首

芙蓉麗影搖曳停,洞庭汪洋秋波清.
蓬門無掩和風掃,殘月隱隱照离磬.
燭光久望已生餳,曉岸欲明月無暈.
舟子放歌既激揚,還請客人瀟灑行.

原詩(佚名)

芙蓉花葉兩輕明,青紫蔥嚨碧水冥.
倚杖露光沾袖凍,過橋吟影入溪停.
夷猶別浦春波后,仿拂秋風卯酒醒.
翠蓋青翰越人有,為君時有棹歌聽.


題記:

有關原詩:黎簡在粵夏日見芙蓉花,于是擬苦瓜和尚寫江
南的芙蓉灣圖而作芙蓉灣圖軸.靈感亦受益于此詩.和詩
是寫湘地名湖洞庭之名花芙蓉.實際上詠的是暗暗的一位
朋友霞和年前同她的別离.

黎簡,是廣東康乾盛世時的著名畫家.才藝多樣,詩,書,
畫,印均為一時之絕.善畫山水.也工人物,肖像.

簡,乾隆十二年生于廣西南宁.深得秀美山水,岩洞靈性.
10歲能賦詩作文.20歲回粵与梁雪女士完婚.后游至湖南
等地.性高洁自負,不事權貴.順德縣志云:〝簡負高才,
抑塞不得志,往往好為大言,人以為傲.〝其實他自己學
畫筆記中流露真性情,文字懇切,毫無疏狂.畫風早期受
文征明影響,构圖复雜,筆墨溫濡,物象丰富.后期嗜好
石濤(苦瓜和尚)的脫俗狂放畫風.

他雖筆力稍嫌纖弱,蓋因体質多病,而嗜好鴉片,卻有不
同凡響的功力和气韻.自創面貌,博采眾長,大膽操為.
仿古仿得及其概念,不拘泥于大江南北四王影響.不顧空
气遠近,喜愛賦皴于遠山.愛好描畫假山.被認為有一代
掌門的風範.

...

想象一下評論家的反應.
老插道:〝例例書上抄,一睡一朦朧.夜貨偷不盡,匪窩炊又盛.〝

...

好不容易憋出一首,老插請一定來評.粉老師也是.謝謝.


*************************************************************
插一腿 的評論

俺可不會客气.
要是正經評, 施人老劍都是大行家. 俺走的是小靳庄的路子, 衹能給你說點兒大實話.
第一句的"停"基本是個廢字, 沒生出什么意境, 跟別字也沒什么關照.
第二句, 既意說破是"洞庭", 再緊跟"汪洋"就不妥了, 就是一湖嘛,你要想說它大可以有很多替代詞, 別用汪洋.
另外, 既然后邊說到燭和月, 分明是夜景, 那秋波"清"的清就有問題了, 至少沒抓住夜景的特色.
我雖不太懂平仄, 但念到"既激揚"也好象咯了一下, 調子肯定有問題.
最后一句太白, 而且好象貼上去的.
總的感覺比較散亂, 電力不足. 人常說"如詩如畫", 不管寫景還是抒情肯定都是有東西刺激了詩癮,寫的過程中
腦子里也會有個小圖圖. 寫之前不仿先自問一下這圖美在哪? 什么地方抓人? 然后找出合适的字詞來把他表達出來,
寫完再看看用的字有沒有使上勁兒. 這跟下棋差不多( ??), 憑直感能覺出某出要出棋, 這就是詩意. 下一步就是
仔細推算找出衹此一步的妙手來, 這就是煉句煉字. 好句好字比下好棋還難, 但找到后也會有特別的排泄快感的.
最后一步, 找到好棋后還的講究一下次序, 也就是前后安排. 這一點是俺的弱項, 得先練脾气.
俺講的是土法. 盡管土, 但基本上可以避免前后矛盾和廢棋. 見施兄和老賊在你屁股后面跟著俺本來不想滋聲了,
可暗暗一想見MM沒有躲的道理, 還得上:).
一句也沒夸, 你可別不高興, 咱攢著等你寫出好的來讓你一次麻個夠.


**********************************************************
施仁的評論

引子

[留香的話]

現在人寫古詩就不多,寫得好就更罕見。這里應該用捧,不要棒。
其實古人愛寫詩,也愛評詩。古往今來的“詩話”、“詞話”,几
百种都不止,里面有各說各話的,也有眾口一詞,其精彩程度不亞
于文复掐架。這些本是過去讀書人的常識,現在竟知者了了。一個
原因是從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以后,世上再無有力度的作品(錢
仲書的“通感”是一個小貢獻)。另外,“科普”的作品也少見,
我出國以前衹見過周振甫的《詩詞例話》。

平仄格律衹是詩詞的一部份,文复評詩似乎總是在這個問題上糾纏。
其它方面,也僅提到過用典。古人評得多,天長日久就有一些成了
定式:在美學上有意境、精練、形象、神似等﹔在技巧上有賦陳、
白描、寫實、用典、比興、頓挫、層遞、點染等﹔在風格上有婉約、
豪放、諷喻、含蓄、理趣等。如果我們都知道了這些,一首詩好壞
并不難見。

詩畫雜談

有留香一段話做引子,詩評已經是多余的話了。

從暗暗兩首習作詩看,都和國畫有關。我猜暗暗是個國畫家?至少是位酷愛國畫之人。有人說好畫就象一首好詩,好詩就象一幅好畫。可見藝術的靈犀總有一點可通的。都說畫是形象思維的藝術表現。詩是抽象思維的藝術表現。那么靈犀又是什么呢?

