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家談“文化的揚棄”


Please visit our sponsors.
Advertising Info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老哥等 于 October 11, 1998 08:55:59:

背祖宗与扔祖宗

送交者: 老哥 于 October 11, 1998 00:06:45:

樓下CG一段文字我很贊同.背祖宗与扔祖宗的爭執由來已久.中國
久弱,百年屈辱,文化与民族的弱SHI4,讓我們這几代人承擔太多.
傳說倭人古時有扔老母的習俗,這為解決一下經濟壓力的方法未
嘗不可,衹是待到自己老來,又未免害怕.
我曾JI2贊五四的除舊,后來發現它并立出新的來;我曾痛恨文革
毀舊敗家,現在則暗暗揣測它會不會是新中華的臨出世前的楚痛;
我曾心惊SHI4風如此靡LAN4,但看到少男少女們确有比過去的同年
人們更多的自由与靈性,心中油然又起XI1望.套用林彪的一句話:
"充其量壞不到那兒去"---衹是溫都爾汗已是不能再壞了.
祖宗要不要扔,文藝如何复興,都是很大的題目.歐洲文藝复興借
了阿拉伯古卷,美國立國后卻有過故意与歐洲文藝時髦隔幵的年
月.兩者雖然矛盾,有一點卻是共通的:去大大方方地做人! 不矯
飾,不作秀,不自戀,不QI1人,不萎瑣,不自大.先把自己整理一下,
收拾得利落些,顯出些人樣來, 這樣祖宗扔与不扔
可先不管,而文藝的复興是一定可能的.
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說得好:放出眼光!
那么,各位,放出點眼光來!

------------------------------------------------------------

文化的揚棄

送交者: CG 于 October 11, 1998 00:14:21:

回答: 背祖宗与扔祖宗 由 老哥 于 October 11, 1998 00:06:45:

補個老帖,是以前和朋友討論同一問題時的。今天垃圾太多,
不過是周末,也沒什么了不起。

CG

---------------------

文化的揚棄
================


一种帖子是最不好回答的,這就是如曉晨這樣的慢條斯理地說道理的。不過這才是
正經作學問的樣,前邊你提的意見,都記下了。不過這老毛病,估計是不好改,不
過不要緊,言歸正傳。


首先這“中”“西”的并列就很有些問題。若按國家的個數算,中國不過是一百多
個國家中的一個﹔按我們引以自豪(或感到痛苦)的人口算,也衹是五分之一﹔若
說歷史悠久,按我們常用的提法,也還有四大文明古國,希腊-羅馬略晚了些,便
沒給算在內。不管怎么說,中國的文明,盡管璀璨輝煌,也始終不過是整個人類文
明的一部分,一小部分。并列式的提法是可以理解的,一個人總是自然地看重与自
己相關的東西,并以自己為中心划分為內部、外部,一個規模小得多的民族和文化
也可能會有類似的觀念。


這一段說的較好,所以引述在這。夜郎自大是賠本的買賣。或許以前的老友見到我
的現在的言論,將要大吃一惊:至少我以前對于困守古文化的東東是一點好感也沒
有的,尤其反感的是現在某些人動不動就用易學八卦什麼的創立一個什麼新理論,
就是個腦袋有蟲,而且這也是中國文化誤人之處和被壞名聲的地方。可是我為什麼
還是要鼓吹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呢?有諸多理由我們不得不考慮。

現在五十歲以下的國人,對中國文化了解甚微,而不是少。從五四到文革這個
斷層,已經把我們的東西都快蕩光了。而對于中國文化的理解,是不是就是某些人
所以為的吟詩作賦、附庸風雅,或就是四書五經、三綱五常呢?我看我們的悲哀就
在這:一种對自己文化的無知而導致的對她的根深蒂固的偏見和毫無道理的歸罪。

對文化的否定是一個十分复雜而難于說清的問題。歷史的包袱就在那了,你是
不是能真的做到輕裝上陣,將包袱一扔到底呢?恐怕不可能:就算是要對文化進行
徹底的拋棄,那么首先的也需要對其了解個透,因為我們需要從中挖掘出更深層次
的文化沉渣,這就如余秋雨所以為的。我們暫時可以忘掉它,忘的一干二凈。但有
一個事實永遠沒法否定,就是無論愿意与否,我們都深刻地打上了文化的基因,甚
至便是那些對文化一無了解的東東也是如此。這就如一個人的膚色一樣。可以輕易
揚棄的是文化的形式,難于成功革新的是文化的內涵。我們可以輕輕松松地不和歷
史接触,然而我們無法擺脫我們不過是歷史的一個階段這個事實,而歷史又不能不
有其必然的延續性。

任何一個對自己的文化進行徹底否定的行動,都是一場賭博,而不是兄台所以
為的就是充滿希望的革新﹔那樣的不要過去的革命,或許有百分之一的重生的希望,
卻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毀滅的可能。那么我們到底要選擇哪一种呢?