視覺的藝術效果首先講究的是焦點,聚焦,突出主題。隨之才有背景,有虛實,有陪襯可談。所謂畫有視點也。

詩,有詩眼,就象一副畫的視點一樣。
畫,是一副靜止的場景。動感靠想像產生。
詩,可以造就几副場景,想像确在動感中萌生。

套用一下蒙太奇的概念,同樣几個定格的場景,經過不同的次序組合就產生完全不同視覺效果。同理,詩也一樣,有個如何幵頭,如何引向高潮,如何轉折,最后收尾的講究。

這是寫詩的人首先要搞清楚的。當然,寫朦朧詩,寫超現代詩可反潮流而動。我
想,暗暗想學的是寫近体律詩,所以大脈絡大框架先要理清楚。

畫的藝術考究于色彩的運用,透視的運用,筆法的運用,這些都是繪畫的基本
技巧。詩的藝術考究在于它是韻的文字,有練字,有對仗,有平仄,有韻腳。這些都是詩詞的基本技巧。無論是詩是畫,光有技巧的美是不夠的。技巧的美是流于形式的美,它沒有活力。沒有靈魂。好詩好畫都講究意境,就是這個道理。

多余的話

芙蓉麗影搖曳停,洞庭汪洋秋波清.

看門見山,‘芙蓉麗影’破題還不錯。停,清兩字能在意思上前后呼應。
此處汪洋兩字破壞了和停,清兩字的和諧。
第一句寫景,從花園?寫到湖邊水中, 由近到遠,气氛凝滯。

蓬門無掩和風掃,殘月隱隱照离磬.

再寫門無掩,風來掃,殘月隱,進一步烘托气氛,再由近到遠,不但气氛凝滯,
又加了點愁悵。悲情乍起。

燭光久望已生餳,曉岸欲明月無暈.

再進一步寫燭光,月光,曉岸,第三次把視角從近推向遠。把凄涼气氛造。可衹
聽樓梯響,不見歸來人。主角是誰?是花,是人?無論你要虛寫還是實寫,總要
讓人視覺上能找到一處落點。否則前三句就顯得太拖泥帶水,不成聚焦,反成散
光了。

還有,明月和殘月不僅累贅而且相互矛盾的。如果引入時空的交替,倒也可以說
得通。但此處看不出這三副景致描繪是三個不同的時空。留給讀者的視覺形象相
當混亂。

舟子放歌既激揚,還請客人瀟灑行.

萬籟之中,忽聽一聲高歌,主角上場了,馬上就謝幕了。 气氛一下子從悲哀到瀟灑。180度大轉彎,高潮沒有起,嘎然而止,就匆匆結束了
。讀者自然沒有共鳴。

提個建議。在整体机构上把前三句壓縮成兩句。一句寫景,第二句傳入寫情,
或情景交融。气氛還是按你原來的构思,以別离凄涼為基調。此處芙蓉應該
成為詩眼。要抓住特別的視角下手。老蠻的手法可學學,描寫中用典,不僅信息
量很大,并可輕易為后面留下一個伏筆,起到點題作用。最晚第三句就要引出
你的主題來。推向高潮,一定要把意境寫出來,或者說為后一句留下一個襯托和
包袱也可以的。 第四句,你的轉折用德還是挺有新意的。文字上理順些后,我覺得這种結尾有不落俗套的效果。

其他技巧上就不多說了。這些東西比較死,看看書,多揣摩名家的作品。古人
寫花的作品好很多。整体感覺上比你那首小令好。注意到了韻腳,有對仗的意思,個別動詞用得還有詩味。形容詞就顯得乏。平仄自己找本書對一下就好了。這是
死的東西。

順便問一句,石濤和黎簡哪個你更推崇?石濤有許多畫論挺精譬的,可以移植
到寫詩上。至少可幫助形象构思.

所有跟貼:

“靜” - yu_jian (659 bytes) 08:11:06 8/21/00 (1)
π藹砍 - an_an (157 bytes) 10:59:57 8/21/00 (0)
有關黎簡的一段上文有誤。看這里。 - an_an (397 bytes) 16:20:01 8/20/00 (0)
有關黎簡的一段上文有誤。看這里。 - an_an (349 bytes) 16:18:49 8/20/00 (0)
這首感覺好些 - 蠻人 (974 bytes) 05:18:58 8/20/00 (2)
OK。聽訓。 - an_an (83 bytes) 05:22:31 8/20/00 (1)
這個暗暗同志 - 插一腿 (174 bytes) 14:19:21 8/20/00 (0)
還待商榷 - 蠻人 (259 bytes) 05:02:25 8/20/00 (1)
蠻子兄給和一首吧。 - 暗暗 (183 bytes) 05:13:34 8/20/00 (0)
詩人:讀您詩評的一點体會.請SR老插一閱.Q請SR注意有個問題請教您. - an_an (32 bytes) 04:36:21 8/20/00 (0)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