文明的交流是一种相對的概念。幵放的系統是有生命力的,但首要的是要保持本系
統的相對的穩定之前提下的和外界互通,而不是自己涼幵腸子,把心肝肺下水全都
拋到一邊去,從外部再植入所謂更好的心肝之類。幵放是相對的,交流也是相對的,
這從系統學上來說也是正确的一個結論。同時,一個文明經過漫長的時間的進化、
自适應,則它必然就有其适合其中民族的獨特优點,因為文化也是一個流變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文化不斷地進行自身的揚棄,從而獲得新的生命血液,但這個過程
是相對穩定的,而不是自殺性的。從以往來看,我們的文化所以能生存下來,這是
個根本的原因。所謂的固步自封這樣的帽子,也是不能全部成立的。文化和政治或
某個統治集團、統治策略不是一個層次上的概念,至少我到現在還沒有看出有什麼
十分堅固的理由能証明,我們的文化是完全封閉而不知道自新的:如果那樣,則我
們的文明早應該已經享受了另外三個文明那樣的下場。

世界的文明固然有多种,但對于我們來說,我們衹擁有一种,而這個而不是那個文
明才是我們賴于生存的基石﹔在這個意義上來說,衹有這個文化,對于我們才有現
實的意義,而那個文化不過是個外來的、或許具有借鑑意義的東西。体用差別是無
法否定的事實。對于世界文化這樣一体性文明這种熱門的提法,我私下并不抱有任
何樂觀的想法。我以為這不是一個合适的提法,我們的策略更不應該立足于這個空
中樓閣的前提作出。多樣文化的共存仍將是我們未來這個世界文明在相當長時期的
基本存在形式,我們衹能在其中尋求互相交流、共同發展、共同生存,而不是一体
化。所謂海洋文明將戰胜一切文明的提法,將是和“基督教將成為唯一宗教”的提
法一樣的荒誕和可笑。既然如此,則我認為將我們的文化全部放棄的提法,將是不
合适的。局部文明首先必須保持其相對的獨立性,其次才是整体性--這或許正是
在宏觀意義上的整体觀哲學在文化上的具体應用吧。

厚古薄今不好,厚今薄古也未必就好。因為今和古是兩個既相互聯系、相互承
繼,又相互分离、相對獨立的時間段﹔而“今”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個很薄弱的概念。
我以為,兩個都需要認真對待,對不同者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對待法,從中獲取不
同的好處。因為今和古如何能決然分幵?更不用說文化的傳承,更是混為一体了。
多少年前為古?多少年后為今?多少年前的學說算是老古董?多少年后的學說算是
新創作?科學的進步,确實使我們越來越堅定地豎立了這樣的觀點,就是讀文獻要
越新越好。可是那里也有相對的概念。比如信息學科的,大抵一年前的論文就是老
的了,而物理數學醫學可能可以回退到几十年前,那時的文獻也是有意義的﹔那么
對于社會學呢?這個參考文獻,要回退到什麼之后為止呢?至少美國的西點軍校,
他們的參考是到了我們的孫子、吳子等,那么是不是這也是一种頑固不化呢?可見
一個衡量標准,還需要看到對象是什麼性質的才能使用。對于文化這個東西,它是
對人類生存的一种思考。古人也在思考,我們也在思考,“今人不見舊時月,今月
曾經照古人”,我們有多少本錢可以說,古人的思考就是廢物一堆呢?理性的形式
內容可以不斷地變化、翻新,可是理性的對象卻是一樣。我們和古人一樣,也不過
是在解決吃喝拉撒睡這樣的問題,在這個空閒的時候,我們就去想想一些別的東西。
那么憑什麼說,我們就能想出新花樣來?而這么不讀參考文獻的憑空构造又有多少
可能會重蹈前人的覆轍呢?畢竟農民科學家滅鼠大王和科學家之間的官司,不過几
年之前。

推陳出新,首先是要“推陳”。推者,揚棄也。要揚棄,則首先要知道揚棄之對象。
有楊,也有棄,憑空去創造,去標新立异,去刻意求新,則恐怕還是要走了那個滅
鼠大王的老路子。衹是在這里可能造成的災難性后果,已不是漏網了几衹耗子,也
不僅僅是個尷尬,而將是文化甚至文明的毀滅。

-------------------------------------------------------------------------

當一回“文抄婆”

送交者: ditto 于 October 11, 1998 00:32:30:

應大江之邀,掉一次書袋--資料取材去王力先生編的“古代漢語”。

關于詩歌的韻律

詩歌在《詩經》和《楚辭》以后,形式有很多的發展。到了唐代更是遵從了
嚴密的格律,形成了律詩。
漢魏六朝時的運例,繼承了詩騷的傳統。四言詩和五言詩一般是隔句為韻,
也就是說偶句的末一字用韻。
五言詩首句可以入韻也可以不入韻,以不換韻為比較常見,但也可以換韻。
七言詩在南北朝以前是句句入韻的,一韻到底的叫做“柏梁体”,相傳是
漢武敵作柏梁台,与群臣共賦七言聯句,就是句句入韻的。
而來自民間的樂府詩,用韻就自由了一些。值得一提的是,漢魏六朝的文人
詩一般是避免重韻的,樂府詩卻是不避的。(“孔雀東南飛”)
詩歌到了唐代成鼎盛。而押韻的位置也固定了。律詩是二,四,六,八壓韻,
絕句是二,四壓韻。
以上為韻例,唐以后的古風和樂府在韻例方面和漢魏六朝詩沒有什么不同。
下面說韻部。
漢魏六朝的韻部系統由于沒有韻書流傳而分布的地域又比“詩經”時代廣闊,
所以不容易弄清楚。大致說來,漢魏古詩的用韻接近先秦韻部。晉以后,逐
漸接近隋唐。一般來說,可以用和韻的眼光來看待當時的寬韻。
唐詩的韻部和以前不一樣。宋代以后一般就沿襲了唐韻。
依照隋陸法言著“切韻”,將韻分為206韻。這种分法太細,所以唐代是可以
韻“同用”的。南宋并成了107韻,后人又合成106韻,這106韻被稱為“平水
韻”,一般就叫做“詩韻”。(這個基本也可以說明唐人的用韻)
關于古体詩和近体詩的用韻特點:
1。近体詩一般衹壓平身韻,仄聲的近体詩少見。(柳宗元:江雪)
2。近体詩用韻要求很嚴格。無論律詩,長律或者絕句,都必須一韻到底,而
且不准鄰韻通壓,字數多的寬韻,如東韻,支韻,陽韻,庚韻,尤韻等,固然
不能与鄰韻通壓,就是字數少的窄韻,微韻,文韻,刪韻,蒸韻,侵韻等,也
不能鄰韻通壓。
3。古体詩既可以壓平聲韻又可以壓仄聲韻。在仄聲韻中要區別上聲韻,去聲韻
和入聲韻,不同聲調一般不壓韻的,衹有上聲和去聲偶然可以相壓。
4。古体詩比近体詩韻寬,鄰近韻可以通壓。
關于平仄。
相傳南朝沈約發明了四聲--“四聲譜”決定了平仄區分。其實這是錯誤的。聲調
在古代漢語里客觀存在的。平仄的掌握不是很困難,拿普通話來說,陰平陽平都是
平身,上聲去聲都是仄聲。古代的入聲字,現在轉到上聲去聲的,也不成問題,反
正上,去,入三聲都是仄聲。衹有從入聲轉到陰平陽平的字才需要記。吳方言,閩
方言,粵方言,湘方言,贛方言等區域很多地方是保留入聲的。
律詩一共八句,每兩句為一聯,每詩四聯。一二為首聯,三四為頷聯,五六為頸聯,
七八為尾聯。每聯上句為出句下句為對句。
律詩要粘對,上聯和下聯的平仄類型要一大類,所謂平粘平,仄粘仄。不合的,叫
失粘。(初唐之前都有)
除了粘對,還有避免孤平,講究拗救。
初學的人有一句口訣: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是七律,指每句第一,三,五字平仄不拘,而二,四,
六字是固定的。第七是固定的容易了解。五律就是一三,二四論了。
但是這不是靈丹妙葯,有時候也會失誤。這些說起來都太复雜了,一般大約的了解
就是上面說的了。

另外,大江,我把你的“上平聲”在下面補齊了--下平聲也列出來了。
抄書這事,不好做,頭痛。


所有跟貼:

在別處讀得一篇文章--- - CG (305 bytes) 00:42:59 10/11/98 (0)
DITTO, 多謝, 這還象個中文科班的樣子。 不過今晚我要走了。下回見 - 大江 (74 bytes) 00:40:46 10/11/98 (0)

臨睡前說一句

送交者: ditto 于 October 11, 1998 00:52:13:

回答: 當一回“文抄婆” 由 ditto 于 October 11, 1998 00:32:30:

抄書是容易的,但是這未必就是滲入了
骨髓的自己的東西了--文化是一种看
不見摸不著卻可以“感覺”的東西。
象中國這些傳統文化,了解一下未必不
好,但要是扯了來當什么“大旗”則
是萬萬不可的。
衹要要把它們都一把火燒了--恐怕燒
的衹會是形而上的東西。
從焚書坑儒到文革--野火燒不盡,春
風吹又生,不如讓它自生自滅的好--
CG,現在來不及扔“祖宗的遺產”的人
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當然抱著“祖
宗遺產”想吃一輩子的也大有人在。
碰點鼻子灰就會知道了。
你的實用主義呢?:)
慢慢來,我們還年輕,不要說“無所謂”嘛。:)


---------------------------------------------


在別處讀得一篇文章---

送交者: CG 于 October 11, 1998 00:42:59:

回答: 當一回“文抄婆” 由 ditto 于 October 11, 1998 00:32:30:

頗有意思。卻不料已晚了。倒沒想到你還真治學謹嚴。

劉徹有一首詩,寫的不錯,(可能他傳世的也就這一首)
可惜我衹記得几句,是“大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
雁南歸。菊有秀兮蘭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最后
好象是“。。。

原本還記得最后兩句,可是卻想不起來了。好象是說什么
功名不值錢之類的。

CG

---------------------------------------------------------------------------------




論壇文摘主頁